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审核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实行医疗处方审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的处方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全部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
第三条医院的医疗处方审核制度包含处方审核的组织机构、审核程序、审核标准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医疗处方审核的组织机构由医院的药学部门负责,设立药学处方审核组。
第五条药学处方审核组由主任药师和相关药学专业人员构成,负责医疗处方审核工作。
第六条药学处方审核组应当具备相关药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沟通,不绝提升审核水平。
第三章审核程序第七条医疗处方审核应当在医院医师完成处方后进行,审核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医师。
第八条医师在开具处方后,应当及时将处方送交给药学处方审核组进行审核。
第九条药学处方审核组应当依照以下程序进行审核: 1. 对处方进行信息录入和医学数据分析,并进行初步审核; 2. 如有必需,与开具处方的医师进行沟通,了解处方开具背景和目的; 3. 依据医学准则和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综合评估和审核; 4. 针对存在问题的处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与医师进行讨论; 5. 审核结束后,将审核看法及时反馈给医师。
第十条医师应当依据药学处方审核组的审核看法,在必需时调整处方,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第四章审核标准第十一条药学处方审核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和医院内部规定,采取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审核标准。
第十二条药学处方审核的重要内容包含: 1. 医学合理性:对处方中所选药物的适用性、剂量和疗程进行评估; 2. 药物相互作用:对处方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3. 药物副作用:对处方中药物的副作用及风险进行评估; 4. 用药安全:对处方中药物的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估; 5. 经济合理性:对处方中药物的费用合理性进行评估。
第十三条药学处方审核应当结合临床实际,重视个体化用药,避开滥用药物或过度使用药物。
第五章责任追究第十四条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处方管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药剂科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医院处方审核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用药安全;2. 规范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3. 强化监督管理,防范用药风险;4. 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审核机构与人员第四条医院设立处方审核小组,负责处方审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处方审核小组由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处方审核、调剂、核对等工作。
第六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 具有三年以上门诊或病区调剂工作经验;3. 接受过处方审核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三章审核内容与标准第七条处方审核内容包括:1. 处方合法性:医师是否具有处方权,处方是否符合规定格式;2. 处方规范性:处方内容是否完整、准确,字迹是否清晰;3. 药物选用合理性: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等是否符合临床诊疗规范和药品说明书;4. 药物配伍禁忌: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5. 用药指征: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6. 用药安全性:是否存在潜在的用药风险。
第八条处方审核标准:1. 处方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晰;2. 药物选用合理,剂量、用法用量符合临床诊疗规范和药品说明书;3. 无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4.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相符;5. 无潜在的用药风险。
第四章审核流程第九条处方审核流程:1. 医师开具处方后,由药师进行初步审核;2. 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如有疑问,及时与医师沟通;3. 审核通过后,药师进行调剂、核对,确保药品质量;4. 药剂科将处方及药品清单交由相关部门进行核对、签字;5. 审核通过的处方,由药剂科发放药品。
处方审核调配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和依据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职能部门对医疗机构提交的处方进行审核和调配工作,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护患者身体健康。
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企业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职能部门对医疗机构提交的处方进行审核和调配的工作,包括药品处方和医疗器械处方。
三、审核标准3.1 药品处方审核药品处方审核重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3.1.1 药品合理性•药品的适应症与患者疾病相符;•药物剂量与患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相适应;•药物配伍禁忌的药物不应同时处方;•药物过敏史相关的药物应避开使用。
3.1.2 药品安全性•对于高风险药物,应核实医生的资质和使用理由;•药品的剂型、规格与患者需求相匹配;•对于有不良反应风险的药物,应警示患者并监测。
3.1.3 药品有效性•药物的疗效符合相关临床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对于长期用药或需要复查的药物,应进行定期评估。
3.2 医疗器械处方审核医疗器械处方审核重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3.2.1 医疗器械适应症•医疗器械的适应症和患者的疾病需求相符;•医疗器械适应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情况等因素。
3.2.2 医疗器械规格和型号•医疗器械的规格和型号应充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应符合相关标准。
四、调配管理4.1 药品调配企业职能部门应依照药品处方审核的结果,将审核通过的药品和药品调配单发送至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负责调配药品。
全部药品调配应记录调配人、时间、药品批号等信息,并做好药品存储和保管工作。
4.2 医疗器械调配企业职能部门应依照医疗器械处方审核的结果,将审核通过的医疗器械和器械调配单发送至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负责调配医疗器械。
全部医疗器械调配应记录调配人、时间、器械批号等信息,并做好器械存储和保管工作。
五、考核标准5.1 处方审核考核企业职能部门应依照下列标准对处方审核工作进行考核:•审核精准率:审核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的记录占总审核记录的比例;•审核时效:完成审核的平均时间;•审核看法精准性:对于不合格处方,提出的审核看法是否精准有效;•充足度调查:定期对医疗机构、患者进行充足度调查,了解用户对审核工作的充足度。
处方审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处方审核管理行为,提高处方审核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临床科室的处方审核管理工作。
第三条处方审核是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审查其合理性、规范性,并提出质疑或改进建议的工作。
第四条处方审核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公正的原则,确保审核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处方审核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明确审核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处方审核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第二章处方审核人员的要求和权限第六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执业医师资格,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熟悉药物使用规范和相关政策法规。
第七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接受医疗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药物信息和治疗方案,提高审核能力和水平。
第八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审核,不得受医院、药商等利益主体的影响,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维护医疗机构的良好声誉。
第九条处方审核人员对于审核出问题的处方有权利向开方医生提出质疑和建议,并及时向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第十条处方审核人员有权利对不合理、不规范的处方进行退回或拒绝审核,并向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第三章处方审核的程序和标准第十一条处方审核应当按照医疗机构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每张处方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后方可执行。
第十二条处方审核应当针对处方的合理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包括但不限于药物配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方面的审核。
第十三条处方审核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得拖延处理,确保患者用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处方审核应当采用科学、客观的标准进行,不得凭个人主观意见进行审核,确保审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第十五条处方审核应当完整记录审核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审核人员、审核时间、审核内容等信息。
第四章处方审核的监督和管理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审核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设立相应的管理岗位,加强对处方审核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处方权审批制度根据____部《处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特制定我院处方管理制度(试行)。
(1)处方是由执业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件。
(2)经注册的执业医师,由科主任提出意见,经院医务科审核、批准后取得处方权并留签名字样在药剂科备案。
试用期(实习)的医师开具的处方须经有处方权的医师签名后处方才有效。
(3)医师应根据医疗需要,诊疗规范及药品说明书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合理用药。
(4)开具、配发麻醉、精神药品,医用毒药,放射____品处方的医师和药师,要严格遵守麻醉、精神药,毒药、放射____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5)医师必须使用本院印制的处方,其它处方在本院药房不能取药,处方为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____天。
(6)处方格式含前记: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临床诊断、日期;正文: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后记:药品金额、医师签名、药师调配、核对发药签名。
(7)处方患者的姓名应与病历相一致。
处方应字迹清楚,易于辨认。
医师若须修改处方,须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日期。
处方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书写。
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应准确规范,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
(8)每张处方用量一般不超过____天,急诊处方不超过____天。
特殊情况:慢性病、老年病,处方用量可延长(____天),但医师须注明理由。
每张处方的药品一般不超过____种,处方药品的用量以药品说明书的常用量使用,特殊需要超剂量时,医师应注明原因并签名。
____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____品、放射____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开具____品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
(9)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药师)应按操作规程调配处方。
认真审核、准确调配处方药品,正确书写标签、用法、发药时对患者进行用药交待或指导。
1、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2、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是否由重复给药现象;
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克作用和配伍紧忌;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3、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联系,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避免由于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和其它不合理用药情况造成的药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4、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紧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5、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6、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调剂药师和审核药师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
者加盖专用签章。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处方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处方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处方审核制度,加强对处方权的授予、处方开具、处方调剂、处方点评等环节的管理。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处方审核工作,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处方审核能力和用药安全意识。
第二章处方权的授予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执业医师资格、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执业药师资格,授予医务人员处方权。
第七条医师、助理医师、药师等人员的处方权应当明确,不得越级授予。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处方权授予档案,记录处方权的授予、变更、撤销等情况。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具有处方权的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应当暂停或者撤销其处方权。
第三章处方开具第十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宜;(二)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用药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品;(三)合理用药,避免不合理联用、滥用、错用药品;(四)遵循国家规定的处方书写规范。
第十一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国家规定的处方笺,并按照规定填写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经患者或者其家属签字确认。
第十三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及时将处方交给患者或者其家属,并告知用药注意事项。
第十四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发现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风险时,应当及时调整。
第四章处方调剂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处方调剂制度,明确处方调剂的范围、程序、责任等。
第十六条处方调剂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第十七条处方调剂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处方开具的要求,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医院处方审核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医院处方审核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处方审核制度》。
二、参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 2019年12月1日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3.《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 2007年5月1日4.《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5.《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国卫办医发〔2018〕14号)三、名词定义1.处方:是指由医院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具有处方调配、审核资格的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包括病区用药医嘱单)。
2.处方审核:是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规范等,对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处方,进行合法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审核,并作出是否同意调配发药决定的药学技术服务。
审核的处方包括纸质处方、电子处方和病区用药医嘱单。
四、内容(一)取得药师及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及以上门急诊或病区处方调剂工作经验,接受过处方审核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药师具有处方审核资格。
(二)药师是处方审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对处方各项内容进行逐一审核。
(三)处方审核应以国家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临床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药品说明书,国家处方集等为依据。
(四)处方审核内容包括合法性审核、规范性审核、适宜性审核。
1.合法性审核(1)处方开具人是否根据《执业医师法》取得医师资格,并执业注册。
(2)处方开具时,处方医师是否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在医院取得处方权。
(3)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抗菌药物等药品处方,是否由具有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
医院处方审核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防止滥用和过度使用药物的现象,本医院制定了医院处方审核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加强处方审核过程,提高药物使用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的合理用药需求得到满足。
二、处方审核的原则和目的1.原则1.1 合理用药原则:药师应根据医学知识和药物性质对处方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1.2 审核标准一致原则:药师应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药品管理要求和本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审核。
1.3 严格保密原则:药师应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保密,严禁非工作需要的泄露和使用个人信息。
2.目的2.1 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避免药物滥用和过量使用的现象。
2.2 提升医师和药师的药物管理水平,避免处方错误和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2.3 优化药物使用流程,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处方审核的程序和要求1.处方接收和初步审核1.1 药师应及时接收患者处方并核对处方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1.2 药师应根据处方上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包括患者信息、药物名称、用药剂量、用药频次等。
1.3 若在初步审核中发现处方存在问题,药师应与医生联系沟通,协商解决药物使用问题。
2.处方审核和审方意见2.1 药师应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
2.2 药师应标注审方意见,如需要修改处方、更换药物等,应明确解释原因和提出建议。
2.3 若处方存在疑问或不合理之处,药师应与医生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3.处方执行和记录3.1 药师应严格按照审核通过的处方执行药物发放,并在系统中记录相关信息。
3.2 药师应与药房工作人员进行配合,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四、审核结果的追踪和评估1.追踪药物使用效果和不良反应:药师应及时跟踪患者使用药物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在审核中提供更好的建议和指导。
2.监测医生开具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药师应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监测和评估,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意见。
处方审核制度为规范医师处方书写,提高调剂质量,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高效的药学服务,特制订本制度。
一、药品在发出前必须进行处方审核,该审核制度适用于从事药品审核的工作岗位。
二、从事处方审核岗位的必须是药师或药师以上职称人员。
三、药师在审核处方时,态度应严谨,工作仔细、认真,对与《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不符的处方,有权拒绝调剂。
四、处方审核内容包括:1、处方内容书写完整性是否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包括:科别、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单位、使用剂量、给药方法、医师签名或盖章等内容;2、处方书写格式是否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3、处方权限。
包括:无处方权医师开具的处方、处方签字与药剂科备案不符的处方、处方签字与盖章不符的处方、实习医师开具但未经带教医师签字盖章的处方、无毒、麻、精处方权但超权限开具的特殊药品处方;4、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5、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6、剂量、用法的正确性;7、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8、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9、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10、是否使用了正确的处方笺;11、处方剂量是否超出《处方管理办法》要求;超剂量处方医师是否签字并注明原因。
12、有无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五、审核岗位的药师在处方审核完毕后,应在合格处方审核处签字或盖章,并对该处方负相应的责任。
六、审核岗位的药师应对于审核处方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汇报给部门负责人。
附件:四查十对操作流程四查十对操作流程发药人员。
处方审核小组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一)目的为了加强医疗机构处方审核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原则1. 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处方审核工作合法、合规。
2. 客观公正: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处方进行审核,提出合理化建议。
3. 专业负责:处方审核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认真履行职责,对处方审核工作负责。
4.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处方审核工作,提高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
二、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一)组织架构处方审核小组设在医疗机构药剂科(药房),由药剂科负责人担任组长,药学、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组成。
(二)人员配备1. 组长:具备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丰富的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2. 组员:具备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临床药师资格。
三、工作职责(一)组长职责1. 负责处方审核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2. 组织制定处方审核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3. 协调解决处方审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 定期对处方审核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二)组员职责1. 负责对处方进行审核,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参与制定处方审核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3. 参与培训和指导其他药学人员。
4. 完成组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工作流程(一)处方接收医疗机构药剂科(药房)收到处方后,应及时将处方转交处方审核小组。
(二)处方审核1. 组员对处方进行初步审核,重点关注处方权、用药适宜性等方面。
2. 组长对审核意见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组织专家会审。
3. 审核意见不一致时,组长应组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4. 将审核意见及时反馈给处方医生,必要时进行沟通解释。
(三)处方调配药剂科(药房)根据处方审核意见进行药品调配。
(四)处方点评处方审核小组定期对审核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五、培训和考核(一)培训1. 处方审核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
处方用药审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医院的处方用药审核管理工作,确保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提升医疗质量,保护患者生命和健康,特订立此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临床科室的处方用药审核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处方用药:指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开具的药物治疗处方。
2.处方用药审核: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进行审查和评估,包含药物的合理性、剂量的准确性、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的风险评估等。
第二章处方用药审核流程第四条处方的开具和填写1.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当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病情和需求,准确填写病历和处方单;2.处方单应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品名称、剂量、用药途径、频次、疗程等内容;3.医生开具处方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药品使用规范和医院的规定。
第五条处方的提交和接收1.患者将处方单提交给药房;2.药房工作人员应检查处方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并登记到电子处方系统;3.检查合格的处方将被接收,不合格处方将被退回。
第六条处方的审核1.审核员应具备相应的药物知识和执业资格;2.审核员应认真审查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安全性;3.审核员应依据临床指南、医学文献和医院的制度要求进行审核。
第七条处方的审核结果1.审核合格的处方可连续进行后续操作;2.审核不合格的处方应及时通知开具处方的医生,并提出修改建议;3.审核员对审核结果负责,并在电子处方系统中标注审核看法。
第八条处方的执行和监督1.药房应依照审核结果配药;2.医生应依照审核结果引导患者用药;3.监测药师应定期抽查处方执行情况,并及时向医院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章处方用药审核标准第九条处方用药的合理性1.药物的使用应符合临床指南、药理学原理和医院的规定;2.药物的剂量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3.药物的疗程应依据病情进行合理布置。
第十条处方用药的安全性1.药物的相互作用应进行评估,避开不安全的药物组合;2.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应进行风险评估,避开患者的不良反应。
医院处方审核管理制度医院是人们得以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场所,处方审核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处方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处方审核管理制度。
一、审核标准的建立医院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医疗行业标准,制定处方审核的标准和要求。
包括对医生开具处方的规范性要求、患者信息登记的完整性要求、药品配伍性和剂量是否合理等审核指标。
这些审核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方便审核人员进行准确评估。
二、审核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审核人员进行处方审核相关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药物知识更新、处方审核技巧培训、法律法规的学习等方面。
通过培训,提升审核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审核效率,保证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审核流程的规范医院应当规范处方审核的流程,明确审核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一般分为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环节,确保每一张处方都能经过多道审核,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要建立审核记录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四、技术手段的支持医院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电子处方审核系统,实现处方的电子化管理和审核。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纸质处方的使用,降低管理成本,还能提高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处方的智能化审核,提高审核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医院应当建立处方审核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处方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制定应急预案,对于审核环节中出现的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和处置,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医院处方审核管理制度是医疗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医院应当高度重视处方审核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审核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处方审核制度一、背景处方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管理和控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个重要制度。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处方药的使用频率也日益增加,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处方审核制度来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
二、目的处方审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处方进行审核,可以减少过度用药和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三、内容和程序处方审核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程序:1. 处方录入和审核:医生将患者的诊断和用药需求录入电子处方系统,审核人员对处方进行审核,核实患者信息和用药合理性。
2. 审核标准和准则:制定一系列审核标准和准则,包括用药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和疗程等方面的要求,审核人员根据这些标准进行审核。
3. 异常情况处理:对于不符合审核标准的处方,审核人员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其用药意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拒绝处方。
4. 处方追溯和评估:建立药品使用追溯系统,对审核后的处方进行追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5. 监督和管理: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处方审核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
四、注意事项在实施处方审核制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审核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评估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建立健全的处方审核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审核工作的高效进行。
3. 加强对审核意见的跟踪和落实,确保医生正确处理审核意见并及时作出调整。
4. 定期对处方审核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需求调整审核标准和准则,提高审核效果和效率。
五、结论处方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和控制医疗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合理的审核制度和完善的审核程序,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中药处方审核制度一、审核处方格式1. 检查处方格式是否正确,如患者信息、医生信息、药品信息等是否填写完整、准确。
2. 检查处方中使用的药品名称、剂量、剂型、用法等是否规范、准确。
二、审核处方用药1. 检查处方中是否使用了禁用的药物或食品,如麻黄、甘草等。
2. 检查处方中是否使用了与患者病情不符的药物,如糖尿病患者使用含糖药物。
3. 检查处方中是否使用了与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不符的药物,如孕妇、儿童禁用某些药物。
三、审核处方剂量1. 检查处方中药物的剂量是否符合标准,如过大或过小。
2. 检查处方中药物的单次剂量和总剂量是否合理。
3. 检查处方中药物的剂量单位是否准确,如克、毫克等。
四、审核处方配伍1. 检查处方中药物之间的配伍是否合理,如无相互作用、无配伍禁忌等。
2. 检查处方中是否存在重复使用药物的情况,如多种药物含有相同成分。
3. 检查处方中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的情况,如对某种药物过敏者禁用。
五、审核处方煎煮和服用方法1. 检查处方中药物的煎煮方法是否正确,如需要先煎、后下、烊化等。
2. 检查处方中药物的服用方法是否正确,如口服、外用等。
3. 检查处方中药物的煎煮器具和方法是否符合规范。
六、审核处方适应症和禁忌症1. 检查处方中药物的适应症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
2. 检查处方中药物的禁忌症是否与患者情况不符。
3. 检查处方中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是否正确。
七、审核处方药味和剂型1. 检查处方中使用的中药材是否符合规范的药味名称和来源。
2. 检查处方中使用的剂型是否符合规范,如丸剂、散剂、膏剂等。
3. 检查处方中使用的中药材和剂型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需要和个体差异。
八、审核处方煎煮器具和方法1. 检查煎煮中药的器具是否符合规范,如砂锅、瓦罐等。
2. 检查煎煮中药的方法是否符合规范,如煎煮时间、加水量等。
3. 检查煎煮中药的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处方审核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处方审核工作,规范药师处方审核行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药师在进行处方审核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第三条处方审核工作应遵循合法性、规范性、适宜性原则,确保药师在审核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第二章处方审核人员要求第四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具备药师或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第五条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中药师不得审核西药处方。
第六条处方审核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第三章处方审核内容第七条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应对处方前记、正文、后记进行逐项检查,确认处方的合法性、清晰性和完整性。
第八条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确保用药合理。
第九条核对剂量、用法的正确性,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第十条审核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确保给药方式安全有效。
第十一条检查处方中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如有禁忌,应立即告知医师并进行调整。
第四章处方审核流程第十二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在收到处方后24小时内完成审核工作。
第十三条审核通过后的处方,由处方审核人员签字确认,并发放给患者。
第十四条对于审核未通过的处方,处方审核人员应详细记录原因,并将处方退还给医师进行修改。
第五章处方审核工作考核与培训第十五条医院应定期对处方审核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专业能力和工作质量。
第十六条处方审核人员应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我院所有。
处方审核制度
1.处方审核是指处方审核岗位的药师对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发送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医师开具的静脉用药医嘱(处方),就是处方药品的遴选、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药品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以及选用的溶媒、载体的适宜性、相容性等进行适宜性审核,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药学技术服务过程。
2.处方审核岗位应由主管药师以上药学人员担任,对处方的正确性和适宜性负责。
3.所有处方必须经过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放行摆药调配。
4.处方审核岗位药师对电脑医嘱要核对患者姓名、病区、所用药品的药名、规格、剂量、数量以及调配批次。
5.处方审核是指药师应依据《药品管理法》以及《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处方内容的适宜性和正确性进行科学的审核和评价。
主要包括:处方信息是否完整:给药剂量及用法、给药途径、选用溶媒与载体是否适宜、体积是否正确、合理(药典、药品说明书);配伍是否合理(药物相容性、稳定性、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给药输注速度、遮光或避光给药等特殊要求等,确保成品输液质量。
6.发现不适宜处方或不合理用药应及时打电话联系病区
处方医师或主班护士,反馈请临床医师修改。
药师不得擅自修改处方。
处方审核合格后方可放行进入下一步程序:摆发药品。
临床医师拒绝修改有明显的配伍禁忌或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处方,审方要适应拒绝放行,登记并向药学部门主任和医务处(科)报告。
7.如患者病情需要超常规剂量用药时,应由处方医师双签字,审方药师应进行充分风险评估,确认对患者无损害。
并将其处方信息存档备案后方可放行。
8.审核合格的处方必须有处方审核岗位药师签字确认,打印出一式二份标签按患者、病区分类集后交与摆药人员,准备摆放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