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常见手术切口学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进入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须同时覆盖厌氧菌。
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
病人对青霉素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大多二者联合应用。
喹诺酮类在国内滥用造成恶果,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一般不宜用作预防,除非患者其它抗菌药过敏而药物敏感试验证明有效。
妇科手术:应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第二代头孢菌素首选头孢呋辛,不应首选头孢孟多,选用头孢孟多属于选择药物不合理。
(头孢孟多会干扰凝血功能,可导致出血倾向),院感办称首选头孢孟多的病历为不合格病历,要扣除相应的分数。
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方法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
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应静脉给药,30min内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
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
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因此,如手术延长到3h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8h的头孢曲松,则无须追加剂量。
术后预防用药原则I类切口术后用药时间应不超过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II类切口与I类切口相同,III类切口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3-7天。
(手术时间、范围、多个手术等)病程记录中应注明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目的如:“预防”或“治疗”,不能笼统的写成“对症”或“抗炎”。
妇产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指引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感染率、院内感染率等医疗指标的准确统计.现对此项工作给予指引。
一、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的医疗操作。
二、根据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统计报表制度和《广东省医院统计工作手册》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疗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如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三、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四、切口愈合分为三级:甲级:愈合优良,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用“甲"字表示.乙级:愈合欠佳,即愈合有缺点,但切口未化脓。
为了反应愈合欠佳具体情况,可备注说明,如血肿、积液、皮肤坏死、切口破裂等用“乙"字表示。
丙级: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敞开切口或切开引流者.用“丙"字表示.五、注意:不属统计范围内的手术切口不在统计范围内。
切口愈合统计只限于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
部分缝合切口、片状植皮的创面以及引流超过48小时以上的切口,都不在统计范围内。
妇产科常见手术切口等级/愈合类别表一、一类切口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切口分类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下子宫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子宫浆膜下肌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囊肿卵巢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病损切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子宫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多囊卵巢综合征(斯—利二氏综合征)腹腔镜下卵巢穿刺术Ⅰ类切口卵巢黄体破裂卵巢修补术Ⅰ类切口注意:1。
一、引言会阴侧切缝合术是妇产科产房中常见的一种手术操作,是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基本功之一。
缝合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妇产后伤口的愈合质量,对减轻产妇痛苦、促进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们的临床操作技能,我们参加了妇产科侧切缝合实训,以下是实训报告。
二、实训目的1. 掌握会阴侧切缝合术的操作步骤及技巧。
2. 了解缝合材料、器械的使用方法。
3. 提高无菌操作意识,确保手术安全。
4. 提高与产妇的沟通能力,确保产妇舒适。
三、实训内容1. 会阴侧切缝合术的理论知识(1)会阴侧切缝合术的定义:会阴侧切缝合术是指在分娩过程中,为了缩短第二产程,减少胎儿窒息的风险,对会阴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后,用手术刀在会阴部做一横切口,缝合后使产道变宽,便于胎儿顺利通过。
(2)会阴侧切缝合术的适应症:胎儿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延长、胎儿肩难产、产妇会阴部皮肤弹性差等。
(3)会阴侧切缝合术的禁忌症:产妇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心脏病等。
2. 会阴侧切缝合术的操作步骤(1)术前准备:核对产妇信息,了解手术指征,向产妇解释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产妇同意。
术前备皮,做好会阴部消毒。
(2)局部麻醉: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3)切口:用手术刀在会阴部做一横切口,长度约为4-5cm。
(4)缝合:用可吸收线或不可吸收线进行缝合,注意缝合间距、深度、松紧度。
(5)术后处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3. 会阴侧切缝合术的注意事项(1)术前充分沟通,取得产妇同意。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选择合适的缝合材料、器械。
(4)注意缝合间距、深度、松紧度。
(5)术后观察产妇生命体征,预防感染。
四、实训过程1. 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流程,核对产妇信息,向产妇解释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
2. 局部麻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局部麻醉操作。
3. 切口: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会阴侧切操作。
4. 缝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缝合操作,注意缝合间距、深度、松紧度。
妇产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指引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感染率、院内感染率等医疗指标的准确统计。
现对此项工作给予指引。
一、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的医疗操作。
二、根据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统计报表制度和《广东省医院统计工作手册》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
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疗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如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三、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四、切口愈合分为三级:甲级:愈合优良,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用“甲”字表示。
乙级:愈合欠佳,即愈合有缺点,但切口未化脓。
为了反应愈合欠佳具体情况,可备注说明,如血肿、积液、皮肤坏死、切口破裂等用“乙”字表示。
丙级: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敞开切口或切开引流者。
用“丙”字表示。
五、注意:不属统计范围内的手术切口不在统计范围内。
切口愈合统计只限于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
部分缝合切口、片状植皮的创面以及引流超过48小时以上的切口,都不在统计范围内。
妇产科常见手术切口等级/愈合类别表一、一类切口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切口分类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下子宫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子宫浆膜下肌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囊肿卵巢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病损切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多囊卵巢综合征(斯-利二氏综合征)腹腔镜下卵巢穿刺术Ⅰ类切口卵巢黄体破裂卵巢修补术Ⅰ类切口注意:1.如卵巢囊肿手术中囊肿破裂致囊液外渗手术切口则要定为下一类“二类切口”。
妇产科切口分类
妇产科手术切口分类
一、清洁手术(I类切口):
1、乳腺手术、
2、子宫肌瘤切除术(除外截石位手术和经阴道手术)、
3、附件切除术、
4、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
5、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打孔术和输卵管结扎术。
二、清洁-污染手术(II类切口):
1、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
2、卵巢囊肿剥除术(包括卵巢畸胎瘤、巧克力囊肿剥除术)
3、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
4、输卵管复通术。
5、阴式的子宫肌瘤剔除术
6、子宫(次)全切术,
7、巴氏腺囊肿剥除术,
8、会阴Ⅰ、Ⅱ度陈旧裂伤缝合术,
9、无感染的切口二次缝合术
10、剖宫产术,
11、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12、宫腔镜手术。
三、污染手术(III类切口):
1、巴氏腺脓肿切开术
2、盆腔脓肿手术
3、输卵管妊娠手术
4、输卵管积水手术
5、输卵管积脓手术
6、阴道成形术
7、广泛子宫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8、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
9、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
10、感染切口的二次缝合术
11、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
12、直肠阴道瘘
13、膀胱阴道瘘。
妇产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指引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感染率、院内感染率等医疗指标的准确统计。
现对此项工作给予指引。
一、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的医疗操作。
”二、根据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统计报表制度和《广东省医院统计工作手册》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疗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如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三、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四、切口愈合分为三级:甲级:愈合优良,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用"甲"字表示。
乙级:愈合欠佳,即愈合有缺点,但切口未化脓。
为了反应愈合欠佳具体情况,可备注说明,如血肿、积液、皮肤坏死、切口破裂等用”乙"字表示.丙级: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敞开切口或切开引流者。
用”丙”字表示。
五、注意:不属统计范围内的手术切口不在统计范围内.切口愈合统计只限于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部分缝合切口、片状植皮的创面以及引流超过48小时以上的切口,都不在统计范围内。
妇产科常见手术切口等级/愈合类别表一、一类切口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切口分类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下子宫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子宫浆膜下肌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囊肿卵巢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病损切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子宫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多囊卵巢综合征(斯—利二氏综合征)腹腔镜下卵巢穿刺术Ⅰ类切口卵巢黄体破裂卵巢修补术Ⅰ类切口注意:1。
妇产科护理重要知识点:会阴切开缝合术及护理妇产科护理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会阴切开缝合1.术前用物准备会阴切开剪、持针器、三角针及圆针、有齿镊及无齿镊、铬制肠线及丝线、纱布及带尾纱布条、治疗碗、生理盐水、注射器及0.5%~1%盐酸普鲁卡因。
2.操作步骤(1)会阴左侧斜切开术①切开:产妇取膀胱截石位,手术者左手示、中指伸入阴道,撑起左侧阴道壁,右手持会阴切开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成450方向剪开会阴。
在宫缩时剪开皮肤及黏膜,长4~5cm,局部压迫或结扎止血。
②缝合:胎盘娩出后阴道内塞入一个带尾纱布条至宫颈口,用0号铬制肠线从切口顶端上lcm开始缝合阴道黏膜,至处女膜缘,间断缝合肌层及皮下脂肪,勿留无效腔。
最后以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
缝合完毕取出阴道内纱布条,常规做肛门检查,如有缝线穿过直肠黏膜,应立即拆除,重新缝合。
(2)会阴正中切开术①切开:沿会阴后联合中间垂直向下切开2.5~3.5cm。
②缝合:同会阴左侧斜切开术。
缝合完毕,常规做肛门检查。
3.护理(1)指导产妇配合手术,严密观察产程,正确掌握会阴切开的时机。
(2)术后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擦洗2次,大便后也需擦洗。
(3)第一次大小便时应帮助和鼓励病人勇敢排便。
(4)切口肿胀疼痛者,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局部湿敷。
如有感染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
正常切口一般3~5d拆线。
(5)让产妇适当活动,取切口对侧卧位,减少切口的压迫,利于血液循环。
例题:会阴切开缝合术的产妇,术后宜采取的体位是().A.伤口侧卧位B.半卧位C.平卧位D.健侧卧位E.俯卧位正确答案:D。
产后伤口的种类在产后,一些妇女可能会面临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后伤口。
这些伤口可能由分娩过程中的损伤或手术引起。
了解各种产后伤口的类型和治疗方法对于妇女迅速康复至关重要。
1. 阴道撕裂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阴道的组织可能会在压力下撕裂。
阴道撕裂通常会在分娩后进行缝合。
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撕裂,包括一度到四度撕裂,当中四度撕裂是最严重的。
2. 剖腹产切口剖腹产是一种通常采用的分娩方式,它需要通过在腹部进行手术,产生剖腹产切口。
这种切口通常需要缝合,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染。
3. 阴道会阔术切口有些情况下,妇女可能需要进行阴道会阔术,这种手术将会阔开阴道口。
这也可能引起切口需要缝合。
4. 阴道破裂虽然较少见,但在分娩过程中,阴道可以破裂。
这种情况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缝合。
5. 子宫剖宫产口在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口是不可避免的。
对子宫切口进行适当的缝合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6. 会阔术后伤口阴道会阔术后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口,这些伤口通常需要进行缝合和适当的照顾。
7. 阴道埋藏式插管在一些产后治疗中,可能需要插入阴道内插管。
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口,需要妥善处理和护理。
对于以上所述的不同类型的产后伤口,妇女需要密切关注伤口的恢复情况,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适当的伤口护理、定期换药和避免感染是很关键的。
如果出现持续的疼痛、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产后伤口的恢复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照料。
母婴保健专业人员将为妇女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支持,确保产后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第十七章会阴部手术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正确陈述外阴癌、子宫脱垂及尿瘘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 .描述并解释下列概念:尿瘘、子宫脱垂。
3 .正确区别子宫脱垂的临床分度。
4 .举例说明子宫托的放取方法和注意事项.5 .应用所学知识为会阴部手术病人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尿瘘2 .子宫脱垂二、选择题(一)A 1型题1 .行外阴、阴道手术的病人,其术前的皮肤准备范围是()A .上至脐上10 cm ,下包括外阴部、肛门周围、臀部及大腿内侧上1 / 3B .上至耻骨联合上10cm ,下包括外阴部、臀部及大腿内侧上1 / 3C .上至脐上10cm ,下包括外阴部、臀部及大腿内侧上1 / 3D .上至耻骨联合上10cm ,下包括外阴部、肛门周围、臀部及大腿内侧上1 / 3E .上至脐上 10cm ,下包括外阴部、肛门周围及大腿内侧上1 / 32 .有关会阴手术术后切口护理错误的是()A .观察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B .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量、性质、颜色C 每天行外阴擦洗2 次D .术后3 天可行外阴烤灯保持伤口干燥E .术后纱条压迫止血在4 一6 小时内取出3 .外阴癌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是()A .手术治疗B .放射治疗C .保守治疗D .化学药物治疗E .生物治疗4 .关于阴道手术前的肠道准备工作,错误的是()A .术前服用抗生素3 天B .术前3 天给予少渣饮食C .术前1 天给予流质饮食D .术晨行清洁灌肠E .术前1 天可口服甘露醇(二)A2型题1 .一名女司机酒后驾车发生车祸后,外阴创伤形成血肿,于3 小时内入院采取保守治疗。
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 .协助病人采取合适体位,以利压迫血肿,防止再出血B .保持外阴清洁,每日行外阴冲洗3 次C .按医嘱给予止痛、止血药D . 24 小时内冷敷E . 24 小时后热敷2 。
50 岁妇女,发现右侧大阴唇有黄豆大小结节1 年,有灼痛及疹痒感,搔抓后易破溃、出血。
妇产科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指引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鉴定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感染率、院内感染率等医疗指标的准确统计。
现对此项工作给予指引。
一、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到诊治病伤目的医疗操作。
二、根据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统计报表制度和《广东省医院统计工作手册》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
如颅脑、视觉器官、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
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疗的手术切口。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等以及阴囊、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
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如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化脓性腹膜炎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三、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四、切口愈合分为三级:甲级:愈合优良,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级愈合,用“甲”字表示。
乙级:愈合欠佳,即愈合有缺点,但切口未化脓。
为了反应愈合欠佳具体情况,可备注说明,如血肿、积液、皮肤坏死、切口破裂等用“乙”字表示。
丙级:切口化脓,并因化脓需要敞开切口或切开引流者。
用“丙”字表示。
五、注意:不属统计范围内的手术切口不在统计范围内。
切口愈合统计只限于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
部分缝合切口、片状植皮的创面以及引流超过48小时以上的切口,都不在统计范围内。
妇产科常见手术切口等级/愈合类别表一、一类切口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切口分类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下子宫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子宫浆膜下肌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囊肿卵巢病损剔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卵巢病损切除术Ⅰ类切口卵巢畸胎瘤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Ⅰ类切口子宫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Ⅰ类切口多囊卵巢综合征(斯-利二氏综合征)腹腔镜下卵巢穿刺术Ⅰ类切口卵巢黄体破裂卵巢修补术Ⅰ类切口注意:1.如卵巢囊肿手术中囊肿破裂致囊液外渗手术切口则要定为下一类“二类切口” 。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进入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须同时覆盖厌氧菌。
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
病人对青霉素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大多二者联合应用。
喹诺酮类在国内滥用造成恶果,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一般不宜用作预防,除非患者其它抗菌药过敏而药物敏感试验证明有效。
妇科手术:应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第二代头孢菌素首选头孢呋辛,不应首选头孢孟多,选用头孢孟多属于选择药物不合理。
(头孢孟多会干扰凝血功能,可导致出血倾向),院感办称首选头孢孟多的病历为不合格病历,要扣除相应的分数。
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
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应静脉给药,30min内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
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
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因此,如手术延长到3h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8h的头孢曲松,则无须追加剂量。
术后预防用药原则
I类切口术后用药时间应不超过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II类切口与I类切口相同,III类切口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3-7天。
(手术时间、范围、多个手术等)
病程记录中应注明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目的如:“预防”或“治疗”,不能笼统的写成“对症”或“抗炎”。
抗生素的应用绝大部分无错;
关键是病例说明:首页(切口填写)、术前说明(拟手术及预防药物)、术后记录(为什么可能还需要用)、术后说明。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