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doc

专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doc

专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doc
专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doc

专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 教学内容:

专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 物质变化的分类

物质的变化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贯穿整个化学学习过程,同学们应善于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理解,努力提高化学水平,培养相关能力。

1.物质变化的分类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大类

2.化学变化的分类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变化区分

按此角度,化学反应分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复

分解反应

(2)从得氧失氧区分

按此角度,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3)从反应的热效应区分

按此角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二. 化学反应的特征

1.基本特征

化学反应的最基本特征是质量守恒定律,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归纳特征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可归纳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五个不改变” :

从宏观上分:①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种类不变。

从微观上分:③原子种类不变。④原子数目不变。⑤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 :

从宏观上看:①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从微观上看:②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变”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三.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1)金属 +氧气→金属氧化物

(2)非金属 +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3)非金属(除氧气) +氢气→无氧酸

(4)非金属(除氧气) +金属→无氧酸盐

(5)碱性氧化物 +水→碱

(6)酸性氧化物 +水→含氧酸

(7)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2.分解反应

(1)氧化物的分解

(2)含氧酸的分解

(3)碱的分解

(4)盐的分解

3.置换反应

( 1)金属 +酸→盐+氢气

( 2)金属 +盐→金属+盐

( 3)非金属 +金属氧化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

( 4)金属 +金属氧化物→金属+金属氧化物

4. 复分解反应

( 1)酸 +碱→盐+水

( 2)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

( 3)酸 +盐→酸+盐

( 4)碱 +盐→碱+盐

( 5)盐 +盐→盐+盐

【典型例题】

例 1. 抗氧化剂能吸收氧气,降低食品内部及周围的含氧量,阻止氧气和食品发生氧化反应,

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小明发现新买来的月饼的包装盒内有 1 个印有“抗氧化剂”的小包,

内装灰黑色粉末,其成分可能是()

A.铁粉

B. 氢氧化钠

C. 二氧化锰

D. 生石灰

解析:抗氧化剂应该是易被氧化的物质,分析四种物质,只有铁易被氧化,从而防止了食

品氧化变质。故答案为 A 。

例2.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X,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定反应前后各物

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 /g 0 160 20 50

反应后质量 /g 222 0 2 6

则该密闭容器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

A.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发现X 在反应前后增加222g,说明 X 是生成物,而 Y 、 Z、 Q 三种物质在反应后质量都减少,分别减少160g 、18g 和 44g,三种物质减少的总质量恰好等于生成的X 的总质量。由此得出该反应是由三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 A 。

例3. 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现象,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乙硫醇在煤气

燃烧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2X+9O 2= 4CO2+6H 2O+2SO 2,则 X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

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生成物中各原子数如下:

C: 4H :12O: 18S: 2

而反应物中,O 原子数为18, X 的系数为 2,故 X 的化学式中各原子数如下:

C: 4/2=2H: 12/2=6S: 2/2=1

故 X 的化学式为C2H6S

【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有 1 个或 2 个正确答案)

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

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 AI ( OH )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 NaOH 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g 碳与 30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2g 二氧化碳

B. 10g 碳与 32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2g 二氧化碳

C. 12g 碳与 32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4g 二氧化碳

D. 10g 碳与 34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4g 二氧化碳

3.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原料中所有的

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

A.工业冶铁 Fe2O3+3CO =2Fe+3CO 2

B.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CaO+H 2O= C a( O H ) 2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HCl+CaCO 3= CaCl 2+H2O+CO 2↑

D.实验室制氢气 Zn+H 2SO4= ZnSO4+H2↑

4.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了验证铁,镁,铜的活动性顺序,应选取下列试剂组中的()

A.镁、铁、氯化铜溶液

B.铁、铜、硫酸镁溶液

C.铁、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

D.铜、硫酸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5. 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等。若使 0.1L 某气态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在

相同条件下测得生成 0.1LCO 2和 0.2L 水蒸气,则该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C 2H 2

B. CH 4

C. C2 H4

D. C 3H 8

6.已知 Fe, Cu 都溶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FeCl 3=3FeCl 2

Cu+2FeCl 3= 2FeCl2+CuCl 2

现将由 Fe 和 Cu 组成的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和

溶液中阳离子组成不可能是()

A. Cu Fe ;Fe2+

B. Cu ;Fe2+ Cu2+

C. Cu Fe;Fe2+ Cu2+

D. 无剩余固体;Fe2+ Cu2+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 X 、 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定反应前后各物

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 /g 92 0 12 26

反应后质量 /g 0 60 20 50

则该密闭容器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A.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 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着火处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灭火

C.试验时酒精不慎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火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

9. 金属 M 的样品中含有不与盐酸反应的杂质,取样品20g 投入适量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 MCl 3和 2gH2,测知 MCl 3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9.8%,则样品中 M 的质量分数是()

A. 90%

B. 54%

C. 45%

D. 10%

10. 某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经完全吸收后,测得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增重的质量比为9:11,则该气体可能是()

A. CH 4

B. CH 4和 H 2的混和气体

C. C2 H2

D. CO 和 H 2的混和气体

二、填空题

11.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加入适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化学反应属于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 反应。接着向试管中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_______ 颜色,再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先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 ,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12. 某溶液中仅含有 AgNO 3和 Cu ( N O 3)2两种溶质,将其分为 A 、 B 两份,各加入 1 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 1)将 A 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化学式,下同)。

( 2)往 B 得到的滤液中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对应的滤渣中含有

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

________(填_______,滤液

三、探究题

13.现有三种常用化肥,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硫酸钾。某同学对此开展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上述三种研细的化肥各少量,分盛于三只试管中,均滴入少量盐酸,有气泡放

出的是碳酸氢铵,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铵和硫酸钾。请完成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指出反应类型:

NH 4HCO 3+HCl = NH 4Cl+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另取少量氯化铵和硫酸钾两种化肥,分别在试管中配成溶液,各滴入几滴氯化钡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_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某种气体(纯净物)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

(1)将铜丝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由光亮的红色变为黑色。

(2)趁热将( 1)中表面变黑的铜丝放入盛有这种气体并且密闭的集气瓶中,观察发现铜

丝表面的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试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

①实验中的黑色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②这种气体可能是(只写一种)__________ ,该实验能验证此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你推断的气体是正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简要填写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结论

四、计算题

15.小华想测定 Cu— Zu 合金及 Cu— A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

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合金。

(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 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________(填序(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

是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

B. 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 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

D. 产生气体的质量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B

4. C

5. B

6. C

7. B

8. D

9. A 10. AD

二、填空题

11. 有白色沉淀生成复分解红红色逐渐褪去至无色沉淀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12. ( 1) Fe Gu Ag ( 2) Ag AgNO 3 Cu( NO3)2 Fe( NO 3)2

三、探究题

13. 第一步: NH 4HCO 3+HCl = NH4 Cl+H 2O+CO 2↑复分解反应

第二步: K 2SO4 NH 4Cl K 2SO4+BaCl 2=BaSO4↓ +2KCl

14.① CuO ② H2(或 CO)还原性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集气瓶中的气体在导管口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2H 2+O2= 2H2O 证明该气体是氢燃,并在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气

烧杯

四、计算题

15. ( 1) Cu-Zn ( 2) 60% ( 3)B D (或 C D)

中考化学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课时1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课 时13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河北中考的必考内容,分值为2~4分,均在选择题中考查。结合常见的生活现象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考查物质的变化。预计xx年河北中考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可能性较大。 河北8年中考真题演练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xx河北中考1题2分)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成西瓜汁 B.铝块压制成铝箔 C.石蜡熔化成蜡油 D.玉米酿制成酒精 2.(xx河北中考8题2分)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B.鸡蛋清受热凝固 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 D.面包发霉 3.(xx河北中考8题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弯曲 B.西瓜榨汁 C.食物腐烂 D.灯丝熔断 4.(2011河北中考8题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拧干衣服 B.写粉笔字 C.燃放烟花 D.粉碎废纸 5.(xx河北中考8题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的蒸发 B.食物的腐败 C.金属的冶炼 D.蜡烛的燃烧

6.(xx河北中考10题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给轮胎打气 B.粮食酿成酒 C.铁水铸造成锅 D.过滤粗盐水 7.(xx河北中考10题2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水通电分解 B.物体热胀冷缩 C.手机电池充电 D.植物光合作用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8.(xx河北中考8题2分)如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 ,) ,) 9.(xx河北中考10题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0.(xx河北中考12题)下列对科学知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铁由于导热性能好,用来做暖气片 B.铅锑合金由于熔点低,用来做保险丝 C.甲醛由于有防腐作用,用来保鲜食品 D.洗洁精由于有乳化作用,用来除去餐具油污 中考考点清单 物质的变化(高频考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级别A级(基础) 1~71314 B级(能力) 8~12151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的是() 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KNO3溶液 2.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B.做饭用的不锈钢锅C.餐饮用的可口可乐D.消毒用的碘酒 3.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B.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 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B)与混合物(A)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B)与氧化物(A)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及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5.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灰石B.氢硫酸、烧碱、绿矾 C.石炭酸、熟石膏、醋酸钠D.磷酸、乙醇钠、苛性钾 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 7.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对此反应的分类一定不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可逆反应D.置换反应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2.下列变化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Cl-→Cl2B.FeCl2→FeCl3 C.C→CO2D.KMnO4→MnO2 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 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 C.实验室中用H2O2与MnO2作用产生O2 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4.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Cl-,所以NH4Cl不是盐 D.NH4Cl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 4 5.下列反应中,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C.Na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2↑ +Ba2+=BaSO4↓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 2 4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7.下列自然、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动物呼吸B.植物光合作用

贵阳专版201x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编主题复习模块3物质的化学变化课时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练习题

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课时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xx桂林中考)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A.纸张燃烧 B.冰块融化 C.汽油挥发 D.瓷碗破碎 2.(xx赤峰中考)下列古代工艺或技术应用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 A.钻木取火 B.在甲骨上刻文字 C.用石块磨制石斧 D.指南针指引航海 3.(xx海南中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A.西瓜榨果汁 B.苹果酿果醋 C.糯米酿甜酒 D.鲜奶制酸奶 4.(xx衡阳中考)xx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 5.(xx黑龙江中考)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C ) A.酒精挥发 B.海市蜃楼 C.面包发霉D.制作雪雕 6.(xx重庆中考B卷)“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 7.(xx雅安中考)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B.难溶于水 C.淡黄色固体 D.熔沸点低 8.(xx长沙中考)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钢丝用于作导线 9.(xx呼和浩特中考)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B )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作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10.(xx威海中考)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的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A )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必修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每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广州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1∶4 C.3∶4 D.3∶2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第二章知识结构梳理 1、物质的分类 (1) 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2) 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本章重难点概括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如CO2、SO2、SO3、NH3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本身为非电解质)。【注意】 (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2)(纯净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大多金属氧化物、水; 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氨。 (3)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NaCl晶体}, 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石墨、金属单质、混合物}。 (4)熔融状态下,一般的盐和强碱能导电,酸不能导电{分子构成}。 (5)液氨、液态HCl、HCl、酒精是纯净物,氨水、盐酸是混合物。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可拆:强酸、强碱、可溶盐; 不可拆:弱酸、弱碱、不溶盐、单质、气体、氧化物。

(2)HCO 3-不可拆、HSO 4-要拆开。 3、H + + OH -= H 2O 虽然能表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但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 成可溶性盐的酸碱中和反应。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原子个数不守恒。 (2)弱酸、弱碱、难溶盐、气体、氧化物没写成化学式。 (3)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5、离子共存 (1)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有颜色离子:Cu 2+(蓝色)、Fe 3+(棕黄色)、Fe 2+(浅绿色)、MnO 4-(紫 色),但有颜色离子可大量存在于澄清透明溶液中。 (2)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OH -、CO 32-、HCO 3-。 (3)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H +、NH 4+、Al 3+、Fe 3+、Mg 2+。 (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6、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化合价发生变化。 (3)本质:电子发生转移。 (4)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5)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6)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 (7)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注意点:氧化剂与还原剂都是指反应物。 (2)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C+2CuO △2Cu+CO 2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安徽省2017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命题点17反应类型的判断试题新人教版

命题点17 反应类型的判断 (时间:30分钟 分值:30分) 一、选择题 1. (2016桂林)已知化学反应: 4Al +3MnO 2 =====高温 3Mn +2Al 2O 3,该反应属于基本 反应类型中的(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 (2016常州)铬酸铅可用作黄色涂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取:K 2CrO 4+Pb(NO 3)2=== PbCrO 4↓+2KNO 3,该反应属于( ) A. 化学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3. (2016朝阳)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元素化合价一定有变化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4. (2016来宾)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C 2H 5OH +3O 2 =====点燃 2CO 2+3H 2O B. CaCO 3+2HCl=== CaCl 2+CO 2↑+H 2O C. CO +CuO=====△ Cu +CO 2 D. Cl 2+2NaBr=== Br 2+2NaCl 5. (2016扬州)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2H 2O=====通电 2H 2↑+O 2↑ B. H 2+CuO=====△ Cu +H 2O C. 3Fe +2O 2=====点燃 Fe 3O 4 D. AgNO 3+NaCl=== A gCl↓+NaNO 3 6. (2016钦州)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属于(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 (2016株洲)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 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 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8. (2016江西)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 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 2O 2、O 2),则物质X 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H 2 B. H 2CO 3 C. CH 4 D. KOH 9. (2016芜湖27中二模)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示例中错误的是( ) A. 阴影1:C +O 2=====点燃 CO 2 B. 阴影2:2H 2O=====通电 2H 2↑+O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标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了解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 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10.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1.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 原反应。 1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点精讲 一、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1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 .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 + B = AB)B.分解反应(AB = A + B) C.置换反应(A + BC = AC + B)D.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⑵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目录 一、高考要求和命题趋向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复习思路 一、考纲要求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第二节离子反应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高考纵览

高考命题探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内容探究:物质的分类主要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考查角度是对概念的辨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会结合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物质、材料、工业流程等进行考查;分散系的相关知识主要侧重胶体性 质与应用的考查。形式探究:(1)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常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分 散系的知识考查频率不高,难度不大,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的个别选项中。 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探究: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的判断、离子是否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判断两种题型考查。综合分析每年的高考题,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主要涉及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拆分问题、是否遵循守恒问题、是否注意用量等三个方面知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主要出现在第Ⅱ卷中,根据题目要求填空;离子在溶液中是否能大量共存的判断主要涉及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否能发生水解反应、是否能发生络合反应等四个方面的知识;离子检验与推断与离子共存有密切联系,往往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性较强。形式探究:(1)离子共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高考的热点。(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根据信息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是必考点。(3)离子的推断与检验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实验题形式出现,甚 至有实验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探究:本节考查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辨析,二是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三是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四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计算。形式探究:通过分析近几年各省的高考题,在理综的考试中一般很少以完整的题目单独出现,往往与其他知识点融合,分散到不同题目中进行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多在选择题的某一选项中出现。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和得失电子守恒思想为基础的“新情境下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在填空题中多有出现,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方向和重点。高考常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融合在一起考查,即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往往用到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这 类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全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课标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了解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 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10.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1.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1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点精讲 一、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胶体胶粒是由许多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溶胶、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_《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_《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课标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了解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 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10.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1.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1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点精讲 一、物质的分类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100n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index_clip_iage002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胶体胶粒是由许多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100n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index_clip_iage004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点击图片可在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 一、课程标准(复制本学科本课课程标准要求): 1.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二、目标分解 1. 根据本学期学时长和化学必修内容特点,我们对教学内容分做调整:本学期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最后一章(正好是必修一三四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内容,基本学期完成必修阶段的主体部分。 2. 根据学生目前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为初高中衔接顺利过渡,将教材教学顺序作适当调整:先学第二章,然后学第一章的物质的量,而第一章实验内容分散到第三和第四章学习,这样既很好地进行初高中衔接过渡,又能温故知新,开启新内容的学习,降低了初高中转换的台阶,让学生迅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3. 用两节课完成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及反应的归纳梳理,并进一步从分类角度深入认识物质类别与性质关系,从而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温故的同时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特点和方法,然后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三、问题设计 1. 列举初中所学化学物质,并对其进行分类,从分类角度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再应用于解决新问题。 2. 对混合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是什么,胶体的特征有哪些? 3.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 4. 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 四、评估方式(主要呈现课堂例题和课后精选习题、以及其他) 第一和二课时 【例题1】用线将物质与其所属类别连起来。 NaNO3钠盐 Na2SO4钾盐 K2SO4硫酸盐 KNO3硝酸盐 【例题2】观察下列反应方程式,分析氧化物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分类 (1)CO2 +2NaOH = Na2CO3 + H2O (2)SiO2 +2NaOH = Na2SiO3 + H2O (3)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4)CuO + H2SO4 = CuSO4 + H2O (5)Al2O3+3H2SO4 = Al2(SO4)3+3H2O (6)Al2O3+2NaOH = 2NaAlO2+H2O 【例题3】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下列几组物质进行分类。 (1)H2SO4、HNO3、HCl、H2CO3 (2)Fe2O3、CO2、CO、CuO (3)Cu(OH)2、Ba(OH)2、NaOH (4)Na2CO3、BaCO3、NaHSO4、NaHCO3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Ⅰ—离子共存、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2018江苏卷-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L-1KI 溶液:Na+、K+、ClO-、OH- A. 0. 1 mol· 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B. 0. 1 mol· 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C. 0. 1 mol· 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D. 0. 1 mol· 【答案】B 【解析】A.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ClO-=IO-+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Fe3+、SO42-、Cu2+、NH4+、NO3-、SO42-在溶液中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 C.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考点】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醋酸为弱电解质;氢氧化锰难溶于水;碳酸氢盐与碱 反应。注意: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有如下几点原因: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 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③离子间发生双 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 附加条件。 2.[2018浙江卷-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 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4-+4Cl-+8H+==Mn2++2Cl2↑+4H2O C. 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H2O+ClO-=SO42-+Cl-+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3-==CaCO3↓+2H2O 【答案】D 【解析】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 +H2O+CO2↑,A错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 - +16H+=2Mn2++5Cl2↑+8H2O,B错误;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离子方程 式为:SO2(少量)+H2O+3ClO-=SO42-+Cl-+2H ClO,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 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Ca2++HCO3-=CaCO3↓+2H2O,D正确。 【考点】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3.[2018浙江卷-25]某绿色溶液中含有H+、Na+、Mg2+、Fe2+、Cu2+、SO42—、Cl—、C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mol/L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 B.溶液A中不存在Mg 2+、CO32-和HCO3—,不能确定Na+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 D.溶液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答案】B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题4分,共5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 瓶”,用富勒烯(C 60 )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瓶”、双氧水、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 B.石墨和C 60 互为同位素 C.磷酸钙是可溶性强电解质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 60 是化学变化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杨万里《戏笔》中写到“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 铜,Cu 2(OH) 2 CO 3 属于碱式盐 C.《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食物腐败、钟乳石的形成、植物光合作用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3.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4.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下列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CO+CuO Cu+CO 2 B.2Al+Fe 2O 3 Al 2 O 3 +2Fe C.2O 3 3O 2 D.Cl 2+2FeCl 2 2FeCl 3 5.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即可 B.滴入1 mol氯化铁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中有6.02×1023个分散质微粒 C.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 D.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所以冰水混合物也不是电解质 C.通入CO 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 2 是酸 D.Cu2+的氧化性比H+强,所以向CuCl 2 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铁屑时,可能没有气泡冒出 7.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盐酸,丁为水,则乙一定为碱 B.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若将17 g甲和15 g乙混合,充分反应后,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32 g D.若甲为酒精,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Ba2++OH-+H++S O42- BaSO 4↓+H 2 O

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二及答案

化学物质及其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Al2(SO4)3 =2Al3+ + 3SO42- B.AlCl3 = Al3+ Cl3- D. M g(N O3)2 = Mg+2 +2NO3- D.KMnO4 =K+ +Mn7+ +4O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B.液态氯化氢能导电 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 D.熔融的液态钠是电解质 3.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 A.FeS +2HCl = FeCl2 + H2S↑ B. Fe +H2SO4 = FeSO4 +H2↑ C. FeO + 2HCl =FeCl2 +H2O D. Fe2O3 +3CO = 2Fe +3CO2 4.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CO32- + 2H+ = H2O +CO2↑ 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2Fe +6H+ = 2Fe3+ +3H2↑ C. 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CO32- + 2H+ = H2O +CO2↑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H+ + OH- =H2O 5.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是() A.稀硫酸不是分散系 B.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 C.分散剂一定是液体 D.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气、液、固态),有9种组合方式的 6.下列各组,可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是() A.Na2CO3、Na2SO4、K2CO3、K2SO4 B.石灰石、氯化钙、纯碱、氯化钠 C.干冰、一氧化碳、石墨、金刚石 D.氢气、盐酸、苛性碱、小苏打 7.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下列各组分散系,需用丁达尔效应区分的是() A. 溶液和浊液 B. 胶体与胶体 C. 溶液与胶体 D. 溶液与溶液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小编准备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重点聚集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2.离子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4.分散系胶体 二、知识网络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

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 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 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四离子反应学业水平过关

专题四离子反应 学业水不平过关(四)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8·深圳学考模拟)下列物质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 A.HClO溶液B.KClO3溶液 C.HCl水溶液D.KCl固体 解析:HClO溶液、KClO3溶液无氯离子,KCl固体有Cl-但不能自由移动。 答案:C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气B.二氧化碳 C.氯化钠D.蔗糖 解析: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C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但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CO2自身电离出来的,故CO2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C 3.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碳酸钠B.蔗糖 C.氢氧化钠D.硫酸 解析: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共价化合物大多数都是非电解质,如CO2、NH3、蔗糖、酒精;酸、水都是共价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水中可以电离,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答案:B 4.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镁晶体B.氯化钠溶液 C.液态氯化氢D.熔融氢氧化钾 解析:氯化镁晶体是离子化合物,固态时不导电,A项排除;电解质必须是纯净物,B 项氯化钠溶液排除;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无论气态、液态和固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没有导电性,C排除。 答案:D 5.NaCl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其本质原因是( ) A.电解质 B.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C.存在电子 D.存在离子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练习题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练习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种物质导电性最差的是()。 A.稀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C.铁丝D.固体食盐2.(2016 北京市东城区期末考)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金属铜B.碳酸钠晶体C.硝酸钠溶液D.熔融氯化钠 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胶体和溶液、浊液区别开来 B.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H2SO4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4.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A.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B.Cu(OH)2与稀HNO3反应 C.KOH与稀H2SO4反应D.NaOH与醋酸溶液反应 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无色溶液中:NH4+、Fe2+、SO42-、CO32- B.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NH4+、Na+、Cl-、OH- C.在强碱溶液中:Na+、K+、Cl-、SO32- 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CH3COO- 6.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A.HCl—→SO3—→石墨—→液氧 B.NaCl—→乙醇—→铁—→空气 C.蔗糖—→CuSO4—→氮气—→波尔多液 D.KCl—→NaNO3—→氯气—→石灰水 7.(2016 甘肃省榜罗中学期末考)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氯化钠液与硝酸钾液B.硫酸与烧碱液 C.铜绿与盐酸D.硫酸铜液与铁钉 8.向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稀H2SO4,则溶液的导电能力,下列叙述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时,导电能力肯定最强B.当沉淀为最大值时,导电性最弱C.先变强,后变弱D.逐渐变弱 9.下列反应转化关系(未配平)肯定不正确 ...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