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地质学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8
一、论述及思考题1.简述测井学或测井技术的基本特点。
答:测井学的特点是:(1)测量的特殊性;(2)方法多样性;(3)应用的广泛性;(4)信息转换存在多解性。
测井技术的特点有:1)测量的特殊性:地下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测井仪器在测井时的分辨率或探测深度要受井眼和围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井得到的信息和真实地层信息有差异;2)信息转换存在多解性:利用测井仪器测量地层的物理参数,从而解释地层的基本情况,由于地层物理参数如一个电阻率值对应的岩性是多样的,这就造成了测井解释结果的多解性;3)方法多样性:测井技术往往是测量多组地层参数的信息,然后综合多种信息对地层进行评价;4)应用的广泛性:测井技术的特点具有区域性,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构造的过程有所差异,而使得测井结果有所差异,但是曲线的相对变化差异并不大。
2.为什么说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如何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应用的多解性?答:测量对象的复杂性、测量误差以及测量方法的不匹配性决定了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
每种测井方法均有各自的探测特性和适用范围,每种测井信息都是地层某一种物理性质和物理参数的反映,都只是一种间接的信息,并且测量过程受井眼环境、测量装置性能等因素影响,故将测井得到的物理信息转换为各种地质和工程参数或信息时就存在多解性。
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的多解性,一方面要根据预定的地质任务,选择几种合适的测井方法组合综合测井系列,应用适当的解释方法,从多种物理特征上综合分析和认识地层的地质特征;另一方面要将测井同钻井、取心、录井、地层测试等其它来源的地质资料配合起来综合分析与判断。
3.概述测井资料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主要应用。
答: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测井资料的应用可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1)地层评价以单井裸眼井地层评价形式完成,包括单井油气解释与储集层精细描述两个层次。
前者的目的是对本井作初步解释与油气分析,即划分岩性与储集层,确定油、气、水层及油水分界面,初步估算油气层的产能,尽快为随后的完井与射孔决策提供依据。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提纲第一章1、名词解释: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调整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CT值、井斜角、井斜方位角、井号编排、钻时、钻时录井、岩心、岩心收获率、岩心编号、岩屑、岩屑录井、岩屑迟到时间、捞砂时间、钻达时间、套管程序、方入、进尺、补心高、补心海拔。
2、录井方法一般包括哪几种?3、影响钻时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钻时来判断岩性?4、现场上常用的荧光录井方法有哪几种?5、如何划分碎屑岩的含油级别?6、为什么要进行岩心归位?简述岩心归位的原则和步骤。
7、如何获取有代表性的岩屑?常用的测定迟到时间的方法有哪几种?8、在钻井中泥浆的功能是什么?泥浆性能包括有哪些?9、什么是泥浆的失水量和泥饼?钻井过程中对其作何要求?为什么?10、如何根据井号编排判断井别:渔浅1井、荆参2井、浩4 -3井、陵1井、沙36井。
11、泥浆显示分为哪几类?12、完井方法因地质条件不同可分为哪几类?13、如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来判断油、气、水层和其它特殊岩层?14、通过岩心录井及岩心分析可获得哪些资料及信息?第二章1、概念:油气水的综合判断、束缚水、可动水、含油饱和度、相渗透率、增阻侵入、减阻侵入、地层测试、中途测试、跨隔测试、测试垫。
2、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低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低?3、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高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高?4、简述在碳酸盐岩双重孔隙结构中,基质孔隙系统和裂缝系统的主要区别。
5、说明钻柱测试压力卡片上不同压力段测试阀、旁通阀、封隔器所处的工作状态,标注压力卡片上各点所表示的压力。
6、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压力卡片才能供我们解释分析用?7、对几张典型的压力卡片进行初步分析。
8、简述低阻油层的成因。
9、简述水淹层的地质特征。
第三章1、名词解释:有效厚度、沉积旋回、细分沉积相、标准层、标准剖面、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测井相、地震相。
《油矿地质学》思考题第1章钻井地质1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钻井类别有哪些?各类井如何编排?2探井地质设计包括哪些内容?3.什么是定向井?定向井有哪些类型?4.定向井井身参数包括哪些?其内涵是什么?如何根据井斜数据确定定向井轨迹?5.定向井与直井地质设汁有何异同?6.何谓补心高度与补心海拔?7.井深、垂深、海拔深度有何差别?8地质录井有哪些方法?9.什么是钻时录井?如何应用钻时曲线判断岩性?10.什么是岩心录井?有哪些取心方法?它们各有何特点?11.岩心出筒后如何整理、丈量和编号?12.什么是岩心归位?其基本原则有哪些?13.岩心观察与描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4.岩心含油级别分为哪几级?15.什么是岩屑录井?如何判别真假岩屑?1G什么是岩屑迟到时间?如何计算岩屑迟到时间?17荧光录井的原理是什么?18.荧光级别的内涵是什么?19.什么是气测录井?如何根据气测录井资料判别油气层?20.钻井液的类型有哪些?钻遇油、气、水层时钻井液性能通常有哪些变化?21.什么是油气上窜速度‘2如何求取?22.什么是综合录井?其在油气钻探中的作用是什么?23.什么是地化录井?24套管类型包括哪几类?2}完井方式主要有哪些类型?2G.完井报告中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和图件?第2章地层测试1.什么是钻柱测试?其与电缆测试有何差别?2.压力控制测试器与多流测试器的主要差别有哪些?3.多流测试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4.钻柱测试的主要成果有哪些?5.女日何从压力卡片中识别和读取不同测试阶段的压力?6.如何应用DST压力钡l试资料确定地层流动参数?7.如何应用DST压力测试资料确定断层距离?8.如何应用DST压力测试资料估算原始地层压力?第3章地层对比1.什么是地层对比?其目的是什么?2什么是穿时现象?在地层对比中应如何避免?3油层对比单元山大到小划分为哪几级?各级单元的内涵是什么?4基于岩石记录的地层对比的主要依据是什么?5什么是标志层?其等时依据是什么?6什么是沉积旋回?为什么可以根据沉积旋回进行地层对比?7.地层对比中“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内涵是什么?8.应用岩性组合进行地层对比的前提条件是什么?9.地层对比中的典型井应具有哪些条件?10.为什么要“顶拉平对比”?11.油藏范围内地层发育模式有哪些?12地层对比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3河流沉积的油层对比有何特点?采用哪些方法?14什么是碳酸盐岩储集单元?其划分原则是什么?15应用给定的1口井的地层划分方案及其它几口井的测井资料,如何进行地层对比?第4章油气田地下构造研究1.井下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2. 何通过测井资料对比确定断层的断点井深、断失l或重复)层段、断距大小?3 . 何通过测井资料对比确定断层性质?4如何区分倒转背斜与逆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5.如何区分不同成因的地层缺失(断层缺失、超覆缺失和剥蚀缺失)?6.什么是断层组合?断层组合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7.什么是断层面图?如何绘制?8.如何何判别断层的封闭性?9.什么是井位投影?其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投影?10什么是井斜投影?其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投影?11.绘制油气P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12.什么是井斜校正?其目的是什么?如何确定地下井位和目的层海拔深度?13在编制平面构造图时,如何根据断点、目的层井点深度、断层面图绘制断层多边形? 14.编制构造图时勾绘等深线的原则是什么?第5章油气储层1什么是储层?储集岩的特性有哪些?2根据岩性,可将储层分为哪些类型?3根据孔隙结构,可将储层分为哪些类型?4根据岩石物性,可将储层分为哪些类型?5.岩心相标志主要有哪几类?6.用于沉积相分析的测井曲线主要有哪些?对于每一类曲线,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沉积微相识别?7.如何应用地震信息进行沉积微相分析?8、沉积微相研究的基本步骤?9什么是储层非均质性?如何理解储层的层次性和结构性?to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有哪些?11. Weber(1986)与我国油田部门的储层非均质性分类有什么异同?12.什么是层间非均质性?其表征内容主要有哪些?is.什么是分层系数?14.什么是砂岩密度?15.什么是隔层?其对地下油水运动有何影明?16.如何表征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17什么是平面非均质性?其表征内容主要有哪些?18如何理解平面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其主要成因是什么?19什么是层内非均质性?其表征内容主要有哪些?20渗透率韵律有哪些主要类型?各自的成因是什么?21.如何表征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22.什么是夹层?其与隔层有何区别?23.夹层岩性、产状有哪些?24.什么是夹层频率和夹层密度?25什么是层内渗透率各向异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26什么是微观非均质性?其表征内容主要有哪些?27碎屑岩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各有哪些类型?28碎屑岩孔隙喉道主要有哪些类型?29.如何应用孔隙铸体法研究孔隙非均质性,其优点是什么?30.应用压汞法研究孔隙非均质性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及其衍生图件,可以得到哪些反映孔喉大小、分布及其连通性的参数?31.碎屑岩填隙物充填产状主要有哪些?32什么是储层敏感性?有哪些主要类型?33什么是储层水敏性?主要有哪些水敏矿物?34.什么是储层速敏性?主要有哪些速敏矿物?35.什么是储层酸敏性?主要有哪些酸敏矿物?36.什么是储层流动单元?如何表征?37.影响地下油水运动的渗流屏障主要有哪些类型?38.裂缝的力学成因类型有哪几类?39.裂缝的地质成因类型主要有哪些?40.裂缝的基本参数有哪些?41.什么是储层地质模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2.如何理解千层饼状、拼合板状和迷宫状储层结构?43.如何理解储层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44.储层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的概念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差别?45.储层综合分类评价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进行分类评价?第6章油气藏流体分布1.什么是含油气边界?包括哪些类型?2.油水过渡带与油水过渡段有何差别?3.什么是油水界面?如何理解小规则油水界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4.油水过渡段的厚薄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5.工业含油岩性边界与砂岩尖灭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含油饱和度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7据油气藏储层形态及油水产状,可将油气藏分为哪几类,各自的油(气)水系统特征是什么?8.底水油气藏与边水油气藏的形成条件是什么?9.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哪些?10.宏观储层非均质性如何影响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11,孔隙非均质性是如何影响驱油效率的?12注水开发砂岩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点是什么?第7章地层压力和地层温度1.什么是地层压力?什么是生产压差?2.什么是异常地层压力?其预测基础是什么?3.如何应用地震资料预测异常地层压力?4.女日何应用钻井资料预测异常地层压力?5.女日何应用测井资料预钡l异常地层压力?6.什么是原始油层压力?其在背斜构造油藏的分布规律是什么?7原始油层压力的确定方法有哪些?8原始油层压力等压图有什么用途‘09.目前油层压力、油层静止压力、井底流动压力的概念是什么?10.单井及多井生产时油层静止压力的分布有何特点?11.什么是压降漏斗?12,油层静止压力等压图有哪些用途?13什么是折算压力?如何求取折算压力?14油层折算压力等压图有何用途?15.研究地层温度的意义是什么?1G.如何测量今地温?17.影响地温场的因素是什么?作业:地层对比一、目的钻井剖面对比是油田地质研究的基础工作。
绪论思考题(书中第一章)1、试述地球物理测井的学科特点和技术特点。
地球物理测井属于地球科学的观测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的技术学科。
学科基础: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物理学)。
技术支撑:采用电子仪器观测井内信息(电子学和信息学)。
科学应用:研究地质和工程实际问题(地质学和石油工程学等的有关知识)。
技术特点:知识含量高,集现代观测学科的最新技术于一身,是一种高新技术3、生产测井的测量对象是什么?测井目的何在?开发测井支油气井中完井及其后整个生产过程中,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对井下流体流动的状态、井身结构技术状况和油层性质变化情况所进行的观测。
进行生产测井的目的是监视和分析油气层的生产状况和开发动态。
4、流动剖面测井需要哪些参量?应用特点是啥?流动剖面测井测量对象是是井内流体,目的在于了解生产井的产出剖面及注入井的注入剖面。
评价油气井的生产状况和油气层的生产动态。
第一章油层物理性质及渗流规律思考题(书中第二章)1、油气层开发过程中,流体的物理性质主要发生哪些变化?怎样获取表征流体物理性质的主要参数?天然气的性质参数:偏差系数、压缩系数、体积系数、密度、粘度、 地层原油的性质参数:饱和压力、溶解气油比、压缩系数、密度、粘度 地层水的性质参数:溶解气水比、压缩系数、体积系数、密度、粘度。
2、油气开发过程中,岩石的物理性质主要发生哪些变化?怎样获取表征岩石物理性质的主要参数?岩石的物理性质参数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毛细管性质3、怎样描述油层的生产能力及其变化动态?如何通过生产测试井进行监视和评价?第二章 管流力学基础及研究方法 思考题(书中第三章)1、单相管流的速度分布有哪几种形式?单相管流的速度分布有层流和紊流两种形式。
当流速较低时,流体呈一层一层的流动,各层间互不相混,各自沿直线向前流动,称之为层流;当流速变高时,流体却处于完全无规则的紊乱流动状态,称之为紊流。
2、多相管流的介质分布有哪几种流型?两相管流的流型:对于垂直管流,有泡状流动、段塞状流动、沫状流动、雾状流动(乳状流动);对于水平管流,有泡状流动、层状流动、波状流动、段塞状流动、沫状流动、雾状流动(乳状流动)。
中国⽯油⼤学现代地球物理测井思考题汇总测井思考题汇总思考题1:⽔平井的井眼环境?1 ⽔平井与直井测井环境的差异⽔平井不同于垂直井,其井眼也并⾮完全⽔平,井眼或地层也不会恰好位于设计所在位置。
在这个较为特殊的环境⾥,测井环境与垂直井有很⼤的差别,要充分考虑需要考虑井眼附近地层的⼏何形状、测量⽅位、重⼒引起的仪器偏⼼、井眼底部聚集的岩屑、异常侵⼊剖⾯、以及地层各向异性等的影响。
1.1 泥饼的差异在⽔平井中,井眼下侧的泥饼⽐较容易与固相滞留岩屑混层,形成相对较厚的岩屑泥饼层,该岩屑泥饼层对径向平均测井仪器影响不⼤;但对定向聚焦测井仪器影响较⼤,该类仪器沿井眼下测读数时,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出地层的真实响应。
1.2 侵⼊的差异在⽔平井中,由于地层的各向异性存在,侵⼊剖⾯⽐较复杂,主要呈⾮对称侵⼊分布,需区别分析。
以原⽣孔隙为主的储层中,因原始沉积在平⾯上和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般情况下,储层平⾯上渗透率⼤于垂直⽅向上的渗透率。
因此,⽔平⽅向最初的侵⼊⽐垂直⽅向的侵⼊要深,其侵⼊剖⾯可简化为以井眼为中⼼线的椭球体。
以次⽣孔隙为主的地层中,⽐如裂缝孔隙性孔隙型储层,井眼周围的地层渗透性存在着各向异性,形成更为复杂的侵⼊剖⾯。
1.3 层界⾯的差异在⽔平井中,层界⾯与井眼以⽐较⼩⾓度相交,储层特性在⽔平⽅向变化很⼩,⽔平井测井曲线难以识别地层界⾯和流体界⾯,测井曲线所显⽰的界⾯与测量分辨率、探测深度、测量偏差和仪器读值⽅向有关。
因此,测井曲线可能显⽰出相互之间的深度偏移。
⽔平井与地层界⾯的相交关系则有以下⼏种可能:1)与井眼相交的层⾯:层⾯以⾮常低的⾓度与井眼相交,很难在⽔平井的测井曲线上指⽰地层与流体界⾯,反映出的地层界⾯不再是⼀个点,⽽是延滞为⼀个“区间”,测井分层时应先找出这个“区间”,再找出界⾯点分层;2)层⾯:层界⾯离井眼较近,在仪器探测范围内,测量结果受界⾯影响严重;3)远离井眼的层⾯:不在仪器探测范围之内,测井曲线不受邻层及层界⾯的影响。
测井地质学思考题1、地层倾角测井判断古水流方向倾角测井能够反映沉积构造信息、准确计算层理倾向、倾角。
因此,对于地下地质研究,利用倾角资料分析古水流是最重要的方法。
有两种方式确定古水流:(1)利用倾角测井微细处理成果图,统计目的段内所有纹层倾向,取其主要方向代表古水流。
这种方法使用大范围内古水流砂体内部前积结构,取其主要方向代表古水流(2)统计目的层段内所有蓝模式矢量的方向,取其主要方向代表古水流。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内古水流系统研究。
将区内由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经过沉积学特殊处理)判断的古水流方向(主次)标注在平面位置上。
选井应全区均匀分布,可以控制各个相带的古水流系统方向。
每口井在选取方向时,一定要是目的层段砂体的精细处理矢量图的蓝模式方向,或者用沉积施密特图的主峰方向控制每口井的局部古水流方向。
3、测井构造分析:地层产状获取方法。
现代地层倾角测井和井壁成像测井技术能准确确定地层产状和构造要素(包括褶皱、断层和不整合面等)。
岩层最初形成时,大都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
如果发生构造运动,如褶皱运动,水平成层的岩层形成褶曲形态,各岩层的褶曲是按同一轴面套叠的,以后再沉积,新的沉积岩层在新的褶曲运动下又形成了新的褶曲,又按新的轴面套叠。
(1)通过倾角测井获取地层产状。
倾角测井每个矢量代表该深度点的地层在井眼面积范围内测到的产状。
井内不同深度点的矢量,从套叠关系分析,相当于构造不同部位的矢量。
将各部位的矢量通过套叠关系都集中到一个岩层构造面上,就能将岩层的构造形态恢复出来。
地层倾角测井研究构造与沉积时,在矢量图上可以把地层倾角的矢量与深度的关系大致分为四类:红色、蓝色、绿色和白色模式。
在组合矢量模式中,对于每一种构造的不同形态都唯一地对应了一种组合矢量模式,但是反过来则不成立,即同一个矢量模式具有多解性,但是我们可以结合其它资料排除那些不正确的解。
在井中经常钻遇多个构造,它们的组合模式将是各单个构造组合矢量模式的再组合。
思考题第一课自然电位测井SP?*1.分析自然电位的成因,写出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总电动势表达式。
答:自然电场的产生(原理)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过滤电动势1.扩散电动势产生原因: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电化学过程——电动势——自然电场产生过程:溶液浓度不同——离子扩散——离子迁移率不同——两边分别富集正、负离子 (延缓离子迁移速度)——产生电动势(直到正负离子达到动态平衡为止 ) 公式:2.扩散吸附电动势产生原因: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产生阳离子交换——产生电动势——自然电场产生过程:溶液浓度不同——带电离子扩散——阳离子交换——孔隙内溶液阳离子增多——浓度小的一方富集正电荷,浓度大的一方富集负电荷产生电动势(扩散吸附)公式:3.过滤电动势产生原因:泥浆柱与地层之间的压差造成离子的扩散。
一般在近平衡钻井情况下不考虑。
总电动势公式:*2.不同Cw、Cmf情况下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有哪些特征?1.当Cw>Cmf:(Rmf>Rw,E<0)负异常(淡水泥浆)2.当Cw<Cmf:(Rmf<Rw,E>0)正异常(咸水泥浆)3.当Cw=Cmf:(Rmf=Rw, E=0)无异常,自然电位测井失效*4.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应用于哪些方面?1.划分渗透层(半幅点法,砂泥岩剖面较常用)2.估算泥质含量3.地层对比依据: 1)相同沉积环境下沉积的地层岩性特征相似; 2)同一段地层有相同或相似的沉积韵律组合; 3)由1)和2)决定同层、同沉积(相)的SP曲线特征一致。
4.确定、划分沉积相5.确定油水层及油水界面(△USP油小于△USP水)6.识别水淹层(依据 Cw <或> Cwz) 渗透层水淹后SP基线偏移,偏移量与Cw/Cwz(注入)有关7.确定地层水电阻率Rw3.影响自然电位测井的因素有哪些?1.Cw/Cmf影响(地层水矿化度/泥浆滤液矿化度)当Cw>Cmf:(Rmf>Rw,E<0)负异常(淡水泥浆).当Cw<Cmf:(Rmf<Rw,E>0)正异常(咸水泥浆)当Cw=Cmf:(Rmf=Rw, E=0)无异常,自然电位测井失效2 .岩性影响砂泥岩剖面泥岩(纯泥岩)——基线纯砂岩——SSP(h>4d)当储层Vsh 增大,自然电位幅度△USP(变小)<SSP 靠近泥岩基线3..温度影响温度对离子运动,离子扩散速率有影响不同深度地层温度不同4.地层水、泥浆滤液中含盐性质影响(溶液中离子类型不同,迁移速率不同,直接影响Kd、Kda)5.地层电阻率影响(当地层电阻率较大时,其影响不容忽视。
普通地质学思考题集绪论一、名词解释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将今论古二、镇空属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 )、( )、( )、及( )等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 )、 ( )、( )及( )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这句话的意思是(“”)。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的思维方法。
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 )所提出,并由( )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
三、问答圈1.从总的方面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2.研究地质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3.在地质学中又可分出哪些分支学科?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6.学了“绪论”部分以后,你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第一章地球概况一、名调解释大地水准面大陆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洋中脊洋中隆大洋盆地海山海岭边缘海陆间海重力理论重力值实测重力值重力异常地滋地磁场地磁要素磁异常古地磁地热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 地热异常地震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硅铝层(花岗质层) 硅镁层(玄武质层) 岩石圈软流圈。
二、是非窿(对者打√;错者打M)1.地球两极的理论重力值比赤道大。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3.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4.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5.某地磁倾角为正值,则该地必位于北半球。
6.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磁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
()7.磁场强度的垂直分量在赤道上趋于零,在两极处最大。
第1--3章思考题1、测井资料环境校正的目的是什么?答: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各种非地层因素的影响,使校正后的测井曲线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地地层性质和孔隙流体性质的变化,以保证建模时测井曲线的质量。
2、电阻率测井曲线主要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校正的顺序是如何?答:井径、围岩-层厚和泥浆侵入的影响。
井眼校正、围岩-层厚校正、侵入矫正。
3、测井曲线平滑滤波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答:有效地抑制或消除与地层性质无关的统计起伏和毛刺干扰(消除测井曲线的起伏误差);实质是对有干扰的曲线做低通滤波。
4、为什么要对岩性分析数据进行深度归位?通常采用什么数学方法来实现深度归位?答:钻井取心深度和测井深度是两个独立的系统,通常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误差。
相关对比法。
5、测井曲线标准化地质-测井依据是什么?答:在一个油田内,同一层系的某种岩性的地层,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和近似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6、测井曲线标准化的主要顺序是什么?答:一是关键井,二是标准层,三是归纳统计曲线在标准层的响应特征,四是建立模型。
7、岩性孔隙度测井交会图图版是在什么地层条件下,采用什么模型来制作的? 答:单矿物饱含水纯岩石地层;岩石体积物理模型。
8、形成储集层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孔隙性、渗透性。
9、测井分析的孔隙度都有哪些孔隙度?答: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缝洞孔隙度。
10、测井分析的渗透率都有哪些渗透率?答: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11、测井评价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哪些?答: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含油气饱和度、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和储集层的有效厚度。
12、简述LA716测井数据文件格式?答:由一个标题块和n个数据块组成,其中标题块是对井和数据体进行说明的一些说明信息,并且只有一个;数据块是数据信息,可能有多个。
13、简述BIT带测井数据格式?答:由通用标题记录和数据记录两种信息组成。
14、简述3317带测井数据格式?答: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各种测井信息的。
1、必选作业3:从课程思考题中自由选择3-5%的题目并独立完成(不少于3个A4篇幅)。
期末考试时提交手写体必选作业。
附2、《测井储层评价》课程思考题与作业题一、论述题1.简述测井学或测井技术的基本特点。
2.从采集技术进步、岩石物理理论不断深化及生产需求等几个角度,分析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
3.假设面对一位非石油行业的专业人士,你如何回答“什么是测井(技术)”这个问题?4.面对一位地质家或石油工程师,你会考虑从什么角度、如何阐述测井技术的作用,从而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5.测井资料为什么需要“解释”?6.有人说,测井解释是一种思维过程,即根据各种测井响应,同时在相关地质或工程背景信息或知识的基础上,从所有可能的结果中寻求最可能结论的思维过程。
你同意吗?如果认可,请举例给予阐释。
如:一段地层电阻率特别高,请首先例举其种种可能性(即可能导致地层电阻率高的可能性);如何根据其它测井响应或背景知识对这些可能性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一种最可能的解释结论。
7.为什么说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如何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应用的多解性?8.如何评价测井技术的“一孔之见”?9.概述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作用与特色。
10.如何理解“四性”、“六性”关系研究?11.论述测井储层及油气评价的基本思路。
12.常规9条曲线指哪些测井方法?它们分别用于解决储层评价中的什么问题?13.概述常规九种测井方法的物理基础。
14.常规9种测井仪器的测量结果是什么?用列表方式总结其测量物理量、分辨率、探测深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15.阐述SP产生的电化学机制。
16.根据影响程度大小,阐述对SP资料进行解释时应该考虑的相关因素。
17.砂泥岩剖面中,SP异常幅度和砂岩层渗透率存在必然的联系吗?存在几种可能性?如何从其它测井曲线上上寻找论据?18.概述自然界伽马射线的来源及其能谱特征。
19.常见岩性地层正常情况下的伽马辐射强度排序。
异常GR辐射强度的可能原因。
SP测井1、泥浆分类、SP测井应用条件2、渗透层SP曲线特点3、影响渗透层SP异常幅度大小的因素及关系4、水淹层的SP曲线特征5、SP曲线应用。
6、已知某含水泥质砂岩的SP=-40mV,泥岩的SP=-65mV,完全含水纯砂岩的SP=-20mV,求泥质砂岩的泥质含量。
(GCUR=2.0)电阻率测井1、井壁附近渗透层与非渗透层特点2、泥浆侵入类型3、阿尔奇公式的适用条件及应用4、视地层水电阻率、视地层电阻率5、电阻率测井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及适用条件6、感应测井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及应用条件7、普通电阻率测井仪的探测范围8、深、浅双侧向曲线的关系9、不同电阻率测井仪所测渗透层、非渗透层电阻率的关系10、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图中的色彩与井壁介质电阻率相对大小的关系。
11、钻井诱导缝、天然裂缝的电成像测井图特征。
12、阵列感应测井曲线关系。
13、室内温度(25℃)下,地层水电阻率0.5欧姆米,深度3700米地层电阻率25欧姆米,地层孔隙度18%,求视地层水电阻率、地层含油气饱和度、含油孔隙度。
(a=b=1,m=n=2,地温梯度2.7℃/100米,地表温度20 ℃)1、讨论泥饼厚度及密度对密度测量值的影响。
2、讨论地层密度与孔隙度及孔隙流体密度的关系。
3、讨论视石灰岩密度孔隙度与地层岩性、孔隙度及孔隙流体的关系。
4、已知纯砂岩地层密度为2.32g/cm3,求地层孔隙度。
(孔隙流体密度0.75g/cm3)5、已知泥质砂岩地层密度为2.25g/cm3,泥质含量0.3,求地层孔隙度。
(孔隙流体密度0.75g/cm3,泥质密度2.5g/cm3)6、已知完全含水纯砂岩地层,其视石灰岩密度孔隙度为0.28,求地层孔隙度。
7、已知含气砂岩地层的孔隙度为0.23,求地层密度及视石灰岩孔隙度。
(天然气的密度分别为0. 5g/cm3,0.15 g/cm3)8、灰岩地层,声波时差60微妙/英尺,地层密度2.5克/立方厘米。
求地层孔隙度及次生孔隙度。
地球物理测井思考题《地球物理测井》思考题1. 简述测井的概念及基本原理;2. 测井资料有那些用途?按研究的物理性质可把测井方法大致分为哪几类?每一类包含哪些测井方法?3. 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 井中电化学电动势主要包括电动势和电动势;5. 解释SSP的意义及定义;6. SP的泥岩基线是:①测量SP的零线;②衡量SP异常的零线;③没有意义。
7. 明显的SP正异常说明:①C W>C mf;②C W<="" p="" w="C">8. 在水进过程中形成的砂岩,其SP形态是:①柱形;②钟形;③漏斗形;④蛋形。
9. SP的异常幅度及形态与哪些因素有关?10. SP资料有哪些用途?11. 用SP计算Vsh的有利条件是:①地层含油气;②薄层;③侵入深的地层;④完全含水、厚度较大和侵入较浅的水层。
12. 用SP计算Vsh的不利条件,使计算的Vsh:①小于实际值;②大于实际值;③与实际值相等;13. 岩石的导电类型有几种?沉积岩和火成岩分别属于哪种?14. 泥质的定义是?15. 含泥质比不含泥质岩石的导电性好的原因是?16. 岩石的骨架成分有:①泥质;②流体;③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等造岩矿物。
17. 地层因素F的定义是什么?其大小:①与Ro成正比,与Rw 成反比;②是基本与Rw无关的常数;③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同时与岩性和孔隙结构有一定关系。
18. 电阻率指数I的定义是什么?其大小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19. 泥浆高侵是指什么?泥浆低侵呢?20. 水层通常出现高侵,油气层出现低侵,油气层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高侵?21. 试确定电极系A3.75M0.5N记录点、电极距和电极系全名;22. 试解释“电极系探测深度”、“视电阻率”及“标准测井”的概念;23. 标准测井的主要应用是:①粗略划分岩性和油气、水层,井间地层对比;②详细划分岩性和油气、水层,井间对比;③计算固井所需的水泥量。
测井方法原理复习思考题(电法部分)一、名词解释1、频散2、地层因素3、电阻增大系数4、自然电位5、静自然电位 6、扩散电动势 7、扩散吸附电动势 8、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 9、径向阶跃介质 10、纵向阶跃介质 11、电位电极系 12、底部梯度电极系 13、梯度电极系的电极距 14、电极系互换原理 15、电极系的探测深度 16、视电阻率 17、高侵与低侵 18、标准测井 19、传播效应20、介质极化 21、介电常数二、选择与填空1.测井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个阶段,分别是。
2.电磁测井中,采用的电学性质表征参数有。
3.在现有的电磁测井方法中,电信号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是。
4.不同岩石电阻率不同,岩石电阻率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5.阿尔奇地层因素实验——选一块孔隙度为F、不含泥质的岩样,改变岩样孔隙中水的电阻率,测试发现。
6.在自然电位测井中,自然电位由等三种电动势构成。
7.在相同情况下,含泥质地层的自然电位负异常幅度纯地层的自然电位负异常幅度。
8.在普通电阻率测井中,当仪器从低阻地层穿过界面到高阻地层,经过界面时,其测井响应出现极大值,那么,这种仪器的电极系是。
9.在普通电阻率测井中,当仪器从高阻地层穿过界面到低阻地层,经过界面时,其测井响应出现极大值,那么,这种仪器的电极系是。
10.微梯度探测深度,主要反映的电阻率,微电位探测深度,主要反映电阻率。
11.深、浅侧向电极系的尺寸完全一样。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就构成了浅侧向电极系。
这样,深、浅侧向的是相同的,且受影响基本一样。
12.在普通电阻率测井与侧向测井中,所测到的视电阻率是由构成的。
13.感应测井横向积分几何因子的物理意义是。
14.感应测井纵向积分几何因子的物理意义是。
15.在感应测井中,所测到的视电导率是由构成的。
16.RLLD表示,RLLS表示,RILD 表示,RILM表示。
17.应用感应测井资料确定地层厚度时,一般采用确定地层的厚度,即当地层厚度大于3m时,所确定的厚度地层真厚度,当地层厚度小于3m时,所确定的厚度地层真厚度。
SP测井思考题1. 石油天然气钻井中,产生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扩散电动势(Ed)、扩散吸附电动势(Eda)和过滤电动势(Ef)产生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2. SP曲线的基线如何选取?为什么砂岩储集层处的SP曲线异常在有的井中是负异常、有的井中是正异常?如何读出砂岩层段的自然电位幅度值(ΔUsp)? SP曲线的基线有时会产生偏移,说明这种现象在解释上有什么用处?3. 影响SP曲线幅度的因素是什么?在SP曲线解释过程中,如何把影响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得到与实际相符的结论?SP曲线的主要用途是什么?4. 在砂泥岩剖面并中怎样根据SP曲线划分岩性?如何估计砂岩储集层的泥质含量Q sℎ值?5. 有一含水砂岩层,由电测井资料得知,该地层有侵人,其地层电阻率R t= 5Ω·m;钻井液电阻率R m= 5Ω·m冲洗带电阻率R xo= 5Ω·m;围岩电阻R s= 5Ω·m;SP曲线读数ΔUsp=-32mV;地层厚度h= 3m;井径d = 0.3m,求该水层的静自然电位SSP.6.在某井中2150m处有一砂岩储粜层,求其地层温度t。
(已知该地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为15. 6℃;地温梯度为2. 5℃/100m。
)7. 某油田的年平均地表温度为26.7℃,并已知在该油田的某井内3355m处的砂岩储集层的地层温度为93℃,求该井内深度为2440m处的砂岩储集层的地层温度t。
8. 从测井曲线图头上得知某井使用的钻并液密度为1.32g/cm3;18℃时的钻井液电阻率为0.95Ω·m。
求地层温度t = 58℃时的钻井液滤液电阻率R mfe?9. 某井内4200m处有一相当厚的纯含水砂岩层,其地层温度为149℃,由SP曲线读出该层的ΔUsp≈SSP=−87mV,如果在地层温度下的钻井液滤液等效电阻率R mfe=0.3Ω·m,求该地层的地层水电阻率R w。
10. 大港油田某井中,深度为2395m处有纯含水砂岩层,其测井资料如思考题10图所示。
思考题1、利用GR 、SP 计算泥质含量的方法是什么?答:GR 测井:泥岩的测井读数(GRmax )代表泥质含量100%的测量结果,而纯岩石测井读数(GRmin )代表泥质含量为0时的测量结果,把两者差值作为泥质含量为100%时引起的测井读数变化。
而每一资料点的测井值GR 与GRmin 的差值代表由这一资料点的泥质含量引起的测井读数变化。
SP 测井:2、怎样利用声波时差、密度测井和中子测井来求取地层孔隙度?如何进行泥质校正?对于声波时差测井:t=tma+tf ,1212--=*GCUR SH GCUR sh V min max min GR GR GR GR SH --=min max min SP SP SP SP SH --=1212--=*GCUR SH GCUR sh V同理可知密度测井和中子测井分别有:对于声波时差有泥岩校正:f ma ma v L v L v L φ+=fma v L v L L v L φφ+-=maf ma s t t t t ∆-∆∆-∆=φf ma b ma D ρρρρφ--=N Nf N N Φ=ΦΦ=φtshVsh tma Vsh tf t △△△△+--+=)1(ϕϕ同理密度测井和中子测井也有同样的公式,只是把△t 改成密度和含氢指数。
2、(1)1200-1210层段为渗透层段,1190-1200层段为纯泥岩层。
根据已知数据可知,纯泥岩层GR=100API ,SP=0mv ;纯砂岩层GR=0API ,SP=-120mv 。
1190-1200层段GR=100API ,SP=0mv ,所以1190-1200层段为纯泥岩层,而1200-1210层段GR=50API ,SP=-100mv ,0API<GR=50API<100API ,-120mv<SP=-100mv<0mv ,所以1200-1210层段为渗透层段。
(2)根据GR 求取泥质含量公式GR=50API ,GRmin=0API ,GRmax=100API ,GCUR=2; 可得min max min GR GR GR GR SH --=1212--=*GCUR SH GCUR sh V %500100050=--=SH 3/1121225.0*2=--=sh V(3)1200-1210层段①声波时差泥质校正:根据泥质校正公式②密度测井5.030/160/130/1025.0=--=∆-∆∆-∆=ma f ma s t t t t φus v l t 025.0400/10===△60/1600/10===vf l tf △30/1300/10===vma l tf △us vsh l tsh 02.0500/10===△021.002.03/130/1)3/15.01(60/15.0)1(=⨯+⨯--+⨯=+--+=tsh Vsh tm a Vsh tf t △△△△ϕϕ118.09.06.24.26.2=--=--=f ma b ma D ρρρρφ③中子测井(4)孔隙度测井探测深度常限于冲洗带;声速测井不反应次生孔隙,疏松地层需要进行压实校正;热中子测井用于水矿化度较低底层,对低孔隙地层敏感。
《测井解释与数字处理》课程作业及思考题第一章(绪论)思考题51-1.简述测井学或测井技术的基本特点。
1-2.为什么说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如何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应用的多解性?1-3.概述测井资料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主要应用。
1-4.测井资料为什么需要“解释”?1-5.用英文表述well log, well logging, log interpretation.第二章(测井解释的基础)作业题与思考题32-1.熟记测井及测井解释涉及的基本术语的英文词汇。
2-2.用英文表述下列概念:well log, well logging, log interpretation, porosity. permeability, saturation, resistivity, …2-3.熟练掌握地层水电阻率图版(矿化度、温度)使用方法。
第三章(常规测井方法要点回顾)作业题与思考题103-1.列表总结常规测井方法的测井曲线符号,测量结果的物理意义、单位及影响因素,探测深度与纵向分辨率数据。
3-1.按照SP测井课堂总结模式(物理意义、符号、单位、成因/测量原理、主要应用),总结常规9种测井方法;3-2.在Excel中作出SP-1、SP-2图版;SP-1:先将摄氏温度转换为绝对温度,用式2-13计算;SP-2:稍复杂,需将式(2-11)—(2-22)综合应用。
3-3.在Excel中作出图8-15图版(GR相对值计算Vsh),并讨论其适用条件;3-4.在Excel中作出图10-3图版(中子测井挖掘效应);注意公式(10-22)中个参数的单位3-5.阅读有关文献,综述时间平均公式的来源、应用条件等。
(通过阅读文献Time-average equation revisited得到——冯程)3-6.声速测井压实校正的原因、方法(p.57-59);3-7.在Excel 中作出侧向(图5-2)和双感应(图6-10)径向积分几何因子图版(横坐标统一用cm表示,径向半径);??3-8.在Excel中作出电阻率测井选择图版(图5-14、SLB:fig.7-38)ps,各章与解释应用相关的思考题与作业题。
测井地质学思考题1、地层倾角测井判断古水流方向倾角测井能够反映沉积构造信息、准确计算层理倾向、倾角。
因此,对于地下地质研究,利用倾角资料分析古水流是最重要的方法。
有两种方式确定古水流:(1)利用倾角测井微细处理成果图,统计目的段内所有纹层倾向,取其主要方向代表古水流。
这种方法使用大范围内古水流砂体内部前积结构,取其主要方向代表古水流(2)统计目的层段内所有蓝模式矢量的方向,取其主要方向代表古水流。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内古水流系统研究。
将区内由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经过沉积学特殊处理)判断的古水流方向(主次)标注在平面位置上。
选井应全区均匀分布,可以控制各个相带的古水流系统方向。
每口井在选取方向时,一定要是目的层段砂体的精细处理矢量图的蓝模式方向,或者用沉积施密特图的主峰方向控制每口井的局部古水流方向。
3、测井构造分析:地层产状获取方法。
现代地层倾角测井和井壁成像测井技术能准确确定地层产状和构造要素(包括褶皱、断层和不整合面等)。
岩层最初形成时,大都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
如果发生构造运动,如褶皱运动,水平成层的岩层形成褶曲形态,各岩层的褶曲是按同一轴面套叠的,以后再沉积,新的沉积岩层在新的褶曲运动下又形成了新的褶曲,又按新的轴面套叠。
(1)通过倾角测井获取地层产状。
倾角测井每个矢量代表该深度点的地层在井眼面积范围内测到的产状。
井内不同深度点的矢量,从套叠关系分析,相当于构造不同部位的矢量。
将各部位的矢量通过套叠关系都集中到一个岩层构造面上,就能将岩层的构造形态恢复出来。
地层倾角测井研究构造与沉积时,在矢量图上可以把地层倾角的矢量与深度的关系大致分为四类:红色、蓝色、绿色和白色模式。
在组合矢量模式中,对于每一种构造的不同形态都唯一地对应了一种组合矢量模式,但是反过来则不成立,即同一个矢量模式具有多解性,但是我们可以结合其它资料排除那些不正确的解。
在井中经常钻遇多个构造,它们的组合模式将是各单个构造组合矢量模式的再组合。
(2)通过井壁成像技术获取地层产状。
井壁成像测井资料主要是井壁的数字成像图,用色彩及辉度来表现构造现象。
由于裂缝和层面处岩性的突变,造成了岩石的电导性或岩石的密度有突然的变化,在成像测井的图像上就会表现为一条明显的暗色条带,追踪这个条带的变化趋势,可以计算出断层的产状及褶皱的要素。
4、裂缝的测井响应分析及其主要特征。
P179-1865、裂缝型储层中裂缝的定量产状及储层参数识别方法。
P186-1926、如何通过测井资料分析现今地应力场的方向。
P1987、烃源岩的测井响应及其识别方法。
由于烃源岩含有固体有机质,这些有机质里富含有机碳,而有机碳具有密度低吸附性强的特征。
因此,烃源岩在许多测井曲线上具有异常反应。
正常情况下,含碳越高的烃源岩,其测井曲线上的异常程度就越大。
通过测定异常值的高低,就能反算出含碳量的大小。
对烃源岩有异常反应的测井曲线主要有:(1)自然伽马曲线:在该曲线上表现为高异常,这是因为富含碳的烃源岩往往吸附有较多的放射性元素铀。
(2)密度和声波时差曲线:富含碳的源岩层,其密度低于其它岩层,因而在密度曲线上表现为低异常,在声波时差曲线上表现为低(高时差)异常。
(3)电阻率曲线:成熟的岩层由于含有不易导电的液态烃类,因而在该曲线上表现为高异常,利用这一特征可识别烃源岩成熟与否。
(4)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烃源岩一般富含放射性元素,主要是吸附特殊元素(如U)高异常。
………………P204-2108、ΔLgR求TOC的方法(图、公式和流程)。
声波和电阻率曲线重叠法是Passey于1989年研究的一种适用于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生油岩的TOC预测技术,该技术能够精确预测不同成熟条件下的TOC。
在应用时,时差曲线和电阻率曲线刻度为每两个对数电阻率刻度对应的声波时差为-100μs/ft,把非生油岩曲线叠在一起作为基线,当两条曲线在一定深度范围内一致或完全重叠时为基线。
确定基线以后,用两条曲线的距离来识别富含有机质的层。
两条曲线的距离为ΔLgR,每一个深度增量测一次。
ΔlgR与TOC线性相关,并且是成熟度的函数。
如果可以确定成熟度(单位为LOM;Hood,1975),那么利用ΔlgR—TOC关系图可以把ΔlgR直接换算成TOC。
成熟度LOM可以从大量的样品分析中得到(如热变指数Ro),或从埋藏史和热史的评价中得到。
如果成熟度LOM估算不对,那么TOC绝对值将有误差,但仍能正确反映TOC的垂向变化。
根据声波-电阻率叠加计算的ΔlgR代数方程是:ΔlgR=lg(R/R基线)十0.02(Δt—Δt基线)式中ΔlgR—实测曲线间距在对数电阻率坐标上的读数;R—测井仪实测的电阻率,Ω.m;Δt—是实测的传播时间,μs/ft;R基线—非生油的粘土岩中基线对应于基线值的电阻率;0.02—依赖于每一个电阻率刻度的-50μs/ft比值。
通常,Δt基线值在整个井中都一样,仅R基线值变化,来使曲线叠合。
对TOC剖面图(Passey等)所示的井段,用Δt基线=100μs/ft和R=1.0Ω.m相应的来画图。
从ΔlgR 计算TOC的经验方程为:TOC=ΔlgR×10(2.279—0.1688LOM)式中TOC—计算的总有机碳质量含量%;LOM—成熟度;LOM=7:对应于生油干酪根成熟作用的开始;LOM=12:对应于生油干酪根过成熟作用的开始。
9、比较说明地层倾角测井在构造解释和沉积解释上的差异。
通常地层倾角测井经过长相关对比处理得到小比例尺(1:200)的倾角成果图用于地层构造学解释,包括产状、褶皱、断层压实后的砂体形态、裂缝识别等。
地层倾角资料垂向采样率高, 能够识别厘米级的地层信息, 同时, 数字处理的成果图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使其在解释地层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既可解释地层层理构造, 地层接触关系, 也可识别断层和不整合等构造变化。
而应用于沉积学中必须作特殊的处理,即短相关对比(使用较大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精细模式识别的交互处理,甚至使用最先进的成像手段,并始终贯彻“岩心刻度测井”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中通过岩心观察和沉积构造描述,总结测井相和沉积相之间的对应关系,沉积研究主要得到沉积结构、构造、古水流方向等信息。
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能够提供精细的沉积构造信息, 用地层倾角研究岩层的层理构造, 从而了解沉积搬运方向和估计沉积环境, 分析古沉积环境, 产层的分布特征。
1.倾角测井数据成果显示方式:列表;倾角矢量图;方位频率图;杆状图;圆柱面坐标图;2.倾角矢量的模式:红色模式:倾向大体一致,倾角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一组矢量;绿色模式:倾向大体一致,倾角不随深度变化的一组矢量。
蓝色模式:倾向大体一致,倾角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的一组矢量。
白色模式:倾向和倾角都杂乱变化的一组矢量或点子少,可信度差。
3.有断裂破碎带的断层矢量图上显示为绿—乱—绿模式。
旋转断层矢量图上显示为绿—绿模式。
断裂面没有变形的断层(均为绿色模式)4.成像测井井下仪器是以扫描方式或阵列方式来测量岩石的某个物理量(电阻率、声阻抗等)在柱状坐标系(r,θ,z)中的分布,输出的是该物理量的沿井壁或井周的分布图。
5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主要优点:能提供井壁附近地层的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图像外观类似于岩心剖面,可用于识别裂缝,分析薄层,进行储层评价以及沉积相和沉积构造方面的研究,在探测复杂岩性、裂缝性油气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6电成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1)电极的大小及形状:电极越小,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电极越小,流入其电流越小,仪器灵敏度越高;电极越小,泥饼对电极的影响越大;电极周围绝缘环带越宽,噪声越低,信噪比越高。
2)极板与井壁之间的间隙:该间隙越大,仪器的垂向分辨率越小,对地层的灵敏度越小。
3)侵入的影响:侵入的影响类似于对浅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影响。
7.电成像的地质应用:1)图像解释遵循的基本原则:图像上的颜色仅仅反映的是电阻率的大小,不表示地层的实际颜色。
图像上颜色越深,电阻率越小,反之,颜色越浅,电阻率越大。
裂缝识别及评价;地质应用:地质构造解释;地层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解释;储层评价;帮助岩心定位和描述;高分辨率薄层分析与评价;确定井眼几何形状,推算地应力方向;确定井层位置和射孔位置。
8. 1)静态归一化:即在较大的深度段内(相应于某层段或某一储集层段),对仪器的响应进行归一化,即在一个深度处特定色彩表示的电阻率,而另一深度处如果色彩相同,即表示该深度处具有同样的电阻率。
优点:在较长的井段内通过灰度和颜色的比较来对比电阻率。
缺点:不能分辨小范围内微电阻率的变化。
2)动态归一化:即在较短的井段内,选择灰度的深浅和色彩的浓淡来表征电流强度的级别。
优点:能反映局部范围微电阻率的变化,更精细地研究井壁岩石结构、裂缝等变化9. 声成像测井原理:也称为超声波成像测井,仪器记录声波传播时间和反射波幅度(能量)。
超声电视成像测井采用旋转式超声换能器,对井眼四周进行扫描,并记录回波波形。
岩石声阻抗的变化会引起回波幅度的变化,井径的变化会引起回波传播时间的变化。
将测量的反射波幅度和传播时间按井眼内3600方位显示成图像,就可对整个井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由此可看出井下岩性及几何界面的变化(包括冲蚀带、裂缝和孔洞等)。
10 声成像测井的影响因素:换能器的尺寸和工作频率:直径相同的换能器,发射频率越高,仪器的聚焦能力越强,分辨率越高。
但是,随着超声频率的增高,声波的衰减幅度增大,造成超声探测距离减小。
仪器偏心的影响:当测井仪器在圆形井眼中处于偏心状态时,换能器向井周每一个点发射的声波不能垂直入射,入射声束与反射声束存在夹角,接受器不能接受到全部的反射波,造成回波能量的损失,而且,仪器与井周每一点的距离也不等,距离的差异,也可以造成回波能量损失的差异。
井内介质:井内介质密度越大,声波衰减越大,探测灵敏度下降(测量的距离(椭圆形井眼);目的层的表面结构;目的层的倾角;岩石的波阻抗差异)。
11.声成像的地质应用:1)图像解释的原则:在图像上,颜色不代表地层的实际颜色,浅颜色代表声波传播时间短,接收信号的能量(幅度)高;反之,深颜色代表声波传播时间长,接收信号的能量(幅度)低;主要应用:360度高分辨率井径测量,可分析井眼的几何形状,推算地应力的方向;探测裂缝和评价井眼垮塌;确定地层厚度和倾角;进行地层形态和沉积构造分析;检查套管腐蚀和变形情况;进行水泥胶结质量评价。
12.按成因和岩性把储集层划分为三类: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其他岩类储集层。
13.岩性确定:岩性-密度测井法;岩性-孔隙度交会图法;中子-密度交会图;M-N交会图法孔隙度的确定:岩石体积物理模型法;岩石体积物理模型法;双孔隙度交会图法;地区经验公式法;饱和度确定:Archie公式;Rt~φ交会图法;束缚水饱和度的确定:可使用孔隙度、泥质含量和润湿性来建立束缚水饱和度经验关系渗透率的确定:经验模型法;多元回归法;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等技术;泥质含量的确定:泥质含量的相对值确定法;泥质含量的经验公式确定法,地层水电阻率Rw的确定:根据水样资料确定Rw ;利用;SP测井确定Rw;电阻率一孔隙度组合确定Rw;解释人员根据经验直接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