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
- 格式:pptx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47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什么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药物在机体内的量变规律。
二、药物分子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被动转运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脂溶性物质直接溶于膜的类脂而通过l、转运速度与药物脂溶性(Lipid solubility)成正比2、顺浓度差,不耗能。
3、转运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4、转运速度与药物解离度(pKa) 有关酸性药(Acidic drug):HA + D H+ +A- -碱性药(Alkaline drug):BH+ D H+ + B (分子型)1、碱性环境平衡正向移动2、酸性环境平衡逆向移动离子障(ion trapping):离子型药物:极性高,亲水,不溶于脂,不通过细胞膜分子型药物:极性低,疏水,溶于脂,可通过细胞膜PH值对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影响结论:•弱酸性药物易从偏酸性环境转移到偏碱性环境•弱碱性药物易从偏碱性环境转移到偏酸性环境某人过量服用苯巴比妥(酸性药)中毒,有何办法加速脑内药物排至外周,并从尿内排出?跨膜转运的意义1、药物吸收、分布、排泄, 本质上是一种跨膜转运。
2、当弱酸性药物如阿司匹林过量中毒时, 使用碳酸氢纳碱化血液,促使药物排泄,是一种常用的解救措施。
3、哺乳妇女禁忌使用吗啡、阿托品等弱碱性药物。
为什么?(提示:血液较乳汁偏碱性)滤过(水溶性扩散)水溶性小分子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水通道,受流体静压或渗透压的影响肠粘膜上皮细胞及其它大多数细胞膜孔道4~8Å(=10-10m ),仅水、尿素等小分子水溶性物质能通过,分子量>100者即不能通过。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孔道约40Å,除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溶质均能通过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需依赖细胞膜内特异性载体转运,如5-氟脲嘧啶、甲基多巴等. 特点:1、逆浓度梯度,耗能2、特异性(选择性)3、饱和性4、竞争性5、易化扩散易化扩散,需特异性载体,如:Glucose, 顺浓度梯度,不耗能三、药物体内过程有哪些?吸收,即从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