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说明书2
- 格式:doc
- 大小:189.98 KB
- 文档页数:11
PCB计算器October31,2021Contents1介绍1 2计算器22.1稳压器 (2)2.2布线宽度 (2)2.3电气间距 (3)2.4传输线 (4)2.5RF衰减器 (5)2.6色标 (6)2.7电路板类别 (7)2.7.1性能等级 (7)2.7.2PCB类型 (7)参考手册Copyright本文档由以下列出的贡献者版权所有(C)2019。
您可以根据GNU通用公共许可证(/licenses/gpl.html),版本3或更高版本或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条款进行分发和/或修改(http:///licenses/by/3.0/),3.0或更高版本。
贡献者Heitor de Bittencourt.Mathias Neumann翻译taotieren<*******************>,2019Telegram简体中文交流群:https://t.me/KiCad_zh_CN反馈请将任何错误报告,建议或新版本指向此处:•关于KiCad文档:https:///kicad/services/kicad-doc/issues•关于KiCad软件:https:///kicad/code/kicad/issues•关于KiCad软件国际化:https:///kicad/code/kicad-i18n/issues出版日期和软件版本2020年3月5日1介绍KiCad PCB计算器是一组实用程序,可帮助您查找布局的元件或其他参数的值。
计算器具有以下工具:•稳压器•布线宽度•电气间距•传输线•射频衰减器•色标•电路板类别2计算器2.1稳压器该计算器有助于找到线性和低压差稳压器所需的电阻值。
对于典型,作为参考电压Vref和电阻器R1和R2的函数的输出电压Vout由下式给出:对于3端子类型,由于从调节引脚流出的静态电流Iadj,存在校正因子:此电流通常低于100uA,可谨慎忽略。
要使用此计算器,请输入调节器类型,Vref的参数,如果需要,输入Iadj,选择要计算的字段(电阻器或输出电压之一)并输入其他两个值。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l.题目:铸工车间自动送砂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2.任务:(1).减速器装配图(1号)…………1张(2).低速轴工作图(3号)…………1张(3).大齿轮工作图(3号)…………l张(4).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3.时间:2007年1月8日至1月26日4.设计参数:(1).传动带鼓轮转速n=75r/min(2).鼓轮轴输入功率P=3kW(3).使用年限:5年5.其它条件:双班制16小时工作、连续单向运转、有轻微振动、室内工作、有粉尘。
小批量生产、底座(为传动装置的独立底座)用型钢焊抟。
2.2.4选择电动机的型号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方案2比较合适。
因此选用电动机型号为Y112M-42.2.5 电动机外形简图和主要安装尺寸电动机外形示意图(1).电动机的主要技术数据表: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电动机转速(r/min) 质量(kg)同步满载Y112M-4 4 1500 1440 43(2).电动机的外型和安装尺寸表:H=112 mm A=190 mm B=140 mm C=70 mm D=28 mmE=60 mm F×GD=8×7 mm G=24 mm K=12 mmAB=245 mm AD=190 mm AC=115 mm HD=265 mm AA=50 mmBB=180 mm HA=15 mm L=400 mm2.3 总传动比的确定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2.3.1 理论总传动比i总=n m/n w=1440/75=19.22.3.2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及其说明取V带传动比:i带=3.5电动机型号Y112M-4i总=19.2i带=3.53.2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3.2.1 低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1、齿轮传动设计计算(1)选择齿轮类型、材料、精度等级及齿数[1]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2]选用软齿面、闭式传动。
千斤顶设计说明起重力Q=20 KN,行程S=200mm 。
1. 螺杆,螺纹类型的选择千斤顶采用梯形螺纹螺旋传动,牙形角30°。
(书本P121: 螺旋传动主要采用梯形螺纹)螺杆采用45号钢。
(书本P121: 一般常用材料螺杆为45,50号钢) 螺母材料采用青铜ZcuSn10P1。
(重载低速)2. 螺杆直径按耐磨性条件确定螺杆中径d 2。
根据国家规定ψ=1.2~2.5,此处取ψ=1.5。
梯形螺纹ϕ=0.5;查教材表5-2,[p ]取22Mpa []mm 65.191022.515.014.31020632=⨯⨯⨯⨯⨯=≥p Qd πϕψ 查表GB/T 5796.3-1986 等效ISO2904-1977d=36mm, P=6 mm, 2d =33mm, 1d =29mm 3.自锁验算λ=arc tan 2S d π= arc tan .3314.36⨯=3.31° υρ= arc tan v f = arc tan γcos f = arc tan ︒15cos 1.0=5.91° 自锁条件是λ≤ρv ,式中:λ为螺纹中径处升角;ρv 为当量摩擦角(当量摩擦角ρv =arctan μv ,为保证自锁,螺纹中径处升角至少要比当量摩擦角小1°。
∴λ<υρ-1,自锁性可以保证3.螺杆强度校核c σ==+223τσ≤[]σ其中T=Q ·tan(λ+ υρ)·22d (书本P112公式5-4) 代入数据计算得:T=20×tan(3.31°+5.91°)×16.5=53.56 N ·m查手册GB/T 699-1999得,45号钢的s σ=355 Map,安全系数为3~5,此处取4,则 []σ===43554sσ88.75Map 把1d =29 mm ,Q=20 KN 带入上式中,得:c σ =30.30MPa ≤[]σ∴螺杆强度满足要求4.确定螺母高度H 及螺纹工作圈数z螺母高度z =ψd 2,螺纹工作圈数pH =z ,考虑到螺纹圈数z 越多,载荷分布越不均,故z 不宜大于10,否则应改选螺母材料或加大d 。
fx-95MSfx-100MSfx-115MS (fx-912MS) fx-570MSfx-991MSPedoman PemakaianGuia do Usuário取下和裝上計算器保護殼•在開始之前 (1)如圖所示握住保護殼並將機體從保護殼抽出-•結束後 (2)如圖所示握住保護殼並將機體從保護殼抽出-•機體上鍵盤的一端必須先推入保護殼-切勿將顯示幕的一端先推入保護殼-安全注意事項在使用本計算器前﹐務請詳細閱讀下述安全注意事項-務請將本用戶說明書存放在易於取閱的地方以便日後隨時查用-•在本說明書中所示計算器顯示幕畫面及解圖(如鍵的標記)只作解說使用﹐其可能會與計算器上的實物略有不同-•本說明書中的內容若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CASIO Computer Co., Ltd. 對於任何人因購買或使用這些產品所導致的或相關的任何特殊的﹑間接的﹑偶然的﹐或結果性的損失一概不負責任-CASIO Computer Co., Ltd. 對於第三者因使用這些產品所提出的任何種類索賠一概不負責任-使用注意事項•在首次使用本計算器前務請按 5 鍵-•即使操作正常﹐fx-115MS/fx-570MS/fx-991MS 型計算器也必須至少每 3 年更換一次電池-而 fx-95MS/fx-100MS 型計算器則須每 2 年更換一次電池-電量耗盡的電池會泄漏液體﹐使計算器造成損壞及出現故障-因此切勿將電量耗盡的電池留放在計算器內-•本機所附帶的電池在出廠後的搬運﹑保管過程中會有輕微的電源消耗-因此﹐其壽命可能會比正常的電池壽命要短-•如果電池的電力過低﹐記憶器的內容將會發生錯誤或完全消失-因此﹐對於所有重要的資料﹐請務必另作記錄-•避免在溫度極端的環境中使用及保管計算器-低溫會使顯示畫面的反應變得緩慢遲鈍或完全無法顯示﹐同時亦會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此外﹐應避免讓計算器受到太陽的直接照射﹐亦不要將其放置在諸如窗邊﹐取暖器的附近等任何會產生高溫的地方-高溫會使本機機殼褪色或變形及會損壞內部電路-•避免在濕度高及多灰塵的地方使用及存放本機-注意切勿將計算器放置在容易觸水受潮的地方或高濕度及多灰塵的環境中-因如此會損壞本機的內部電路-•切勿使計算器掉落或受到其他強烈的撞擊-•切勿扭擰及彎曲計算器的機身-避免將計算器放入褲袋及其他緊身衣褲中攜帶﹐因如此會有扭擰及彎曲計算器的危險-•切勿拆解計算器-•切勿用圓珠筆或其他尖細的物體按戳計算器的操作鍵-•請使用軟乾布清潔計算器的外表-若計算器的外表甚為骯髒﹐請使用浸有中性家用洗潔劑及水的稀釋溶液的軟布進行擦拭-注意在擦拭前須將多餘的水分擰乾-切勿使用石油精﹑稀釋劑或其他揮發性溶劑清潔計算器﹐因如此會有擦去印刷標記並損壞保護殼的危險-目錄取下和裝上計算器保護殼 (1)安全注意事項 (2)使用注意事項 (3)雙行顯示幕 (7)使用前的準備 (7)k模式 (7)k輸入限度 (8)k輸入時的錯誤訂正 (9)k重現功能 (9)k錯誤指示器 (9)k多語句 (10)k指數顯示格式 (10)k小數點及分隔符 (11)k計算器的初始化 (11)基本計算 (12)k算術運算 (12)k分數計算 (12)k百分比計算 (14)k度分秒計算 (15)k FIX, SCI, RND (15)記憶器計算 (16)k答案記憶器 (16)k連續計算 (17)k獨立記憶器 (17)k變量 (18)科學函數計算 (18)k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 (18)k雙曲線函數/反雙曲線函數 (19)k常用及自然對數/反對數 (19)k平方根﹑立方根﹑根﹑平方﹑立方﹑倒數﹑階乘﹑隨機數﹑圓周率(π)及排列/組合 (20)k角度單位轉換 (21)k座標變換(Pol(x, y)﹐Rec(r, θ)) (21)k工程符號計算 (22)方程式計算 (22)k二次及三次方程式 (22)k聯立方程式 (25)統計計算 (27)標準偏差 (27)回歸計算 (29)技術資料 (33)k當遇到問題時 (33)k錯誤訊息 (33)k運算的順序 (35)k堆棧 (36)k輸入範圍 (37)電源(僅限 fx-95MS) (39)規格(僅限 fx-95MS) (40)雙行顯示幕雙行顯示幕可同時顯示計算公式及其計算結果-•上行顯示計算公式-•下行顯示計算結果-當尾數的整數部分多於三數位時﹐每隔三位便會有一個分隔符-使用前的準備k模式在開始計算之前﹐您必須先進入下表所列的適當的模式-•下表所示的模式及所需的操作僅適用於 fx-95MS-其他型號的用戶請參閱“用戶說明書 2(追加功能)”之手冊來尋找有關其模式及模式選擇方法的說明-fx-95MS 型號的模式要執行的計算類型需執行的需進入鍵操作的模式基本算數計算F1COMP 標準偏差F2SD 回歸計算F3REG 方程式的解F F1EQN•按 F鍵兩次以上將調出追加設置畫面-有關設置畫面的說明將在其實際需要使用以改變計算器設置的章節裡進行闡述-•在本說明書中﹐有關為進行計算而需要進入的各模式的說明將在以其名稱作為主標題的各節中加以說明-方程式計算EQN範例﹕注意﹗•要返回計算模式並將計算器設置為下示初始預設值時﹐請依順序按 A B2(Mode) = 鍵-計算模式﹕COMP角度單位﹕Deg指數顯示格式﹕Norm 1分數顯示格式﹕a b/c小數點字符﹕Dot•模式指示符會出現在顯示幕的上部-•在開始進行計算之前﹐必須檢查目前的計算模式(SD﹑REG﹑COMP)及角度單位設定(Deg﹑Rad﹑Gra)-k輸入限度•用於儲存計算輸入的記憶區可儲存 79“步”-每當您按下數字鍵或算術運算鍵(+﹑,﹑-﹑\)時便會佔用一步-A 或 p 鍵的操作不佔用一步-例如﹐輸入 A D只佔用一步-•您可為一個單獨計算輸入最多 79 步-每當您輸入到任何計算的第 73 步時﹐游標即會由“_”變為“k”以表示記憶容量快用完了-若您需要的輸入多於 79 步﹐請將計算分割為兩個或多個計算部分進行-•按 g 鍵能調出上次計算的結果﹐並在隨後的計算中使用-有關使用 g 鍵的詳細說明請參閱“答案記憶器”一節-k輸入時的錯誤訂正•用 e 及 r 鍵可將游標移到您需要的位置-•按 [ 鍵可刪除目前游標所在位置的數字或函數-•按 A K 鍵可將游標變為插入游標 t-畫面上顯示插入游標時輸入的字符將會被插入到游標目前的位置-•按 A K 鍵或 = 鍵可將游標從插入游標返回至普通游標-k重現功能•每當您執行計算時﹐重現功能會將計算式及其計算結果保存在重現記憶器中-按 [ 鍵能重新顯示上次進行的計算的公式及結果-再次按 [ 鍵可依順序(從新到舊)調出以前的計算-•當重現記憶器中保存的計算顯示在顯示幕上時﹐按 e 鍵或 r 鍵會切換至編輯畫面-•完成計算後立即按 e 鍵或 r 鍵會顯示該計算的編輯畫面-•按 t 鍵不會清除重現記憶器的內容﹐因此您即使按了t 鍵之後仍可將上次的計算結果調出-•重現記憶器的容量為 128 位元組﹐表達式及計算結束均保存在其中-•下列任何操作均會清除重現記憶器﹕當您按 5 鍵時當您通過按 A B2(或 3)= 鍵初始化模式及設定時當您從一個計算模式改換至另一個計算模式時當您關閉計算器電源時k錯誤指示器•出現計算錯誤後按 r 或 e 鍵會調出計算式﹐而游標即會停留在錯誤出現的位置上-k 多語句多語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更小的表達式組成的表達式﹐表達式間由冒號( : )連接-•範例﹕計算 2 + 3 後將結果乘以 4-2 + 3 p \ g - 4 ==k 指數顯示格式本計算器最多能顯示 10 位數-大於 10 位的數值會自動以指數記數法顯示-對於小數﹐您可在兩種格式中選一種﹐指定指數形式在什么時候被採用-•要改變指數顯示格式時﹐請按 F 鍵數次﹐直到下示指數顯示格式設置畫面出現為止-•按 3 鍵-在出現的格式選擇畫面上﹐按 1 鍵選擇Norm 1 或按 2 鍵選擇 Norm 2-u Norm 1採用 Norm 1 時﹐對大於 10 位的整數及小數位數多於 2位的小數﹐指數記法將被自動採用-u Norm 2採用 Norm 2 時﹐對大於 10 位的整數及小數位數多於 9位的小數﹐指數記法將被自動採用-•本使用說明書中的所有範例均以 Norm 1 格式表示計算結果-5.2+3Disp20.Ans ×41 2 3F i x Sc i N o r mk 小數點及分隔符您可以使用顯示設置(Disp)畫面來指定需要的小數點及 3位分隔符的符號-•要改變小數點及 3 位分隔符的設定時﹐請按 F 鍵數次﹐直到下示設置畫面出現為止-•顯示選擇畫面-fx-95MS:1 r 其他型號﹕1 r r•按與需要使用的設定相對應的數字鍵(1 或 2)-1(Dot)﹕句點小數點﹐逗點分隔符2(Comma)﹕逗點小數點﹐句點分隔符k 計算器的初始化•當您要初始化計算器的模式及設置並清除重現記憶器及變量時﹐請執行下述鍵操作-A B 3(All) =1D i s p基本計算k 算術運算當您要進行基本計算時﹐請使用 F 鍵進入 COMP 模式-COMP ............................................................F 1•計算式中的負數值必須用括號括起來-有關詳情請參閱“運算的順序”一節-•負的指數不需要用括號括起來-sin 2.34 ҂ 10–5 → S 2.34 e D 5•範例 1﹕3҂(5҂10–9) ҃ 1.5҂10–8 3 - 5 e D 9 =•範例 2﹕5҂(9ѿ7) ҃ 805 - R 9 + 7 T =•等號 = 鍵前的所有 T 鍵操作均可省略-k 分數計算u 分數計算•當分數值的數位總和(整數 + 分子 + 分母 + 分號)超過10 位時﹐本計算器即會以小數的格式顯示該數值-COMP1315.004 1112.00•範例 2﹕3 ѿ 1 ҃ 43 C 1 C4 +1 C 2 C 3 =2314111215231315•範例 1﹕ ѿ ҃2 C3 + 1 C 5 =•範例 3﹕ ҃2 C 4 =241212•範例 4﹕ ѿ1.6 ҃ 2.11 C2 + 1.6 =•同時含有分數及小數數值的計算的計算結果總是為小數-u 小數 ↔ 分數格式變換•使用下述操作可將計算結果在小數值及分數值之間變換-•請注意﹐變換的執行可能會需要兩秒鐘的時間-•範例﹕1 ↔1 C2 C3 =A B A B5 3.001 2 3.0053231 2 3.001 2.0012•範例 2﹕ ↔ 0.5(分數 ↔ 小數)1 C2 =C C0.5001 2.002 3 4.0011 4.00•範例 1﹕2.75 ҃ 2 (小數 → 分數)2.75 = 2.75C҃A B34114u 帶分數 ↔ 假分數格式變換•您可以使用顯示設置(Disp)畫面來指定當分數計算結果大於1時的顯示格式-•要改變分數顯示格式時﹐請按 q 鍵數次﹐直到下示設置畫面出現為止-1D i s p•顯示選擇畫面-fx-95MS﹕1其他型號﹕1r•按與需要使用的設定相對應的數字鍵(1 或 2)-1 (a b/c)﹕帶分數2 (d/c)﹕假分數•當 d/c 顯示格式被選擇時﹐若您試圖輸入帶分數則會產生錯誤-k百分比計算•範例 1﹕計算 1500 的 12% (180)1500 - 12 A v •範例 2﹕求 880 的百分之幾為 660-(75%)660 \ 880 A v •範例 3﹕2500 加上其 15%(2875)2500 - 15 A v+•範例 4﹕3500 減去其 25%(2625)3500 - 25 A v,•範例 5﹕168﹑98 及 734 的和減去其 20%(800)168 + 98 + 734 =g A j1p1- 20 A v, *如上所示﹐要在標價計算或減價計算中使用答案記憶器中目前保存的數值﹐必須將答案記憶器中的數值賦給變量﹐然後在標價/減價計算中使用此變量-因為在按 , 鍵之前﹐按 v 鍵會執行計算並將其結果存入答案記憶器-•範例 6﹕若樣品原重量為 500 克﹐現將其重量加上 300克﹐問增量後的重量為原重量的百分之幾﹖(160%)300 + 500 A vk FIX, SCI, RND•要改變小數位數﹑有效位數或指數顯示格式的設定時﹐請按 F 鍵數次直到下示設置畫面出現為止-•範例 7﹕當數值由 40 增加至 46 時﹐其變化率為多少?增加至 48 時呢?(15%, 20%)46 , 40 A ve e e e e e 8 =k 度分秒計算•您可以使用度(小時)﹑分和秒來進行 60 進制計算﹐也可以在 60 進制和 10 進制之間進行轉換-•範例 1﹕將 10 進制數 2.258 轉換為 60 進制數﹐然後再轉換回 10 進制數- 2.258 =2.258A O 2°15°28.8I2.258•範例 2﹕執行下列計算﹕12°34’56” ҂ 3.451 2 3F i x Sc i N o r m•按與需要改變的設置項目相對應的數字鍵( 1﹑2 或3)-1 (Fix)﹕小數位數2 (Sci)﹕有效位數3 (Norm)﹕指數顯示格式12 I 34 I 56 I - 3.45 =43°24°31.2COMP使用指定的小數位數進行相同的計算-•按 F .....3(Norm) 1 鍵可清除小數位數 (Fix) 的設定-•範例 2﹕1 Ö 3﹐以兩位有效位數 (Sci 2) 顯示計算結果-F ..... 2(Sci) 2 1 \ 3 =•按 F .....3(Norm) 1 鍵可清除有效位數 (Sci ) 的設定-記憶器計算當您要使用記憶器進行計算時﹐請使用 F 鍵進入COMP 模式-COMP ............................................................F 1k 答案記憶器•每當您輸入數值或表達式後按 = 鍵時﹐答案記憶器便會被新的計算結果更新- 3.3–01SCI200 \ 7 =- 14 =28.57100400.00000(內部計算繼續使用12 數位進行-)28.5710028.57100399.99400200 \ 7 =(內部捨入)A Q - 14 =•範例 1﹕200 Ö 7 ҂ 14 ҃200 \ 7 - 14 =F ..... 1(Fix) 3400.00400.00000FIX(指定3位小數)•除 = 鍵之外﹐每當您按 A v 鍵﹑| 鍵﹑A{ 鍵或在字母(A 至 F﹑或 M﹑X﹑Y)後按 A j 鍵時﹐答案記憶器亦會被新的計算結果更新-•通過按 g 鍵能調出答案記憶器中的內容-•答案記憶器最多能保存 12 位的尾數及兩位指數-•若通過上述任何鍵操作進行計算時發生錯誤﹐則答案記憶器不會被更新-k連續計算•目前顯示在顯示幕上(同時亦保存在答案記憶器中)的計算結果可用作下一個計算的第一個數值-請注意﹐當計算結果顯示在顯示幕上時按運算鍵會使顯示數值變為 Ans﹐表示該數值為目前保存在答案記憶器中的數值-•計算結果還可以被下列 A 型函數(x2﹑x3﹑x–1﹑x!﹑DRG')﹑+﹑–﹑^(x y)﹑҂﹑Ö﹑n P r 及 n C r使用-k獨立記憶器•數值可直接輸入記憶器﹐可與記憶器中的數值相加﹐亦可從記憶器減去數值-獨立記憶器對於計算累積總和很方便-•獨立記憶器與變量 M 所使用的記憶區相同-•若要清除獨立記憶器(M)中的數值﹐鍵入 0A j3(M+)即可-•範例﹕23 ѿ 9 ҃3223 + 9 A j3 (M+)53 Ҁ 6 ҃4753 , 6 |Ҁ)45 ҂ 2 ҃9045 - 2 A{(總和)–1103 (M+)COMPk 變量•本機備有 9 個變量(A 至F﹑M﹑X 及 Y)可用以儲存數據﹑常數﹑計算結果及其他數值-•使用下述操作可刪除賦予指定變量的數據﹕0 A j 1-此操作將刪除賦予變量A的數據-•當您要清除所有變量的數值時﹐請執行下述鍵操作-A B 1(Mcl) =•範例﹕193.2 Ö 23 ҃ 8.4193.2 A j 1 \ 23 =193.2 Ö 28 ҃ 6.9p 1 \ 28 =科學函數計算當您要進行科學函數計算時﹐請使用 F 鍵進入 COMP 模式-COMP ............................................................F 1•有些類型的計算可能會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應等到計算結果出現在畫面上之後再開始進行下一個計算-•π = 3.14159265359k 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要改變預設角度單位(度﹑弧度﹑百分度)時﹐請按 F 鍵數次直到下示角度單位設置畫面出現為止-•按與需要使用的角度單位相對應的數字鍵(1﹑2 或3)-(90° = 弧度 = 100 百分度)π21 2 3Deg Rad G r a•範例 1﹕sin 63°52o 41ǥ ҃ 0.897859012q ..... 1(Deg)S 63 I 52 I 41 I =•範例 3﹕cos Ҁ҃q ..... 2(Rad)A V R L 2 \ 2 T = g \ A x =•範例 2﹕cos ( rad )҃ 0.5q ..... 2(Rad)W R A x \ 3 T =π3π40.25 π (rad)(҃ (rad))•範例 4﹕tan Ҁ1 0.741 ҃ 36.53844577 °q ..... 1(Deg)A g 0.741 =k 雙曲線函數/反雙曲線函數•範例 1﹕sinh 3.6 ҃ 18.28545536M S 3.6 =•範例 2﹕sinh Ҁ1 30 ҃ 4.094622224M A j 30 =k 常用及自然對數/反對數•範例 1﹕log 1.23 ҃ 0.089905111R 1.23 =•範例 2﹕In 90 (= log e 90) = 4.49980967T 90 =ln e ҃ 1T p P =•範例 3﹕e 10 ҃ 22026.46579A U 10 =•範例 4﹕101.5 ҃ 31.6227766A Q 1.5 =•範例 5﹕2Ҁ3 ҃ 0.125 2 W D 3 =•範例 6﹕(ȕ2)4 ҃ 16R D 2 T W 4 =•計算式中的負數值必須用括號括起來-有關詳情請參閱“運算的順序”一節-k 平方根﹑立方根﹑根﹑平方﹑立方﹑倒數﹑階乘﹑隨機數﹑圓周率(π)及排列/組合•5.287196909L 2 + L 3 - L 5 =•範例 2﹕A D 5 + A D R D 27 T =•範例 3﹕123 ( = 123 )҃ 1.9886477957 A H 123 =•範例 4﹕123 ѿ 302 ҃ 1023123 + 30 K =•範例 5﹕123 ҃ 172812 N * =* 對於 fx-570MS/fx-991MS 型號計算器為 A N 鍵-•範例 6﹕ ҃ 12R 3 a , 4 a T a =•範例 7﹕8! ҃ 403208 A f =•範例 8﹕生成一個 0.000 與 0.999 之間的隨機數-A M =(上值僅為一個範例-每次生成的結果都會不同-)•範例 9﹕3π ҃ 9.4247779613 A x =•範例 10﹕試求使用數字 1 至 7 能產生多少個不同的 4 位數•在同一個4位數中數字不可重復(1234 可以﹐但 1123不可)-(840)7 A m 4 =0.66400171 ȕ 13 41•範例 11﹕試求 10 個人能組織出多少個不同的 4 人組-(210)10 n * 4 =*對於 fx-100MS/fx-115MS/fx-570MS/fx-991MS 型號計算器為 A n 鍵-k 角度單位轉換• 請按 A v 鍵在顯示幕上調出以下選單-•按 1﹑2 或 3 鍵將顯示數值轉換為相應的角度單位-•範例﹕將 4.25 弧度轉換為度-q ..... 1(Deg)4.25 A v 2(R ) =243.50706294 . 25rk 座標變換(Pol(x , y )﹐Rec(r , θ))•計算結果會自動賦予變量 E 及 F -•範例 1﹕將極座標 (r ҃2﹐҃60°)變換為直角座標 (x ﹐y )(Deg)-x ҃ 1A F 2 P 60 T =y ҃ 1.7320508080 o•按 0 n 鍵顯示 x 的值或按 0 o 鍵顯示 y 的值-•範例 2﹕將直角座標 (變換為極座標 (r ﹐)(Rad)-r ҃ 2f * 1 P L 3 T =*對於 fx-100MS/fx-115MS/fx-570MS/fx-991MS 型號計算器為 A f 鍵-1 2 3D R Gθ ҃ 1.0471975510 o•按 0 n 鍵顯示 r 的值或按 0 o 鍵顯示θ 的值-k 工程符號計算•範例 1﹕將 56,088 米變換為公里→ 56.088 ҂10356088 = J(km)•範例 2﹕將 0.08125 克變換為毫克→ 81.25 ҂10–30.08125 = J(mg)方程式計算使用 EQN 模式能夠解最多三個未知數的三次及聯立線性方程式-當您要解方程式時﹐請用 F 鍵進入 EQN 模式-EQN ...............................F F 1 (fx-95MS)......F F F 1 (其他型號)k 二次及三次方程式二次方程式﹕ax 2 + bx + c = 0三次方程式﹕ax 3 + bx 2 + cx + d = 0進入 EQN 模式後按 r 鍵顯示二次/三次方程式的初始畫面-用此畫面指定 2(二次)或 3(三次)作為方程式的次數﹐然後輸入各係數的數值-EQN•直到輸入最後一個係數的數值為止(二次方程式為 c ﹐三次方程式為 d )﹐任何時候均可在畫面上用 [ 及 ] 鍵在係數間移動並作必要的修改-•注意﹐不能為係數輸入複數-一旦您輸入了最後一個係數的數值﹐計算便會開始而第一個解會出現-請按 ] 鍵來檢視其他解-使用 [ 及 ] 鍵可以在方程式的所有解中進行捲動-此時按 t 鍵會返回至係數輸入畫面-•有些係數會使計算花費較長的時間-•範例 1﹕試解方程式x 3 – 2x 2 – x + 2 = 0(x = 2, –1, 1)(Degree?)3(a ?) 1 =(b ?)D 2 =(c ?)D 1 =(d ?) 2 =(x 1 = 2)]--(x2 = – 1)](x3 = 1)•若計算結果為複數﹐則第一個解的實數部會首先出現-畫面上顯示有“R↔I”記號時表示計算結果為複數-按 A r鍵可切換顯示解的實數及虛數部-A r•範例 2﹕試解方程式8x2– 4x + 5 = 0(x= 0.25 ± 0.75i) (Degree?)2(a?)8 =(b?)D 4 =(c?) 5 =(x1 = 0.25 + 0.75i)](x2 = 0.25 – 0.75i)k 聯立方程式兩個未知數的聯立一次方程式-a 1x + b 1y = c 1a 2x + b 2y = c 2三個未知數的聯立一次方程式-a 1x + b 1y + c 1z = d 1a 2x + b 2y + c 2z = d 2a 3x + b 3y + c 3z = d 3進入 EQN 模式顯示聯立方程式的初始畫面-使用此畫面指定 2 或 3 作為未知數的個數﹐然後輸入各係數的數值-•直到輸入最後一個係數的數值為止(兩個未知數時為 c 2﹐三個未知數時為 d 3)﹐任何時候均可在畫面上用 [及] 鍵在係數間移動並作必要的修改-•注意﹐不能為係數輸入複數--一旦您輸入了最後一個係數的數值﹐計算便會開始而第一個解會出現-請按 ] 鍵來檢視其他解-使用 [ 及 ] 鍵可以在方程式的所有解中進行捲動-此時按 t 鍵會返回至係數輸入畫面-•範例﹕試解下示聯立方程式-2x + 3y – z = 153x – 2y + 2z = 45x + 3y – 4z = 9(x = 2, y = 5, z = 4)(Unknowns?)3(a 1?).......(d 1?) 2 = 3 = D 1 = 15 =(a 2?).......(d 2?) 3 = D 2 = 2 = 4 =(a 3?).......(d 3?) 5 = 3 = D 4 = 9 =(x = 2)](y = 5)](z = 4)-SDREG 統計計算當您要使用標準偏差進行統計計算時﹐請使用 F 鍵進入 SD 模式-SD ...........................................F 2 (fx-95MS)F F 1(其他型號)•在 SD 模式及 REG 模式中﹐| 鍵起 S 鍵的作用-•在開始數據輸入之前﹐請務必按 A B 1(Scl) = 鍵清除統計記憶器-•請使用下述鍵操作輸入數據-<x 數據> S•輸入的數據是用以計算 n ﹐Σx ﹐Σx 2﹐o ﹐σn 及 σn -1 等各數值﹐您可使用下列鍵操作調出這些數值-•範例﹕試計算下列數據的 σn Ҁ1﹐σn ﹐o ﹐n ﹐Σx 及 Σx 2﹕55﹐54﹐51﹐55﹐53﹐53﹐54﹐52-在 SD 模式中﹕A B 1(Scl) =(Stat clear)55 S1.n=SD您每次按 S 鍵均會登錄一個輸入數據﹐已輸入的數據個數會在畫面上表示出來(n 值)-54 S 51 S 55 S 53 S S 54 S 52 S 要調出的數值類型﹕執行的鍵操作﹕Σx 2A U 1Σx A U 2n A U 3o A X 1σn A X 2σn -1A X 3樣本標準偏差 (σnҀ1) = 1.407885953A X3=母體標準偏差 (σn) = 1.316956719A X2=算術平均值 (o) = 53.375A X1=數據的個數 (n) = 8A U3=數據的和 (Σx) = 427A U2=數據的平方和 (Σx 2 ) = 22805A U1=數據輸入注意事項•按 S S 鍵能輸入同樣的數據兩次-•多次輸入同樣數據時還可利用 A G 鍵-例如﹐輸入 10次數據 110 時﹐可按 110 A G 10 S 鍵-•您可以以任何順序執行上述鍵操作﹐不需要與上示例完全相同-•數據輸入過程中或數據輸入完畢後﹐使用 [ 及 ] 鍵能在已輸入的數據間捲動-若您與上述說明一樣用 A G 鍵指定數據次數(數據項的個數)來輸入多項相同的數據﹐則捲動數據能檢視數據項畫面及數據次數 (Freq)畫面-•需要時可對顯示中的數據進行編輯-輸入新數值後按 =鍵便可用新數值取代舊數值-因此﹐若您要進行一些其他操作(計算﹑叫出統計計算結果等)﹐則必須首先按 t 鍵從數據顯示畫面退出-•改變畫面上的數值後按 S 鍵而非 = 鍵﹐會將您輸入的數值登錄為一個新的數據項﹐而舊數據會保持不變-•用 [ 及 ] 鍵調出的數值可以通過按 A U 鍵刪除-刪除一個數值會使其後所有數值均向前移位-•您登錄的數值通常保存在計算器的記憶器中-“Data Full”訊息出現時表示已沒有剩余記憶器空間可保存新數據﹐此時﹐您將無法輸入任何更多的數據-此種情況發生時﹐請按 = 鍵顯示下示畫面-Ed i t O FF ES C12按 2 鍵退出數據輸入操作而不登錄剛輸入的數值-若您要登錄剛輸入的數值﹐則請按 1 鍵﹐但數值不會存入記憶器-但作此種選擇時﹐您不能對已輸入的任何數據進行顯示或編輯操作-•要刪除剛輸入的數據時﹐請按 A U 鍵-•在 SD 模式或 REG 模式中輸入統計數據後﹐執行下列任何操作之後您將無法顯示或編輯個別數據項-改變至其他模式改變回歸類型(Lin﹑Log﹑Exp﹑Pwr﹑Inv﹑Quad)當您要使用回歸進行統計計算時﹐請使用 F 鍵進入REG 模式-REG ......................................F 3 (fx-95MS)FF 2(其他型號)•在 SD 模式及 REG 模式中﹐| 鍵起 S 鍵的作用-•進入 REG 模式時與下示畫面相似的畫面會出現-•按與需要使用的回歸種類相對應的數字鍵(1﹑2 或3)-1(Lin) ﹕線性回歸2(Log)﹕對數回歸3(Exp)﹕指數回歸r 1(Pwr)﹕乘方回歸r 2(Inv)﹕逆回歸r 3(Quad)﹕二次回歸•在開始數據輸入之前﹐請務必先按 A B 1(Scl) =re要調出的數值類型﹕執行的鍵操作﹕Σx 2A U 1Σx A U 2n A U 3Σy 2A U r 1Σy A U r 2Σxy A U r 3o A X 1x σn A X 2x σn -1A X 3p A X r 1y σn A X r 2y σn -1A X r 3回歸係數 A A X r r 1回歸係數B A X r r 2僅非二次回歸相關係數 rA X r r 3m A X r r r 1nA X r r r 2•下表列出了要調出二次回歸的計算結果時應使用的鍵操作-•上表中的數值可以與使用變量相同的方法在表達式中使•請使用下述鍵操作輸入數據-<x 數據> P <y 數據> S•回歸計算的結果是由輸入的數值決定的﹐計算結果可以按照下表所示的鍵操作調出-要調出的數值類型﹕執行的鍵操作﹕Σx 3A U r r 1Σx 2y A U r r 2Σx 4A U r r 3回歸係數 CA X r r 3m 1A X r r r 1m 2A X r r r 2nA X r r r 3u 線性回歸•線性回歸的回歸公式為﹕y = A + B x -•範例﹕大氣壓與氣溫的關系進行左表所示數據的線性回歸﹐求出回歸公式的常數及相關係數-然後﹐再使用回歸公式估計氣溫為 –5°C 時的大氣壓及大氣壓為 1000hPa 時的氣溫-最後2-在回歸(REG)模式中﹕1(Lin)A B 1(Scl) =(Stat clear)10 P 1003 S您每次按 S 鍵均會登錄一個輸入數據﹐已輸入的數據個數會在畫面上表示出來(n 值)-15 P 1005 S20 P 1010 S 25 P 1011 S30 P 1014 S回歸係數 A = 997.4A X r r 1 =回歸係數 B = 0.56A X r r 2 =相關係數 r = 0.982607368A X r r 3 =氣溫為 –5°C 時的大氣壓 = 994.6E D 5F A X r r r 2 =大氣壓為 1000hPa 時的氣溫 = 4.6428571431000 A X r r r 1 =推定係數 = 0.965517241A X r r 3 K =樣本協方差 = 35E A U r 3 ,A U 3 - A X 1 -A X r 1 F \E A U 3 , 1 F =氣溫大氣壓10°C 1003 hPa 15°C 1005 hPa 20°C 1010 hPa 25°C 1011 hPa 30°C1014 hPa1.n=REGu 對數﹐指數﹐乘方及逆回歸•使用與線性回歸相同的鍵操作能調出這些類型回歸的計算結果-•下表列出了各種回歸的回歸公式-u 二次回歸•二次回歸的回歸公式是﹕y = A + B x + C x 2-•範例﹕用左表所表示的數據進行二次回歸計算﹐求出回歸公式中的各項回歸係數-然後用此回歸公式估計出 x i = 16時的 n 值(y 的估計值)和 y i = 20 時的 m 值(x 的估計值)-在回歸(REG)模式中﹕r 3(Quad)A B 1(Scl) =(Stat clear)29 P 1.6 S 50 P 23.5 S 74 P 38.0 S 103 P 46.4 S118 P 48.0 S回歸係數 A = –35.59856934A X r r 1 =回歸係數 B = 1.495939413A X r r 2 =回歸係數 C = – 6.71629667 i 10 –3A X r r 3 =當 x i = 16時的估計值 n = –13.3829106716 A X r r r 3 =當 y i = 20時的估計值 m 1 = 47.1455672820 A X r r r 1 =當 y i = 20時的估計值 m 2 = 175.587210520 A X r r r 2 =對數回歸y ҃ A ѿ B ؒ In x指數回歸y ҃ A ؒ e B ·x (In y ҃ In A + B x )乘方回歸y ҃ A ؒ x B (In y ҃ In A + BIn x )逆回歸y ҃ A ѿ B ؒ 1/xx iy i29 1.65023.57438.010346.411848.0數據輸入注意事項•按 S S 鍵能輸入同樣的數據兩次-•多次輸入同樣數據時還可利用 A G 鍵-例如﹐輸入 5次數據“20 及 30”時﹐可按 20 P 30 A G 5 S 鍵-•上述計算結果可以任何次序求得﹐並非一定要按上述次序計算-•當編輯為標準偏差輸入的數據並用於回歸計算時請特別注意-•進行統計計算時﹐切勿使用變量 A 至 F﹑X 或 Y 來保存數據-這些變量被用作統計計算的臨時記憶器-因此﹐在統計計算過程中﹐您保存在其中的任何數據都有可能會被其他數值覆蓋-•進入 REG 模式並選擇一種回歸類型(Lin﹑Log﹑Exp﹑Pwr﹑Inv﹑Quad)將清除變量 A 至 F﹑X 及 Y-在 REG 模式中從一種回歸類型改換至另一種回歸類型也會清除這些變量-技術資料k當遇到問題時……如果計算結果與預期結果不同或有錯誤發生﹐請執行下列步驟-1.請依順序按 A B2(Mode) = 鍵初始化所有模式及設定-2.檢查所使用的計算公式﹐確認其是否正確-3.進入正確的模式﹐再次進行計算-若上述操作仍無法解決問題時﹐請按 5 鍵-計算器會執行自檢操作並在發現異常時將儲存在記憶器中的資料全部清除-務請總是將所有重要資料另行抄寫記錄-k錯誤訊息錯誤訊息出現後﹐本機即會停止運作-請按 t 鈕清除錯誤﹐或按 e 或 r 鍵顯示計算式並更正錯誤-有關詳情請參閱“錯誤指示器”一節的說明-Math ERROR•原因•計算結果超過本機的可計算範圍-•試圖使用一個超過可輸入範圍的數值進行函數計算-•嘗試執行一個不合理的運算(例如﹐除以 0 等)-•對策•檢查輸入的數值是否在可輸入的範圍之內-要特別注意您使用的所有記憶區中的數值-Stack ERROR•原因•超出了數字堆棧或運算子堆棧的容量-•對策•簡化計算-數字堆棧有 10 級﹐而運算子堆棧有 24 級-•將計算分割為2個或多個部分進行-Syntax ERROR•原因•進行的數學運算不合理-•對策•按 e 鍵或 r 鍵顯示計算式﹐此時游標會停在產生錯誤的位置-然後作適當的修正-Arg ERROR•原因•使用的參數不合理-•對策•按 e 鍵或 r 鍵在畫面中顯示產生錯誤的位置-然後作適當的修正-k運算的順序計算會依下示優先順序進行-1座標變換﹕Pol (x, y), Rec (r, θ)微分﹕d/dx*積分﹕∫dx*正規分布﹕P(*, Q(*, R(*2A 型函數﹕對於此種函數﹐須先輸入數值再按函數鍵-x3,x2, xҀ1, x!, ° ’ ”工程符號*正規分布﹕→t*m, m1, m2, n角度單位轉換(DRG')度量單位變換**3乘方及乘方根﹕^(x y),4a b/c5在 π﹑e(自然對數的底)﹑記憶器名或變量名稱之前的簡化乘法形式﹕2π﹐3e﹐5A﹐πA等等-6B 型函數﹕-e x, 10x, sin, cos, tan, sinҀ1, cosҀ1,7-8排列與組合﹕n P r, n C r∠*9點 (•)**0҂, Ö!ѿ, Ҁ@and*#xnor*, xor*, or**僅限 fx-100MS/fx-115MS/fx-570MS/fx-991MS 型號計算器**僅限 fx-570MS/fx-991MS 型號計算器•進行有相同優先順序的計算時﹐依由右至左的順序進行-e x→ e x。
卡西欧科学计算器说明书简体中文卡西欧科学计算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工作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论是工程设计、物理学计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卡西欧科学计算器都能为我们快速、准确地提供解决方案。
但是,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可能会遇到一些使用上的困难。
因此,在这份简体中文的说明书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卡西欧科学计算器的各种功能和使用方法,希望对初学者能有所帮助。
1. 基本操作第一次使用卡西欧科学计算器,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按下ON键,打开计算器。
然后,按下数字键输入我们要计算的数字。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使用加、减、乘、除等运算符。
最后,按下等号键,计算器就会给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如果我们输错了数字或者运算符,可以按下DELR键删除错误的部分。
除了以上的基本操作,卡西欧科学计算器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
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介绍。
2. 四则运算和括号四则运算是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卡西欧科学计算器可以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
具体来说,卡西欧科学计算器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几种基本运算。
此外,括号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运算符,对于复杂的计算式,括号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使用卡西欧科学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优先级问题,括号内的计算先于括号外的计算;2)乘法与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先完成乘除法运算;3)如果有相同优先级的运算需要进行,先计算左侧的运算;4)除法分母不能为0。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后,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练习一下,比如:计算︰2+3*4,计算︰(2+3)*4,计算︰1/3-1/3。
这些例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卡西欧科学计算器四则运算的使用方法。
3. 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是指将数字表示成一个带小数的数字和一个幂(通常为整数),例如1.23X10^4。
这种表示方法可以有效地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例如太阳的质量、电子的电荷等。
在使用卡西欧科学计算器时,我们需要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输入和输出方法。
富易发学生用计算器说明书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该计算器:
1、先介绍一下在计算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键----shift键,shift 键位于整个计算器的左上方,用来切换计算的符号。
2、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根号键、平方键、任意幂数键,这些键一般情况下在计算器的第三行,这三个键都比较常用。
3、前两个键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不在介绍,主要介绍一下任意幂数键,比如计算8的平方,先输入8然后按下任意幂数键,最后输入2.就可以计算了。
4、在任意幂数键的上方有一个开任意次方键,可以给任何一个数开任意次方,用法是先输入要开的次方数,然后按下计算器上的shift键,再按下任意幂数键,最后输入被开方数。
换热站计算说明书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系别:能环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建环 121姓名:任少朋学号: 2012305127起迄日期:16年02月21日 ~ 16年06月15日设计(论文)地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贾玉贵职称:副教授 2016 年 06 月 15 日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题目是以张家口市桥西区恒峰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系统M13号热力站供热区域的工程设计、改造为需用背景的实际工程。
本工程为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工程张家口市检察院换热站,属于原有燃煤锅炉房改造工程。
供热区域总建筑面积:110000m2,总热负荷:约6400kw。
本次设计主要有工程概述、热负荷计算、供热方案确定、管道水力计算、系统原理图和平面布置图绘制、设备及附件的选择计算的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在计算说明书中尚需包括如下一些曲线:供回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调节曲线。
本次设计要求使用CAD绘出图纸,其中包括设计施工说明、主要设备附件材料表,换热站设备平面布置图、换热站管道平面布置图、换热站流程图及相关剖面图等。
在换热站设计合理,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修良好的条件下,换热站能够顺利地运行,对于采暖用户,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可以维修并且排除各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供热负荷设备选择计算及布置换热站系统运行板式换热器目录摘要 (1)第一章设计概况 (4)1.1设计题目 (4)1.2设计原始资料 (4)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4)1.2.2 设计参数资料 (4)第二章换热站方案的确定 (5)2.1换热站位置的确定 (5)2.2换热站建筑平面图的确定 (5)2.3换热站方案确定 (5)2.4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5)2.5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6)2.6换热站负荷的计算 (6)第三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取 (7)3.1换热器简介 (7)3.1.1换热器概述 (7)3.1.2换热器的分类 (7)3.2换热器的选取 (9)3.2.1换热器类型的选取 (9)3.2.2换热器选型计算 (9)3.3换热站内管道的水力计算 (10)3.4循环水泵的选择 (11)3.4.1循环水泵需满足的条件 (11)3.4.2循环水泵选择 (11)3.5补水泵的选择 (12)3.5.1补水泵需该满足的条件 (12)3.5.2补水泵的选择 (12)3.6补水箱的选择 (14)3.7除污器的选择 (14)3.8钠离子交换器的选择 (14)3.9分集水器的选择 (15)第四章设备管道的防腐保温 (15)4.1 保温材料的选择原则及保温结构 (15)4.2保温材料选材计算 (16)第五章质调节 (17)参考文献 (22)致谢 (22)第一章设计概况1.1设计题目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工程M13号热力站工艺设计二次网改造及供热系统运行模式分析1.2 设计原始资料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河北省长张家口市2、该工程的供热区域总建筑面积:110000m2,供需范围有十六中学校区、市检察院办公区和住宅区等,供热半径:500m,最大建筑高度:36m。
学生用计算器使用说明书•范例 2: 5x (9 ♦ 7>= 805E3CTJ9E3 7CDQ•等号 曰储丽的防:仃mH 操作均川省略。
■分数计算•当分数值的位数总和(整数+分子+分母+分号)趙过10位时. 本计外器即会口动以小数的格式显示数值。
・范例* ; 3 » 5 'll 11 121 2•范例 2:3—+1y = 4 •范例3 :吕u + •范例4: 2 + 16 =2回3口1回5曰3〔询1阪4口1回2叵J32(£E 4EI 小 2Q I 6 Q・含分数及小饮值的计炉结果总建为小 ____________ •范例I :2・75 2 —(小数T 分y* 1作将d ・■'H(s•范例;、气您con 350MS/82MS^B^使用前的准备半您臾进行基木计并时・请便用 云健进入模式•COMPg 1•计畀式中的负数值必须用括号括起来・ sin -1.23 -Gnrnn=ni ・23[D •负的指数爪需嬰括号括起来。
sin 2.34 x 10 ・5 — 叵)2.34 回[ED 5•范例 1 3x (5 x 10 ®)= 1.5X10^ 3d 5回® 9・*产■买三个月内.出厂日E 六个月内 «天■光苗伪矗标・坏・不ttfftt ・人为*环不f«t 星战少色餐.»3“书.tiiiit&x 他配件时不于保修 ■人为用日的产品不fan.I 合格证I厦曲证护品己询aoc QAiFMt.•按旦 •范例2基本计算要执行的计算类型 键操作 需进人 的樓式雀本许术运灯 SCUCOMP 标准星 ecu SD 冋归计算皿3REG■按曰・存储;(COMP)■模式在开始计算之也 您必须先进入右 '衣所列的适二模 式。
■三月•"例4: - ♦ I e 2.1 D '・A 分■及小数仇的计算飲呆总址为小数 •小分数格式变換・・范例1 :2 75 = 2十(小数-分数)6D 「2」3J G0.5•带分数一假分数格式变换 •范例 1 -y ♦* -j- a (^]|5_i3.|■度分秒计算•您可以便用度(小时),分和秒来进行60进制计算,也可以在 60进制和10进制之间进行转换.・•范例I :将10进制数2.258转换为60进制数,然后再转 换回10进制数。
悬架系统1.整车有关参数1.1 轴距:L=2610mm1.2 轮距:前轮B1=1530mm后轮B2=1510mm1.3 轴荷(kg)1.4 前后轮空满载轮心坐标(Z向)1.4 前、后悬架的非簧载质量(kg):G u1=108kg G u2=92kg1.5 悬架单边簧载质量(kg)悬架单边簧载质量计算结果如下:前悬架:空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01=(795-108)/2=343.5kg 半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 M03=(872-108)/2=382kg满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02=(891-108)/2=391.5kg 后悬架:空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1=(625-92)/2=266.5kg半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3=(773-92)/2=340.5kg满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2=(904-92)/2=406kg2、前悬架布置前悬架布置图见图1图1 T21前悬架布置简图3、前悬架设计计算3.1 前悬架定位参数:3.2 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带稳定杆,单横臂,螺旋弹簧,双向双作用筒式减震器。
(1) 空满载时缓冲块的位置和受力情况 空载时,缓冲块起作用,不受力 满载时,缓冲块压缩量为13.8mm ,(由DMU 模拟得知,DMU 数据引自T21 M2数据)。
根据缓冲块的特性曲线,当缓冲块压缩13.8mm 时,所受的力为:125N (2) 悬架刚度计算螺旋弹簧行程杠杆比:1.06悬架刚度为K 1= ((391.5-343.5)*9.8-125/1.06)/(5-(-15))= 17.62N/mm(3)前螺旋弹簧①截锥螺旋弹簧②螺旋弹簧行程杠杆比:1.06③刚度C1=K1*(1.06)2*0.9=17.62*(1.06)2*0.9=17.81N/mm(4)静挠度和空满载偏频计算空载时挠度 f 1= N 1/K 1=( M 01*9.8)/K 1=(343.5*9.8)/17.81=18.9cm静挠度 f 01= f 1 +(5-(-15))/10=20.9 偏频n: 空载为 Hz f n 15.19.18/5/511=== 满载为 Hz f n 09.19.20/5/50101===结论:前悬架偏频在1.00~1.45Hz 之间,满足设计要求。
计算总说明书一、 路线平面设计(一) 公路等级的确定已知资料1、据调查,2007年的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如下:现有交通组成2、 15年后交通量为145952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表1各汽车代表车型与换算系数年份 摩托车客车货车合计小客车大客车 小货车 中货车 大货车 集装箱 1997年 3275 4659 2949 5641 4163 759 269 258091998年 2112 3905 2358 3737 3346 601 198 19505 1999年 2221 4576 2505 4442 3656 862 246 22080.5 2000年 2864 4395 2379 3634 3655 628 360 21652 2001年 4554 5992 3171 4074 4721 954 511 28945 2002年 7838 8540 3454 4083 4397 2408 709 36772.5 2003年 8409 9162 3706 4380 4717 2583 760 39448.5 2004年 9297 10129 4097 4842 5214 2856 840 43610.5 2005年 13113 14287 5779 6830 7355 4028 1185 61514 2006年 14389 16253 7362 7518 8196 4632 1324 70101 2007年1389616722758881137542361386567634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说明小客车 1.0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中型车 1.5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大型车 2.0 载质量>7t~≤14t的货车拖挂车 3.0 载质量>14t的货车2.1.1 交通量计算初始年交通量:N=13896+16722+7588×1.5+8113+7542×1.5+3613×2.0+865×2.0=71247辆/日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5%2.1.2 确定公路等级假设该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15年,则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N:N=71247×(1+5%)14=141064辆/日根据规范: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150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5000~15000辆。
但本次设计路线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
(一)平曲线主要参数的规定二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表本次设计采用平曲线半径为200m 、160m 、140m 、150m ;缓和曲线长度为52m 、55m 、60m 、60m(此数据均可按要求假设) (注:cad 目标图形单位为mm ,比例采用1:2000,因此计算结果应乘以2才为实际单位m 。
cad 坐标系统与测量坐标系统相反)1) 主要参数计算交点间距计算公式为 ()()212212Y Y X X L -+-=(1)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为 1212X X Y Y arctg--=θ(2)起点、交点、终点的坐标如下:QD : ( 516700.0565, 2841546.4826); JD1: ( 517017.0354, 2841561.8353); JD2:( 517072.9272, 2841424.2771); JD3:( 517435.9300, 2841422.9989); JD4:( 517359.8722, 2841721.8268); ZD: ( 517500.3047, 2841728.7369);设计车速60km/h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200m 极限最小半径125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50m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路拱≤2.0% 1500m>2.0% 1900m最大纵坡6%凸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0m 极限最小半径 1400m 凹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1500m 极限最小半径 1000m路线长、方位角计算a)QD-1段L0-1==317.35*2=634.7m方位角:(第一象限)=2°46′16.22″;θ0-1=90°-2°46′16.22″=87°13′37.28″b)1-2段:L 1-2==148.48*2=296.96m;方位角:(第二象限)=67°53′14.58″;θ1-2=180°-(90°-67°53′14.58″)=157°53′14.5″c)2-3段:L2-3==363.00*2=726.01m;方位角:(第二象限)=0°12′6.75″;θ2-3=180°-(90°-0°12′6.75″)=90°12′6.75″d)3-4段:L3-4==308.35*2=616.71m;方位角:(第四象限)=75°43′12.92″;θ3-4=360°-(90°-75°43′12.92″)=345°43′12.92″e)4-ZD段:L4-Z ==140.35*2=280.69m;方位角:(第一象限)=2°49′1.11″θ4-ZD=90°-2°49′1.11″=87°10′58.7″f)转角计算=1α70°39′31″(右转); =2α67°41′08″(左转) =3α104°28′53″(左转) =4α101°27′27″(右转);2) 曲线要素计算在简单的圆曲线和直线连接的两端,分别插入一段回旋曲线,即构成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
其要素计算公式如下:342268824R L R L p SS -= 232402R L L q S S -=RL S6479.280=β q tgp R T ++=2)(αS L R L 2180)2(0+-=πβα R p R E -+=2sec)(αL T J -=2S y L L L 2-=式中: T ——总切线长,(m );L ——总曲线长,(m );s E ——外距,(m );J ——校正数,(m );R ——主曲线半径,(m );α——路线转角,(°);0β——缓和曲线终点处的缓和曲线角,(°);q ——缓和曲线切线增值,(m );p ——设缓和曲线后,主圆曲线的内移值,(m );s L ——缓和曲线长度,(m );y L ——圆曲线长度,(m )。
⏹ 主点桩号计算ZH JD T =-S HY ZH L =+ S HZ YH L =+/2QZ HZ L =- /2JD QZ J =+⏹ 路线曲线要素计算路线简介这是湖南某地的二级公路,根据路线选线原则,综合各方面因素,路线基本情况如下:全长:2237.88m 交点:4个交点桩号:k0+634.72、k0+894.01、k1+595.00、k2+102.83 半径:200m 、150m 、140m 、150m; 缓和曲线长度:52m 、55m 、60m 、60m 曲线要素JD1:k0+634.72设R =200m ,S L =52m ,α= "'1313970 =α 则曲线要素计算如下:m R L R L p SS 56.02002688522002452238424342342=⨯-⨯=-=99.252002405225224022323=⨯-=-=R L L q SSmq tg p R T 15.16899.252313970tan )56.0200(2)("'=+⨯+=++= α45.7200526479.286479.280=⨯==R L S β mL R L S 63.298522200180)45.72313970(2180)2("'0=⨯+⨯⨯⨯-=+-=ππβαm R p R E 83.452002313970sec )56.0200(2sec )("'=-⨯+=-+= αm L T J 67.3763.29815.16822=-⨯=-= 主点里程桩号计算:JD1:k0+634.72ZH=JD-T= k0+634.72-168.15m= k0+466.57 HY=ZH+S L = k0+466.57+52m= k0+518.57 YH=HY+(L-2S L )= k0+518.57+194.63= k0+713.20 HZ=YH+S L = k0+713.20+52= k0+765.20 QZ=HZ-L/2= k0+765.20-149.32=k0+615.88 校核: JD=QZ+J/2= k0+615.88+18.84m= k0+634.72 交点校核无误。
其它3个交点的计算结果见“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各点桩号的确定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就主要用到了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以及S 型曲线,在二公里的路长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形,地物和地貌,相对各种相比较而得出的。
在地形平面图上初步确定出路线的轮廓,再根据地形的平坦与复杂程度,具体在纸上放坡定点,插出一系列控制点,然后从这些控制点中穿出通过多数点的直线段,延伸相邻直线的交点,既为路线的各个转角点(既桩号),并且测量出各个转角点的度数,再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初拟出曲线半径值和缓和曲线长度,代入平曲线几何元素中试算,最终结合平、纵、横三者的协调制约关系,确定出使整个线形连贯顺直协调且符合技术指标的各个桩号及几何元素。
各个桩号及几何元素的计算结果见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二、 路线纵断面设计竖曲线设计竖曲线是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而设置的一段缓和曲线。
设计时充分结合纵断面设计原则和要求,并依据规范的规定合理的选择了半径。
《标准》规定:表2竖曲线指标设计车速(km/h ) 60 最大纵坡(%) 6% 最小纵坡(%)0.3% 凸形竖曲线半径(m )一般值2000极限值 1400 凹形竖曲线半径(m )一般值1500 极限值1000 竖曲线最小长度(m )50竖曲线基本要素计算公式:12ιιω-=L =ωR T =2LE =RT 22式中:ω ————坡度差,L ————曲线长, (m ) T ————切线长, (m ) E ————外距 (m )A 变坡点1: (1) 竖曲线要素计算:里程和桩号K0+600.00I1=1.883% i2= -0.075% 取半径R=10000m w= i2﹣i1=-0.075%﹣1.833%=-1.958% (凸形)m Rw L 8.195%958.110000=⨯==曲线长m L T 9.9728.1952===切线长mR T J 479.01000029.97222=⨯==外距 (2) 设计高程计算:竖曲线起点桩号=(K0+600.000)﹣97.9=K0+502.1 竖曲线起点高程=334.800-97.9×(1.833%)=332.96m 竖曲线终点桩号=( K0+600.000) +97.9= K0+697.9m竖曲线终点高程=334.800+ 97.9×(-0.075%)=334.73mB 变坡点2:(1) 竖曲线要素计算: 里程和桩号K1+400.00i2=-0.075% i3= 1.060% 取半径R=10000m w= i3﹣i2=1.060%-(-0.075%)=1.135% (凹形)m Rw L 5.113%135.110000=⨯==曲线长m L T 75.5625.1132===切线长mR T J 1610.010000275.56222=⨯==外距 (2) 设计高程计算:竖曲线起点桩号=(K1+400.00)﹣56.75 =K1+343.25 竖曲线起点高程=334.200﹣56.75×(-0.075%)=334.243m竖曲线终点桩号=(K1+400)+56.75 =K1+456.75 竖曲线终点高程=334.200-56.75×(1.060%)=334.802m(4)另一个变坡点,具体参看纵坡及竖曲线表三、路线横断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