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石燃料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39.02 KB
- 文档页数:7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考点精讲】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CO 2 ;氧气不充足2C+O 2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炔 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2C 2H 2+5O 22H 2O+4CO 2 2C 2H 2+3O 22H 2O+4CO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答案】C【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课题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实例,从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认识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知道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化石能源是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
关于天然气,从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
在了解化石能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以认识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课题结合化石能源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说明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题,学生可通过亲身体验探究活动来认识化石能源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燃烧反应中热量的利用,引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认识到利用化学反应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1.知道化石能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能源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能源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从化石能源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核心素养知道化石能源面临日益枯竭的危机,应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了解化石能源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能源的重要性。
难点:从化石能源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续表【讲解】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一些措施。
【多媒体展示】使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的汽车。
【提问】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所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它都具有哪些优点呢?【讲解】(1)来源广泛,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精品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概念及其在能源中的地位。
激发学生对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化石燃料的定义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在能源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能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讲解化石燃料的定义,介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种类。
分析化石燃料在能源中的地位,强调其重要作用。
第二章:煤炭的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煤炭的性质及其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煤炭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煤炭的性质:成分、热值、燃烧产物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钢铁、电力煤炭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2.4 教学步骤讲解煤炭的性质,介绍其成分、热值、燃烧产物等。
分析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如钢铁、电力等行业。
讨论煤炭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章:石油的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油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石油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石油的性质:成分、分类、提炼过程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燃料、化工产品石油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法,展示石油提炼过程和石油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讲解石油的性质,介绍其成分、分类、提炼过程等。
分析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燃料、化工产品等。
讨论石油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第四章:天然气的利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天然气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天然气的性质:成分、热值、燃烧产物天然气在生活中的应用:燃料、供暖、烹饪天然气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4.3 教学方法采用生活实例法,介绍天然气在家庭中的应用。
第21讲化学能源与环保【教学目标】1.了解化石燃料的主要作用及其不可再生性,知道石油炼制出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2.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只怕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熟悉利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化石燃料的种类及作用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利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化石燃料的种类及作用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2页共20页知识点睛知识点一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①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①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①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①合理开采,综合利用,节约使用。
(1)煤①称为“工业的粮食”;①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①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变化,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煤气泄漏,会使人中毒,有可能发生爆炸;①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
(2)石油①称为“工业的血液”;①从油井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原油,它不是产品;①组成:主要含碳、氢元素;①炼制原理: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之分离(此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①石油各产品:汽油;煤油;柴油(作燃料);沥青(筑路);石蜡(作蜡烛)等;①石油不可以直接作燃料,会浪费资源。
(3)天然气第3页共20页有石油的地方一般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最简单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A、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B、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CH4+2O2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注意:①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纯度。
①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证明含有氢元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含有碳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归纳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归纳本课题主要包括四个核心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车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又称车用乙醇汽油)。
(1)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
(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
(3)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
2.氢气(H2)(1)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因为其燃烧产物只有水。
(2)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热,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3)实验室制法①原理: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②装置:即可用排水收集法,也可用排空气收集法。
(4)注意:氢气也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3.新型能源(1)正在利用和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2)能源发展的方向是“绿色能源”(如氢气)和“综合能源”。
教学片段“理想能源”的辩论环节一、从中的燃料认识自然界的能源【师】生活中,我们也常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最主要的是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那么,请们说一说,你们家里做饭、取暖都用燃料?【生1】液化气、天然气、煤气【生2】煤,我见过用蜂窝煤的。
【师追问】将煤做成蜂窝状,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生2】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生3】回老家,看到有直接烧木头、柴草做饭。
【生4】我听说过可以用沼气做饭。
【师追问】你知道沼气的成分吗?【生4】甲烷,可以燃烧放热。
【师】说的非常的准确。
还有没有其他的燃料?(没学生再举手)其实同学们已经想得很全面了。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学习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燃料,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开发各种新能源和使用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3.知道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一些主要产品。
【要点梳理】要点一、几种常见的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和其他生物遗体在地球内部热量和压力的作用下,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燃烧后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热能、光能、电能等),其中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1)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煤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有硅、铝、钙、铁等元素)。
(2)石油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粘稠状液体,通常显黑色或深棕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稍小。
石油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且随着产地不同而不同。
石油也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3)天然气一般是指在地下自然形成的可燃性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另外沼气、矿坑气(瓦斯)等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
要点二、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影响原因: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固体废物等。
(2)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时污染因素的来源:①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氮等产生SO2、NO2等气体;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碳粒等。
(3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煤和石油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他们燃烧时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需要使用和开发清洁的燃料。
乙醇和氢气属于清洁能源。
22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和潮汐能等。
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分钟训练1.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属于__________ (填“纯净”或“混合”)物。
从石油中炼制出的燃料有多种,举出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级产品是__________,主要用于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侧重于预习教材。
从课本预习中掌握关键词语(术语),形成基本知识体系。
化石燃料是经过长时间地地质变化得到的燃料。
石油经过炼制得到汽油、煤油等一系列产品后,最后剩余沥青,常用于筑路。
答案: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混合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沥青铺路、建筑材料2.甲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现象是发出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和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气体。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甲烷燃烧及燃烧产物的掌握,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答案:天然气沼气CH4+2O2−−点燃CO2+2H2O蓝色火焰热量水变浑浊的二−→3.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烟尘等。
思路解析:燃油形成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等。
答案: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4.酒精的学名是__________,化学式是__________,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酒精的基本知识,考查酒精的燃烧和组成。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O、H、Cl、Na、Mg2.海水中的物质由多到少的顺序:H2O、NaCl、MgCl23.从海水中提炼金属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MgCl2 + Ca(OH)2 = Mg(OH)2↓ + CaCl2(从海水中分离出镁元素)②Mg(OH)2 + 2HCl = MgCl2 + 2H2O(转化成可电解的氯化镁)③MgCl2 通电Mg + Cl2↑二、海底矿物1.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产生的能量多,污染少。
3.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三、海水淡化1.常用方法:蒸馏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
2.其他海水淡化的方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结晶法”“膜法”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海水晒盐的过程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二、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注意:⑴饱和溶液只是针对某一种溶质来说的,对于其他溶质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如饱和食盐水,对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而该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蔗糖。
(2)描述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
如“100g,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而不能说“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
2.判断:①根据食盐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固体来判断,如果有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存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如果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注意:1)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质量;⑤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克,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7.2g 氯化铵达到饱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讲学)课标定位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重要性。
4、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知识在线知识点一、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在地壳中的储藏量是有限的,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燃料燃烧不充分,不但产生的热量少,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等物质,污染空气,燃烧时充入足够多的空气或者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氢能源,其他新能源还还有乙醇、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1.煤和石油的比较(1)煤和石油都是复杂的混合物。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复杂化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煤作燃料主要是利用煤与氧气反应所释放的热量。
(2)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骸埋在地下经长期复杂而形成的一种粘稠状的液体,它是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3)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等多种产品,这就是煤的干馏。
其中,焦炭可以用于冶金工业(如炼钢、炼铁等);煤焦油可以用作化工原料;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及其他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煤的干馏是一种化学变化。
(4)利用石油里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石油加热蒸发而分开,可以提炼出很多石油产品,这就是石油的分馏。
石油蒸馏后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各种溶剂、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
石油的分馏是一种物理变化。
2.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区别煤气作为生活燃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等,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化石燃料的利用》是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属于“化学与能源”这一主题单元的重要部分。
教材通过介绍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利用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化石燃料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其环保意识,为后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既有理论知识的阐述,又包含实验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并列举常见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其主要组成元素。
(2)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及其作为能源的优势与局限性。
(3)掌握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化学反应及产物,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如温室效应、酸雨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化石燃料利用中的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探索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利用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化石燃料燃烧的化学原理,分析并评价化石燃料的利弊,提出合理利用化石燃料的建议。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对生活中的能源利用现象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深入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从化学视角审视能源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化石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汽车加油、家庭取暖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及利用中的环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初三二模试卷26.(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常见的化石燃料有天然气、石油和。
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3)下列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
A.直接排放工业废水B.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4)铝锅不宜长期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因为金属铝能与它们发生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5)生活中常用管道煤气(主要成分C4H10)和天然气(主要成分CH4)两种燃料。
若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4H10和CH4,C4H10消耗氧气的质量CH4消耗氧气的质量(填“﹥”、“﹤”或“=”)。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26.(5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
A.馒头 B.水果 C.鱼肉(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采用汽车限号行驶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C.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倡导居民节约用水(3)被称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目前,人们利用和开发核能、潮汐能和(答出一种即可)等新能源,可节省化石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北京市东城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A.蔬菜 B.牛奶 C.大米 D.花生26.(5分)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某住宅因燃气泄漏引起火灾,为迅速控制火势,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的关系
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
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含碳元素的物质.其中还含硫元素等杂质。
这些燃料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气体,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碳粒,加上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必然对空气造成污染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出的物质有:
a.一氧化碳:
b.碳氢化合物;
c.碳粒和尘粒;
d.二氧化碳
②煤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
由于煤所含元素有C、H、N、S、O等几种,所以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酸雨,酸雨会对森林、雕像、建筑物等造成腐蚀。
当煤未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夺气的污染物。
煤在燃烧时,会散出固体小颗粒(未燃烧的碳粒),造成对空气的粉尘污染。
家庭里用煤炉烧煤时,常常会闻到一股激性气味,并看到炉口上方蓝色火焰、这种刺激气昧是烧煤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气味,蓝色火焰主要是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而产生的。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超过自然界的消耗能力,就会引起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变暖,陆地减少。
③减少煤燃烧污染的措施
a.燃烧低硫优质煤,或是采用燃料脱硫技术.减少SO2的排放;
b.尽量使燃料完全燃烧;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d.植树造林;
e.变分散供热为集中供热。
化石燃料
概念: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燃料包括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
①煤是固体燃料,其最大的缺点是燃烧速率慢,利朋效率低,且不适用于多数运输业作动力源,还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从资源、经济与环境三方面综合考虑,适宜在煤产地搞热电联产,提高煤炭转换成电能的比重.住城市发展煤气或液化燃料。
煤的综合利用煤是我国主要的化石能源,占90%以上,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下列三条:
a.煤的气化:目前主要是煤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
产物为燃料气,又可作化工原料。
主要产品有CO、CH4、H2等。
b.煤的焦化:也称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使组成煤的物质发生分解反应。
主要产品及用途:焦炭:金属冶炼;煤焦油:重要的化工原料;焦炉气:含有CO、CH4、H2等,既可作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煤的液化:煤发生化学反应,分裂为小分子,利用催化剂向小分子中加入氯元素.得到与石油产品成分相近的燃料油,是一项人造石油的技术。
②煤气:
a.煤气的形成:煤气作为一种生活燃料,在一些城市被使用.煤
气通常情况下是利用煤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反应生成的:C+H2O
CO+H: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但同时含有H2、CH4等其他可燃性气体
b.煤气中报警物质的特性:由于煤气的主要成分CO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有毒气体,当煤气泄漏时不易察觉,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
命。
为了安全起见,通常在煤气中加入一些持殊的物质,如乙硫醇
(C2H5SH)。
乙硫醇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当煤气泄漏时,可以使人很快
警觉,并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爆炸、火灾和中毒事故;同时,乙硫
醇在煤气燃烧过称中可以充分燃烧不仪煤气.其他可燃性气体如天然
气、液化石油气中通常也加入少量报警物质。
石油的综合利用:
①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没有同定的组成和性质,根
据组成石油的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可从石油中分离出不同的燃料,如汽
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
②石油分馏产品及用途
溶剂油——溶剂
汽油—一汽车燃料
航空煤油一一飞机燃料
柴油一—拖拉机、轮船燃料
润滑油一一润滑剂
石蜡——蜡烛
沥青——筑路
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天然气里的甲烷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由植物残体分解而生成的。
有石油的地方,一般就有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
但其贮藏量是有限的。
①甲烷的组成
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其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是氢元素含量最高的有机物。
②甲烷的性质
a.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它的密度比空气小。
b. 化学性质——可燃性
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然后再换一个内壁有石灰水的小烧杯。
现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H4。
化学方程式:CH4+O2CO2+H2O
质煤
焦炭,煤焦
石油
溶剂
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等
易燃烧,产生明亮
的蓝色火焰,化学方程
式为CH 4+2O 2
CO 2+2H 2O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节约能源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①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充足的空气才能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才能使其反应快,对能量的利用损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