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春六年级语文下册半期学情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4
六年级语文下第三组学情分析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下第三组学情分析六年级语文下第三组学情分析六年级的语文学习,我将其称作语文之旅,在这一程汗水,一路花香的旅途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既有独特性,又有共性,课前预习,搜集资料,利用工具书,合作交流等方式和方法,已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常规形式。
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本组课文展现的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追忆的是一个个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共有两篇精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两篇略读课文《灯光》《一夜的工作》。
课文中的人物所处的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是相同的。
由于本组课文的内容与现在的学生生活相关较远,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了解,基于六年级下期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只要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学生不仅会受到文本中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还会去立志,发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远大的理想。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篇幅长,故事性强,以文章的故事情节及作者对人物细腻的刻画为突破口,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如父亲对我提问所表现出兵含糊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对比,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对比,学生就会深深地感受到李大钊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是学生初次接触的议论文,文章含义深刻,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如何让学生领会文中所讲的道理,就需要让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如,联系实际,联系学生身边的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事,由此启发学生,方可明白“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本篇课文的写法是学生初次接触,采用讨论、交流之后,估计学生仍然有困难,要帮助学生问题细化,寻找关键词句来理解。
《灯光》《一夜的工作》是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清晰,语言朴素,给足时间自读自悟,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目标能够达到。
单从教的角度而言,有时心想事成,有时事与愿违,从实施到实现,还决定于学生的这一主体,所以,学情分析,不过纸上谈兵,真正指挥千军万马是需要理论结合实际。
六年级学生学情分析报告语文1. 引言语文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年级是小学最后一个学年,学生们需要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掌握基础语言运用和阅读理解能力,为中学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分析六年级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情,为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
2. 学生学习兴趣分析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整体较高。
其中,阅读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语文活动之一,他们喜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如小说、童话故事和科普读物等。
此外,学生们对语文课上的讨论和交流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和分享看法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词汇和语法掌握情况在词汇方面,六年级学生对常用词汇的掌握相对较好,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词汇。
但是在一些复杂和生僻的词汇上,学生们的掌握程度还有待提高。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并提供更多的词汇练习。
此外,学生们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较为薄弱,常常出现错误的语法使用。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和练习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并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4. 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测试中,我们发现六年级学生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中的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能力相对较弱。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对学生进行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的训练,同时加强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5. 写作能力分析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体现。
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整体较为薄弱。
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存在语句结构混乱、逻辑不清晰和词汇表达困难等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写作教学的培养和训练,并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
6. 阅读习惯分析阅读习惯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学生数量根据六年级全校学生信息统计,共计150名学生,其中男生80名,女生70名。
二、学业情况分析1.学习态度六年级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2.写作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文写作任务,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条理结构较为清晰;但仍有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需加强语言训练。
3.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体较强,阅读速度适中,理解能力较高。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理解文章隐含意义和深层次思考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行指导和辅导。
4.习惯养成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按时完成作业,课堂上专心听讲,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散漫的学习态度,需进一步引导和纠正。
三、课堂表现分析1.课堂互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活跃,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敢于提问和回答问题,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互动。
2.学习参与学生能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课堂任务,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主动向教师请教问题。
3.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堂作业完成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准时提交且质量较高,基本能够掌握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点。
四、问题分析1.书写问题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需要加强书写训练,提高书写质量。
2.阅读理解问题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缺乏深层次思考,并且对文章的隐含意义理解困难,需要更多的辅导和培养。
3.学习习惯问题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为散漫,对课堂讲解和作业完成不够认真,需要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改进措施1.针对书写问题,开展书写规范训练,加强学生审美意识和书写规范的养成,提高书写质量。
2.针对阅读理解问题,开展阅读能力训练,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细节和隐含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加强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4.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别化教学,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全面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六、总结六年级的语文学情分析显示,学生整体具备较好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业水平。
2011年秋季第一学月学情调查题六年级语文(总分100分,其中2分书写分。
90分钟完卷)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daîsuìquán suōlaňdaìjiaňyuè qí zhì( ) ( ) ()()( )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线标出)(3分)娘儿俩.(liǎng liǎ) 落.枕(làluîlào)几.乎(jījǐ)喷.香(pēn pèn)明晃.晃(huǎng huàng)待.会儿(dāi dài)三、辨字组词(5分)烤()梗()褐()焰()钮()拷()便()渴()陷()扭()四、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4分)()()吞枣()羊补牢狐()虎威( ) 耳盗铃五、我能用“严”组成不同的词,并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3分)爸爸对我的要求一向很( )。
有一天,爸爸让我看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写:李大钊在革命形势非常()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
他被捕后,敌人对他()拷打,他仍然()党的机密,最后被敌人残忍杀害。
读了文章后,爸爸要我讲给他听。
我笑嘻嘻地讲,一点儿也不()。
爸爸()地批评了我,说我不尊重革命前辈,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六、句子魔方。
(12分)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缩句:2、稻草人是农人做的。
扩句:3、我们齐心协力。
我们很快完成了任务。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4、我下决心改掉不好的坏习惯。
修改:5、放学后,李玉对赵利说:“你到我家来,我帮你补习功课。
”转述句:6、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反问句:七、指出下面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6分)①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
连忙摇动扇子。
()②小女孩的鞋被小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③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学情分析【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情调研检测试卷「参考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学情分析【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情调研检测试卷「参考答案」】学校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装……………………………………订……………………………线…………………………………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情调研检测试卷(时间:90分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
(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 毕业会考就要临近了,我xīn jí rú fén(),因为妈妈给我定下了学习mù biāo(),一定要wèn dǐnɡ()全年级,这给我cuì ruò()的心灵pínɡ tiān()了几分压力。
但我却调皮地对妈妈说:“我一定不怕xī shēnɡ(),排除一切kùn nan(),用qiè ér bù shě()的精神,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二)下面句中加点字的音节,没有错误的一项是()(4分) A.妈妈老是埋(mán)怨我,说我学习不够踏(tā)实。
B. 机器人的机械(jiè)手臂居然能灵活地摘下一朵玫瑰(ɡuì)花,真是不可思议!(三)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A.面对严峻的形势,父亲拒绝离开北京。
B.他正在试验室里搞侧量,请不要去打扰他。
(四)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孰对孰错(谁)B.自叹弗如(不)C.缴枪不杀(弓箭)D.玉石俱焚(全,都) (五)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6分) 1.选词填空。
(8分) 反应反映(1)请你把这件事()给校长,他会解决的。
(2)老板转身拿起一块面包,见我没有(),以为我嫌少。
六年级语文学情分析报告一、导言语文学科是我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情,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本次报告旨在对六年级语文学情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
二、综合评价1.学习态度分析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态度端正,对语文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且缺乏主动性,在课堂上表现较为被动。
需要进一步引导这部分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学习能力分析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整体较为突出。
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并且在阅读、写作、听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然而,受到时间和课堂环境的限制,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课外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3.学习成绩分析根据本学期的考试成绩统计,六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整体表现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其中,20%的学生成绩优秀,70%的学生成绩良好,10%的学生成绩较为一般。
这表明教师的教学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也需要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三、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
2.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诗歌赏析、散文阅读、文学作品分析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3.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配对合作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四、学情分析1.读书习惯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平时有一定的阅读习惯,他们喜欢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课外读物。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半期调查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一、看拼音,写词语。
diǎn zhuìyī shanɡshāo wēi yōu yǎlǜ tǎn mó hu huā lěi chán mínɡ二、用“√”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宪.兵(xián xiàn )鸿鹄.(húgāo)押.送(yā yà)搁.置(gōu gē)瞻.仰(zhān zān)苍劲.(jìnɡjìn )三、区别字组词。
泊(_________)何(_________)瓜(_________)间(_________)伯(_________)荷(_________)爪(_________)涧(_________)四、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完成句子。
一去不(____)(____)思乱想全神(____)注(____)喜若狂归心(____)箭追悔(____)及忐忑不(____)(____)然不同八儿(____)地看着妈妈煮制腊八粥,但是今年的却与往年的(____),原来是妈妈把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五、选词填空。
居然竟然偶然依然果然1.有些(_____)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2.在寒冷的昆仑山上,这些来自亚热带的葵花子(_____)发芽了。
3.虽然这次考试我的成绩不错,但我(______)要继续努力。
4.这么大的事,他(_____)没跟我商量。
5.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雪,早上起来一看,(_____)下了好大的雪。
六、句子长廊。
1.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细想来,他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改成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照例句写一写。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情分析(通用11篇)【篇一】小学六年级语文学情分析根据学校工作需要,从本学期开始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
一、学习情况:(1)学生情况:本班男女生人数均衡,留守儿童比例较大。
学生总体反映出纯朴、可爱、调皮的性格。
其中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但分析能力却不及男生。
(2)学生成绩:由于留守儿童比例较大,课外学习几乎无人督促,而小学生又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依然存在,及格率很难突破80%(3)学习习惯: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
比较喜欢上语文课,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
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二、今后采取措施: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要求学生先从行为语文做起,再到怎样学习语文,后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3、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
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半期调查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qī liáng kuān wèi pái huái yán jùn pì jìngjì tuōwěn hékǒng bùxì nìzhān yǎng二、用“\”划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1.正.(zhēng zhèng)月初六正.(zhēng zhèng)好是他的生日。
2.一阵旋.(xuán xuàn)风吹来,地上的枯枝烂叶不停地旋.(xuán xuàn)转。
3.他能写出如此苍劲.(jìnɡjìn)有力的大字,源于他平时刻苦练习的劲.头(jìnɡjìn)。
三、比一比,组词。
屈(_________)悦(_________)姿(_________)竭(_________)拙(_________)阅(_________)资(_________)揭(_________)四、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万象(____)(____)重(____)天(____)焉(____)(____)福心(____)气(____)翻(____)倒(____)五(____)四(____)万(____)得(____)死得(____)(____)五、给下列句子选填合适的词语。
嗤笑冷笑傻笑狞笑1.他看上去有点古怪,一直在那里_______,一点儿也不严肃。
2.老汉看了看敌人,________一声说:“你们休想让我投降!”3.她并不理会同桌的_______,依旧认真地画杨桃。
4.巫婆________着向睡熟的小女孩伸出了魔爪。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他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国的红豆啊,红得..艳丽,像.朝阳的初..活泼,像.泉水的叮咚让人清爽;红得生,让人神往。
六年级语文下册半期学情调查卷一、基础知识(共5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hàn liú jiā bâi dà fā lãi tíng qì shì xiōng xiōng x ǐxiào y án kāi()()()()míng sīkǔ xiǎng zhì lǐ míng yán shí jīn bú mâi huān hū qu â yuâ()()()()(二)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造句。
(3分)1.不拘束:大方——2.不小气:大方——(三)我会把句中加点的词换一个更恰当的。
(6分)1、爸爸是个足球迷,一谈起他喜爱的球队,总是夸夸其谈....。
()2、老人的话让我突然悔悟....,这时,我才意识到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地老师。
()3、老师高兴地宣告..:“王菲儿同学获得书法大赛的金奖了!”()4、直到现在,人们还一直很敬佩..普罗米修斯。
()5、人们苦苦请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6、在治水的过程中,最艰苦..的工程是开凿龙门。
()(四)选择下面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4分)①严厉②严明③严重④严肃⑤严格⑥严正⑦严峻⑧严密()的声明()的考验()的要求()的态度()的病情()的惩罚()的纪律()地监视(五)指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
(2分)A. 表示心理描写的断断续续B. 表示语意的跳跃C. 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D.表示语言断断续续1.古老的钟发哑得敲了十下、十一下……( )2.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3.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4.“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家,你在家里做什么呢?”()(六)文言文。
2011春忠兴片区六年级下册学情调查
语文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照例子做题。
(2分)
二、语言基础。
(28分)
1、看拼音,写词语。
(6分)
méi gu i kuíwúchuǎi cèlǎn duò
( ) ( ) ( ) ( )
zhuīdào fùshuì
( )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3分)
殡仪馆(bīn bìn)妨碍(fāng ài fāng’ài) 语塞(sè sāi)
惩罚(chén chéng) 下诏(zhāo zhào) 挨打(āi ái)
3、给下列字找个形近字,并组词。
(4分)
稚()浃()陵()汝()
()()()()
4、查字典。
(4分)
“穷”,()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穷”的解释有:(1)缺乏财物;(2)环境恶劣,没有出路;(3)达到极点;(4)尽,完;(5)到极限,“穷人”应选择解释();“理屈词穷”应选解释();“穷凶极恶”应选解释()。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分)
长途()()()()忡忡
乐()生()()()不安6、用“静”字组词,填入下面括号里。
(3分)
西蒙的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她的孩子们的呼吸却均匀而(),在海风呼啸声中()地睡着。
7、句子。
(4分)
(1)歌利亚对着大卫叫道:“你竟敢这样轻视我,我要把你杀了喂鸟!”(改为转述句)
(2)植物能茁壮生长。
土壤里含有水分和营养。
(按要求用关联词连接。
)
,因为。
,因此。
(3)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修改病句。
)
三、日积月累。
(16分)
1、一儿曰:“日初出,及日中,此不为?”《两小儿辩日》(1分)
2、未至,。
弃其杖,。
《夸父逐日》(1分)
3、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表现诗人王维不忍心与友人离别的诗句是“
”,李白送孟浩然时留下了千古名句“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离别情意的诗句是“”,课外我也积累了一些关于送别的诗句,如“”(4分)
4、读到那些奇想与发明,我不禁想起了一句科学名言:。
(1分)5、看见小明不遵守交通规则,我想用这样的对联来劝诫他:
(1分)
6、本学期学过的中国神话故事有《》、《》、《》。
(3分)
7、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是的商鞅,狄仁杰,的桑娜,
的鲁迅。
(4分)
8、请你为绵阳的“丰谷酒业”设计一句公告词。
(1分)
三、阅读。
(24分)
(一)课内阅读。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这篇短文选自课文《》,作者,为这段文字加个小标题《》(3分)
2、给□处加上标点符号.(2分)
3、照样子写词语。
(2分)
又高又直又扁又平
4、解释词语:恍然大悟(1分)
5、“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是个句,改为陈述句是
,这句话“黑洞洞的”是指
“容易碰壁”是指表现了鲁迅先生
精神。
(5分)(二)课外阅读。
(11分)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行人稀少,我埋头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由于下雨的原因我又加快了脚步。
突然,我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
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
“噢,噢,不要紧.”哎呀!这时才发现他竟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充满了歉意,忙说:“叔叔,你住哪?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出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了,小姑娘”他很激动的说着。
我们一起向前走。
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叔叔,你走这边,小心绊倒。
”他刚迈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
”不一会儿,他摸到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旁边被拿开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
然后慢慢地站了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洁白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
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清,我感觉自己的眼睛湿润了。
我仿佛看见他那双模糊的眼睛在发光。
是的,我看见了,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
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的引路人。
1、写出反义词。
(2分)
稀少——()加快——()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1分)
3、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描写,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4分)
4、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实在事物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联想的句子。
(2分)
5、你怎么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2分)
四、作文(30分)
帐子”后,渔夫和桑娜会说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抚养这七个孩子的?他们会遭
遇到什么困难呢?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你的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要求:1、语句通顺,想象合理。
2、字数四百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