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控制测量技术方案(090629)

高铁控制测量技术方案(090629)

高铁控制测量技术方案(090629)
高铁控制测量技术方案(090629)

新建铁路

贵阳至广州线工程措施加强后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勘察证书甲级编号220011-kj

工程设计证书甲级编号220011-sj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勘察证书甲级编号170010-kj

工程设计证书甲级编号170010-sj

二○○九年六月成都

新建铁路

贵阳至广州线工程措施加强后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〇九年六月成都

文件编制单位: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院项目编制人员名单:

总体设计负责人:陈亮

编写:梅熙

复核:王智

审定:卢建康

铁四院项目编制人员名单:

编写: 朱雪峰

复核:周芳洪

审定:郭良浩

文件分发单位表

目录

1 概述 (1)

1.1编制依据 (1)

1.2工作范围及内容 (1)

1.3线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特点 (3)

2 既有精密控制网情况 (4)

3精密控制网改造方案 (6)

4技术要求 (8)

4.1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8)

4.2坐标与高程系统 (8)

4.3布网原则 (9)

4.4平面控制网要求 (10)

4.5高程控制网要求 (11)

5 平面控制网测量 (12)

5.1GPS框架网(CP0)测量 (12)

5.2CPI控制网测量 (17)

5.3隧道外CPⅡ控制网测量 (20)

5.4隧道内CPⅡ控制网测量 (23)

6高程控制网测量 (24)

7 CPⅢ控制网测量 (28)

7.1CPIII平面控制测量 (28)

7.2CPIII高程测量 (29)

8 控制网维护与复测 (29)

9工程措施加强后工作量估算 (30)

9.1贵阳至贺州段工作量估算 (30)

9.2贺州至广州段工作量估算 (31)

10 提交的成果资料 (32)

附录A 控制点标志及埋石要求 (34)

附表 (38)

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工程措施加强后

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1 概述

1.1编制依据

1.1.1 铁道部《关于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测量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铁建设函[2008]42号);

1.1.2 铁道部关于印发《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III)测量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8]80号);

1.1.3 铁道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1.1.4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工程措施加强后修编方案;

1.1.5 2009年6月24日贵广铁路精密测量工作会议精神。

1.2工作范围及内容

1.2.1工作范围

贵阳至广州,正线长度841.809km,建筑长度820.719km(其中,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院)设计范围内正线长度584.720km,建筑长度565.686km;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范围内正线长度257.089km,建筑长度255.033km),含贵阳、广州枢纽,都匀、桂林、贺州地区相关配套工程。

根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计长函[2007]87号文,中铁二院承担

(新)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

宝兰客专BLTJ-10标段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 B.横向贯通误差 C.水平贯通误差 D.高程贯通误差 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 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 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 A、1/55000 B、1/80000 C、1/100000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 边长误差为( B ) A、土2mm B、土4mm C、土6mm D、土8mm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 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A.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14.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 0 23' 36" ,则AB 的x 坐标增 量为( D )m. 。

高铁涵洞施工方案

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JMZQ-4标 框架涵洞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二十局集团深茂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一五年一月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 1 - 1.1编制依据.................................................................. - 1 - 1.2编制原则.................................................................. - 1 -2箱涵施工.......................................................................... - 2 - 2.1测量放线定位........................................................... - 2 - 2.2基坑开挖及处理....................................................... - 2 - 2.3垫层施工.................................................................. - 2 - 2.4涵身钢筋制作及安装................................................ - 3 - 2.5涵身模板安装........................................................... - 6 - 2.6涵身混凝土浇筑....................................................... - 8 - 2.7模板拆除................................................................ - 10 - 2.8混凝土养护及试件取样 .......................................... - 10 - 2.9防水层及沉降缝..................................................... - 11 -3人员、机械准备情况...................................................... - 13 - 3.1施工组织................................................................ - 13 -

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技术

地理空间信息 GEOSPATIAL INFORMATION 收稿日期:2009-08-19 2007年,中国首条长度达100km 高速铁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完成铺轨。2009年,全长1000km ,时速350km 的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建设完成并开通运行,标志着我国将全面跨入高速铁路时代。 按照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今后几年时间 内,我国通过建设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发展城际客运轨道交通和既有线提速改造,形成以“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为骨干,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高速铁路客运网络。 m_gisBas.gisPrjByIndexGetTypeAreaObj (viewport,Convert.ToInt16(layArr [i ]),out TypeAreaObj ); switch (TypeAreaObj.getAreaType ()){case AreaTypeEnum.aPnt://点 ((MpPntArea )TypeAreaObj ).pArea.pMpAtt.ClearLst (); //调用组件接口的矩形查询函数:gisSearchByRect m_gisSearch.gisSearchByRect (viewport,(MpPntArea )TypeAreaObj,rect,out m_nCount,out m_AreapLst ); break;... 5结语 WebGIS 是GIS 发展的必然趋势。组件式WebGIS 的二次开发不仅降低了应用系统的复杂程度,而且降低了开发成本,增强了系统的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NET 框架解决了跨语言、跨平台和对开放互联网标准和协议的支持,使用户可以更快、更好地开发出适合互联网特点的WebGIS 。因此,采用组件技术和.NET 构架实现WebGIS 的应用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吴信才.WebGIS 地理信息系统参考手册[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1 [2]刘南,刘仁义.WebGIS 原理及其应用-主要WebGIS 平台开发示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蒋泰,邓一星.基于Map GIS-IMS 的WebGIS 应用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12):196-197 [4] 潘爱民.COM 原理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谢忠,胡虹雨,李越.基于ASP 组件技术的WebGIS 解决方案[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1,6(A 版)(8):795-799[7] James Liu.组件式GIS 与MapX [EB/OL ].https://www.doczj.com/doc/0c3951868.html,/forum/dispbbs.asp?boardID =4&ID=802,2006-05-20第一作者简介:李均,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GIS 、GPS 理 论及应用。

高铁控制测量技术方案(090629)

新建铁路 贵阳至广州线工程措施加强后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勘察证书甲级编号220011-kj 工程设计证书甲级编号220011-sj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勘察证书甲级编号170010-kj 工程设计证书甲级编号170010-sj

二○○九年六月成都

新建铁路 贵阳至广州线工程措施加强后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〇九年六月成都

文件编制单位: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院项目编制人员名单: 总体设计负责人:陈亮 编写:梅熙 复核:王智 审定:卢建康 铁四院项目编制人员名单: 编写: 朱雪峰 复核:周芳洪 审定:郭良浩

文件分发单位表

目录 1 概述 (1) 1.1编制依据 (1) 1.2工作范围及内容 (1) 1.3线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特点 (3) 2 既有精密控制网情况 (4) 3精密控制网改造方案 (6) 4技术要求 (8) 4.1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8) 4.2坐标与高程系统 (8) 4.3布网原则 (9) 4.4平面控制网要求 (10) 4.5高程控制网要求 (11) 5 平面控制网测量 (12) 5.1GPS框架网(CP0)测量 (12) 5.2CPI控制网测量 (17) 5.3隧道外CPⅡ控制网测量 (20) 5.4隧道内CPⅡ控制网测量 (23) 6高程控制网测量 (24) 7 CPⅢ控制网测量 (28) 7.1CPIII平面控制测量 (28) 7.2CPIII高程测量 (29) 8 控制网维护与复测 (29) 9工程措施加强后工作量估算 (30) 9.1贵阳至贺州段工作量估算 (30) 9.2贺州至广州段工作量估算 (31) 10 提交的成果资料 (32) 附录A 控制点标志及埋石要求 (34) 附表 (38)

下穿高速铁路监测方案

下穿高速铁路监测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甬高铁监控方案 上海先科桥梁隧道加固检测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元月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甬高铁监测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上海先科桥梁隧道加固检测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目录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 甬高铁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民丰村附近,南侧寺慈线乡道,北侧为S61省道,西侧为G15沈海高速公路.本工程下穿杭甬高铁宁西特大桥里程为K291+384处,位于369#和370#桥墩之间。详见图1-1、图1-2 工程位置关系图。 图1-1 工程位置关系图 图1-2 公路与杭甬高铁位置关系图污水管道外径120cm,壁厚21cm,内径80cm,埋设深度6米,(管顶距地面距离),总长为60米。管道线路跟铁路交角78度,线路中心线离370#桥墩最近距离为6米。 在高铁两侧分别设有一座工作井和一座接受井,靠杭甬高铁中心线南侧26米处为工作井,工作井外径6.6米,壁厚50cm,深度8米,井口高度1.8米。 靠近杭甬高铁北侧接受井,外径3,8米,壁厚50cm,深度8.15米,井口高度1.7米。 2.监测意义和目的 由于桥下顶管施工可能引起杭甬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地基应力发生变化,产生位移,若地基发生沉降,可致使桥梁结构发生位移过大,导致梁体混凝土局部应力过大,产生损伤;同时也会导致桥上高铁线路产生轨道不平顺,危及高铁行车安全,这类病害将会极大的影响桥梁结构及高铁的行车安全性,因此必须在施工期和施工后一段时期内对高铁桥墩的变形、沉降及地面沉降的进行监控测量,把施工引起的一系列动态变化信息及时反馈到业主及相关单位,使之能够在现场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优化和改进施工方法,确保高铁设备的安全。 本次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

某高铁施工方案

某高铁施工方案 [日期:2009-07-18]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0c3951868.html, 作者:李坤[字体:大中小]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1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工程新型结构多,工后沉降控制严格;桥隧比重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10 0年;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并达到设计开通速度,施工中以满足列车高速行驶安全和旅客乘坐舒适度为目标,保证线路稳定性和高平顺性为核心,全面贯彻设计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招标文件要求。 线下工程以特大桥、跨河桥梁、长大隧道为控制点,分区段平行组织施工。工期与施工总顺序安排以线下工程保铺架工期,桥、隧工程保路基安排,站后工程服从线下和铺架工程为原则,统筹计划、合理组织,确保业主总工期目标。 针对本标段线路长、结构物多、技术含量高、工程数量大的特点,本标段,共分4个综合项目队及1个箱梁预制架设项目队分31个项目工区组织施工,详细分工见“表1.6.2-2各项目队任务安排表。” 路基工程共分4个作业工区,以地基加固和工后沉降控制为重点,以关键结构物或横向道路为分界点,按照土方调配合理,管理长度适中,便于质量控制,工作量平衡的原则,根据工期核定施工机械设备,合理组织路堑开挖及路基填料供应,精心组织,分区段组织机械化施工。 路堤施工前先修筑试验区,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工程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装载机装料,15t自卸汽车纵向调配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重型压路机碾压。级配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方法,摊铺机摊铺;其余路基填料采用平地机和推土机联合摊铺。 路堤填筑严格按照“三区段、四阶段、八流程”的施工工法和以往成功经验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软基处理采用专用设备施打管桩、旋喷桩、CFG桩及钻孔注浆的方法,路堑开挖采用采用横向台阶开挖。路基相关工程采取预埋、预制,配合开槽机、螺旋钻等专用施工设备与路基工程同步组织施工,以保证路基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挡护工程和排水系统与路基工程协调进行,及时施工,保证路基稳定和有利水土保持。 桥涵工程围绕严格控制基础沉降,保证结构耐久性,提高整体刚度选择施工方案;新型桥梁结构要在掌握设计特点,借鉴成功的施工经验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施工方案。 桥梁工程设置12个作业工区同时进行施工。明挖基础采用挖掘机开挖,钻孔桩采用回旋钻和冲击钻机成孔,水中墩根据土质、水深、水流情况采取草袋围堰筑岛、搭设钻孔桩平台和钢板桩围堰施工。桥台采用大块拼装式钢模板结合小型机具施工;墩身采用大块拼装式

高速铁路测量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规模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路线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测量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本工程测量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接桩和复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地面导线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施工放样及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测量人员和仪器的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附:全站仪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附:水准仪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附:钢尺检定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新建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5标段 隧道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CKGZTJ-5标段起讫里程为 DK593+466.41?DK623+941 ,全长30.474km ,沿线自东向西经过贵州省麻江县、福泉市两个县市。主要工程量:路基4068m ,(含涵洞8 座),桥梁20座,5762m ,其中特大桥4座,大桥11座,中桥5座;主跨64米连续梁2联,隧道12.5座,20618m ,其中长度大于4km隧道一座(7708m ),长度2?3km隧道2.5座(含高瓦斯隧道1座),长度1?2km隧道2座,长度小于1km隧道7座;预制箱梁212孔(梁场1座);预制轨枕201km共31.155万块轨枕(预制场1处)。 二、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 号); (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4)工程测量规范》 (5)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

三、主要人员及仪器设备 1、人员配置、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专家顾问 项目总工程师 主管工程师 平面位置测量负人 高程测量负责人 产及施工保证) 2、项目部仪器设备 Leica 全站仪4台套,标称精度:5mm+1ppm ;天宝DINI03数字水 准仪3台套,所有仪器均已检定,检定证书见附件。 四、控制测量方案 1、洞外控制测量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运专线 CKGZTJ-5标段测量队实 审定 复核 c 质量检查负责人 丁 ?(质量监督、检查、资料整理、报告

下穿高速铁路监测方案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甬高铁监控方案上海先科桥梁隧道加固检测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一四年元月0二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甬高铁监测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上海先科桥梁隧道加固检测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目录 1. 工程概 况 (2) 2. 监测意义和目 的 (2) 3. 作业依据和原 则 (3) 3.1 作业依据 (3) 3.2 编制原则 (3)

4. 变形监测内 容 (4) 5. 监测方法技 术 (4) 5.1 起算数据系统 (4) 5.2 监测等级 (4) 5.3 平面基准点 (5) 5.3.1 基准点布设 (5) 5.3.2 平面基准点观测 (5) 5.4 沉降基准点 (5) 5.4.1 沉降基准点布设 (5) 5.4.2 沉降基准点测量 (5) 5.5 平面监测点 (6) 5.5.1 平面监测点布设 (6) 5.5.2 平面监测点测量 (7) (7) 沉降监测点5.6 5.6.1 沉降监测点布设 (7) 5.6.2 沉降监测点测量 (7) 6. 监测计划及频 率 (8) 7. 监测报警 值 (9) 8. 监控工 期 (9) 9. 资料整理与成果提 交 (10) 9.1 资料整理 (10) 9.2 信息传递 (10) 9.3 成果提交 (10) 10. 人员组织及设备投 入 (10) 10.1 人员配置 (10) 10.2 仪器配备 (11) 11. 质量保证体 系 (13) 11.1 项目组织机构 (13) 11.2 质量保证措施 (13) ..........................................................14服务与承诺11.3 宁波市高速公路江北连接线(污水管道)工程下穿杭甬高铁监测方案 1. 工程概况

高铁站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审批: 某某客专某某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地下空间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O一二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1) 1.1编制目的 (1) 1.2文件依据 (1) 1.3主要图集、规范、法律、法规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6) 2.1工程基本概况 (6) 2.2工程建筑概况 (7) 2.3工程结构概况 (9) 2.4工程特点 (10) 2.5气象概况 (11) 2.6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11) 2.7工程施工范围 (16) 2.8工程实施目标 (16) 第三章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及施工对策 (18) 3.1某某相地质情况复杂、深基坑作业难度大 (18) 3.2超大面积地下结构施工、工期紧、多区域同步施工、资源投入大 (18) 3.3地下室防水 (19) 3.4工程为某某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与站房接口众多,协调难度大 (20) 3.5后浇带施工 (20) 3.6混凝土腐蚀性环境施工 (21) 3.7深基坑结构单面支模 (21) 第四章总体施工部署及施工流程 (22) 4.1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 (22) 4.2施工区段划分及部署 (29) 4.3施工顺序 (38) 4.4主要施工工序 (38) 4.5总体施工流程 (41) 4.6与站房基坑工程设计边界条件及施工顺序 (45) 第五章施工准备 (46) 5.1合同准备 (46) 5.2技术准备 (46) 5.3现场准备 (48) 5.4试验检测准备 (50) 5.5周边协调准备 (52) 5.6劳动力准备 (52) 5.7材料准备 (56) 5.8机械准备 (59) 第六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66)

高铁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合福铁路客运专线 DK40+618.135~DK58+734.50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三局集团合福铁路三分部 二0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主要技术指标 (2) 2.2轨道类型 (3) 3.施工要求 (3) 3.1质量要求 (3) 3.2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3) 3.3环保要求 (3) 3.4文明施工要求 (3) 4.工程自然特征与施工条件 (3) 4.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3) 4.2气象条件 (3) 4.3水电资源 (4) 5.路基护坡施工方案 (4) 5.1 C25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内客土植草及栽种灌木护坡 (4) 5.2 C25方形植草窗内空心砖客土植草及栽种灌木护坡 (9) 5.3空心砖客土植草及栽种灌木边坡防护 (10) 5.4护坡与基础连接...................................... 1错误!未定义书签。 5.5路堑防护施工........................................ 1错误!未定义书签。 6.脚墙施工方案 (12) 6.1施工范围 (12)

控制网测量方案11页

一、工程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地产开发公司总投资的大港地产开发公司溪谷林苑住宅小区(一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440.14平方米,由45号楼、46号楼、57号楼、58号楼、67号楼、68号楼、75号楼、76号楼组成。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576.16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为3863.97平方米,具体如下: 分号项目 名称 单位面积(㎡)栋 数 结构形式层 数 建筑高 度(m)占地面积 (㎡) 地下建筑 面积(㎡) 地上建筑 面积(㎡) 01 45#楼502.61 558.49 1225.97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2 46#楼575.73 575.73 1270.03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3 57#楼422.92 468.31 1028.17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4 58#楼422.92 469.48 1028.17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5 67#楼422.92 468.31 1028.17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6 68#楼422.92 469.48 1028.17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7 75#楼399.59 429.79 983.74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08 76#楼399.59 424.39 983.74 1 异型柱结 构 3 14.70 合计3569.2 3863.97 8576.16 8

本方案为工程测量专项方案,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构件安装测量,沉降观测。 二、测量仪器的选用 (1)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到具有检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序号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量测精度 1 索佳全站仪Set 2 130R 台 1 2" 2+2ppm 2 经纬仪J2 台 1 2" 3 水准仪DS32 台 1 2mm/km 4 水准尺5米塔尺把 2 5 钢尺50m签定钢卷尺把 2 6 对讲机Telt 台 4 3km 7 电脑惠普台 1 测量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8磅锤1把,红油漆3桶,毛笔10支,HB铅笔10支,15mm水泥钉1盒,铁锹1把,木桩若干。 (2)测量仪器的技术要求 观测前,须按规范要求对仪器进行检校。对于全站仪,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①照准部旋转各位置气泡不超过1格; ②光学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DJ1不超过1″,DJ2不超过2″; ③横轴不垂直于竖轴之差,DJl不超过10″,DJ2不超过15″,DJ3不超过10″; ④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试题 姓名职务单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 B.横向贯通误差 C.水平贯通误差 D.高程贯通误差 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 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 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 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 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 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 A、1/55000 B、1/80000 C、1/100000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 B 测距误差 C 测角误差 D 地球曲率 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 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 C 在空间的交角 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 边长误差为( B ) A、土2mm B、土4mm C、土6mm D、土8mm 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13. 测量工作要按照( B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A.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碎部 B.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碎部 C. 从整体到局部先碎部后控制 D. 从局部到整体先碎部后控制 14.设AB 距离为200.23m ,方位角为121 0 23' 36" ,则AB 的x 坐标增 量为( D )m. 。 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概况 ............................................................................ 1. .. 三、施工准备 ............................................................................ 2. .. 3.1 施工复测 (2) 3.2 核对设计文件 (2) 3.3 岗前培训 (2) 3.4 征地拆迁 (2) 3.5 物资准备 (2) 四、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 3. . 4.1 机械配置表 (3) 4.2 人员配置表 (3) 五、施工方案及方法 ............................................................................ 4. . 5.1 施工方案 (4) 5.2 施工方法 (5) 六、质量保证措施 ........................................................................... 2.. 3. 6.1 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23) 6.2 强化项目的技术、质量、检测力量 (23) 6.3 质量管理制度 (23) 6.4 分项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9) 6.5 保证施工工艺的质量措施 (31) 6.6 保证工程材料质量的措施 (32) 6.7 确保施工检测数据准确性 (32) 6.8 加强施工的沉降观测与评估 (32) 6.9 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32)

(完整)高铁CP3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1.1CPⅢ控制网测量的准备工作 1.1.1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且通过沉降评估(以沉降评估单位出具的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报告为准)后开展。 1.1.2CPⅡ控制网加密 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Ⅲ轨道控制网,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加密CP Ⅱ控制网。CPⅡ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轨道控制网CPⅢ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Ⅱ点。在路基、桥梁地段CPⅡ加密可采用GPS测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网基础上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加密;隧道地段应根据隧道长度布设相应精度要求的洞内CPⅡ控制网。 1.1.3精测网全面复测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CPⅢ建网前应对精测网(CPI、CP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合格的精测网(CPI、CP 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成果进行CPⅢ轨道控制网测设。 (1)采用GPS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时,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应满足表1.2-1、表1.2-2的规定。

注:表中坐标较差限差指X 、Y 坐标分量较差。 表1.2-2 GPS 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注:表中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按式1.2.3计算 ()s Z Y X 2ij 2ij 2ij ?+?+?=s d s 式1.2.3 式中:△Xij=(Xj –Xi )复 –(Xj –Xi )原 △Yij=(Yj –Yi )复 –(Yj –Yi )原 △Zij=(Zj –Zi )复 –(Zj –Zi )原 s---相邻点间的二维平面距离或三维空间距离; △Xij ,△Yij — 相邻点i 与j 间二维坐标差之差(m ); △Zij — 相邻点i 与j 间Z 方向坐标差之差,当只统计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 度时该值为零(m )。 (2)采用导线复测CP Ⅱ控制点时,满足相应等级规定后,应进行水平角、边长和平面点位较差的分析比较,较差应符合表1.2-3的规定: 表1.2-3 导线复测CP Ⅱ控制点精度要求 (3)水准点间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之较差限差为±L 6。 2 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E级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肥西县城镇地籍调查与测量 控制测量 实施方案 辽宁省第一测绘院 二00五年九月 目录 1.测区概况 (2) 2.作业依据 (2) 3.已有资料的利用及坐标系统的选择 (2) 3.1工作底图 (2) 3.2平面坐标系统 (2) 3.3高程系统 (2) 4.平面控制测量 (3) 4.1E级GPS网 (3) 4.2一级光电测距导线测量 (7) 5.高程控制测量 (11) 5.1水准路线 (11) 5.2技术要求 (11) 5.3仪器要求 (11) 5.4观测 (11) 5.5观测要求 (11) 5.6手簿要求 (12) 5.7平差计算 (12) 5.8提交资料 (12) 6.提交成果 (12)

6.1基本成果 (12) 6.2数据成果 (13) 控制测量实施方案 1、测区概况 肥西县隶属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属江淮丘陵地区,东临巢湖,西接六安,南望舒城、庐江,北邻长丰、寿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0,北纬3142,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4万亩,山场15.6万亩,水域面积58万亩(包括巢湖水面25万亩);辖17乡12镇、369个村(居),总人口9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2万人。 2、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JJ73-97) (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5)《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 3、已有资料的利用及坐标系统的选择 3.1工作底图 利用省测绘局出版的1:1万地形图作为控制网布设工作底图。 3.2平面坐标系统 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计算平面直角坐标(中央子午线117)。利用优于国家四等精度的控制点作为平面起算依据,布设一级光电测距导线网或E级GPS 控制网。为使肥西县能够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统,优先选用省测绘局各院布设的二、三、四等GPS控制点及三角点作为平面起算数据。 3.3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利用历年来各部门完成的优于国家三等精度的高程控制点作为高程起算依据,连接各等级点组成四等水准网。 4、平面控制测量 测区内可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布设E级GPS控制网或全站仪布设一级光电测距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基础。 4.1E级GPS网 采用GPS技术布设E级GPS控制网作为平面控制基础。要求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E级控制各项指标和规定的要求。 4.1.1主要技术指标 平均边长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最弱点点位中误差

新建高速铁路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施工测量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适应高速行车对线路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要求,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铁道部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二条 **铁路建设的测量管理组织机构由公司与参建单位二级构成,明确责任,分级管理。 1. 公司负责全线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工程管理部具体负责精测网建网、施工加密、施工放样、沉降观测和竣工测量等测量管理工作。 2. 施工单位项目部由总工分管测量工作,下设测量队,测量队全面负责本标段的测量工作管理,对本标段各工区的测量工作实行垂直管理。 3. 监理单位由副总监分管测量工作,下设测量室,测量室主要负责驻地测量监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对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4. 设计单位由项目总体负责,下设测量配合组,配合组主要负责测量设计的技术交底和CP0、CPⅠ、CPⅡ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交桩工作,指导全线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及建设期间的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为: 1. 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 2. 线下工程测量; 3. 构筑物变形测量及区域沉降观测; 4. 无砟轨道安装测量; 5. 竣工测量。 第四条分工与职责 1. 公司对设计测量方案、精度标准组织审查和批复,组织控制基桩交接、CP 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复测、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组织参建单位测量人员培训,协调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的测量工作,必要时公司组织相邻标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 公司在必要时可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线进行测量验收、抽检、复核和误差/错误

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要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2. 设计单位负责提出本线测量方案和对测量精度标准的要求,按要求布设设计段和控制测量工点控制基桩;向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测量设计交底,移交测量设计文件,现场逐点移交控制基桩,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中CP0、CPⅠ、CPⅡ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定期复测与维护;参加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错误的处置,并提出处置方案;参加竣工测量和竣工交接工作。 3. 施工单位负责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测量成果资料进行复测,点收设计移交测量基桩;负责施工放样测量、施工测量、沉降观测、基桩控制网(CPⅢ)的测设、梁体徐变观测、无砟轨道的安装测量、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检测量等相关测量工作。 施工单位应统一规范内外业测量资料并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测量资料档案;制定测量标志的保护和检查制度,明确责任人,并制定各类测量标志的恢复方案。 施工单位测量队应对各工区的测量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并按要求定期向公司提交工作报告。 配合和接受测量监理工作,按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配合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对本线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错误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4. 监理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写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依据监理合同和监理规范对测量工作进行监理;负责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资格,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配置;负责审核施工单位制定的技术方案,检查施工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成果资料,对其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和签认;对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抽检测量,以及对工程施工测量质量的抽检。 配合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对本线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错误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监测和观测。 全程监理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并按规定进行平行观测;对施工单位的各项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驻地测量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并按要求定期向公司提交监理工作报告。 主持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误差/错误的处置工作,并提出处置意见;按公司批准的处置方案对相应工程处置工作进行监理。 第三章平面与高程控制网测量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和铁道部的有关文件,结合工程实际制

下穿高铁桥施工方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XX标段 公 路 下 穿 高 铁 桥 施 工

方 案 XX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5月23日 公路下穿高铁桥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梁家营乡,本段线路为X755-梁家营路,在陶辛庄村至史家镇方向K4+850~K4+900段下穿高铁桥,本标段下穿高铁共一处。 建设单位:高碑店市金畅交通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北浩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邢台兆成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二)、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公路路线等级采用部颁四级公路标准 2、计算行车速度:V=20km/h; 3、路面交叉:平面交叉; 4、路面类型:混凝土水泥路面,路床处理宽度为8.05m,下路床翻拌30cm分2步完成,石灰土底基层采用20cm厚12%灰土,路面宽5.0m,路面厚度为18cm.设计交通等级为轻型。 二、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法 1、路基横断面布置 1)路基宽度:一般路基宽度为7.0m,断面组成为1.0m土路肩+5.0m 行车道+1.0m土路肩。 2)路拱横坡:行车道路拱横坡采用1.5%,土路肩采用3%。 2、路基设计:项目所在地为平原区,出于保护耕地的原——本项目设计时达到自身土方填挖平衡,除部分无法利用的旧路面层外,不弃方,不取方,弈不设置取土场及弃土场,原路基层挖除土方可用于清表回填。 1)填土高度:路基高度设计应使路肩边边缘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考虑地下毛水、毛细水和冻胀作用,不便其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减少路基工后沉降,防止出现病害,本项目路面标高与旧路基本保持一致,填土高度小于50 mm. 2)路基边坡:路基边坡一般坡率为1: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