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10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 1月23日9:00-11:30】昆明市2018届高三摸底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推理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够用实验直接验证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D.爱因斯坦首先把能量子的概念引入物理学,否定了“能量连续变化”的观点15.如图所示,木块A、B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木块A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与B相碰,碰后粘连在一起,将弹簧压缩到最短。
则木块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从A、B相碰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A.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D.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16. t=0时刻,相距15m的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它们v-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3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B. t=3s时,甲的加速度为零C. 0~5s内,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t=5s时,甲、乙相遇17.如图所示,两平行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d。
若在两板中间O点放一质量为m 的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O点垂直纸面的轴顺时针旋转60°,再由O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恰好能从上极板边缘射出,取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板长为B.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C.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过程,其重力势能减小mgdD.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过程,其电势能增加18.天文学上把日地距离的平均值称为一个天文单位,记为1AU。
云南天文台发现一颗小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经观测其与太阳最近距离约为0.6AU、运行周期约为8年。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度2018届高三上学期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 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飞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提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H为直升飞机A离水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作用力)( )A. 悬索的拉力小于伤员的重力B. 悬索成倾斜直线C. 伤员做速度减小的曲线运动D. 伤员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答案】D【解析】因A、B之间的距离以变化,则可知伤员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可知拉力大于重力.A错误.直升飞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所以绳索是竖直的.B错误.伤员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变,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合速度大小逐渐增大.C 错误.B实际的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D正确.选D.【点睛】A、B之间的距离以变化,可知B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实际的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拉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2. 如图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和电热丝R构成.当调节开关S1、S2的通断,可使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冷空气从进风口吸入,从出风口吹出冷风或热风.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V,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W,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000W.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热丝的电阻为55ΩB. 当开关S2闭合、S1闭合时,电吹风吹出冷风C. 当电吹风吹冷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000JD.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120J【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电机和电阻并联,当吹热风时,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P热-P冷=1000-120W=880W,由可知,故A正确;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只有电动机工作,电热丝不发热,则电吹风吹出冷风,选项B正确;当电吹风吹冷风时,电热丝处于断路状态,没有电流通过,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0,故C错误;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M和电热丝R并联,电动机的功率为120W,所以每秒钟消耗的电能Q=Pt=120×1=120J,故D错误;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云南省昆明市2018届高三一模理综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在水平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斜向下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落地前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速率的改变量相等B. 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速度的改变量相等C. 下落相等的竖直距离,小球通过的路程相等D. 下落相等的竖直距离,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相等2.如图所示为一理恕变压器,其中a、b、c为三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输入电压u= U m sin100πt(V)。
当输入电压为灯泡额定电压的8倍时,三个灯泡刚好都正常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m/8B.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9︰2C. 此时灯泡a和b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7D. 流过灯泡c的电流,每0.02s方向改变一次3.如图所示,空间中有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点电荷,两电荷的连线处于水平方向,O为连线的中点,P、M 为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且PO=OM=h。
现将一带负电的小球从P点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P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增大B. 从P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增大C. 从O到M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 到达M点时,小球的速度为2√gℎ4.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B是地球的近地卫星,C是地面上的物体,A、B、C质量相等,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A、B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分别为S A、S B,周期分别为T A、T B、T C,A、B、C做圆周运动的动能分别为E kA、E kB、E kC。
不计A、B、C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S A=S BB. S A>S BC. T A=T B<T CD. E kA<E kB=E kC二、多选题5.铋在现代消防、电气、工业、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以前铋被认为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稳定元210Bi)放出一个β粒子后衰变成素,但在2003年,人们]发现了铋有极其微弱的放射性,一个铋210核(83210Po),并伴随产生了γ射线。
2018 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2018.3.22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 至5 页,第II 卷6 至16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囚。
满分30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126 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本卷共21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6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淀粉、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含C、H、0、N四种元素B. 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多聚体C. 合成过程都需要模板D. 都具有功能的多样性2. 在研究温度对发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时,得到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发菜无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H]的产生和消耗C. 25℃后发菜制造的氧气量逐渐下降D. 45°C 时,C02 固定和C 3 还原仍能进行3.右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B. 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 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 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4. 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组成的2/3B. 一个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止一个C. 抽搐反应是内环境成分稳态失调所引起的D.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时,内环境稳态可能遭到破坏5. 下列过程能双向进行的是A. 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C. 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 HIV 病毒的遗传信息在DNA 和RNA 之间的流动6. 下列实验未用到模型方法的是A.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B. 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D. 探究酵母菌细跑呼吸的方式29.(11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钚(Pu)是一种放射性元素。
钚的一种同位素23894Pu会发生α衰变,其半衰期为87. 7年,衰变方程可写为2389442XP eu Hγ→++(X为表示衰变后新核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0个23894Pu经过87。
7年后一定还剩余5个B。
1 mol 23894Pu经过175。
4 年还剩余0。
75 molC。
X原子核中含有142个中子D. 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15. 将质点A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甲图中的虚线是A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乙图中的曲线是一光滑轨道,轨道的形状与甲图中的虚线相同。
让质点B从轨遺顶端无初速度下滑,B下滑过程中没有脱离轨道。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两质点从开始运动到落地所用时间相等B. A、B两质点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
A、B两质点落地时竖直分速度大小相等D. A、B两质点落地时的速度方向相同16。
荡秋千是一项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某质量为50 kg的人荡到最高点时,秋千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之后,他不再做动作,秋千绳的长度为2m ,将此人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 g = 10m/S 2,则人从最高点荡回最低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过程中秋千对人的冲量为零 B 。
此过程中秋千对人做的功不为零C.此过程中合外力对人的冲量大小为∙s D 。
此过程中合外力对人做的功为500 J17. 在负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 , 当一个电荷量为q 的负检验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动到无限远处时,静电力做的功为W, 则检验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A 。
,PA A W EW q ϕ== B 。
昆一中物理答案
22.(1)0.99 (2)0.50 评分标准:每空3分,
共6分
23.(1)C F (2)最左端 (3)
0UR IR U
-
评分标准:(1)问4分,每空2分,(2)问2分,(3)问3分,共9分 24解析:
(1)A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 系统机械能守恒:
(2)A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 系统机械能守恒: ④⑤⑥联立得: 或14m/s v '=,2-2m/s v '=(舍去) 25解析:(1)在C 点时: C 到D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联立得:-2
=110N/C E ⨯④
(2)由于D 点速度最大,可知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则速度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
D 运动到P 的过程: 在x 方向: 联立得 y 方向
方向沿x 轴正方向 33解析:(1)BDE (2)①如图
②A 到B ,气体经历等温过程
所以-AB Q W =
全过程:=AB BC CA W W W W ++总 其中:=-1296J W 总 所以:3296J AB W =- 34解析:(1)BCE
(2)
βo 解析:由题意知=60θo②
得=30
由几何关系:
联立得:
αo⑥
=30。
昆明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3月27日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e-9 C-12 O-16 Ca-40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物质和催化化学反应等功能B.人体内的信息分子都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后才能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C.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活动都可在胚胎期发生D.浆细胞与B细胞中某些细胞器的数量不同2.科学家研究了温度对家蚕表皮细胞中酪氨酸酶和漆酶活性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注:最适温度时的酶活性为100%)A.温度X可能高于60℃B.漆酶和酪氨酸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C.60℃时酪氨酸酶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随环境温度的改变家蚕表皮细胞中的代谢活动可能会发生改变3.反义RNA是指能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RNA分子,根据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I类反义RNA可与mRNA结合形成双链RNA,从而使mRNA被酶降解;II类反义RNA可与mRNA结合引起mRNA构象变化,从而使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可利用DNA分子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反义RNAB.Ⅱ类反义RNA可通过抑制翻译过程来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C.反义RNA的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D.I类反义RNA可通过抑制转录过程来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不存在共同进化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过程消耗ATP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与赤霉素有关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均能合成乙烯6.某种群的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其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云南省2018届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加速度为-1 m/s 2的直线运动,t =0时速度为-5 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为-5 m/s 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 B. 加速度-1 m/s 2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C. t =1 s 时物体的速度为-4 m/sD. 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答案】D 【解析】当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0v v at =+,得5v t =--,经过1 s ,速度为15m/s 1m/s 6m/s v =--=-,故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 。
2.如图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始终与细线垂直的力F 缓慢拉着小球沿圆弧运动,直到细线水平,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F 和细线拉力的变化情况为:A. F 先增大后减小B. F 不断增大C. 细线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 细线的拉力不断增大【答案】B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上图可知,F 和T 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可以将这三个力放在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内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在缓慢变化的过程,重力保持不变,F 与T 的方向始终垂直,且三个力始终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故由图可知,F 的大小不断增大,拉力T 的大小不断减小,故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物体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外力F 拉物体A ,要将A 拉离物体B ,则F 至少大于( )A. 0.5μmgB. μmgC. 2μmgD. 3μmg【答案】C 【解析】拉力F 作用在A 上,B 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m a g μ=,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F mg ma μ-=,解得:2F mg μ=,故选C.4.一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从圆周上P 点向纸面内各方向发射质量、电量、速率均相同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均从四分之一圆周磁场边界PQ 上射出,忽略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昆明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e-9 C-12 O-16 Ca-40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物质和催化化学反应等功能B.人体内的信息分子都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后才能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C.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活动都可在胚胎期发生D.浆细胞与B细胞中某些细胞器的数量不同2.科学家研究了温度对家蚕表皮细胞中酪氨酸酶和漆酶活性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注:最适温度时的酶活性为100%)A.温度X可能高于60℃B.漆酶和酪氨酸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C.60℃时酪氨酸酶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随环境温度的改变家蚕表皮细胞中的代谢活动可能会发生改变3.反义RNA是指能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RNA分子,根据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I类反义RNA可与mRNA结合形成双链RNA,从而使mRNA被酶降解;II类反义RNA可与mRNA结合引起mRNA构象变化,从而使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可利用DNA分子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反义RNAB.Ⅱ类反义RNA可通过抑制翻译过程来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C.反义RNA的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D.I类反义RNA可通过抑制转录过程来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不存在共同进化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过程消耗ATP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与赤霉素有关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均能合成乙烯6.某种群的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其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2018届云南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保持光的频率不变,而逐渐减弱光的强度,有可能不再发生光电效应B. 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C. 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D. 原子核内所有核子之间都有很强的核力相互作用【答案】B【解析】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选项A错误;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选项B正确;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选项C错误;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m,原子核的半径数量级在10-15m,所以核力只存在于同一个原子核内的相邻的核子之间,两个相邻原子核之间的核子之间没有核力,故D错误;故选B.2. 汽车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代步工具,而车辆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加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快C. 在如图所示的a—t图象中,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在均匀减小D. 在如图所示的a—t图象中,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m/s,则2s末的速度大小可能为8m/s【答案】D点睛:本题要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定义方法和单位,知道在a-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能理解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由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决定而不是由加速度的大小变化决定.3. 如图所示,滑环B套在与竖直方向成θ=37°的粗细均匀的固定杆上,物块A和滑环B用绕过光滑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连接滑环B的绳与杆垂直并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滑环B恰好不能下滑,滑环和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滑环和杆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A和滑环B的质量之比为(g取10m/s2,sin37°=0.6,cos37°=0.8)A. B. C. D.【答案】C............4. 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其电势能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粒子可能做直线运动B. 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C. t1、t2两个时刻,粒子所处位置电场强度一定相同D. 粒子运动轨迹上各点的电势不可能相等【答案】B【解析】粒子的电势能不变,电场力不做功,而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不可能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根据能量守恒,粒子的电势能不变,可知粒子的动能不变,速度大小不变,故B正确.粒子的电势能不变,电场力不做功,根据电场力公式W=qU知粒子运动轨迹上各点的电势一定相等,而电场强度与电势无关,t1、t2两个时刻,粒子所处位置电场强度不一定相同,故C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粒子的运动情况,运用电场力公式W=qU分析电势的变化,但不能确定电场强度的变化.5. 如图所示,在水平直线的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直线上的P点先后发射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正粒子(不计重力),射入时速度大小相等但射入方向与直线间夹角分别为30°和90°。
昆明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物理部分试题(考试时间3月27日)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在水平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斜向下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落地前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速率的改变量相等B.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速度的改变量相等C.下落相等的竖直距离,小球通过的路程相等D.下落相等的竖直距离,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相等15.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其中、b、c为三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输入电压u=U m sin1OO πt(V)。
当输入电压为灯泡额定电压的8倍时,三个灯泡刚好都正常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灯泡的额定电压为B.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9:2C.此时灯泡和b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7D.流过灯泡c的电流,每0.02s方向改变一次16.如图所示,空间中有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点电荷,两电荷的连线处于水平方向,D为连线的中点,P、M为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且PO=OM=h。
现将一带负电的小球从P点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P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增大B.从P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增大C.从O到M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到达M点时,小球的速度为217.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B是地球的近地卫星,C是地面上的物体,A、B、C质量相等,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A、B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分别为S A、S B,周期分别为T A、T B、T c,A、B、C做圆周运动的动能分别为E LA、EkB、E kC。
不计A、B、C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S A=S BB. S A>S BC. T A = T c < T BD. E kA < E kB = E kc18.铋在现代消防、电气、工业、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以前铋被认为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稳定元素,但在2003年,人们发现了铋有极其微弱的放射性,一个铋210核()放出一个β粒子后衰变成一个钋核(),并伴随产生了γ射线。
已知铋210的半衰期为5天,该反应中铋核、β粒子、钋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是(m l-m2-m3)c2B.若有16个铋210核,经过20天后只剩下一个铋原子核C.β粒子是铋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D.该核反应中释放出的γ射线是由新产生的钋原子核发生能级跃迁产生的19.如图所示,MN两侧均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MN左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右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自P点开始以速度向左垂直MN射入磁场中,当离子第二次穿过磁场边界时,与边界的交点Q位于P点上方,PQ之间的距离为。
不计离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2=B. B2=B1C.离子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到达Q点所用时间为D.离子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到达Q点所用时间为20.如图所示,质量为3m、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槽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C为半圆形槽槽口对称等高的两点,B为半圆形槽的最低点。
将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的小球自左侧槽口A点自由释放,小球沿槽下滑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和半圆形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B.小球刚好能够到达半圆形槽右侧的C点C.半圆形槽速率的最大值为D.半圆形槽相对于地面位移大小的最大值为R21.如图所示,将两块光滑平板OA、OB固定连接,构成顶角为60。
的楔形槽,楔形槽内放置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整个装置保持静止,OA板与水平面夹角为15。
现使楔形槽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动至OA板竖直,重力加速度为g,则转动过程中A. OA板对小球的作用力一直在减小B. OB板对小球的作用力一直在增大C.OA板对小球作用力的最大值为mgD. OB板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时,OA板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也为mg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安装好实验装置,调节定滑轮的高度确保细线与桌面平行。
接通电源,由静止释放钩码,得出记录物块运动的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为选出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根据图乙所给数据计算可得,物块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打D点时物块的速度为v= m/s;(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实验中测得,物块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钩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μ= (用题中字母表示)23.(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E约为2V,内阻约为几欧姆)。
可供选用的器材有:A.电流表A(量程0~30mA,内阻为45Ω)B.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2kΩ)C.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1OkΩ)D.滑动变阻器R(阻值0~50Ω)E.定值电阻R1=5ΩF.定值电阻R2=500Ω(1)为更准确的进行实验测量,电压表应该选择 ,定值电阻应该选择。
(填器材前的字母)(2)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3)在图乙中已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进行描点,请画出U-I图像。
(4)由图像可知,电源电动势E= _V,内阻r= Ω。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4.(12分)有一如图所示的装置,轻绳上端系在竖直杆的顶端O点,下端P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轻弹簧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杆的A点,另一端连接在P点,整个装置可以在外部驱动下绕OA轴旋转。
刚开始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水平方向。
现在让杆从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整个过程中,绳子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
已知:OA=4m,OP=5m,小球质量m=lkg,弹簧原长=5m,重力加速度g取1Om/s2。
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k;(2)当弹簧弹力为零时,整个装置转动的角速度ω。
25.(20分)如图,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弯折成图示的形状,分为I、II、III三个区域。
I区域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o,存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II区域导轨水平,长度x=0.8m,无磁场;III区域导轨与水平面夹角β=53o,存在与导轨平面平行的匀强磁场。
金属细杆在区域I内沿导轨以速度v o匀速向下滑动,当杆滑至距水平导轨高度为h1=0.6m时,金属细杆b在区域III从距水平导轨高度为h2=l.6m处由静止释放,进入水平导轨与金属杆发生碰撞,碰撞后两根金属细杆粘合在一起继续运动。
已知、b杆的质量均为m=O.lkg,电阻均为R=O.1Ω,与导轨各部分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导轨间距=0.2m,I、III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为B=1T。
不考虑导轨的电阻,倾斜导轨与水平导轨平滑连接,整个过程中杆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垂直,sin37o=0.6,cos37o=0.8,g取1Om/s2。
求:(1)金属细杆的初始速度v o的大小;(2)金属细杆、b碰撞后速度的大小;(3)、b杆最终的位置。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B.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减小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E.热量不可能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2)(10分)如图所示,两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密闭导热容器A、B,用—很细的玻璃管连接,玻璃管的下端刚好与B容器的底部平齐,玻璃管竖直部分长为L=30cm,初始时刻阀门K1、K2均关闭,B容器中封闭气体的压强为15cmHg。
外界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I.打开阀门K1,让水银缓慢流入B容器,求最终B容器中水银的高度;II.再打开阀门K2,向B容器中充入Po=75cmHg的气体,使B容器中恰好没有水银,求充入气体的体积。
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因为薄膜干涉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E.紫光、红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2)(10分)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实线所示,在t1=0.2s时刻的波形如图虚线所示。
I.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求该波的最小波速;II.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且t l<T,求x=2m处的P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