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学习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30
成绩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目录实验报告一:基本两相独立交叉口的交通信号配时实验实验报告二:双循环、八相位独立交叉口的交通信号配时实验实验报告三:六进口的独立交叉口信号配时实验实验报告四: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实验实验报告五:典型交通区域信号协调控制实验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报告一图(1)步骤2:输入车道和流量在map 窗口,点击交叉口,按下lane window 按钮(或按下F3 键)激活lane window 。
按下表(1)输入车道值:表(1)按下volume window 按钮(或按下F4 键)切换到volume window 窗口,按下表(2)输入流量值:表(2)其它volume window 设置使用默认的系统设置。
步骤3:输入相位控制数据由于这是一个基本交叉口,你可以使用相位模块快速构建这个交叉口就地相位控制设定。
在这个例子中,主街道是东西方向,因此按下[options]按钮,然后选择set to east-west template phase 为东西干线设置相位。
系统将自动设定如下图(2)所示的相位数:图(2)步骤 4:优化路口信号周期基本数据输入后,下一步就要设计该交叉口的最佳配时方案。
有optimize intersection cyclelength 命令为交叉口设置一般周期长度。
一般周期长度是交叉口独立运作地最低可接受长度。
图(4)图(5)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得到例如指标volume to capacity(v/c)饱和度,延误和服务水平LOS等,经过我们的判断,其指标是不符合要求。
如指标volume to capacity(v/c)饱和度在图中显示为2.11,而延误则为130.4S和服务水平LOS为F,这是不满足要求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故需进行修改。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存在巨大延误的车道是东进口的左转车道、西进口的左转车道、北进口的直行和左转车道、以及南进口的左转车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delphi实践报告篇一:DeLphI实践报告实习报告书引言题目:delphi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姓名:学号:20XX年6月22日第1页共14页1娱乐场所信息查询软件,软件界面设计简洁,美观,其人性化的软件流程,可以让一般人方便的查询娱乐场所,上手极易,不用打开多个窗口可重复查询。
2系统需求分析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本系统做整体的需求分析,这是保证系统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前提。
2.1功能需求分析在设计本系统之前,作者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对此进行了归纳提炼,得出建立一个娱乐场所信息查询应具备如下功能:(1)娱乐场所信息查询。
可以对任何一个娱乐场所的详细信息进行查询,其中包括名称、所处路名、id等。
(2)娱乐场所所在地区的地图显示。
(3)最短路径的分析。
(4)地图打印。
2.2数据需求根据功能需求的要求,需要有一系列的数据来支撑,本系统需要的数据包括所处地区的地图模板、道路信息、娱乐场所信息等3系统设计为确保系统顺利的实施,本系统遵循软件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其次,应满足先进性原则,依照国际标准,借鉴主流系统的体系结构,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此外,还应满足成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高可靠性原则等。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本着以上原则展开对本系统的设计。
3.1界面设计为了界面设计,增强系统的美观性、灵活性,使系统易于操作,采用了很多优秀的第三方组件,这些控件的使用不仅达到了很好效果,同时还大大减轻了编程的工作量。
第2页共14页3.1.1登录界面该系统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才可运用,具有较好的保护性3.1.2关于界面3.2技术路线本系统采用embarcaderodelphixe3作为开发工具。
delphi,是windows平台下著名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最早的版本由美国borland(宝兰)公司于1995年开发。
第3页共14页delphi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使用的核心是由传统pascal语言发展而来的objectpascal,以图形用户界面为开发环境,通过集成开发环境、vcl工具与编译器,配合连结数据库的功能,构成一个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中心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mapreduce编程实验报告心得【实验报告心得】总结:本次mapreduce编程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使我对mapreduce编程框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编写map和reduce函数,并利用这些函数从大数据集中进行数据提取和聚合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我还掌握了如何调试和优化mapreduce任务,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mapreduce编程框架的使用方法,理解其实现原理,并在实际编程中熟练运用map和reduce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环境和工具:本次实验使用Hadoop分布式计算框架进行mapreduce编程。
使用的工具包括Hadoop集群、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Java编程语言。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开始实验前,我首先了解了mapreduce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Hadoop集群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2.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要求,我选择了一个适当的数据集,并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了相应的map和reduce函数。
在设计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数据的结构和处理逻辑,以保证mapreduce任务的高效完成。
3. 实验编码:在实验编码过程中,我使用Java编程语言来实现map 和reduce函数。
我按照mapreduce编程模型,利用输入键值对和中间结果键值对来进行数据处理。
在编码过程中,我注意了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并进行了适当的优化。
4. 实验测试:完成编码后,我在Hadoop集群上部署和运行了我的mapreduce任务。
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分析和处理,我验证了自己编写的map和reduce函数的正确性和性能。
5. 实验总结:在实验结束后,我对本次实验进行了总结。
我分析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我还对mapreduce编程框架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实验结果和观点: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实现了对选定数据集的mapreduce处理。
通信工程实习报告3篇通信工程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为了了解通信工程专业的主业知识,提高对实验器材的认识和加强对通信相关知识的了解,为以后对本专业课的学习有更好的帮助。
通过近一周的实习,我学到了许多的东西,接触了很多新鲜的事物,也对我将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的认识实习,丰富本人专业方面的知识,增强了本人的观察能力,开阔了视野,并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认识,真是让我收获颇多。
现将认识实习的内容、实习收获以及感想和建议方面做以总结。
二、认识实习的内容:准备工作: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听了黄飞江老师的讲座,黄老师详细的说明了实习时的注意事项和这几天实习的统一安排,以及给我们放映了一段关于通信发展的视屏,希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本专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长沙大学通信基础实验室: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通信的各种实验室,有通信原理实验室、DSP实验室、计算机络实验室等等。
在参观这些实验室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的实验器材,虽然我对这些东西并没有多大的认识但对以后的专业学习中的实验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这些实验室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它们将成为我们学好这门专业的最有力的助手,也是提高我们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好帮手。
在实验室的参观中,我认识许多高科技的产品,这是除了实验器材之外的。
映像最深的是IP电话,它在我国出现得很少,以前也只有在美国大片上才看得到,现在确确实实看到实物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
其次我也看到了交换机、路由器等较贵重的通信机器。
这些实验室的物品大多是斯路科和华为提供的,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专业是有斯科认证的络学院,实验室都是非常新的,这些实验室可同时容纳30多人上机操作。
学院提供华为、斯科的认证服务,通过认证考试者,可获得相应级别的络工程师证书。
这可以说是我们学院的一大优势吧!2、优秀学长的学习体会介绍:实习期间我也听了学长们的学习体会,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学长们的演说非常的精彩,让我对大学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专业有了更多的兴趣。
目录第一章概述 (2)1.1 背景 (2)1.2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简介 (3)1.3信号灯控制方法 (4)1.3.1定时控制 (4)1.3.2感应控制 (5)1.3.3自适应控制 (5)1.4 交叉口基本情况 (5)1.4.1交叉口位置和周边 (5)1.4.2 相交道路 (7)第二章数据调查与分析 (7)2.1 交叉口基本情况 (7)2.2 交通量 (9)2.2.1 调查方案和范围 (9)2.2.2 调查时间与地点的选择 (10)2.2.3 交通量调查方法 (10)第三章 synchro运用及仿真 (14)3.1对交通仿真软件Synchr的介绍 (14)3.2 Synchro系统主要功能 (14)3.3 Synchro方法与模型 (15)3.3.1 优化方法介绍 (15)3.3.2交叉口信号相位周期时长优化 (16)3.4 仿真过程 (17)3.3.1 相位设置 (17)3.3.2 创建交叉口模型 (18)3.3.3 交通仿真 (22)3.5仿真数据及评价 (23)3.5.1 信号配时优化模型 (23)3.5.2 排队计算模型 (23)3.5.3 延误计算模型 (24)3.5.4 停车计算方法 (25)3.5.5 服务水平定义 (25)3.6优化结果及分析 (27)第四章结语 (29)4.1 总结 (29)4.2 个人心得体会 (29)附:龙山路—天竺路交叉口现状调查图 (30)第一章概述1.1背景城镇道路交通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交通的良好发展,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世纪60年代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中的大型城市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严重的交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大中型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需求和城市道路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仅靠增加城市道路建设不能很好的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地带,大中型城市的路网密度已经相当大,而且已趋近于饱和状态!再加上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的限制,石油危机以及当时的财政状况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科学技术上,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的成就,给交通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成绩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名称基于SYNCHRO的信号交叉口优化设计(三)道路资料设计交叉口为某市中心两条主干路新华路(南北向)和金光大道(东西向)的交叉点。
该路口为规则的十字形交叉口,相交道路均为三块板道路。
各向进口道均为两车道,出口道为两车道.各道路的纵坡度为0。
交叉口范围内的道路条件是:新华路和金光大道的标准横断面图如图1所示(两条道路一致)。
周围分布着市委市政府等机关单位、明珠大厦等商业设施和明珠礼堂等大型公共娱乐设施,是全市地位最为重要的路口。
图1 新华路和金光大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四)交通流参数:交叉口早高峰进口方向南(N)*北(S)* 东(W)*西流向左直右左直右左直右左流量200 440 70 290 380 65 57 260 58 80高峰小时系数0。
930.930。
930.930。
930。
930.930。
930。
930。
93(三)、现状信号配时现状交叉口采用两相位交通信号控制,各进口道均为一跳直左车道和一条直右车道.周期长度为60s.2、实验过程(1)、安装synchro7an软件,并且开始做实验的准备工作(2)、使用synchro7an软件设计出交叉路口,根据实验所给数据导入道路名称、路宽。
车流量、信号配时,根据导入的数据得到我、延误图等结果;(3)、从上面结果可看到,新华路的被进口延误较大,左行车辆较多,但左行时间较短,还有新华路的南进口延误也较大,为了减小延误我们需对其进行优化;在新华路的被进口设一个单独的左行车道,为了减小新华路南进口的压力同时为了对称美观好看,我们在新华路的南进口也设立了一个左行车道。
得到优化结果如下;优化后的信号配时如图;得到实时数据如下;Direction EB WB NB SB AllVolume (vph) 424 354 718 736 2232Control Delay / Veh (s/v) 13 12 8 9 10Queue Delay / Veh (s/v) 0 0 0 0 0Total Delay / Veh (s/v) 12 11 8 9 10Total Delay (hr) 2 1 2 2 6Stops / Veh 0。
linux实习心得体会linux实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linux实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linux实习心得体会篇1这次软件工程实训是从20xx.12.26号开始的,截至20xx.12.31号。
实训内容是用java相关知识(主要是jsp)做一个物流配送系统。
下面谈谈对这次实训的看法。
因为自己平时对java知识储备不足,特别是jsp这一块基本不了解怎么回事,所以一拿到这个项目,我心里都是没有底的,再加上我被分到的那个组,我知道就意味着是我一个人在战斗了。
呵呵,26号,实训开始了,我们的老师是来自中软国际公司的程序员,一个是周褀,一个是朱映,都是一身朴素的着装,让我感觉做软件的也没什么两样。
老师介绍了自己之后,就直接切入正题了,分析了下我们各个组的系统,即将用到的知识,然后就总体把觉得需要补充的知识(jsp和数据库连接等这几块)给我们实际操作了下,因为当时看到用jsp,还讲的那么认真,当时我就后悔了,平时要是多听点,现在老师这么认真的给我们讲,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啊。
后悔也没用啊,开始还勉强能理解一点,后来就直接晕了。
然后再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即将用到的工具,比如rationalrose,svn,myeclipse等等。
接下来的几天就不再细讲了。
下面谈谈通过这次实训的心得体会吧。
通过这次实训,让我了解到工程开发的过程,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验收。
从技术方面上,我开始jsp基础基本上就是零的,在老师和syz2(另外一个物流小组,我一个人基本上是跟她们做的,或者说是看着她们做的)的帮助下,对jsp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其实实训开始前,我还以为做个系统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当真正拿到一个项目,我却真的无从下手了,而且就是在知道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在代码编写时,一样寸步难行。
Synchro 交通信号协调及配时设计软件一、引言Synchro——交通信号协调及配时设计软件是美国Trafficware 公司根据美国交通部标准HCM规范研发的,该标准中的参数是根据汽车性能、驾驶员的行为习惯、交通法规等设定的,计算得出的某些结果(如延误时间、服务水平、废气排放等),作为方案比较的相对参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号配时也非常合理。
Synchro是进行交通信号配时与优化的理想工具,具备通行能力分析仿真,协调控制控制,自适应信号控制仿真等功能,并且具备与传统流行交通仿真软件CORSIM,TRANSYT一7F,HCS等的接口,其简单易懂,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Synchro——交通信号协调及配时设计软件包含的组件有:Synchro,SimTraffic,SimTraffic CI,3D Viewer,Warrants。
目前,Trafficware公司已推出Synchro 7版本。
同Synchro 6相比,Synchro 7增加了一些不错的新功能,但却不会使你操作起来感觉陌生:例如,现在你在Synchro内就能察看整个路网的几何布局,直接在地图侧边栏(map sidebar)上就可以编辑所有数据,同时还可以使用多位图(multiple bitmaps)创建背景图像。
SimTraffic 7内置SimTraffic CI,赋予用户更多控制权。
现在,你可以指定道路详细的几何特征及探测器布局,以及显示探测器的位置。
同时你只需轻轻一点,就可利用附加的3D观看器以三维视图查看所有事物。
3D Viewer 7是美国Trafficware公司开发的一个具有革新性意义的插件,用户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从SimTraffic 7中直接生成三维场景,生成的视图场景接近真实场景。
Warrants 7是一个简便易用的软件模块,可以帮助交通专业人士决定在一个交叉口是否需要交通信号灯。
Warrants 7可以一次评估整个交叉口网络,获取每个交叉口的时间段交通量。
交通仿真用synchro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交通仿真的基本概念,掌握Synchro软件的操作流程;2. 学习交通流理论,了解不同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对交通流的影响;3. 掌握基本的交通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Synchro软件建立简单的交通仿真模型;2. 学会使用Synchro软件进行交通信号优化,提高交通流效率;3. 培养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分析、方案设计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作能力;3. 提高学生对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交通仿真项目中,为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交通仿真基本概念:介绍交通仿真的定义、分类及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交通仿真的重要作用。
2. Synchro软件操作:讲解Synchro软件的界面、功能及基本操作方法,指导学生熟练使用软件。
- 软件安装与启动- 界面布局与功能介绍- 建立与编辑交通网络3. 交通流理论:学习交通流的基本参数、流量-密度关系以及交通波理论等,为后续仿真分析奠定基础。
4. 交通信号控制:介绍常见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如定时控制、感应控制等,分析其对交通流的影响。
- 定时控制原理与设置- 感应控制原理与设置5. 数据采集与处理:学习如何采集交通数据,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为优化仿真模型提供支持。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范文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每一次课程设计度让我学到了在平时课堂不可能学到的东西。
所以我对每一次课程设计的机会都非常珍惜。
不一定我的课程设计能够完成得有多么完美,但是我总是很投入的去研究去学习。
所以在这两周的课设中,熬了2个通宵,生物钟也严重错乱了。
但是每完成一个任务我都兴奋不已。
一开始任务是任务,到后面任务就成了自己的作品了。
总体而言我的课设算是达到了老师的基本要求。
总结一下有以下体会。
1、网络真的很强大,用在学习上将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助手。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能够在网上找到。
从linux虚拟机的安装,到linux的各种基本命令操作,再到gtk的图形函数,最后到文件系统的详细解析。
这些都能在网上找到。
也因为这样,整个课程设计下来,我浏览的相关网页已经超过了100个(不完全统计)。
当然网上的东西很乱很杂,自己要能够学会筛选。
不能决定对或错的,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尝试。
就拿第二个实验来说,编译内核有很多项小操作,这些小操作错了一项就可能会导致编译的失败,而这又是非常要花时间的,我用的虚拟机,编译一次接近3小时。
所以要非常的谨慎,尽量少出差错,节省时间。
多找个几个参照资料,相互比较,慢慢研究,最后才能事半功倍。
3、敢于攻坚,越是难的问题,越是要有挑战的心理。
这样就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当然这也是不提倡熬夜的,毕竟有了精力才能够打持久战。
但是做课设一定要有状态,能够在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想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你不成功都难。
4、最好在做课设的过程中能够有记录的习惯,这样在写实验报告时能够比较完整的回忆起中间遇到的各种问题。
比如当时我遇到我以前从未遇到的段错误的问题,让我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在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之后,我对段错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用相应的办法来解决。
在编程中以下几类做法容易导致段错误,基本是是错误地使用指针引起的1)访问系统数据区,尤其是往系统保护的内存地址写数据,最常见就是给一个指针以0地址2)内存越界(数组越界,变量类型不一致等) 访问到不属于你的内存区域3)其他例如:<1>定义了指针后记得初始化,在使用的时候记得判断是否为null<2>在使用数组的时候是否被初始化,数组下标是否越界,数组元素是否存在等<3>在变量处理的时候变量的格式控制是否合理等解决方法1.利用gdb逐步查找段错误:2.分析core文件3.段错误时启动调试:4.利用backtrace和objdump进行分析:总而言之,对待课设要像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不要当作任务来完成。
目录第一章概述 (2)1.1 背景 (2)1.2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简介 (3)1.3信号灯控制方法 (4)1.3.1定时控制 (4)1.3.2感应控制 (5)1.3.3自适应控制 (5)1.4 交叉口基本情况 (5)1.4.1交叉口位置和周边 (5)1.4.2 相交道路 (7)第二章数据调查与分析 (7)2.1 交叉口基本情况 (7)2.2 交通量 (9)2.2.1 调查方案和范围 (9)2.2.2 调查时间与地点的选择 (10)2.2.3 交通量调查方法 (10)第三章 synchro运用及仿真 (14)3.1对交通仿真软件Synchr的介绍 (14)3.2 Synchro系统主要功能 (14)3.3 Synchro方法与模型 (15)3.3.1 优化方法介绍 (15)3.3.2交叉口信号相位周期时长优化 (16)3.4 仿真过程 (17)3.3.1 相位设置 (17)3.3.2 创建交叉口模型 (18)3.3.3 交通仿真 (22)3.5仿真数据及评价 (23)3.5.1 信号配时优化模型 (23)3.5.2 排队计算模型 (23)3.5.3 延误计算模型 (24)3.5.4 停车计算方法 (25)3.5.5 服务水平定义 (25)3.6优化结果及分析 (27)第四章结语 (29)4.1 总结 (29)4.2 个人心得体会 (29)附:龙山路—天竺路交叉口现状调查图 (30)第一章概述1.1背景城镇道路交通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交通的良好发展,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世纪60年代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中的大型城市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严重的交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大中型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需求和城市道路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仅靠增加城市道路建设不能很好的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地带,大中型城市的路网密度已经相当大,而且已趋近于饱和状态!再加上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的限制,石油危机以及当时的财政状况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科学技术上,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的成就,给交通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所以,只有通过科学的交通管理与控制才是充分发挥路网通行能力的重要举措,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外交通管理部门都已将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放在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上,针对城市路网的拥堵问题,各种城市交通管理及控制系统都已经投入了使用,将对城市交通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这些年,国内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管理和优化中,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的信号周期时长和相位控制是对城市交叉口交通问题控制的手段之一。
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时长,绿信比和相位等的信号控制能很好的分配交叉口的各个进口道交通流,缓解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拥堵问题。
达到提高城市区域交通路网的控制和各个路网通行能力的运行效益的目的。
而城市内的交通问题都集中在交叉口地带,因此交叉口是一个城市交通问题的瓶颈地带,是城市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关键部位。
各种交通运动体(各种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和行人流)在城市交叉口不断交叉,发生冲突不断地地分离,合并,让本来就很复杂城市交叉口变得使得更繁琐,交通状况更加的复杂,因此,现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就集中表现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处,然而通过信号控制和优化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就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前提。
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是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行能力必必要的交通控制手段之一,是提高城市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众所周知,先进的城市道路交通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受到国际各大城市青睐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方面,它有利于保障交通的安全性,维持交通的有序性,并且可以有效提高交通流的通行效率;另一方面,他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污染的改善乃至过面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单个交叉口的控制策略会对其上游及下游道路交叉口的车流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上游和下游交叉口距离越近交通流量越大的情况下,影响会越大。
交通信号“点控制”就是把单独的交叉口拿出来进行单独的分析,对其进行单独的信号优化和道路控制策略,而不考虑该交叉口对其上下游交叉口的影响。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的就是研究在一个城市道路子区内,对各个道路交叉口进行的信号周期时长、交叉口的绿信比以及路口间的相位差进行优化,以减小交叉口的停车延误、提高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的交通区域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随着城市道路区域信号协调控制理论的发展,研究者发现,可以把一个较大的城市的道路交通区域路网看成一个大的整体,对其进行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及优化,由于道路路网及机动车流量的复杂性,但是对其优化结果对其通行能力的提高不是很理想。
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将庞大、复杂繁琐的道路路网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模型进行划分,划分成若干个信号控制子区,然后再对信号控制子区域内进行协调信号控制,用以提高城市里整个道路路网的协调控制效果。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己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普遍关注问题。
城市道路及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道路的基本服务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叉口与路段,其服务性能的良好运行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通过交叉口这个节点把各条道路互相连接构成城市的道路路网,来协调交叉口各个进口方向上的车流量需要;同时在城市道路网络中各种各样的交通流(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此相互交叉通过、分流转向,可见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络最为重要的位置。
但交叉口也是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多发地点。
城市道路运输机动车的效率、道路安全度、交叉口通行能力、道路的服务水平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基本上取决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在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中控制和优化中最为常见的是信号控制,在信号控制中单点信号交叉口是城市道路控制与优化的基础。
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进行科学合理的信号控制与优化,是提高城市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减少交叉口停车延误的有效措施,可以缓解城市拥堵的交通问题。
1.2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简介交叉口信号灯的不断发展和控制技术是随城市道路交通的大力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开始的交叉口信号灯就两种颜色(红,绿),绿色让机动车辆通过,红色不允许通过。
都安放在道路交叉口上,人为控制,哪条路来车就给那条路亮绿灯,控制车辆顺利通过交叉口;同时给另外的车流方向亮红灯,控制该方向的车流,等候绿灯,用来维持平面相交叉口车流量安全有序的通行。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年,信号灯变为红,黄,绿三种颜色,而且被世界各大城市得以应用,由于车辆和道路的不断增加,在道路交叉口上,各方向上的车流量的冲突,车辆与行人的冲突越来越复杂,对于车流,行人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时间分离。
为了减少各种冲突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需要交叉口信号配时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不断地进步;同时,也需要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信号交通的发展提供支持,这样就能不断提高交叉口及道路的信号控制方法。
我国对交叉口信号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方面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国家研制出了了定点信号周期的控制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出了感应式信号机,环形线圈式、磁感应式和超声波等车辆检测器,能识别出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
伴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交通量增多。
人们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在单点交叉口孤立地进行单点交通信号控制,因为这种“点控制”的是要把单个交叉口看做控制对象,控制的范围和对整个区域交通流的控制和影响起到的作用较小。
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人们把两个信号灯甚至某一条路上的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结起来,进行协调控制,从而出现了“线控”的控制模式,即城市道路交通信号干线协调控制。
这种控制模式扩大了对城市交通流空间和时间的控制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面控”的出现将交通的时空控制范围不断地扩大,这种控制模式将城市所在区域内的信号交叉口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对象。
交交叉口区域协调控制从单个交叉口到整个区域,硬件设施也有所提高。
控制优化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且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也有所增加,因此现在计算机水平,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需要交叉口信号控制在该方面也能有所提高,加大交叉口在这方面的控制功能。
1.3信号灯控制方法1.3.1定时控制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按人为设计好的方案进行,称为定周期控制。
一整天信号配时方案都不变的控制方式称为单段式定时控制;按照高峰小时交通量和平常时段交通量的差别而在一天内运用不同配时方案的为多段式定时控制。
最常用的交叉口控制方式是单点交叉口的定时控制。
线控制,面控制也可以采用定时控制方式。
1.3.2感应控制感应控制是在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前面的相应位置上设置车辆检测器,信号灯配时设计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由计算机控制。
检测结果由按照动态信息传递给计算机。
道路感应控制是由多个单点交叉口控制组成的,称为单点交叉口感应控制。
单点交叉口感应控制由道路检测器的放置位置不同而不同,分为:半感应控制:在交叉口一个方向上进口道上设置车辆检测器的感应控制。
全感应控制:在道路交叉口各个方向上所以的进口道上都设置检测器的感应控制。
用感应控制方式的线控制,面控制就是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系统。
1.3.3自适应控制把城市交通当成一个大的动态信息平台,能够实时动态传递道路交叉口的交通信息,如道路交叉口的机动车流量,交叉口的停车次数,交叉口进口道的停车延误,进口道车辆的车辆排队长度,慢慢了解交叉口道路对象,把得到的结果和预期的动态交通信息进行比较,运用比较结果改变交叉口控制系统的相关参数来优化交叉口现状交通情况。
从而保证不论交通状况如何改变,都可可以使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交通状况有所好转。
1.4 交叉口基本情况1.4.1交叉口位置和周边.龙山路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冉家坝片区,道路西起江北盘溪路交叉,东至渝北龙华大道,全长 2.40km,全路段为双向四车道中央隔离带设计,分别与天竺路、旗山路、余松路、龙山大道、松石支路、松石北路等区域内主要道路相交,是渝北龙山街道冉家坝片区内东西横向交通主干道,是连接江北南桥寺地区、渝北龙山街道冉家坝地区、渝北松树桥地区的主要道路之一。
其中与龙山路立体式交叉的余松路是直接接入G75兰海高速、重庆市内环快速路出口的市级重点监控道路,道路通行能力要求较高。
龙山路作为消散余松路交通流的主要道路之一,道路的通行能力要求同样较高。
此次交通分析改善的交叉口选在龙山路西起第二个交叉口“龙山-天竺”交叉口,该交叉口为正方位形十字交叉口(龙山路东西向、天竺路南北向),占地面积约为2576.1 m2,交叉口四周分布有医院、居民住宅区、商业区、以及公共交通停靠站、重庆市建筑改扩建工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