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select判断语句摘要:1.什么是select 判断语句2.select 判断语句的语法结构3.select 判断语句的实例分析4.select 判断语句的应用场景正文:一、什么是select 判断语句在编程语言中,select 判断语句是一种多分支选择结构,它允许程序根据某个条件表达式的值来选择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这种结构可以帮助程序员减少代码的冗余,使代码更加简洁、易读。
二、select 判断语句的语法结构select 判断语句的语法结构如下:```switch (expression) {case constant1:// code block 1;break;case constant2:// code block 2;break;//...default:// code block n+1;}```其中,expression 表示条件表达式,它可以是一个整数、字符或布尔表达式。
case 后面跟的是一个常量表达式,它用于与条件表达式进行比较。
当条件表达式的值等于某个case 后面的常量表达式时,就会执行该case 对应的代码块。
break 语句用于跳出switch 结构。
default 语句是可选的,当条件表达式的值与所有case 后面的常量表达式都不匹配时,就会执行default 对应的代码块。
三、select 判断语句的实例分析假设有一个整数变量a,我们希望根据a 的值来输出相应的信息。
可以使用select 判断语句来实现这个功能:```cint a = 1;switch (a) {case 1:printf("a 等于1");break;case 2:printf("a 等于2");break;case 3:printf("a 等于3");break;default:printf("a 的值不在预期范围内");}```四、select 判断语句的应用场景select 判断语句在实际编程中应用广泛,它主要用于根据不同条件执行相应的操作。
8.4 SELECT-SQL命令[※重点]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语言的标准。
SELECT-SQL是从SQL语言中移植过来的查询命令,具有强大的单表和多表查询功能。
SELECT语句在任何一种SQL语言中,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语句。
可以说SELECT语句是SQL语言的灵魂。
在第1章中讲述的选择、投影、连接等关系运算,都是由SELECT语句来完成的。
命令格式:SELECT[ALL|DISTINCT][TOP <数字常数>[PERCENT]][<表别名>.]<查询表达式>[AS <列标题>][,[<表别名>.]<查询表达式>[AS <列标题>]…]FROM [FORCE][<数据库名>! ]表名[<表别名>][[INNER |LEFT[OUTER]|RIGHT[OUTER]|FULL[OUTER]JOIN<数据库名>!]表名[<表别名>][ON <联接条件>…[[INTO <目标>]|[TO FILE <文件名>[ADDITIVE]|TO PRINTER [PROMPT]|TO SCREEN]][NOCONSOLE][PLAIN][NOW AIT][WHERE <连接条件>[AND <连接条件>…][AND|OR <筛选条件> [[AND|OR <筛选条件>…]]][GROUP BY <分组表达式>[,<分组表达式>…]][HA VING <筛选条件>][UNION[ALL]<SELECT命令>][ORDER BY <排序表达式>[ASC|DESC][,<排序表达式>[ASC|DESC]…]]命令功能:返回从指定表中查询的数据结果集。
一、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在SQL中,select语句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它有以下基本语法:1. select子句:指定要从数据库中检索的列。
例如: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2. from子句:指定要检索数据的表名。
例如: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3. where子句:指定检索数据的条件。
例如: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WHERE condition;4. order by子句:指定检索数据的排序方式。
例如: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ORDER BY column1;二、查询条件表示方法在select语句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查询条件来指定要检索的数据。
常见的查询条件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 等于:使用等号表示要检索的数据等于指定的值。
例如: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WHERE column1 = value;2. 不等于:使用不等号表示要检索的数据不等于指定的值。
例如: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WHERE column1 != value;3. 大于/小于:使用大于号或小于号表示要检索的数据大于或小于指定的值。
例如: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WHERE column1 > value;4. 区间:使用between和and表示要检索的数据在指定的区间内。
例如: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WHERE column1 BETWEEN value1 AND value2;5. 空值:使用IS NULL或IS NOT NULL来检索空值或非空值的数据。
基础select语句详解在数据库操作语句中,使⽤最频繁,也被认为最重要的是 SELECT 查询语句。
我们已经在不少地⽅⽤到了SELECT * FROM table_name;这条语句⽤于查看⼀张表中的所有内容。
⽽SELECT 与各种限制条件关键词搭配使⽤,具有各种丰富的功能。
SELECT 语句的基本格式为:SELECT 要查询的列名 FROM 表名字 WHERE 限制条件;SELECT 语句常常会有 WHERE 限制条件,⽤于达到更加精确的查询。
WHERE限制条件可以有数学符号 (=,<,>,>=,<=)例如:SELECT name,age FROM employee WHERE age>25;或者查找⼀个名字为 Mary 的员⼯的 name,age 和 phone:SELECT name,age,phone FROM employee WHERE name='LLODY';⼀、and和or从这两个单词就能够理解它们的作⽤。
WHERE 后⾯可以有不⽌⼀条限制,⽽根据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 [条件⼀ OR 条件⼆]] 和 [条件⼀ AND 条件⼆];例如:SELECT name,age FROM employee WHERE age<25 OR age>30;#筛选出 age ⼤于 25,且 age ⼩于 30SELECT name,age FROM employee WHERE age>25 AND age<30;⽽刚才的限制条件 age>25 AND age<30 ,如果需要包含25和30这两个数字的话,可以替换为 age BETWEEN 25 AND 30 :⼆、in和 not in关键词 IN 和 NOT IN 的作⽤和它们的名字⼀样明显,⽤于筛选“在”或“不在”某个范围内的结果,SELECT name,age,phone,in_dpt FROM employee WHERE in_dpt NOT IN ('dpt1','dpt3');SELECT name,age,phone,in_dpt FROM employee WHERE in_dpt IN ('dpt3','dpt4');三、like关键字 LIKE 可⽤于实现模糊查询,常见于搜索功能中。
2016-04-05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SELECT<输出列表>[ INTO<新表名>]FROM<数据源列表>[ WHERE <查询条件表达式> ][GROUP BY <分组表达式> [HA VING<过滤条件> ] ][ ORDER BY <排序表达式> [ ASC | DESC ] ]|(竖线)分隔括号或大括号中的语法项。
只能选择其中一项。
[ ](方括号)可选语法项。
不要键入方括号。
< >(小括号)必选语法项。
不要键入小括号。
参数说明如下:SELECT子句用于指定所选择的要查询的特定表中的列,它可以是星号(*)、表达式、列表、变量等。
INTO子句用于指定所要生成的新表的名称。
FROM子句用于指定要查询的表或者视图,最多可以指定个表或者视图,用逗号相互隔开。
WHERE子句用来限定查询的范围和条件。
GROUP BY子句是分组查询子句。
HA VING子句用于指定分组子句的条件。
GROUP BY子句、HA VING子句和集合函数一起可以实现对每个组生成一行和一个汇总值。
ORDER BY子句可以根据一个列或者多个列来排序查询结果。
在SELECT语句中,可以在SELECT子句中选择指定的数据列、改变列标题、执行数据运算、使用ALL关键字、使用DISTINCT关键字等。
-----------------------------------------------------------------------------------------------------------1.查询所有的列。
SELECT语句中使用使用*表示查询所有列。
--【例-1】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
SELECT*FROM students--2.查询指定的列。
选择部分列并指定它们的显示次序,选择的列名必须存在,但列名称之间的顺序既可以与表中定义的列顺序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SELECT查询语句精华一、简单查询简单的Transact-SQL查询只包括选择列表、FROM子句和WHERE子句。
它们分别说明所查询列、查询的表或视图、以及搜索条件等。
例如,下面的语句查询testtable表中姓名为"张三"的nickname 字段和email字段。
SELECT nickname,emailFROM testtableWHERE name='张三'(一) 选择列表选择列表(select_list)指出所查询列,它可以是一组列名列表、星号、表达式、变量(包括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等构成。
1、选择所有列例如,下面语句显示testtable表中所有列的数据:SELECT *FROM testtable2、选择部分列并指定它们的显示次序查询结果集合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与选择列表中所指定的列名排列顺序相同。
例如:SELECT nickname,emailFROM testtable3、更改列标题在选择列表中,可重新指定列标题。
定义格式为:列标题=列名列名列标题如果指定的列标题不是标准的标识符格式时,应使用引号定界符,例如,下列语句使用汉字显示列标题:SELECT 昵称=nickname,电子邮件=emailFROM testtable4、删除重复行SELECT语句中使用ALL或DISTINCT选项来显示表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行或删除其中重复的数据行,默认为ALL。
使用DISTINCT选项时,对于所有重复的数据行在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中只保留一行。
5、限制返回的行数使用TOP n [PERCENT]选项限制返回的数据行数,TOP n说明返回n行,而TOP n PERCENT 时,说明n是表示一百分数,指定返回的行数等于总行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SELECT TOP 2 *FROM testtableSELECT TOP 20 PERCENT *FROM testtable(二) FROM子句FROM子句指定SELECT语句查询及与查询相关的表或视图。
SELECT语句的基本使用
```
FROM表名;
```
其中,列名是要查询的表中的列名,可以查询一个或多个列。
表名是
要查询的表的名称。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名为Customers的表,其中包含了列名为FirstName和LastName的两列,我们可以用以下SELECT语句来查询FirstName和LastName列的数据:
```
FROM Customers;
```
这将返回Customers表中所有行的FirstName和LastName列的数据。
除了列名,还可以在SELECT语句中使用其他关键字和函数来进行更
复杂的查询和数据处理。
一些常用的关键字和函数包括:
-DISTINCT:用于返回唯一的结果值,去除重复的数据行;
-WHERE:用于过滤结果,只返回满足指定条件的数据行;
-ORDERBY:用于对结果进行排序,可以按照一个或多个列进行升序或
降序排序;
-GROUPBY:用于将结果分组,可以对结果按照一个或多个列进行分组;
-HAVING:用于过滤分组结果,只返回满足指定条件的分组结果;
-COUNT、SUM、AVG、MAX、MIN等聚合函数:用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
这些关键字和函数可以组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查询和数据处理需求。
具体的用法可以参考数据库系统的文档或教程。
其中,[ ]表示可选项,SELECT子句是必选的,其他子句都是可选的。
下面具体说明语句中各参数的含义。
“SELECT子句用来指定由查询返回的列(字段、表达式、函数表达式、常量)。
基本表中相同的列名表示为:〈表名〉、〈列名〉。
“INTO子句用来创建新表,并将查询结果行插入到新表中。
“FROM子句用来指定从中查询行的源表。
可以指定多个源表,各个源表之间用“,”分割;若数据源不在当前数据库中,则用“〈数据库名〉.〈表名〉”表示;还可以在该子句中指定表的别名,定义别名表示为:〈表名〉as〈别名〉。
“WHERE子句用来指定限定返回的行的搜索条件。
“GROUP BY子句用来指定查询结果的分组条件,即归纳信息类型。
“HAVING子句用来指定组或聚合的搜索条件。
“ORDER BY子句用来指定结果集的排序方式。
“COMPUTE子句用来在结果集的末尾生成一个汇总数据行。
由于SELECT语句本身的复杂性,本书只介绍一些常用的子句和选项。
本章后面将介绍部分最常用的子句的用法。
6.1.2 查询特定列的信息从表中查询特定列的信息的SELECT语句的主要用法是:SELECT [ALL︱DISTINCT][TOP n]{*︱{column_name︱expression}[[AS]column_alias]}[,…n]FROM table_source其中,[ ]表示可选项,{ }表示必选项,︱表示只能选一项,[,…n]表示前面的项可重复n次。
语法选项说明如下:“ALL 表示在查询结果数据集中显示查询到的全部行。
“DISTINCT 从SELECT语句的结果中除去重复的行,若此项为空,则默认为ALL,即显示查询到的所有行。
“TOP n 用于在查询结果数据集中显示查询到的前n行数据(n 为整数)。
示意图“* 表示表中所有的列。
“column_name 表示列名。
“expression(表达式)可以是列名、常量、函数,以及由运算符连接的列名、常量和函数的任意组合,或者是子查询。
select 语句完整的语法结构# SQL SELECT 语句的完整语法结构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的SELECT语句是数据库查询中最基本且最常用的语句,用于从数据库表中检索特定的数据。
以下是SELECT语句的完整语法结构:```sqlSELECTcolumn1, column2, ..., columnNFROMtable_name[WHEREcondition1 [AND | OR condition2] ...][GROUP BYcolumn1[, column2,...]][HAVINGcondition][ORDER BYcolumn1 [ASC | DESC], column2 [ASC | DESC], ...][LIMIToffset, row_count];```- **SELECT**:指定要从数据库表中检索哪些列的数据。
可以是具体的列名,也可以使用通配符*代表所有列。
```sqlSELECT column1, column2;SELECT * FROM table_name;```- **FROM**:指出要从哪个表或视图中获取数据。
```sqlFROM table_name;```- **WHERE**:定义一个或多个条件来过滤结果集。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行才会被选择。
```sqlWHERE column1 = value1 AND column2 > value2;```- **GROUP BY**:对结果进行分组,通常与聚合函数(如COUNT(), SUM(), AVG()等)一起使用。
```sqlGROUP BY column1, column2;```- **HAVING**:用于在GROUP BY子句后对分组结果进一步过滤,其作用类似于WHERE,但HAVING可以包含GROUP BY后的聚合函数。
```sqlHAVING COUNT(column1) > 5;```- **ORDER BY**: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默认升序(ASC),也可以指定降序(DESC)。
select语法结构SELECT语句是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中最常用的语句之一,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它具有灵活的语法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种操作和筛选。
基本语法结构:SELECT 列名FROM 表名WHERE 条件GROUP BY 列名HAVING 条件ORDER BY 列名[ASC|DESC]下面是对每个子句和关键字的解释:1. SELECT:用于指定要检索的列或表达式。
可以使用通配符(*)检索所有列,也可以列出具体的列名。
多个列名之间用逗号分隔。
2. FROM:指定要检索数据的表名。
可以指定单个表、多个表(使用JOIN操作)或子查询。
3. WHERE:用于筛选数据,指定检索条件。
只有满足条件的行才会被返回。
可以使用比较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AND、OR、NOT)和通配符(如LIKE)。
4. GROUP BY:用于对结果进行分组。
指定一个或多个列名,根据这些列进行分组。
通常与聚合函数(如COUNT、SUM、AVG等)一起使用。
5. HAVING:类似于WHERE子句,用于在GROUP BY之后进行条件筛选。
只有满足条件的分组才会被返回。
6. ORDER BY:用于对结果进行排序。
指定一个或多个列名,根据这些列对结果进行升序(ASC)或降序(DESC)排序。
除了上述基本结构,SELECT语句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关键字和子句来实现更复杂的操作:7. DISTINCT:用于返回唯一的行,去除重复的行。
8. TOP(或LIMIT):用于限制返回的行数。
TOP n返回前n行,LIMIT n返回前n行(在某些数据库中使用)。
9. JOIN:用于将多个表连接在一起,根据指定的连接条件关联相关的行。
10. UNION: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SELECT语句的结果集。
11. IN:用于指定一个值列表,检查某个字段是否在该列表中。
一、简单查询简单的Transact-SQL查询只包括选择列表、FROM子句和WHERE子句。
它们分别说明所查询列、查询的表或视图、以及搜索条件等。
例如,下面的语句查询testtable表中姓名为"张三"的nickname字段和email字段。
SELECT nickname,email FROM testtable WHERE name= '张三'(一) 选择列表选择列表(select_list)指出所查询列,它可以是一组列名列表、星号、表达式、变量(包括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等构成。
1、选择所有列例如,下面语句显示testtable表中所有列的数据:SELECT * FROMtesttable2、选择部分列并指定它们的显示次序查询结果集合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与选择列表中所指定的列名排列顺序相同。
例如:SELECT nickname,email FROM testtable3、更改列标题在选择列表中,可重新指定列标题。
定义格式为:列标题=列名列名列标题如果指定的列标题不是标准的标识符格式时,应使用引号定界符,例如,下列语句使用汉字显示列标题:SELECT 昵称=nickname,电子邮件=email FROM testtable4、删除重复行SELECT语句中使用ALL或DISTINCT选项来显示表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行或删除其中重复的数据行,默认为ALL。
使用DISTINCT选项时,对于所有重复的数据行在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中只保留一行。
5、限制返回的行数使用TOP n [PERCENT]选项限制返回的数据行数,TOP n说明返回n行,而TOP n PERCENT时,说明n是表示一百分数,指定返回的行数等于总行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SELECT TOP 2 * FROMtesttableSELECT TOP 20 PERCENT * FROMtesttable(二) FROM子句FROM子句指定SELECT语句查询及与查询相关的表或视图。
一、SELECT查询命令概述SELECT查询命令是SQL语言中最常用的命令之一,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SELECT命令不仅可以简单地检索表中的所有数据,还可以具体筛选所需的数据,使得查询结果更加精确。
二、SELECT查询命令的语法结构SELECT查询命令通常包含以下子句:1. SELECT子句:用于指定需要检索的列。
可以是单个列名,也可以是多个列名,并用逗号隔开。
也可以使用“*”通配符表示检索所有列。
2. FROM子句:用于指定数据来源的表名。
在SELECT命令中,FROM子句是必须的,用于指明要从哪张表中检索数据。
3. WHERE子句:用于指定筛选条件,根据条件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据行。
可以使用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以及LIKE等关键词进行条件筛选。
4. ORDER BY子句:用于指定查询结果的排序方式,可以按照指定的列进行升序(ASC)或降序(DESC)排序。
5. GROUP BY子句:用于将查询结果按照指定的列进行分组,通常与聚合函数一起使用,如COUNT、SUM等。
三、其他常用的SELECT查询命令子句除了上述常见的SELECT查询命令子句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子句用于增强SELECT命令的功能。
1. DISTINCT关键词:用于返回唯一不同的值,去除重复的行。
2. HAVING子句:用于筛选由GROUP BY子句分组得到的数据,类似于WHERE子句,但是在分组数据上进行筛选。
3. LIMIT子句:用于限制查询结果的返回数量,通常与ORDER BY子句一起使用。
四、使用示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SELECT查询命令的使用示例:```SELECT column1, column2FROM table1WHERE conditionORDER BY column1 ASC```其中,column1和column2为需要检索的列名,table1为数据来源的表名,condition为筛选条件。
五、总结SELECT查询命令是SQL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令,通过灵活使用SELECT查询命令的各种子句,可以实现从数据库中精确地检索所需的数据,并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筛选、分组等操作。
《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海南省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前面学生已经了解了visual basic 的工作界面和VB代码,并对流程图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对VB及流程图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学会用程序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1、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善于思考,敢于挑战。
2、大部分学生对抽象的程序代码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看懂流程图并能编写简单的VB程序,通过前面的分支结构的学习,对本课内容有了感性层面上的理解。
3、个别少部分学生对抽象事物认识速度比较慢,对VB的认识还停留在窗体、控件上,对代码的概念还很模糊,因此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带领这些学生学习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充分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能够利用多分支结构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针对疑问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难点:理解程序中流程的代码描述。
五、教法分析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多分支的流程图及基本格式的理解中通过课件演示、具体实例的分析使抽象的事物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已达到学生理解的目的。
再配以恰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探究,更进一步的加深理解,自觉运用。
六、学法分析初三学生已经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比较理解多分支的流程图并能够利用多分支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生学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分组协助,总结经验,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七、媒体与评价媒体:网络教室、演示文稿、学案评价:过程性评价,即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评价,也可以是针对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
关于SELECT 语句语法1.SELECT语句基本的语法结构如下:SELECT [表名.]字段名列表FROM <表名或查询名>[,<表名或查询名>]…[WHERE <条件表达式>][ORDER BY <列名>[ASC|DESC]]其中:方括号([ ])内的内容是可选的,尖括号(< >)内的内容是必须出现的。
(1)SELECT子句:用于指定要查询的字段数据,只有指定的字段才能在查询中出现。
如果希望检索到表中的所有字段信息,那么可以使用星号(*)来代替列出的所有字段的名称,而列出的字段顺序与表定义的字段顺序相同。
(2)FROM子句:用于指出要查询的数据来自哪个或哪些表(也可以是视图),可以对单个表或多个表进行查询。
(3) WHERE子句:用于给出查询的条件,只有与这些选择条件匹配的记录才能出现在查询结果中。
在WHERE后可以跟条件表达式,还可以使用IN、BETWEEN、LIKE表示字段的取值范围。
(4) ORDER BY子句: ASC表示升序,DESC表示降序,默认为ASC升序排序。
2.根据表与表之间连接后所获得的结果记录集的不同,连接可分为三种类型:内连接、左连接、右连接。
连接查询的基本格式:SELECT [表名或别名.]字段名列表FROM 表名1 AS 别名1INNER | LEFT | RIGHT JOIN 表名2 AS 别名2 ON 表名1.字段=表名2.字段其中:“|”表示必须选择 INNER、LEFT、RIGHT其中的一个。
3.如果连接的表多于两个,则需要使用嵌套连接,其格式为:SELECT [表名或别名.]字段名列表FROM 表名1 AS 别名1 INNER JOIN (表名2 AS 别名2 INNER JOIN 表名3 AS 别名3 ON 表名2.字段=表名3.字段)ON表名1.字段=表名2.字段4.分组统计的基本格式为:SELECT [表名.]字段名列表 [AS 列标题]FROM <表名>GROUP BY 分组字段列表 [HAVING 查询条件]。
SELECT语句的使用数据查询是SQL语言中功能最强大、使用最频繁的数据操纵语句。
其基本语法如下:SELECT [ALL|DISTINCT] 目标列[,目标列…]FROM 表名或视图名 [,表名或视图名…][WHERE 条件表达式][GROUP BY 列名[,列名…] [HA VING条件表达式] ][ORDER BY 列名[ASC|DESC] [,列名[ASC|DESC]…]];数据查询语句的功能是从FROM子句所指定的数据源(表或视图)中提取满足WHERE子句条件表达式的元组,对这些元组进行统计、分组、排序、投影,并按SELECT子句中的目标列或目标列表达式选出元组中的属性值,形成查询结果集。
SELECT语句包括了5个子句,其中SELECT和FROM为必选子句,WHERE、GROUP和ORDER子句为可选子句。
1.SELECT子句SELECT子句用于指定查询结果集的目标列。
目标列可以是表的列名,也可以是由常数、函数和列名等构成的运算表达式。
如果查询的结果涉及表中的所有列,可以用星号*表示。
如果目标列中出现了2个基本表(或视图)中相同的列名,为了以示区别,应在目标列名前加上基本表名或视图名,即“基本表名.列名”或“视图名.列名”。
ALL关键字表示查询结果集保留重复值,DISTINCT关键字表示将查询结果集中的重复值去掉。
2.FROM子句FROM子句用于指定查询所涉及的基本表(或视图),如果查询的列来自于多个基本表(或视图),使用逗号作为分隔符。
当查询中出现一表多用的情况(如连接查询中的自身连接),则每种使用都需要用一个别名来标识,并在各自使用中用不同的别名表示。
定义表别名的格式为“基本表名别名”。
3.WHERE子句WHERE子句通过条件表达式给出查询条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会逐条取出表中的元组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并且将满足条件的元组作为输出数据。
在WHERE子句的条件表达式中可使用下列运算符。
①算术比较运算符。
常用select语句常用的SELECT语句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10个常用SELECT语句的示例:1. 查询所有行和列:SELECT * FROM 表名;2. 查询指定列:SELECT 列1, 列2 FROM 表名;3. 使用WHERE子句进行条件查询: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列 = 值;4. 使用ORDER BY子句对结果排序:SELECT * FROM 表名 ORDER BY 列;5. 使用LIMIT子句限制返回的行数:SELECT * FROM 表名 LIMIT 数量;6. 使用JOIN子句连接多个表:SELECT 列1, 列2 FROM 表1 JOIN 表2 ON 表1.列 = 表2.列;7. 使用DISTINCT关键字去除重复行:SELECT DISTINCT 列 FROM 表名;8. 使用聚合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SELECT COUNT(*) FROM 表名;SELECT AVG(列) FROM 表名;SELECT SUM(列) FROM 表名;SELECT MAX(列) FROM 表名;SELECT MIN(列) FROM 表名;9. 使用GROUP BY子句对结果进行分组:SELECT 列1, COUNT(*) FROM 表名 GROUP BY 列1;10. 使用HAVING子句对分组结果进行筛选:SELECT 列1, COUNT(*) FROM 表名GROUP BY 列1 HAVING COUNT(*) > 数量;以上是常用的SELECT语句示例,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修改和组合。
通过这些语句,可以方便地从数据库中检索所需数据,并进行排序、分组、条件筛选等操作。
请注意,在使用这些语句时,需要确保表名、列名和条件的准确性,以避免错误或歧义的结果。
第三节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充分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能够利用多分支结构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并能够针对疑问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流程。
2、难点:理解程序中流程的代码描述。
三、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
通过学生喜欢的心理测试的小游戏再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中来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选择不同的面包能够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
(设计意图:从游戏入手,满足了学生爱玩的童心的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后面的问题做好铺垫。
)
2、初步理解
教师通过解密心理测试的秘密引出游戏的背后的支持者:程序代码,带领学生边玩游戏边看代码,从中发现规律。
同时提出问题: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如果在文本框中输入3,测试结果变成“你是灰太狼”,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对游戏代码做怎样的修改?并说明原因(代码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通过定义理解它,通过修改代码从形式上让代码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接触学生看到代码的陌生心理,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的结果。
)
3、深入剖析
通过理解星猫心理测试的过程,将不同的面包对应不同的测试结果转化为流程图中不同的条件对应不同的语句组,通过心理测试的代码导出程序基本格式。
(设计意图:图形是比较直观好理解的表现形式,通过图形引出结构的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分析该图是如何应用程序语句描述的,以具体的程序语句对照理解语句格式的基本结构也就不难了。
)
4、模拟练习
以程序填空的形式完成分蛋游戏,进一步体会不同的年龄段对应不同的礼物,体验调试程序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要演示学生的成果,适时给出表扬。
(设计意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本节课只需要理解多分支结构的执行过程,理解不同的条件对应执行不同的语句组,代码只需要简单了解。
通过流程图理解游戏在程序中的执行过程,在通过代码填空,
加强对结构的理解。
)
5、深入提高
通过思考心理测试当中没有想选择的面包的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引出当表达式对于条件1到条件N都不符合时的处理办法case else 语句组N+1.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
(设计意图:程序设计要求思维严密,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具体的实例引领学生思考特殊情况并思考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这样就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去。
)
6、小结
通过两个游戏的流程图以及统一的流程图,进而引出专业术语多分支结构——select语句。
通过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两个游戏的执行流程的同时引出本课的课题,这种结构就是VB中的多分支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知识深化
课后思考题:完成成绩评价系统,思考两种流程图的区别。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通过完成成绩评价系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思考两种流程图的区别能够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
四、教学反思
本节以设计四则运算器为重点讲了Select语句的基本格式。
通
过上节课IF语句的学习,学生对编程思想基本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根据本节内容较多的特点,在授课时除重点对Select语句格式及执行过程详解外,其他内容让学生参照教科书自己完成。
并将一些课后内容拿到课堂上来,使一些接受能力强,完成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吃得饱”。
用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能力稍差的同学也可以有所带动。
通过课后帮助家长设计薪金所得税程序,使学生对纳税意识有初步了解,增强学生依法纳税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