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秦汉美术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
- 格式:ppt
- 大小:7.95 MB
- 文档页数:42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45113学科教学(美术)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822美术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中国美术史主要考察知识点: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原始社会彩陶艺术述评;古代青铜器的特点。
第二章秦汉美术秦始皇陵兵马俑赏析;汉画像砖、画像石的描绘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人物画述评;顾恺之及其代表作品分析。
第四章隋唐美术唐代人物画述评;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分析;张萱和周昉的仕女画分析;吴道子及其代表作品分析。
第五章五代两宋美术五代人物画述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赏析;宋代人物画述评;梁楷《泼墨仙人》赏析;《清明上河图》赏析;宋代花鸟画述评。
第六章元代美术“元四家”的山水画述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赏析;倪瓒的山水画赏析。
第七章明代美术明四家的绘画艺术述评;董其昌的山水画述评;徐渭的花鸟画赏析。
第八章清代美术清代花鸟画述评;清代“四王”的山水画述评;清代“四僧”的绘画艺术述评;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述评;石涛山水画赏析;“扬州画派”的绘画艺术述评。
综述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演变。
外国美术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主要考察知识点:第一章原始与古代美术第一节原始美术雕塑《威伦道夫的维纳斯》赏析。
第二节古希腊美术古希腊美术的特点;古希腊美术不同发展时期的艺术风格;菲狄亚斯的雕塑创作述评;《米洛的阿芙罗底德》赏析;《掷铁饼者》赏析。
第二章中世纪美术中世纪美术的特点;哥特式教堂建筑述评;拜占庭镶嵌画述评。
第三章文艺复兴美术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艺术风格;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赏析;米开朗基罗《大卫》赏析;拉斐尔《雅典学院》赏析;威尼斯画派乔尔乔纳和提香的艺术风格。
第四章十七世纪美术第一节巴洛克美术巴洛克美术的特点;贝尼尼《阿波罗与达芙妮》赏析;鲁本斯《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赏析。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摘要: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2.夏商周美术3.秦汉美术4.魏晋南北朝美术5.隋唐美术6.五代十国美术7.宋元美术8.明清美术9.近现代美术正文: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中国美术史是对中国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以丰富的艺术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原始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有彩陶、岩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作品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为后来的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夏商周美术夏商周美术以青铜器、玉器、壁画等为主要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形式美和工艺技巧,呈现出神秘、庄重的风格。
3.秦汉美术秦汉美术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汉画像石、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题材、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4.魏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以书法、绘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个性表现和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隋唐美术隋唐美术以壁画、雕塑、书法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形式美和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6.五代十国美术五代十国美术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情感表达和笔墨技巧,推动了美术的发展。
7.宋元美术宋元美术以文人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强调意境、意趣,注重笔墨韵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明清美术明清美术以版画、年画、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9.近现代美术近现代美术以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创新和个性,吸收了西方艺术手法,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史前美术一、填空题1、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开始的。
2、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匀的感觉。
3、距今2、3万4、年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装饰品。
5、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
6、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7、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
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类型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
8、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有人面、鱼纹。
9、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关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10、甘肃临珧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11、半坡彩陶距今6000年左右。
12、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等。
13、中国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余处。
其中黄河流域比较重要的新石器中期文化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及大地湾文化,晚期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末期有龙山文化。
14、著名的岩画遗址有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岩画和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15、甘肃泰安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二、选择题1.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末期,其中末期的时间跨度是( D )。
A.约公元前10000至前7000年 B. 约公元前7000至前5000年 C. 约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 D. 约公元前3000至前20XX年2.长城以北较重要的是(A ),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A.红山文化B.龙山文化C. 良渚文化D.磁山文化3.(C )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个改变原材料性质的产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意义重大。
A. 石器B. 木器C. 陶器D. 玉器4.在彩陶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注入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将炭渗入陶器形成无黑如漆效果的是(C )。
A.素陶B.红陶C. 黑陶D. 印纹陶5.我国古代岩画遗迹较为丰富,较早的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新石器时代初期,较晚的则已进入青铜时代或在公元纪年左右亦即(C )。
中国美术史-秦汉魏晋南北朝(理论)一.秦汉绘画概况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宣扬功业,显示王权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在事实上促进了绘画的发展。
西汉统治者也同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绘画,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殿壁画建树非凡。
东汉的皇帝们同样为了巩固天下,控制人心,鼓吹"天人感应"论及"符瑞"说,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
汉代厚葬习俗,使得我们今天可以从陆续发现的壁画墓、画像石及画像砖墓中见到当时绘画的遗迹。
秦汉时代艺术以其深沉雄大的气魄,在中国美术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彩。
■绘画艺术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等门类。
■宫殿寺观壁画秦汉时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有壁画,但随着建筑物的陆续消亡几乎丧失殆尽。
本世纪70年代发现的秦都咸阳宫壁画遗迹第一次使我们领略到了秦代宫廷绘画的辉煌。
在秦宫遗址3号殿的长廊残存部分上,发现了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这些形象都是直接彩绘在墙上的,并没有事先勾画轮廓,可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没骨法的最早范例。
西汉的壁画则主要是为了标榜吏治的"清明"而创作的。
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记载了当时一个诸侯王所建宫殿里壁画的盛况。
宣帝时更是在麒麟阁绘制了11位功臣的肖像壁画,开了后世绘制功臣图的先河。
东汉明帝时,由于明帝本人的爱好,壁画创作之风更盛。
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佛教寺院壁画的肇始。
■墓室壁画秦代的墓室壁画遗迹,迄今尚未发现。
第一编中国古代美术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美术1. 美术起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 新石器时代美术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 名词解释:黑陶彩陶岩画4. 作品分析:人面鱼纹彩陶盆鹳鱼石斧纹彩陶缸红山文化玉龙舞蹈纹彩陶盆第二章先秦时期美术1. 为什么夏、商、周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2. 论述《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的时代、主题和艺术特色。
3. 战国青铜器的装饰风格特色是什么?4. 什么是甲骨文和金文?5. 作品分析:司母戊鼎立鹤方壶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第三章秦汉时期美术1. 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
2. 简要说明秦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
3. 何谓画像石、画像砖?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分析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5. 简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的内容和艺术表现。
6. 秦汉时代有哪些重要的陶塑和铜雕作品?7. 秦汉书法发展中的书风演变过程及重要碑刻。
8. 作品分析:武氏祠画像石马踏匈奴长信宫灯说唱俑马踏飞燕张迁碑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1.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较之汉代有哪些重大发展?2.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及其历史贡献是什么?3. 魏晋南北朝有哪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4. 试述顾恺之的时代,生平,重要的传世绘画作品以及在理论方面的贡献。
5. 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在美术评论上有何意义?6.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兴起的原因?7. 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提出了哪些重要见解。
8. 简要介绍十六国至北朝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
9. 简述陵墓雕塑的演变、发展、特征及代表作品。
10. 作品分析: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七贤图砖画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美术1. 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唐代美术发展的特征。
2. 举出唐代有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
3. 唐代鞍马画的代表作品分析4. 举例说明张萱与周昉仕女画的艺术风貌。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绘画艺术著名画家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
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
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
谢赫评价称:“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秒有气韵。
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顾恺之顾恺之,字长康,出身贵族。
他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
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刻画。
同时他也擅长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
有三件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模本,即《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仁智图》。
线条以连绵不断的、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条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一样。
顾恺之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杰出画家,擅长人物画。
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作到“精利润媚”、“笔力劲力如锥刀焉”。
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
他所创造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
不同于顾恺之、陆探微的“笔迹周密”的“密体”风格,张僧繇则使“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
“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所谓“曹衣出水”。
“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画学论著顾恺之的画论顾恺之的画论著述流传下来的有《画云台山记》和《论画》两篇。
在此,顾恺之明确提出了绘画表现对象的要求,他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谢一定器尔,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这里他继承了战国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而有了进一步的发挥。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整理可为八个章节:第一章原始美术;第二章先秦美术;第三章秦汉美术;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第六章宋元美术;第七章明清美术;第八章近代美术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
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二)原始绘画1、原始陶绘艺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三)原始雕塑1、史前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先秦青铜艺术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重点记忆)2、青铜器的分类: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3、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动物(造型及主体装饰)和几何纹样(底纹或细部)两大类,造型装饰特征:a、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b、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c、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二)先秦雕塑艺术1、青铜雕塑的两种类型a、以动物形象进行造型,大多表现与尊上,器物多为凝重宽博。
b、表现于器物的耳、盖、扣、嘴等附件上的立体雕塑。
2、战国帛画对后世人物画的影响用笔用色等绘画创作实践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墨线勾画人物的技法为后世传统绘画表现技法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章秦汉美术秦汉绘画1、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墓帛画的主题、特点主题:乞求灵魂归天;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机的将三部分贯穿起来,罕见的表现手法,画面突出了墓主的高贵身份。
中国美术史导论思考题1.作为人文学科的中国美术史有哪些基本的特性?2.中国美术在人类艺术发展中体现了哪些普世价值?3.在数码与网络时代,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美术史教学本身的研究?4.怎样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来来强化对中国美术特点的认识?课堂讨论1.如何在数码与网络时代文献图像数据库日渐完备的条件下,把握中国美术史教学中的“开放”结构,追求“学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的学术境界?思考题1.艺术有一部历史吗?如果有的话,为什么?2.史前的艺术是否都很原始?如果不是的话,为为什么?3.“进化的观念”对于认识艺术的起源有何作用?4.中国史前艺术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和特色?5.彩陶纹样如何呈现关于生死关系的视觉命题?6.中国史前玉器在人类艺术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课堂讨论1.中国史前艺术在世界史前艺术中有哪些共性和特性?思考题1.为什么先秦时期被考古学家称为“青铜时代”?2.甲骨文和六国金石文字对中国书画发展有什么深远的意义?3.三星堆青铜造像和中原青铜礼器的制作有什么异同?4.如何从中原以外的青铜文化来看待中国文明的多元发展?5.先秦艺术的装饰风格在中国美术上有什么重要性?课堂讨论1.从美术角度比较中国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特性与共性。
思考题:1.汉霍去病墓石雕和秦陵兵马俑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区别?2.西汉马王堆帛画和先秦楚帛画的渊源关系是什么?A3.从技法上讲,楚汉帛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什么重要价值4.代绘画的基本表现手法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题材内容?5.汉代艺术中的西方影响表现在哪里?课堂讨论1.汉代墓葬艺术基本的视觉命题是什么?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主要分布点有哪些?其不同的风格内容反映出哪些汉代社会的经济文化特征以及外来影响?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思考题:1.和秦汉的统一局面比较,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对美术发展有什么影响?2.造像在大乘佛教全面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3.魏晋名土如王羲之、顾恺之怎样在书画艺术上体现出鲜明的自我意识?4.书画品评的风气为什么形成于六朝?5.南北朝佛教石窟遗存如何体现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6.为f什么说“像教”的观念提出了世界宗教美术史上的重大视觉命题?课堂讨论:1.魏晋南北朝美术从哪些方面确立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准则?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思考题:1.唐代美术的楷则体现在哪些方面?2.女性的形象是怎样成为唐代美术时尚的?3.佛教世俗化对隋唐五代美术创作有什么意义4.唐代艺术家是如何认识和表现现实生活的?5.壁画、屏风与卷轴画在绘画发展史上有何关系?6.荆浩《笔法记》提出“思”与“景”的关系,如何成为艺术史上重要的视觉命题之一?课堂讨论:1.唐代国际化的的美术和视觉文化对外部世界有哪些重要的影响?思考题1.从视觉形象来看,宋代文化和唐代文化有哪些主要的区别?2.山水画花鸟画为什么会取代人物画成为画坛主流?3.两宋山水画为什么会出现南北不同的风格转变?4.皇室赞助对两宋绘画繁荣有哪些重要作用?5.《营造法式》对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总结,意义何在?6.宋、辽、金官窑与民窑对中国陶瓷发展作了哪些突出的贡献?7.文人士大夫画家的美学理想是什么?课堂讨论1.宋代绘画在中国和世界艺术史上有哪些不朽的古典特征思考题1.宋元之际绘画风格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革?2.元代艺术有哪几个活动中心?各有什么特点?3.元代宫廷和私家收藏对元代画风变革起了什么作用?4.赵孟頫为什么提出“画贵有古意”?5.援书入画在水墨写意画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6.蒙古和西域统治者的多元文化政策对文人画有什么影响?课堂讨论:1.元代文人画家独特的个人风格是怎样体现在笔墨之中的?思考题1.明代浙派和南宋院体的异同何在?2.吴门画家如何借鉴前代山水画的成就而自成面貌?3.松江派和吴门派的艺术旨趣有什么差异?4.江南私家园林和文人书斋之间有什么关系?5.书画器物收藏在明代的艺术市场和艺术创作中有什么作用?6.晚明印刷文化和版画艺术繁荣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是什么?课堂讨论:1.谈谈董其昌的书画实践和理论对明以后中国画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