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9
cDNA文库构建的具体步骤及详细说明cDNA文库构建的具体步骤及详细说明cDNA 文库是指某生物某发育时期所转录的全部mRNA 经反转录形成的cDNA 片段与某种载体连接而形成的克隆的集合。
经典cDNA 文库构建的基本原理是用Oligo(dT) 作逆转录引物,或者用随机引物,给所合成的cDNA 加上适当的连接接头,连接到适当的载体中获得文库。
其基本步骤包括:(1)mRNA的提纯获取高质量的mRNA是构建高质量的cDNA 文库的关键步骤之一。
(2)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3)cDNA第二条链的合成。
(4)双链cDNA的修饰。
(5)双链cDNA的分子克隆。
(6)cDNA文库的扩增。
(7)cDNA文库鉴定评价。
一、Superscipt II—RT合成第一链1. 在一RNase-free的0.2 ml PCR管中加入x ul mRNA(大约500 ng) 、1 ul Xho I Primer(1.4 ug/ul)(5’GAGAGAGAGAGAGAGAGAGAAC TAGTCTCGAGTTTTTTTT TTTTTTTTTT…3’)、11-x ul RNase-free water(大于500 ng mRNA 分n管(500 ng/tube)合成第一链,第一链合成完毕后将n管合成一管进行第二链合成。
)。
2. 混匀后,70℃反应10分钟。
3. 反应完成后,立刻将反应体系置于冰上5 min。
4. 稍微离心一下,顺序加入以下试剂:(1)4 ul 5×first strand buffer(2)2 ul 0.1 M DTT(3)1 ul 10 mM dNTP(自己配制)5. 混匀,稍微离心反应物之后,42℃放置2分钟。
6. 反应完成,趁热加入1 ul Superscipt II—RT,混匀。
7. 42℃反应50分钟,然后70℃,15分钟灭活反转录酶。
二、cDNA第二链的合成1. 第一链反应完成后,取2ul一链产物-20℃冰箱中保存,待电泳检测。
cDNA文库的构建cDNA文库的构建基因文库的构建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自70年代初首例cDNA克隆问世以来,已用构建和筛选cDNA文库的方法克隆了很多基因。
通过构建cDNA文库能直接分离到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些调控基因及了解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cDNA文库的构建是基因克隆的重要方法之一,从cDNA文库中可以筛选到所需的目的基因,并直接用于该目的基因的表达。
它是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工具。
1.cDNA文库构建的原理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和表达控制元件与原核生物有很大的不同。
真核生物的基因是断裂的,在基因最后产物中表达的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分隔开,需经RNA转录后加工过程才使编码序列拼接在一起。
真核生物的基因不能直接在原核生物中表达,只有将加工成熟的mRNA经逆转录合成互补的DNA (complementary DNA,cDNA)接上原核生物表达控制元件,才能在原核生物中表达。
而且,真核细胞的基因通常只有一小部分进行表达,由于mRNA的不稳定性,对基因表达和有关mRNA都常通过对其cDNA来进行研究。
为分离cDNA克隆或研究细胞的cDNA 谱,需要先构建cDNA文库。
所谓cDNA文库是指细胞全部mRNA逆转录成cDNA并被克隆的总和。
cDNA文库应包含的克隆数目可由以下公式来计算:N=ln(1-p)/ln(1-1/n)式中:N-cDNA文库所包含的克隆数目;P-低丰度cDNA存在于库中的概率,通常要求其大于99%;1/n-每一种低丰度mRNA占总mRNA的分数。
2.构建cDNA文库的基本步骤构建cDNA文库的基本步骤有五步:①制备mRNA;②合成cDNA;③制备载体DNA;④双链cDN 的分子克隆;⑤对构建的cDNA文库进行鉴定,测定文库包含的克隆数,抽查克隆的质量和异质性,如果需要可适当扩增。
对cDNA的文库的要求:一是希望文库能包括各种稀有mRNA的cDNA克隆;二是克隆的cDNA应是全长的,避免丢掉5’端的序列。
cDNA文库组标准流程一. Total RNA的提取 (2)二. mRNA的分离 (5)三.cDNA双链合成 (8)四.载体制备 (11)五. cDNA双链和载体的连接 (13)六.电转化流程 (14)七.快速鉴定、菌落PCR (16)八.pBlueScript cDNA库扩增 (18)一.Total RNA的提取1.试剂配制准备工作:1、研钵、5ml/10ml/ 25ml移液管、100ml/250ml量筒、250ml/100ml容量瓶、药匙、试剂瓶等玻璃制品均用锡纸包裹口部,置于烤箱内,180℃,烤6小时。
2、50ml/1.5ml离心管、枪头等塑料制品用0.1‰DEPC水浸泡过夜后,121℃20mins 高压灭菌。
3、电泳槽及电泳托、梳子用3%双氧水处理。
4、常用试剂及其配方:▲DEPC水:在10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100ul DEPC, 静置过夜后高压灭菌。
▲0.78M柠檬酸纳:PH=4~5三水合柠檬酸纳22.94g加DEPC水定容至100ml,室温放置备用。
▲10%肌氨酸钠:肌氨酸钠10g加DEPC水定容至100ml,室温放置备用。
▲变性裂解液:0.78M柠檬酸钠8.25ml10%肌氨酸钠12.375ml异硫氰酸胍118.05g加DEPC水定容至250ml,室温放置备用临用前加β-巯基乙醇使其终浓度为1%(v/v)▲2M 醋酸钠PH=4.5NaAc·3H2O 13.6g加DEPC水定容至50ml,高压灭菌,室温放置备用▲3M醋酸钠PH=5NaAc·3H2O 20.4g加DEPC水定容至50ml,高压灭菌,室温放置备用▲4M LiCL:LiCL 24.164g加DEPC水定容至100ml,高压灭菌,室温放置备用▲0.5M EDTA PH=8.0EDTA 18.61g用NaOH调PH值至8.0,定容到100ml,高压灭菌,室温放置备用▲10X MOPS (3-(N-吗啉代)丙磺酸):MOPS 41.86gNaAC·3H2O 4.10g0.5MEDTA(PH 8.0)20ml用NaOH调PH值 6.5 , DEPC水定容到1L,室温避光放置备用。
c D N A文库的构建方法与原理蛋白质是细胞的功能分子:它们构成结构和调控分子,动力和泵蛋白,酶和受体。
然而,如果仅用传统的生化方法确定某一特异蛋白的全序列,或制备足够量的蛋白进行操作和鉴定都是使人厌烦且昂贵的步骤。
基因克隆和遗传工程对生化领域有很大贡献。
如果只限于将基因组DNA作为材料来源,由于其中仅2%被认为可能编码蛋白质,那么确定蛋白质序列仍然是令人生畏的工作。
其他部分包括结构和调节因子、内含子、非编译外显子和重复及功能未知的非编码序列。
如果分析仅局限在编码序列,那么确定基因产物序列所需的努力就会大大的降低。
因此分子生物学主要原则之一是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所以mRNA是确定蛋白质序列的理想底物。
不幸的是,现有通用的克隆载体没有一个能容纳mRNA分子作为插入片段。
因此,产生表达序列文库的一个基本步骤是将mRNA分子转变成双链DNA。
来自mRNA分子的DNA拷贝称cDNA,由来自细胞或组织mRNA种类的DNA拷贝组成的文库称为cDNA文库。
1.基本原理cDNA(Complementary DNA)是以m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的互补DNA,它的顺序可代表mRNA序列。
cDNA文库的构建是指将cDNA与克隆载体DNA体外重组,然后去转化克隆载体DNA 的宿主细胞,从而得到一群含重组DNA的细菌或噬菌体克隆的过程。
这些序列来自并代表一定组织或细胞类型特定发育或分化阶段的整个mRNA群体。
其过程可概括为:(1)通过反转录酶将各种mRNA转变在cDNA;(2)cDNA与合适的载体重组并导入到宿主中。
cDNA基因文库具有许多优点和特殊用途:首先,cDNA克隆以mRNA为起始材料,这对于有些RNA病毒来说非常适用,因为它们的增殖并不经过DNA中间体,研究这样的生物有机体,cDNA克隆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第二,cDNA基因文库的筛选简单易行,恰当选择mRNA的来源,使所构建的cDNA基因文库中,某一特定序列的克隆达到很高的比例,简化了筛选特定基因序列克隆的工作量。
cDNA文库构建cDNA文库[原理]:cDNA文库不同于基因组文库,被克隆DNA是从mRNA反转录来源的DNA。
CDNA 组成特点是其中不含有内含子和其他调控序列。
从而做cDNA克隆时应是先从获得mRNA 开始,在此基础上,通过反转录酶作用产生一条与mRNA相互补的DNA链,然后除掉mRNA,以第一条DNA链为模板复制出第二条DNA链(双链);再进一步把此双链插入原核或真核载体。
cDNA文库的构建分为六个阶段:阶段1:反转录酶催化合成cDNA第一链阶段2:cDNA第二链的合成阶段3:cDNA的甲基化阶段4:接头或衔接子的连接阶段5:Sepharose CL-4B凝胶过滤法分离cDNA阶段6:cDNA与λ噬菌体臂的连接[阶段1:反转录酶催化合成cDNA第一链]1.在置于冰上的无菌微量离心管内混合下列试剂进行cDNA第一链的合成:poly(A)+RNA (1μg/μl) 10μl寡核苷酸引物(1μg/μl) 1μl1mol/L KCl 3.5μl250 mmol/L MgCl22μldNTP溶液(含4种dNTP,每种5mmol/L)10μl0.1 mol/L DTT 2μlRNase抑制剂(选用)25单位加H2O至48μl2.当所有反应组在0℃混合后,取出2.5μl反应液转移到另一个0.5ml微量离心管内。
在这个小规模反应管中加入0.1μl [α-32P] dCTP(400 Ci/mmol, 10mCi/ml)。
3.大规模和小规模反应管都在37℃温育1h。
4.温育接近结束时,在含有同位素的小规模反应管中加入1μl 0.25mol/L EDTA,然后将反应管转移到冰上。
大规模反应管则在70℃温育10 min,然后转移至冰上。
5.参考《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附录8所述方法,测定0.5μl小规模反应物中放射性总活度和可被三氯乙酸(TCA)沉淀的放射性活度。
此外,用合适的DNA分子质量参照物通过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小规模反应产物进行分析是值得的。
花生根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作者:陈华, 张冲, 蔡铁城, 邓烨, 郑奕雄, 庄伟建, CHEN Hua, ZHANG Chong, CAI Tie-cheng,DENG Ye, ZHENG Yi-xiong, ZHUANG Wei-jian
作者单位:陈华,张冲,蔡铁城,邓烨,庄伟建,CHEN Hua,ZHANG Chong,CAI Tie-cheng,DENG Ye,ZHUANG Wei-jian(福建省作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郑奕雄,ZHENG Yi-xiong(福建省作物分子与细
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刊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
年,卷(期):2014,36(5)
引用本文格式:陈华.张冲.蔡铁城.邓烨.郑奕雄.庄伟建.CHEN Hua.ZHANG Chong.CAI Tie-cheng.DENG Ye.ZHENG Yi-xiong.ZHUANG Wei-jian花生根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