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10课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98.00 KB
- 文档页数:2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十课的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的主要内容是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深刻内涵。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题。
2、本课从辩证的否定观这一原理出发,说明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旧事物的积极因素,又否定旧事物的消极因素的过程,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本课是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落脚点。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本课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总结,同时为学生学习第四单元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做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通过第三单元辩证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和矛盾的知识点,初步领会了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为本框题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
而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一些自然现象、手机的发展等有一定的了解,这又为本课的开展提供了信息基础,可以成为本课生动的教学活性资源。
2、认知障碍:本课中的知识点“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理解”,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和障碍,应通过名言和具体材料等,实现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化解认知障碍。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某些自然现象的分析,能够理解说出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初步运用辩证否定观去认识、分析事物。
2.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分析,感悟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3. 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辩证否定观的内容2、教学难点: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论依据五、教学过程:六、作业设置材料:“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8
356 353
C .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 .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9. 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这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C)10. 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在今天仍有许多借鉴意义,但齐鲁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官本位”、“唯上文化”、“家长制”、自我封闭的小生产意识等,严重影响了山东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结合材料,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应如何对待齐鲁文化?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2.14
【预习案】
【学习目标】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基本特点。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知识自主探究】(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然后最多用15分钟预习,空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可填可不填)
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预习提示:阅读课本第75-76页,找出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在课
本上标明,无需在学案上填写】
1.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删掉76页“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这一段。
2.结合课本76专家点评,尝试总结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预习提示:阅读课本第76-77页,找出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明,无需在学案上填写】
1. 辩证法的本质是怎样的?如何理解?
2. 辩证法的本质与创新意识是什么关系?
3.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关系的方法论是什么?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8
354 355
【探究案】
【探究1】判断改错:
(1)辩证的否定就是抛弃。
(2)结合课本,举例说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探究2】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拓展案】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据此回
答1-2题。
1.体现时代性的哲学寓意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富于创造性的哲学寓意是
A.要敢于否定一切
B.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C.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D.要自觉改造旧规律,不断创造新规律 3.《庄子·刻意》中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
”成语“吐故纳新”由此形成。
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新事物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对立统一原理
D.量变质变关系原理
4.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
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
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折。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环节
B.否定是量变的过程
C.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D.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5.下列说法符合辩证否定观的是
A.把写好的字又涂掉
B.看到洗澡水脏了,就把它连同孩子一起倒掉
C.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
D.青年学生要成为共产主义者,就必须和旧的东西彻底决裂 6.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
欧几里德的成功表明
①知识创新是对已有知识的扬弃 ②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量变 ③知识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④知识创新需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美国硅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积极寻找自己的致命弱点,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的产品来击败自己原有的产品。
有人将这种行为戏称“自吃幼崽”。
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 ②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平衡性
③任何公司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④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8.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 .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不动的臭水坑
B .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