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三版)散文-豁然堂记-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13
大学语文第三版孙昕光)课件课件-散文-豁然堂记
豁然堂记是清代文学家清·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描写了蒲松龄在一夜间通过读书思考,豁然开朗的心境。
文章开始,作者描述自己二十八岁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经历,时常飘荡于江湖间,居无定所。
后来,作者遇到了一个名为张三丰的道士,收他为徒,传授武艺、丹药和经书等诸多学问。
蒲松龄说,张三丰宿有天意,知晓天命,熟悉迷津,他所传授的经书里有很多奥妙,令人唏嘘感叹而不可思议。
蒲松龄之后又遇到了一位名叫鲤鱼先生的文士,此人深情纵横,留学化外,归来後又东南西北地漂泊,口授了蒲松龄许多文学修养,并且教导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蒲松龄气氛里逐渐适应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成为了一个闲人,自在悠闲享受生活。
不再操劳于江湖巧计,也不再追求古书文化上的过分,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搜索灵感,寻找自己的心路历程。
蒲松龄随后回到家里,开办了一间书屋,取名豁然堂,在这里与邻里长谈、读书、行走坐卧,他借此悟出了很多人生哲理。
这使得他的心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感受到生活中强有力的影响力,同时也理解到了自己的局限。
蒲松龄写道“常常听人说:人活世上,少不得些甜酸苦辣,有些人说这是老天给的,有些人说这是别人给的,我却发现,由自己给最好。
”
蒲松龄深切地感受到人类存在的无奈和命运,也同时认识到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他以生命之轮为喻:“盘旋而上,不整之时,轻轻,呜咽;整之之后,轻轻,呼吸。
此耳习之,宝贵之。
”
这篇散文提醒我们要关注生活,寻求心态的疗愈,明白人生的价值。
蒲松龄的文字深邃而不失简洁,情感深沉而又实践,其悟出的哲理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都值得我们去阅读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