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多分支选择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267.00 KB
- 文档页数:5
多分支结构生活实例
多分支结构是编程中的一种常见逻辑结构,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
比如说,你想出门,但是天气不好,怎么办呢?
首先,如果是下雨天,你可以选择打伞或穿雨衣。
如果是刮风天,你可以选择戴帽子或围巾。
如果是雪天,你可以选择穿厚外套或靴子。
每种情况都有多种解决方案,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再比如说,你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吃早餐。
但是你可以选择吃面包、鸡蛋、牛奶、麦片等各种食物。
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食物搭配。
还有一个例子,你要去旅游,但是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
比如说,你可以选择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每种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你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
以上这些例子都展现了多分支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不同的情况和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实现生活的多样性和自由度。
- 1 -。
第6章程序设计基本结构著名计算机科学家Niklaus Wirth提出程序定义的著名公式: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数据结构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算法指明了对数据处理的步骤和方法。
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数据类型描述数据结构,语句描述算法,程序由一系列语句组成。
也就是说,程序是一组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指令序列,按照特定的逻辑关系以一定的结构组织在一起,并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上。
程序设计是根据特定的问题,使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让计算机自动执行。
程序设计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通过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模块化编程方式进行编程,层次清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通过编程语言提供的辅助工具设计用户界面,自动生成应用程序,用户只需编写少量的过程代码,通过事件驱动方式运行程序。
C语言是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本章将采用Visual C++作为编程环境,详细介绍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和使用C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6.1 概述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观点,任何算法功能都可以通过程序模块组成的三种基本程序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来组合实现。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结构。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从问题本身开始,经过逐步细化,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分解为由基本程序结构模块组成的结构化程序框图;“单入口单出口”的思想认为一个复杂的程序,如果它仅是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程序结构通过组合、嵌套构成,那么这个新构造的程序一定是一个单入口单出口的程序。
6.1.1 三种基本结构的流程图表示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程序控制结构,程序中的的语句将自顶向下逐条执行,即按语句的排列顺序从第一条顺序执行到最后一条,如果要执行第n条语句,必须首先执行第n-1条语句,且每个语句只执行一遍,无需专门的控制语句实现。
教案在C语言中,用if…e1se语句实现双分支结构。
双分支结构是对条件进行判断,从而得到两个结果(即真和假),根据真假结果选择两种执行操作之一。
双分支结构如图4.3(b)所示。
3、多分支结构在C语言中,用if语句的嵌套形式或者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结构。
多分支结构,顾名思义,对条件进行判断,会得到n个结果,每种结果对应一个执行操作,印有n个分支:当n个结果不满足时,执行第n+1个分支。
即多分支结构在n+1个分寸台选择其中一个执行。
多分支结构如图4.3(C)所示。
图4.3选择结构4.3.1 if语句if语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程序流程控制语句,用来判定所给定的条件是否满足,根据判定的结果(真或假)决定执行给出的两种操作之一的一种语句。
c语言提供了三种形式的if语句:一、单分支if语句形式单分支if语句也称简单if结构,根据if后面表达式值的真假来决定是否执行其后面的语句,其一般格式为:if(表达式)(语句序列;当输入变量a>b时,进行交换,先将a的值存入t,再将b的值存入a,然后将t中保存的a的原值存入b,运行前t中无固定值,运行后t中存有a的值。
N-S流程图如图4.5所示。
据此写出源程序如下:ftinc1ude<stdio.h>intmain(){inta,b,t;Printf(〃请输入a、b两个整形变量的值:〃);scanf(zz%d,%d〃,&a,&b);if(a>b){t=a;a=b;b=t;} 〃交换变量a,b的值Printf("值小的数是:%d,值大的数是:%d∖n,∖a,b);return0;)执行情况为:注意:若交换变量a,b的值,直接用如下两条语句做,行不行?a=b;b=a;例4.7输入3个整数a,b,c,要求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算法N-S流程图如图4.6所示。
据此算法写出源程序如下:ttinc1ude<stdio.h>intmain()f1oata,b,c,t;Printf(〃请输入a、b、C三个实型变量的值:∖rΓ);scanf(z,%f,%f,%f〃,&a,&b,&c);if(a>b){t=a;a=b;b=t;}if(a>c){t=a;a=c;c=t;}if(b>c){t=b;b=c;c=t;}printf(〃从小到大的值是:%f,%f,%f zz,a,b,c);return0;二、双分支if∙∙∙e1se语句形式双分支if-e1se语句也称标准形式的选择结构,根据if后面的表达式值的真假来决定执行其后面的两条语句之一,其一般格式为:if(表达式)语句序列1E1se(语句序列2)执行过程为:判断表达式值的真假,如果值为真,则执行后面的语句序列1,如果值为假,则e1se后面的语句序列2。
分支选择结构是编程中的一种基本控制结构,用于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单分支选择结构和多分支选择结构。
1. 单分支选择结构:也称为if-else语句,其基本语法形式如下:
```
if 条件表达式:
语句/语句块
else:
语句/语句块
```
在这个结构中,程序会首先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如果为真,则执行第一个分支的代码块;否则,执行第二个分支的代码块。
2. 多分支选择结构:也称为if-elif-else语句,其基本语法形式如下:
```
if 条件表达式1:
语句1/语句块1
elif 条件表达式2:
语句2/语句块2
...
elif 条件表达式n:
语句n/语句块n
else:
语句n+1/语句块n+1
```
在这个结构中,程序会依次判断每个条件表达式的值,如果某个条件表达式为真,则执行相应的代码块;如果所有条件表达式都不为真,则执行最后一个else分支的代码块。
《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海南省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前面学生已经了解了visual basic 的工作界面和VB代码,并对流程图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对VB及流程图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学会用程序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1、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善于思考,敢于挑战。
2、大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程序代码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看懂流程图并能编写简单的VB程序,通过前面的分支结构的学习,对本课内容有了感性层面上的理解。
3、个别少部分学生对抽象事物认识速度比较慢,对VB的认识还停留在窗体、控件上,对代码的概念还很模糊,因此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带领这些学生学习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充分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能够利用多分支结构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针对疑问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难点:理解程序中流程的代码描述。
五、教法分析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多分支的流程图及基本格式的理解中通过课件演示、具体实例的分析使抽象的事物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已达到学生理解的目的。
再配以恰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探究,更进一步的加深理解,自觉运用。
六、学法分析初三学生已经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比较理解多分支的流程图并能够利用多分支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生学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分组协助,总结经验,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七、媒体与评价媒体:网络教室、演示文稿、学案评价:过程性评价,即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评价,也可以是针对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多分支选择结构说明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多分支选择结构”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担心,咱们简单聊聊,就像在咖啡馆里聊家常一样。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餐厅,菜单上摆满了各种美食,眼花缭乱,对吧?你得做决定。
是要一份香喷喷的牛排,还是清爽的沙拉,还是来碗热腾腾的汤?这就是选择,人生中的选择,真的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多分支选择结构就像那菜单,选项一大堆。
比方说,咱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各种选择:今天是吃披萨,还是汉堡?要不要看电影,还是去逛街?哎呀,这选择真是让人头疼。
尤其是当你有十个朋友一起讨论去哪儿玩,听着都像是开会了,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意见来,真是热闹非凡。
说到选择,咱们还得提到一个经典的选择结构,那就是“如果……那么……”这种方式。
就好比说,如果今天天气好,那么咱们就去野餐;如果下雨,那就窝在家里看电影。
简单明了,像是在玩游戏一样,一步步走下去。
生活嘛,真的有时候就像一场游戏,你得不停选择,不停调整方向。
再说说这种结构的好处吧,大家都知道,选择多了,心情也跟着变得丰富多彩。
想象一下,你在超市里,货架上琳琅满目,心里那个开心啊,简直像小孩子在玩具店。
你可以选择你爱吃的零食,可以选择试试新口味的饮料,这种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不过,选择多了也容易让人困惑,有时候就像在迷宫里转圈,反而不知道该选哪个。
说实话,选择有时候也有点风险。
比方说,你选择了一个不靠谱的餐厅,结果一口下去,哎呀,真是没法下咽。
或者选择了一部看起来很不错的电影,结果看了个寂寞,心里默默想,真是浪费时间。
哎,这就是生活,没啥是绝对的。
选择就像是一场冒险,时而惊喜,时而失望。
不过,咱们也得学会享受这个过程。
选择的乐趣在于探索,尝试新东西,哪怕失败了,也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你吃过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美食,都是人生的调味品。
每一次选择都让咱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没准哪天你会想起,啊,那次去旅行时我吃了那个怪味道的冰淇淋,哈哈,真是个笑话。
多分支选择结构其实还教会我们做决策的能力。
选择结构是指通过判断某些特定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下一步的执行流程,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结构。
常见的选择结构包括单分支选择结构、双分支选择结构、多分支选择结构,选择结构形式灵活多变,具体使用哪一种还要取决于要实际的业务逻辑。
例如输入一个整数,判断其是否为偶数,就可以使用单支选择结构来实现。
又如输入学生的成绩,判断其是及格还是不及格,就可以使用双分支选择结构。
再如输入学生的成绩,判断成绩等地情况是优秀、良好、及格还是不及格,就可以使用多分支选择结构。
一、关系运算符选择结构中一个重要环节是需要判断某一个条件是否成立,这就需要用到关系表达式。
在Python中,关系运算符常用于两个量的比较判断,而由关系运算符连接起来的式子就是关系表达式,关系表达式的结果为布尔值,即True或False。
Python的关系运算符及其含义如表2-*所示。
表2-* 关系运算符及其含义关系运算符含义< 小于<= 小于等于> 大于>= 大于等于== 判断是否等于!= 判断是否不等于示例代码如下:i,j,k = 1,2,3print("%d>%d的结果为:%s"%(i,j,i>j))print("%d+%d=%d的结果为:%s"%(i,j,k,i+j==k))print("%d+%d!=%d的结果为:%s"%(i,k,j,i+k!=j))输出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关系运算符输出结果二、单分支选择结构单分支选择结构是选择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即如果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就执行语句块,至于不满足条件的情况无需处理。
单分支选择结构的一般格式是:if 表达式:语句块单分支选择结构的执行过程:如果关系表达式的布尔值为True,则执行语句块,然后再执行后续语句。
如果关系表达式的布尔值为False,则跳过单分支选择结构,直接执行后续语句。
单分支选择结构的注意点:(1)在if语句的表达式后面必须加冒号。
3.1.2选择结构的⼏种形式 选择结构通过判断某些特定条件是否满⾜来决定下⼀步的执⾏流程,是⾮常重要的控制结构。
常见的有单分⽀选择结构、双分⽀选择结构、多分⽀选择结构以及嵌套的分⽀结构,形式⽐较灵活多变,具体使⽤哪⼀种最终还是取决于要实现的业务逻辑。
循环结构和异常处理结构中也可以带有else⼦句,也可以看作是特殊形式的选择结构。
1 单分⽀选择结构 单分⽀选择结构是最简单的⼀种形式,其语法如下所⽰,其中表达式后⾯的冒号“:”是不可缺少的,表⽰⼀个语句块的开始,后⾯⼏种其他形式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中的冒号也是必须要有的。
if 表达式: 语句块 当表达式值为True或其他等价值时,表⽰条件满⾜,语句块将被执⾏,否则该语句块将不被执⾏,继续执⾏后⾯的代码(如果有)。
1 >>> x = input('Input two numbers:')2 Input two numbers:3 43 >>>4 >>> a,b = map(int,x.split())5 >>>6 >>> a7 38 >>> b9 410 >>>11 >>> if b > a:12 a,b = b,a #序列解包,交换两个变量的值131415 >>> print(a,b)16 4 317 >>> 注意:在Python中,代码的缩进⾮常重要,缩进是体现代码逻辑关系的重要⽅式,同⼀个代码块必须保证相同的缩进量。
养成习惯,严格遵循这个要求吧。
2 双分⽀选择结构 双分⽀选择结构的语法为: if 表达式: 语句块 1 else: 语句块 2 当表达式值为True或其他等价值时,执⾏语句块 1 ,否则执⾏语句块 2。
代码⽰例如下:1 l = [ '1','2','3','4','5' ]23if l:4print(l)5else:6print('Empty')789# 执⾏结果:['1', '2', '3', '4', '5'] 拓展知识:Python还提供了⼀个三元运算符,可以实现与选择结构相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