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塑表面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2
喷塑附着力差的原因1.材料选择不当:喷塑所用的材料通常是粉末涂料,而材料的种类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喷塑的附着力。
如果选择了质量不好的涂料,或者选择了不适合该材料表面的涂料,就会导致喷塑后的附着力差。
2.表面处理不当:在喷塑之前,需要对材料的表面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提高涂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如果表面处理不充分或者不正确,就会使得涂层附着力差。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清洗、除油、除锈、打磨等。
3.喷涂工艺不当:喷塑工艺包括喷涂设备、喷涂技术、喷涂厚度等多个方面。
如果设备不好或者技术不熟练,就会导致涂层均匀性和附着力的问题。
另外,如果喷涂厚度不足或者过厚,也会影响附着力。
4.工作环境条件:喷塑需要在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
如果工作环境温度太高、湿度太大或者不稳定,就会影响喷塑的附着力。
此外,如果喷塑时存在灰尘、水汽等污染物,也会降低涂层的附着力。
5.基材质量问题:基材的质量也是影响附着力的重要因素。
如果基材表面存在电镀或者涂层等不光滑的层面,或者基材的化学成分不适合喷塑,都会影响附着力。
6.人为因素:喷塑的附着力还受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的影响。
如果操作人员不熟悉喷塑工艺,或者工作态度不认真,就会导致附着力差。
针对喷塑附着力差的原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善:1.选择合适的涂料:根据喷塑的基材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涂料,确保涂料与基材的相容性。
2.做好表面处理:充分清洗和除油表面,确保表面没有污垢、油脂和氧化层等。
对于一些不易处理的表面,可以考虑使用专门的表面处理剂来改善附着力。
3.控制喷涂工艺: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并掌握正确的喷涂技术,确保喷涂的厚度均匀。
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底材温度和湿度,尽量在适宜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喷塑。
4.加强质量检查:在喷塑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涂层的厚度、附着力和外观等。
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5.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操作人员对喷塑工艺的理解和技术水平,确保操作规范和认真。
静电喷塑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针孔主要原因:①板面锈蚀;②镀锌底材含氢离子;③前处理后发黄;④工件磷化后,水洗不干净,尤其在工件四周表现为圈状针孔;⑤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水呈酸性;⑥粉末质量。
解决措施:①前处理后及时烘干,立即喷涂;②脱氢处理200℃左右,2h;③调整前处理液参数,注意游离酸浓度不宜过高;④换成新鲜水,清洗喷嘴,使水压>1.5bar;⑤停用,暂以自来水代替,化验pH 值,要求达到6~7;⑥取新鲜样粉,按标准条件固化以检验粉末质量。
缩孔主要原因:①粉末生产过程中进水或油。
其缩孔分布均匀,呈细小圆坑或大针眼;②喷涂过程中混进其他粉,因不相容造成缩孔;③外界干扰物质污染喷涂系统包括工件,尤其是车间里存在含硅脱模剂和放水剂;④铸件表面有大而深地孔;⑤涂层出现圆坑,且较大,俗称“鱼眼”;⑥压缩空气油含量高。
解决措施:①联系厂家换粉;②换粉清理粉房须彻底,最好整理出清理和检查程序;③仔细检查喷粉现场,排除这些干扰物质,严格规章制度,严防带入这些干扰物品;④铸件可预热,预热温度和时间视材质和厚度而定;⑤脱脂段调整参数,干燥和固化烘道污染须清洗,检验升降机和橡胶皮带是否污染粉末;⑥检查压缩机的过滤器,加装油水分离器,每班定时排放水。
涂层局部或大面积脱落主要原因:①底材表面有锈层,未除尽;②水洗尤其前处理后水洗不干净;③底材表面除油不彻底;④悬挂链上润滑油滴落到工件上;⑤镀锌板起泡及涂层脱落。
解决措施:①除锈应彻底;②检查水洗流量、水质和喷嘴,检查水洗流量和压力;③采用化学除油较适于动植物油,不适于矿物油时,多用碱除油,除油后加强水洗注意水质;④检查润滑油质量指标,必要时更换耐温更高的润滑油或在易滴落处下面安置受槽;涂层发黄变色主要原因:①烘道或烘箱设定温度过高;②直接燃气进入烘箱或烘道;③工件在烘道或烘箱里停留时间过长,或输送链停止运转;④粉末质量;⑤工件反复烘烤 2 次以上;⑥涂料严重变色。
解决措施:①了解正常的固化条件并加以调整;②加装热交换器;③了解烘烤条件,生产时密切注意输送链运转是否正常,如需停止生产,应将所有工件烘烤结束并下料;④供粉厂提供不同烘烤条件下的样板,供喷涂时参考;⑤尽量一次烘烤完成,须二次烘烤的工件应集中处理,并要先确定重复烘烤的条件;⑥检查烘烤温度是否过高如>230℃或更高。
喷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涂层杂质常见杂质主要来源于喷粉环境中的颗粒,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引起的杂质,现概括如下。
1.1 固化炉内杂质。
解决方法是用湿布和吸尘器彻底清洁固化炉的内壁,重点是悬挂链和风管缝隙处。
如果是黑色大颗粒杂质就需要检查送风管滤网是否有破损处,有则及时更换。
1.2 喷粉室内杂质。
主要是灰尘、衣物纤维、设备磨粒和喷粉系统积垢。
解决方法是每天开工前使用压缩空气吹扫喷粉系统,用湿布和吸尘器彻底清洁喷粉设备和喷粉室。
1.3 悬挂链杂质。
主要是悬挂链挡油板和一次吊具接水盘(材质为热镀锌板)被前处理酸、碱蒸气腐蚀后的产物。
解决方法是定期清理这些设施1.4 粉末杂质。
主要是粉末添加剂过多、颜料分散不均、粉末受挤压造成的粉点等。
解决方法是提高粉末质量,改进粉末储运方式。
1.5 前处理杂质。
主要是磷化渣引起的大颗粒杂质和磷化膜黄锈引起的成片小杂质。
解决方法是及时清理磷化槽和喷淋管路内积渣,控制好磷化槽液浓度和比例。
1.6 水质杂质。
主要是前处理所使用的水中含砂量、含盐量过大引起的杂质。
解决方法是增加水过滤器,使用纯水做为最后两级清洗水。
2 涂层缩孔2.1 前处理除油不净或者除油后水洗不净造成表面活性剂残留而引起的缩孔。
解决方法是控制好预脱脂槽、脱脂槽液的浓度和比例,减少工件带油量以及强化水洗效果。
2.2 水质含油量过大而引起的缩孔。
解决方法是增加进水过滤器,防止供水泵漏油。
2.3 压缩空气含水量过大而引起的缩孔。
解决方法是及时排放压缩空气冷凝水。
2.4 粉末受潮而引起的缩孔。
解决方法是改善粉末储运条件,增加除湿机以保证回收粉末及时使用2.5 悬挂链上油污被空调风吹落到工件上而引起的缩孔。
解决方法是改变空调送风口位置和方向。
2.6 混粉而引起的缩孔。
解决方法是换粉时彻底清理喷粉系统3 涂层色差L、a、b相差不大而且正3.1 粉末颜料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色差。
解决的方法是提高粉末质量,保证粉末的负统一3.2 固化温度不同引起的色差。
喷塑修理方法和技巧喷塑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静电粉末喷涂涂装,其处理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采用较为普遍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的装饰技术。
优点体现在工艺先进、节能高效、安全可靠、色泽艳丽等方面。
那么多优点的喷塑如果出现故障应该怎么修理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喷塑修理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喷塑修理方法1).粉末飞扬,上粉率低主要原因:①静电发生器无高压或不足;②工件接地不良;③气压太大;④挂具导电不良;⑤粉末品质不佳;⑥回收装置风道堵塞或回收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解决措施:①检查有无高压输出;②检查输送链接地是否良好;③减少出粉气压;④定期清洗(脱漆)或更换;⑤检查粉末质量,如粒度和树脂份;⑥检查风道和风机。
2).工件边缘露底主要原因:①工件边角太尖锐;②固化温度低,粉末流化时间长;③粉末带电性差,边缘上粉少;④粉末熔融粘度太低;⑤粉末的胶化时间太长。
解决措施:①喷涂前修理工件边角,使成圆弧形;②适当提高固化温度(须注意粉末的耐温性是否良好);③增加电压,缩短喷枪与工件的距离或适当延长对边缘的喷涂时间;④粉末厂必须修正配方;⑤粉末厂必须修正配方。
3).漏水(涂层有黄色斑点、起皱、局部锤纹消失)主要原因:①多由于采用方形挂具,挂具内积液,固化时挥发或渗出;②挂具反方向倾斜,积液无法烘干;③工件上有积液,无法完全烘干。
解决措施:①将挂具改成细圆棍形;②挂具正方向倾斜,使积液及时排出;③改进工件挂法,或修正工件边缘结构使烘烤中不积液。
4).涂层丙酮试验不合格主要原因:①烘烤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②粉末品质不好;③粉末过期。
解决措施:①调整烘烤温度和时间,再作检验;②粉末厂改善粉末质量;③检查粉末生产日期,过期粉先检验,合格才能用。
5).涂层冲击性能差,附着力低主要原因:①磷化膜过厚;②烘烤温度低,粉末没有充分固化;③粉末品质差;④粉末过期;⑤涂层太厚;⑥除油除锈不彻底;⑦两种不同性质的粉末相混。
解决措施:①涂装磷化参数(如浓度、温度、时间等);②调整固化条件; ③粉末厂改善粉末质量;④检查粉末生产日期,过期粉先检验,合格才能用;⑤测量膜厚,并调整喷涂参数;⑥加强前处理;⑦加强现场管理。
粉末喷涂中故障的处理1、前言粉末涂料与其他涂料一样,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
首先要分析涂层缺陷原因,从而有效地处理故障。
2、影响涂层质量的因素2.1 粉末涂料质量差一原材料不合格:粉末涂料质量问题容易造成涂层各种缺陷。
须从涂料质量抓起,选择质量好的涂料,并完善涂料进厂的各项技术检验。
一配方设计不佳:配方设计既要达到产品的高品位要求,又要具有市场竞争力,还要使配方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配方设计不完善,会降低粉末涂料的使用性能,影响涂层性能。
一生产工艺不规范:粉末涂料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物理混合过程,生产设备必须运行正常,还要有规范的操作程序。
一回收粉不良:回收粉中有杂质,新粉与回收粉的用量比不合理等都会影响涂层质量,应控制回收粉:新粉的比例为1:1或2:3。
一混粉:若两种粉末中的流平剂不同或粉末中含有硅油助剂等,则这两种粉末不相容。
将两种粉末混合则会降低涂层光泽或产生缩孔等。
一材料保管不善:粉末涂料不能受热吸潮、挤压等,以免结块而降低质量。
同时也不能长时间存放在供粉桶内,否则流化不好。
一质检制度不健全:粉末涂料出厂前要认真抽检各项技术指标。
2.2 喷涂工艺执行不严一前处理差:除油、除锈、磷化质量差,表面有残留物,造成涂层橘皮、缩孔、颗粒等缺陷和降低涂层附着力。
工件未彻底干燥,使涂层起泡。
一工艺条件失控:压缩空气不净,气压不足,容易产生粉末流平性差、吐粉等缺陷,以控制气压为9.8~20.6kPa为佳。
一电压过高或过低,电压不稳,使工件凹陷部位无法上粉或降低上粉率,同时涂层厚度不均匀。
电压应控制为60~90 kV。
一固化温度过低或过高,涂层抗冲击强度和硬度均低,且外观、光泽差.有橘皮等。
一操作不当:喷枪口位置或方向不正确,上粉率低。
调整喷枪口朝向,使粉末云直接喷向工件凹陷区域。
喷距太近将产生强烈的反电离现象,导致静电击穿,引起粉末燃烧打火,或形成纹路或金属闪光效果不好;喷足巨太远则出粉量减少。
在对器材进行喷涂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今天我把喷涂中常见的问题、方法整合在一起,供大家参考!首先从两大方面分析:第一方面是外观。
包括:1、粗糙 2、橘皮 3、颗粒 4、气泡、针孔 5、色差 6、白化 7、重涂皱纹第二方面是涂膜性能方面。
包括:1、涂膜强度降低 2、剥落一、外观方面1、粗糙(涂料中的溶剂含有量过少,涂面粗糙)解决方法:①稀释剂的干燥速度过快,要慢干化。
②涂装粘度过高,需要降低涂料粘度。
③吐出量过少,要提高吐出量。
④喷枪速度过快,调整速度。
⑤涂膜厚度过薄,要适度喷厚些。
⑥喷枪与器材的间距过远,距离要调适当。
2、橘皮(涂面有类似橘皮状的凹凸)原因及解决方法:①稀释剂的干燥速度过快。
②气温过高,空调温度要及时调低。
③雾化压力过低。
④涂装粘度过高,进行适当稀释即可。
⑤喷枪速度过快,要调整下速度。
⑥喷枪与器材间距过远,距离调适当。
3、颗粒(涂面有突起物)原因及解决方法:①涂料过滤不够,过滤干净。
②有环境中的异物混入涂料,要对室内彻底清洁,最好在地面洒点水以避免灰尘飞扬进涂料,以及更换滤网。
③涂料管线有污染,要洗干净涂料管线。
④喷房内的气压过低,调高气压。
4、气泡及针孔(涂面有细小气泡或者有像针刺样的小孔)解决方法:①稀释剂的干燥速度过快,要慢干化。
②膜厚过厚,要适度喷薄些。
③静置时间不足,加长静置时间。
5、色差(色调与样本不同)原因及解决方法:①喷涂器材前涂料搅拌不足,要对涂料主剂进行充分搅拌!②喷涂器材时搅拌不足,要对涂料桶中的涂料进行持续性搅拌。
③喷涂设备不同,涂料颜色要适当调整。
④喷涂条件不适当,调整喷涂条件。
6、白化(涂面看起来像有层白雾)原因及解决方法:①喷涂环境的湿度过高,改变空调模式,调整温度。
②稀释剂的干燥速度过快,要缓干化及添加防白剂。
7、重涂皱纹(重涂时,干燥后的涂面发生皱纹)原因及解决方法:①底漆的干燥不足,增加干燥程度。
②面漆用稀释剂的溶解力过强,更换稀释剂。
③底漆的膜厚过薄、面漆膜厚过厚,两边适当调整即可。
喷塑修理方法喷塑修理方法1).粉末飞扬,上粉率低主要原因:①静电发生器无高压或不足;②工件接地不良;③气压太大;④挂具导电不良;⑤粉末品质不佳;⑥回收装置风道堵塞或回收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解决措施:①检查有无高压输出;②检查输送链接地是否良好;③减少出粉气压;④定期清洗(脱漆)或更换;⑤检查粉末质量,如粒度和树脂份;⑥检查风道和风机。
2).工件边缘露底主要原因:①工件边角太尖锐;②固化温度低,粉末流化时间长;③粉末带电性差,边缘上粉少;④粉末熔融粘度太低;⑤粉末的胶化时间太长。
解决措施:①喷涂前修理工件边角,使成圆弧形;②适当提高固化温度(须注意粉末的耐温性是否良好);③增加电压,缩短喷枪与工件的距离或适当延长对边缘的喷涂时间;④粉末厂必须修正配方;⑤粉末厂必须修正配方。
3).漏水(涂层有黄色斑点、起皱、局部锤纹消失)主要原因:①多由于采用方形挂具,挂具内积液,固化时挥发或渗出;②挂具反方向倾斜,积液无法烘干;③工件上有积液,无法完全烘干。
解决措施:①将挂具改成细圆棍形;②挂具正方向倾斜,使积液及时排出;③改进工件挂法,或修正工件边缘结构使烘烤中不积液。
4).涂层丙酮试验不合格主要原因:①烘烤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②粉末品质不好;③粉末过期。
解决措施:①调整烘烤温度和时间,再作检验;②粉末厂改善粉末质量;③检查粉末生产日期,过期粉先检验,合格才能用。
5).涂层冲击性能差,附着力低主要原因:①磷化膜过厚;②烘烤温度低,粉末没有充分固化;③粉末品质差;④粉末过期;⑤涂层太厚;⑥除油除锈不彻底;⑦两种不同性质的粉末相混。
解决措施:①涂装磷化参数(如浓度、温度、时间等);②调整固化条件; ③粉末厂改善粉末质量;④检查粉末生产日期,过期粉先检验,合格才能用;⑤测量膜厚,并调整喷涂参数;⑥加强前处理;⑦加强现场管理。
喷塑产品结构方面 1.1喷塑产品结构基本要求:喷塑产品的尺寸及装配应符合图纸要求,符合相应技术要求和国家标准。
静电喷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一、涂膜光泽不足1.固化时烘烤时间过长;2.温度过高3.烘箱内混有其有害气体4.工作表面过于粗糙5.前处理方法选择不妥二、涂膜变色1.多次反复烘烤2.烘箱内混有其他气体3.固化时烘烤过度三、涂膜表面桔皮1.喷涂的涂层厚薄不均2.喷枪雾化程度不好,有积粉现象3.固化温度偏低4.粉末受潮,粉末粒太粗5.工件接地不良6.烘烤温度过高7.涂膜太薄四、涂膜产生凹孔1.工件表面处理不当,除油不净2.气源受污染,压缩空气除油、除水不彻底3.工件表面不平整4.受硅尘或其他杂质污染五、涂膜出现气泡1.工件表面处理后,水分未彻底干燥,留有前处理残液2.脱脂、除锈不彻底3.底层挥发物未去净4.工件表面有气孔5.粉末涂层太厚六、涂层不均匀1.粉末喷雾不均匀2.喷枪与工件距离过近3.高压输出不稳,气压不稳定.七、涂膜冲击强度和附着力差1.磷化膜太厚2.固化温度过低,时间过短,使固化不完全3.金属素材未处理干净4.喷涂工件浸水后降低附着力八、涂膜产生针孔1.空气中含有异物,残留油污2.喷枪电压过高,造成涂层击穿3.喷枪与工件距离太近,造成涂层击穿4.涂层太厚5.涂膜没有充分固化九、涂膜表面出现小颗粒疙瘩1.喷枪堵塞或气流不畅2.喷枪雾化不佳3.喷粉室内有粉末滴落4.有其他杂物污染工件表面十、涂层脱落1.工件表面处理不好,除油除锈不彻底2.高压静电发生器输出电压不足3.工件接地不良4.喷粉时空气压力过高十一、涂膜物理机械性能差1.烘烤温度偏低,时间过短或未达到固化条件2.固化炉上、中、下温差大3.工件前处理不当十二、涂膜耐腐蚀性能差1.没有充分固化2.烘箱温度不均匀,温差大3.工件前处理不当十三、供粉量不均匀1.粉管或喷粉管堵塞,粉末在喷嘴处粘附硬化2.空气压力不足,压力不稳定3.空压机混有油或水4.供粉器流化不稳定,供粉器粉末过少5.供粉管过长,粉末流动时阻力增大十四、粉末飞扬、吸附性差1.电发生器无高压产生或高压不足2.工件接地不良3.气压过大4.回收装置中风道阻塞5.前处理达不到要求或虽处理后又重新生锈1.气压不足,气量不够2.气压过高,粉末与气流的混合体中空气比例过高十五、喷粉量减少3.空气中混有水气和油污4.喷枪头局部堵塞十六、喷粉量时高时低1.粉末受潮或过热存储结块2.回收粉末添加比例过大3.流化桶流化不好4.气压不稳定5.供粉管中局部阻塞十七、喷粉管阻塞1.由于喷粉管材质缘故,粉末容易附着管壁2.输出管受热,引起管中粉末结块3.输粉管弯折、扭曲。
喷塑喷粉喷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享及解决措施缩孔主要原因:①粉末生产过程中进水或油。
其缩孔分布均匀,呈细小圆坑或大针眼;②喷涂过程中混进其他粉,因不相容造成缩孔;③外界干扰物质污染喷涂系统包括工件,尤其是车间里存在含硅脱模剂和放水剂;④铸件表面有大而深地孔;⑤涂层出现圆坑,且较大,俗称“鱼眼”;⑥压缩空气油含量高。
涂层局部或大面积脱落主要原因:①底材表面有锈层,未除尽;②水洗尤其磷化后水洗不干净;③底材表面除油不彻底;④悬挂链上润滑油滴落到工件上;⑤镀锌板起泡及涂层脱落。
解决措施:①除锈应彻底;②检查水洗流量、水质和喷嘴,检查水洗流量和压力;③采用化学除油较适于动植物油,不适于矿物油时,多用碱除油,除油后加强水洗注意水质;④检查润滑油质量指标,必要时更换耐温更高的润滑油或在易滴落处下面安置受槽;涂层发黄变色主要原因:①烘道或烘箱设定温度过高;②直接燃气进入烘箱或烘道;③工件在烘道或烘箱里停留时间过长,或输送链停止运转;④粉末质量;⑤工件反复烘烤 2 次以上;⑥涂料严重变色。
解决措施:①了解正常的固化条件并加以调整;②加装热交换器;③了解烘烤条件,生产时密切注意输送链运转是否正常,如需停止生产,应将所有工件烘烤结束并下料;④供粉厂提供不同烘烤条件下的样板,供喷涂时参考;⑤尽量一次烘烤完成,须二次烘烤的工件应集中处理,并要先确定重复烘烤的条件;⑥检查烘烤温度是否过高如>230℃或更高。
检查粉末的耐温性。
光泽不稳定主要原因:①光泽偏低;②光泽偏高;③光泽上下波动;④光泽突然降低。
局部不均匀,流平度不稳定主要原因:①由膜厚不均匀引起;②粉末粒度前后变化大;③高压击穿;④文丘里管磨损,出粉不均;⑤使用的输粉管与设备不适应;⑥输送链有挤动现象,走速不均;⑦流化桶中多孔板损坏或局部堵塞。
1. 6砂粒主要原因:①均匀密集出现;②呈突起的圆形,数量不多;③少量砂粒, 2大小不一;④工件表面有杂质,有时呈放射状或细长型;⑤少量黑色颗粒。
喷塑表面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
一、工件表面塑层附着力不好。
1.前处理水洗不彻底造成工件上残留脱脂剂、铬化渣或者水洗槽被碱液污染而引起的附着
力差。
解决方法是加强水洗,调整好脱脂工艺参数以及防止脱脂液进入磷化后的水洗槽。
2.磷化膜发黄、发花或者局部无磷化膜而引起的附着力差。
解决方法是调整好磷化槽液浓
度和比例,提高磷化温度。
3.工件边角水分烘干不净而引起的附着力差。
解决方法是提高烘干温度
4.固化温度不够而引起的涂层大面积附着力差。
解决方法是提高固化温度。
由于工件时在
炉子里的固化温度和时间不够而造成的。
一般工件喷粉固化时间为20分钟温度为180度。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工件比较厚重,当板厚大于3毫米时时,应将工件在炉中温度适当调高到200度,工件的保温时间最少应在40分钟。
对已经出现问题工件解决方法,再加热固化。
二、工件表面气泡、针孔、凹膜
1.工件表面本身有气孔,固化时气孔内的气体膨胀冒出,在涂膜表面产生气泡或气孔。
2.工件原材料质量差。
3.工件表面有前处理的残留液,固化过程中残留液挥发或反应产生气泡。
4.粉末涂料受潮,含水量高,固化时水分溢出产生气泡。
5.喷涂时,喷枪电压高,涂层被击穿,固化涂层存在针孔。
6.涂层过厚,造成静电排斥。
7.压缩空气中含有油或水。
解决方法是加强粉末的保管,防潮,烘干工件的表面水份。
对压缩空气进行除油,除水。
对已经出现气泡工件,在气泡不太多情况下,可用刀片将气泡削平,然后用丙酮将粉调和后修补方可。
三、涂层流挂
涂层太厚,升温太快,固化温度太高,烘烤固化前涂层不均匀
四、涂层桔皮
粉末颗粒大小分布状况也影响着涂膜的表面外观。
颗粒越小,由于其热容较大颗粒的低,因此其熔化时间比大颗粒的短,聚结也较快,形成涂膜的表面外观较好。
而大的粉末颗粒熔化时间比小颗粒的长,形成的涂膜就可能会产生桔皮效应。
粉末静电施工方法(电晕放电或摩擦放电)也是导致桔皮形成的一个因素。
实际工作中常使用流动促进剂或流平剂来改善涂膜外观,以消除桔皮、缩孔、针孔等表面缺陷。
性能好的流动促进剂能降低熔融粘度,从而有助于熔融混合和颜料分散,提高底材的润湿性,涂层的流动流平,有助于消除表面缺陷以及便于空气的释放。
应考察流动改性剂用量与效果的关系。
其用量不足会导致缩孔和桔皮,而用量过多又会导致失光、雾影,并产生对上层重涂附着力的问题。
通常,流动改性剂在预混时加入。
它们或做成树脂的母料(树脂和该添加剂的比为9/1~8/2),或者以粉末状吸附在无机载体上。
粉末涂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为0.5~1.5%(在以基料计算的有效聚合物中),但是在浓度较低时可能效果也不错。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