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十课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8
第十课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杨淑琴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型:授新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
课标要求: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教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创新。
我们的上一代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我们的当代领导人胡锦涛也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口号。
现在大家先欣赏一段音乐。
听完后请大家告诉我,你们从中想到了什么?(播放“春天的故事”)2.讲授新课:我想大家肯定想到了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以及30多年前在神州大地上发生的改变华夏面貌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其实就是中华儿女所进行的一项创新的伟大举措。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造成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人的出路在哪里?我们该怎么办?这时候,我们伟大的邓爷爷毅然决然的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对中国的各个方面进行创新。
今天我们就通过改革开放来了解一下创新对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对于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到底有怎么样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经济角度(PPT放映改革开放在经济方面的举措)。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我们都知道,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变革的作用。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高二政治科组(美术13班)李子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辩证法的本质;2、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2、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辩证否定观的含义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活动启发法、讨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苹果公司的“前世今生”的视频图文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内容。
从而导入新课。
1、辩证否定观探究活动一:很多人都想拥有一部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手机,甚至高仿的也可以接受。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手机?这样的手机与我们用的普通手机有何不同?(结合平时生活体验说出不同)并且回答如下三个问题:1、它的出现是对普通手机所有功能的否定吗?2、它的出现是对普通手机所有功能的肯定吗?3、到底它的出现是对普通手机的肯定或是否定?师活动:播放图文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辩证否定的内涵。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1)辩证否定的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已,自己发展自己。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与辩证否定相反的观点是事物外力的否定即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探究活动二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手机如何坚持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教师活动:展示图文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辩证否定的特点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2)辩证否定的特点: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十课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学情分析: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待周围的世界。
在此意义上,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
教学目标:1、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
2、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看到创新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辩证的否定观;2、创新意识。
过程设计:考点明确:一、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否定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2、创新的社会作用三、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考点分析:一、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内容(世界观)1、辩证的否定的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保留…二、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1)要尊重书本……2)尊重权威……3)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区别③否定同发展、联系的关系是什么?②否定和肯定的关系是什么?①否定的动力是什么?形而上学否定观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三方面区别认为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认为事物的否定是事物的外因作用的结果,是外力、主观加于事物的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中包含否定,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否定和肯定都是绝对的,要么一切否定,要么一切肯定辩证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中断,不是“扬弃”➢ 理解1: “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也有肯定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共60分)1.下列说法中, 最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A.“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B.“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C.“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D.“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2. (2011·沈阳质检)2010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1周年。
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3.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发、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
这一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④事物在批判与继承, 学习与创新中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 (2011·泉明模拟)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①超越已有的书本知识, 否定科学理论权威②扩展自由想象空间, 摆脱已有思想观念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 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 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A.①.B.②.C.③.D.①④5.(原创)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2010年7月8日至11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本届论坛以“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为主题。
论坛举办期间,两岸各界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宝藏是极为丰富而珍贵的,但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②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③文化的发展是无条件的④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A.①.B.③.C.②.D.①④6.漫画《抛弃一切与赞扬一切是一对大笨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B.善于抓住主要矛盾C.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D.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7. (2011·泰安质检)1590年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证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进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长期在物理学中的统治地位,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本课概览】【考点展示】1.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问题梳理】1.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2.如何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3.如何理解创新的意义?【疑难解析】1.辩证否定观①肯定一切是错误的。
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②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
因为它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③肯定一切、否定一切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3)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和现实意义①方法论要求: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②现实意义: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辩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扬弃传统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向国外学习的问题上,辩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要“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
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2.培养创新精神(1)创新的哲学依据①从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
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②从辩证法的角度A.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B.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C.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③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