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支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分支结构》,下面我将本着新课标中“让学生亲历过程,个性化发展”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说课,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九年级全册第2章第12课的内容。
前面学生已经了解了VB的工作界面和VB代码,并对流程图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对VB及流程图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学会用程序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1、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善于思考,敢于挑战。
2、大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程序代码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看懂流程图并能编写简单的VB程序,通过前面的分支结构的学习,对本课内容有了感性层面上的理解。
3、个别少部分学生对抽象事物认识速度比较慢,对VB的认识还停留在窗体、控件上,对代码的概念还很模糊,因此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带领这些学生学习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分支结构程序的特点(2)熟悉用select case 语句实现多分支结构的基础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针对疑问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难点:理解程序中流程的代码描述。
五、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新课改理念,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分析,我会采用“设置情景法”“任务驱动法”和“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协助,总结经验,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六、教学过程1、游戏引入(2分钟)通过学生喜欢的心理测试的小游戏再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中来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选择不同的面包能够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
从游戏入手,满足了学生爱玩的童心的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后面的问题做好铺垫。
《多分支程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多分支程序的基本观点和结构。
2.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多分支程序进行条件判断。
3. 培养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多分支程序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结构和用法。
2.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设计合适的条件判断流程,灵活运用多分支程序。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多分支程序的观点、结构、应用案例等。
2. 准备教学视频,演示多分支程序的用法。
3. 准备若干练习题,供学生实践操作。
4. 准备计算机和相关软件,以便学生可以实际操作多分支程序。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们学习多分支程序,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多分支程序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操作,能够编写简单的多分支程序。
1. 引入新课:起首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多分支程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多分支程序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操作:通过讲解多分支程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让学生了解多分支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语法规则。
3. 演示多分支程序的编写过程:教师演示一个简单的多分支程序,让学生了解如何编写多分支程序。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尝试编写一个简单的多分支程序,通过实践加深对多分支程序的理解。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效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答疑解惑: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7.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多分支程序的理解和掌握。
8. 安置作业:安置与多分支程序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稳固所学知识。
在具体做法上,老师可以采用分步指导,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稳固。
同时,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测试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检测,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
此外,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老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稳固所学内容。
在深度学习领域中,(repblock)的多分枝卷积结构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模型架构。
这种结构将特征提取和信息整合的过程分解成多个分支,使得模型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的特征。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模型结构。
让我们来谈谈(repblock)的多分枝卷积结构的基本概念。
这种结构是由多个分支组成的,每个分支可以专门负责提取不同尺度或方向的特征。
通过这种多分支的方式,模型可以更全面地捕捉输入数据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对复杂问题的建模能力。
这种结构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使其在图像、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repblock)的多分枝卷积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特征提取的多尺度和多方向性问题,提高模型对输入数据的表征能力,使得模型更加鲁棒和全面。
另多分枝结构也存在着训练复杂度较高、参数调优困难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中不断优化。
在总结回顾方面,(repblock)的多分枝卷积结构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全面地提取输入数据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建模能力;而其局限性则在于训练复杂度高、参数调优困难等问题。
在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这种结构在未来的深度学习研究和应用中将会有更广泛的发展,但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和问题进行灵活应用和优化。
(repblock)的多分枝卷积结构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模型结构,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相信你已经对这一主题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期待与你共同探讨更多深度学习领域的热点主题。
在深度学习领域中,(repblock)的多分枝卷积结构在近年来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模型架构。
这种结构通过将特征提取和信息整合的过程分解成多个分支,使得模型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的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表征能力和建模能力。
边做边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然后对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自信。
【教学设计过程】1.通过演示判定成绩程序,让同学结合之前所学,协作自主探究如何来实现该程序。
2.尝试写出该程序代码(教师一旁提点),然后教师给大家演示正确代码,引出多分支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3.最后总结回顾if-else语句的知识要点。
4.通过相同程序效果,学生和教师代码不同,引出select case语句以及多分支结构。
5.学习多分支结构的概念,多分支语句的格式。
6.独立设计完成课本中根据车牌号查询汽车所在地的程序。
五、教学环境与素材1. 网络教室,电脑装有VB6.02. 教学中需要使用的范例程序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情景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支结构,大家都能够掌握if语句的运用,我们大家先来看一个用if语句编写的判定成绩的程序,该程序能通过输入不同的分数,判定你输入的分数是什么等级的。
师:我们输入成绩78,点击评定按钮,它会显示评定等级为C。
大家一起来想一想,我们要怎么来实现这个程序呢?师:看来很多同学都能够运用if-else语句来独立完成这个程序。
有没有完成的同学,大家一起来看看他编写程序的程序代码,:教师展示自己程序的代码:【总结】教师回顾if-else语句的运用,针对于该程序,引出多分支结构和select case语句。
【小组讨论】学生相互讨论如何实现该程序。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运用if-else语句尝试自己编写代码。
【学生操作】学生自己尝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讨论】学生观察两个程序的不同之处,想一想为什么这样,以及这两段程序的区别在哪。
【程序设计】利用vb制作一个根据车牌号首字母查询所在地的程序。
1.显示程序效果2.让同学思考要如何做,实现什么功能?3.根据任务进行分析,画出流程图4.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独立完成程序【学生实践】动手完成书本实例的编写,亲自体验程序设计,两人一组互相帮助,解决程序编写中碰到的问题。
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习题1、【水仙花数问题】题目描述:在三位整数中,有这样一种数:它每个数位上的数的立方和等于它本身,这样的数被称为“水仙花数”。
例如:153是一个水仙花数,因为153=13+53+33,请你编程测试下列各数是否为“水仙花数”。
测试数据:111 123 153 230 370 371 372 400 407 501 9992、【月份的天数问题】题目描述:给定某年某月,编程输出这个月的天数。
输入格式:1900 2 输出格式:282004 2 293、【个人所得税问题】-1600元)*税率;请编程实现以上计算方案。
输入格式:1000 输出格式:02500 904、【划分等级问题】题目描述:给出一百分制成绩(整型),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
90分以上为‘A’,80-89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
输入格式:92 输出格式:A45 E5、【运输打折问题】题目描述:某运输公司对用户计算运费。
路程(S)越远,每公里运费越低。
标准如下:其中基本运输费用为每吨每公里1元,现请你帮助该运输公司设计自动计费程序,帮助会计人员计算运输费用。
要求输入每次运输的载重(吨)、里程(公里),输出其运输费用。
输入格式:1 200 输出格式:20010 2500 22500简单分支习题部分参考答案5、求解一元二次方程#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int a,b,c;cout<<"Please input a,b,c=";cin>>a>>b>>c;if ((a+b>c) && (b+c>a) && (a+c>b))if ((a*a+b*b==c*c) || (b*b+c*c==a*a) || (a*a+c*c==b*b))cout<<"Yes"<<endl;elsecout<<"No"<<endl;elsecout<<"Error"<<endl;}6、求解一元二次方程#include <iostream.h>#include <math.h>void main(){float a,b,c,d,x1,x2;cout<<"Please input a,b,c=";cin>>a>>b>>c;d=b*b-4*a*c;if (d<0)cout<<"Not real root"<<endl;elseif (d>0){x1=(-b+sqrt(d))/(2*a);x2=(-b-sqrt(d))/(2*a);cout<<"x1="<<x1<<endl;cout<<"x2="<<x2<<endl;}else{x1=-b/(2*a);cout<<"x1=x2="<<x1<<endl;}}7、排序问题#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 int a,b,c,t;cout<<"Please input a,b,c=";cin>>a>>b>>c;if (a<b){t=a;a=b;b=t;}if (a<c){t=a;a=c;c=t;}if (b<c){t=b;b=c;c=t;}cout<<a<<"\t"<<b<<"\t"<<c<<endl;}8、大小写转换问题#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char c;cout<<"Please input a char:";cin>>c;if (c>='A' && c<='Z')c=c+32;elseif (c>='a' && c<='z')c=c-32;cout<<c<<endl;}9、闰年问题#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int year;cout<<"Please input year=";cin>>year;if (((year%4==0) && (year%100!=0)) || (year%400==0))cout<<"Yes"<<endl;elsecout<<"No"<<endl;}。
多分支结构生活实例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会分成不同的类别。
在这些选择中,有些是互相独立的,而有些则是相互关联的。
这种相互关联的选择,就形成了多分支结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多分支结构实例。
一、职业选择在职业选择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多分支结构。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行业,而每个行业又有不同的职业岗位。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医学行业,而医学行业中又有内科、外科、儿科等不同的专业。
而在每个专业中,又有不同的职业岗位,比如医生、护士、药剂师等等。
这些选择形成了一个多分支结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二、学科选择在学科选择中,也会遇到多分支结构。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文科或理科,而在文科中又有语文、历史、地理等不同的学科,而在理科中又有数学、物理、化学等不同的学科。
这些选择形成了一个多分支结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三、生活方式选择在生活方式选择中,也会遇到多分支结构。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又包括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良好的睡眠等不同的方面。
而在每个方面中,又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健康饮食中可以选择素食、低脂饮食等等。
这些选择形成了一个多分支结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四、旅游目的地选择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中,也会遇到多分支结构。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国内旅游或国外旅游,而在国内旅游中又有不同的目的地,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等。
而在每个目的地中,又有不同的景点和活动可供选择。
这些选择形成了一个多分支结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预算,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总之,生活中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而多分支结构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选择形式。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选项,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六讲 多分支结构一、多分支结构语句switchswitch语句的语法比较特殊。
它的目标是对一个表达式检查多个可能常量值,有些像我们在本节开头学习的把几个if 和else if 语句连接起来的结构。
它的形式是:switch (expression) {case constant1:block of instructions 1case constant2:block of instructions 2…default:default block of instructions}它按以下方式执行:switch 计算表达式expression 的值,并检查它是否与第一个常量constant1相等,如果相等,程序执行常量1后面的语句块block of instructions 1 直到碰到关键字break ,程序跳转到switch 选择结构的结尾处。
如果expression 不等于constant1,程序检查表达式expression 的值是否等于第二个常量constant2, 如果相等,程序将执行常量2后面的语句块block of instructions 2 直到碰到关键字break。
依此类推,直到最后如果表达式expression 的值不等于任何前面的常量(你可以用case语句指明任意数量的常量值来要求检查),程序将执行默认区default: 后面的语句,如果它存在的话。
default: 选项是可以省略的。
通过break语句,我们可以使程序强制跳出当前的swtich。
下面的两段代码段功能相同:switch example if-else equivalentswitch (x) {case 1:cout << "x is 1";break;case 2:cout << "x is 2";break;default:cout << "value of x unknown"; } if (x == 1)cout << "x is 1";else if (x == 2)cout << "x is 2";elsecout << "value of x unknown";前面已经提到switch的语法有点特殊。
分支选择结构是编程中的一种基本控制结构,用于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单分支选择结构和多分支选择结构。
1. 单分支选择结构:也称为if-else语句,其基本语法形式如下:
```
if 条件表达式:
语句/语句块
else:
语句/语句块
```
在这个结构中,程序会首先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如果为真,则执行第一个分支的代码块;否则,执行第二个分支的代码块。
2. 多分支选择结构:也称为if-elif-else语句,其基本语法形式如下:
```
if 条件表达式1:
语句1/语句块1
elif 条件表达式2:
语句2/语句块2
...
elif 条件表达式n:
语句n/语句块n
else:
语句n+1/语句块n+1
```
在这个结构中,程序会依次判断每个条件表达式的值,如果某个条件表达式为真,则执行相应的代码块;如果所有条件表达式都不为真,则执行最后一个else分支的代码块。
多分支选择结构说明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多分支选择结构”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担心,咱们简单聊聊,就像在咖啡馆里聊家常一样。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餐厅,菜单上摆满了各种美食,眼花缭乱,对吧?你得做决定。
是要一份香喷喷的牛排,还是清爽的沙拉,还是来碗热腾腾的汤?这就是选择,人生中的选择,真的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多分支选择结构就像那菜单,选项一大堆。
比方说,咱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各种选择:今天是吃披萨,还是汉堡?要不要看电影,还是去逛街?哎呀,这选择真是让人头疼。
尤其是当你有十个朋友一起讨论去哪儿玩,听着都像是开会了,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意见来,真是热闹非凡。
说到选择,咱们还得提到一个经典的选择结构,那就是“如果……那么……”这种方式。
就好比说,如果今天天气好,那么咱们就去野餐;如果下雨,那就窝在家里看电影。
简单明了,像是在玩游戏一样,一步步走下去。
生活嘛,真的有时候就像一场游戏,你得不停选择,不停调整方向。
再说说这种结构的好处吧,大家都知道,选择多了,心情也跟着变得丰富多彩。
想象一下,你在超市里,货架上琳琅满目,心里那个开心啊,简直像小孩子在玩具店。
你可以选择你爱吃的零食,可以选择试试新口味的饮料,这种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不过,选择多了也容易让人困惑,有时候就像在迷宫里转圈,反而不知道该选哪个。
说实话,选择有时候也有点风险。
比方说,你选择了一个不靠谱的餐厅,结果一口下去,哎呀,真是没法下咽。
或者选择了一部看起来很不错的电影,结果看了个寂寞,心里默默想,真是浪费时间。
哎,这就是生活,没啥是绝对的。
选择就像是一场冒险,时而惊喜,时而失望。
不过,咱们也得学会享受这个过程。
选择的乐趣在于探索,尝试新东西,哪怕失败了,也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你吃过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美食,都是人生的调味品。
每一次选择都让咱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没准哪天你会想起,啊,那次去旅行时我吃了那个怪味道的冰淇淋,哈哈,真是个笑话。
多分支选择结构其实还教会我们做决策的能力。
多分支结构的应用实例课题多分支结构的应用实例单元Python程序基本结构学科信息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多分支结构的编程模式,会用多分支结构程序解决问题;2、掌握程序调试的一般方法,会优化程序。
重点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难点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分享:生活中的多分支结构智能路灯——根据不同光线和物体自动调节尾号限行——根据车牌号赋予通行权限智能交通——根据拥堵状况推荐最优路线二、多分支结构举例分析——“浙江省汽车牌号所在地查询”实例列举浙江省各市车牌首字母:A-杭州市B-宁波市C-温州市D-绍兴市E-湖州市F-嘉兴市G-金华市H-衢州市J-台州市K-丽水市L-舟山市1、问题分析①输入数据:车牌号首字母②数据处理:辨别所在地③输出数据:车牌号所在地2、算法设计流程图3、程序编写多分支结构——if…elif…else判断输入数据符合多个条件中的哪一项从而执行不同的命令#汽车牌号所在地查询chepai = input("请输入汽车牌号首字母:")if chepai == "A":print("所在地:杭州市")elif chepai == "B":print("所在地:宁波市")elif chepai == "C":print("所在地:温州市")elif chepai == "D":print("所在地:绍兴市")elif chepai == "E":print("所在地:湖州市")elif chepai == "F":print("所在地:嘉兴市")elif chepai == "G":print("所在地:金华市")elif chepai == "H":print("所在地:衢州市")elif chepai == "J":print("所在地:台州市")elif chepai == "K":print("所在地:丽水市")elif chepai == "L":print("所在地:舟山市")else:print("无法查询")4、调试运行按“F5”键,调试运行程序。
多分支结构生活实例
多分支结构是编程中的一种常见逻辑结构,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
比如说,你想出门,但是天气不好,怎么办呢?
首先,如果是下雨天,你可以选择打伞或穿雨衣。
如果是刮风天,你可以选择戴帽子或围巾。
如果是雪天,你可以选择穿厚外套或靴子。
每种情况都有多种解决方案,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再比如说,你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吃早餐。
但是你可以选择吃面包、鸡蛋、牛奶、麦片等各种食物。
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食物搭配。
还有一个例子,你要去旅游,但是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
比如说,你可以选择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每种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你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
以上这些例子都展现了多分支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不同的情况和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实现生活的多样性和自由度。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