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内力与弯曲应力
- 格式:pptx
- 大小:5.53 MB
- 文档页数:59
材料力学弯曲内力材料力学是研究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科学。
而弯曲内力则是材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弯曲内力是指在梁或梁式结构中由外力引起的内部应力状态,它是由梁的外部受力状态和几何形状决定的。
在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中,了解和计算弯曲内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材料力学中的弯曲内力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弯曲内力的产生原理。
当梁受到外力作用时,梁内部会产生弯曲变形,这时梁内部就会产生弯曲应力。
弯曲内力包括正应力和剪应力两部分,正应力是沿梁的纵向方向产生的拉压应力,而剪应力则是梁内部产生的剪切应力。
这些内力的大小和分布是由梁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形状决定的。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弯曲内力的计算方法。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通常采用梁的截面性质和外力矩的大小来计算弯曲内力。
对于矩形截面的梁,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出弯曲内力的大小和分布。
而对于复杂形状的截面,我们则需要借助数值计算或者有限元分析来得到准确的结果。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专业的结构分析软件来进行弯曲内力的计算,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接着,我们来谈一下弯曲内力的影响因素。
弯曲内力的大小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梁的截面形状和材料性质等。
在设计和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梁的支座条件和边界约束也会对弯曲内力产生影响,这些因素需要在计算中进行合理的考虑和处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弯曲内力的重要性。
弯曲内力是梁和梁式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内部应力状态,它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准确计算和合理分析弯曲内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结构的受力情况,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弯曲内力是材料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弯曲内力的了解和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分析工程结构,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材料力学考试知识点材料力学是一门研究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应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学科。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以下是材料力学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
一、拉伸与压缩1、内力与轴力图在拉伸或压缩杆件时,杆件内部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通过截面法可以求得内力,将杆件沿某一截面假想地切开,取其中一部分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内力。
用轴力图可以直观地表示轴力沿杆件轴线的变化情况。
2、应力正应力是垂直于截面的应力,计算公式为σ = N/A ,其中 N 为轴力,A 为横截面面积。
切应力是平行于截面的应力。
3、胡克定律在弹性范围内,杆件的变形与所受外力成正比,与杆件的长度成正比,与杆件的横截面面积成反比,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成反比。
表达式为Δl = FNl/EA ,其中Δl 为伸长量, FN 为轴力,l 为杆件长度,E 为弹性模量,A 为横截面面积。
4、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力学性能通过拉伸试验可以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等。
二、剪切与挤压1、剪切的实用计算假设剪切面上的切应力均匀分布,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剪切面上的剪力和切应力。
2、挤压的实用计算考虑挤压面上的挤压应力,通常假定挤压应力在挤压面上均匀分布。
三、扭转1、扭矩与扭矩图扭矩是杆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偶矩。
扭矩图用于表示扭矩沿杆件轴线的变化情况。
2、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沿半径呈线性分布,最大切应力在圆轴表面。
扭转角的计算公式为φ = Tl/GIp ,其中 T 为扭矩,l 为杆件长度,G 为剪切模量,Ip 为极惯性矩。
四、弯曲内力1、剪力和弯矩剪力是横截面切向分布内力的合力,弯矩是横截面法向分布内力的合力偶矩。
通过截面法可以求出剪力和弯矩。
2、剪力图和弯矩图用图形表示剪力和弯矩沿杆件轴线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分析杆件的受力情况。
五、弯曲应力1、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推导得出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σ = My/Iz ,其中 M 为弯矩,y 为所求应力点到中性轴的距离,Iz 为惯性矩。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一、轴向拉压。
1. 轴力计算。
- 截面法:F_N=∑ F_i(F_N为轴力,F_i为截面一侧外力的代数和,拉力为正,压力为负)2. 正应力计算。
- σ=(F_N)/(A)(σ为正应力,A为横截面面积)3. 胡克定律。
- Δ L=(F_NL)/(EA)(Δ L为轴向变形量,L为杆件原长,E为弹性模量)4. 泊松比。
- ν =-(varepsilon')/(varepsilon)(ν为泊松比,varepsilon为轴向线应变,varepsilon'为横向线应变)二、扭转。
1. 扭矩计算。
- 截面法:T=∑ M_i(T为扭矩,M_i为截面一侧外力偶矩的代数和,右手螺旋法则确定正负,拇指指向截面外法线方向时,扭矩为正)2. 切应力计算(圆轴扭转)- τ=(Tρ)/(I_p)(τ为切应力,ρ为所求点到圆心的距离,I_p为极惯性矩)- 对于圆轴最大切应力:τ_max=(T)/(W_t)(W_t=(I_p)/(R),R为圆轴半径)- 对于实心圆轴:I_p=(π D^4)/(32),W_t=(π D^3)/(16)(D为圆轴直径)- 对于空心圆轴:I_p=(π)/(32)(D^4 - d^4),W_t=(π)/(16D)(D^4 - d^4)(d为空心圆轴内径)3. 扭转角计算(圆轴扭转)- φ=(TL)/(GI_p)(φ为扭转角,L为轴长,G为切变模量)三、弯曲内力。
1. 剪力和弯矩计算。
- 截面法:F_Q=∑ F_i(F_Q为剪力,截面左侧向上的外力或右侧向下的外力为正)- M=∑ M_i(M为弯矩,使梁下侧受拉的弯矩为正)2. 剪力图和弯矩图绘制。
- 利用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dF_Q)/(dx)=q(x),(dM)/(dx)=F_Q,frac{d^2M}{dx^2} = q(x)(q(x)为分布载荷集度)四、弯曲应力。
1. 正应力计算(梁的纯弯曲)- σ=(My)/(I_z)(σ为正应力,M为弯矩,y为所求点到中性轴的距离,I_z为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最大正应力:σ_max=(M)/(W_z)(W_z=(I_z)/(y_max))- 对于矩形截面:I_z=frac{bh^3}{12},W_z=frac{bh^2}{6}(b为截面宽度,h 为截面高度)- 对于圆形截面:I_z=(π D^4)/(64),W_z=(π D^3)/(32)2. 切应力计算(矩形截面梁)- τ=frac{F_QS_z^*}{bI_z}(S_z^*为所求点以上(或以下)部分截面对中性轴的静矩,b为截面宽度)- 最大切应力(矩形截面):τ_max=(3F_Q)/(2bh)(发生在中性轴上)五、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弯曲内力材料力学是研究物质受力和变形的科学。
在工程学中,材料力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弯曲内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弯曲内力是指在材料受到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应力和弯曲应变。
了解和分析材料的弯曲内力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弯曲内力的产生原因。
在工程结构中,由于外力的作用,材料会产生弯曲变形,这时就会产生弯曲内力。
弯曲内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外力的大小、作用点的位置以及材料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来确定材料的弯曲内力,以便进行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弯曲内力的计算方法。
在弯曲内力的计算中,我们通常采用弯矩和剪力图的方法。
弯矩图是描述材料在受弯曲作用下,不同位置上的弯矩大小和方向的图形,而剪力图则是描述材料在受弯曲作用下,不同位置上的剪力大小和方向的图形。
通过分析弯矩和剪力图,我们可以得到材料在不同位置上的弯曲内力大小和方向,从而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
此外,材料的弯曲内力还与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密切相关。
在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材料的弯曲内力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材料的抗弯强度和弯曲刚度越大,其受力性能越好,适用范围也越广。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对弯曲内力的影响,从而进行合理的材料选用和结构设计。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弯曲内力对材料的影响。
在工程实践中,弯曲内力会对材料的疲劳寿命、变形性能和使用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来充分了解材料的弯曲内力特性,从而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以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总之,材料力学弯曲内力是工程设计和材料选用中的重要内容。
了解和分析材料的弯曲内力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材料的弯曲内力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从而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材料力学弯曲知识点总结材料力学是研究物质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的一门学科,其中弯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材料力学中的弯曲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弯曲的定义、应力、应变和杨氏模量等内容。
1. 弯曲的定义弯曲是指在作用力或力矩的作用下,物体发生形状的变化,使其变曲或曲度改变的现象。
在材料力学中,弯曲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应变和弯曲应力的行为。
2. 弯曲应力弯曲应力是指在材料发生弯曲时,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在弯曲过程中,材料上的各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拉伸或压缩,产生弯曲应力。
弯曲应力与外力以及横截面形状和尺寸有关。
3. 弯曲应变弯曲应变是指材料在受到弯曲作用时,单位长度上的变形量。
弯曲应变正比于弯曲的曲率半径和材料的长度,与材料的刚度有关。
4. 应力和应变的关系根据胡克定律,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在弯曲过程中,弯曲应力和弯曲应变近似满足线性关系,可以用杨氏模量来表示。
杨氏模量是材料的一个重要力学参数,可以衡量材料的刚度。
5. 计算弯曲应力和应变的公式在弯曲现象中,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计算弯曲应力和应变。
其中,弯曲应力的计算公式为σ = (M*y) / I,弯曲应变的计算公式为ε = (M*y) / (E*I)。
其中,M为弯矩,y为离中性轴的距离,I为惯性矩,E为杨氏模量。
6. 中性轴和惯性矩在材料弯曲过程中,中性轴是指曲率最小的轴线,即弯曲位置上的轴线。
惯性矩则是材料承受弯矩时,各点离中性轴距离的平方乘以截面积后的积分,用来量化材料的抗弯刚度。
7. 材料弯曲的应用材料弯曲的特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工程结构中的材料选择和设计中,弯曲强度和刚度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此外,弯曲还可用于制造各种曲线形状的构件和装饰品。
综上所述,材料力学中的弯曲是一种重要的力学行为,涉及到弯曲应力、弯曲应变和杨氏模量等知识点。
弯曲应力和应变的计算可以通过公式来完成,中性轴和惯性矩是描述材料弯曲过程中位置和抗弯刚度的重要概念。
弯曲内力练习一、选择题1.外伸梁受均布载荷作用,如图所示。
以下结论中( )是错误的。
A .AB 段剪力表达式为()qx x F Q -=;B .AB 段弯矩表达式为221)(qx x M -=; C.BC段剪力表达式为()L qa x F Q 22=; D.BC 段弯矩表达式为)(2)(2x L Lqa x M --=。
2.外伸梁受集中力偶作用,如图所示,以下结论中( )是错误的。
A .当力偶作用点C 位于支座B 的右侧时,梁的弯矩图为梯形;B.当C 点位于支座B 的右侧时,梁上各截面的弯矩()0≥x M ; C.当C 点在梁上移动时,梁的剪力图不改变;D.当C 点在梁上移动时,梁的中央截面上弯矩不改变。
题2图 题1图3.简支梁受集中力作用,如图所示,以下结论中( )是错误的。
A .AC 段,剪力表达式为 ()LFb x F S =; B.AC 段,弯矩表达式为x LFb x M =)(; C.CB 段,剪力表达式为 ()L Fa x F S =; D.CB 段,弯矩表达式为)()(x L LFa x M -=。
4.简支梁的四种受载情况如图,设M 1、M 2、M 3、M 4分别表示梁(a )、(b )、(c )、(d )中的最大弯矩,则下列结论中( )是正确的。
A .M 1 >M 2 = M 3 >M 4; B. M 1 >M 2 > M 3 >M 4; C.M 1 >M 2 >M 3 = M 4; D. M 1 >M 2 >M 4> M 3 。
5.外伸梁受均布载荷作用,如图所示。
以下梁的剪力、弯矩图(a ) (b ) (c ) (d )中( )是正确的。
A .(a ); B.(b ); C.(c ); D.(d )。
弯曲应力一. 选择题1.在推导弯曲正应力公式y I M Z=σ时,假设纵向线段间无挤压,这是为了( )。
A .保证正应力合力F N = ∫A σdA =0;B.保证纵向线段为单向拉伸(压缩);C.保证梁发生平面弯曲;D.保证梁不发生扭转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