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历史考点突破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28.50 KB
- 文档页数:17
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知考纲·明考情]第41讲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一、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1.背景2.过程从英法两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国家。
3.核心思想以理性为思想武器,批判封建主义,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
4.意义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使理性与自由平等的思想获得迅速的传播。
二、启蒙运动的代表[灵犀一点]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1)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以人的思考和判断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2)宣扬理性的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3)实质是资产阶级要求的民主、自由、平等。
(4)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5)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
三、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1.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
2.提出人类社会应该满足人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
3.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
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1)不同点(2)相同点:从实质看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思想内容看,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从影响看都解放了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从目的看它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2.启蒙运动的影响(1)从思想解放角度,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将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上来,建立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2)从世界角度,推动欧美、亚洲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3)从科学发展角度,启蒙运动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1.(2018·浙江4月选考)“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抱持这样的认识,形成于18~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极大地丰富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2年浙江文综,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3.(2011年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
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4.(2010年广东文综,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5.(2009年广东历史,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2013年广东文综,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2.(2012年福建文综,19)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背景1.政治: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一些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3.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二、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兴起代表主张意义智者学派1。
“人是万物的尺度”2.在社会道德方面,不应该强求一律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苏格拉底1。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
美德即知识,教育对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美德同样重要问2.认识你自己三、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发展1.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2.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四、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影响古希腊先哲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些理性的探索精神,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
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3。
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 重视知识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5.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强调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尤其是知识修养.把握该考点,尤其要把握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把握各个时期对“人”的内涵的理解和追求,各个时期人们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提出的主张.一是通过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明确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二是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环境(民主制度)、经济生活(商品经济)等方面考虑。
1. 尼采说:“悲剧恰好证明,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他还说:“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遏而欢心鼓舞。
”这反映出古希腊戏剧的悲剧创作A。
表达了对人文主义的哀伤B。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从哪里来?自然界为什么有变幻莫测的无穷力量?古人无从知道,他们寄托于神,于是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
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一千多年间,在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随后,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相继展开,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
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学习建议】●联系必修一和必修二学过的相关内容,认识政治经济与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从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理解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梳理人文主义发展线索。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这是公元前6世纪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来的命题。
而在此前,希腊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动听的神话故事。
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也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
泰勒斯的命题是错误的,但是,他用自然界的水来解释世上万物,表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
◎智者学派1、背景: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
2、代表主张: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考点定位】(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着重考查智者学派、斯多亚学派、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及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理解。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重点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实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突出考查英国启蒙思想霍布斯、洛克的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的主张,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主张,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影响。
【名师点击】西方人文精神最初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4、15世纪以来,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基本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把人文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启蒙思想成为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大武器。
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续和弘扬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
【知识网络】(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14——16世纪、背景、实质、代表、影响)宗教改革(16世纪、背景、实质、概况、影响)启蒙运动(17——18世纪、背景、实质、代表、影响)【考点详解】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2)主张:关注社会,美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
(4)地位和评价:智者学派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树立了人的尊严。
(解析版)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神和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5.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6.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强调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尤其是知识修养。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同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和人类异对道德的认识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民主政治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对历史地位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1.思想内容上:否定神的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颂扬人的力量;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追求现世的享乐;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2.思维方式上: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神秘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发展文化教育,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造福人类。
文艺复兴的双重影响(1)积极影响①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专题1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②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人们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④文艺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⑤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选择题西塞罗在谈及罗马法时指出:“我们出生是为了正义,法不是基于人们的意见,而是基于自然……人类不存在任何差异。
如果存在差异,那么单独一个定义便不可能界定所有的人。
那独一无二的、使我们超越于其他动物的理性……毫无疑问是大家共同具有的。
……自然这样创造了我们,是为了让我们互相共同分配和共同享受法。
”由自然法体系出发,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是()。
①人生而平等②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③人人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④以法律科学和各种具体法为指导原则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自然法宣扬人人生而平等,“人类不存在任何差异”,故①正确;“法基于自然”,自然法代表的自然平等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奠定了罗马法的永恒价值,故②正确;自然法还宣扬人人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自然这样创造了我们,是为了让我们互相共同分配和共同享受法”,故③正确;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故④错误,因此选择C项符合题意。
选择题(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 ①③B. ①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 “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等信息,可以说明其思想主张人是平等的,体现了所有人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故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人民主权思想,故②错误;材料强调“人皆平等”,强调人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是对古人类自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是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理性的迪拜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④错误。
浙江学考+选考考纲展示考点必考内容考试要求加试内容考试要求1.蒙昩中的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c2.神权下的自我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b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c②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b③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b3.专制下的启蒙①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b③洛克的主张及影响b②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政治主张b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①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c②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b 第3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神权下的自我考点1| 蒙昧中的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的启蒙①背景: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相伴,随着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
②性质: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③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普罗塔戈拉的主要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④评价:智者运动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2)苏格拉底的智慧①主张: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提出“认识你自己”。
②评价: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3)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①代表人物:创始人芝诺、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和哲学家塞内卡。
②主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
③评价: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_、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兴起原因(1)基本内涵①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
②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③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④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2)兴起原因①经济上:古希腊发达的工商业及城邦经济的繁荣,为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养公民的责任感,是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政治保证。
⾼中历史会考知识点:西⽅⼈⽂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类精神⽂明的起源和发展,对后世具有重⼤影响。
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中历史《西⽅⼈⽂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会考知识点以供⼤家学习。
⾼中历史会考知识点:西⽅⼈⽂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认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的⼈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教育可以使⼈认识⾃⼰已有的美德。
⽂艺复兴的核⼼是⼈⽂主义,要求肯定⼈的价值和尊严。
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艺复兴开始于意⼤利,⾸先在⽂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艺复兴“⽂学三杰”:薄伽丘,短篇⼩说集《⼗⽇谈》;但丁,长诗《神曲》;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被誉为“⼈⽂主义之⽗”。
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发表“九⼗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的序幕。
主要思想: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就可以得救;②每个_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影响:⼈⽂主义得到进⼀步的发展。
启蒙运动的核⼼是“理性”。
法国:(领袖)伏尔泰——君主⽴宪、天赋⼈权、法律⾯前⼈⼈平等。
孟德斯鸠——三权分⽴、法律不能违背⼈的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天赋⼈权、⼈民主权、社会契约、⼈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德意志:康德——强调⼈的重要性、主权在民,⾃由平等是天赋⼈权、⼈要⾃律。
启蒙思想的进步意义:①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第⼆次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②法国爆发了⼤⾰命,建⽴了资产阶级统治;③⿎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争取民族独⽴的⽃争。
⾼中历史会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学艺术 四⼤发明:造纸术、指南针、⽕药和活字印刷术。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化的发展;⽕药推动了欧洲⽕药武器的发展,使骑⼠阶层⽇益衰落;指南针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迎来了地理⼤发现的时代;印刷术推动了⽂艺复兴和宗教改⾰,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考点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智者学派(5BC中叶以后)1、出现的背景:①(根本原因)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②民主政治的发展③人的地位的提高。
2、代表人物与主张: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安提丰(所有人都是平等)3、智者学派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
4、影响:①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二、苏格拉底1、不属于智者学派。
2、基本思想:①学术上: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发出“认识你自己”的呐喊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②政治上: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③道德上:“知识就是美德”即知德合一④优秀个人的标准:他心目中的优秀的个人应该具备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和崇尚理性等要素。
三.其他哲人:1、柏拉图——研究课题:人类社会;作品:《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研究课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强调:人类是最高级的)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小结、归纳分析: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2、历史启示: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形态上的反映。
②先哲的伟大精神是我们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动力,也是丰富我们思想的无尽源泉。
考点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兴起的背景(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①经济: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根本原因)②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追求现世的享乐,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束缚,维护自身利益。
③思想文化:天主教神学垄断人们思想;意大利保留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
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2年浙江文综,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3.(2011年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
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4.(2010年广东文综,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5.(2009年广东历史,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2013年广东文综,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2.(2012年福建文综,19)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3.(2012年重庆文综,1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A.抨击愚昧B.倡导平等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4.(2012年广东文综,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5.(2011年安徽文综,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6.(2011年福建文综,2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④拜伦的《唐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10年上海文综,9)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②马丁·路德③米开朗琪罗④达·芬奇⑤伏尔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8.(2012年安徽文综,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
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
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
启蒙运动1.(2013年天津文综,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2.(2012年山东文综,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3.(2012年福建文综,20)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如图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A.平等B.自由C.人权D.博爱4.(2012年江苏历史,13)“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5.(2012年海南历史,10)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
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权利制约权力6.(2011年天津文综,8)“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7.(2011年江苏历史,13)“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康德8.(2010年山东文综,16)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9.(2009年广东历史,17)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
这种思想( )A.促成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B.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D.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10.(2009年江苏历史,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11.(2011年山东文综,27)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材料三史观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12.(2010年江苏历史,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
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
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
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