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林黛玉进贾府基础知识词语解释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风流:风韵。
态度:言行举止所表现的神态。
不经:不合常理,近乎荒诞。
放诞:放纵、不守规矩。
|风骚:姿容俏丽。
打谅;打量。
|便宜:方便。
|宸翰:皇帝的笔迹。
錾银:錾,雕刻。
|珠玑:珍珠。
内帏:内室,女子的居处。
总角:儿童向上分开的两个发髻,代指儿童时代。
布让:宴席间向客人敬菜、劝餐。
惫懒:涎皮赖脸。
|偏僻:偏激、不端正。
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可怜:可惜。
|寄言:赠言。
纨绔:细绢做成的裤子,借指富贵子弟。
膏粱:肥肉精米,借指富贵子弟。
趱行:赶紧走。
|端的:真的,确实。
辰牌:辰,上午7时到9时。
牌,说时间。
申时:下午3时到5时。
|嗔:怒。
干系:责任。
|须:却。
|直:竟。
做大:摆架子。
|吹嘘:嘴里嘘气。
高中阅读《红楼梦》易考点梳理“整本书阅读”是高考备考其中重要一环,高中阶段需要整本书阅读的名著有《乡土中国》和《红楼梦》这两本。
其中《红楼梦》因其体系庞杂、人物众多、情节伏线千里,让不少考生倍感头疼。
但其实从应试角度,《红楼梦》这本书还是有不少易考的情节。
一、林黛玉进贾府与宝黛初会(含宝玉第一次摔玉)【第3回】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贾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
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便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
✩补充:宝玉两次摔玉第一次:第3回,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林妹妹很漂亮,十分有好感,但当他得知黛玉无玉时,便摔玉于地说,这玉连人的高低都不择,我不要了。
此举吓得众人争去拾玉,多方哄他才作罢。
表现宝玉平等的思想。
第二次,第29回,贾府众人到清虚观打醮。
张道士来为宝玉提亲,黛玉中暑,宝玉前去探望,只因黛玉提起“好姻缘”之事,宝玉一听,便觉“逆了己意”,心里暗语对黛玉的一片真心,但“口中说不出话来”,“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
表现宝玉对纯洁爱情的追求。
✩补充:“木石前盟”西方灵河赤霞宫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生命,幻化人形,修成女体。
在他携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而神瑛侍者是宝玉的前身。
正因为有这段姻缘,他们在初次见面时都有似曾相识之感。
问答题1.宝黛初次见面,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这和前文的哪个神话有关联?答:神瑛侍者曾灌溉过一棵绛珠仙草,此仙草幻化成形,承诺要用一生的眼泪还他的灌溉之恩,这两个人都下界历练,因此两个人感到熟悉。
2.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林黛玉进贾府一、重点字词阜盛fù:(人家)兴盛;阜,多。
厮:小厮,未成年男仆。
/ 厮认,互相认识。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嬷嬷mómo:旧读mā,年老妇女。
纳罕hǎn:感到奇怪。
绾wǎn 着:把长条物盘绕成结。
轩xuān 峻:高大貌。
匙箸chízhù:匙子筷子。
/ 匙,钥匙。
憨hān 顽:天真顽皮;憨,朴实天真。
懵měnɡ懂:糊涂,不明事理。
纨袴wánkù:纨绔,富家子穿细绸裤,借指富家子。
潦倒:颓丧;这里指不约束检点行为。
嗔chēn 视:怒时瞪眼看。
草莽:杂草;这里指没有才学。
姣jiāo 花:美丽的花。
颦pín:皱眉。
杜撰zhuàn:虚构、编造的。
忖度cǔnduó:推测。
劳什子:北方方言,东西、物件。
盥ɡuàn 沐:洗浴。
翠幄Wò仪yí门敕Chì造便biàn 宜惫bèi 懒放诞dàn 伺cì候作揖yī嫡dí亲狡黠xiá内帏wéi 两靥yè宫绦(tāo)两腋(yè)贾赦(shè)錾银(zàn)戏谑(xuè)驯骡(xùn)罥烟(juàn)二、古今异义偏僻古偏激不端正今偏远交通不便之地便宜古方便今价钱低态度古神态今对事情的看法风流古风韵今有功绩又有文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风骚古姿容俏丽今妇女举止轻佻可怜古可惜今值得怜悯,怜悯,不值得一提三、名句名段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人教版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推荐文章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热度:高中语文的基础知识点总结分析热度:高中语文词类活用的知识点详解热度:高中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热度: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热度:《林黛玉进贾府》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进入贾府的情景,借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的一干人等与贾府的建筑结构,房屋摆设,人们之间的关系。
是全书进一步展开故事的精华之笔。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人教版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总结一、作者介绍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满洲正白旗或内务府“包衣”。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其子曹顒、嗣子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常以阮籍自比。
贡生。
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后世将《红楼梦》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另有《废艺斋集稿》。
二、内容节选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阜盛fù:(人家)兴盛;阜,多。
2、厮:小厮,未成年男仆。
厮,古代剥削阶级对服杂役的人轻蔑的称呼。
例句:众小厮退出。
3、厮认,互相认识。
厮,互相。
例句: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4、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屏住呼吸,不敢说话。
敛,liǎn,收拢;屏,bǐng,抑制呼吸。
例句: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5、嬷嬷mómo:旧读mā,年老妇女。
6、纳罕hǎn:感到奇怪。
例句: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7、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例句: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8、绾wǎn着:把长条物盘绕成结。
9、轩xuān峻:高大貌。
10、匙箸chízhù:匙子筷子。
/ 匙,钥匙。
11、憨hān顽:天真顽皮;憨,朴实天真。
12、懵měnɡ懂:糊涂,不明事理。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
例句: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13、纨袴wánkù:纨绔,纨绔: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例句: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4、潦倒:颓丧;这里指不约束检点行为。
15、嗔chēn视:怒时瞪眼看。
16、草莽:杂草。
“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
例句: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17、膏粱:指富贵子弟。
例句: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8、姣jiāo花:美丽的花。
19、颦pín:皱眉。
20、杜撰zhuàn:虚构、编造的。
21、忖度cǔnduò:推测。
22、劳什子:北方方言,东西、物件。
例句: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23、盥ɡuàn沐:洗浴。
24、便biàn宜:方便。
例句;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25、偏僻:不端正,偏激。
20XX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58)嵌宝紫金冠:把头发束扎在顶部的一中鬓冠,上面插戴各种饰物或者镶嵌珠玉。
(59)二龙抢珠金抹额:装饰着二龙抢珠图案的金抹额。
抹额,围扎在额前,用以压发,束额的饰带。
(60)二色金百蝶穿大红箭袖:用两色金线绣成的百蝶穿花图案的大红窄袖衣服。
箭袖,原为便于射箭穿的窄袖衣服,这里指男子穿的一种服饰。
(62)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卦:团,圆形团花。
倭缎,又称东洋缎。
排穗,排缀在衣服下面边缘的彩穗。
(63)青缎粉底小朝靴:指黑色缎面,白色厚底,半高筒的靴子。
青缎,黑色的缎子。
朝靴,古代百官穿的“乌皮履”。
(64)请了安:请按,即问安。
清代的请安礼节是,在口称“请某人安”的同时,男子打千,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
(65)坠角:至于朝珠房帐等下端其下垂作用的小饰品,这里指辫子梢部所坠的饰物。
(66)寄名锁:旧时怕幼儿夭亡,给寺院或者道观一定财务,让幼儿当“寄名”弟子,并在幼儿的项下系一小金锁,叫“寄名锁”。
(67)护身符:从道观领来一种符箓。
迷信的人认为把它戴在身上,可以避祸免灾。
(68)皮囊:指人的躯壳。
佛教认为人的灵魂永世不灭,人的肉体只是为灵魂提供暂时住所,犹如皮口袋。
(69)偏僻:偏激,不端正。
(70)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71)可怜辜负好韶(sháo)光:可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可怜,这里是可惜的意思。
辜负,本意是违背,对不起,这里有浪费的意思。
(72)[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赠言公子哥儿一句话:别学这孩子的坏样子。
寄言,赠言。
膏粱,肥肉精米,这里借指富贵子弟。
(73)态生两靥(yè)生愁,娇袭一身之病:意思是妩媚的风韵生于含愁的面容,病弱娇美胜过西施。
态,情态,风韵。
靥,面颊上的酒窝。
袭,承继,由……而来。
(75)些须:稍许,稍微。
(76)《古今人物通考》从下文来看,可能是宝玉的杜撰。
(77)仔细:小心。
黛玉进贾府知识归纳总结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她作为贾府的女儿,进入贾府后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在这里,我将对黛玉进贾府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她的成长和角色在整个故事中的意义。
1. 家庭教育黛玉进贾府前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对她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她的父亲黛玉凤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从小就给她灌输了许多文学和艺术的知识。
因此,黛玉进入贾府后展现了她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理解。
2. 书院学习黛玉进入贾府后在书院中学习,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
她与贾政的女儿宝玉、贾珠、贾琏等一起上课,互相学习并共同进步。
她们在书院中学习了儒家经典、古代文学作品以及诗词歌赋等,提高了她们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情感教育在贾府中,黛玉经历了许多的情感教育。
她与宝玉的情感交流是整个故事的重要线索之一。
通过宝黛之间的相知相守,她学会了坚持自己的信念,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俗的虚伪。
她通过这段情感经历,逐渐形成了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的特点。
4. 世事眼界通过在贾府中的生活和社交,黛玉逐渐拓宽了自己的世事眼界。
她目睹了贾府内外许多的兴衰离合,亲身经历了家族的荣辱起伏。
这些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对人性和生命的真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5. 艺术鉴赏黛玉对美的敏感和对艺术的热爱也是她在贾府中所学到的知识之一。
她熟悉各类传统艺术,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并能够进行独立的鉴赏和表演。
她的琴棋书画技艺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这些艺术知识也使她在故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综上所述,黛玉进贾府后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并在这些知识的熏陶下成长。
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物角色的生命历程,更是对封建社会文化背景下女性成长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真实写照。
通过黛玉的进步和成长,读者可以看到对于知识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坚持。
林黛玉进贾府考点归纳总结在《红楼梦》这部经典的小说中,林黛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她以其才艺出众、聪明善良的形象深入人心。
林黛玉进入贾府后,她的经历和感受凸显了贾府的繁华和背后的人情冷暖。
本文将对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以及其中的重要考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贾府的繁华贾府是当时社会上一流的大家族,林黛玉进入其中,立刻感受到了其繁华的氛围。
府内的建筑气派非凡,花木扶疏,宛如一个小型园林。
家族成员众多,有各种各样的仆人和父母亲戚,热闹非常。
这一点可以用一个段落来进行描述,强调林黛玉首次进入贾府时的震撼和感受。
二、林黛玉的特殊身份林黛玉进入贾府时,并不普通。
她是贾府的迎亲人,作为贾母的宝贝,备受宠爱。
她天生才情出众,对音乐、绘画和诗词都有着极高的天赋,因此备受贾府家族成员的关注和嘉奖。
林黛玉的特殊身份对她的人生轨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与贾宝玉的初识在贾府中,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初次见面被认为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情节。
尽管两人初识时误会颇多,但他们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一段落可以描述林黛玉与贾宝玉初识时的情景,以及互相吸引对方的特点,体现出他们之间独特的关系。
四、与其他贾府女子的关系林黛玉作为贾府的一个新成员,与其他贾府女子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
她与贾元春、贾迎春等人形成了亲近的友情,彼此相互扶持。
然而,她与贾蔷、贾芸等人的关系却不如意。
这一部分可以着重描写林黛玉与贾府女子之间的差异和纷争,突出林黛玉的独特性格和遭受的困境。
五、林黛玉对贾府生活的态度林黛玉进入贾府后,对于这种生活方式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她以其独特的敏感和聪慧,对于贾府的虚伪、繁琐,以及那些不公平的待遇,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反思。
这一部分可以用几个小节来论述,突出林黛玉对贾府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六、林黛玉面临的困境林黛玉进入贾府后,由于她的特殊身份和个性,常常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她面临的困境包括爱情的纠葛、家庭的压力以及自身的病痛等。
这一部分可以按照她面临的不同问题进行分段,突出她在贾府中遭遇的苦难与挣扎。
全文以林黛玉的见闻为线索(1)初进荣府(2~4)拜见贾母、邢王夫人、三姐妹等。
(5~6)初见凤姐(7~11)拜见两位舅舅,介绍宝玉。
(12)陪贾母进晚餐(13~14)宝黛初会(15~16)安排起居四、贾府环境“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贾府与别家不同之处表现为:1、布局环境①外观宏伟:贾府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
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②布局讲究:贾母的正房大院,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
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
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③陈设华贵: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
宁、荣两府是奉皇帝之命“敕造”的,“荣禧堂”的匾额是皇帝御笔所赐,室内陈设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的豪门贵族,表明贾家的尊贵地位。
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
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2、人物环境①非凡的服饰。
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是很“精良”。
②骄矜的气质。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③更重要的,贾府有着一套繁文缛节。
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
《林黛玉进贾府》知识清单一、文学常识:小说(一)小说概念及三要素1、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2、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其中,人物在这三要素中居于第一重要地位。
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二)小说的种类(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焦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高考选小说文本,主要以长篇节选和小小说(微型小说)为主。
(三)高考题型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把握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注意环境描写、概括主题内容、品味语言特色、分析写作技巧。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环境描写、景物描写2、常见题型(1)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2)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3)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学习重点1.欣赏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
2. 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及因此而形成的不同个性化语言。
3. 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
学习难点1.学会有意识地通过对人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把握,通过多种描写手段(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去分析人物形象。
2.把握人物的性格,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一、课前预知:作家作品《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
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
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
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钊老斓墓僦啊K脑婺缸龉滴趸实鄣娜槟福娓覆芤龉滴趸实鄣拇粒礁雠胙⊥蹂?滴趸实哿窝材暇陀兴拇我越焓鹞泄S纱丝杉芗业南院找约坝牖适业拿芮泄叵怠?/p>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会考复习资料曹雪芹(清)一、曹雪芹与《红楼梦》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祖孙三代四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
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内。
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曹因牵连其间,被抄家,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降为“寒士”。
这种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痛苦的回顾。
他对社会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使他写出了揭示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
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
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后40回则传为高鹗所续。
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变化,多方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的丑恶,显示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的影响:“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
”(得硕亭《草珠一串》)二、介绍与课文有关内容《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做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因此,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做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光怀闺秀”是开篇,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交代贾府人物,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林黛玉进贾府》一、解释重点字词:1、阜盛fù:;阜,。
2、厮:小厮,未成年男仆。
/ 厮认,。
3、敛声屏气:。
4、嬷嬷mómo:旧读mā,。
5、纳罕hǎn:。
6、绾wǎn着:。
7、轩xuān峻:。
8、匙箸chízhù:。
/ 匙,钥匙。
9、憨hān顽:;憨,朴实天真。
10懵懂:。
11、纨袴wánkù:纨绔,富家子穿细绸裤,。
12、潦倒:颓丧;这里指。
13、瞋chēn视:。
14、草莽:杂草;这里指。
姣jiāo花:。
15颦pín:。
杜撰zhuàn:。
忖度cǔnduó:。
16、劳什子:。
17、盥ɡuàn沐:。
二、注音翠幄()敕()造便()宜惫()懒放诞()罥烟()伺()候作揖()嫡()亲狡黠()内帏()两靥()宫绦()两腋()贾赦()錾银()戏谑()驯骡()三、古今异义:1、偏僻古今偏远交通不便之地2、便宜古今价钱低3、态度:古今对事情的看法4、风流:古今有功绩又有文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5、风骚古今妇女举止轻佻6、可怜古今值得怜悯,怜悯,不值得一提四、文学常识:曹雪芹,名(zhān ),字,号、、。
大约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或二十九年(1764),确切的生卒年尚待考证。
在“曹雪芹印”中有这样一首诗: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红楼梦》,原名《》。
全书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由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
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清单
小说的定义: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小说:
一种以很小的篇幅,反映生活中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较单一的事件的文学体裁。
《林黛玉进贾府》中小说知识清单:
一、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通常要结合环境进行分析。
常见题型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
3、节选部分开头描绘宁府门口“两个大石狮,三间兽头大门,……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个大字……”,反复突出一个“大”字,用建筑物的宏伟壮观暗示贾家社会地位的显赫、威严、气派。
这是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活动提供场所。
4、、写荣府长子贾赦的居所是“小巧别致”,黛玉去时,有许多“盛装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而贾家次子贾政的居所却是“轩昂壮丽”,在对比中突出贾政正统地位、主人身份以及贾赦的“寡人有疾”的特点。
这是用环境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刻画人物性格。
5、答题:
一、表述要点: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衬托)→→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二、表述格式
×××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二、人物形象刻画基本技巧
——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
例如:
A|.黛玉陪贾母用晚餐时“照样漱了口”
属于动作的细节描写,突出黛玉的心思过人、善于应变的特点。
B.黛玉对于“读什么书”这个不同的人问的相同的问题,回答截然不同,是因为贾母评价贾家三姐妹读书目的不过是不做“睁眼瞎子罢了”。
在语言的前后对比中突出黛玉多思多虑的特点。
三、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注意概括介绍)
⑵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6、用诗词揭示人物性格:《西江月》,它用似贬实褒的口吻揭示宝玉不愿走仕途经济、落拓不羁、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叛逆性格、封建新人的形象。
7、本文的写作顺序: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8、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林黛玉)
9、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显示人物独特的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