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操作考核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7.54 KB
- 文档页数:2
硬膜外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硬膜外穿刺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操作,用于诊断和治疗脑部疾病。
本文将介绍硬膜外穿刺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一、硬膜外穿刺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在进行硬膜外穿刺操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病人的病历,了解其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
然后,与病人进行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最后,准备所需的器械和消毒物品。
2. 麻醉进行硬膜外穿刺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麻醉。
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穿刺部位注射局麻药使其麻木。
有时也会采用全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硬膜外穿刺操作(1)定位:使用CT或者X射线等影像学技术,确定穿刺点位置。
通常选择腰椎区域进行穿刺。
(2)消毒:用消毒剂对穿刺点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感染。
(3)局麻:在穿刺点上进行局部麻醉,使其麻木。
(4)穿刺:医生使用穿刺针沿着硬膜外腔的中线进行穿刺,直到听到或感觉到腰骶隔的阻力,表示已经穿透了硬脑膜。
(5)放置导管:穿刺针穿过硬脑膜后,医生将导管通过穿刺针插入硬膜外腔。
(6)注入药物:通过导管,医生注入药物,用于治疗或者采集脑脊液进行检查。
(7)结束操作:完成操作后,医生逐步将导管拔出,并进行局部处理,如敷药等。
4. 观察和护理完成硬膜外穿刺操作后,病人需要进行观察和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意识状态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感染,保持穿刺点的清洁,避免剧烈活动等。
二、评分标准对于硬膜外穿刺操作的评分标准可以有多种衡量指标,下面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评分标准。
1. 操作时间:从开始穿刺到结束穿刺的时间,操作时间越短越好。
2. 穿刺成功率:成功穿刺且无并发症的比例,穿刺成功率越高越好。
3. 并发症发生率:穿刺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的比例,如脑脊液漏、感染等。
并发症发生率越低越好。
4. 疼痛评分:病人在穿刺过程中或术后的疼痛评分,评分越低越好。
5. 麻醉效果评估:麻醉效果的评估,如麻醉成功率、麻醉时长等指标。
硬膜外麻醉的步骤标准硬膜外麻醉简介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是一种通过药物注射于硬膜外腔,阻断神经传导的麻醉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和疼痛管理中,具有快速、持久和减轻术后疼痛的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硬膜外麻醉的步骤标准。
准备工作在进行硬膜外麻醉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1.患者评估在进行硬膜外麻醉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病史、身体状况、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心电图和血压等生理指标的检查。
2.设备准备确保所需麻醉设备完整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包括导管、针头、局部麻醉剂、药物、注射器等物品,以及监测设备如心电图仪、血压计等。
3.患者准备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通常是坐位或侧卧位,并暴露硬膜外腔的穿刺点。
对于患者,要进行适当的麻醉知情同意,并进行必要的皮肤消毒。
执行步骤完成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执行硬膜外麻醉的步骤,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局部麻醉在执行硬膜外麻醉之前,需要首先进行局部麻醉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首先,用无菌物质清洁穿刺点,然后使用局部麻醉药物,通常是2%利多卡因或0.5%布比卡因,通过皮肤和浅层组织进行表浅注射。
2.穿刺硬膜外腔麻醉师应在穿刺点上进行必要的消毒,并使用无菌技术进行穿刺。
通常使用18G或20G的针对硬脑膜进行穿刺。
穿刺点通常在L2-L3或L3-L4之间的中线上,但具体位置应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情况来确定。
3.确认针头位置一旦穿刺到硬脑膜外腔,麻醉师应通过以下方法来确认针头的准确位置:a.自由流和背压试验通过向针头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其是否能自由流动,并产生背压来判断是否插入正确的位置。
b.阻力试验将针头固定在一定高度,并观察其是否有阻力来判断有无穿透硬脑膜。
c.感觉和运动阻滞试验在进行以上试验后,可以向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物,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觉和运动阻滞来确认穿刺位置正确。
4.给药和监测一旦确认硬膜外针头位置正确,可以开始给药和监测。
可编辑W O R D文档,欢迎下载医院制度大全——麻醉科、疼痛科工作制度制度目录1).麻醉访视制度2).麻醉效果评定规范3).麻醉风险评估制度4).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5).麻醉复苏室患者转入、转出标准6).疼痛评估制度麻醉访视制度一、麻醉前访视必须由有资质的麻醉医师完成。
(一)麻醉前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查体及相关检查情况。
(二)了解手术对麻醉的特殊要求,与手术医师共同评估手术的麻醉风险。
(三)根据患者病情向手术医师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和会诊建议。
(四)与患方做好麻醉前沟通,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五)认真填写麻醉前访视记录单。
(六)下级医师必须向上级医师沟通,汇报访视情况,上级医师应指导下级医师进一步完善麻醉前准备。
二、席醉后访视(一)一但术中或术后发生任何与麻醉有关的问题或病情不稳定或有特殊情况者必须随访。
(二)总在术后1-3天完成。
(三)由有资质的麻醉医师完成麻醉术后访视记录单的填写。
麻醉效果评定规范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按照麻醉效果评级来评定麻醉效果。
一、全麻效果评级标准(一)气管插管全麻1.I 级:(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2.II 级:(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3.III级:(1)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2)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麻醉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麻醉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管理以及手术安全保障工作,其医疗质量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麻醉科的医疗质量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麻醉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势在必行。
本文将对麻醉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人员素质标准麻醉科医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高低。
因此,对于麻醉科医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常用的麻醉技术和设备操作,熟悉并能正确应用相关的麻醉药物。
同时,麻醉科医务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确保与其他科室的合作顺畅,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设备和药品标准麻醉科所使用的设备和药品应当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正常运行,药品的采购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的程序和规定,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
三、手术期间监护标准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监测和监护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麻醉科医务人员还应拥有紧急情况处理的能力,对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能够做出迅速反应和处置,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四、麻醉后随访标准麻醉科医务人员在患者手术后需要进行相应的麻醉后随访工作。
随访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疼痛状况、术后恢复情况等,通过随访了解手术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顺利进行。
五、质量管理标准麻醉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这需要麻醉科医务人员及时做好医疗记录、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加强内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案例讨论,推动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总之,麻醉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科室应根据标准要求,确保麻醉科医务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设备和药品符合规范,手术期间监护工作到位,麻醉后随访及时开展,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硬膜外麻醉操作最佳规程陈博言李润林江都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对于符合硬膜外麻醉适应症的患者,我们麻醉科医生总希望麻醉效果最好,患者感到最舒适,而麻醉并发症最少。
影响硬膜外麻醉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穿刺点的选择、局麻药的容积和剂量、病人的体位、药液的种类、药液的重力作用、注药的速率以及置管的方向和方式。
在临床上也可观察到一些影响如:穿刺路径、穿刺针头斜面方向以及穿刺次数的多少。
另外,适时适量的静脉辅助用药则可让患者感到更舒适。
如何使硬膜外麻醉操作步骤达到最优化的程度,我们可试图从以下开始:一、开放静脉输液通道,作好急救准备。
二、体位硬膜外麻醉的常用体位是侧卧位。
孕妇硬膜外麻醉一律取左侧卧位,因其妊辰子宫在不同程度向右旋。
麻醉试验剂量在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仍保持侧卧位时注入的,应考虑药液的重力影响;若是身体一侧部位的手术,摆麻醉体位时,手术侧可在下方,如阑尾切除术的麻醉体位可取右侧卧位。
高位硬膜外麻醉应取左侧卧位,因为大多数麻醉医生持针穿刺时,左侧卧位比右侧卧位要相对顺手。
还可在手术开始前通过调整体位来达到阻滞平面。
如若为左(或右)侧手术,则将体位调至左(或右)斜位;或阻滞平面低(或高)于手术部位,可视情况追加局麻药后将体位调至头低脚高(或头高脚低)位。
这同样是利用了局麻药的重力作用。
三、穿刺点的选择以手术部位的中心为依据,根据脊神经解剖特点和体表分布规律,选择相适应的脊椎间隙进行穿刺。
四、无菌术硬膜外隙严防感染,硬膜外麻醉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例如,医生的有菌部位和有菌物品不越过麻醉台上方;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半径至少15cm;消毒钳头端应高于尾端,防止消毒液回流;还要常规铺无菌洞巾等。
五、穿刺路径硬膜外麻醉按穿刺路径分为正中法、侧入法和正中旁法。
正中法对韧带的损伤相对大一些,故应尽量采用后两种方法。
穿刺前可估计患者适合何种穿刺路径,尽量减少因更换穿刺路径及穿刺点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六、穿刺针头斜面方向这一因素常常被忽视,但它对麻醉后腰痛确有一定影响。
硬膜外穿刺标准操作规程发表时间:2008-11-10 13:36:22 浏览人次:591规程:1、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
2、采取坐位,侧卧位,俯卧位。
3、以侧卧位穿刺为例:首先,取右侧卧位,嘱病人双腿屈曲,双手环抱膝盖,同时头向下微屈。
确认拟阻滞水平的解剖标志。
然后用消毒海绵蘸聚维酮碘或类似溶液消毒穿刺区域三遍。
消毒时应从穿刺点开始,呈圆周状向外擦拭。
用无菌洞巾覆盖消毒区域。
用小号针头抽取局麻药,在选定间隙做皮丘,然后4、伸直膝关节,将髌战推向外侧,在髌战外上方与股战外髁交界的间隙处,做一小切口,用灌注吸引针行膝关节穿刺,针头进入到髌战下方,确定针在关节腔内,向膝关节内注入60-100ml生理盐水后,将针头与悬吊2.5-3米高度的装有生理盐水滴瓶的乳胶管相连接,将膝关节囊内充满生理盐水。
5、取前外侧入路屈曲膝40-50度,在胫战平台上方一横指宽,髌韧带外侧作一小切口。
用进出水套筒按好镜头套针,向股战髁间窝方向进行穿刺,待有盐水由套筒流出后,即更换圆头套针插入套筒内,将膝关节伸直,在髌战下方与股战滑车沟之间,插到髌上囊内。
在套筒接头处连接吸引皮管,这样膝关节腔内的入水及出水管道均已连接好,形成灌注吸引系统,将吸引接头关闭。
6、套筒的圆头套针拔出,立即将10°或25°关节镜插入套筒,锁固妥当,防止关节镜滑出损坏。
连接好关节镜光源系统。
如采用电视屏幕观察,则在关节镜目镜处连接电视摄影头。
7、关节镜检查应按一定程序检查,即便于操作也避免遗滑病变。
一般检查顺序为髌上囊,膝内侧间隙、髁间切迹、膝外侧间隙、髌上囊。
7.1、髌上囊检查灌注扩张髌上囊,由髌上囊内侧向外移动关节镜,按顺序检查髌上囊的内侧壁、顶部、底面、外侧壁。
将关节镜放回股战滑车沟部位,然后将关节镜向后缓慢拔出,关节镜倾斜面朝向髌战,直到看见髌战上缘为止,手指轻敲髌战,可看髌战上下移动,手指向内外侧推动髌战即可观察髌战底面各部分。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操作规范试题1 .关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硬脊膜A.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的联合麻醉方法。
B.腰硬联合麻醉的并发症主要是神经损伤和硬膜外血肿。
C.腰硬联合麻醉不能用于分娩镇痛。
D.腰硬联合麻醉可用于肠梗阻和泌尿系手术。
L2 .下列哪项不是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A.起效快、效果完善。
B.局麻药用量少。
C.对呼吸、循环影响大。
(厂"D.可提供术后镇痛。
3.下列哪项不是腰硬联合麻醉的并发症?()A.神经损伤和硬膜外血肿。
B.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脊椎麻醉的表现。
C.低血压、心动过缓等自主神经系统反应。
D.呼吸抑制和肋间肌麻痹等呼吸系统反应。
4 .下列哪一项不是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A.起效快B.麻醉效果完善C.局麻药用量小D.肌松效果好E.不良反应少Cli*)5 .腰硬联合麻醉时,下列哪一项处理是错误的?()A.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穿针B.缓慢注入局麻药力C.注药前回抽无脑脊液和血液D.注药后退出腰穿针,留置硬膜外导管E.注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以备术后镇痛6.腰硬联合麻醉时,下列哪一项处理不是必要的?()A.术前访视患者,了解病情和手术要求B.准备急救药品和呼吸机等设备C.确认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再行腰穿D.腰穿时一次注入局麻药,而不是分次注入I 「茎)E.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以备术后镇痛7 .腰硬联合麻醉时,若局麻药注入血管,下列哪一项处理是错误的?()A.立即停止注药8 .给予静脉输液,加快药物排出C.使用拮抗药逆转局麻药的作用D.使用血管收缩药物升高血压E.使用强心者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幻8 .腰硬联合麻醉时,若发生局麻药中毒反应,下列哪一项处理是错误的?OA.立即停止注药B.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C.使用抗组胺药物减轻过敏反应ID.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9 .对于下腹部和盆腔手术,下列哪一种麻醉方式是最佳选择?()A腰硬联合麻醉国一;)B.全麻+硬膜外镇痛C.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D.全麻+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E.以上均不正确10.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肌松效果好B.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下腹部和盆腔手术C.腰硬联合麻醉时局麻药用量较大D.腰硬联合麻醉可用于术后镇痛E。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技术操作规范(麻醉科)(2017年10月修订)目录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 (2)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2)第二节硬膜外阻滞 (4)第三节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 (7)第四节气管内插管 (9)第二章有创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15)第一节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15)第二节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17)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习称脊椎麻醉(spinal anesthesia),简称脊麻或腰麻。
【适应证】下腹部、腰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
【禁忌证】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或脊神经根病变、脑膜炎等。
2.感染,如脓毒血症、穿刺部位感染等。
3.脊柱疾病,如脊椎严重畸形、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5.不能合作的小儿、精神病病人。
6.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外伤失血、腹内高压者等为相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1.体位侧卧位为最常用体位;坐位一般用于鞍麻;俯卧位较少用,偶尔用于俯卧位腰椎手术。
2.穿刺部位成人应在腰2以下的腰椎间隙,儿童在腰3以下的腰椎间隙。
3.穿刺方法(1)皮肤消毒后铺消毒洞巾。
确定穿刺点,并于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做完善的局部浸润麻醉。
(2)正中穿刺法。
将腰麻针经穿刺点与皮肤垂直刺入,沿穿刺针轴心方向将针推进。
依次穿过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到蛛网膜下隙,取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
(3)旁正中穿刺法。
穿刺针自距中线1.5cm近尾侧处剌入,然后穿刺针对准中线稍向头侧推进。
穿刺针只穿过部分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
(4)穿刺成功后,固定针体,回吸有脑脊液回流,再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药注入。
【常用药物】1.0.75%布比卡因,剂量8~12mg,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病情加0.9%生理盐水或脑脊液以调节药物浓度和容量。
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一、开放静脉输液通道,作好急救准备二、体位硬麻的常用体位是侧卧位。
孕妇硬麻一律取左侧卧位,因其妊娠子宫在不同程度右旋。
麻醉试验剂量一般是在硬麻穿刺成功后仍保持侧卧位时注入的,考虑到药液的重力影响,若是身体一侧部位的手术,摆麻醉体位时,手术侧应在下方,如阑尾切除术的麻醉体位应取右侧卧位。
高位硬麻应取左侧卧位,因为医生持针穿刺时,左侧卧位比右侧卧位要相对顺手。
三、穿刺点的选择以手术部位的中心为依据,根据脊神经的体表分布规律,选择相适应的脊椎间隙进行穿刺。
四、无菌术硬膜外腔严防感染,硬麻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半径至少15cm;消毒钳尾端应高于头端,防止消毒液回流;还要常规铺无菌巾等。
五、穿刺路径硬麻按穿刺路径分为正中法、侧入法和正中旁法。
正中法对韧带的损伤相对大一些,故应尽量采用后两种方法。
穿刺前可估计患者适合何种穿刺路径,尽量减少因更换穿刺路径及穿刺点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六、穿刺针头斜面方向该因素易被忽略,但他对麻醉后腰痛确有一定影响。
穿刺针头斜面在最初穿刺的2~3cm内与身体纵轴平行,估计到达黄韧带时将穿刺针旋转90°至斜面与身体纵轴垂直,这样即可减少穿刺针对组织的切割伤,又可在随后的穿刺中体会到穿过黄韧带的突破落空感。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在到达硬膜外腔后才旋转穿刺针,因为此时穿刺针可能已顶住硬膜,针体旋转可能刺破硬膜。
七、判断硬膜外腔的方法阻力消失法是判断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的最主要的方法,另外还有负压法、正压法。
每种方法都无特意性,符合的指征越多,穿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阻力消失包括两层含义:①穿刺针穿过黄韧带时有突破落空感;②用玻璃注射器注入气水混合液时几乎感觉不到阻力。
注意,硬膜外腔以少注入空气为宜,因为空气团块可能影响局麻药扩散,也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空气栓塞。
八、置管方法导管置入硬膜外腔方向与针体方向之间的夹角应?90°,以便导管相对通常地置入。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
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起一台...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依托眯脂,地西泮,力月西,芬太尼等.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胺酮.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7)调节道观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挤压麻醉机呼吸囊,胸廓应有对成起伏,即进一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在按压呼吸囊的同时听诊两肺有呼吸音,且呼吸音对成,在听诊尖突下无气过水声,方可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否则应调整气管导管位置,乃至重新插管...8)胶布固定气管导管,开启麻醉机机械通气,施行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进入麻醉维持期。
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
1、硬膜外穿刺针:常用17G的Tuohy Weiss穿刺针。
2、患者体位:可用坐位或侧卧位穿刺,具体事项参见脊麻。
3、穿刺入路:无论采用正中或旁正中穿刺,穿刺针均应由中西进入硬膜外间隙,以便减少刺伤硬膜外静脉、脊髓动脉或脊神经的危险性。
穿刺点定位、皮肤消毒及铺巾均与脊麻相同。
a 腰段硬膜外麻醉:用25G长注射针做浸润麻醉。
用15G针破皮后硬膜外穿刺针稍向头侧进针,穿过脊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抵达黄韧带可有韧性感。
b 胸段硬膜外麻醉:胸段硬膜外穿刺与腰段相同,但进针方向更需向头侧倾斜。
c 置入导管:缓慢将导管置入硬膜外间隙5cm以内。
保留导管退出穿刺针保持硬膜外间隙中的导管深度为4-5cm.
d 试验量:可以经穿刺针护硬膜外导管给予,试验量包括2%的利多卡因3ml和1﹕200000肾上腺素。
e 注入局麻药:局麻药应每3-5min注入3-5ml,直到达到全量。
2020年麻醉住培考试硬膜外阻滞操作规范
一、操作前准备
①三方核查
②物品准备:穿刺包、手套、碘伏、局麻药(利多卡因)、生理盐水
③开放静脉通道,建立心电监护(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④协助患者摆好体位:侧卧位,背部与床沿垂直,头像胸前弯曲,双手抱膝贴腹
⑤定位:髂脊平对L3-4间隙或L4椎体;若为痔疮或下肢手术,可选择L3-4穿刺置管。
二、具体操作:
①检查穿刺包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
②打开穿刺包
③洗手,戴无菌手套
④检查穿刺器械是否完好可用,导管及穿刺针是否通畅
⑤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至少直径15cm(打圈消毒),消毒三遍,每一遍消毒范围缩小。
⑥穿刺部位局部麻醉:抽取2-3ml利多卡因(使用黄色过滤头),逐层浸润。
⑦破皮针破皮
⑧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缓慢进入,感觉针在黄韧带上固定后,退出针芯,用带盐水的注射器进行负压试验(缓慢进针,每进1-2mm,回抽注射器无液体,再推动注射器观察阻力是否消失)
⑨出现落空感,一手固定针,一手将导管置入硬膜外腔3-4cm。
⑩谨慎退出硬膜外针,防止导管被带出,固定导管。
三、注意事项
①操作过程中的无菌原则
②人文关怀。
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IOO分1.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头痛B.血压下降C.呼吸抑制D.全脊椎麻醉(正确答案)E.神经损伤2.下列哪项不是硬膜外麻醉的禁忌证()A.脊柱畸形B.休克C.脓毒症D.神经症(正确答案)E.血压过低3.硬膜外麻醉适用于哪些手术OA.下腹部(正确答案)B.上腹部C.泌尿系统D.胸部手术E.肛肠科手术4.关于硬膜外麻醉的平面掌握不当的是()A.应将节段间隙上下的脊神经全部阻滞B.应将节段间隙上下的脊神经部分阻滞(正确答案)C.应将节段间隙上下的脊神经全部阻滞,并可扩大至相邻的上下各一个节段间隙的脊神经D.应将节段间隙上下的脊神经全部阻滞,并可扩大至相邻的两个节段间隙的脊神经E.应将节段间隙上下的脊神经全部阻滞,并可扩大至相邻的两个节段间隙的脊神经,必要时可包括三个节段间隙的脊神经5.硬膜外麻醉适用于哪些疾病OA.休克B.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晚期妊娠等病人慎用或不用腰段硬膜外阻滞C.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腰段硬膜外阻滞时注药缓慢、剂量不宜过大D.低压、腰背部外伤、感染或化脓性疾病,腰段硬膜外阻滞时应十分谨慎,已确诊或怀疑有脊髓压迫症者禁忌使用腰段硬膜外阻滞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正确答案)6.关于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不包括OA.全脊椎麻醉B.局麻药毒性反应C.硬膜外血肿(正确答案)D.脊髓损伤或截瘫、脑脊液外渗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低颅内压反应及马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
7.硬膜外麻醉的穿刺部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腰1-2间隙8.胸2-3间隙C.颈3-4间隙(正确答案)D.2-3间隙E.腰4-5间隙8.下列哪一项不是硬膜外麻醉的禁忌症?()A.脊髓外病变(正确答案)B.脊柱结核C.凝血功能障碍D.严重心肺功能不全E.休克9.下列哪项不是硬膜外麻醉的禁忌症?()A.脊柱畸形B.休克C.凝血功能障碍D.局部感染灶E.神经系统疾病(正确答案)10.硬膜外麻醉时,穿刺点应选择在:()A.腰椎间隙(正确答案)B.胸椎间隙C.颈椎间隙D.髓椎间隙E.尾椎间隙I1硬膜外麻醉时,注入的药物是:()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C.布比卡因D.罗哌卡因(正确答案)E.丁卡因12.下列哪项不是硬膜外麻醉的优点?()A.镇痛效果好B.对呼吸、循环影响小C.麻醉范围广(正确答案)D.术后镇痛方便E.对胃肠道影响大13.关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OA.适用于所有手术B.安全性高于硬膜外麻醉C.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D.阻滞效果与穿刺针型号有关(正确答案)E.并发症多于硬膜外麻醉14.关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镇痛,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OA.所有手术均需要术后镇痛B.术后镇痛的主要药物是阿片类镇痛药C.术后镇痛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用D.术后镇痛不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E.术后镇痛可完全消除患者的疼痛感觉15.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不包括OA.起效快,效果确切B.肌肉松弛良好C.术后镇痛效果好D.并发症少(正确答案)E.可用于危重病人麻醉16.腰硬联合麻醉的穿刺点一般选择()A.13-4B.14-5(正确答案)C.15-S1D.12-3E.T1O-I117.关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镇痛,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术后镇痛效果与硬膜外用药种类有关(正确答案)B.术后镇痛效果与硬膜外用药浓度有关(正确答案)C.术后镇痛效果与腰麻用药种类有关D.术后镇痛效果与腰麻用药浓度有关18.下列哪些疾病不适合使用腰硬联合麻醉?()A.高血压病(正确答案)B.心脏病(正确答案)C.糖尿病(正确答案)D.凝血功能障碍(正确答案)E.脊柱畸形19用普鲁卡因做浸润麻醉时临床常加入少量的()A.异丙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正确答案)C.阿托品D.多巴胺E.去甲肾上腺素20.硬膜外麻醉时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的重要解剖标志是()A.硬脊膜B.脑脊液流出C.黄韧带(正确答案)D.棘间韧带E.蛛网膜。
麻醉技术查核标准硬膜外1 / 1麻 醉 技 能 考 核 标 准 ( 硬 膜 外 麻 醉 操 作 )姓名查核时间查核人主要内容满分 得分1. 对病人周身状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认识状况 9 分麻A 、除手术疾病外能否发现有其余疾病醉B 、实验室检查能否出缺项和异样前C 、体格分级能否正确准4 分2. 确立麻醉方法备A 、用药能否正确B 、剂量能否正确4 分3. 麻醉前用药4. 麻醉记录单填写状况3 分 1. 麻醉前准备抢救药品能否完美(气管导管、喉镜、麻醉机)3 分 2. 麻醉药品准备状况(抢救药品) 3 分 3. 复查病人的血压脉搏并记录 3 分 4. 患者穿刺体位能否正确 3 分 5. 戴无菌手套能否正确 3 分 6. 穿刺器具检查6 分A 、检查消毒标志B 、穿刺针能否畅达C 、导管能否畅达 7. 药液配制2 分A 、吸药能否用过滤器和改换针头B 、配制能否正确、能否查对药名麻 8. 穿刺部位消毒 3 分醉 A 、消毒次序能否正确操B 、消毒范围能否正确作9. 铺无菌单能否正确 3 分10. 确立穿刺点能否正确5 分11. 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能否正确 3 分12. 持针头方向能否正确1 分13. 判断硬膜外腔的试验方法能否正确 6 分A 、气泡压缩试验 14. 搁置导管能否正确 3 分 15. 退针固定导管4 分 16. 注药前能否静脉开放与回吸5 分 17. 能否给与试验量3 分 18. 注入全量前能否丈量生命体征2 分 19. 查麻醉平面方法能否正确(用酒精棉球测试皮肤的温度感觉减退平面)3 分 20. 注入全量后能否亲密察看病人循环呼吸并记录4 分 术 1. 术中监测3 分 中 2. 术中管理能否适当3 分 术 3. 术后拔管能否正确 / 安装镇痛泵 3 分 后4. 送病人安返病房3 分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