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法律与生活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第一框认识调解与仲裁多元纠纷解决方式:(1)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2)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一、调解——以和为贵:1.调解的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2.我国的调解制度:3.人民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1)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2)性质: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3)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4)法律效力: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但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二、仲裁——便捷经济:1.仲裁的机构与种类:(1)仲裁委员会: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办)。
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
它独立于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无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但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司法认可。
(2)仲裁的种类: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
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
2.商事仲裁: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相关链接】不能仲裁的纠纷情形:①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②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商事仲裁制度:①或裁或审: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七年级思品下册《第9课法律与生活》讲学稿第9课法律与生活第1站法律就在身边班别:姓名:座号:●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法律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调节器,做一个法律的人。
(2)知识目标:学会运用正当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教学重点了解法律在个人生活重要作用的表现以及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教学难点法律通过对利益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调节实现社会和谐。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一)阅读课文《9.1法律就在身边》,完成《思维点拨》。
●过程课堂学习与探究一、构建知识体系9.1法律就在身边1、法律的意义(1)(2)二、材料分析题1、高三学生王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弟弟被人打伤,王某气愤至极,遂纠集了一伙人把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伤。
结果,王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想法律师的理想化为泡影。
(1)王某为什么受到法律的制裁?(2)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结合实际谈一谈我们的生活与哪些法律有关三、课堂检测1、(多选)对于法律的作用,我们应该这样来认识()A.保护善良B.救济弱小C.防范侵害D.制止犯罪2、在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时,最有效的准则是()A.道德B.法律C.纪律D.中学生守则3、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底线是()A.不违反道德B.不违反法律C.不违反刑法D.不违反宪法4、(多选)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表现为()A.是使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调节器B.②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C.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E.指引着我们的行为方向5、警戒着人们生活的基本防线是()A.法律B.道德C.公约D.制度6、(多选)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
这些方式有()A.调解B.和解C.诉讼D.仲裁7、青少年要()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②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人进行加倍的报复③树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④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⑤做大官,掌大权,使人不敢侵害自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⑤8、某校七(2)班小宁在放学时,被胡某等3人拦住。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主要讲述了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方面的作用。
教材从我们身边的法律切入,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保障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法律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有一定的好奇,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深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他们明白法律是保障自己权益的重要手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探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3.知识讲解:在学生理解案例的基础上,讲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使学生掌握法律的相关内容。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运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蔡村初中七年级政治(下册)主备:李德生审阅:宁有虎姓名:第九课 法律与生活教学目标:1. 通过对法律与生活关系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自觉遵守法律规则的意识。
通过关于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2.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社会现象进行法律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分类,了解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以及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方式。
要点知识:1. 现代法律是安排、协调诸多不同利益关系最有效的准则。
2. 权利的含义。
3. 当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节、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
4. 与日常生活有关系的主要法律有: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内容分析:第二站法律就在身边本文以彩票案例引入:其中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
第一自然段提出,法律是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调节器。
主要针对两个问题分析:其一,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其二,法律在调节人际关系从而使之得以和谐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第二自然段指出,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人际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其一,是诸多不同的利益关系需要有明确、稳定、合理的准则来安排和协调,这其中包括法律规则、道德规则等社会生活中的诸多规则。
其二,是法律在协调诸多不同的利益关系方面发挥着其他规则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第87页的第二幅图片主要说明法律在调整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88页知识链接,设置这个栏目的主要意图是要说明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所形成的关系都要受到法律的调节。
第二站用法律维护权益本站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行学习总结,从而达到本单元在能力和情感、态度及价值方面的最终教学目标。
第9课法律与生活
教师寄语: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法伏尔泰
【学习目标】
1、列举现实生活与法律密切相关的例子
2、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3、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点】
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感悟体验(相信自己,我能行)
请同学们认真、快速阅读课本第86页-第91页,完成下面自学探究题。
要求在课本上找出来,对关键词语进行圈点,看谁读的细,读的快,找的准。
1、法律发生作用的途径
2、用法律维护权益
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是最强有力的救肋手段。
当我们的受到时,法律可以通过、、及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成功源于合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请同学们先自行思考下面问题,然后在组内交流,相互补充,意见统一后即上黑板展示。
1、阅读课本第89页方便面中的法律官司。
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这样的事情,你是否也觉得有法律在你身边呢?
(2)除了上面涉及的法律外,你还知道什么法律?
2、阅读课本第60页酒吧的遭遇。
回答:
(1)酒吧保安侵犯王女士的什么权利?
(2)假如是你,你怎么办?
3、高三学生王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弟弟被人打伤,王某气愤至极,遂纠集了一伙人把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伤。
结果,王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想法律师的理想化为泡影。
(1)王某为什么受到法律的制裁?
(2)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归纳整理(内化巩固,点拨提升)
学了本课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四)达标训练(说明:带※号的为多项选择题)李小军的邻居因涉嫌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听到这个消息,李小军父亲对李小军说:“你可千万别学他的样,否则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李小军说:“我一定做个遵纪守法的人。
”据此回答1—3题
1、李小军的话“我一定做个遵纪守法的人”说明,法律在此的作用是……………………()
A.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B.法律保护我们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C.法律指引着我们行为的方向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2、李小军父亲说的“你可千万别学他的样”一语表明,法律在此的作用是………………()
A.警戒着人们生活的基本防线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C.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
D.受害者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
3、下列有关法律的说法是由李小军邻居被判刑而引发的议论,其中对此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A.法律是使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调节器
B.法律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C.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D.法律只是惩罚犯罪分子的有力武器
4、法律以特有的力量和威慑,将每个人的欲望控制在适当与合理的范围内,以维持群体与社会的和谐存在。
这说明………………………………………………………………………( )
A.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B.法律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C.法律是使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调节器
D.法律是受害者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
5、某校七(2)班小宁在放学时,被胡某等3人拦住。
要求交100“保护费”,否则就揍他,小宁的正确做法是……………………………………………………………………………()
A、交100“保护费”,保平安
B、躲在家中,不出去。
C、及时告诉老师,家长,或打110
D、找人帮忙,把此事摆平。
6、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列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 A.请有关部门调解B.向有关部门投诉
C.向有关国家部门提出控告 D.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7、一名15 岁的中学生因被某超市怀疑有偷窃行为,被强留达3小时之久……,超市的做法是………………………………………………………………………………………………( )
A.工作认真的表现 B.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法制观念淡薄的表现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8、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密切相关,青少年要………………………………………………()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B.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人进行加倍的报复C.树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 D.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9、放学后,小华看到小勇正在偷偷地抹眼泪,便问:“小勇,你怎么啦?”小勇说:“我遇到麻烦了,有位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向我索要了两次钱,我都给了他。
今天,他又要我在约定的地方给他300元,还不允许我告诉任何人,否则就会喊人来打我。
”这时,小华应该这样帮助小勇…………………………………………………………………………………………()A.及时拨打110报警B.告诉他数额不大,按时给他算了
C.想办法告诉家长或老师D.邀几个同学去教训那位高年级同学
※9、七年级学生小刘,由于好奇而迷恋上网打游戏、抽烟,积习难改,导致经常迟到旷课抄袭作业,父母和老师多次劝告无效。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的教训是…………………………()
A.要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遵守校纪校规B.要自觉履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C.要培养高雅的情趣爱好,拒绝不良诱惑D.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10、下列法律中与我们初中生关系较为密切的法律是…………………………………()
A.《义务教育法》B.《行政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D.《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
※11、法律对社会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
()
A、维护社会的安全与和谐
B、惩治犯罪,保护人民
C、只惩治违法犯罪人员
D、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人际关系
※1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紧急情况。
以下部分特殊电话与其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相对应正确的是……………………………………………………………………()
A、报警电话“110”——负责处理各种刑事案件和社会治安及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
B、报案电话“122”——负责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C、火警电话“119”——负责处理各种火灾
D、急救中心求救电话“120”——负责处理各种突发的严重疾病和受伤
13、初中生小华染上了抽烟、喝酒的坏习气,因担心被老师发现经常爬墙到校外抽烟、喝酒。
由于开销过大,他经常向同学借钱,最初还能够按时归还,慢慢地就找找各种理由拒绝还钱。
为了弄到更多的钱,他们便去勒索低年级同学,最后铤而走险,到学校附近的小卖部实施抢劫,把小卖部的老奶奶打成重伤,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1)小华违反了哪些规则?其中哪些是有形的,哪些是无形的?
(2)请你做一个调查,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3)假如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