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晨读教案 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语文第21课教案三年级语文第21课教案(精选5篇)人类优秀的文化基本上是凝练在文本之中的,而语文是把优秀的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研读中,养成优良的文化品质,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三年级语文第21课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三年级语文第21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学习课文,展开想象,指导朗读,体会我对雪儿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复习第一自然段。
2、过渡:我一个人在家是多么孤单,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这时,爸爸给我带回来一只鸽子。
3、看图。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就是这只鸽子,它长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你们喜欢它吗?可是在爸爸刚带回家的时候它没这么可爱,也没这么漂亮。
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交流。
爸爸带回来一只怎么样的鸽子呀?(看图)这只鸽子是怎么受伤了?(2) 如果你看到这只受了伤的鸽子,心里会怎么想?(生答)“我”和爸爸也是这么想的,那他们是怎么样对待这只可怜的鸽子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我和爸爸怎么对待鸽子的语句)(相机板书:同情洗澡敷药取名)(3) 想象: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 经过我和爸爸的精心治疗,这只鸽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再看图)它变得雪白雪白的,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 (引说)。
想象:看到这么美的雪儿,你想说什么?我也越发喜爱它了,所以我疼爱地对它说--(出示“我”说的话,生读)指导用疼爱的语气读好“我”的话。
(5) 师生接读: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你们能给“飘飘悠悠”换个词语吗?(自由自在)想象:看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和雪儿会想些什么?指导朗读:我们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我和雪儿对大自然的向往,还希望自己的伤势快点好起来!(6) 齐读第二自然段。
晨读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两个精彩段落。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十个,读准多音字“背”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外阅读带给同学们的美好记忆,引导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感受读书的乐趣,并乐于把自己的体会与别人交流或写下来。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课外阅读带给同学们的美好记忆,引导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乐于把自己的体会与别人交流或写下来。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创境。
同学们,我们每天早晨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你们感觉到幸福吗?你们想过吗?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学习的呢,学习的条件又如何呢?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
引入新课26《晨读》。
(创境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检查识字,加深理解。
1.教师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对难写生字进形相机指导。
(1)在检查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和巩固汉字。
利用熟字记生字:气——汽;旦——但。
利用形近字识字:真——具;勇——勇。
在生活中识字:你在生活中那些地方见到过本课生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巷、诵在文中哪句话中,指名学生读原句。
在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扩词练习加深对生字的认识和理解。
(2)指导书写生字。
“具”字注意里面有三横。
“巷”字下面是“巳”,要全封口。
“汽、诵、利、但”时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的比例。
2.教师再出示生字词卡片,一条龙检查学生读音。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21 晨读教材分析: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对儿时一段学习生活的回忆。
作为读书单元的首篇文章,就是要以作者晨读的感受引发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也沉浸在读书的美好境界中,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
课文共分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我”天蒙蒙亮就背着书包,怀着喜悦的心情到学校去晨读。
第二自然段讲课文背熟之后,老师就利用晨读时间给“我们”读课外书。
这一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衔接起来。
第三、四自然段主要讲“我们”听老师读书时的那种美好的感受。
因为这种美好情感的滋润,阴暗而又潮湿的教室仿佛变成了迷人的宫殿,当时的故乡贫穷落后,而我们的精神上却如此富有,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读书。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阅读的初始阶段,阅读能力比较薄弱,阅读兴趣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继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学生的想象力较差。
因此,我在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句段展开想象,品位课文所表达内容。
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读书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读书的无穷乐趣以及文中孩子们对书籍的热爱和向往,感受文中教师深沉而无私的爱,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以及良好的读书习惯。
让学生通过对比,珍爱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更加倍的努力学习。
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句子所描绘的境界。
2、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一、激趣创境同学们,我们每天早晨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你们感觉到幸福吗?你们想过吗?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学习的那,学习的条件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 21《晨读》。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晨读》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晨读》的含义与作用;
•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
•通过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1.《晨读》的意义与作用;
2.朗读《晨读》课文,提高语音语调;
3.探究《晨读》中的语文知识;
4.阅读与欣赏《晨读》中的诗词。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教师出示《晨读》课本,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第二步:学习
教师给学生讲解《晨读》的含义与作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朗读每一段。
第三步:讨论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晨读》中的语文知识点,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等,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四步:朗诵诗词
教师选取一篇或几篇《晨读》中的诗词,让学生朗诵。
通过诗词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理解《晨读》的含义与作用;
2.通过多次朗读,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
3.培养学生协作讨论的习惯;
4.通过阅读与欣赏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学生朗读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晨读》的理解情况。
通过评价学生的语音语调和对诗词的理解,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观察学生工作状态,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师要不断挖掘《晨读》这一平凡而重要的环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对于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文素养等方面加以重视和引导,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营造尊重、关心、共享、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21课晨读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认识多音字“蒙、省、背”并组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创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早晨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你们感觉到幸福吗?你们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学习的那,学习的条件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学习第 26课《晨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同学借助课件欣赏美景,倾听课文。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途、移、简、淘、副、材、良、篇、卡、潮”指名读。
认识多音字“蒙”, mēng(蒙骗)méng(启蒙)měng(内蒙古)“省” xǐng(反省) shěng(省钱)“背”bèi (后背) bēi (背包)(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工具、汽车、钟表、小巷、背诵、利用、善良、但是2、检查写字情况(1)指导书写会写的8个生字“通、简、副、材、良、篇、卡、章”。
给这几个字组词。
(2)仿写,小组评价。
3、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对比后个人的感受。
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应学习他们什么?四、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多读书的愿望及乐趣?推荐一些书《寄小读者》《背影》。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我会填bèi sòng shàn liáng qì chē biǎo yáng( ) ( ) ( ) ( )附答案:背诵善良汽车表扬二、我会组具()利()但()星()和()且()附答案:具(工具)利(利用)但(但是)星(星星)和(和气)且(而且)三、我能填完整()的天空()的身影()的同学()的眼睛()的微笑()的宫殿附答案:(深沉)的天空(模糊)的身影(淘气)的同学(善良)的眼睛(甜美)的微笑(迷人)的宫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第21课晨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认识多音字“蒙、省、背”并组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创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早晨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你们感觉到幸福吗?你们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学习的那,学习的条件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学习第 26课《晨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同学借助课件欣赏美景,倾听课文。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途、移、简、淘、副、材、良、篇、卡、潮”指名读。
认识多音字“蒙”, mēng(蒙骗)méng(启蒙)měng(内蒙古)
“省” xǐng(反省) shěng(省钱)
“背”bèi (后背) bēi (背包)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工具、汽车、钟表、小巷、
背诵、利用、善良、但是
2、检查写字情况
(1)指导书写会写的8个生字“通、简、副、材、良、篇、卡、章”。
给这几个字组词。
(2)仿写,小组评价。
3、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对比后个人的感受。
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应学习他们什么?
四、拓展延伸
激发学生多读书的愿望及乐趣?推荐一些书《寄小读者》《背影》。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我会填
bèi sòng shàn liáng qì chē biǎo yáng
( ) ( ) ( ) ( )
附答案:
背诵善良汽车表扬
二、我会组
具()利()但()
星()和()且()
附答案:
具(工具)利(利用)但(但是)
星(星星)和(和气)且(而且)
三、我能填完整
()的天空()的身
影()的同学
()的眼睛()的微
笑()的宫殿
附答案:
(深沉)的天空(模糊)的身影(淘气)的同学
(善良)的眼睛(甜美)的微笑(迷人)的宫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2、让学生通过对比,珍爱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更加倍的努力学习。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读书的乐趣,积累好词佳句。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继续学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晨读》,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熟读最后两段精彩的部分,争取能够背诵。
二、入情入境,理解课文
1、我们边读边想:
(1)当时学习条件怎样?老师具体读些什么书?
出示“鸡刚打鸣……这节课就是晨读”指导学生朗读。
那些书是有趣的书,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书,是感情真挚的文章,正是老师在晨读给我们读一本又一本的课外书深深吸引了孩子们早早地来上晨读。
(2)对比一下现在学生的学习条件怎样?
学生自己说出,家里有多少课外书,喜欢那几本?认真阅读了吗?激发起孩子们,热爱读书的兴趣。
2、我们现在的晨读与30年代的小朋友相比有哪些异同?小组内进行交流。
从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抓住第1-3段)引导学生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读。
对比交流:根据30年代的小朋友“晨读的时间、教科书、课外书、心情”回答。
生答:30年代的小朋友,童年时代每天天不亮就去学校晨读;教科书课本很简单,天天朗读,背得烂熟;老师读课外书,小朋友静静地倾听,被打动心情;星儿代替妈妈送我去上学,我感到很快活。
3、师小结:书籍打开了我们的心灵;书籍使我们认识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书籍让让我们的心胸更开阔了。
体味到各种美好的情感。
这样的晨读怎么能不吸引孩子呢?
4、找到文中老师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出老师的性格特点?
生答:第三段第一句话,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那么美丽、温柔、善良,就连老师说话的声音也仿佛是悦耳的琴声。
可见“我们”是多么喜欢老师为“我们”读书。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我们”读书的深刻体会。
文中孩子们或你们在书本上认识哪些可爱的人?了解哪些知识?熟悉了哪些故事?
最后两句话含义是什么?
生答:读书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读书使人成为精神上的富翁,把人带进了美好生活的宫殿。
6、试着概括文章主题大意:
生答:课文主要讲了作者童年时代每天天不亮就去学校晨读,以及晨读时听老师读书的美好感受。
三、拓展延伸,培养兴趣
1、抓住重点句子“深沉的夜空…我感到很快活”和“小伙伴们的呼唤着,追赶着,奔跑到学校”,感受孩子们上晨读时的急切、快活心情。
2、以读为主,读中质疑,读中解疑,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展开丰富想象,再现当时孩子们上学的情景。
3、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读书时的感受,从学生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我会找近义词
寂静—清秀—清晰—悦耳—
温柔—悲哀—呼唤—模糊—
附答案:
寂静—安静清秀—秀丽清晰—清楚悦耳—动听
温柔—柔和悲哀—悲伤呼唤—召唤模糊—隐约
二、我会找反义词
寂静—模糊—破旧—苍白—
悲哀—善良—潮湿—
附答案:
寂静—喧闹模糊—清晰破旧—崭新苍白—红润
悲哀—欢喜善良—凶狠潮湿—干燥
三、我会造句子
1.寂静的大街上,只有我模糊的身影移动着,嚓,嚓……前边传来的脚步声,小巷子里又跑出几个影子来,小伙伴们呼唤着、追赶着,奔跑到学校。
2.天天朗读,背得烂熟,淘气的同学坐不住了,老师就利用这时间给我们读课外书,读完一本又读一本。
会用上面两句中的“淘气、寂静”各写一句话。
附答案:
淘气——小弟弟很聪明,就是有些淘气。
寂静——夜晚的乡村非常寂静。
四、拓展延伸:感恩教师、感恩老人
学会感恩
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人——爷爷和小孩。
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啊。
旅行者走到一条小河旁。
(清青)凉的河水发出(青青轻轻)的潺(chán)潺声。
他们弯下身子,喝了起来。
“谢谢你,小河。
”爷爷说。
男孩笑了起来。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
“是这样,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
而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
你知道吗,为什
么人要说‘谢谢’?好好想一想,谁(须需)要这个词?”
小男孩(沉陈)思起来了。
他还有的是时间。
他的路还很长很长很长……
1、用“\”画掉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2、文中的爷爷向谁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文章的结尾“他的路还很长很长……”中的路指的是()。
A. 前面的林阴路
B.人生之路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男孩笑的原因是()。
A.爷爷知道感恩
B.爷爷做法愚笨
4、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用“\”画掉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青) (青青) (须) (陈)
2、爷爷向小河感恩。
3、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 B )(2)( B )
4、人要懂得感恩。
板书设计:
26 晨读
老师读温柔深沉
学生听美妙专注
读书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