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Ⅲ控制网测量解决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铁路客运专线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目录1 项目概况 (1)2 测量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 (1)2.1测量范围 (1)2.2工作内容 (1)3 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2)4 CPⅢ控制网测量实施方案 (2)4.1CPⅢ控制点的测量标志 (2)4.2CPⅢ控制点的埋设与编号 (2)4.2.1 CPⅢ控制点的埋设 (2)4.2.2 CPⅢ控制点的编号 (3)4.3CPⅢ控制网区段的划分和区段之间的连接 (3)4.4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 (4)4.4.1 CPⅢ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4)4.4.2 CPⅢ平面控制网的测量设备与方法 (4)4.4.3 与CPⅠ、CPⅡ控制点联测 (6)4.4.4 现场记录 (7)4.5CPⅢ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 (7)4.6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 (7)4.6.1 CPⅢ高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 (7)4.6.2 CPⅢ高程控制网的测量设备与方法 (8)4.7CPⅢ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 (12)4.8CPⅢ控制网的观测条件 (12)4.9CPⅢ控制网的维护 (12)5 其它有关事宜 (12)6 上交资料 (13)附件1自由测站记录表 (14)附件2路基地段临时辅助立柱的布设方式(一院设计范围内) (15)附件3路基地段临时辅助立柱的布设方式(三院设计范围内) (18)附件4CPⅢ测量标志的布设方式 (21)铁路客运专线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1 项目概况XX铁路客运专线,南起海滨城市XX,经XX,终至北国冰城XX。
线路全长904公里,其中路基长度约231公里,桥梁共162座约663公里,隧道共8座约10公里。
车站23处,其中新建17处,改建5处(XX、XX),利用1处(XX)。
全线由铁道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铁道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计。
K0+681.9~DK439+424.8由铁道X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正线长度425.493km;DK447+424.8~DK931+800由铁道XX勘察设计院负责设计, 正线长度478.446km。
CPⅢ高程网测量方法及其数据处理摘要简单介绍铁路客运专线建设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及平差方法关键词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德国中视法观测平差方法1 前言目前国内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德国中视法、中国矩形法和三角高程法。
德国中视法是一种水准测量方法,其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原理及方法明晰,本文就德国中视法测量方法及数据平差处理做具体介绍。
2测量方法德国中视法采用水准测量往返观测的方法进行,往测时以线路一侧(图2-1下方)的CPⅢ点为主线进行水准测量,而另一侧的CPⅢ点(图2-1上方)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作为中视进行观测,其往测水准路线如图2-1所示。
返测时以另一侧的CPⅢ点为主线进行水准测量,而对侧的CPⅢ点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也是作为中视进行观测,返测水准路线如图2-2所示。
CPⅢ点与线路水准基点每两公里应联测一次,联测线路水准基点时也应按照往返测的方法进行。
从图2-1和图2-2中可以看出,任何一段CPⅢ高程网均由两条附合路线组成,这两条附合路线均起闭于CPⅢ高程网线路两端的二等水准基点上。
图2-1 德国中视法往测路线示意图图2-2 德国中视法返测路线示意图3数据处理采用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12)完成一测段德国中视法测量后获得如图3-1a和图3-1b的数据。
其中Rb为后视,Rf为前视,HD为视距,Z为高程。
完成往返测量后,构成如图3-2的高差闭合环。
图3-1a 测量高程控制点与CPⅢ控制点高差观测数据图3-1b 第一测站和第二测站数据图3-2 德国中视法高差闭合环示意图3.1 平差方法经典平差方法包括: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和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五种平差方法。
基于德国中视法的高差闭合环网形和利于计算机处理,德国中视法平差模型选择间接平差模型。
选取待定点的高程作为未知参数,搜索闭合环网形中与已知点发生联系的待定点,计算出此待定点的高程值并将其作为新的已知点,循环搜索直到所有待定点的高程都被解算出来,从而完成所有待定点近似高程的推算。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测量依据 (1)三、测量范围及内容 (1)1、测量范围 (1)2、测量内容 (2)四、测量总体部署 (2)1、测量工期安排 (2)2、测量人员组织 (2)3、测量设备配置 (2)五、测量控制系统 (3)1、平面坐标系统 (3)2、高程系统 (3)六、 CPⅡ控制网加密测量 (3)1、技术要求 (3)2、GPS测量加密CPⅡ网 (4)3、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 (6)4、建网时机 (9)七、 CPⅢ点的埋标与布设 (9)1、CPⅢ标志 (9)2、CPⅢ点和自由测站编号 (11)3、CPⅢ点的布设 (12)八、 CPⅢ网测量与数据处理 (14)1、CPⅢ网网形 (14)2、联测方案 (15)3、CPⅢ网平面测量 (16)4、CPⅢ网高程测量 (22)九、数据整理 (26)十、质量保证措施 (27)十一、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27)十二、提交的成果资料 (28)京津城际延伸线天津至于家堡工程JYSG-I标段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测量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4、《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5、《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6、《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246号);7、《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8、《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9、《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10、铁道部其他相关规定。
三、测量范围及内容1、测量范围本测量技术方案适用于。
2、测量内容2.1 CPⅡ平面、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预计加密CPⅡ点70个;2.2 CPⅢ点的布设及平面、高程控制网建网测量,预计布设CPⅢ点1140个;2.3 CPⅢ控制网测量成果的整理。
CPⅢ轨道控制网测设施工工艺及方法轨道控制网(CPⅢ)控制点埋设为强制归心标志,沿线路纵向左右对称布设一对,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或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及线路水准基点,是沿线路布设的平面、高程三维控制网,在线下工程竣工并通过沉降变形评估合格后进行施测,是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平面控制网应用自由测站边角后方交会导线测量原理施测,高程控制网采用精密水准测量原理施测。
(1)施测方法在测量标志上安置棱镜,采用专用数据采集软件控制智能型全站仪按自由测站边交后方交会法进行平面控制网测量数据的采集,在测量标志上安置水准测量连接杆,应用电子水准仪按环形水准路线进行高程控制网观测,采用经系统认证的CP果。
(2)测量工艺流程测量工艺流程图(3)测设工艺操作要点①CPⅠ、CPⅡ及线路水准点复测CPⅠ控制网按二等GPS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测,CPⅡ控制网按三等GPS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测。
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复测,对于区域地面沉降显著的段落,二等水准点的复测应在CPⅢ前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全面复测,轨道施工应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施工,以防止区域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②CPⅡ控制点加密测量CPⅡ加密点布设时,与CPⅢ自由测站点联测的相邻CP Ⅱ控制点间距宜为400~800m,平均间距约600m,且与联测的CPⅢ自由测站之间的距离小于300m。
CPⅡ加密点的选点、埋石、观测、数据处理均与CPⅡ勘测设计时的技术要求相同,路基、桥梁地段一般采用GPS测量进行加密,在桥上加密CPⅡ时,应充分考虑桥梁的稳定性,设置在桥梁固定端且桥墩沉降稳定的地方,为保证CPⅡ联测精度,平差时以相邻CPI及CPⅡ为约束点进行平差。
隧道CPⅢ网测量前,需先进行隧道内导线、高程的贯通测量,并做好贯通误差调整,以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隧道洞内CP Ⅱ控制网的测设。
③ CPⅢ控制点布设实施CPⅢ控制点一般按标准左右一对布设,且不应大于相关规范要求,点位设置高度不低于钢轨顶面最低要求高差,左右一对点大致等高,纵向里程差应小于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点应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并应防冻、防沉降和抗移动,控制点标识要清晰、齐全、便于准确识别和使用。
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复测与稳定性分析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复测与稳定性分析1. 引言高速铁路是我国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与准确性至关重要。
而铁路平面控制网是高速铁路建设中的重要技术手段,用于确保线路的平面控制精度。
为了保证高速列车安全的运行,以及工程质量的可控性,对平面控制网进行复测与稳定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2. 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复测方法2.1 测量设备的选择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复测需要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设备,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在选择设备时,必须考虑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保证设备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对铁路线路造成任何损害。
2.2 测量方案的制定在复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线路的选择、测量点的布设以及测量参数的确定等。
测量方案应尽可能全面、详细,以准确获取线路的平面控制网数据。
2.3 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测量时,需要使用仪器设备对测量点进行测量,获取相关数据。
测量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平差、数据校核等步骤,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稳定性分析3.1 线路平面控制的稳定性指标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的稳定性是指线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其平面控制精度的稳定程度。
稳定性可以通过评估指标进行衡量,包括测量误差、累积误差、偏差、偏移量等,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平面控制网在平行线、垂直线以及曲线段的稳定性。
3.2 稳定性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需要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可以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估和对比分析等方法。
通过这些分析手段,可以对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的稳定性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3.3 稳定性分析结果与建议根据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平面控制网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情况。
如果发现平面控制网的稳定性存在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铁路线路的平面控制精度。
一、设计依据、内容及范围 ----------------------------- 1-(一)设计依据--------------------------------------- 1—(二)主要设计内容---------------------------------- 1 -(三)设计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无昨轨道CPIII控制网测量的时机 ____________________ - 1 -三、cpm控制网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一)CP n控制网平面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二)CPIII控制网平面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CPIII控制网平面数据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四)CPIII控制网高程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四、CPI测量标志详图设计说明--------------------------- 11 -(一)路基地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二)隧道地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三)桥梁地段-------------------------------------- 14 -五、CPI网的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一、设计依据、内容及范围(一)设计依据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 号。
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3、《无碴轨道工程的技术要求纲要(第4修订版)》DB-RO 03/20024、旭普林公司无砟轨道CPIII测量施工培训手册。
新建南京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工程NHZQ-2标段(DK075+213.160~DK148+000)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中水四局宁杭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测量控制中心2010年08月新建南京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工程NHZQ-2标段(DK075+213.160~DK148+000)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编写:校核:批准:中水四局宁杭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测量控制中心2010年08月目录 (11)1概述.......................................................................................................1.1工程概述 (1)1.2线路基本情况 (1) (11)2技术依据............................................................................................... 3测量范围及内容. (1)3.1测量范围 (1)3.2CPⅢ测量区段划分 (2)3.3测量内容 (3) (33)4人员和设备........................................................................................... 5坐标和高程系统. (4)5.1平面坐标系 (4)5.2高程基准 (4)6CP CPⅡⅡ控制网和线路水准基点加密 (4)6.1基本原则 (4)6.2GPS加密CPⅡ网 (5)6.2.1加密CPⅡ点埋设 (5)6.2.2加密CPⅡ点编号 (5)6.2.3加密CPⅡ点的GPS观测 (5)6.2.4加密CPⅡ点的数据处理 (6)6.3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 (8)6.3.1加密线路水准基点埋设 (8)6.3.2加密线路水准基点编号 (8)6.3.3加密线路水准基点的观测 (8)6.3.4加密线路水准基点的数据处理 (10)7长桥上下二等水准高程传递 (11)8CP CPⅢⅢ控制网的测量 (12)8.1CPⅢ点位布设 (12)8.1.1路基段CPⅢ点位布设 (13)8.1.2桥梁段CPⅢ点位布设 (13)8.1.3隧道段CPⅢ点位布设 (14)8.2CPⅢ点编号和标识 (14)8.3CPⅢ点位标志和测量组件 (16)8.4CPⅢ标志的安装埋设 (16)8.5CPⅢ平面网观测与数据处理 (17)8.5.1观测方法............................................................................................178.5.2外业观测技术要求............................................................................188.5.3自由测站编号....................................................................................188.5.4数据处理............................................................................................198.6CPⅢ高程网的观测与数据处理.. (20)8.6.1观测方法.............................................................................................208.6.2外业观测技术要求............................................................................218.6.3数据处理............................................................................................228.7CPⅢ控制网的分段与测段衔接.. (22)8.7.1CPⅢ平面网的分段与衔接................................................................228.7.2CPⅢ高程网的分段与衔接. (23)9CP CPⅢⅢ网的复测与维护........................................................................249.1CPⅢ网的复测...............................................................................................249.2CPⅢ网的维护.. (24)10提交资料..........................................................................................................................................................................................252511CP CPⅢⅢ控制网测量评估........................................................................2611.1评估流程.. (26)11.2资料要求 (27)附录A 加密CP CPⅡⅡ及水准基点加密埋设方法................................................................................2828附录B 路基段辅助立柱布设.................................................................30附录C 观测手簿及点位记录表.............................................................33附表D 评估申请表 (35)1概述1.1工程概述新建南京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NHZQ-2标工程,位于江苏省境内,经溧阳市、宜兴市到达浙江省长兴县,中间设溧阳站和宜兴东站,正线全线长72.787Km。
CPⅢ测量设计方案二标一工区桥梁一大队负责施工京沪高速铁路TJ-2标段南皮至东光DK238+470.17~DK259+431段位于河北省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展,但当地枣树和果数较多,通视情况不好。
设计院所交CPⅠ、CPⅡ间距较大,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均在800-1000米之间,密度小,测区通视情况不好,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点于点之间多被树林或果园遮挡,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在CPⅠ和CPⅡ之间进行工程控制点CPⅢ加密,但不同于桥面系CPⅢ。
CPⅢ复测预计同CPⅡ和CPⅡ相同,委托铁三院进行复测。
1、CPⅢ选点和埋设CPⅢ控制点测量等级和技术标准执行《客运专线无渣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和遵循监理项目部下发的《京沪高速铁路JHJL-2标段复测及CPⅢ加密网实施意见》,预计委托铁三院采用GPS进行复测,高程测量采用精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施测。
1.1选点CPⅢ控制点宜设于线路外侧,距离线路50~300m的范围内,点与点之间纵向间距为150~200米,对线路分外地段、曲线控制点可合适加密控制点间距,CPⅢ控制点应设置在稳定、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并应防冻、防沉降和抗移动,埋设于开阔地带,远离高压线、发射塔、树木、房屋等遮挡物,点位选在高度角15°以上无障碍物遮挡的地方。
应尽量埋设与线路同侧,在地势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埋设于线路两侧,但每对相互通视的点应尽量埋设于线路同侧,且必须保证点与点之间通视,控制点与点间的距离不超过350米,便于控制施工测量。
加密点应充分利用设计单位的CPⅠ和CPⅡ控制点,加密点应按少而精的原则进行选布。
1.2控制桩的制做和埋设CPⅢ控制点预制长度为1m,底面尺寸规格为30cm*30cm,顶面尺寸规格为15cm*15cm,并将点号标注在标石顶面,用红漆涂描点号,点号顺序为TY-1、TY-2、……TY-50顺序排设。
因施工工期较长,避免锈蚀,CPⅢ桩顶材料选用不锈钢材料,顶部刻十字丝。
CPIII控制网测量解决方案
一、CPIII概述与系统预备
CPIII控制网丈量系统是为高速铁路轨道施工所使用的CPIII控制网的建网、数据采集等作业而开发的丈量系统,包括:球型棱镜组、CPIII观测数据采集机载软件等。
CPIII控制网丈量系统,在位于哈尔滨成高子火车站内的铁道部科技司和工程治理中心的主持的严冷地区无砟轨道板实验段内,采用我们的球型棱镜组建立CPIII控制网标志,并使用CPIII观测数据采集机载软件进行自由设站、边角联合、多测回正倒镜的观测,共完成了22个CPIII点标志安装以及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观测,通过内业平差计算、使用西南交大丈量工程系与铁二院合作开发的经过铁道部科技司评审鉴定的《无砟轨道CPⅢ网数据处理系统软件(CPⅢDataAdjwstmentSoftware)》进行CPIII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和CPIII 高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终极得到CPⅢ控制网的三维坐标。
平面坐标相对点位中误差和高程点位中误差均满足《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板铁路工程丈量暂行规定》中1mm的精度要求,各CPIII的平差坐标成果是可靠的。
在高速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不论是线路中线放样、底座混凝土钢模放样方案、凸形挡台钢模放样、轨道板调整还是终极的钢轨调整,都必须使用设计线路的坐标参考系。
设计线路的坐标参考系是由建立在线路四周的一些控制参考点确定,这些控制参考点的精确坐标位置由上一级的控制参考点传递。
使用这些控制参考点进行自由设站后方交会,就可以精确地获得全站仪设站坐标和方位。
无砟轨道板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控制参考点是CPIII控制网(点),CPIII控制点将在线路施工过程中被反复使用,控制网的坐标精度决定了后面的无砟轨道板施工中各个工序的丈量和建造精度。
在CPIII的建网及后面的坐标传递过程中,将面临两大题目:1)如何由上一级CPII控制网(点)在线路设计坐标系中精确地得到CPIII的位置坐标;2)如何在后面的施工过程中再次精确地传递这些CPIII的坐标。
要精确地得到CPIII的位置坐标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多次重复精确传递这些坐标,要求CPIII标志装置具有高精确性和高重复性。
CPIII标志装置一般由永久固定在线路两侧的底座支架和反射棱镜组成。
目前国内使用的CPIII反射棱镜均采用常规圆棱镜。
常规圆棱镜由:玻璃体、棱镜框、横轴(水平轴)、竖轴(垂直轴)、U型架、棱镜座等部件组成,常规圆棱镜可绕水平轴(即棱镜横轴)俯仰转动,也可在丈量时绕垂直轴(即棱镜竖轴)转动。
理论上要求棱镜无论怎样转动横轴和竖轴的中心延长线必须交于一点,丈量光反射中心也要交于这一点,即机械旋转点和丈量点始终保持一致,不会产生水平和垂直移动,但实际加工出的圆棱镜很难做到。
这样圆棱镜就带进了自身的误差,互换使用后的误差就更大。
在对目标点进行观测时,实际上就是观测代表目标点的棱镜中心。
任何目标点都存在需要从不同的位置对它进行观测的要求。
要实现多个角度观测并不难,只需要棱镜能旋转就可以实现,常规圆棱镜当然也能旋转,但是常规圆棱镜在棱镜各向异性要求上(从同一位置对以不同的上、下、左、右小角度偏转的棱镜进行丈量,所获得的棱镜中心的三维坐标值的差异)鲜有涉足,当旋转后圆棱镜中心代表的实际丈量的物理中心位置就很难保证一致。
需要具有精确高程值的目标点除了使用全站仪进行平面坐标丈量外,还需要使用水准仪进行精确的目标点高程丈量,水准尺不可能立在棱镜的中心点位置来丈量,为了保证水准丈量的高程代表棱镜中心的位置,实际施工中多采用在圆棱镜底座上加装水准气泡的办法让圆棱镜竖轴铅垂,在进行高程水准丈量时拿掉棱镜,直接在底座支架上立尺,获得精确的高程后加上棱镜中心位置到底座支架的定长即是棱镜中心位置的高程。
因此,使用传统圆棱镜来代表目标点的丈量装置,不仅构造复杂,使用麻烦,稳定性差,而且安装过程需要对中、整平,调整的正确性完全依靠人工水平和装置的可靠重复性。
因而每次重新安装到位后的棱镜中心并不是同一物理位置。
目前国内高速铁路CPIII标志装置在进行建网时,为了进步观测精度,往往采用价格昂贵的进口金属圆棱镜,但是实际施工作业中,又是采用普通的圆棱镜,这样很难做到再重复CPIII建网时的棱镜中心的物理位置。
为了克服传统的CPIII标志装置存在的缺陷,进步CPIII控制网的精度,方便CPIII 控制网观测操纵,同时保证建网和施工后方交会时保持相同的物理条件,我们研制的CPIII 控制网丈量系统,采用球棱镜代替常规圆棱镜(具体可参考关于用球棱镜组取代传统的园棱镜组作为CPIII的标志),并直接在全站仪上开发了CPIII自动观测机载软件CPMeas,替换了通常使用的全站仪+专用电子手薄的方法,简化了CPIII丈量设备,节约了专用电子手薄购置使用费。
二、CPⅢ控制点布设与丈量
1、无砟轨道施工丈量的标志点布置
在无砟轨道的施工和验收丈量中需要用到在线路的两侧每隔60米所布置的丈量标志点(CPⅢ点),
这些丈量标志点的作用是:
1)作为丈量标志
2)安放供全站仪自动扫描的反射棱镜
2、CPⅢ控制点观测留意事项
根据第一步布控的CPⅢ控制网,进行外业的数据采集观测,在这里主要包括全站仪和水准仪.
1)CPⅢ点的编号同一(左侧为奇数,右侧为偶数)
2)丈量职员操纵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避免不必要的以为误差
3)外业观测时,每个测站观测的CPⅢ点为8个,每次搬站只向前移动一对棱镜,且气压温度值输进必须正确,仪器自由设站,无须量仪器高,仪器自动计算。
4)每隔一对CPⅢ棱镜进行自由建站
5)两个方向个观测2×2个CPⅢ控制点
6)每个CPⅢ控制点至少观测3次以上
7)每测站至少观测2测回
8)与CPⅠ、CPⅡ进行连接丈量
3、CPⅢ控制点成果整理
检查外业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并对明显的单个错误数据进行改正。
利用平差软件对外业CPⅢ点的全站仪和水准仪观测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首先获得CPⅢ点的独立坐标,然后再加进CPⅠ、CPⅡ点的正确坐标值,即可平差计算得到CPⅢ点的尽对坐标值(最小二乘法)。
三、此系统的市场应用情况:
本项目研制的球型棱镜组和CPIII观测数据采集机载软件,已经成功地在哈尔滨成高子火车站内的铁道部科技司和工程治理中心的主持的严冷地区无砟轨道板实验段内,共完成了22个CPIII点标志安装以及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观测。
结果证实:平面坐标相对点位中误差和高程点位中误差均满足《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板铁路工程丈量暂行规定》中1mm的精度要求,各CPIII的平差坐标成果是可靠的。
从目前反馈到我公司的对CPIII球型棱镜组的市场需求来看,CPIII球型棱镜组在CPIII
控制点的丈量原理上优于传统圆棱镜,并且凭借我公司生产的球型棱镜在各向同性的性能上的优良表现、简单可靠的现场安装和丈量装置,有着极大的用户需求。
目前我公司存在着进行CPIII球型棱镜组批量化生产的迫切要求,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市场推广部、生产治理部和技术服务部,严格地按照有关的规定和行业标准,对CPIII球型棱镜组制造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委托生产厂家的资质挑选和控制、机械加工、零部件生产、系统组装、检定、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治理,以保证CPIII球型棱镜组的产品规格和质量,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产品和用户信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