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推荐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资源推荐表
资源所属学科资源编号[注]( )—( )—( )—( ) 教学资源名称
教学资源类型录像课教学设计课件(在对应类型中打“√”)
光盘(视频)时长分钟课件容量MB
是否授权
公开发布
是否光盘格式(建议用wmv格式)
授课教师或作者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联系地址邮政编码
联
系
方
式
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
E-mail Q Q
MSN
本资源获奖情况
推荐单
位(推荐
人)点评推荐单位(盖章)
推荐人(签名)
年月日[注]
资源编号的第一位为学段代码,按幼教、小学、初中、高中顺序分别以1、2、3、4表示;
第二位为年段代码,如小学三年级即填3,初中一年级即填1;
第三位为学科代码,如小学语文即填语,初中化学即填化;
第四位为上学期或下学期,如上学期即填上。
例: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编号为:2—5—语—上;
高二物理下学期的编号为:4—2—2—下。
长春师范学院多媒体教学课件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效果,调动广大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积极性,加大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我院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能力与应用水平,特制订本办法。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制作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要贯彻以下原则:1、先进性原则。
制作课件要坚持技术、设计和内容的先进性,处理好当前应用和以后改进的关系.2、实用性原则。
从学生及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科学选配适宜的媒体,对所开发课件进行一体化设计。
3、计划性原则。
在充分了解全国主要高校相应课程的课件制作、使用情况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科学制定开发计划和技术方案。
4、经济性原则。
兼顾不同学历/学籍层次、规模、适用专业和制作成本,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5、协作性原则。
充分利用我院已有的设备和资源,密切配合,协同开发。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流程各教学单位教师可根据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完成后经所在教学单位审定后推荐至教务处安排试用.试用多媒体课件经过一轮教学实践后由教务处安排专家评审鉴定事宜。
1、立项:多媒体课件制作采取项目负责人制,谁申报谁负责。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般应在该课程开课前6个月开始,试用前结稿。
2、推荐:由所在教学单位负责新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审定并签发推荐意见。
3、试用:根据教学单位的推荐意见,由教务处安排多媒体(试用课件)授课事宜,并跟踪其教学质量。
4、鉴定:经过一轮教学实践后,试用结束.由教务处组织多媒体教学课件评审专家鉴定。
通过鉴定则正式投入使用,未通过则要提出修改或终止开发的意见。
5、评优/汰劣:对已正式投入使用的课件,每学年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评选优秀课件和淘汰劣质课件.三、验收与评审细则1、教务处负责组织多媒体教学课件专家评审委员会。
2、多媒体课件评审标准:课件设计合理;内容比较丰富,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版面清晰,转换方便,达到制作要求;符合教学大纲;符合长春师范学院多媒体教学的基本要求;3、对验收合格的多媒体课件,根据内容量、制作水平、人工投入以及实用性等方面评出三个等级。
附件1-3:
安顺市中小学(幼儿园)市级骨干教师
推荐表
姓名韦益川
学校花江镇凉井希望小学
县(区)关岭县
任教学段及学科小学数学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一级教师
安顺市教育局制
二○一七年五月
填表说明
1.本表统一采用电脑双面打印,不接收手写表。
请按要求如实填写。
2.本表中“自我评价”一栏及此栏以前各部分由被推荐人本人填写;以后各栏由被推荐人所在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填写。
3.第1页及表中“任教学段”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或中职。
4.此表可复印填报。
教育教学先进课程推荐表1. 课程介绍本表收集了一些教育教学领域的先进课程,旨在为教师和教育从业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进修课程。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先进课程:2. 先进课程推荐2.1 教育心理学进修课程-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高级研究- 学校/机构:某某大学心理学系- 课程描述:本课程探讨了教育心理学的前沿研究,并提供实践指导,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应对教育中的挑战。
2.2 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课程-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 学校/机构:某某教育技术研究机构- 课程描述:本课程介绍了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地运用技术资源和创学方法。
2.3 教学设计与评估课程- 课程名称:教学设计与评估- 学校/机构:某某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课程描述:本课程培养了教师设计教学的能力和评估学生研究成果的技巧,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4 跨文化教育课程- 课程名称:跨文化教育研究- 学校/机构:某某国际教育中心- 课程描述:本课程探讨了跨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帮助教师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
2.5 教育管理与领导力课程- 课程名称:教育管理与领导力- 学校/机构:某某教育管理研究中心- 课程描述:本课程提供了教育管理和领导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帮助教师在学校管理和领导方面提升能力。
3. 总结以上是一些推荐的教育教学先进课程,希望这份推荐表能为教师和教育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请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这些先进课程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
语文课优秀课例推荐表本科特色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
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
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
20XX年春学期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课堂评优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认真准备,课后全面总结。
现整理如下:一、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我们都知道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把枯燥的、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知识,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掌握基本的技能和学习的方法。
全体教师在课前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电脑大屏幕上播放,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圆满的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以下特点: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光、图等提供大量的信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促进身心健康。
二、教学中渗透了新的教育理念。
本次活动最大的一个亮点参与式教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充分运用独立、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适时适度的运用鼓励的方法,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运用了小组竞赛的形式,让自己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开展2013年校级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和省级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各院部系: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研究与制作水平,鼓励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我校将启动2013年校级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省级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遴选。
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课件基本要求高校优秀多媒体课件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为讲解、演示某个或某些知识点、技能点而设计制作的、能体现教学策略和教学特色的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或资源。
本轮申报课件涉及的课程范围为我校必修课程及指定选修课程。
申报课件必须是我校教师原创的成果,具有自身的知识产权,涉及借鉴和引用的部分要注明出处;应有利于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整体建设水平在全校处于先进水平,推荐参加省级遴选的课件建设水平在全省处于先进水平;课件制作人须承诺愿意向全校免费开放共享,推荐参加省级遴选的课件制作人承诺向全省高校免费开放共享。
申报课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课件类型方面。
申报课件可为辅助教学软件、自主学习软件、教学专题网站、网络课程、仿真实训软件等类型;能实现助教、助学、仿真、实训、考核等功能,可明显改进教学与实训效果;选题应尽量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2.教学内容方面。
申报课件应用于本、专科和研究生教学,教学目的明确,紧扣大纲要求;教学内容严谨、科学,重点难点突出。
3.教学设计方面。
课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遵循现代教学和学习理论;能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生源特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满足教学需求;教学方法创新,注重启发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4.技术应用方面。
课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制作方法先进,设计理念超前,组织架构清晰,实用性、可操作性与智能性强;课件的制作平台与工具不限,软件风格、形式不限,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能够脱离平台运行;课件须使用正版软件制作,若涉及著作权责任纠纷由作者自负。
优秀学习、教学资源推荐表
表1.优秀资源站点推荐表
资源站点特点实用性评级(5级最
高)
教师俱乐部教育部关于
信息化教育
应用的相关
文件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发展中心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
践”网络课程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之一。
内容非常丰富全面,并且提供实用的工具和在线测试
表2.优秀学科站点推荐表
资源站点特点实用性评级(5级最
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栏目既包括专家的理论探索,又有经典的教学案例可以参考,还可以在讨论区参与讨
论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小学版)—课
程整合专题汇集了优质的课程整合教育资源,提供示范课例,还可以看看学科教学和教育理论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