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 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01.50 KB
- 文档页数:31
人因工程考试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核心目的是:A. 提高工作效率B. 提高产品质量C. 提高人的舒适度D. 优化人机系统答案:D2. 人因工程学中,人机界面设计的主要目标是:A. 减少操作错误B. 提高操作速度C. 增加操作复杂性D. 降低操作成本答案:A3. 在人因工程学中,人体测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 人的生理特性B. 人的心理特性C. 人的感知特性D. 人的尺寸和形状答案:D4. 人因工程学中,关于人的感知特性,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人的视觉感知能力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有所不同B. 人的听觉感知能力不受环境噪音的影响C. 人的色彩感知能力与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有关D. 人的触觉感知能力与皮肤接触的材质有关答案:B5. 人因工程学中,关于人的记忆特性,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短时记忆的容量比长时记忆大B. 工作记忆不受干扰因素的影响C.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不受时间限制D. 遗忘曲线表明,记忆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答案:C6. 人因工程学中,关于人的决策特性,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人的决策过程是完全理性的B. 人的决策受个人经验和知识的影响C. 人的决策受情绪和动机的影响D. 人的决策受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答案:A7. 在人因工程学中,关于人的应激反应,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应激反应总是有害的B. 适度的应激反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C. 应激反应会导致人的感知能力下降D. 应激反应与个体的健康状况无关答案:B8. 人因工程学中,关于人的错误分析,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错误总是由于人的不熟练造成的B. 错误可以分为失误和差错两大类C. 错误分析有助于改进人机系统的设计D. 错误分析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答案:A9. 在人因工程学中,关于人的疲劳特性,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疲劳是由于过度工作造成的B. 疲劳是由于缺乏休息造成的C. 疲劳是由于身体疾病造成的D. 疲劳是由于长时间重复单一任务造成的答案:D10. 人因工程学中,关于人的工作负荷,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工作负荷过高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B. 工作负荷过低会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C. 工作负荷与个体的能力和经验无关D. 工作负荷可以通过任务分析来评估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人因工程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机界面的设计:A. 人的感知特性B. 人的认知特性C. 人的生理特性D. 环境因素答案:ABCD12. 人因工程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A. 工作动机B. 工作技能C. 工作环境D. 工作工具答案:ABCD13. 人因工程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决策过程:A. 信息的可用性B. 个体的经验C. 情绪状态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14. 人因工程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错误发生:A. 任务复杂性B. 工作压力C. 个体差异D. 环境干扰答案:ABCD15. 人因工程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应激反应:A. 工作强度B. 工作环境C. 个体的健康状况D. 社会支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人的生理特性。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二、计算题(每题15 分,共 30 分)三、阐述题(每题15 分,共 30 分)人因工程学 (HUMAN FACTORS)总复习题一、人因工程学概括(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目的人因工程学就是依照人的特征设计和改良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研究各样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互相作用,研究人的工作、生活中怎样一致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坦等问题的科学。
美国的人因工程学命名多采纳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研究目的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学科。
特别突出系统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原则。
人因工程学在实现工业工程的效率、质量、成本、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人因工程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 19 世纪,主假如泰勒等人创办的科学管理期间,主要以提升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假如重申人适应机器。
2)初始阶段 ( 一战与二战期间 ) :这一期间主要环绕如何提升效率。
研究的内容包含人的疲惫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
对组织影响生产力的因素进行剖析,研究。
3)成长阶段 ( 二战- 60 年月 ) :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般配,对人机系统的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月-到现在):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势:①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范围愈来愈广;③在高技术领域的特别作用。
(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色;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研究人机界面设计;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良;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良;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良;研究系统的安全和靠谱性;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4)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检查法:包含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法。
观察法:研究者经过察看、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方法。
人因工程复习题1、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2、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3、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4、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5、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6、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7、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真实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8、信度是指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的结果保持一致性的程度。
9、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10、明适应是指刚开始时人眼不能辨别物体,要经过几十秒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这一过程。
11、暗适应是指人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黑暗环境的过程。
12、色调又称色泽、色相,是色光光谱上各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视觉上的表现,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13、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颜色色素的凝聚程度,又称色度、彩度、鲜艳度、饱和度等。
14、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又称光亮度、鲜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与物体表面色彩的反射率有关。
15、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度所产生的主观感觉量,它与人对声音响亮程度的主观感觉成正比。
16、响度级是人们对噪声进行主观评价的一个基本量,用LN表示,单位为方(phon)。
17、声压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帕(Pa)18、人耳的声压听觉范围非常宽,用声压的绝对值来衡量声音的强弱很不方便,所以通常用对数值来度量声压,称为声压级。
1、座椅设计原则是什么?①座椅的尺寸应与使用者的人体尺寸相适应。
在设计座椅前,要明确设计的座椅供谁坐用。
要把使用者群体的人体尺寸测量数据作为确定座椅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
②应尽可能使就坐者保持自然的或接近自然的姿势,且要使坐用者可以不时变换自己的坐姿。
人体工程学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休息脉搏:2.工作时脉博:3.净工作脉博:4.总恢复脉搏:5.总工作脉博:6.视野:指头部和眼球不动时,眼睛观看正前方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7.视力:8.发光强度: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
9.照度:是被照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
10.亮度:是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发射或反射的光强。
11.反射比:不同表面吸收色光的程度不同,一个灰暗的表面所吸收的光更多,反射的光更少。
有时我们也可以用反射比来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亮度。
由一表面所反射回来的光通量(即亮度)与照射到此表面的光通量(即照度)两者之比称为反射比。
12.一般照明: 一般照明也叫全面照明。
它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它适用于对光线投射方向没有特殊要求,工作点较密集,或者作业时工作点不固定的场所,采用这种照明方式,使作业者的视野亮度一样,视力条件较好,工作时感到愉快。
这种照明方式耗电较多。
13.局部照明: 局部照明。
局部照明是指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
由于它靠近工作面,可减少电的消耗,获得高的照明。
14.综合照明: 综合照明。
综合照明是指工作面上照度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共同构成的照明。
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对比过强使人感到不舒服,对作业效率有影响,其比例以1:5为好。
15.人的可靠度: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作业者在操作过程中完成规定作业功能的度量。
16.明适应 :明适应发生在人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的时候。
刚开始时人眼睛不能辨别物体,要几十秒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
17.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初级被动的注意,是一种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通常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种不由自主的自然而然的注意,所以又称为不随意注意。
18.决策性错误:决策性错误(mistake)。
这类错误的特点是人在接受信息时就弄错了;或人接受了正确的信息,但在决策过程中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选择题1、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 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A、50B、80C、90D、552、下列(3 )不属于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A、可见度高对观察距离、观察角度、显示符号的大小,给以最佳的处理。
B、明显度高使之醒目、消除背景干扰、提高区别能力。
C、忽略少部分视力缺陷者(如视弱、色弱者)。
D、阐明力强在所处环境中显示的意义明确,推断准确可靠,掌握容易。
3、下列( 3 )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A、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B、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C、形状编码和状态编码D、符号编码和大小编码4、在设计语言传示装置时,以下(4 )一般不予考虑。
A、语言的清晰度B、语言的强度C、噪声对语言传示的影响D、地域性口音5、工厂里一些危险品、重要开关、报警信号灯等,一般都采用(4 )色作标志。
A、蓝B、绿C、黄D、红6、只有频率在(1 )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A、20~20000HzB、10~20000HzC、40~200000HzD、30~200000Hz7、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2 )A、屏幕式显示B、定量显示C、定性显示D、警告性显示8、以下(b )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整体性B、保持性C、理解性D、恒常性9、人们从较暗的环境进人较亮环境时,人眼的适应过程称为(c )。
A、明知觉B、明感觉C、明适应D、暗适应选择题1、(1)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 1)%、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①50 ②60 ③70 ④553、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①50 ②80 ③90 ④554、有限度的或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象抓握物体的可及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4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①50 ②20 ③10 ④55、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2 )。
人因工程学考试复习题人因工程学考试复习题1.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
2.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选择) 调查法(访谈法,考察法,问卷法,)观测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心理测验法,图示模型法。
3.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4.人体补充ATP的过程称为产能或供能。
5.微气候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
6.微气候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气温、湿度、热辐射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影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某一参数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可以由另一参数的相互变化所补偿。
例如,人体受热辐射获得的热量可被低气温所抵消,即当气温增高时,若相应增大气流速度,会使人感到不是很热。
低温、高温使人体散热量增加,导致冻伤;高温,高湿使人体丧失热蒸发机能,导致热疲劳。
7.人体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Qs=Qm-W+Qc+Qr-Qe+Qk8.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受即心理上是否感到满意、舒适,是进行微气候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
9.为什么必须进行综合评价微气候条件?研究微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不能仅考虑其中的某个因素,因为人进入作业或生活、活动场所时,要受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要综合评价微气候环境。
10.微气候环境的评价方法或指标:⑴不舒适指数⑵有效温度(感觉温度)⑶三球温度指数(WBGT)11.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84KJ/(m2.h)的环境叫做高温作业环境。
12.高温作业环境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高温、强辐射作业;二是高温,高湿作业;三是夏季露天作业;13.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⑴对消化系统具有抑制作用⑵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⑶人的水分和盐分大量丧失⑷高温及噪声联合作用损伤人的听力。
14.低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首先影响人体四肢的灵活性,最常见的是肢体麻木。
特别是影响手的精细运动灵巧度和双手的协调动作。
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人因工程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目及答案1. 造成人为失误的缘故可分成哪大类?而落低人为失误的办法有那三大项?2. 怎么从治理操纵上减少工作时骨骼肌肉之损害?3. 啥是反应时刻?怎么操纵刺激信号以缩短反应时刻?4. 日子中常见的水表显示装置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其是否符合显示装置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
5. 某小型零件装配在线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一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
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向一字摆开。
试分析此工作场地布置的别脚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6. 人在操作计算机时易产生双眼干涩、躯体疲劳等现象,导致工作效率落低。
为了舒适而高效的工作,请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其缘故并提出你的一些建议。
7. 人因工程学要紧研究的是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简述这三者的含义。
8. 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标有哪些?9. 普通事情下,人耳对多少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敏感?10. 怎么举行工作房间的群彩调节?11. 眩光的危害及操纵措施?12. 作业位置与视距的关系?13. 建立人机系统评价的目的与原则?14. 开环人机系统的特征是啥?15. 啥叫系统评价?16. 人机系统设计的步骤?17. 简述工作场所通风的重要性及换气的办法?18. 描述你所熟悉的一具车偶尔办公场所的群彩环境,讲明其特点和别脚之处。
19. 请提出怎么才干克服体力劳动中单调感的办法,并举出具体的应用例子。
20. 试比较感受与知觉。
21. 简述感受与知觉的区不与联系。
22. 确定作业姿势的因素有哪些23. 哪些事情下适合采纳立位操作24. 立位工作有哪些缺点25. 哪些事情下适合采纳坐姿操作26. 坐姿操作有哪些缺点27. 简述噪声的操纵办法。
28. 照明条件与作业效率有何关系是否照度值越高﹐作业效率越高29. 照度与事故有何关系30. 简述系统的功能。
31. 功能分配的普通原则是啥32. 信号显示有何特点33. 信号装置有啥作用34. 使用荧光屏显示信息有何优点35. 简述目标的视见度与呈现时刻之间的关系。
.选择题1、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 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A、50B、80C、90D、552、下列(3 )不属于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A、可见度高对观察距离、观察角度、显示符号的大小,给以最佳的处理。
B、明显度高使之醒目、消除背景干扰、提高区别能力。
C、忽略少部分视力缺陷者(如视弱、色弱者)。
D、阐明力强在所处环境中显示的意义明确,推断准确可靠,掌握容易。
3、下列( 3 )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A、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B、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C、形状编码和状态编码D、符号编码和大小编码4、在设计语言传示装置时,以下(4 )一般不予考虑。
A、语言的清晰度B、语言的强度C、噪声对语言传示的影响D、地域性口音5、工厂里一些危险品、重要开关、报警信号灯等,一般都采用(4 )色作标志。
A、蓝B、绿C、黄D、红6、只有频率在(1 )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A、20~20000HzB、10~20000HzC、40~200000HzD、30~200000Hz)、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2 7 D C、定性显示、警告性显示 A、屏幕式显示 B、定量显示)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8、以下(bA、整体性 D、恒常性、理解性B、保持性 C )、人们从较暗的环境进人较亮环境时,人眼的适应过程称为( 9c 。
、明适应 B、明知觉A 、明感觉 C D、暗适应选择题)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1(1 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 1)%、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①50②60③70④553、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①50②80③90④554、有限度的或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象抓握物体的可及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4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①50②20③10④55、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2 )。
人因工程学课程总复习[工业工程]第一章人机工程概论第一节概述人机工程学的定义:(Man-Machine Engineering)在书中共说了三个定义人机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经验人机工程学;2.科学人机工程学;3.现代人机工程学。
其特点在书中第二节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一. 研究内容‘人’是指作为主体工作的人;‘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的总称;‘环境’是指人、机械共处的特殊条件,它既包括物理、化学因素的效应,也包括社会因素的影响。
人-机-环境系统示意图,每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人-机-环境系统示意图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有两种表述方法:1.在国家军用标准GJB-90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术语’中的表述方法;2.与欧美国家类同的系统功效(system ergonomics)的表述方法;二. 研究方法(共7种)第三节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第二章人机工程学系统分析3个基本要素,即系统的功能、系统的经济性和系统的安全性第一节人—机—环境系统的分类人—机—环境系统分为以下3种类型1.简单人—机—环境系统2.复杂人—机—环境系统3.广义(或大规模)人—机—环境系统第二节系统分析的目的功能、经济、安全、舒适第三节系统功能分配及评价当系统经历方案设计而进入设计阶段后,成功的人机系统设计往往要遵循以下过程:(1)进行人、机功能分配;(2)进行人、机组合;(3)设计人—机界面和作业工具等;‘(4)对系统进行评价,在不满足系统要求情况下重返过程(1);(5)系统最终设计。
一、根据人、机的各自特点,合理分配人、机功能二、系统评价第四节经济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分析一.经济性分析一般说来,系统的经济性能包括3个方面:(1)生产费用;(2)运行、管理和维护费用;(3)训练费用。
为了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应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1)根据人、机的各自特点,合理分配人、机功能,这对系统效率的提高影响极大。
(2)人—机界面的合理设计。
《人因工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是为了提高活动和工作效率;第二是为了满足生活水平和生命价值。
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测量法、个体测试法、询问法、实验法三类。
3.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4.人对20 Hz~20000 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为敏感。
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5.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6.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一是触觉感受器;二是温度感受器;三是痛觉感受器。
7.平衡感觉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和耳石器中。
8.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9.坐眼高是指坐立面到眼角的距离。
10.高温对人的生理影响主要有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
11.人的身体与环境间热交换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4种。
12.能量代谢分为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三种。
13.常规有效温度(ET)表示人在不同的气温、湿度和气流速度的作用下产生的主观冷暖感受指标。
14.控制器按操纵的身体部位不同,可分为手控制器、脚控制器和膝控制器三类。
15.人机系统中,人的基本界限包括、、和。
16.视觉显示器的设计必须保证3项基本要求:①能见性、②清晰性、③可视性。
17.作业空间根据其大小及特点的不同,可分为近身作业空间、个体作业空间和总体作业空间三类。
18.控制器和显示器的布置应遵循的原则有、、和。
19.人体测量的基本姿势可分为:_立姿__、_坐姿__。
20.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矢状面_。
21.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__正中矢状面_。
22.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_冠状面_。
23.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水平面__。
2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_眼耳平面_或_法兰克福。
25. 空气的_冷热程度__叫做气温。
26. 空气的_干湿程度__叫做湿度。
人因工程学 第 1 页 共 31 页 第一章 人机工程学概述 填空、判断、选择题: 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 2、目前许多国家采用希腊文Ergonomics作为该学科的命名。日本采用该词的音译,称为人间工学。 3、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 4、 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该学科,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 5、 20世纪初,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6、 1945年,在国家医药研究委员会等的鼓励下,英国诞生了人因工程职业。 7、1960年成立了国际人类功效学会IEA,标志着该学科已经发展成熟。 8、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 9、 人机的效能取决于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设计的问题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以及人与机器之间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等问题。 10、 工作场所设计包括工作场所总体布置、工作台或操纵台与座椅设计、工作条件设计等。 11、 实践表明,系统的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人的失误造成的,而人的失误则是由人的不注意引起的。 12、 人因工程学中与人直接有关的应用领域有机具、作业、环境和管理等几大类。 名词解释: 1人机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2人-机-环境系统:指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 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 3心理测量法:(感觉评价法):是运用人的主观感受对系统的质量、性质等进行评价和 判定的一种方法,即人对事物客观量做出主观感觉评价。 4心理测验法:是以心理学中有关个体差异理论为基础,将操作者个体在某种心理测验 中的成绩与常模作比较,用以分析被试心理素质特点。 5图示模型法:采用图形对系统进行扫描,直观地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系统本质的一种方法。 人因工程学 第 2 页 共 31 页 简答题: 1 人因工程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具体时间、发展特点,代表事件) ㈠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 20世纪初,美国人 泰勒 伯利恒钢铁公司 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 20世纪初,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进行了疲劳作业研究、工作站设计、以及为残疾人设计合适的工具。 德国心理学家 闵斯托伯格 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 《心理学与工作效率》 人机关系总的特点: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㈡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间 (一战初~~~二战前) 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1924年 美国芝加哥 西方电气公司 霍桑工厂 “霍桑试验” ㈢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间 (二战~~~20世纪60年代) 人机关系的研究,从 使人适应机器 转入到 使机器适应人 的新阶段。 1945年,在国家医药研究委员会、科学与工业研究部的鼓励下,英国诞生了人因工程职业。 1960年,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EA),标志着该科学已经发展成熟,该组织为推动各国的人因工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㈣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后) 发展三大基本趋势:⑴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⑵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⑶在高技术领域中发挥特殊作用。 2 人因工程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①研究人的心理与生理特征。 ②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人机系统的效能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③研究人机界面设计。④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⑤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⑥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⑦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⑧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以及人与机器之间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交 流等问题。 3 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⑴ 调查法 ① 访谈法 ② 考察法 ③ 问卷法⑵ 观测法 ⑶ 实验法 ⑷ 心理测量法 ⑸ 心理测试法 ⑹ 图示模型法 4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步骤,以机具为例 人因工程学 第 3 页 共 31 页 机具的研究步骤:⑴ 确定目标及功能 ⑵ 人与机具的功能与分配 ⑶ 模型描述 ⑷ 分析 ⑸ 模型的实验 ⑹机具的设计与改进 第二章 人的因素 填空、判断、选择题: 1神经系统是由包括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组成。 2 感觉系统可以分为视、听、触、味、嗅等系统。每种感觉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直接接收刺激的部分,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3 外部世界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人的视觉获得的。人眼所能感受的光线的波长为380-780nm。 4听觉是人耳接受16-20000HZ的机械振动波所引起的感觉。听阈的声压级是0dB,痛阈的声压级为120-130 dB。人体能引起振动感觉的频率为15-1000Hz,而对200 Hz左右的振动最为敏感。 5 通常将能源物质转化为热或机械功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6 磷酸原系统是短时爆发式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当人体剧烈活动达10s以上时,所需的能量主要靠乳酸能系统供给。有氧氧化系统适合中等强度作业的供能需求。 7 人体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和相关估算法。 8 从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分析,动机具有激发、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功能。 9 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人的典型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0.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感觉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特殊能力包括操作能力、节奏感、对空间比例的识别力、对颜色的辨别力等。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操作能力包括劳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组织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解决纠纷能力、判断决策能力等。 名词解释: 1听阈:能引起有声音感觉的最小声压级。 2痛阈:当声压级增大到使人感觉很不舒服、刺耳和有头痛感,这时的声压级称为痛阈。 3触觉两点辨别阈:人能辨别出两点受触、压的最小距离称为触觉两点辨别阈,两点 辨别阈越小,皮肤触觉分辨力越高。 4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 为方式。 人因工程学 第 4 页 共 31 页 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5 心境:是一种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然而是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简答题: 1 视觉感知系统特点 优点:① 可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 ② 可利用颜色和形状传递性质不同的信息; ③ 对信息敏感,反应速度快; ④ 感觉范围广,分辨率高; ⑤ 不容易残留以前刺激的影响。 缺点:容易发生错视、错觉和容易疲劳。 2 人体活动的三种供能系统、特点及适用场合 1) 磷酸原(ATP-CP)系统(非乳酸能系统) CP+ADP Cr+ATP 无氧产能,功能速度快、时间短、是短时爆发式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 2)乳酸能系统 糖原 ATP+乳酸 无氧供能,功能速度较快,但容量有限,只能维持人体剧烈运动几十秒时间 3)有氧氧化系统 葡萄糖或脂肪+氧 ATP 优点:是功能大、持续时间长, 缺点:是功能速度慢。 因此适合中等强度作业的功能需求。 3 脑力劳动及神经紧张型作业生理变化特点 脑组织对缺氧、缺血非常敏感,但总摄取量明显增高时,并不意味着脑力劳动效率的提高。 脑力劳动时心率减慢,但特别紧张时,可引起舒张期缩短而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 频率提高、脑部充血而四肢及腹腔血液减少,脑力劳动时,脑电图的频率加快。 4 人的心理因素5个方面 1)性格、2)能力、3)动机、4)情绪、5)意志 5 能力的影响因素
磷酸肌酸激酶 CPK 磷酸果糖激酶 氧化磷酸化 人因工程学
第 5 页 共 31 页 1)素质 2)知识 3)教育 4)环境 5)实践活动 6)主观努力程度 6 动机与需要关系理论 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动机。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引向一个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 7 动机与工作效率理论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 心理学领域专家耶克思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即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第三章 微气候环境 填空、判断、选择题: 1微气候主要包括空气气温、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热辐射4个要素。 2 空气温度通常由干球温度计测量,空气湿度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气流速度由热球微风仪测量,热辐射主要由黑球温度计测量。 3 相对湿度在70%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 4 影响人体热平衡的因素包括由机体自身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以及人在外界温度环境下的得热或散射。 5 舒适的衣内微气候是指温度32度,湿度(50±10)%,风速(25±15)cm/s。在规定标准下测定的人体最舒适的温度一般是(21±3)度。 6 在微气候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中,不舒适指数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风速对人的影响。有效温度是根据人的主诉温度感受所制定的经验性温度指标。三球温度指数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量。卡他度一般用来评价劳动条件舒适程度。 7 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84KJ/(M2·h)的环境称为高温作业环境。三种基本类型是: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 8舒适温度在夏季偏高、冬季偏低 9 根据试验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感到舒适的气候条件不同,但一般当不舒适指数在70附近时,人感觉比较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