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的种类及图片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17.13 KB
- 文档页数:4
蜜蜂的敌害——胡蜂胡蜂的生活习性总的来说,胡蜂属于益虫,因它们捕食多种害虫。
防治胡蜂危害,只捕杀蜜蜂周边的胡蜂种群就行了,过度消灭胡蜂会使害虫大爆发,影响农林业的。
胡蜂paper wasp 亦称纸巢黄蜂膜翅目(Hymenoptera)胡蜂科(Vespidae)胡蜂属(Polistes)昆虫的统称。
分布全世界。
令人见而生畏。
长约16公厘,触角、翅和跗节橘黄色;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
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大胡蜂属〔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属〔Vespula〕)。
蜂窝是纸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浆制成。
一个蜂窝内有100个幼虫室,用短柄连接在牢固的悬垂物上。
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1总科,蜂家族的一员。
体壁坚厚,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的蜂类。
本总科昆虫通称胡蜂,俗名黄蜂。
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5000种以上。
中国记载200种。
为捕食性蜂类。
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
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
茸毛一般较短。
足较长。
翅发达,飞翔迅速。
静止时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
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
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
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
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
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
很多蜾蠃以蛹越冬。
幼虫梭形,白色,无足。
体分13节。
蜾蠃类幼虫在亲代成蜂构筑的封闭巢内,以亲代贮存的被麻醉的其他昆虫为食。
其他类胡蜂的幼虫在巢中由成蜂饲喂嚼烂的其他类昆虫,幼虫食后常分泌一种成蜂喜食的液体。
在幼虫消化道的中肠端部,由围食膜形成一个封闭囊,不与排泄孔相通。
排泄物贮在此囊中,于体内呈游离状。
化蛹以后,此囊干硬变黑,随蜕皮一起脱去。
卵常呈椭圆形,白色,光滑,在每个巢室中有1枚,其基部有一丝质柄固着,直至孵出幼虫。
因此,蜂巢巢口虽然向下,但巢内幼虫并不脱巢落下。
胡蜂是控制松毛虫、棉铃虫等农林虫害的高手胡蜂为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
胡蜂种类胡蜂种类有金环胡蜂、黑尾胡蜂、黑盾胡蜂、黄腰胡蜂、黄脚胡蜂。
1、金环胡蜂:该蜂种的体型很大,性情凶猛,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种类。
2、黑尾胡蜂:黑尾胡蜂筑巢方式和金环胡蜂差不多,比较胆小。
3、黑盾胡蜂:黑盾胡蜂在南方会将巢穴筑在地洞、树洞中,它的挑土方式比较特别。
一、金环胡蜂1、别名:地王蜂、地龙蜂、红头蜂、大黑蜂、大土蜂、黑腰蜂、中华大胡蜂。
2、分布:主要分布在1000-2000海拔左右的山区,高海拔、低海拔都有零星分布。
3、体长:雌蜂体长4.8-5cm、雄蜂体长3.9-4.3cm、工蜂体长3.8-4.5cm。
4、习性(1)金环胡蜂的体型比较大,性情非常凶猛,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品种。
(2)它有毒性攻击性很强,会将巢穴筑在地下的洞中,捕食距离最远可达5公里以上,食物广泛,主要以大型昆虫或其他蜂种的幼虫为食。
在蜂群繁殖较旺盛时也会捕食一些小动物的幼仔,啃食幼仔的肉作为食物。
(2)金环胡蜂对分泌甜浆的树木有一定依赖性,它生活的地方一定要有分泌甜浆的树木,它的阔巢方式以搬土出洞为主,蜂巢最大可达100多公斤。
5、特征:金环胡蜂种类分4大亚种,即大金环、黑金环、红金环、黄金环。
二、黑尾胡蜂1、别名:双金环虎头蜂、黄腰蜂等。
2、分布:分布在海拔500-1500的山区,高海拔有零星分布。
3、体长:雌蜂3.8-4.4cm、雄蜂3.4-3.8cm、工蜂3.3-4.0cm。
4、习性:黑尾胡蜂筑巢和金环胡蜂一样,但它的性情没有金环胡蜂那么凶猛,有的甚至很胆小。
5、特征(1)黑尾胡蜂属于常见的较大蜂种,亚种相对较多,花纹和个头也不相同。
(2)该胡蜂主要分为2大类,分别是勤黑尾及懒黑尾,懒黑尾蜂巢一般是3公斤左右,勤黑尾可达到20-30公斤左右。
三、黑盾胡蜂1、别名:黄胡蜂、洋鬼子、黄蜂等。
2、分布:分布在海拔500-1500的山区,高海拔有少许分布。
3、体长:雌蜂2.8-3.0cm、雄蜂1.8-2.5cm、工蜂2.1-2.6cm。
胡蜂的特征:胡蜂(虎头蜂hornet)(Vespinae)学名:Vespa manderinia別名:金环胡蜂;地王蜂、地龙蜂、黄蜂、马蜂;(台语)台湾大虎头蜂;中华大虎头蜂;大虎头蜂。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海拔1,000-2,000公尺山区,3-4月间巢常筑在树枝上、屋檐下、树洞间,蜂巢最大直径超过100CM;高、低海拔零星分布。
体长:雌蜂5.0厘米,雄蜂3.9厘米,工蜂4.0厘米。
特征:体表绒毛较少;头部浅黃褐色;每一腹节后缘都有黃色环纹,末端数节呈黃色,屁股后面的毒刺和大号缝衣针一般粗细,惹怒了它,可以连续追赶目标七八里地,毒性超过眼镜蛇,体型是世界上最大的虎头蜂。
目前世界上已知有300多种,我国记载的有30余种,在我国分布甚广。
胡蜂属肉食性捕食昆虫,主要食物为其他昆虫,胡蜂也是一种社会性昆虫,群居于蜂巢上并有明确分工,有专司产卵的后蜂,有只管交配的雄蜂和司职筑巢、哺育幼虫、清洁蜂巢、防御入侵的职蜂。
职蜂全部为雌性,胡蜂蜇人的功能也全部由雌性完成,其蜇针是由产卵管特化而成。
雄蜂没有产卵管,因此不能蜇人。
雄蜂的主要工作就是和当年最后一代出生的雌蜂交配,交配完毕,雄蜂逐渐死去,受精后的雌蜂在气温降至6℃-8℃时纷纷离巢,寻觅隐蔽避风的角落抱团越冬,数量可达几千只,多者上万只。
第二年春天,受精的雌蜂开始活动,由于受到寒冷气候的制约,自然越冬后成活的雌蜂仅有大约10%,人工养殖成活率高达80,越冬成功之后,雌蜂筑巢育雏,然后就升级为后蜂了。
胡蜂的药用价值:胡蜂味甘辛,性温,主治风湿痹痛。
蜂房可作中药材,有定痛、驱虫、消肿解毒功效,主治惊痫、风痹、乳痈、牙痛、顽癣、癌症等。
胡蜂酒有祛风除湿,治急、慢风湿痛,风湿性关节炎的良药,台湾人来大陆都要带回胡蜂酒。
胡蜂毒可治疗关节炎,药用价值极高,对医疗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有着重大意义。
现在国际市场上有20多种胡蜂蜂毒出售,其价格相当昂贵。
目前我国蜜蜂毒每公斤630万元人民币左右,胡蜂毒是世界上最贵重的毒素之一,国际市场每盎司价格高达2300万美元。
胡蜂——昆虫纲动物胡蜂分布全世界。
令人见而生畏。
长约16毫米,触角、翅和跗节橘黄色;身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
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大胡蜂属〔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属〔Vespula〕)。
蜂窝是纸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浆制成。
通常较大型的蜂窝单层蜂室可有多达2000多个幼虫室,用多个短柄连接在牢固的悬垂物上或上层蜂室形成圆球状。
胡蜂的别名还为:黄蜂、马蜂、地王蜂(广西)、地龙蜂、红头蜂(云南、贵州)、大土蜂(台语);台湾大虎头蜂;中华大虎头蜂;黑腰蜂(云南、贵州)。
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丛林中。
胡蜂是黄蜂的一种,是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中胡蜂总科的统称。
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在中国分布甚广。
胡蜂的口器为咀嚼式,触角具12或13节。
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
雌体具可怕的螫刺。
成虫主要以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母体提供的昆虫为食。
已知有20000多种,绝大部分为独栖,社会性的黄蜂仅限于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约1000种,还包括大胡蜂及黄衣小胡蜂类。
这些种类与蛛蜂科(Pompilidae,同属胡蜂超科)种类和其他黄蜂类的不同之处是休息时其翅纵向折叠。
胡蜂成虫时期的身体外观亦具有昆虫的标准特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三对脚和一对触角;同时,它的单眼、复眼与翅膀,也是多数昆虫共有的特征;此外,腹部尾端内隐藏了一支退化的输卵管,即有毒蜂针。
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
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
茸毛一般较短。
足较长。
翅发达,飞翔迅速。
静止时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
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
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
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
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
昆虫记胡蜂摘抄
摘要:
一、胡蜂的简介
二、胡蜂的筑巢过程
三、胡蜂的攻击行为
四、胡蜂的繁殖方式
五、胡蜂与人类的关系
正文:
一、胡蜂的简介
胡蜂,学名Vespidae,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昆虫。
在我国,胡蜂的种类数以百计,常见的有黄蜂、蜜蜂、蜘蛛等。
它们大多数拥有黄色的身体,黑色的条纹,体型较小,通常在草丛、树林、田野等地活动。
二、胡蜂的筑巢过程
胡蜂在繁殖季节,会寻找适合筑巢的地方。
一般而言,它们喜欢在树洞、墙缝、屋檐下等地方筑巢。
胡蜂筑巢的过程非常有趣,它们会用自己强壮的颚部,一点一点地将泥土、木屑等材料嚼碎,然后混合上自己的唾液,形成一种坚韧的纸状物质,用来筑巢。
三、胡蜂的攻击行为
虽然胡蜂看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它们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然而,如果你不小心侵犯了它们的领地,或者试图伤害它们,胡蜂就会群起攻击。
胡蜂的毒刺可以造成严重的刺伤,因此,遇到胡蜂时,最好保持距离。
四、胡蜂的繁殖方式
胡蜂的繁殖方式非常有趣,它们的女王会在巢里产卵,然后工蜂会将卵孵化。
孵化出的幼虫,会被工蜂喂养,直到它们成长为成虫。
在这个过程中,胡蜂的社会性行为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五、胡蜂与人类的关系
尽管胡蜂会攻击人类,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首先,胡蜂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促进植物的繁殖。
其次,胡蜂还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胡蜂的种类,胡蜂是马蜂吗胡蜂的种类有金环胡蜂、黑尾胡蜂、黄腰胡蜂、黑绒虎头蜂、黄脚胡蜂、黑盾胡蜂。
1、金环胡蜂:金环胡蜂又名中华大虎头蜂、桃胡蜂、人头蜂、葫芦蜂、马蜂,体长达40毫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
2、黑尾胡蜂:黑尾胡蜂又名双金环虎头蜂、黑尾胡蜂,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四川、湖南、浙江等。
3、黄腰胡蜂:黄腰胡蜂的筑巢方式与金环黑尾相同,但喜欢灌木丛多的地方,巢最大可达10公斤左右,胆小如鼠。
一、胡蜂的种类1、金环胡蜂(1)金环胡蜂也被称为华大虎头蜂、桃胡蜂、人头蜂、葫芦蜂、马蜂,体长有40毫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
(2)它一般是栖息在地下有足球大的圆形蜂巢中,过着分工明确的社会生活。
(3)金环胡蜂属于攻击性极强的危险性蜂类,敢在分泌树液的树上追击独角仙,到了秋天它们还会袭击蜜蜂的蜂巢,使其全军覆没,毒性很强。
2、黑尾胡蜂(1)黑尾胡蜂也被称为双金环虎头蜂、黑尾胡蜂,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四川、湖南、浙江等。
(2)它们会危害水稻等作物,雌蜂长达3.8-4.4cm,雄蜂3.4-3.8cm,工蜂3.3-4.0cm。
3、黄腰胡蜂(1)黄腰胡蜂的筑巢方式和金环黑尾差不多,它比较喜欢灌木丛多的地方,巢最大可达10公斤左右。
(2)它的性情胆小如鼠,出巢都飞行比较低矮,而且呈S形,速度比较快,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会危害棉花等作物。
4、黑绒虎头蜂(1)黑绒虎头蜂也被称为黑尾仔、鸡笼蜂(台语)、黑腹天鹅绒虎头蜂、黑腹虎头蜂、绒毛胡蜂、黑虎头蜂等,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少数分布在高、低海拔地区。
(2)它的身上绒毛较多,生性比较凶猛,毒性很强,如果遇到危险就会群起而攻之,可把攻击者追到很远的距离。
5、黄脚胡蜂(1)黄脚胡蜂分布在中国各地,主要以云贵川等地居多,目前发现至少有四个亚种,习性各异。
(2)大部分的黄脚胡蜂在清明节前后就会开始在土洞、树洞等隐蔽的地方筑巢,等发展壮大后就会迁移到周围的树干、房屋、岩石等地方筑巢。
马蜂品种马蜂(胡蜂)主要有金环胡蜂、黑盾胡蜂、黄腰胡蜂、黑尾胡蜂、黄脚胡蜂、黄边胡蜂等种类。
1、金环胡蜂: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体长通常可达40mm,因为能够捕食多种昆虫,所以在生物防治上有比较大的利用价值。
2、黑盾胡蜂:雄蜂的体长约为24mm,在唇基端部无明显突起的2个齿,而雌蜂的体长约为21mm,在唇基端部有2个齿状突起物。
3、黄腰胡蜂:属于一种大型胡蜂,雄蜂的体型不如雌蜂的体型粗壮。
一、金环胡蜂1、金环胡蜂的头部颜色为桔黄色,在额部以及颊部分布着少量的浅刻点,其头部的大小要比胸部稍微小一些,体长一般可达40mm,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马蜂)。
2、金环胡蜂能够捕食多种昆虫,在生物防治上有比较大的利用价值,不过它也有一定的害处,比如它会吸食成熟水果,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黑盾胡蜂1、雄性黑盾胡蜂的体长一般在24mm左右,在唇基端部通常没有明显突起的2个齿,而雌性黑盾胡蜂的体长一般在21mm左右,在唇基端部有2个齿状突起物。
2、黑盾胡蜂喜欢将巢筑在隐蔽的树丛中或者石壁下,主要以小型昆虫及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食,也会采食多种植物的花蜜以及成熟的果实,属于偏肉食的杂食性昆虫。
三、黄腰胡蜂1、雌性黄腰胡蜂头部、前胸后缘的颜色通常为红棕色,腹部第1-2节的背板颜色为黄橙色,第3-6节背、腹板的颜色为黑色,属于一种大型胡蜂。
2、与雌性黄腰胡蜂相比,雄性黄腰胡蜂的体型不够粗壮,且胸部及头部的颜色一般呈黑褐色。
四、黑尾胡蜂1、雌性黑尾胡蜂的体长在24-36mm左右,而雄性黑尾胡蜂的体长一般在32mm左右且胸部有比较多的棕色斑,除此之外,又可以将黑尾胡蜂分为勤黑尾胡蜂和懒黑尾胡蜂,两者的区别在于勤黑尾胡蜂的胆子比较大。
2、黑尾胡蜂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即腹部后半段的颜色为黑色,它也因为这个特征而得名黑尾胡蜂。
五、黄脚胡蜂1、在胡蜂(马蜂)中,黄脚胡蜂属于体型比较大的种类,雌性黄脚胡蜂的体长一般在20-26mm,而雄性黄脚胡蜂的体长一般在22-26mm,它们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
蛰一下让你铭记终生的金环胡蜂前几天猫叔看到一则国外的新闻,说在美国华盛顿州已经出现了大虎头蜂的踪影,这让美国林业部门顿时紧张起来,并迅速组建了一支由昆虫学家组成的专业队伍,对大虎头蜂进行围剿,并通过媒体报刊向群众警示,如果遇到大虎头蜂一定不要对他们进行驱赶,以免遭到他们报复性的攻击,要尽快用衣服护住头部逃离现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大虎头蜂的踪迹。
那么,大虎头蜂到底有多可怕,居然可以让美国林业部门紧张到如此程度呢?大虎头蜂又名金环胡蜂,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川一带,这种胡蜂体长可以达到4-5厘米,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胡蜂,今年3月份在云南和缅甸交界处发现的最大的一只金环胡蜂体长达到了惊人的6厘米,翅膀展开达9.3厘米,相当于蜜蜂体长的5倍,相当于普通胡蜂体长的3倍!如果仅仅是体型比较大,倒也没什么可惊慌的,毕竟比它大的多的昆虫不在少数,然而最关键的是,金环胡蜂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胡蜂,他们所分泌的毒素为混合毒素,其成分包含组胺类、溶血类及神经类毒素,其中组胺类毒素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进而可能导致肝肾衰竭,对过敏性体质的人而言尤为危险。
由于金环胡蜂体型巨大,因此他一次性分泌的毒素剂量很大,可以达到普通胡蜂的2-3倍,且他的鳌针长度居然可以达到6毫米,试想一下,一根针扎入皮肤6毫米,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再加上毒素的作用,相信会让人终生难以忘怀!曾经一位加拿大的养蜂人回忆了他在温哥华岛上被金环胡蜂蜇伤的经历,据说他一共被蛰了7处,但是活了下来。
据他回忆:“那种感觉就像是被烧红的铁钉扎进了肉里。
”如果被蛰超过20次,基本上就没有生还的机会了!金环胡蜂的领地意识极强,如果一旦有人类进入他们的势力范围,即便没有对他们造成威胁,他们也会群起而攻之,一旦离开他们的势力范围,他们基本上不会对人类发动攻击。
然而金环胡蜂对待其他蜜蜂,则变身为了疯狂的掠夺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它们经常会大开杀戒,十分凶残,20多只金环胡蜂就足以在2小时内杀光一个由数千只蜜蜂组成的蜂群,并把蜜蜂的巢穴据为已有,而且会把杀掉的蜜蜂撕成肉球喂给自己的幼虫,去年11月份,有人在华盛顿州发现成千上万的蜜蜂尸体,头部惨遭撕裂,随后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金环胡蜂。
胡蜂的种类及图片大全
胡蜂为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属于完全变态的动物,一生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每个阶段的身体外观都不同,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丛林中,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200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胡蜂的种类及图片大全吧!
金环胡蜂
金环胡蜂又名中华大虎头蜂、桃胡蜂、人头蜂、葫芦蜂、马蜂,体长达40毫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栖息在地下有足球大的圆形蜂巢中,过着分工明确的社会生活,是攻击性极强的危险性蜂类,敢在分泌树液的树上追击独角仙,到了秋天,还常常袭击蜜蜂的蜂巢,使其全军覆没,毒性很强。
金环胡蜂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四川、广西、江西、福建、贵州等地,为害苹果、桃、梨、葡萄、柑桔等,以成虫啮食成熟的水果,残留果皮、果核,雌蜂体长4.8~5厘米,雄蜂3.9~4.3厘米,工蜂3.8~4.5厘米。
黑尾胡蜂
黑尾胡蜂又名双金环虎头蜂、黑尾胡蜂,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四川、湖南、浙江等,主要危害水稻等作物,雌蜂3.8~4.4厘米,雄蜂3.4~3.8厘米,工蜂3.3~4.0厘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