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新星学校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2 浙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15.29 KB
- 文档页数:8
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
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B . 地球上水量多,不存在水资源不足问题C . 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D .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2. 我国可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是( )A . 江河水和湖泊水B . 高山冰雪融水C . 大气水D . 深层地下水3.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 粗盐称量B . 粗盐溶解C . 浊液过滤D . 蒸发结晶4. 冷锋或暖锋发生时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 . 降雨B . 降温C . 升温D . 台风5. t℃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后,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B . t℃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C . 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 . 蔗糖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6. 如图所示,将量筒倒扣在水中,里面充满水,将量筒向上提的过程中,保持筒口不离开水面,则量筒内( )A . 充满水B . 没有水C .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D .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7. 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要让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 )A . A处B . B处C . C处D . D处8. 现将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20℃,不变的量有( )A .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B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 . 溶质的质量分数D . 硝酸钾的溶解度9. 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A . 针筒吸药液B . 真空保存袋C . 热气球升空D . 吸尘器10. 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鸡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鉴别其是否新鲜。
浙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是某同学对水的一些认识: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蒸发;③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夏季丰富,冬季欠缺;④分别运用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得到的水,蒸馏法得到的水最为纯净;⑤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⑥多种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
其中正确的是()A . ①②③B . ①③⑤C . ②④⑥D . ③④⑥2. (2分)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
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
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 . 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 . 熔点是2000℃C . 沸点是3000℃D . 凝固点是3000℃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B . 泥浆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C . 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D . 高温下的铁水中,铁是溶质4. (2分)一个立方体木块,细线的一端跟木块底部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如图甲所示(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加满,如图乙所示。
用F表示绳子受到的拉力,用h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则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 .5. (2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A . 天气变化B . 气候变化C . 温度变化D . 季节变化6. (2分)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探究而获得,小徐探究下列现象获得对应的科学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 . 轮船浮在水面上﹣﹣漂浮的条件B . 晒盐场晒盐﹣﹣蒸发结晶C . 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D . 橡胶手套不易导电﹣﹣没有电荷7. (2分)丽水机场是浙江省内唯一新增的机场,规划在 2020 年前建成。
浙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罝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H-1 O-16 Ca-40 C-12 N-14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 分,共40分) 1.以下只属于模型的是▲( )A .B .C .D .地球仪2.有一密封容器储有一定量氧气,上面有一个不漏气的活塞,慢慢下压活塞,密封容器内部分子变化模型合理的是▲( )3.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科学家是▲( ) A .法拉第 B .奥斯特 C .安培 D .欧姆 4.如右上图是电热水器、洗衣机等用电器使用的三脚插座和插头,它们可以使用电器外壳接地,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延长使用寿命 B .使其正常工作 C .防止触电 D .节约用电5.小明将直流电动机模型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动机不工作。
他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线圈后,直流电动机模型开始正常转动,其原因可能是▲( ) A .直流电动机的铜半环与电刷接触不良 B .电源电压太低 C .线圈刚好处于平衡位置 D .线圈中的电流太小 6.下列措施中,对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没有影响的是▲( )A .线圈的匝数B .电流的强弱C .电流的方向D .螺线管中是否有铁芯7.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B .玩具电动车的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C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只与电流的方向有关D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8.在下面四个实验装置中,能说明电生磁的是▲( )9.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实验是▲( )A .铁矿石磨成粉末B .碘受热升华C .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10.下列选项中的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 .H 、S 、CB .Ca 、F 、ClC .O 、Br 、AlD .P 、K 、N 11.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感线是由细铁屑形成的B .磁场中有许多曲线,这些曲线叫磁感线C .小磁针在磁感线上才受力,在两条磁感线之间不受力D .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12.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矿物质成分如下:(单位:毫克每升) Ca : 20, K : 39,Mg :3,Zn :0.06,F :0.02等,这里的Ca .K 、Mg 、Zn 、F 是指▲( ) A .单质 B .元素 C .金属离子 D .分子13.电磁铁的优点是▲( ) A .它的磁性非常强 B .它能长时间保持磁性 C .它不需要消耗电能 D .它的磁性有无,强弱和磁极的方向都可以改变 14.把钢条的一端移近小磁针,小磁针离开,这表明▲( )A .钢条一定没有磁性B .钢条可能没有磁性C .钢条可能有磁性D .钢条一定有磁性 15.NO 2的正确读法是▲( )A .一氧化二氮B .二氧化氮C .一氧化氮D .氧化氮 16.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 .H 2B .H 2SO 4C .2H 2OD .C 2H 217.据报道,最近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上存在—种与C 60的结构非常相似的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结构的分子N 60,它在同温或机械撞击后,其中枳蓄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本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本实验在水中参加氢氧化钠是为了减弱水的导电水平C.试管b 中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D.本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 5.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下图,不考虑水分蒸发,以下判断错误的选项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局部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 .以下4种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蒙牛〞纯牛奶M B.娃哈哈〞矿泉水C.祖名〞豆浆3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下不属于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是〔 A.蒸发B.径流"C.太阳辐射D.妙恋〞果粒多 〕D.水汽输送4 .以下关于水的电解实验〔如下图〕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加水 充分溶解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11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6.如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14时的气温状况的是〔〕7 .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 d 、e 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点的浓度8 .如下图一个封闭的三角形玻璃管内装满水,水中悬浮着一些固体小颗粒,当在某处加热时,发现小颗10 .当雨水滴在含羞草的小叶上时, 小叶会逐渐合拢,我们把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响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 应性.在如下图的各种现象中,与植物感应性不同的是A B C DA. AB. BC. CD. D那么e 点对应c 点的浓度 B.假设d 点对应的浓度为b 那么e 点对应cD.假设d 点对应的浓度为c 那么e 点对应a粒运动方向是CH HR P —Q , 那么加热的部位一定是A. QB. HC. PD.无法确定9.丽水机场是浙江省内唯一新增的机场, 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规划在2021年前建成.从丽水飞往北京的客机,根据飞行路线A.对流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B.对流层一暖层一对流层C.对流层一外层一对流层川D.对流层一平流层一中间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C.假设d 点对应的浓度为那么e 点对应b 点的浓度A.假设d 点对应的浓度为 点的浓度根向水生长B.茎向窗外生长D.ri()后由冰11 .人体激素分泌失调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导致侏儒症“B.人体胰岛素分泌缺乏会导致糖尿病C.成人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D.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缺乏导致大脖子病12 .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⑤一④一③一②一①C.假设某人② 断裂,用针刺激其指尖,他能完成缩手反反射, 但无痛感D.用针刺激一个健康人的手指后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③13 .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 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下图位置, 假设用力向下轻轻戳动一下铁块,那么气球和铁块将〔〕A.下沉B.悬浮"C.上浮Q.先下沉再上浮14 .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以下过程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的是〔〕A.使玻璃管倾斜一点B.使玻璃管向下移一点C.将实验装置从山下移到山上D.换用口径粗点的玻璃管15 .电解水时,参加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一定质量后,以下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没有改变B.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了C.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减少了D.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不变二、填空题〔共9题,共38分〕16.以下图为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答复:(1)图中A表示吃肉骨头的狗在分泌唾液,其反射属于.该类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即可完成.(2)反复经过B后,图中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是.(3)狗听到铃声做出反响,请问把铃声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17.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1) C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较 ,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2)写出这个实验发生物质变化的文字表达式.18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6日20:05分,肩负着美国人重返月球和载人探索火星重任的猎户座〞飞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顺利升空.发射最正确时机的几日,卫星发射基地中央的气象要素如表中所示:"S素日期12月5日山月6日12月7日天空状况多泻鄂胞d倒中雨日联间多云有阵雨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气SB)6—161>5—18风向风力东北风2-3东北风1-2级东北风L-2级(1)表中所描述的是现象(选填天气〞或气候〞);(2)读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图中 (选填"A或"B)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在探测器外面有一测大气温度的仪器,当位于平流层时,它的示数随高度的增加而.工,高度C公里,1 刘, IOO B加0 <0 100 %曼P19 .如图,将红磷点燃后放入瓶中,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迅速堵住瓶口,鸡蛋会慢慢进入瓶中,这是由于 ,为了让鸡蛋更顺利地进入瓶中,可将鸡蛋蘸点水,这是为了.□fiQ20 .如下图是小明制作的喷雾器工作示意图. 当推动活塞时,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大,管口处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瓶中的液体就在的作用下被压上去, 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21 .在一个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如图).将玻璃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数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S(1)该实验可以探究植物根的___________ 性;(2)放置湿棉花是考虑到种子萌发需要.22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一样均为蛋白质,口服蛋白质会被胃消化而失去效果, 小科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多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C三组,分别放人三个饲养笼,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 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相同量的生长激素,其他生长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增重40%,B、C两组增重为25%,答复以下问题:(1) 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拟,说明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2) C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拟, (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3)假设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不是蛋白质,不能被消化),重复以上A、B、C组实验,那么组幼鼠会提前成熟.23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某位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过程:①禁食12小时;②配置适宜的葡萄糖溶液;③ 抽取其血液(血样品号:0h),然后在5分钟内口服完步骤② 配置的葡萄糖溶液;④ 开始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取其血液(血样品号分别为1h、2h和3h), 测定所采集各血样品中的血糖浓度,检测结果如表所示;⑤判断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判断依据:如果4个样品中有3个血糖浓度大于或等于参考值即可判定为患妊娠期糖尿病.(1)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该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答:.(2)在1h〜3h的时间段内,该孕妇血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3)该孕妇口服大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会有尿意〞.产生尿意〞的过程是: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传到排尿中枢,并进一步传到产生尿意〞.24 .实验室中粗盐提纯的操作过程如下图.请答复:〔1〕取出粗盐〔甲步骤〕后,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选填图中标注〕. 〔2〕图丁中,制取的精盐中仍有少量泥沙,可能的原因是到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0分〕小,判断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26 .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称,营养丰富,是健胃补肾的上等果品.但板栗好吃壳难剥,板栗加工厂常采 用 低压法〞去壳:在2千帕低压条件下,将板栗加热到一定温度, 板栗内的水分汽化,短时间内无法逸出,致使壳内外存在很大的气压差,使外壳爆裂实现去壳.某科研小组想研究板栗用 与温度的关系.图甲是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过程如下:£070 理60 冗50 率40 阴:〔2〕实验板栗除了品种相同外,还需限制哪些因素相同?(2) 比拟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3) 为了验证浮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聪明的小红选择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他只需要改变这块橡皮泥的 ,通过比拟橡皮泥在 〔填 同种〞或 不同种〞〕液体中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的大①准备实验板栗假设干份, ② 设置爆壳箱内气压恒为每份 2千克.2千帕,分别在 60C 、65C 、70C 、75c 和 80c 的温度下对 5份实验板栗进行爆壳,每次爆壳时间均为 60分钟,记录爆壳数并计算爆壳率.③重复步骤②进行屡次实验, f 算各温度下爆壳率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重复步骤②进行屡次实验, f 算各温度下爆壳率平均值的目的是低压法〞爆壳时,爆壳率 〔写出2点〕.甲 乙 丙 丁25.为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小红做了如下图的实验,请根据实验答复以下问题:DB 和C 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比拟图 有关;(1) 螃 A图甲60 65 70 75 的 爆壳温度〔七〕 图乙27 .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 , 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答复:(1)设置A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2)根据实验结果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2, 4-D溶液在mg/L之间.(3) F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四、分析计算题(共2题,共12分)28 .很多人喜欢吃腌制的梭子蟹,某人想用2400克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水溶液来腌制.(1)食盐水是一种溶液,其中的溶质是.(2)假设每包食盐的质量为500g,根据他的想法,至少需要购置几包食盐?29 .曹冲称象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某科技活动小组受此启发, 准备制作一个可以测量物体重力的浮力秤〞,装置如下图.他们将作秤盘的空心圆柱体竖直漂浮在水面上, 此时秤盘与水面相交处标为“0牛〞, 然后在秤盘上放10牛的物体,在秤盘与水面相交处标上“10牛〞.小组同学对如何标记浮力秤上0〜10牛的其他刻度有一番争论(如图).为此他们继续实验研究,在秤盘中分别加上不同重力的物体,测出水面离“0牛〞刻度线的距离,如下表所(2)当水面离“0牛〞刻度线3.5厘米时,秤盘上所放的物体重为到牛.(3)当水面处于秤盘“0牛〞刻度线位置时(如图甲),测得水面离秤盘底0.05米,秤盘的底面积为2 .一 .,一.. .一, ,200cm , 求秤盘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答案】A【考点】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保护【解析】【分析】(1)地球上有充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其中只有 2.53%是淡水,其它几乎全部是海水;(2)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农药会污染水源,且在植物体内有残留;(3)由于淡水资源优选,因此想方设法节约水源是重中之重.【解答】A.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地球上大局部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故C正确不合题意;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故D正确不合题意.应选Ao2 .【答案】B【考点】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解答】A、蒙牛〞纯牛奶属于乳浊液,故A错误;B、娃哈哈〞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C、祖名〞豆浆属于乳浊液,故B错误;D、妙恋〞果料多属于悬浊液,故D错误;应选B.3 .【答案】C【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解析】【分析】水循环通常也被称为 "水分循环"或"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地球中以及地球上空的存在及运动情况.地球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中,并且不停地变换着存在形式,从液体变成水蒸气再变成冰,然后再循环往复. 【解答】A、蒸发是补充大气中水蒸气的环节,是水循环主要环节;故A不正确;B、径流是用于补充区域性水资源的环节,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故B不正确;C、太阳辐射是促进水循环的动力之一,并不是主要环节;故C正确;D、水汽输送是实现不同区域降水的主要原因,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故D不正确;故答案为:C.4 .【答案】C【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由不同元素组成纯洁物,由不同物质组成混合物;(2)水溶液中导电的其实是阴、阳离子,而它们的浓度越大,导电水平越强;(3)电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而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解答】A.本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B.本实验在水中参加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水平,故B错误;C.试管b中的气体体积小,因此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故C正确;D.本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2: 1,故D错误.应选C5 .【答案】B【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解析】【分析】不考虑水分蒸发, ①-② 充分溶解后固体有剩余, ②是饱和溶液,② 加热形成③中没有剩余固体,③中溶液有可能是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②和③ 的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考虑水分蒸发, ①-② 充分溶解后固体有剩余,那么②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③中没有固体,那么③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②③中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 ②③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不相同的,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能够看出:中蔗糖全部溶解, ②中蔗糖局部溶解,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6 .【答案】C【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天气温度知识点.【解答】A、气温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C〕.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A 不符合题意.B、B的温度相交于C更低些,B不符合题意C气温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C〕.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C符合题意.D、D相交于C温度更低些,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7 .【答案】C【考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考查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的特点.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 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即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解答】第二图所示在左侧单侧光照射时,向光侧d处的生长素向背光侧e处转移,使e处生长素浓度大于d处生长素浓度,e处的生长速率大于d处的生长速率,从而使茎弯向光源生长.A、假设d点对应的浓度为a ,那么e点对应的应该是b点的浓度B、d点不能对应最高浓度为b ,由于e处生长素浓度大于d处生长素浓度;D、假设d点对应的浓度为c ,那么e点对应的应该是b点的浓度.故答案为:C8 .【答案】B【考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水热胀冷缩知识点.【解答】A、如果加热的是Q,水热胀冷缩变轻向上运动, A不符合题意B、它的运动方向Q-P-H-Q,因此加热点为H, B符合题意.C、如果加热的是P,那么水受热无法向上运动,水肿小颗粒静止, C不符合题意.D、加热的部位-一定是B,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 .【答案】A【考点】大气的分层主要依据,大气的分层【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大气层的分类依据以及各层的特点.地球大气层从下到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是对流层.这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天气现象都在这一层,如云、雨、雪、雹等,所以不适于飞机飞行.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5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发生,适合飞机飞行,客机主要在这层飞行.从平流层以上到85千米这一层,称为中间层,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而降低,不适合飞机飞行.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这一层的空间,叫做暖层和外层,这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不适合飞机飞行.所以飞机从地面飞行要起飞经过对流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落地.【解答】飞机从地面飞行要经过对流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落地,故A正确.10 .【答案】A【考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植物的感应性知识点.【解答】A、叶片逐渐长大属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属于植物的感应性, A符合题意.B、根向水生长,指的是植物的向水性, B不符合题意.C、茎背地生长指的是茎的背地,f属于植物的感应性, C不符合题意.D、茎向圈外生长指的是植物的向阳性,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 .【答案】C【考点】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解析】【解答】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缺乏会引起侏儒症, A正确;B、人体胰岛素分泌缺乏会导致糖尿病, B正确;C、成人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 C错误;D、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缺乏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D正确.应选:C.【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如图:激素病症生长激素幼年时分泌过少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幼年时分泌过少呆小症成年后分泌过多甲亢成年后身体内碘合成缺乏大脖子病胰岛素分泌较少时胰岛素12 .【答案】D【考点】应答性反响与反射弧【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知识点.【解答】A、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B、传播途径: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神经中枢一传出神经一效应器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才是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的正确途径, B不符合题意.C、②为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能进行,不能完成缩手反射, C不符合题意.D、③为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3 .【答案】A【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质量相同的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变小;(2)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根据浮沉条件中F浮和G的关系进行判断即可.【解答】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那么它们受到的总浮力等于总重力;假设用力向下轻轻戳动一下铁块,气球一起向下运动,它们所在的深度增大,那么气球受到水的压强会增大,它的体积会减小,它们排开水的体积也会减小;根据公式尸浮=尸水且〃琲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也会减小,这时总浮力小于总重力,因此气球和铁块会下沉.应选A o14 .【答案】C【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是否竖直、玻璃管浸入水银的深度、玻璃管的粗细都不会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2)大气压强会随着海拔位置的高度增大而减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A.使玻璃管倾斜一点,不会影响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因此数值没有变化,故A不合题意;B.使玻璃管向下移一点,不会影响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因此数字没有变化,故B不合题意;C.将实验装置从山下移到山上,大气压强会减小,那么测量的数值会减小,故C符合题意.D.换用口径粗点的玻璃管,不会影响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因此数字没有变化,故D不合题意.应选Q15 .【答案】A【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氢氧化钠不参与反响,只是增强水的导电性;〔2〕当溶质的质量不变时,溶剂的质量变小,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解答】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氢氧化钠不参与反响,因此它的质量没有改变,故A正确,而B错误;水电解后,溶剂水的质量变小,而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分数=力宜富詈斐工工.x 100%可知,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了,故 C D错误.溶质质兽溶剂质量应选Ao二、填空题〔共9题,共38分〕16 .【答案】〔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3〕耳蜗【考点】应答性反响与反射弧【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听觉知识点.【解答】〔1〕图中A表示吃肉骨头的狗在分泌唾液是动物先天的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2〕反复经过B后,图中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重点词是反复经过B,因此这是由于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射,一般建立在学习的根底上属于条件反射.〔3〕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它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是把铃声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蜗. 故答案为:〔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3〕耳蜗17 .【答案】〔1〕大;燃烧〔2〕水:雪氢气+氧气【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电解水现象分析;〔2〕根据电解水表达式书写分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 C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大,所以产生的为氢气,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这种气体会燃烧;〔2〕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表达式为水遭〞,氢气+M气.18 .【答案】〔1〕天气〔2〕 A;增大【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大气的分层【解析】【分析】〔1〕关气〞是指某一区域大气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是大气的一种综合表现, 包括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天气变化.气候是一个区域相对稳定的大气要素,我们通常可以根据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来划分不同的气候类型.全球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山高寒气候等等. 【解答】〔1〕天气是大气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就需要天气预报气候是指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反响的是长期的大气状况,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要素.〔2〕大气分层从低往高的顺序为第一层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第二层为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由等温分布变逆温分布.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出现逆温层;第三层为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5公里高度为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第四层为暖层:随高度的增高,气温迅速升高.因此A曲线能够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平流层的温度是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出现逆温层.故答案为:〔1〕天气〔2〕 A;增大19 .【答案】瓶内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增强密封性,减小摩擦【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1〕鸡蛋慢慢进入瓶中,说明它受到了向下的压力差,分析红磷燃烧对瓶内气压的影响即可;〔2〕水具有密封性,且可以改变物体的接粗面,从而减小摩擦力.【解答】将红磷点燃后放入瓶中, 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迅速堵住瓶口, 鸡蛋会慢慢进入瓶中, 这是由于:瓶内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为了让鸡蛋更顺利地进入瓶中,可将鸡蛋蘸点水,这是为了:增强密封性,减小摩擦 .20 .【答案】减小;大气压【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当推动活塞时,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大,管口处的压强减小;瓶中的液体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21 .【答案】〔1〕向地〔2〕适量的水【考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植物的感应性,种子的萌发知识点.【解答】〔1〕向性属于应激性的一种,是指在单向的环境刺激下,静止型生物〔植物、真菌及水嘱型腔肠动物等〕的定向运动反响.比方,一般植物根部向地心方向生长〔正向地性〕,〔2〕湿棉花有水分,由于种子萌发是需要适量的水分.故答案为:〔1〕向地;〔2〕适量的水22 .【答案】〔1〕 A。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浙教版说明: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共3页,只上交答题卷。
2.请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3.使用黑色签字笔或墨水笔答题,不允许使用涂改液(带)。
一、选择题(本题38小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深圳是全国七大缺水城市之一,80%的饮用水来自东江。
从东江调水到深圳市各大水库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一环节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或地下径流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3.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A.赤道的热带雨林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C.东海海域D.沙漠地区4.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后,所受的浮力将A.不变 B.变大C.变小 D.无法判断5.一杯食盐水,倒去一半,剩下的半杯食盐水A.其密度不变、质量减半、咸度不变B.其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且变淡了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且变咸了D.其质量、体积、密度均为原来的一半6.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A.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份的蒸发而增大C.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D.其它原因7.下列物质是成云降雨所必须的是A.氧气B.水汽和二氧化碳 C.水汽和固体尘埃 D.二氧化碳和固体尘埃8.“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意义是A.测出大气压的值B.说明了马的力气很大C.证明了大气压与哪些因素有关D.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还很大9.下列哪个现象与大气压无关A.钢笔吸墨水B.用吸管吸饮料C.茶壶盖上要留一个小孔D.搬运货物上楼很吃力10.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探究而获得。
探究下列事实,其中有增大压强作用的是A.鸭有面积较大的蹼足 B.骆驼具有较大的脚掌C.啄木鸟有尖尖的喙 D.牛有硕大的牛蹄11.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面积而减小压强的是A.溜冰人穿锋利的冰刀鞋 B.图钉尖做的很细C.菜刀磨得很薄,刀刃很锋利 D.书包带做得比较宽12.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某一种液体中,若将此物体均分成两块,并轻轻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体中A.将上浮 B.仍然悬浮 C.将下沉 D.以上情况都可能出现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C.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质只能是固体和气体14.下列液体哪种不是悬浊液A.泥水 B.色拉油加水 C.面粉水 D.粉笔灰水15.下列物质属于非晶体的是A.海波 B.冰 C.玻璃 D.食盐16.一般的河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能放心地饮用A.过滤法 B.沉淀法 C.蒸馏法 D.煮到沸腾17.下列有关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B.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C.大气层没有明显的上界,主体在1000千米高度以下D.大气层的厚度为5000千米,此高度以上为绝对真空18.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哪种现象仍然能在地球上发生A.火山喷发 B.雷电交加 C.狂风暴雨 D.碧海蓝天19.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A.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大C.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小20.下列词组描述天气现象的是A.冬暖夏凉 B.四季如春 C.夏季高温多雨 D.和风细雨21.下列生活现象不属于直接利用大气压的实例是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物 B.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入肌肉里C.真空包装的食品被压得紧紧的 D.用吸尘器能吸取地板上的灰尘22.学校旗杆上的红旗被风吹开,旗帜向着东南方向展开,此时的风向是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用心爱心专心用心 爱心 专心甲 丙 乙 23.下列有关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中只要含有水汽就一定会出现降水 B .大气降水形式就只有降雨 C .冰雹也是大气降水的一种形式 D.空中有云就会降水 24.木块重5牛,保持静止,支承面MN 受到的压力最大的是 A . B . C . D . 25.一木块如右图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虚线切去一半,将其放在上面(如图实线所示),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原来的 A . 1倍和1倍 B .1倍和2倍 C .倍倍和121 D .倍倍和14126.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克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克水后,固体全部溶解。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题卷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共4大题,35小题。
g取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个现象描述的是丽水市的天气( ▲ )A.春季多梅雨B.冬季无严寒C.今天阴到多云D.夏季多台风2.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
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他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飞机很可能飞行在(▲)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3.2017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压强逐渐增大B.大气密度越来越大C.水的沸点逐渐降低D.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增多4.下图中主要利用大气压强的事例是(▲)5.根据实验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在学习浮力时,老师在课堂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B.浮力的大小等于它的重力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前,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7.下列各组物质能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是水,把水滴入瓶中,U 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
若a 处液面上升,则符合此现象的物质的是(▲)A.氢氧化钠B.蔗C.硝酸铵D.食盐8. 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D.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9.端午节那天,小柯发现煮熟后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科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温馨提醒:1.全卷共6页,有四大题,26小题。
2.整卷g取10N/kg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1.温州三垟湿地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由众多河道和161个岛屿组成。
水面达3.6平方公里,是集生态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
湿地内生态资源丰富,下列关于湿地说法正确的是()A.从全市范围来看,该湿地的水循环比较不活跃B.湿地内大量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C.湿地的水由于不断蒸发、蒸腾、径流会越来越少D.湿地内的生物可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湖泊咸水2.下列有关温州的描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A.6月到7月中旬都会进入梅雨季节B.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C.今年1月22日,迎来了第一场雪D.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3.如图所示,○表示蔗糖分子,●表示水分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蔗糖溶液的是()A. B. C. D.4.6月25日,泰顺一批225公斤高山东魁杨梅打“飞的”前往加拿大。
这是今年温州杨梅首次出口,也是泰顺杨梅出口零的突破。
高山杨梅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果色紫红,甜美多汁,但成熟期一般较晚,其成熟期较晚的可能原因是()A.地形B.海陆性质C.季风D.纬度位置5.温州“屏纸”被称为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如图是生产“屏纸”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工序。
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捞纸”工序是利用竹帘将纸浆中的竹纤维与水分离,其原理类似于物质分离中的()A.结晶B.过滤C.蒸馏D.沉淀6.“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
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B.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C.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D.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7.小科利用废旧饮料瓶制作了如图装置来模拟空气流动,将其放置在无风的环境中,先点燃大瓶内蜡烛,再点燃小瓶瓶口附近的线香。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研究,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A。
image.png](/upload/image_hosting/edjzj5xk.png)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A.海洋水 B.河流水 C.冰川水 D.大气水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 B.泥水 C.肥皂水 D.食盐水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A、过滤法B、沉淀法C、蒸馏法D、煮到沸腾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浮力相同,压强相同B.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
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今天最高气温24℃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Ⅱ级 D.明天阴转多云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
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
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A、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B、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C、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D、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10.瑞安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 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用玻璃棒的目的与下列叙述无关的是()12.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部位。
甲 丙乙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浙教版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监测只是检验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请你以自信的心理迎接挑战,相信你一定能行!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本卷g 一律取10N/kg 。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市心南路体育馆前有许多雕像,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设其密度是8×103kg /m 3。
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 ) A .5kg B .50kg C .500kg D .5000kg2.下图是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在这些活动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A .射箭B .举重C .击剑D .射击 3.天然水需经净化才能饮用,下面是自来水厂净水流程示意图:自来水消毒剂吸附过滤沉降加絮凝剂天然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 ) A. 氯气 B. 熟石灰 C. 明矾 D. 漂白粉 4.如图所示,小明正套着救生圈漂浮在河水中,此时他所受的浮力为 F 1,若他套着同一个救生圈漂浮在海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 2,则F 1 和 F 2的大小关系是 ( ) A .F 1> F 2 B .F 1=F 2 C .F 1<F 2 D .无法确定 5.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 土仪器. 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 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 .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C .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D .用它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6.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引发了西藏旅游热,许多游客刚到达西藏时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其主要原因是 ( ) ①高原上气温偏低;②高原上缺氧;③高原上气压偏低;④高原上人体能量消耗过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7.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探究而获得。
浙江省温州市新星学校2010-2011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2 浙教版卷 I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
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碳原子,则下图中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模型的是(▲)2、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
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3、下列选项中代表离子的是(说明:数字代表质子数,“+”表示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黑点代表核外电子)(▲)4、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
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5、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 ( ▲ )A.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B.白色硫酸铜粉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蓝C.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D.蜡烛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6、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
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氧化物B.氧气C.水D.氧元素7、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量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A、质量不变,性质不变 B.质量增加,性质改变C.质量减少,性质不变 D.质量不变,性质改变8、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极薄的金箔,用带正电的α粒子射击。
发现大多数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有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合理的是 ( ▲ )24小时黑暗处理 4小时后 太阳 酒精碘液 变蓝不变蓝 第16题图A 、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结合排列B .金原子核不带电C .金原子质量与a 粒子质量相当D .相对金原子而言金原子核体积很小9、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0、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 )A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11、冰岛火山灰曾严重影响欧洲飞机的正常飞行。
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它质地坚硬、不溶于水,含有硫、钙、硅、氧及重金属等成分。
这里所说的成分是指( ▲ )A .元素B .原子C .分子D .单质12、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已知在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化学式正确的是( ▲ )A .NaSiO 2B .Na 2SiO 3C .NaSiO 3D .Na 2SiO 413、右图是空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甲表示的气体是( )A .氮气B .稀有气体C .二氧化碳D .氧气14、受蒙古气旋和冷空气影响,2010年3月19日至20日,我国出现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
以下关于沙尘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沙尘漂浮在空气中是由于分子运动造成的B .为了防止沙尘暴的发生,应保护草原植被C .出现沙尘暴时,外出要戴好口罩,以免沙尘伤害呼吸道D .沙尘掉落在叶片上会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 、N 、Q 、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 物质M N Q P 反应前质量(g)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后物质M 的质量为l3gC .反应中N 、P 的质量比为5:4D .物质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6、如图是小明同学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而进行的实验操作过程,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A .二氧化碳B .叶绿体C .光D .水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点燃酒精灯C .制取氧气D .滴管滴加液体第13题17、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者和推广者。
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到生命体在分子层面和细胞层面的诸多反应和细胞内部的运动情况。
下列关于荧光技术运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探知生物体内分子的运动情况B.可看到原子的运动情况以及构成原子的微粒C.可看到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及受精卵的发育过程D.可看到癌细胞的成长、转移等具体过程18、甲醛是室内装璜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C.甲醛由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D.甲醛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相互独立没有联系的过程;B.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呼吸作用;C.植物晚上只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呼吸作用;D.活的绿色植物体有光时进行光合作用,昼夜都进行呼吸作用。
20.在做“估算高锰酸根离子大小"的实验时,取一颗体积为V的高锰酸钾小颗粒配制成10毫升溶液,从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颜色变浅;从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A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颜色变得更浅;再从第二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略显紫红色;再从第三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此时溶液无色。
已知最后能看出略显紫红色的1 O毫升溶液中存在n个高锰酸根离子,则高锰酸根离子的体积大约为(▲)A.V/10n B.V/102n C.V/103n D.V/104n卷Ⅱ二、简答题( 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3分。
共30分)21、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分子__ ▲ __ (2)一个亚铁离子__ ▲ _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4)+2价的钙元素__ ▲ __22、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下列模型图中表示单质的是▲表示化合物的是▲;表示混合物的是▲;(填相应的字母)23、下列各项反应: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磷在空气中燃烧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24、敞口久置的石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此现象:▲25、人在平静吸气时,膈肌收缩,外肋间肌收缩,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容积_▲_(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_ ▲ __(填“增大”或“减小”),空气从外界进入肺部。
26、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科学家的名字前的序号①舍勒②门捷列夫③汤姆生④道尔顿⑤卢瑟福⑥拉瓦锡(1)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2)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27、近年来,世界上的气候越来越反常,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而厄尔尼诺现象又与大气中的CO2 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①空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②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作用。
③地球大气中因为二氧化碳太多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A.保温效应B.温室效应C.地面效应D.反射效应28、如图是某市区酸雨率年变化图(酸雨率为该地区酸雨次数除以降雨的总次数)。
由图可见,该市区酸雨率是逐年_ ______。
下列活动可能导致酸雨增加的是__ _(填序号)。
A.燃放烟花爆竹B.秸秆还田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用煤炉烧水做饭29、下列是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操作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C图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_____ ▲ ______。
(2)C图中,可观察到的实际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一种黑色的固体,此黑色的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 ▲ _____。
30、在横线填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混合物填序号):①铜丝;②液氧;③洁净空气;④氖气;⑥冰水混合物;⑦氯化钾;(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化合物的是▲;(3)属于单质的是▲;(4)属于氧化物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31、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
雷雨时,空气中的氮气在闪电条件下与氧气化合生成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在土壤中生成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硝酸盐;(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氮气与氧气反应的过程,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可用下列哪种收集方法? ▲ (填序号)32、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 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
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
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
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33、某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作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1所示.a、b分别表示10℃和20℃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请分析回答:(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34、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
某校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实验室三种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普通漏斗)装配了ABC三套装置,对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进行探究。
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B装置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H2、02, CO2气体的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