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走进井冈山
- 格式:docx
- 大小:14.24 KB
- 文档页数:2
硕士学位论文ExperienceandenlightenmentofMarxisminChinainnationalistwayduringJingGangShanperiodName:PuYingyingSupervisor:Prof.LiGuoxingABSTRACTUsingtheMarx’SprincipletosolvethepracticalproblemsinChina,andimprovingthenewexperiencetotheory,enrichinganddevelopingtheMarxtheoryistheMarxisminChina’Sbasicidea.Afterthedefeatofthegreatrevolution,MaoZedongandtheChineseCommunistPartyfacedtheconditionofrevolution,tookthearmytoJingGangShanandestablishedChina’Sfirstruralrevolutionarybase,openedupademocraticrevolutionaryrout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twasusuallycalledTheJingGangShanRoad-ruralareassurroundingthecityandseizepoliticalpowerbyarmedforces.It’Sbasicconnotationisarmedstruggleasthemainform,theAgrarianRevolutionasthebasiccontent,toruralbasetorelyonbasic.Thearmedstruggleestablishedthepeople’Sarmybuildingprinciplesandmilitarystrategictheory;Landrevolutionistoorganizefarmermainforcejoinedtherevolutionaryway;Theruralbaseisthepowersavings,advancebaseofChineserevolution.ManZedongputforward“armedindependentregimeofworkersandpeasants”ideatoadapttothis,andformedtheredpoliticalpowerconstructiontheorywhichistheearliestoneofachievementofMarxism.InthehistoryofChineserevolutionitistheoriginalityofthetheorycontribution.ThesetheoriesinMarx’sbookCannotfind,butABSTRACThealwaysreflectsMarx’Sbasicprinciple,notonlysolvestheproblemofChineserevolutionroad,谢t11newtheoreticalinnovationtoenrichanddevelopMarx’S,MarxiStheearliestachievementsofChineseMarxism.AchievementsofJingGangShanperiodistheCommunistPartyofChinaandthepeople’Scollectivewisdom,MaoZedongcreatedmanyfirstinthisadvanceofroadinChinesesocietywhichWaspracticeandheisapioneerofrevolutionaryundercertainconditions.HenotonlyinpracticetheleadershipofJingGangShanandopenedupthecorrectpathfortheChineserevolution,tocreateextremelyrichrevolutionaryexperience,butalsotothestruggleforJingGangShan”aseriesofuniqueexperiencestheoreticalgeneralization”,carryonthetheoryinnovation,SOastolayasolidfoundationofMaoZedongthought,MaoZedongthoughtoriginflameandInnovation:towardsthe”armedindependentregimeconstruction.First,practiceofworkersandpeasants”isthefirststep,foundedthefirstrevolutionarybase.Second,TheoreticalInnovation:toputforwardandproved“armedindependentregimeofworkersandpeasants”idea.Thirdly,InnovationinParty’SConstruction:theMarxdoctrinethoughtrouteofinoculmion.Therefore,MaoZedonghasbecometheparty’SleaderistheinevitablechoiceofChineserevolutionaryhistory.ThroughouttheperiodofstruggleinJinggGangShan,withMaoZedongasthetheChineseCommunists,focusingonChina'snationalconditions,representativeofthecreativeuseoftheMarxdoctrinetosolvethecomplexproblemofChina,notonlythedevelopmentofMarxism,andtocreateatheoryofMarxinChina.Thisthehistoricalexperience,mainlyinthineaspects:first,theprogressofprocessshowscontemporarytheMarxisminChina,wemustalwaysadheretoemancipatethemin也seektruthfromfacts,thetheoriescontactactualideologicalline,setoutfromChinesenationalcondition,puttheprinciplesofMarxandtheChinesereality,solvethepracticalproblemsinChina.Secondly’theprogressofcontemporaryChinese硕士学位论文引言一、研究现状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热门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机,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再次相聚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由中共江西省委和省政府、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共吉安市委宣传部和井冈山大学分别主办了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总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道路的历史经验,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
192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当代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作风的集中体现,是无数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的拼搏中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井冈山精神从孕育到产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
井冈山精神作为无产阶级的一种社会意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1.马克思主义者的正确领导是井冈山精神产生的先决条件。
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能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当时、当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井冈山斗争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在实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从而寻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路线。
正是这一批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洞察国内外风云,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为井冈山根据地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使根据地获得长足的发展,引导中国革命在危难中一步步走向胜利。
正是在这个条件下,一种完全适应斗争形势需要的精神风貌孕育和产生。
2.特殊的地理位置,极其险恶的自然环境,是井冈山精神形成的客观原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处于湖南、江西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的边陲山区,地形复杂,大部分是山区,山势既峻又险,井冈山和九陇山互为犄角,进可攻,退可守,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去开展革命斗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革命风貌。
14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核心是【A】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参与的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B】2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A武装斗争B农民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D土地革命3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D】A开展工农运动B开展地下斗争C开展合法斗争D开展武装斗争4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起点的不平等条约是【A】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D】A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B它是以工农为主的人民大众革命C它以反帝反封建作为两大革命任务D它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6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是【C】A党指挥枪,保证党的绝对领导B依靠人民群众,为群众服务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为人民打仗,为人民扛枪7“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B】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革命根据地建设D党的领导8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到【B】A100万人B200万人C300万人D400万人9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D】A建立社会主义B建立工农专政C推翻资本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10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把“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B】A民族共和国B人民共和国C中华共和国D自由共和国11中国共产党决定人民军队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即由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转变为游击军和游击战的会议是【B】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2奠定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基础的是【A】A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B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三湾改编D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13人民战争的武装力量的体制是【D】A领导和群众相结合B军队和地方相结合C军官和士兵相结合D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14消灭敌人和夺取或收复失地的主要手段是【A】A战略进攻B战略防御C打阵地战D打游击战151927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性质是【A】A工农共和国B人民共和国C民主共和国D新民主主义共和国16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著作是【C】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将革命进行到底》D《论人民民主专政》17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D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18邓小平在谈到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时指出,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B】A刘少奇B毛泽东C周恩来D任弼时19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逐步下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这是从【A】A九·一八事变变开始的B华北事变开始的C七·七事变开始的D八·一三事变开始的20毛泽东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的主要根据是【A】A在较长时期内敌强我弱的特点B人民军队主要是农民,战争主要在农村开展C游击战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D中国的地理环境便于开展游击战,不适合大规模的阵地战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一﹑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2)请用马克思相关原理分析如何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体现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答案:(1)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还认为,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自然界有其自身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但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
否则,最后受伤的还是人类本身。
(2)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有限,人类可以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唯物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
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话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失败。
第1篇一、引言马原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马原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参加了马原实践教学活动,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践活动的自我总结。
二、实践活动内容1.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在此次马原实践教学中,我们参观了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
通过实地参观,我们了解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
2. 专题讲座在实践活动期间,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为我们作专题讲座,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通过讲座,我们拓宽了视野,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多次讨论。
我们围绕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自身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讨论,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社会实践我们还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等。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认识到自己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实践活动收获1. 提高理论素养通过马原实践教学,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小组讨论和社会实践。
这些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使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这使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
这为我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1.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 D )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是?( B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A )A.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B.无产阶级革命与帝国主义战争C.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4.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的是( C)A.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设的实践B.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既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又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的是( B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武装斗争6.既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的是( C )A.为农民阶级服务B.为工人阶级服务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为实现共产主义服务7.我们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 )A.思想政治工作B.组织建设工作C.作风建设工作D.军队建设工作8.( A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强调:“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正式提出。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朱德9.( B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A.邓小平理论B.毛泽东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10.( C )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井冈山精神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是什么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
井冈山精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店铺分享了井冈山精神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希望你喜欢。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坚定的理想,不渝的信念;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坚持党的领导,注重思想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井冈山精神内涵及意义(一):坚定的理想,不渝的信念。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邓小平同志说:“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
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孙中山决定的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了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同时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致使轰轰烈烈的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遇到惨重失败。
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数以百万计的革命群众惨遭杀害,许多地方的党组织被打散了,不少党员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有的人叛变了,有的人颓唐了,有的人掉队了,有的人丧失了信心,已经发展到六万党员的党只剩下一万多党员,原来蓬勃发展的各地工会和农民协会,被查禁或解散,到处是腥风血雨,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在这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经十分暗淡的艰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凭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义无反顾地举起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反抗。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
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第1篇一、引言井冈山,这座充满红色革命历史的名山,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井冈山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井冈山革命斗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有了更加感人的体会。
以下是我对井冈山实践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二、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边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领导了著名的井冈山革命斗争。
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动荡,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进行残酷镇压。
为了寻找革命道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部队来到了井冈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三、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1.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2. 参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缅怀他们的英勇事迹。
陵园内安葬着数千名革命先烈,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3. 参观井冈山革命旧址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旧址,如井冈山会师旧址、红军医院、黄洋界等。
这些旧址见证了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
4. 体验红军生活在井冈山,我们还体验了红军的生活。
我们学习了红军的生活习惯、战斗技能和革命精神。
通过亲身体验,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实践教学的心得体会1. 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在井冈山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
2. 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历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增强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星星之火,永不熄灭——井冈山地区红色资源利用情况考察1.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1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首先,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毛泽东与朱德、陈毅会师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而在井冈山之后八十多年的沉淀积累中,形成了当地独有的红色资源。
那么,对于物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而言,井冈山的红色资源是如何开发利用,为现今人们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这都是我所好奇也是想亲自走进井冈山来探究的问题。
其次,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有义务接受高校教育安排,同时也很欣然走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学习。
走出课堂外,我就更应该学会用实践引导理论的学习,因此基于该课程与井冈山红色资源之间的联系:第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开发的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第二,该课程要讲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现实起点就是井冈山根据地。
最后,最为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没有经历那些惊心动魄、浴血奋战的年代,但我们深爱自己的土地,我们也是在红色文化灌输下成长起来的。
因此,作为现代社会成长起来的一代,我有责任走进井冈山地区,亲子体会当地红色资源利用状况。
1.2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首先,走进井冈山才能准确理解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走进井冈山后才能理解什么是红色资源,而所谓的红色资源所体现的时代价值。
所谓“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
走进井冈山马原实践报告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岗哨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四周崇山峻岭,万峰竞险,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爆发于此地。
毛泽东同志曾赋诗曰:“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而茨坪有毛泽东同志的旧居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1927年10月27号,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茨坪就居住在这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毛泽东每次来到茨坪就会在这里居住和办公。
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则始建于1987年,邓小平在1997年10月题写了“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而建立。
位于江西省井冈山上的茨坪,1959年建成开放,该馆馆藏文物近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复制品2000多件。
珍贵文物有当年毛泽东撰写《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和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等,基本陈列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
井冈山的历史,有太多值得记忆的重大事件。
三湾改编,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朱毛会师,举起了中国革命低潮中一面坚持斗争、鲜艳夺目的大旗,
给全国民众树立了对革命的信仰,为中国革命的复兴带来了希望;五破进剿和会剿,充分实践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也大大地拓宽了以宁冈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胜利发展的空间;三项纪律、六项注意的颁布,真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心。
井冈山的精神,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
这,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最缺乏又急需补充的。
井冈山精神使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而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践行井冈山精神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井冈山精神教育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坚定信念,为信念而执著,时刻准备为需要我们的地方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我们应回顾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史,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学会主动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做生活的强者。
当代大学生要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自觉践行井冈山精神。
90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的丰功伟业将永驻我们的心间、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今天,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加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迈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中国的坚实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