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平抛运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89.00 KB
- 文档页数:8
2020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曲线运动教案05单元切块: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能够分成三部分,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其中重点是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及运动规律、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并记住相应的关系式。
难点是牛顿定律处理圆周运动咨询题。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明确形成曲线运动的条件〔落实到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2.明白得和运动、分运动,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那么处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咨询题。
3.把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及运动规律4.通过例题的分析,探究解决有关平抛运动实际咨询题的差不多思路和方法,并注意到相关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教学难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运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或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恒力〔大小恒定、方向不变〕时,物体作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恒定而方向总跟速度的方向垂直,那么物体将做匀速率圆周运动.〔那个地点的合力能够是万有引力——卫星的运动、库仑力——电子绕核旋转、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弹力——绳拴着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绳的一端旋转、重力与弹力的合力——锥摆、静摩擦力——水平转盘上的物体等.〕假如物体受到约束,只能沿圆形轨道运动,而速率不断变化——如小球被绳或杆约束着在竖直平面内运动,是变速率圆周运动.合力的方向并不总跟速度方向垂直.2.曲线运动的特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改变,因此是变速运动。
需要重点把握的两种情形:一是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叫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另一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曲线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从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们差不多上矢量,因此遵循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第五章抛体运动第一节曲线运动知识点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例1】(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如图所示,虚线为飞机在某一平面内飞行的一段轨迹,P是轨迹上的一点。
某班同学在该平面内共画出了四种有向线段甲、乙、丙、丁,用来表达飞机经过P点时瞬时速度的方向,则其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则飞机经过P点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为丙所示。
故选C。
【变式训练】.(2021·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一阶段练习)翻滚过山车是大型游乐园里比较刺激的一种娱乐项目。
如图所示,翻滚过山车(可看成质点)从高处冲下,过M点时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在圆形轨道内经过A、B、C三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山车做匀速运动B.过山车做变速运动C.过山车受到的合力等于零D.过山车经过A、C两点时的速度方向相同【答案】B【解析】AB.过山车的速度方向沿轨道的切线方向,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速度是矢量,所以速度是变化的,故A 错误,B正确;C.过山车的速度不变化的,加速度不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其合力不零。
故C错误;D.经过A、C两点时速度方向不同,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知识点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例2】(2021·安徽·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期末)在演示“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实验中,一个小钢球从斜面下滑至水平桌面上。
第一次,桌面上没有放置磁铁,小钢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第二次,在其运动路线的一侧放一块磁铁,小钢球做曲线运动。
虚线①、②分别表示小钢球两次的运动轨迹。
观察实验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小钢球沿虚线②运动时做类平抛运动,其轨迹是一条抛物线B.该实验说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C .该实验说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 .该实验说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必须垂直【答案】C【解析】A .小钢球沿虚线②运动时,受到磁铁的吸引力,吸引力是变力,因此运动轨迹不是抛物线,A 错误;BCD .该实验说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C 正确,BD 错误。
第3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明确平抛物体的运动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2.学会利用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来计算物体的初速度和寻找抛点。
二、实验构想利用实验室的器材装配图所示的装置,小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每次都使小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小钢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就是一定的,设法用铅笔描出小钢球经过的位置。
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小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连起来就得到小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三、实验器材小钢球、斜槽轨道、木板及竖直固定支架、坐标纸、图钉、重垂线、铅笔、三角板、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1.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2.固定木板上的坐标纸,使木板保持竖直状态,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板面平行,坐标纸方格横线呈水平方向。
3.以小钢球在斜槽末端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为坐标原点沿重垂线画出y轴。
4.将小球从斜槽上的适当高度由静止释放,用铅笔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经过的位置。
5.重复步骤4,在坐标纸上记录多个位置。
6.在坐标纸上作出x轴,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个记录点,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五、数据处理1.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在x轴上作出等距离的几个点A1、A2、A3…向下作垂线,垂线与抛体轨迹的交点记为M1、M2、M3…用刻度尺测量各点的坐标(x,y)。
(1)代数计算法:将某点(如A3点)的坐标(x,y)代入y=ax2求出常数a,再将其他点的坐标代入此关系式看看等式是否成立,若等式对各点的坐标都近似成立,则说明所描绘得出的曲线为抛物线。
(2)图像法:建立yx2坐标系,根据所测量的各个点的x坐标值计算出对应的x2值,在坐标系中描点,连接各点看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若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则说明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2.计算初速度在小球平抛运动轨迹上选取分布均匀的六个点——A 、B 、C 、D 、E 、F ,用刻度尺、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x ,y ),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已知g 值,利用公式y =12gt 2和x =v 0t ,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最后算出v 0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