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应用化学型人才培养短板问题剖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应用化学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尽管我国在应用化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短板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剖析和解决。
本文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应用化学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一、基础化学知识薄弱在应用化学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基础化学知识是其学习的基石。
但是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基础化学课程中并没有系统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导致在应用化学领域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上遇到困难。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教育体系中对基础化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我们需要加强对基础化学知识的系统性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基础化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应用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能力不足应用化学型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他们在实践能力上的培养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增加实际操作的机会和资源投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创新能力不强应用化学型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竞争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比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应用领域了解不足应用化学型人才需要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但是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并未对应用化学领域有足够的了解,导致他们对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较为模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加强与行业的对接,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开设相关的应用化学课程,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其以后的职业规划提供指导。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形势,而将应用化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是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
本文对新形势下对应用化学人才培养要求做出了研究,并以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词] 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实践能力;途径;策略应用化学学科是化学与其他自然学科或者技术领域的结合,在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培养是重要的环节与内容,相比较化学学科而言,应用化学学科具有更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而在这个要求下,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须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从而不断扩宽自身的知识面与综合素质,从而真正的能够成为应用型专业人才。
所以通过对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形势进行研究、对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作出客观的认识能够为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形势研究(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内涵在于实现全面的扩展人的生命价值,体现出人自身的本质力量。
在每个不同的时期都会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而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一直使我国的师道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教育理念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理论知识的继承者甚至成为理论知识的传递者,但是这种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在于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应用化学人才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的确立并得到了一定的实践,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而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能够为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指导与借鉴。
(二)21世纪的社会特点对教育而言,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世纪,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主要目的已经显然不能满足教育的发展,而是应当将知识理论与综合素质并重,不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为了满足知识化经济时代的需求,是经济时代作为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的提高,同时要求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切实的将自身的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于工作当中,而这不仅要求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够重视实践性培养,同时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应用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致力于研究如何将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产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应用化学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既有传统的应用化学研究,如植物化学、颜料与染料、分子结构与性能等,也有超分子化学、药物化学、环境化学等新兴领域。
为了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化学人才,满足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就需要对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是从培养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能力和素质、学习环境和条件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的研究。
首先,在培养目标和任务上,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化学人才。
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包括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科技管理与创新创业能力等在内的较强综合素质。
其次,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培养,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比如可以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次,在学生能力和素质上,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科研素质。
此外,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最后,在学习环境和条件上,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设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同时,要改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建设,引进优秀的应用化学专家,激励师生共同参与创新项目,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能力和素质、学习环境和条件几个方面。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应用化学领域的发展也日益迅猛。
然而,在这一领域中,人才短缺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
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对该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缺乏实践能力培养。
应用化学专业需要具备实验室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实践操作技能。
然而,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
因此,应当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缺乏创新思维培养。
应用化学专业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推动科技的发展。
然而,目前教学中过于注重传统的知识灌输,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关注。
因此,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案,并逐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缺乏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应用化学专业需要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然而,目前教学模式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导致学生对实际应用的理解能力不足。
因此,应当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教学模式。
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组织科研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基地。
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举办相关科研项目,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真实的科研项目中去,提高实践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本文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以促进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出发点,在制定应用化学专业2011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分别从新方案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结构体系以及新方案实施中还应该做哪些工作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应用化学培养方案教学改革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Talented Person of Applied Chemistry//Yuan Chunhua,Guo GuibaoAbstract This paper,relying on the reform of talented person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school,with servicing local economy as the target,with promoting teaching quantity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as the starting point,deeply discusses the pattern of ap-plied chemistry talent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2011cultiv-ation plan for chemistry major.This paper expound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guiding ideology of the new scheme,training objective,content of courses,teaching method,course setting,str-ucture system and other work that should be noticed in concrete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applied chemistry;cultivation plan;teaching reform 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014010,Baotou,Inner Mongolia,China在《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指导下,内蒙古科技大学大胆创新,对国内外相同、相近学科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动向,新的教育教学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应用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设计,希望新的培养方案能够构建一个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把人才培养的总蓝图描绘清晰,使2011版专业培养方案既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并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应用化学是介于理科与工科之间的一门理工结合型学科,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服务的社会领域非常广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应用化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应用化学实验论摘要:在完善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继续加大了对实验教学设备的调研与采购。
着重按照现行企业运行模式中的方式,采用一些先进的小型化设备与仪器,让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锻炼的同时,熟悉设备与仪器的使用,这为学生进入企业能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应用化学;实验1应用化学实验课程现状从实验教学内容来看,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典型的物质合成,占实验教学内容的13.3%,从教学范畴上属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应用化学实验的开展;其二,系列产品的配制实验偏多,占实验教学内容的46.7%,咋一眼看上去,内容较为丰富,但都属于同一范畴,造成实验类型单一;其三,提取类实验,占实验教学内容的20%,操作方法基本上相同,很难体现出应用化学实验的真正目的。
另外,从学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包头隶属于稀土产业的主产地,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把内蒙古定位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尤其是在化工行业中尤为突出。
然而,从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来看,并没有突出化工行业中典型流程的分离,脱离了地方产业的发展,违背了应用化学实验在人才培养方法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从大的环境来看,高校从事应用化学专业相关的人员很多,但在这个领域中具有技术型的人才偏少,往往因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原因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很难实现校企合作,时间长了,理论就会偏离实践。
鉴于以上原因,我校化学学院在1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同时,着重对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强化高校与地方产业的联系,重点突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丰富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2应用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2.1实验教学课时的变动按照化学学院1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对于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修订正处于尝试与完善阶段,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同时,兼顾多方面考虑,将原有应用化学实验90课时,缩减为35课时,并且由原来的两学期变成一学期。
试论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作者:王琴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8年第07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战略举措。
由于化工工业在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社会急需应用化学专业的相关人才。
对化学专业尤其是应用化学专业来说,高校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体系的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由于社会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工业化背景下,本文就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出发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在当今社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及时改革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的发展形式和要求,调整和完善专业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化学是一种应用型专业,对工业生产中对于化学与化工之间产生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其目标是培养理工结合型的“应用型”化学技术人才。
但是由于应用化学专业内容涉及领域宽泛,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不同,导致了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了差异。
一、应用化学专业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在生活中化工工业逐渐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而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迅速,所生产的產品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化妆品、食品等日常用品,逐渐成为人们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而学校作为培养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聚集地,所应用的教育模式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因此怎样科学的进行人才培养,使得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在社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不仅需要关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育,还要注意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专注于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
广东化工2020年第23期· 142 · 第47卷总第433期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温燕梅(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摘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以理工融合为特点的应用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从目标定位、特色方向、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该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与实施。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创新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3-0142-02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 ofApplied Chemistry in our UniversityWen Yanmei(Faculty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88,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local economy,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pogram of applied chemistr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was guided by social needs.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was discussed from the target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 directio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raining mode.Keywords: applied chemistry specialty;training program;innovative talents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形势,而将应用化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是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
本文对新形势下对应用化学人才培养要求做出了研究,并以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词] 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实践能力;途径;策略
应用化学学科是化学与其他自然学科或者技术领域的结合,在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培养是重要的环节与内容,相比较化学学科而言,应用化学学科具有更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而在这个要求下,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须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从而不断扩宽自身的知识面与综合素质,从而真正的能够成为应用型专业人才。
所以通过对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形势进行研究、对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作出客观的认识能够为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形势研究
(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的内涵在于实现全面的扩展人的生命价值,体现出人自身的本质力量。
在每个不同的时期都会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而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一直使我国的师道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教育理念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理论知识的继承者甚
至成为理论知识的传递者,但是这种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在于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应用化学人才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的确立并得到了一定的实践,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而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能够为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
定指导与借鉴。
(二)21世纪的社会特点
对教育而言,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世纪,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主要目的已经显然不
能满足教育的发展,而是应当将知识理论与综合素质并重,不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为了满足知识化经济时代的需求,是经济时代作为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的提高,同时要求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切实的将自身的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于工作当中,而这不仅要求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够重视实践性培养,同时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衍生出了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加强,而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要善于将自己的知识与新事物结合,从而使自己能够抓住机遇并有能力面对挑战。
(三)社会企业需求
实现和促进学学生就业是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残酷的竞争,而只有具备并正确管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人才才能够实现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从当前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总体来看,企业对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更加的青睐,而综合能力是指人才必须对企业的产品具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能够在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参与科研开发工作,这同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当前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大部分缺乏对社会企业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在综合能力不理想的情况下很难在社会企业中表现的游刃有余。
二、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与策略
(一)通过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实现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实践能力与应用化学专业紧密相关的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应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来实现,同时也必须以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理论以及基本专业技能为基础。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化学教学首先要重视夯实学生在应用化学专业方面的基本功,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出主导作用,积极、及时的指导学生学习并重视与学生的交流。
在此基础上,应当充分发挥出应用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并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或者鼓励学生通过教材自己掌握观察方法与步骤,教师监督学生的观察过程并检验学生的观察成果。
在实验操作
能力的培养中,教师要以“以人为本”为教学原则,认识到学生的操作能力基础,并尊重每一位学生,采用基础差地要求、基础好高要求的手段,通过鼓励来提高学生积极性并消除其不良情绪,通过监督与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要鼓励并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通过交流和实际操作来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通过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验证问题和交流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点在于得到结论的途径是自己的思考而非教师直接给出的结论。
应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动手实践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应用化学学科具有开展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探究式应用化学教学模式中,化学实验仍旧是探究式教学的主要载体,在利用化学实验开展探究式应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以及教学内容作出合理的把控,从而正确的把握实验设计的难度。
将要开展探究教学的实验应当有一定的难度并具备综合性,不仅要做到引导学生科学的计划与操作,同时要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间互相评价放在重要的地位,从而使学生得出的结论能够通过科学的认证,同时也使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提高其探究学习的积极
性。
(三)通过学生科研提高创新能力
应用化学人才的培养过程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同时要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成为复合型与创新型的人才。
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不受教材的局限,在综合实验的基础上积极带领学生开展课外科研。
虽然课外科研具有较高的难度,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通过科研可以使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教师首先要重视科研的综合性,同时要在选题方面具有新颖性,最好能够与社会热点结合使选题具有实用性,而课题的可实现性是进行科研的基础。
在学生科研中,学校可以尝试建立导师制度,通过分组的方式利用开放性的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通过各有分工来发挥出个体学生的长项,同时也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应用化学素质的提高。
(四)通过实习工作促进学生生产实践能力提高
学生参与到社会岗位中开展实习工作是促进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通过实习工作,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够对学生包括应用化学素质在内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同时实习工作也对高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要求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生实习工作,以各方面各部门的协调的基础适当加大经
费投入建立实习基地,或者高校可以与校外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结合的方式,实现高校与校外企业的双赢,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校外企业的正确选择,同时要将学生的总结报告放在重要的地位,从而保证学生的实习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粱亮,李大光,余林,等.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
[2]余林,郝志蜂.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7,34(6).
作者简介:
秦勇(1989/9—)男,汉族,本科,毕业于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现就职于宜昌中孚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