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塑胶件抽样检验标准1.0 目的: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2.0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产品验证、生产组装所需塑胶制品的成品、部品及其表面的喷油、印刷。
3.0 检验条件:温度:23℃(+5,-5)相对湿度:60%(+15%,-10%)距离:人眼与产品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
时间:检测量面和其它不超过8s;每件检查总时间不超过30s(除首件)。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电池表面500-- 550mm(照度达500~550Lux)。
4.0 应用文件:MIL-STD-105E II 抽样计划表(国家标准GB2828-87一般检查水平II)、工程图纸、工程样板。
5.0 检验标准:1、MIL-STD-105E II表(国家标准GB2828-87一般检查水平II),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AQL订定为CRI=0、MAJ=0.65 、MIN=1.5。
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6.0 定义:6.1缺点分类:6.1.1 严重缺陷(CRI):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6.1.2 主要缺陷(MAJ):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
6.1.3 次要缺陷(MIN):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不易发现,发现后通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
6.2塑胶品不良描述:6.2.1 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6.2.2 气纹: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
6.2.3 缩水:材料冷却收缩造成的表面下陷。
6.2.4 水纹:射胶时留在产品表面的水波浪的纹路。
塑料件检验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是对塑料件进行质量检验的依据和规范,用于确保塑料件的质量符合相应的要求。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1. 尺寸和外观: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件的尺寸和外观要求,例如长度、宽度、厚度、平整度等。
通过测量和目测等方法来判断塑料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物理性能: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件的物理性能要求,例如硬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
通过物理试验和测试来判断塑料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化学性能: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件的化学性能要求,例如耐酸碱性、耐溶剂性、耐候性等。
通过化学试验和测试来判断塑料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环境要求: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要求,例如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候性等。
通过环境试验和测试来判断塑料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 印刷和标识: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件上的印刷和标识要求,例如标识内容、位置、清晰度等。
通过目测和测量等方法来判断塑料件的印刷和标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塑料件检验标准根据不同的塑料材料和使用领域的要求而有所
差异,各个行业通常会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来指导塑料件的检验工作。
塑料件外观检验标准闭合度为0.65即可。
检验标准:1、MIL-STD-105E II表(国家标准GB2828-87一般检查水平II),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AQL订定为CRI=0 、MAJ=0.65 、MIN=1.5。
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扩展资料:质量要求:一、基本尺寸1、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
2、通用结构尺寸标准。
a、胶件一般要求做到平均胶厚,非平均胶厚应符合图纸要求。
b、螺柱根部直径:M3螺丝为φ6.0+0.2mm,火山口直径φ10.0mm;M2.6螺丝为φ5.0+0.2mm,火山口直径φ9.0mm。
c、叉骨、围骨根部厚度:1.2+0.2mm。
d、按钮的顶RUBBER十字骨顶部厚度:0.9+0.1mm。
e、司筒柱顶部壁厚:1.2±0.1mm。
f、电池箱后模勾针位胶厚小于2.0mm。
g、胶件同PL面处前后模出胶位时其错位小于0.05 mm。
h、面底壳配合。
3、二级或三级止口配合要求PL面错位小于0.1 mm,没有刮手现象;4、包止口配合单边间隙为0.1~0.3 mm,外形复杂取大值。
a、电池门与电池箱间水平方向单边间隙为0.2~0.3 mm。
b、钮与孔配合。
一般几何形状钮与孔单边间隙为0.15~0.25 mm。
异形钮与孔单边间隙为0.3~0.4 mm,喷油钮间隙应取大值。
钮与花仔配合时其配合情况能达到安全测试标准。
c、插卡位配合。
插卡门与面底壳的配合单边间隙为0.2~0.3 mm。
插口与插盒单边间隙为0.5mm。
d、四大件转轴位轴向单边最小间隙0.1~0.2 mm。
e、LOCK与其配合枕位孔单边间隙为0.2 mm。
f、支架与其配合孔单边间隙为0.1~0.2 mm,长度大于150mm 的取大值。
g、 COVER与其配合孔单边间隙为0.1 mm。
h、 ROLLER与其配合孔单边间隙为0.5~1.0 mm。
塑料件检验标准塑料件作为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零部件,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产品的整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塑料件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便对塑料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
本文将针对塑料件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塑料件的外观质量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缺陷、表面光洁度、色泽一致性等方面。
外观缺陷主要包括气泡、热缩痕、流痕等,这些缺陷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表面光洁度和色泽一致性则是直接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目测或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检验。
其次,尺寸精度是塑料件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尺寸精度的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壁厚、平行度、圆度等方面。
外观尺寸是指塑料件的外部尺寸大小,需要通过量具进行精确测量。
壁厚是指塑料件壁体的厚度,需要通过超声波测厚仪等专业仪器进行测量。
平行度和圆度则是指塑料件的平面度和圆形度,需要通过投影仪等仪器进行检验。
再次,物理性能是塑料件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物理性能的检验主要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方面。
拉伸强度是指塑料件在拉伸状态下的最大承受力,需要通过拉伸试验机进行检验。
弯曲强度是指塑料件在弯曲状态下的最大承受力,需要通过弯曲试验机进行检验。
冲击强度是指塑料件在受到冲击载荷时的抗冲击能力,需要通过冲击试验机进行检验。
最后,化学性能也是塑料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化学性能的检验主要包括耐酸碱性、耐溶剂性、耐热性等方面。
耐酸碱性是指塑料件在酸碱介质中的耐腐蚀能力,需要通过浸泡试验进行检验。
耐溶剂性是指塑料件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需要通过浸泡试验进行检验。
耐热性是指塑料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需要通过热变形温度试验进行检验。
综上所述,塑料件的质量检验标准涉及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多个方面,需要通过专业的检验设备和标准化的检验方法进行全面检验,以确保塑料件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才能有效提高塑料件的质量,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塑料制品行业塑料质量检验标准随着塑料制品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塑料质量检验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塑料制品的生产、加工、应用等多个角度,探讨塑料质量检验的规范和标准。
一、塑料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塑料制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
因此,在进行塑料制品生产之前,需要对塑料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外观检查:对原材料的颜色、透明度、异物等进行检查,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
2. 密度测试:根据塑料的密度来确定其成分和熔融温度范围,进而判断原材料的质量。
3. 熔体流动性测试:通过测量塑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判断原材料的熔融性能,从而评估其加工性能。
4. 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性能等测试,以确定原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5. 热稳定性测试:对原材料进行热老化试验,以评估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二、塑料制品加工中的质量检验塑料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以确保制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温度,以保证塑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熔融和固化行为符合要求。
2. 注塑成型质量检验:包括外观缺陷、尺寸偏差、熔接线、热分解、气泡等问题的检测和控制。
3. 拉伸性能测试:对塑料制品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测试,以确保制品的强度和韧性。
4. 冲击性能测试:通过冲击试验,评估塑料制品的抗冲击能力。
5. 密度测试:检测制品的密度,以判断其成分和质量。
三、塑料制品的质量检验规程为了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塑料制品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检验规程。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塑料制品外观检查规程:包括塑料制品的颜色、透明度、表面是否有异物等检查标准。
2. 塑料制品尺寸检验规程: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壁厚等尺寸的测量和判定标准。
3. 塑料制品力学性能检验规程: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性能等力学性能的测量和判定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塑料件作为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用户的安全。
因此,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塑料件检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塑料件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执行。
首先,塑料件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外观缺陷、色泽和尺寸等方面。
在外观缺陷方面,应检查塑料件表面是否有气泡、瘤、裂纹、磨损、划痕等缺陷,确保外观完整。
色泽方面,应根据产品要求检查颜色是否均匀、与标准色号是否一致。
尺寸方面,应测量塑料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数据,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塑料件的物理性能检验也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性能检验主要包括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等方面。
拉伸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抵抗破坏的能力,冲击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时抵抗破坏的能力,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划伤的能力。
这些物理性能的检验可以通过相应的试验设备和标准测试方法进行,确保塑料件具有足够的物理强度和耐久性。
另外,塑料件的化学性能检验也不可忽视。
化学性能检验主要包括耐酸碱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等方面。
在化学性能检验中,应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相应的化学试验,确保塑料件具有足够的耐化学性能,不会因受到酸碱或腐蚀而导致质量问题。
最后,塑料件的环境适应性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环境适应性检验主要包括耐高温、耐低温、耐紫外线等方面。
在环境适应性检验中,应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相应的环境试验,确保塑料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外观。
总之,塑料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严格地执行。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确保塑料件的质量和安全性,才能更好地满足产品的要求,保障用户的利益。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塑料件检验标准,提高对塑料件质量的重视和认识,共同推动塑料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塑料件检验标准.txt爱情是艺术,结婚是技术,离婚是算术。
这年头女孩们都在争做小“腰”精,谁还稀罕小“腹”婆呀?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检验标准塑料件检验标准1目的本标准为IQC对塑料(包括五金件)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塑料(包括五金件)来料的检测过程。
3职责IQC检查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
4工具4.1卡尺(精度不低于0.2mm)。
4.2打火机。
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5.1 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
5.2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
5.3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5.4 照明:60W日光灯下。
5.5 视力:1.0以上(含较正后)。
6检验项目及要求6.1塑壳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注塑不良。
b.外观面无划伤、痕迹、压痕。
c.非喷涂面不能有喷涂印。
d.喷涂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
喷涂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e.喷涂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
6. 1.2尺寸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
a.五金槽的尺寸。
b.外型轮廓。
c.定位孔位置d.特殊点位置及规格(超声线)。
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b.防火材料应用打火机做实验(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a.将胶壳与相应的保护板、五金、支架等配件试装应配合良好。
b.必要时应取1-3个胶壳试超声,超声缝隙应均匀一致,焊接良好。
6.2五金件测量五金的尺寸,须与样品或BOM一致。
目测检查五金的色泽是否与样品一致,是否有划伤、变形,电镀层脱落等。
7检验方法7.1外观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
7.2尺寸使用卡尺测量被检品的尺寸。
8塑壳表面分类A面:塑壳壳面;B面:塑壳底面。
9等级分类A级:公司所生产原配、原装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B级:公司所生产自有品牌或类似产品塑壳和五金来料;C级:以客户所承认样品生产的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
塑料件检验及标准塑料检验塑料件检验知识及标准一。
六大常见塑料的基本知识1.PE 是聚乙烯塑料,化学性能稳定,通常制作食品袋及各种容器,耐酸、耐碱及盐类水溶液的侵蚀,但不宜用强碱性洗涤剂擦拭或浸泡。
2.PP(硬质)是聚丙烯塑料,无毒、无味,可在100℃的沸水中浸泡不变形、不损伤,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
多用于食具。
3.PS 是聚苯乙烯塑料,容易着色、透明性好,多用于制作灯罩、牙刷柄、玩具、电器零部件。
它耐酸碱腐蚀,但易溶于氯仿、二氯乙烯、香蕉水等有机溶剂。
4.PVC 是聚氯乙烯塑料,色泽鲜艳、耐腐蚀、牢固耐用,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增加了增塑剂、抗老化剂等一些有毒辅助材料,故其产品一般不存放食品和药品。
5.ABS(硬质)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的塑料,它色彩醒目,耐热、坚固、外表面可镀铬、镍等金属薄膜,可制作琴键、按钮、刀架、电视机外壳、伞柄等。
6.PA 是尼龙塑料,它的特性坚韧、牢固、耐磨,常用于制作梳子、牙刷、衣钩、扇骨、网袋绳、水果外包装袋等。
无毒性,但不可长期与酸碱接触。
二。
透明塑胶产品,都可用那几种塑胶??ABS塑料(硬质):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4-0.7%成型温度:200-240℃ 干燥条件:80-90℃ 2小时特点: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2、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
塑料检验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讯零件.成型特性: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80-90度,3小时.2.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70度).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3、如需解决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水位等方法。
塑料件外观验收标准
一、定义:
1、 A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
2、 B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的侧面
3、 C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底面或被履盖面
二、缺陷定义
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塑料颗粒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产品的
表面上;
2、毛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3、缩水:收缩凹坑(在塑件脱模顶杆处,允许有不影响外观及装配要求的凸台和凹坑,但不得发白,及凸凹不平);
4、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或少料;
5、烧焦:注塑件表面的烧焦现象
6、裂纹:塑料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7、弯曲、变形:表面弯曲变形;
8、结合线、合胶线: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9、油痕: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
10、孔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飞边或多胶造成不通;
11、气孔: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留下的痕迹与产品底色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缺陷允许表:。
第一章塑料件检查原则目旳:由于塑料件产品在注塑、喷涂等一系列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为了明确检查原则,衡量产品缺陷限度,同步,为了让多数员工从主线上理解并掌握常见注塑产品旳缺陷名称和成因,特制定本原则。
第一节注塑件常见缺陷定义生产过程中,常见旳产品缺陷如下:1.开裂:塑料件局部受内应力,外部冲击或环境条件等影响而在其表面或内部产生旳裂纹。
2.缩痕:注塑件在模腔冷却凝固时,由于注塑件壁厚不均,凝固快慢不同,在注塑件表面产生旳凹陷。
3.熔接痕:注塑件旳一种线状痕迹,重要是由注塑成型中两股料流相遇时在其界面处未完全熔合而导致旳痕迹。
4.料流痕:由于模具构造、成型工艺以及材料等因素,使得塑料件在模腔内受注塑压力和料流速度旳影响在注塑表面上产生看得见旳料流痕迹,一般采用喷涂解决。
5.银丝:低分子挥发物、水分等气体在注塑件表面形成旳银白色条纹。
6.白印:注塑件局部受外力作用,使材料内部部分分子构造重新排列或断裂,引起注塑件表面发白旳印迹。
(又称顶白)。
7.飞边:在注塑过程中溢入模具合模面以及嵌拼件旳间隙中,冷却后留在注塑件上旳多余物。
8.拉毛:注塑件表面因机械摩擦而产生旳无光泽、无深度感旳痕迹。
9.杂色、斑点:由于材料混入了异物,成型后,在其表面上浮现旳斑点。
10.翘曲:注塑件在注塑成型后,由于内应力作用,使注塑件局部或整体发生旳变形。
11.分层:注塑件发生层间分离旳缺陷。
12.损伤:塑料件表面旳机械划伤、碰伤或擦伤。
轻微可打磨喷涂。
13.剥离:受外界或加工旳影响,油漆表面部分分离底材而导致旳缺陷。
14.附着力:油漆和底材结合旳能力。
(油漆漆膜旳性能)15.针孔:喷涂时,油漆漆膜表面上产生像针尖同样旳小孔。
16.漆点、漆丝:油漆表面因杂质引起旳凹凸点。
17.气泡:塑料件在加工时,由于残留旳空气或其他气体在塑料件内部或表面上形成旳泡状缺陷。
(透明塑料件体现明显)18.皱纹:喷涂后,油漆表面浮现旳不光滑旳棱脊。
19.泛白:由于环境、温度、水蒸气等因素,漆膜上浮现旳白色雾状现象。
塑料件外观检验标准塑料件外观检验是指对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成品出厂前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和评定。
外观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直观认知。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塑料件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观检验项目。
1. 表面平整度,检查塑料件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凹凸不平或者明显的划痕。
2. 色泽和色差,检查塑料件的颜色是否均匀,是否存在色差,是否与标准色号相符。
3. 毛刺和气泡,检查塑料件表面是否有毛刺、气泡等缺陷。
4. 表面光泽,检查塑料件表面的光泽度,是否符合要求。
5. 印刷和标识,检查塑料件的印刷和标识是否清晰、准确。
二、检验标准。
1. 表面平整度,按照国家标准GB/T 11942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表面平整度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2. 色泽和色差,根据产品的标准色号和色差范围进行检验,色泽和色差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3. 毛刺和气泡,毛刺长度不得大于0.5mm,气泡直径不得大于2mm,且数量不得超过每平方厘米2个。
4. 表面光泽,使用光泽度计进行检测,光泽度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5. 印刷和标识,印刷和标识应清晰、准确,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三、检验方法。
1. 目测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塑料件的外观质量,进行初步的检验。
2. 量具测量,使用相关的量具进行测量,如毛刺测量仪、色差仪等。
3. 光泽度测定,使用光泽度计进行光泽度的测定。
4. 印刷和标识检查,对印刷和标识进行目测检查和量具测量。
四、检验频次。
1. 生产过程中,在塑料件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外观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2. 成品出厂前,所有成品在出厂前都应进行外观检验,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五、检验记录。
1. 外观检验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来,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
2.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六、外观检验的意义。
1. 保证产品质量,外观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外观检验可以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塑料件来料检验标准塑料件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确保塑料件来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来料检验标准。
一、外观检验。
1.1 外观质量。
外观应无裂纹、气泡、烧伤、变色、变形等缺陷,应光滑、均匀、无明显的毛刺和划痕。
1.2 尺寸检验。
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二、物理性能检验。
2.1 强度检验。
应进行拉伸、弯曲等强度测试,确保其强度符合要求。
2.2 硬度检验。
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软化和变形。
三、化学性能检验。
3.1 耐腐蚀性检验。
应进行酸碱腐蚀试验,确保塑料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3.2 耐热性检验。
应进行高温试验,确保塑料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发生软化和变形。
四、其他检验。
4.1 包装检验。
包装应完整、无损坏,符合运输要求。
4.2 标识检验。
应检查标识是否齐全、清晰、准确。
通过以上的来料检验标准,我们可以有效地确保塑料件来料的质量,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我们也要求供应商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确保供货的塑料件符合我们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来料检验标准,以适应市场和产品的需求变化。
只有不断提高来料检验的标准和质量,才能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在制定和执行来料检验标准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来料质量的提升。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来料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塑料件来料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要严格执行标准,不断完善和提高来料检验的质量,从而为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全公司员工都能认真执行来料检验标准,共同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塑料件检验标准引言塑料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对其质量的检验十分重要。
本文档旨在建立一套塑料件检验标准,以确保塑料件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检验项目本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验项目:1. 外观检验:对塑料件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光洁度、色泽均匀性、无气泡、无杂质等。
2. 尺寸检验:对塑料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与规定的尺寸进行比对,确保尺寸符合要求,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3. 功能性测试:对塑料件的特定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包括承重能力、耐磨性、抗压性等。
4. 物理性能测试:对塑料件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韧性、耐温性等。
5. 环境适应性测试:对塑料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测试,确保其在各种工作环境下均能正常使用,包括耐酸碱性、耐高温、耐低温等。
检验方法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塑料件的检验:1. 外观检验:通过目视检查的方式,对塑料件的外观进行观察和判断,记录检查结果。
2. 尺寸检验:使用专用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对塑料件的尺寸进行测量,与规定的尺寸进行比对,记录测量结果。
3. 功能性测试:根据塑料件的使用要求和功能设定,进行相应测试,如加载测试、摩擦测试等,记录测试结果。
4. 物理性能测试: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对塑料件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记录测试结果。
5. 环境适应性测试:将塑料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如浸泡在酸碱溶液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等,记录测试结果。
检验报告针对每个检验项目,应生成相应的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测试数据、测试日期等信息,并加以归档保存。
检验报告应具备清晰、简洁、准确的特点,以方便参考和查阅。
结论本文档建立了一套塑料件检验标准,明确了塑料件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报告的要求。
通过按照这套标准进行检验,可以确保塑料件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塑料制品检验标准1.目的本规范旨在定义我司塑胶制品品质标准,为产品设计者提供达到产品图纸图面要求的系统,为质检员提供塑胶制品检验与判定的参考依据,同时是模具及塑胶制品采购商对我司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及外购塑胶制品。
3.职责本规范由品质部和技术部负责制定,品质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4.定义4.1缺陷严重缺陷(CR):发生危险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存在严重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产品的使用功能丧失等,主要缺陷(MAJ):产品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或显著的降低其实用性质次要缺陷(MIN):不影响产品的实用性但影响产品外观的缺点。
4.2 塑胶制品外观缺陷4.2.1欠注———射胶量不足,制件缺料或不饱满。
4.2.2 毛边———分模面挤出的塑胶。
4.2.3缩水———材料冷却收缩造成的表面凹陷。
4.2.4凹痕凸起—制件受挤压、碰撞引起的表面凹陷和隆起。
4.2.5融接痕——塑胶分支流动重新结合的发状细线。
4.2.6水纹———射胶时留在制件表面的银色条纹。
4.2.7 拉伤———开模时分模面或皮纹拖拉制件表面造成的划痕。
4.2.8划伤———制件从模具中顶出后,非模具造成的划痕。
4.2.9 变形———制件出现的弯曲、扭曲、拉伸现象。
4.2.10 顶白———颜色泛白,常出现在顶出位置。
4.2.11异色———局部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缺陷。
4.2.12斑点———与周围颜色有差异的点状缺陷。
4.2.13油污———脱模剂、顶针油、防锈油造成的污染。
4.2.14烧焦———塑胶燃烧变质,通常颜色发黄,严重时炭化发黑。
4.2.15断裂———局部材料分离本体。
4.2.16开裂———制件本体可见的裂纹。
4.2.17气泡———透明制品内部形成的中空。
4.2.18色差———实际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差异。
4.2.19修饰不良—修除制件毛边、浇口不良,过切或未修除干净。
4.4表面等级4.4.1我司均使用罗马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编码指示塑胶制品不同等级的表面或区域,表面的重要程度用罗马数字分类区分,最终使用者目视频率用英文字母排列区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制造的各种产品塑料配套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3、技术要求及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及检验项目如下:
面盖类:包括所有面盖塑料件
1.颜色:产品颜色与面盖色样基本接近,不得有明显的变色,错色。
同一个产品不同部位不得有明显色差
2.外观
1)表面:清洁,无明显缩水、污迹、顶白、气纹、周边无批锋。
2)面盖:正面(以面板方向为准)黑点0.2mm允许两点
3)黑点:允许两点但距离在100MM外,背面色点0.3mm允许两点,但距离在100mm 外,较大件面盖可允许三点。
3.外观:对照样板,柱位筋位完整,不得有弯曲、弯形等现象,螺纹底孔深度足够,无缺料现象,内孔直径符合图纸要求,打螺丝不会破裂、断裂、滑牙。
4.尺寸:按研发部发放的图纸尺寸要求检验。
由于面盖易变形,且部份面盖需注塑后处理进行二次收缩,所以尺寸检验要求与标准的内装件试装。
5.试装:面盖尺寸检验要求与标准的内装件试装。
面盖与内装件装配,主要面间隙≤0.2,次要面≤0.4。
面盖下板间隙要求:面盖与中板无卡壳错位现象。
内装件类:包括所有内装塑料件
1.颜色:产品颜色与内装色样基本接近,不得有明显的变色、错色,同一个产品不同部位不得有明显色差。
2.外观:表面清洁,无明显缩水、污迹、顶白、气纹,内装件表面≤0.3mm黑点允许一点,≤0.2mm允许两点,距离在30mm外
3.结构:对照样板,柱位完整,不得有弯曲变形现象,螺纹底孔深度足够,无欠注现象,内孔直径符合图纸要求。
打螺丝不会破裂断裂现象。
4.尺寸:按标准图纸尺寸要求检验
5.试装:内衬与中板无卡住现象,开合顺畅。
内衬尺寸与中板尺寸要相互配合好,不得有打不开或难以盖上问题。
中板类:包括所有中板塑料件
1.颜色产品颜色与中板色样基本接近,不得有明显的变色、错色,同一个产品不同部位不得
有明显色差。
2.外观表面清洁,无明显缩水、污迹、顶白、气纹,表面≤0.4黑点允许一点,≤0.2黑点
允许两点,距离在100mm外。
3.结构对照析板,住位完整,不得有弯曲变形等现象,螺纹底孔深度足够,无欠注现象,内孔直径符合图纸要求。
打螺丝不会破裂断裂现象。
4.尺寸按标准图纸尺寸要求检验。
5.试装要求与内衬、面盖无卡住现象,面盖与内衬开合顺畅。
煲身类:包括但不限于玲珑煲、方煲等所有煲身塑料件
1.颜色产品颜色与煲身色样基本接近,不得有明显的变色、错色,同一个产品不同部位不得有明显色差。
2.外观表面清洁,晚明显缩水、污迹、顶白、气纹,正面(面板方向)≤0.3黑点允许一点,其它表面≤0.6允许三点,距离在100mm外。
3.结构对照样板,柱位完整,不得有弯曲变形等现象,螺纹底孔深度足够,无欠注现象,内孔直径符合图纸要求。
打螺丝不会破裂断裂现象。
4.尺寸按标准技术图纸尺寸要求检验。
部分方煲需注塑后处理进行二次收缩,所以尺寸检验要求与面板底座试装。
5试装与标准底座、中板面板试装OK即可。
底座与煲体间隙主要面(面板方向)≤1.5mm 次要面≤2.0mm。
底座类:包括所有底座塑料件
1.颜色产品颜色与底座色样基本接近,不得有明显的变色、错色、同一个产品不同部位不得不明显色差。
2.外观表面清洁,无明显缩水、污迹、顶白、气纹、外露面≤0.5mm黑点允许一点,≤0.3mm 黑点允许两点,距离在100 mm外,较大件如方煲可允许一点。
底部黑点允许一点,≤0.5mm可允许两点,距离在100mm外。
3.结构对照样板,柱位完整,不得有弯曲变形等现象,螺纹底孔深度足够,无欠注现象,内孔直径符合图纸要求。
打螺丝不会破裂断裂现象。
4.尺寸按标准技术图纸要求检验。
5.试装与煲体试装OK即可
上盖类:包括所有塑料上盖
1.颜色产品颜色与底座色样基本接近,不得有明显的变色、错色、同一个产品不同部位不得不明显色差。
2.外观表面清洁,无明显缩水、污迹、顶白、气纹、正面(面板方向)≤0.2mm黑点允许一点,其它部位≤0.3mm黑点允许两点。
但距离在100mm外。
周边无批锋不刮手。
3.结构对照样板,柱位完整,不得有弯曲变形等现象,螺纹底孔深度足够,无欠注现象,内孔直径符合图纸要求。
打螺丝不会破裂断裂现象。
4.试装与下盖试装OK即可。
电磁炉下盖类:包括所有塑料下盖
1.颜色产品颜色下盖色样基本接近,不得有明显的变色、错色,同一个产品不同部位不得有明显色差。
2.外观表面清洁,无明显缩水、污迹、顶白、气纹、底部1m m黑点一点,≤0.5mm黑点
允许三点,但距离在100mm外。
3.结构对照样板,柱位完整,不得有弯曲变形等现象,螺纹底孔深度足够,无欠注现象,内孔直径符合图纸要求。
打螺丝不会破裂断裂现象。
4.试装与上盖试装OK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