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八纲辨证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章八纲辨证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表证之恶寒,是由于A.风性开泄,腠理疏松B.阳气不足C.外邪束表,卫阳闭郁D.肺气不足E.邪伏暮原,正邪相争2.表证的发热是A.潮热B.寒热往来C.但热不寒D.恶寒发热E.壮热3.病人发热而恶寒明显,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证属A.表证B.表寒C.表虚证D.寒证E.表热证4.患者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
证属A.上热下寒B.真寒假热C.表热里寒D.表寒里热E.真热假寒5.下列哪项可否定里证A.恶寒发热B.头痛头晕C.恶心呕吐D.心悸失眠E.舌淡苔白6.真寒假热的病机是A.阳盛格阴B.阴盛格阳C.阳气暴脱D.阴阳俱衰E.由阴转阳7.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按,大便稀薄属A.表寒里热B.表热里寒C.表里俱热D.上热下寒E.真热假寒8.发热、头痛、恶风,咽喉肿痛,肢冷便溏,证属A.表寒里热B.上热下寒C.表热里寒D.真寒假热E.寒证转热证9.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渴,烦躁不安,苔白糙而干,此属A.表邪人里B.表寒里热C.表实里虚D.表虚里实E.表里俱热10.亡阳的汗出特点是A.汗出而肢冷B.汗多而壮热C.汗出而肤热D.汗出而恶风E.动则汗出11.亡阴时的汗出特点是A.汗出而肢冷B.汗多而壮热C.汗出而肤温D.汗出而恶风E.动则汗出12.阴虚的典型舌脉是A.舌红脉细B.舌红脉虚细C.舌红脉数D.舌紫,脉细无力E.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13.八纲辨寒热是指A.辨病位的浅深B.辨正气的强弱C.辨疾病的病性D.辨恶寒发热的有无E.辨邪正斗争的胜负14.“虚证”最确切的含义是A.精髓失充B.邪气不盛C.正气亏虚D.阳气不足E.阴血亏损15.阳虚证的主要特征是A.舌质淡苔薄白B.口不渴或饮少C.面色淡白少华D.脉沉细而无力E.经常畏寒肢凉16.以下除哪项外均是里寒证的表现A.恶寒喜暖B.腹痛拒按C.痰鸣喘嗽D.面色苍白E.脉细舌红17.下列各项,除……外,均是实寒证的临床表现A.恶寒喜暖B.面色苍白C.腹痛喜按D.肠鸣泄泻E.脉迟或紧18.表证最主要的表现是A.舌淡红苔薄白B.头痛身体疼痛C.新起恶寒发热D.脉浮缓口不渴E.鼻塞不闻香臭19.下列哪项不是表里辨证的内容A.明确疾病病位B.说明邪正盛衰C.病属外感内伤D.提示病位浅深E.提示疾病趋势20.下列哪项不属于里证的特点A.脏腑的证候明显B.病情一般较重C.由表证发展而成D.恶寒发热不并见E.病因可有多方面21.真寒假热的面色是A.两颧潮红B.满面通红C.白里透红D.颧颊嫩红,时隐时现E.面色萎黄【A2型题】22.病人先有高热大汗、面赤、口渴饮、脉洪大,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此属于A.阳盛格阴B.阴盛格阳C.寒热错杂D.阳证转阴E.表热里寒23.病人身热烦躁,面白而时泛嫩红,口干咽燥,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淡紫,苔黑不干,脉浮大无力。
第五章八纲辨证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表证之恶寒,是由于A.风性开泄,腠理疏松B.阳气不足C.外邪束表,卫阳闭郁D.肺气不足E.邪伏暮原,正邪相争2.表证的发热是A.潮热B.寒热往来C.但热不寒D.恶寒发热E.壮热3.病人发热而恶寒明显,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证属A.表证B.表寒C.表虚证D.寒证E.表热证4.患者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
证属A.上热下寒B.真寒假热C.表热里寒D.表寒里热E.真热假寒5.下列哪项可否定里证A.恶寒发热B.头痛头晕C.恶心呕吐D.心悸失眠E.舌淡苔白6.真寒假热的病机是A.阳盛格阴B.阴盛格阳C.阳气暴脱D.阴阳俱衰E.由阴转阳7.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按,大便稀薄属A.表寒里热B.表热里寒C.表里俱热D.上热下寒E.真热假寒8.发热、头痛、恶风,咽喉肿痛,肢冷便溏,证属A.表寒里热B.上热下寒C.表热里寒D.真寒假热E.寒证转热证9.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渴,烦躁不安,苔白糙而干,此属A.表邪人里B.表寒里热C.表实里虚D.表虚里实E.表里俱热10.亡阳的汗出特点是A.汗出而肢冷B.汗多而壮热C.汗出而肤热D.汗出而恶风E.动则汗出11.亡阴时的汗出特点是A.汗出而肢冷B.汗多而壮热C.汗出而肤温D.汗出而恶风E.动则汗出12.阴虚的典型舌脉是A.舌红脉细B.舌红脉虚细C.舌红脉数D.舌紫,脉细无力E.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13.八纲辨寒热是指A.辨病位的浅深B.辨正气的强弱C.辨疾病的病性D.辨恶寒发热的有无E.辨邪正斗争的胜负14.“虚证”最确切的含义是A.精髓失充B.邪气不盛C.正气亏虚D.阳气不足E.阴血亏损15.阳虚证的主要特征是A.舌质淡苔薄白B.口不渴或饮少C.面色淡白少华D.脉沉细而无力E.经常畏寒肢凉16.以下除哪项外均是里寒证的表现A.恶寒喜暖B.腹痛拒按C.痰鸣喘嗽D.面色苍白E.脉细舌红17.下列各项,除……外,均是实寒证的临床表现A.恶寒喜暖B.面色苍白C.腹痛喜按D.肠鸣泄泻E.脉迟或紧18.表证最主要的表现是A.舌淡红苔薄白B.头痛身体疼痛C.新起恶寒发热D.脉浮缓口不渴E.鼻塞不闻香臭19.下列哪项不是表里辨证的内容A.明确疾病病位B.说明邪正盛衰C.病属外感内伤D.提示病位浅深E.提示疾病趋势20.下列哪项不属于里证的特点A.脏腑的证候明显B.病情一般较重C.由表证发展而成D.恶寒发热不并见E.病因可有多方面21.真寒假热的面色是A.两颧潮红B.满面通红C.白里透红D.颧颊嫩红,时隐时现E.面色萎黄【A2型题】22.病人先有高热大汗、面赤、口渴饮、脉洪大,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此属于A.阳盛格阴B.阴盛格阳C.寒热错杂D.阳证转阴E.表热里寒23.病人身热烦躁,面白而时泛嫩红,口干咽燥,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淡紫,苔黑不干,脉浮大无力。
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通过四诊,掌握了辩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八类不同的征候,称为八纲辨证。
疾病的表现尽管是极其复杂的,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
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浅深可分为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可分为实证与虚证。
这样,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
其中,阴阳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的作用。
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
无论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科,无不应用八纲来归纳概括。
在八纲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气血津液辨证;结合温病的病变特点,则分支出卫气营血辨证等等。
任何一种辨证,都离不开八纲,所以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础。
八纲辨证并不意味着把各种证候截然划分为八个区域,它们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如表里与寒热虚实相联系,寒热与虚实表里相联系,虚实又与寒热表里相联系。
由于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经常会出现表里、寒热、虚实交织在一起的夹杂情况,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
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
阴证、阳证也是如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疾病可以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又可以从阴转阳,从阳转阴,因此,进行八纲辨证,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各类证候的特点,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兼、转化、夹杂、真假,才能正确而全面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第5章八纲辨证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1.八纲辨证的概述二、八纲基本证候(一)表里辨证考纲要求①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②表里同病的类型和临床表现;③表里出入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复习要点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浅深的一对纲领。
表→在外部位;里→在内部位。
1. 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1)表证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出的轻浅证候的证候是A.风寒表证 B.风热表证 C.暑邪夹湿表证 D.风寒夹湿表证【例2】2004·121X 下列那些是表证的典型症状A. 恶寒发热B. 鼻塞喷嚏C. 恶心呕吐D. 头身疼痛(2)里证外邪由表入里,病位处于表里进退之中。
①表证与里证鉴别【例3】1992·24A 鉴别表证和里证的要点,下列哪一项最主要A. 脉浮或沉B. 舌苔黄或白C. 有无头身疼痛D. 有无恶寒发热E. 有无咳嗽咯痰【例4】1997·24A 辨别表证和里证首先应审查A. 寒热B. 头痛C. 腹痛D. 咳嗽E. 身痛【例5】2008·22A 下列关于表证与里证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表证脉多浮,里证脉多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C.表证以恶寒为主,里证以发热为主 D.表证舌象变化不显,里证舌象多有变化【例6】2010·136X 表里辨证主要是辨别A.疾病的性质 B.病位的深浅 C.邪正的盛衰 D.外感与内伤【例7】1999·132X 表证、里证均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为A.头痛 B.鼻塞 C.咽痛 D.咳嗽2. 表里同病1.A2.AB3.D4.A5.C6.BD7.ACD(二)寒热辨证考纲要求①寒证和热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②寒热转化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机制;③寒热错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④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
复习要点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阴盛或阳虚→寒证,阳盛或阴虚→热证。
八纲辨证(建议收藏)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称为“八纲”。
在临床上,运用这八个纲进行辨证,叫“八纲辨证”。
各种疾病出现的症状虽然错综复杂,都可用八纲进行分析、归纳,以探求疾病的属性,病变的部位、病势的轻重,个体反应的强弱,从而作出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施治提供依据。
阴阳----是指疾病的类别,表里是指病变部位的深浅,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虚实----是指邪正的消长盛衰。
其中阴阳两纲是八纲中的总纲,具有统领其它六纲(又称“六变”)的意义。
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四对矛盾,是相对的,又是互相密切联系的。
例如:表证,就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之分,还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等错综复杂的关系。
其它寒证、热证、虚证、实证也是如此。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四对矛盾的变方,可以向对方互相转化,如由表及里,由里出表,寒证化热,热证化寒,由阳及阴,由阴转阳等等。
【1.阴证】萎糜不振少精神,形寒肢冷躇卧身,面色苍白白不渴,大便稀溏小便清。
舌淡苔白脉迟细,气弱声低证属阴。
【2.阳证】精神兴奋面色红,怕热-----凉烦躁生,气粗声高渴饮冷,溺短赤黄便难通,脉大洪数而有力,舌红苔黄热病容。
【1.表寒】恶寒重兮发热轻,无汗身疼肢如冰,舌苔薄白脉浮紧,荆防败毒散最灵。
【2.表热】发热恶风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银翘加减是主方,治用辛凉解表药。
【3.表虚】发热自汗或恶风,脉象浮缓苔不红,桂枝汤善调营卫,表虚服下症必松。
【4.表实】身体疼痛而恶寒,无汗表实证当详,脉象浮紧苔薄白,辛温解表麻黄汤。
【1.里寒】形寒肢冷尿清长,面色苍白大便溏,脉多沉迟舌淡白,附子理中总扶阳。
【2.里热】身热烦躁言语谵,口渴饮冷尿黄鲜,苔黄便干脉洪数,清热白虎汤最贤。
【3.里虚】少气懒言心悸慌,头晕目眩肢冷常,脉象细弱舌质淡,补虚要用八珍汤。
【4.里实】烦躁谵语气粗长,腹满便秘舌苔黄,手足汗出沉实脉,救阴泻热承气汤。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八纲辩证大全01概念1.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2.八纲辨证:即医生运用八纲理论,对望闻问切等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和病证阴阳类别的辨证思维过程。
02八纲基本证候1.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进退的一对纲领。
狭义的表里 :指身体的皮毛、肌肉、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
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
辨病位的表里,对外感病的意义尤为重要。
1)表证:既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卫气失宣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
皮毛的病变不一定是证,表证的病位不一定在皮毛。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或自觉无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或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2)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1)外邪袭表,内传入里,形成里证。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气血津精等受病而成。
临床表现:由于里证的病因复杂,病位广泛,故其症状表现繁多。
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或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腹痛腹泻、呕吐便秘、舌苔厚,舌质多有变化,脉沉等。
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半表半里证:指外感病邪既非在表,又未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伤寒少阳病湿温邪阻膜原伏暑邪郁少阳2.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1)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实寒证:指外感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
虚寒证:指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而阴寒内生者,即阳虚证。
表寒证:寒邪袭于肤表者。
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脏腑阳气亏虚所致者。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畏冷、冷痛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唾等分泌物清稀无臭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或青黑色,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第五章八纲辨证
【A1型题】
1.表证之恶寒,是由于
A.风性开泄,腠理疏松
B.阳气不足
C.外邪束表,卫阳闭郁
D.肺气不足
E.邪伏暮原,正邪相争
2.表证的发热是
A.潮热
B.寒热往来
C.但热不寒
D.恶寒发热
E.壮热
3.病人发热而恶寒明显,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证属
A.表证
B.表寒
C.表虚证
D.寒证
E.表热证
4.患者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
证属
A.上热下寒
B.真寒假热
C.表热里寒
D.表寒里热
E.真热假寒
5.下列哪项可否定里证
A.恶寒发热
B.头痛头晕
C.恶心呕吐
D.心悸失眠
E.舌淡苔白
6.真寒假热的病机是
A.阳盛格阴
B.阴盛格阳
C.阳气暴脱
D.阴阳俱衰
E.由阴转阳
7.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按,大便稀薄属
A.表寒里热
B.表热里寒
C.表里俱热
D.上热下寒
E.真热假寒
8.发热、头痛、恶风,咽喉肿痛,肢冷便溏,证属
A.表寒里热
B.上热下寒
C.表热里寒
D.真寒假热
E.寒证转热
9.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渴,烦躁不安,苔白糙而干,此属
A.表邪人里
B.表寒里热
C.表实里虚
D.表虚里实
E.表里俱热
10.亡阳的汗出特点是
A.汗出而肢冷
B.汗多而壮热
C.汗出而肤热
D.汗出而恶风
E.动则汗出
11.亡阴时的汗出特点是
A.汗出而肢冷
B.汗多而壮热
C.汗出而肤温
D.汗出而恶风
E.动则汗出
12.阴虚的典型舌脉是
A.舌红脉细
B.舌红脉虚细
C.舌红脉数
D.舌紫,脉细无力
E.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13.八纲辨寒热是指
A.辨病位的浅深
B.辨正气的强弱
C.辨疾病的病性
D.辨恶寒发热的有无
E.辨邪正斗争的胜负
14.“虚证”最确切的含义是
A.精髓失充
B.邪气不盛
C.正气亏虚
D.阳气不足
E.阴血亏损
15.阳虚证的主要特征是
A.舌质淡苔薄白
B.口不渴或饮少
C.面色淡白少华
D.脉沉细而无力
E.经常畏寒肢凉
16.以下除哪项外均是里寒证的表现
A.恶寒喜暖
B.腹痛拒按
C.痰鸣喘嗽
D.面色苍白
E.脉细舌红
17.下列各项,除……外,均是实寒证的临床表现
A.恶寒喜暖
B.面色苍白
C.腹痛喜按
D.肠鸣泄泻
E.脉迟或紧
18.表证最主要的表现是
A.舌淡红苔薄白
B.头痛身体疼痛
C.新起恶寒发热
D.脉浮缓口不渴
E.鼻塞不闻香臭
19.下列哪项不是表里辨证的内容
A.明确疾病病位
B.说明邪正盛衰
C.病属外感内伤
D.提示病位浅深
E.提示疾病趋势
20.下列哪项不属于里证的特点
A.脏腑的证候明显
B.病情一般较重
C.由表证发展而成
D.恶寒发热不并见
E.病因可有多方面
21.真寒假热的面色是
A.两颧潮红
B.满面通红
C.白里透红
D.颧颊嫩红,时隐时现
E.面色萎黄
【A2型题】
22.病人先有高热大汗、面赤、口渴饮、脉洪大,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
冷,脉微欲绝,此属于
A.阳盛格阴
B.阴盛格阳
C.寒热错杂
D.阳证转阴
E.表热里寒
23.病人身热烦躁,面白而时泛嫩红,口干咽燥,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淡紫,
苔黑不干,脉浮大无力。
应属
A.真寒假热
B.真热假寒
C.上热下寒
D.阴虚阳亢
E.表热里寒
24.患者二十天前出现高热,大汗淋漓等症,经治疗后,现自觉虚赢少气,不欲
饮食,舌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为
A.真虚假实
B.实证转虚
C.实证夹虚
D.虚实并重
E.真实假虚
25.病人胃脘时感冷痛,呕吐清涎,近来又有尿频、尿急、尿短赤而痛,证属
A.寒证转热
B.表寒里热
C.上寒下热
D.真寒假热
E.真热假寒
26.患者高热烦渴,脉疾无力,汗出如油,热而粘手者属于
A.暑伤津气
B.亡阳证
C.亡阴证
D.湿热郁蒸
E.阴阳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