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营养学》第十九讲 食物交换份法与电子计算法 2017版
- 格式:ppt
- 大小:771.00 KB
- 文档页数:15
营养配餐(食物交换份法)
营养配餐是指通过合理的食物选择和食量控制,使人们摄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维持
身体健康和合理的体重。
其中,食物交换份法是一种常用的营养配餐方法,它是指将食物
按其营养成分和热量等进行分类,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和组合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各种
营养素。
食物交换份法的原理是在多种食物中等价交换营养素。
将不同种类的食物根据其营养
成分分成若干组,每组内的食物含有类似的营养成分。
然后将每组内的食物分成一定份数,称为“份”。
每个人每天需要各种营养素的数量不同,根据个人的营养需要,可以确定各
种食物的份量。
通过食物交换份法,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营养需求,灵活选择食物,组合不同的营养元素,达到均衡饮食的目的。
食物交换份法的分类如下:
1. 碳水化合物交换份:将每份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控制在15克左右,适量摄入各种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等。
通过食物交换份法,可以根据个人的营养需求和喜好,选择和组合不同种类、不同营
养成分的食物,达到合理的营养均衡,降低营养缺乏和过量等饮食问题的风险。
例如,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可以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总能量的摄入量,增
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实现减肥目的。
而对于需要增加肌肉量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增加
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适量摄入谷物和蔬菜等,提高能量摄入,增加肌肉的生长。
把食物交换份法和计算法相结合的新配餐方法<【示例】一大学教师,男,25岁,体重68kg ,中等体力活动,请为其配制一日食 谱。
步骤一:计算其每天需要能量1 •标准体重法3 .标准体重法标准体重=(175-100 )X =或军事科学学院根据中国人的体质提出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南方人:(身高厘米— 150) X+ 48= ( 175 — 150) X+ 48=63kg所以该教师的体质为正常,且教师为中体力劳动者 劳动分级: 运动、装卸、采矿等。
所以该教师每天需要能量2.查阅推荐摄入量查表得每天需要能量为2400Kcal 综合其他因素,每日能量需要量按照 2650Kcal 计算 步骤二:能量分配;计算 CHO 、PRO 、FAT 需要量CHO=265Q< 65%^4=430g PROTEN=2650t 12%^4=(1) 轻体力劳动工作时有75%时间坐或站立, 员、化学实验操作、讲课等。
(2) 中等体力劳动工作时有40%时间坐或站立, 车床操作、金工切割等。
(3) 重体力劳动工作时有25%时间坐或站立, 25%时间站着活动,如办公室工作、修理钟表电器、售货员、酒店服务60%时间从事特殊职业活动, 如学生日常活动、 机动车驾驶、电工安装、75%时间从事特殊职业活动,如非机械农业、劳动、炼钢、舞蹈、体育FAT=2650X23%^9=68g步骤三:计算主食需要量,并分配主食根据统计,人体所需CHO85%由主食提供,所以主食提供CHO 量=430X85%=365g而每份主食(谷薯类)提供蛋白质 2g,碳水化物20g ,脂肪0.5g ,能量377kJ (90kcal )见下表:表谷薯类食物交换份谷薯类:每交换份提供蛋白质2g ,碳水化物20g ,脂肪0.5g ,能量377kJ (90kcal ) 所以,需要主食365/20=18份根据本人喜好,和对营养的需求,及粗细搭配及多样化的原则,早上选择 5份燕麦作主食;中午选择8份大米作主食;晚上选择4份面粉和1份养麦面作主食。
⼿把⼿教你配餐--⾷物交换份法我们之前详细介绍了咱每天应该摄⼊的能量,以及其计算⽅法,有读者反映⾮常繁琐。
繁琐是⼀定的,不然你以为营养师的钱那么好赚?然后留下了⼀个问题,就是虽然我知道能量、蛋⽩质、脂肪、碳⽔化合物、膳⾷纤维和微量营养元素的量,如何才能将其搭配成⼀份科学合理的⾷谱呢?这个世界上的⾷物成千上万中,有⽣之年不能吃遍中国、吃遍世界、吃遍整个元素周期表,感觉⽩来世上⾛⼀遭了呢。
所以咱今天就来介绍⼀下⾷物搭配的⽅法也就是俗称的“配餐”配餐当然有很多种⽅法,“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最科学准确的当然是利⽤⾷物成分计算法,按照成分表中每种⾷物的蛋⽩质、脂肪、碳⽔化合物、膳⾷纤维和微量营养元素的量搭配,这个计算过程更加复杂,⼀般⼈都难以操作。
这种⽅法⼀般在⼤单位,⽐如⼤学、医院等采⽤电脑软件来计算。
可是咱⼩⽼百姓,既请不起家庭营养师,⼜不能在⼤单位⾬露均沾,所以只能采取另⼀种简单的⽅法了,这⽅法虽然简单,但是效果拔群,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这就是⾷物交换份法先说⼀下它的原理我们都知道饮⾷要想弄得很准确,特别是病⼈的饮⾷,都需要称⼀下重量,说起来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很⿇烦,不信可以去称⼀下去核的芒果。
所以如果先将⾷物按照主要成分进⾏分类,同类的⾷物在⼀定重量内所含的蛋⽩质、脂肪、碳⽔和能量相近;不同类的⾷物⼀份所提供的能量也是相同的。
然后这些同类或者不同类的⾷物之间可以任意交换,在同样的能量范围内,尽可能的组合出不同的⾷谱,从⽽达到⾷物多样化。
这不就齐活了吗?如何操作呢?事实上,⾷物交换法将这些⾷物分为六⼤类:主⾷类(⾕物、⽶⾯)、蔬菜、⽔果、鱼⾁蛋类、⾖乳类和油脂类。
每个⾷物交换份可产⽣80~90kcal的能量(⼏乎是固定的)。
⽽且所有的⾷物都指的是除去⽪、核、籽、⾻头等等之后的可⾷部分的净重。
计算好你⾃⼰每天要摄⼊的能量之后,就可以按照交换份计算出所需要能量的份数,然后在这六⼤类中去凑够,同时平衡蛋⽩、碳⽔和脂肪就够了。
用食物交换份法进行营养配餐众所周知营养配餐是营养师必备的技能之一,目前应用较多的营养配餐方法有计算法和智能营养配餐软件法。
计算法要求具有深厚的营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计算过程复杂繁琐,通常因为用时太长,劳心费力使得一般人对营养配餐望而却步。
智能营养配餐软件法较为简单,但缺乏人性化与针对性,不能很好的满足个体的营养需求。
那么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简洁明了、快捷灵活、方便实用但被人忽略的营养配餐方法——食物交换份法!在介绍食物交换份法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营养知识,首先是要知道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六大类,其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所需的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应占全天总能量的10%——15%,脂肪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应占全天总能量的55%——65%。
说到配餐自然会想到一日三餐,那么一日三餐的比例为多少呢?一般情况早、中、晚三餐比为3:4:3或2:4:4,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也可以在上午或者下午进行适当的加餐,就形成了三餐两点的合理模式。
既然是要做配餐,就要根据个体的标准体重和营养需求量进行营养搭配,那如何知道自己的标准体重和营养需要量呢?那就用到了计算方法。
全日能量需要量的确定有查表法和计算法两种方法,具体如下:1、查表法,使用能量供给量快速查表,确定就餐者能量需要量,其数值为平均值,有一定误差。
能量供给量快速查表单位:kcal注:①表中能量供给量为就餐对象各段平均值;②1kcal=4.184kJ例如:某人40岁,身高165cm,体重75kg,从事中等体力劳动, 根据上表可知其平均日能量供给量为2600kcal。
2、计算法,根据身高、体重、劳动强度计算能量需要量,更为准确。
(1)根据成人的身高,计算其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2)根据成人的体质指数(BMI),判断其体重属于正常,肥胖还是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