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训练的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55.50 KB
- 文档页数:3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体会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成形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是膝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主要治疗膝关节严重骨性退变、类风湿性、创伤、炎症等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畸形及关节功能丧失,解除患者病痛,矫正畸形,恢复膝关节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1]。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近年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而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笔者所在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共收治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12例,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标签:关节置换手术;全膝关节;护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一项新的关节成形手术,是膝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主要治疗膝关节严重骨性退变、类风湿性、创伤、炎症等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畸形及关节功能丧失,解除患者病痛,矫正畸形,恢复膝关节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1]。
我科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12例人工全膝关节手术患者前后的护理,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53~81岁,平均65.7岁。
单膝关节置换11例,双膝关节置换3例;病程1~20年,平均10年;骨性关节炎2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住院时间10~35 d,平均17 d。
出院后随访10~15个月,平均12个月;功能评定:置换后末次HSS评分82~98分,平均90分。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术前心理护理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况,术前1天去病房做术前访视,认真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各项检查及化验结果,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然后与患者及家属作面对面的沟通,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靠性及安全措施,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设施,手术的整个流程以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最佳的心理状态来迎接手术。
2.1.2皮肤准备该手术皮肤条件要求非常严格,注意全身和局部皮肤清洁,观察关节周围的皮肤,如有皮肤破损、虫咬搔痕、化脓性感染病灶、足癣等需治愈后才能手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的心得体会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的心得体会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方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和矫正畸形为目的的手术,随着TKR的广泛应用,手术后康复训练日益受到重视,而手术后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现将我们对TKR综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总结如下。
1术前康复训练术前功能锻炼指导是能否达到目标重要的一环,让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1)加强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股四头肌每次静力收缩10s,休息10s,每10次1组,每天完成5~10组,同时进行绳肌的静力收缩练习。
踝关节屈伸肌的主动收缩等。
(2)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患肢直腿抬高练习。
(3)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可预防坠积性肺炎。
(4)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为术后执拐行走做准备,术后3天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及全身功能的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
2术后康复训练2.1手术当天术后为防止肌肉萎缩,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四头肌和绳肌肌力,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当天患者摆放于伸直位,麻醉清醒后活动足趾及踝关节。
2.2术后第1天患肢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收缩次数,患者坐于床上,做患肢的直腿抬高练习,并且患肢抬高时,尽量维持数秒,做患肢踝关节运动即踝泵运动和环绕运动,每次重复10~20次,每天3~4次[1]。
2.3术后第2~7天拔除切口引流管后,除继续以上活动外,教会患者主动做膝关节伸屈锻炼,活动范围0°~45°,以后每天伸屈幅度增加10°~15°,每日2次,每次2h,并配合人工被动锻炼或CPM机锻炼,即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如患者疼痛明显,可口服噻来西布胶囊在维持镇痛下进行,CPM训练时起始角度为0°,终止为20°,在1~2min内完成1次屈伸活动,每次1h,每天2次,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每天酌情增加5°~10°,在一周内使膝关节屈伸角度达到或接近90°。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摘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治疗方法。
术后护理方法包括定期康复训练、保持关节活动、避免受伤等。
患者需注意避免重复低楼梯、跑步等高冲击运动,以免影响人工膝关节的使用寿命。
康复体会可以带来希望和动力,但也伴随着困难和挑战,例如术后的疼痛和不适感。
关注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康复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睡眠等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家人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不仅重要,而且患者康复的过程更为重要。
整个康复过程充满挑战,但只有坚持不懈并遵循科学指导,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愿患者能早日康复重返正常生活。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康复体会、困难、挑战、重要性、患者、建议。
1. 引言1.1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概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即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治疗方法。
该手术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骨关节炎、骨折或其他形式的关节损伤。
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人工关节替代患者受损的天然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通常是在严重的关节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时进行的。
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和恢复期,以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正常的关节功能和疼痛缓解。
虽然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患者在术后需要密切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护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最大限度的康复成功。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详细介绍术后护理方法、注意事项、康复体会、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重要性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2. 正文2.1 术后护理方法术后护理方法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后护理方法:1.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术后的伤口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可以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并确定伤口是否有渗液或感染的迹象。
2. 遵医嘱服用药物:术后医生会开具一些药物给患者,包括抗生素和止痛药。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08-08T09:14:26.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2期供稿作者:王静李雯雯任德灵吴秀邱蒴刘翠翠[导读] 手术切口及周围纤维瘢痕化,关节周围韧带及软组织不易发生脱位,此期以增强肌力为主,扩大关节活动,增加活动量。
王静李雯雯任德灵吴秀邱蒴刘翠翠(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骨伤科 158100)【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
方法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共8例,对患者进行术前的功能锻炼指导和术后康复训练。
结果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80°~100°;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85°~120°。
结论术后早期实施功能锻炼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并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211-02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常用于治疗膝关节畸形和改善膝关节活动为目的的手术,膝关节置换术后全面细致地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达到良好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1 临床资料2011年1-12月在我科共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8例,男4例,女4例,年龄60~75岁。
以上病人经过细致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均恢复良好而出院,提高了生活质量。
2 方法2.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且病情较重,担心手术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手术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增强信心,告知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2.2一般护理:(1)患者手术回病房后根据不同麻醉取相应体位,嘱患者禁食禁水6h.(2)固定引流管、导尿管并保持通畅,严密观察伤口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术后1~2h伤口引流血性液体400ml以上应及时通知医生。
参考文献[1] 孙文阁, 祖静, 王莹, 等. 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工企医刊,2006, 19(1):50.[2] 明臻.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1, 8(20):2358-2359.[3] 鹏飞, 王宜芝, 孙玉梅, 等. 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7):615.[4] 何丽君, 娄淑敏, 毛鑫. 饮食教育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22(11): 879-880.[收稿日期:2014-11-14]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宋文萍【摘要】 目的 探讨专业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例25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术后给以专业护理。
对患者满意度做出评价。
结果 本组19例25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功能恢复满意度问卷调查占89.5%。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不仅有利于患者严重病损关节功能恢复, 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增强患者社会独立感和自我满足感【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功能锻炼DOI :10.14163/ki.11-5547/r.2015.07.160作者单位:262700 寿光市人民医院全膝关节置换术(n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和矫正畸形为目的的手术, 但术后康复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 膝关节伸屈度往往不满意[1, 2]。
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 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
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25膝全膝关节置换术, 其中男7例9膝, 女12例16膝, 年龄23~75岁, 平均年龄(45.0±3.3)岁。
诊断为骨性关节炎11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 骨肉瘤2例, 创伤性关节炎1例, 术后保留后交叉韧带15例;平均术后护理(31.6±3.8)d;功能恢复满意度问卷调查占89.5%。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标签: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关节之一。
膝关节病损将严重影响患者活动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随着骨科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成为骨科常见手术。
术后膝功能恢复好坏,不仅在于手术成功与否,还需要良好的护理及康复训练。
我院2005年以来对2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人工膝关节置换术26例。
男10例,女16例。
年龄52~67岁。
其中单侧18例,双侧8例。
经过精心护理术后恢复良好。
经1年随访,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22例,良4例。
患者能脱离拐杖行走,生活完全自理。
2 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精神不振、焦虑等。
护士应主动关心其心理状况,理解、同情患者的感受。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室的环境及手术中要配合的注意事项[1],成功案例等。
从而解除其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2.2做好饮食、训练指导患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同时护士了解患者情况,有吸烟者术前1~2周戒烟。
教会患者深呼吸的方法,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3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常规备皮并于术前一晚及手术晨以75%酒精消毒手术区皮肤后以无菌巾包扎。
3 术后护理3.1一般护理术后1~2 h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防肺部并发症。
术后常规使用自控型镇痛泵,一般48~72 h后撤除。
术后6 h即可进食。
鼓励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术后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脱落、扭曲。
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
术后1~2 h内出血200~400 ml以内。
术后12 h内出血量超过1 000 ml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同时观察患肢足趾甲床的毛细血管情况及敷料有无渗血。
3.2卧位护理为防止压疮应注意观察骶尾部有无疼痛及局部皮肤色泽的变化。
协助患者抬高臀部,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位,抬高双下肢,主动曲伸踝关节,使用下肢静脉泵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血栓形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护理体会兴义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贵州兴义 562400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R)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方法,能有效解除膝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膝关节功能为目的的手术,而手术后常会发生关节僵硬、粘连、静脉血栓等并发征,严重影响关节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随着(TKR)的广泛应用,手术康复训练日益受到重视,康复护理是保证和巩固手术的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通过对(TKR)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的指导,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我科今年开展膝关节置换术20例,其中男性?例,女性?例,通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功能锻炼指导;协助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患肢静力性收缩,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屈曲锻炼,扶双拐下地步行以及上下楼梯等;同时结合CPM 康复机锻炼,能有效防止术后膝关节僵硬,改善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有计划、系统的对(TKR)术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和训练,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TKR)康复训练体会总结如下:1.术前训练术前功能训练指导是达到目标重要环节,让患者预先掌握功能训练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做好术前沟通,解除思想顾虑,介绍手术过程及成功病例,以良好心态配合治疗,如: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练习、踝关节的踝泵运动、足跟滑移屈膝练习、床上直腿抬高、伸膝练习等,指导患者深呼吸训练,预防肺部并发症,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为术后用拐走路做准备。
2.术后康复训练1、术后24 小时生命征平稳、伤口渗血停止,予CPM机功能锻炼,将患肢放于CPM机上固定,下肢外展20-30°,避免机器与对侧肢体摩擦,活动应循序渐进,范围由小到大,强度由弱到强的原则,从伸直0°、屈曲30°或70开始(依据患者耐受情况),每天增加5-10°,逐渐加大屈膝度,关节活动频率由慢到快,每天2次,每次1小时,以患肢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宜,1周可增加到90°,2周达120°后,则不再使用CPM被动运动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与体会
杜蕾;李锦玲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0)021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训练、术后护理及系统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结果:35例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认真做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有效地防治并发症,促进痰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页数】2页(P153-154)
【作者】杜蕾;李锦玲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是第一人民医院 753200;宁夏石嘴山是第一人民医院75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的观察与护理 [J], 林红;许玉霞
2.3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体会 [J], 王亚梅;王玉静
3.对症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J], 张莉;班吉鹤;高岚;陈栋梁
4.微信视频指导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J], 任燕萍;赵璟
5.早期功能锻炼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中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J], 陈霞;蒋红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行康复训练的护理效果。
方法:从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当中选取3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各1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术后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干预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94.1%)明显优于对照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4,P<0.05)。
结论: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关节功能【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387-0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患者膝关节疾病,增强膝关节肌力及稳定性,解决膝关节功能障碍。
但手术后仍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及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才能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关节功能。
本研究中,我院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各34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膝关节相关疾病;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7例。
对照组中,男10例,女7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7.31±7.39)岁;观察组中,男11例,女6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8.31±6.39)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伤口护理、药物护理、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等。
功能锻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做好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住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34例,对患者制定详细量化的功能锻炼方法,包括手术前、手术后功能锻炼及出院后的指导。
结果:本组134患者进行1年随访,效果显著,无一例发生关节粘连;结论:做好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术后关节粘连发生率,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复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功能锻炼;膝关节置换骨关节炎是一种很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当今是老龄化社会,骨关节炎的发病极其广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病的切实有效方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
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们对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的130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功能锻炼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胸外科手术的患者130例,男57例,女73例,年龄51~83岁,平均年龄65.3岁。
其中单侧膝关节置换109例,双侧膝关节置换25例,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痛风性关节炎11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并发症发生率1.5%,其中肺部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
130例住院16-28 天,平均22.5天。
术后随访8-12月,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关节粘连。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一般护理:为保证功能锻炼的顺利进行,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护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术前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消除手术顾虑,改善患者的焦虑或担忧等不良的心理,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
2.1.2 术前功能训练:做好锻炼前准备工作,衣服要穿宽松些,厚底鞋,以免滑倒。
老年人应先排便、排尿后再进行锻炼,选择安静无干扰的地方,最好有家人监督下进行。
股四头肌的肌力锻炼,让患者坐在床胖,双腿自然能下垂,嘱气做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屈伸一下为一次,30次为一组,根据患者病情耐受情况,每日3-5组不等。
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训练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训练及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0例,给予早期功能锻炼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关节疼痛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 AS)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3~6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0.0%(54/60)高于对照组78.33%(47/60),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行早期功能训练及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标签:膝关节置换术;功能训练;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不仅仅有着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同时对于关节畸形有着矫正和对膝功能状态改善的作用[1]。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及护理方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4例(45.0%)为男性,66例(55.0%)为女性。
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为(55±
2.6)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中的6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时的关注患者的病情情况,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
1.2.2观察组观察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患者的术后功能训练及护理。
①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患者手术之后进行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并加强患者的卧床练习。
患者仰卧状态时将患者的腿抬高,并保持放松的状态,患者术后的第3d,持续进行连续被动运动,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尽可能的使得患者屈膝关节,引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
手术后第3d就开始使用助兴器下地行走,术后常规均留有镇痛泵,术后第3d拔出镇痛泵,使用药物止痛。
②患者术后的1w,加强患者伸屈锻炼,并保证患者小腿下垂,对膝关节慢慢的进行伸屈训练,仰卧时,就要伸直患者的患肢,并借助于习步架进行站立训练和实际的步态训练。
加强患者的膝关节伸屈运动,并对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进行锻炼。
③患者疼痛控制过程中,采取自动镇痛泵方法,结合传统药物镇痛方法,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将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对患者的心境加以改善。
1.3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对患者护理前后关节疼痛情况进
行评价,评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越严重;随访3~6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范围0~100分,>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为差,患者膝关节优良率以优、良计算。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PEMS3.1软件处理,V AS评分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膝关节恢复情况用率表示,两样本间比较行χ2检验,若P <0.05,则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V AS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膝关节疼痛情况的比较见表1。
2.2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比较见表2。
3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加强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近年来研究认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更要加强肌力的训练,并做好关节的稳定性训练,从而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2]。
同时有研究发现,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更要及时的锻炼,并对大量的胶原组织进行更新,避免对关节活动进行限制[3]。
我院通过研究分析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训练的护理,通过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
患者仰卧状态时将患者的腿抬高,并保持放松的状态,患者术后的第3d,持续进行连续被动运动,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尽可能的使得患者屈膝关节,并在患者术后加强患者的膝关节伸屈,引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4]。
患者疼痛控制过程中,就要采取自动镇痛泵方法,结合传统药物镇痛方法,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将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对患者的心境加以改善。
研究结果表明,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随访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0%,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8.33%,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综合性干预,不仅仅可以减轻术后膝关节疼痛,同时也能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恢复。
这一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大致相同[5,6]。
综上所述,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给予有效的功能训练及护理,不仅仅可以减轻术后膝关节疼痛,同时也能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季艳萍,杨威,刘继兰,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3):1-4.
[2]乔玉宁,谢秋娟,丁敏华,等.早期肌力锻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康复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4,14(5):14-16.
[3]徐晓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88-90.
[4]梁晓燕,范丽娟,雒玉.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26-27.
[5]宋诚菊,王绍芝,程春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与康复训练[J].黑龙江医学,2011,24(4):666-667.
[6]梁代萍,陈志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