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思考【可编辑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8
试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摘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不在于速度,而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在这方面,邹平县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做法。
2009年是邹平县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诸多不利因素,县委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管观,以胡总书记和温总理视察邹平为动力,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加大投入年、城乡建设年、环境建设年”活动,千方百计促投入、促调整、促发展,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60亿元,同比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4.8:78.4:20.4;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曾长42.3%;完成财政总收入53.6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38亿元,分别增长10.2%和17.7%,地方财政收入列居全省第2位。
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排名第23位。
科学发展是中小城市发展的重点,引领中小城市发展,就要向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推进。
邹平在科学发展方面,我觉得有些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邹平产业集聚发展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包括产品结构的升级,也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要支持企业重组,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培养壮大一批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发展潜力比较大的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带动作用。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发挥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创造就业和满足多样性需求方面的作用。
2024年优秀范文——统计部门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个人体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统计工作作为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任务,逐渐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各界所注重的事项。
而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全面落实,统计部门的工作更是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使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作为一名统计部门的工作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自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不足和不足之处。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基于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追求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发展。
我们统计部门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中,更多的关注于数据本身的有用性和可操作性,而没有深入研究数据背后的意义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没有全面认识到数据与社会或经济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利用数据来推动更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这样导致我们工作逐渐成为了针对数据本身而不是面向创新和发展的手段,不能满足科学发展观对统计工作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改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统计工作应该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支持,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改善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还是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数据范畴去进行收集和分析,而没有考虑到人民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没有充分利用数据来支持社会公共服务的改善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们工作的真正价值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求脱节。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追求更强劲、更协调、更可持续的增长形式。
然而,我们的统计工作却往往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数据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往往还是习惯于按照过去的方式去收集和分析数据,而不是考虑到数据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这样导致我们的工作往往是短期、功利的,使得我们的工作效果和价值无法得到最大发挥。
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市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实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发展县(市)域经济,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把握市情,科学确定思路,突出发展重点,遵循发展规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工农、城乡、人与自然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着力培育发展优势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发展的各个方面,但是不能对各项工作平均使用力量。
在统揽全局时,必须正确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发展重点,着力培育发展新优势。
(二)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
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农业发展。
我市全面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今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9.8万亩,增长10.35%,其中水稻面积达到41.15万亩,增长12.83%;预计全市粮食总产27.35万吨,增长11.86%,其中水稻总产21.2万吨,增长13.82%。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市优质粮、优质棉、双低油、水果、畜禽、蔬菜、水产、速生丰产林八大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在抓好当前增收项目的同时,着眼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36家,带动农业生产基地50多万亩,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2700多人;全市优质黄桃、柑桔、蘑菇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今年又着手推进5万亩速生丰产林、10万平方米蘑菇、1万亩黄桃、5万亩砂梨品改等农业十大工程,目前进展顺利。
元至9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56元,同比增加290元,增长15.5%。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沱江时,对我市农业和粮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以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为目标,拓展城市骨架,配套基础设施。
按城市道路要求高标准完成了江汉大道改造工程、迎宾大道马家店至董市段改造工程;城北变电站、双林变电站投入运行;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改造、城镇电网改造、电信设施扩容改造基本完成;沱江一中、市人民医院搬迁工程启动。
XXXX年统计局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思考(可编辑)统计局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思考今年我市被确定为中央和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精心组织下全市各级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
本文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提出适应科学发展的有关建议。
一、我市经济发展的现状今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新村农”为发展战略目标以建设“富裕赤壁”、“和谐赤壁”、“绿色赤壁”、“人文赤壁”、“效能赤壁”为最终落脚点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初步测算元至月份全市完成GDP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一)元至月份我市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今年来市委、市政府继续大力实施“大工业”战略加大工业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稳健发展。
元至月份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亿元完成增加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重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产销率达到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在保持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也得到有效提高。
元至月份全市规模工业完成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
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年我市规模工业企业数达到家较上年净增家新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拉动规模工业增长个百分点二是骨干企业依然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乡兼容、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村经济,而努力解决好当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金融机构内部因素从金融部门的主观而言,银行、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应值得肯定,但由于目前存在着一些急待改善和解决的体制或管理问题,致使银行、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力度相对弱化。
1.金融机构网点收缩,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2005年底该县金融机构网点共有44个,其中:工行2个、农行2个、建行1个、农发行1个、农村信用社21个、邮政储蓄17个,比90年代金融机构最多的时候减少47个,比2016年末减少5个,其中农行2005年撤消2个,农信社2005年撤消3个,而且目前中国银行已经撤消,工行、建行前几年就降格为分理处,今年建行恢复县支行。
撤消的机构存款有的并给邮政储蓄,商业银行目前大部分存款上存,由于当前金融组织体系撤并,造成了大量的发展县域经济资金流失。
截止2006年6月末,我县各项存款为160573万元,各项贷款为80136万元,贷存比不到50%,剔除各类存款备付金后,尚有8000多万元资金上存,形成资金外流。
另外,农信社“一农”难支三农,农村资金需求满足率低。
长期以来农信社产权主体不明晰,历史包袱沉重,员工素质不高,电子化建设水平低,结算手段落后,服务品种单一,独自面对庞大的农村市场需求,其规模与实力显得十分弱小。
目前,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服务产品仅局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而且受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政策取向的制约,使县域中小企业、种养业加工大户和农业产业化大额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以科学发展观加强统计部门工作发展以科学发展观加强统计部门工作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全球化,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经济、社会、环境、科技、人口、管理各个领域,统计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虽然,统计工作在与时俱进,但摆在我们统计工作面前仍然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而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在穷于拓展统计领域、完成各种统计报表、承担各种普查、应付各种需求的时候,却没有时间好好地问问我们自己“统计工作应该如何发展?”。
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统计工作的宗旨,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在现阶段就是为科学发展服务。
即:努力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好务,努力为广大群众了解县情、改善生活、参政议政服好务,努力为各类经济体从事经济活动服好务。
一、紧盯用户需求,强化服务意识统计部门关键问题是,如何为科学发展提供统计优质服务。
基本思路是,统计人员要致力解放思想,提高统计能力;统计部门要服务科学发展,提高服务水平。
”狠抓优质服务,有为才有位。
一是当好各级领导的“参谋”。
多年来,县级统计部门主要用来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包括普查、年报、定期报表、专项和抽样调查等,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不足。
当今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决策,要求统计部门紧密围绕决策所关注的新情况和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准确地做好统计信息报送和分析调研工作,做到有情必报,提早预报,当好参谋。
对此,我们统计局提出了统计服务要实现“三个转变”的思想,即:由配角向主角的转变,由“数据库”向“参谋部”的转变,由后台向前台的转变。
统计局每年都撰写了大量的调研分析报告,赢得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同时,县委县政府为掌握各项中心任务的完成进度,也十分重视统计的跟踪监测和考核。
近些年开展的县域经济考核、乡镇经济效益目标考核、支柱产业考核等,既促进了各项经济工作任务的落实,也显著地扩大了统计工作的影响。
二是当好社会公众的“益友”。
统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调研报告制约我县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三大因素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于4月15日至21日深入石鼓、巨甸等8个乡镇及瓦莎毕、合恩、得一等5家企业就如何使我县统计事业科学发展进行了认真的调研。
通过访、查、看、座谈,总的来说,自区县分设以来,我县的统计事业在不断有序发展,但通过调研,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形势有三大“因素”制约着我县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我县统计事业现状我县专职统计机构有县统计局一个(县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正科级规格,局内设股室2个,调查队一个(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局机关核定编制数12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4人,工勤人员编制2人。
调查队核定编制人数5人(事业编制)。
局机关现有人员13人,调查队一人。
年龄结构40岁以上有11人,占78。
6%,文化结构,大专以上8人,占57%,其中国民教育文凭的3人,占21%,有统计师任职资格的2人,占14%,全局无一人是统计专业毕业。
到目前全县共有行政事业单位570家,其中法人单位161家,但设有专职统计人员的只有34家,社会团体,61家,但设有专职统计人员的只有12家,民办非企业111家,其中法人单位104家,但设有专职统计人员的只占7%,企业387家,其中法人资格企业有283家,但设有专职统计人员的只有86家。
二、三大“因素”制约我县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因素”一,人员流动不畅,统计专业人才缺乏。
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专业知识要求高的工作,统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高底直接关系着统计数据质量的高底,而统计数据是支撑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决策的必须的科学依据。
县统计局承担着搜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信息并进行加工,最后形成统计产品,依法为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科学发展提供服务,依法服务于社会的统计需求提供服务的职能,同时还承担着研究指导,统计监督全县统计事务活动的职能。
统计局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思考统计局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思考今年我市被确定为中央和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精心组织下,全市各级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
本文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提出适应科学发展的有关建议。
一、我市经济发展的现状今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新村农”为发展战略目标,以建设“富裕赤壁”、“和谐赤壁”、“绿色赤壁”、“人文赤壁”、“效能赤壁”为最终落脚点,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初步测算,元至10月份,全市完成gdp 8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45.3亿元,同比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同比增长19.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3.4:53.7:39。
(一)元至10月份我市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1)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今年来,市委、市政府继续大力实施“大工业”战略,加大工业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稳健发展。
元至10月份,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87.7亿元,完成增加值2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4.3%,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37.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7.1%,工业产销率达到96.9%,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在保持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也得到有效提高。
元至10月份,全市规模工业完成销售收入85.0亿元,同比增长38.2%,实现利润总额7亿元,同比增长14.8%。
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214.7%,同比提高26.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201X年,我市规模工业企业数达到162家,较上年净增23家,新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6.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5个百分点;二是骨干企业依然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元至10月份,以晨鸣纸业、华润电力、大升蒲纺、银轮蒲起等为代表的六大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4.3亿元,占到整个规模工业的83.5%;三是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
元至10月份,轻工业增长速度为37.0%,比重工业快19.9个百分点;四是股份制与港澳台投资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元至10月份,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71.1%。
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7.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25.8%;五是园区建设日趋完善,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元至10月份,经济开发区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6.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7 %,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4.6%。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继续增长。
据统计,元至10月份,我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种植业产值9.75亿元,同比增长3.4%;牧业产值93亿元,同比增长5.3%;渔业产值47亿元,同比增长9.9%。
农业经济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夏粮产量略有增加。
全市夏收粮食作物面积达到51302亩,比去年同期下降1.4%,产量8705吨,同比增长0.5%;二是稻谷产量有所增加。
今年全市种植早稻130524亩,同比增长6.0%,产量47828吨,同比增长7.7%,单产367公斤,比上年增加6公斤。
中稻面积218362亩,同比下降0.7%;三是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从养殖主体来看,畜牧业主正从散户圈养向大户精养转变。
元至10月份,生猪出栏17.48万头,同比增长6.8%;生猪存栏270万头,同比增长31.7%;家禽出笼108.78万只,同比增长7.0%,牛出栏1843头,同比增长9.4%;四是渔业生产稳定增长,水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坚定了养殖户的信心。
据统计,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0.9万亩,比同期增长1 4%,创历史新高,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0093吨,同比增长16.6%。
五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元至10月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858元,比上年增加650元,增长20.3%。
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为:一是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元至10月份,百户农户人均完成工资性收入201X元,同比增长19.3%,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51%;二是分产业看,现金收入不同程度增长。
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1271元,同比增长8.8%,二产业现金收入人均116元,同比增长59.5%,page三产业收入人均250元,同比增长29.0%。
(3)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元至10月份,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8532万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国税30365万元,同比增长28.9%,地税14975万元,同比增长17%,完成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29510万元,同比增长12%,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55.3%。
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方面:一是主体税种增幅较高,支撑作用明显,是拉动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二是零星小额税种大幅增长,拉动收入快速增长,小“芝麻”逐步演变为“大西瓜”;三是财政支出由“吃饭型”财政向“建设型”财政过渡,为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工业、大旅游、大城建”战略提供了财力保障。
今年来我市财政支出在保证机关正常运转、保证农业、教育、社保等重点支出的同时,加大了对全市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元至六月份,为电厂二期、华新水泥、赤壁景区、经济开发区、赤马港工业园区及老城区改造、城区道路建设等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资金近2亿元。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后劲大幅增强。
元至10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7522万元,比上年增长40.5%,其中城镇投资290715万元,同比增长33.2%,房地产投资25072万元,同比增长43%。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有如下几点:一是工业投资比重大。
元至10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7695万元,占整个投资额的37.2%,二是非国有投资是整个投资的主体。
元至10月份,全市非国有投资达到263833万元,占整个投资的59.6%,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
元至10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5072万元,同比增长43%。
( 5)旅游势头旺盛,市场购销活跃。
元至10月份,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6万人次,同比增长25.3%,旅游门票收入达到1570万元,同比增长28.2%,旅游总收入达到40200万元,同比增长27.7%。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664万元,同比增长33.7%。
消费品市场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征:城市市场稳中见旺,农村市场日趋活跃。
元至10月份,城市消费品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8177万元,同比增长30.3%,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4%。
农村市场消费力增强,元至10月份农村市场实现零售总额61487万元,增长45.3%。
大型超市不断增加,规模化经营发展趋势明显。
元至10月份,我市大超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57万元,同比增长23.0%。
(二)元至10月份我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市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但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我市全年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是总体实力偏弱的问题依然突出。
从今年全市经济完成情况看,我市经济总量指标较为偏低,与全省10强县(市区)相关数据完成情况比较,差距还较大。
今年元至10月份,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比十强县(市区)平均水平低11.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十强县(市区)平均水平低23.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十强县(市区)平均水平低46%;外贸出口总额比十强县(市区)平均水平低36.5%。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迟缓,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201X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5.1亿元,比201X年增长20.5%,增长速度在全省排63位。
主要原因是重点项目建设迟缓造成的。
从今年元至10月份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看,全市4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3亿元,仅占全年计划投资的57.5%,掉进度计划25.8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建设迟缓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能源消耗总量继续扩大,节能减排压力较为突出。
元至10月份,全市162家规模工业累计耗能109.7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5.7%。
特别是电力造纸能源消费耗量占全市能耗的80%以上,使我市能源消耗保持高速增长。
由于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全市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压力较大,因此节能减排意识有待在企业中得到深化,企业综合能源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是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营。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元至10月份工业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3.3%,而工业主要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上涨6.9%,大大低于购进价格指数。
企业生产成本较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挤占了盈利空间,造成企业资金运转困难。
五是企业人才资源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根据调查,我市规模工业企业中,具备高级职称人数仅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0.3%。
全市高新企业仅有波赛恩真空电子、康华药业和航天聚星三家,仅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的1.9%。
元至10月份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22125万元,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
六是农资价格大幅上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据调查,我市农资价格在去年上涨了3.4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今年又比去年上涨了11.8个百分点。
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减少了农民收入,也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赤壁作为湖北省**城市圈中充满活力的新兴发展城市,特别是今年作为中央、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县(市),将迎来赤壁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但也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共处。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赤壁的发展倍受中央、省、咸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为我市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领导保证。
今年,我市作为中央、省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县(市)和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的联系点,将得到中央、省、咸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将是促进赤壁经济发展的一个大好机遇。
2、**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赤壁位于**和长沙两个省会城市之间,随着**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北要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赤壁的发展将迎来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