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752.00 KB
- 文档页数:30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UniversitiesIn the realm of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globe exhibit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ologi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style, cultural influence, and student life, reveals intriguing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Firstly, when it comes to the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often offer a broader range of courses and specialties. They tend to be more innovative and experimental in their approach to education,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explore interdisciplinary fields and fostering critical thinking. Domestic universities, on the other hand, may have a more traditional focus, emphasizing coresubject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many domestic universities have begun to adopt more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and introduc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In terms of teaching styl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often adopt a more interactive and participatory approach.Lectures are often supplemented with group discussions, case studies, and practical projects,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in real-world scenarios. By contrast, domestic universities may stillrely heavily on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teaching, with less emphasis on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hands-on experience. However, this trend is gradually changing as domestic institutions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fostering active learn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Cultural influence is another significant aspect that distinguish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are often hubs of cultural diversity, attracting students from various backgrounds and cultures. This diversity not only enhances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but also fosters a more inclusive and global perspective. Domestic universities, while promoting their own cultural heritage, may not offer the same level of cultural diversity. However, they often provide a strong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continuity.Student life is another area wher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differ. Internationaluniversities often offer a more independent and autonomous lifestyle,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learn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Domestic universities, on the other hand, may have a more structured and regimented approach to student life, with more emphasis on group activities and collective learning.In conclusion, whil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have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the comparison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Domestic universities can learn from the innovativepractices and broad curricula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whil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can benefit from the cultural richness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domestic institutions. Ultimately, the goal should be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comprehensive and enriching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at prepares them for the challenges of the globalized world.**国内外大学对比**在高等教育领域,全球各地的大学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教学方法。
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概况分享人:11北林家具踏雪G第二讲上一讲我们讲了北京地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三所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概况,今天接着给大家讲另几所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第四、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211大学,以宏福校区单独代码招生,招生代码0087,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开设电子信息类、电子商务类、计算机类三个专业大类方向。
只收理科生。
合作学校介绍: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是世界百强名校,英国常春藤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成员,英联邦大学联盟成员, 是伦敦大学联盟中规模较大的独立学院之一。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是由玛丽女王学院、Westfield学院、St Bartholomew's医学院以及London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合并成立。
2013年,官方将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威斯特费尔学院(QueenMary and Westfield College ) 更名为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频繁位列欧洲顶级名校和世界百强名校。
在目前和过往的校友或职员中,有六位诺贝尔奖获得学校调档线及位次:16年调档分598分,位次16588.平均分606分,位次13163 17年调档分590分,位次14940三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专业分数、位次:电子信息类(包含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本专业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系统学习数理基础课程、英语系类课程、电路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以及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等专业课程。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分通信工程和多媒体通信两个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可根据兴趣任选其一通信工程专业北邮排名全国第一、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全英科研排名前十专业录取分及位次:16年实录分600分,位次15731,平均分608分,位次12350 电子商务类(包含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本专业系统地学习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据库、离散计算技术、信号与系统、电信系统、高级网络编程、互联网协议、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工程、产品开发与营销、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技术战略、电子商务法、知识产权法、信息与隐私法、安全及认证等课程。
中外大学战略规划制定的比较作者:燕俊来源:《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战略规划对大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战略规划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大学管理手段,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助于大学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地位与意义,理解自身工作对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促进大学实现自主发展。
每所大学都有各自独特的校情、历史传统、学科结构、人员结构和地域特点,因此,大学战略规划也各具不同。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学战略规划的比较,学习国外比较成功的经验,取长补短,使我国大学在制定战略规划文本时更加规范化、特色化、实效化。
[关键词]大学战略规划启示一、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和意义战略指的是涉及学校长远利益、核心价值的问题,是针对学校的整体利益、长远发展、核心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和思路。
通常包括组织的长远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和指导资源获得,分配和使用的政策方案等。
规划,是某工作领域中一定时间段内发展诸因素的综合谋划与部署,包括规模数量、质量水平、条件支撑、投人来源、制度保障的分项设计与综合。
发展规划作为一种未来导向的目标设定和行动方案,在组织内部管理中发挥着行为导向、资源分配、决策协调、参与动员和效率评价的作用。
高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也应该是超越学校日常运行的细枝末节,把握学校事业的全局,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关注和考量学校总体的发展问题。
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一所大学对未来发展的谋划,安排、部署或展望,是学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全局性、方向性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性思考,也是对其自身水平和特色定位的反映,是高校改革发展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
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学校改革、发展与建设的研究以及战略思路和规划方案的制定、决策与实施。
具体来说就是要确立今后一段时期学校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办学理念、特色定位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应选择的办学模式和战略举措等。
2022年4月第17期Apr. 2022No.17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中外高校《工程热力学》教材和教学对比分析梁凤丽,张净玉,杨理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能源与动力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摘 要] 《工程热力学》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一直是国内外各高校非常关注的问题。
中外高校所使用的教材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也相差较大。
通过对中美使用的《工程热力学》主流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总结,对比分析了教学形式、讲解顺序、例题搭配和紧跟科技前沿等方面的差异。
国内外工程热力学的教学理念和体系,除了有明显差异外,也有共同点,如均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观点,希望能够对国内《工程热力学》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 《工程热力学》;中外教材;中外教学大纲;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基金项目] 2021年度军委科技委173计划基金重点项目“一体化氨燃料微管式SOFC-GT混合动力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2021-JCJQ-JJ-0339)[作者简介] 梁凤丽(1982—),女,山东郓城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电解制氢技术、混合动力系统集成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7-0029-04 [收稿日期] 2021-12-01引言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中物质系统在平衡时的性质和建立能量的平衡关系,以及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学科。
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最先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其应用,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热力系统、热力平衡、热力状态、热力过程、热力循环和工质的分析研究,改进和完善热力发动机、制冷机和热泵的工作循环,提高热能利用率和热功转换效率。
①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SJB880065):基于融合协同视角的高职餐饮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5JSJG087):基于“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叶丁(1981—),男,江西余干人,硕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国际旅游系讲师,研究方向: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中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比较及启示①王叶丁(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000)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扩大就业已刻不容缓。
大力加强大学生地创新创业教育,对缓解就业压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与起步较早的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比,我国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萌芽阶段。
研究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可以为我国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一)先于国内,教育理念引领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了第一门创新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
澳大利亚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专、本科层次的创业教育,80年代中期扩展至研究生水平,主要由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完成。
1994年,日本高校开设了一门创业必修课程《产业社会与人》。
1999年11月,英国财政部投入7000万英镑巨资促成剑桥大学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推动了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美国创业教育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业精神的塑造,例如百森商学院创始人蒂蒙斯教授认为创业教育是为未来的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
日本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技能以更好地面对社会现实的挑战,并具有冒险精神。
英国将创业作为一种未来的职业选择,认为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澳大利亚通过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重点培养学生具备开办小企业的能力。
新加坡确立创业教育要适合经济和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高校、企业单位和国家之间的联动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世界大学排名前十世界大学排名一直是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目前世界大学排名前十的学府,按照2021年的排名顺序列出。
1. 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MIT):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该校成立于1861年,以其科学、工程及经济学方面的卓越表现而闻名。
2. 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创校于1885年,该校以其在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和领导地位而受到广泛认可。
3. 哈佛大学(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创办于1636年,是全球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以其综合实力和卓越的学术声誉享有盛名。
4. 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是一所以科学和工程为主的私立研究型大学。
该校创办于1891年,以其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的卓越声誉而闻名。
5. 牛津大学(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大学位于英国牛津郡的牛津市,是一所世界闻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
成立于1096年,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以其卓越的教学和研究水平而享有声誉。
6. 剑桥大学(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剑桥大学同样位于英国,坐落于剑桥市,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
成立于1209年,与牛津大学并列为英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其卓越的学术和研究声誉而闻名。
7. ET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T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于瑞士苏黎世,是瑞士最古老、最具声望的科技大学之一。
该校创办于1855年,以其在科学、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卓越研究而享有盛誉。
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概况分享人:11北林家具踏雪G第三讲前两讲主要讲了北京地区985.211高校中,六所高等院校单独以中外合作办学代码招生的情况,今天给大家介绍两所高校本部是在北京地区,但合作办学校区是在异地的高校情况:第一、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985高校,单独以苏州校区学校代码招生,招生代码0086。
苏州校区内有两个学院,一个是研究所段的国际学院,一个是本科阶段的中法学院。
中法学院是中国人大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巴黎四大)、保罗—瓦莱里大学(蒙彼利埃三大)、KEDGE商学院共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隶属于中国人大的非独立法人办学单位。
开设经济学类、金融学类两个专业。
文理兼收。
学校调档线及位次:理科:16年调档分653分,位次1892,平均分658分,位次1432 17年调档分647分,位次1923文科:16年调档分604分,位次712,平均分608分,位次536 17年调档分613分,位次641合作学校介绍:巴黎索邦大学:位于法国巴黎市区,前身是巴黎大学的语言和人文学院,巴黎大学(Universite de Paris)创立于9世纪,最初附属于巴黎圣母院,1180年法皇路易七世正式授予其“大学”称号,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并称为世界最古老的大学。
又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
欧洲各主要大学的建立模式均受此二校影响。
罗伯尔.德.索邦(Robert de Sorbon)于1253年创办为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179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实行教育改革,以“帝国大学”对法国所有大学教育机构,包括巴黎大学做出中央集权式管辖。
1968年巴黎大学分为13所新的学校,巴黎索邦大学是其中之一,如今这13所大学统称为巴黎大学。
巴黎索邦大学是全法国最大的教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学的著名大学,这也是这所大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向。
保罗—瓦莱里大学(蒙彼利埃三大):该校坐落于蒙特利埃市中心,成立于1421年,与巴黎索邦大学、图卢兹大学等齐名,为法国最著名的国立重点文科大学之一。
关于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差异的对比——英语(师范)11101班李万景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高等教育由于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形成了多元化的高校文化体系。
通过分析、对比我国与欧美高校文化的核心差异,强调可供我国大学吸收与借鉴的因素和有价值的文化成果。
结合国情,为我国建设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大学校园文化谏言献策。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高等教育; 欧美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
要进步,要创新就要不断地学习,并及时引入鲜活的元素使大学教育工作时刻保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不可否认的是欧美高校校园文化就为我国高等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1、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从广义上说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为主体的校园生活与学习生活的总和。
狭义地讲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以德育活动、课内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校园生活的思想行为表现活动为载体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其产生与学校的产生是同步的,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也包含着校园文化发展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发展,同时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磨炼意志的作用。
因而建设合理的、科学的大学校园文化既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又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不同,中外校园文化建设各有特点。
欧美国家中美国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体系,兼容并包的各民族文化杂交系统以及高度的思想自由、学术自由氛围,使美国校园文化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与中国呈现一定的差异。
Cover Story一些外国留学生有时会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中外大学究竟有哪些不同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可约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Chinese and overseas universities? Thisquestion sometimes puzzles foreignstudents in China. To answer it, weshould compare them in terms of thefollowing aspects.入学方式中国大学的录取方式是通过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来进行选拔,过程严格、缺少弹性。
外国大学因各校的办学宗旨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在学生录取方法上相对多样化,如设立面试、可选择的考试分数(如美国的SAT)、以及学生社会服务及自我评估等等来进行综合评估。
教学方式中国大学的教授比较注重系统知识的训练,需要记忆、掌握的知识内容较多,上课时很多时候会侧重讲授,书本知识更加重要,实际应用的机会少,学生较为被动。
欧美的大学则相对轻视知识的传播,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探索和社会实践上,所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考试和评估与教学方式密切相连,中外大学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也各有不同。
中国的大学较为侧重期末作业或考试,主要评估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学习的收获,属于终结性考评。
有的学生难免会临时抱佛脚。
欧美的大学也很重视终结性考试,但也会兼顾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评估(过程性考评)。
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考试或评估的存在是常态性的,学生的学习努力及其成效必须是专注和连续性的。
学业管理在入学、转专业、转学、留级及毕业管理上,中国的大学比较严格和缺少弹性,改变的余地较小。
比如中国的大学通常有严格的规定和制度,不太允许随便转换专业。
所以,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学生才会申请转换专业,而且常常要花费很大的周折才能成功。
中外大学校训对比校训是大学精神的凝练,它不仅反映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也深深砥砺着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品行。
不同的校训代表了各校风格迥异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
新浪校园曾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推出我最欣赏的10条大学校训,排名如下: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与中国大学校训强烈的文言味、文化味相比,西方大学校训所体现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对真理的追求和服务社会这两点上,其文字:简单、简洁、口语化,让学生一目了然。
而这也正是中国大学校训所缺乏的地方,反映了中国大学办学上的某种偏失。
下列为西方部分著名大学的校训:牛津大学——主照亮我剑桥大学——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哈佛大学——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斯坦福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康奈尔大学——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芝加哥大学——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宾夕法尼亚大学——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杜克大学——追求知识,信仰宗教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西点军校——职责、荣誉、国家多伦多大学——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加拿大皇后大学——智慧和知识将是未来时代的稳定剂伯克利加州大学——让这里光芒闪耀早稻田大学——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新南威尔士大学——以人为本、与时并进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澳大利亚国家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
河北联合大学姓名:丁佳龙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1土木工程4班学好:0119中外大学的比较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先介绍一下世界的大学制度。
大学制度是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根据的、确定大学生存与发展的规则体系。
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
在现代大学发展史上,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分别在不同的阶段占有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
大学的成功意味着大学制度的成功,所以有人说:“一部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大学制度的演进史。
”当今大学的四种模式: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这种划分方式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应在立足国内现状的基础上,放眼世界,借鉴国外大学制度模式的有益经验,用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
再谈谈美国大学教育与中国的不同:在美国大部分的作业都需要一个小组来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过程中会有明确的任务分工,策略制定,流程管理,以及监督措施。
也会占用相当大部分的时间来提出每个人的观点,进行辩论,最终得到团队共同认可的结论。
美国大学教育知识的传授紧紧联系社会的实际,首先,老师在解释每个知识点时,都会引用身边熟知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
与此同时,还充分地介绍这个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该怎么运用。
这种把社会运用知识带入课堂教学的方式,打破了纯理论的枯燥学习,并且拉近了大学与社会的距离,也让知识和理论更有实用性和吸引力。
美国的大学教育跟社会非常接轨,并且让学生从一个“学生”转型成一个对社会和对自己都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每个人都变得很有理想有主见,并且知道如何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美国的教育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和自由,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寻找自己的爱好。
比如她的高中生,课程很少,下午和晚上并没有课程或者自习,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俱乐部、体育运动等课外活动。
而学科教育本身,也给予学生更多灵活性,在众多不同课程可供选择的同时,也给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深造的机会,在某学科有天分的中学生甚至可以在中学期间选择大学课程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