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标准配置
- 格式:xlsx
- 大小:11.66 KB
- 文档页数:6
重庆住宅电梯配置标准规定
根据《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及安装维护标准》,重庆市的住宅电梯配置标准如下:
1.十一层以下住宅,可设一台电梯,但应兼具消防电梯功
能。
2.纯住宅功能层数在十二层以上、十八层以下,电梯不应
少于二台,其中必须有一台兼具消防电梯功能。
3.纯住宅功能层数在十九层以上、三十三层以下,服务总
户数在150户至270户之间者,电梯不应少于三台,其中必须有一台兼具消防电梯功能。
4.对于无障碍住宅,每台电梯应能容纳一人乘坐轮椅,并
设置专用按钮和电梯门自动开闭装置。
5.住宅电梯的最低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额定载重量为
1000千克,每小时运行速度为1.5米/秒,最大运行距离不超过700米。
6.安装在同一住宅内的多台电梯设备,应由同一维护单位
进行维护。
7.当电梯故障或事故停用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
物业服务企业应协助业主疏散乘客,并报告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安全监管等部门。
以上是重庆市住宅电梯配置的标准,旨在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小区电梯配置标准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352)和《电梯
与自动人行道安装规范》(GB 7588-2003)的规定,小区电梯的配置标准如下:
1. 建筑高度在18米(6层)以上的住宅楼应配置电梯,楼高
在12米-18米(4层-6层)的住宅楼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配置
电梯。
2. 每栋楼宇应至少配置一台电梯,建议配置两台,其中一台可以是杂物电梯,供物品搬运使用。
3. 电梯应具备适应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包括设置手动轮椅上下坡道、安装楼层标示盲道等。
4. 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应根据住户数量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一般建议不低于630kg。
5. 电梯内部空间应足够宽敞,能容纳轮椅和婴儿车等大型物品。
6. 电梯的速度和停靠楼层数量应根据楼层高度和住户数量合理设计,以便满足住户的出行需求。
7. 电梯应安装紧急呼叫装置和紧急照明设备,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和疏散。
8. 电梯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定期进行维
护保养,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的标准配置,具体的小区电梯配置标准还需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划和设计。
小区电梯配置标准1. 电梯类型和数量根据小区的规模、建筑高度、住户数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梯类型和数量。
对于高层住宅,应选择速度较快的电梯,以满足住户的出行需求。
对于多层住宅,应选择载重较大的电梯,以满足住户的载重需求。
2. 电梯载重和速度电梯的载重应根据小区的建筑高度和住户数量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电梯的载重量应在800-1000kg之间。
对于高层住宅,电梯的速度应在1.75m/s左右。
3. 电梯位置和布局电梯应设置在方便住户使用的地方,如楼道入口、大厅等。
同时,应根据建筑结构和住户分布情况,合理布局电梯的位置和数量。
对于大型小区,应设置多台电梯,并使其分布均匀,以方便住户使用。
4. 电梯安全设施电梯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防止夹人装置、紧急制动装置、防坠落装置等。
此外,还应设置消防电话和应急照明等设备,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5. 电梯运行控制电梯应采用先进的运行控制系统,以确保其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
一般来说,应采用双控制系统,即双CPU控制,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此外,应设置多层防爬装置,以防止不法分子进入电梯。
6. 电梯维护保养为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应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
一般来说,应每15天对电梯进行一次保养,每3个月对电梯进行一次检修。
此外,还应定期更换润滑油、清洗控制柜等设备。
7. 电梯应急救援为应对电梯突发故障和紧急情况,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
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救援。
同时,应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住宅楼电梯配置标准
在住宅楼中,电梯的配置标准是确保住户能够方便、安全地使用的重要因素。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梯配置标准:
1. 电梯数量:根据《住宅设计规范》规定,7层及7层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对于超过12层的住宅楼,至少设置2台电梯。
如果一栋楼有2个及2个以上的电梯群,任意2台电梯之间,应能实现开合联动。
2. 电梯规格和尺寸:电梯的载重量应在630千克以上,速度应为每秒1.75米。
轿厢的尺寸应根据设计人数进行计算,最小的有效面积应不小于每人0.3平方米。
如果每层楼的人数超过8人,应选择1台载重量在1050千克以上的电梯。
3. 候梯厅深度:为了方便乘客使用,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米。
4. 消防功能:所有电梯均应配备消防功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5. 特殊要求:对于老年人公寓、残疾人住宅等特殊建筑,应设置无障碍电梯,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
总之,在住宅楼中,电梯的配置标准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设置,以确保住户的使用方便和安全。
在购买房屋时,购房者也应注意了解电梯的配置情况,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
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标准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标准如下:1、电梯数量住宅电梯的数量应根据住宅的规模和层数进行配置。
一般情况下,住宅楼层数越高,电梯数量也应相应增加。
同时,为了保证住宅业主的出行便利与舒适度,电梯的服务范围不应过大,一般不超过6层。
2、电梯位置电梯的位置应该合理,方便业主使用。
一般来说,住宅楼电梯的位置应该在楼房中心或者两侧,避免电梯位置过于偏僻,影响业主的出行。
3、电梯尺寸电梯尺寸应该与住宅楼的规模相适应,同时保证电梯内部空间宽敞、明亮、舒适,方便业主使用,一般来说,住宅电梯的门宽不应小于1.2米。
4、电梯速度电梯的速度应该与住宅楼的规模、层数等因素相适应。
一般来说,住宅电梯的速度应该控制在1.5米/秒以下,以保证业主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5、电梯质量住宅电梯的质量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住宅电梯的维护保养也应该得到重视,确保电梯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住宅电梯的选型标准1、厂家资质住宅电梯的厂家应该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如国家质量认证等,以保证电梯的制造和安装质量,并保证业主的安全性和权益。
2、电梯品牌住宅电梯品牌也是选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电梯品牌知名度越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保障也越好,而且在维护保养等方面也更加可靠。
3、电梯性能住宅电梯的性能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如电梯速度、载重能力、运行稳定性等方面。
同时,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也是选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4、维保服务住宅电梯的维保服务也是选型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般来说,厂家提供的维保服务应该包括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方面,以确保电梯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要求标准是涉及到住宅业主生活安全和舒适度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选择住宅电梯时,业主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实力,选择质量优良、服务可靠的电梯品牌和厂家,以保证住宅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梯标准配置与功能解释 (一)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电梯的标准配置及其功能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电梯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会对电梯标准配置及其功能进行详细解释。
一、电梯标准配置1. 操作面板:电梯操作面板一般安装在电梯内侧,包括上下行按钮、开关门按钮以及照明开关等,方便乘客进行操作。
2. 电梯显示屏:显示屏通常安装在电梯门口或者在电梯内部,显示电梯所在楼层号码,剩余载重以及电梯的当前状态等信息。
3. 管理面板:管理面板一般安装在电梯机房内,包含控制器、变频器以及断路器等,对于电梯的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门套件:包括电梯门和门框等部件,门套件要求具有防护能力、防火性能以及稳定性。
5. 轿厢壁板:主要用于围合电梯轿厢,要求具有坚固、美观、耐久等特点,同时也需要具备隔热、隔音等功能。
二、电梯功能解释1. 载重:指电梯安全运输所允许的最大重量,载重主要取决于电梯的尺寸和机器驱动力,一般的电梯载重范围在400公斤到1600公斤之间。
2. 速度:指电梯的行驶速度,一般高层建筑使用的电梯速度比较快,一般在1米/秒以上。
3. 停靠楼层:指电梯可以停靠的楼层数,一般高层建筑使用的电梯能够停靠的楼层较多,一般超过20层。
4. 开门方式:包括手动开门、自动开门和自动开门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门方式。
5. 安全装置:包括紧急制动装置、机房门锁装置、门锁安全导板等,可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6. 变频器控制:通过变频控制实现电梯的平稳运行,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和舒适性。
总结起来,电梯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运输工具之一,它的标准配置及功能非常的多,选择合适的电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安装电梯之前,一定要对电梯的制造商进行严格的排查,确保电梯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保证了我们的出行安全。
电梯标准配置及功能解释(一)引言概述:电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的垂直交通方式。
电梯的标准配置和功能是保障其正常运行和提供良好乘坐体验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电梯标准配置及功能进行详细解释,以便读者对电梯的运作和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正文:一、机房配置1. 机房的位置和尺寸要符合相关标准2. 机房内应配备安全门和良好的排风系统3. 机房内的设备及线路布置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4. 机房内应有清晰可读的仪表和标识牌5. 机房内装置的保护措施和防护装置应到位二、轿厢配置1. 轿厢内壁材料要符合相关要求2. 轿厢内应配备紧急通话装置和报警装置3. 轿厢内设有应急照明和通风系统4. 轿厢内装有方便乘客使用的控制面板和指示板5. 轿厢内应配置可紧急打开的门锁装置三、门系统配置1. 门的开关速度应符合相关标准2. 门系统应配备光栅、感应器等安全装置3. 门开关机构应定期维护保养4. 门系统应有自动开关和紧急停止功能5. 门系统内应设有紧急解锁装置和防夹手保护装置四、控制系统配置1. 控制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运行性能2. 控制系统应具备智能化的运行控制功能3. 控制系统应支持楼层、开门和报警等操作4. 控制系统应具备排队管理功能,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5. 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五、安全保护配置1. 电梯应具备紧急停止按钮和应急通报装置2. 电梯应配置电子安全钥匙和紧急解锁装置3. 电梯应配备防止超载的安全装置4. 电梯应具备防火、防烟和声光报警系统5. 电梯应安装地震感应器和应急救援装置总结:电梯的标准配置及功能对于其正常运行和乘客安全至关重要。
机房配置、轿厢配置、门系统配置、控制系统配置以及安全保护配置是电梯的关键要素。
合理的配置和功能设计能够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给乘客带来更好的乘坐体验。
在电梯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标准住宅电梯作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已经成为了公共建筑和多层住宅的标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电梯的配置和选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配置和选型的角度,探讨住宅电梯的标准。
一、基本配置要求住宅电梯的配置首先应满足基本的安全和功能需求。
根据国家规定,住宅电梯的最低载重能力应为320千克或480千克,并且设计速度不得低于1.0米/秒。
电梯底坑深度、顶层距离、井道尺寸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电梯还应配备安全门、紧急呼救装置、防止超载的报警装置等设备,以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安全保障。
二、楼层和载重需求在住宅电梯的配置中,楼层和载重需求是决定选型标准的重要因素。
对于普通多层住宅来说,一般选择载重能力为320千克或480千克的电梯即可满足需求。
而对于高层或大型住宅小区,则可能需要更高载重能力的电梯,以满足住户和物品的运输需求。
此外,根据楼层的高度,还需要考虑电梯的速度,以确保乘坐舒适和效率。
三、节能和环保要求在现代社会,节能和环保已经成为了住宅建设的重要关注点。
在选择住宅电梯时,应考虑其节能性能和环保指标。
一方面,电梯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技术应达到国家标准,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
另一方面,电梯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居民的能源消费,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品牌和服务在开始选型之前,了解电梯品牌的声誉和售后服务也是很重要的。
优秀的电梯品牌通常具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更有保障。
此外,品牌在售后服务方面是否及时、专业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此,在选型时,可以参考各品牌的客户评价和口碑,选择信誉度高的品牌。
五、价格和预算最后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预算。
住宅电梯的价格通常与品牌、规格和配置有关。
在制定预算时,要充分考虑住宅的属性和需求,并寻找合适的电梯型号。
甲级办公楼电梯配置标准
甲级办公楼的电梯配置通常会根据建筑设计、人员流量和建筑法规等多个因素来确定。
电梯配置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和建筑类型而异。
以下是一些通常用于甲级办公楼电梯配置的一般准则:
1. 负载和速度:电梯的负载能力和速度应根据建筑的规模和人员流量来确定。
通常,甲级办公楼的电梯需要具备较高的负载能力和适当的速度,以满足高峰期的运输需求。
2. 电梯数量:电梯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的总楼层、总人口密度和建筑面积来确定。
通常,甲级办公楼需要多部电梯,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进出大楼,并减少等待时间。
3. 无障碍电梯:根据残疾人权益保护法等法规,甲级办公楼通常需要配置无障碍电梯,以确保残疾人士能够轻松进出建筑。
4. 高速电梯:甲级办公楼可能需要配置高速电梯,以提高垂直交通效率。
这些电梯通常用于连接大楼的不同部分,如地下停车场和顶层。
5. 安全和紧急情况:电梯配置还应考虑到安全和紧急情况。
电梯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建筑法规的安全标准,同时应配置紧急情况下的通信和救援系统。
6. 空间和设计:电梯的空间和设计应考虑到甲级办公楼的整体设计风格和建筑结构。
电梯门和内部装饰通常需要与建筑的内部设计相协调。
7. 节能和可持续性:现代甲级办公楼通常会考虑节能和可持续性因素。
电梯系统可能需要符合能源效率标准,以减少能源消耗。
请注意,具体的电梯配置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国家法规而异,因此在进行甲级办公楼设计和建设时,建筑师和工程师通常需要与当地建
筑管理机构和专业顾问合作,以确保电梯系统的配置符合适用的法规和标准。
电梯配置标准
电梯配置标准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功能需求等因素确定的电梯的基本配置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梯配置标准:
1. 电梯数量: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楼层高度和流量等因素确定。
2. 电梯尺寸: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货物类型和物品尺寸等因素确定,一般要满足残障人士、推轮椅和担架等特殊需求。
3. 电梯速度:根据建筑物的楼层高度和运行效率等因素确定,通常要满足快速、平稳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4. 电梯门数:根据建筑物的出入口数量和流量等因素确定,通常要满足高峰时段的人流需求。
5. 电梯配备:根据建筑物的特殊需求,如消防电梯、医疗电梯和家庭住宅电梯等,确定是否需要特殊功能和装备。
6. 电梯安全设施:包括紧急停止按钮、防止超载功能、应急通信设备和安全门等,要满足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7. 电梯可达性:要满足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使用的需求,包括唇语咨询、触摸按钮和声音提示等。
8. 电梯维护:设立定期维护和检修计划,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电梯配置标准会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而有所差异,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参考。
建筑物的具体需求还需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各种住宅楼电梯设置标准
住宅楼电梯的设置标准通常受到当地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的约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住宅楼电梯设置标准:
1. 载重能力:电梯的载重能力应根据当地规范和建筑设计要求确定,通常在1000公斤至2000公斤之间。
2. 速度:住宅楼电梯的运行速度通常不应超过每分钟1.5米,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3. 电梯数量:电梯数量应根据住宅楼的层数、住户数量和流量需
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多层住宅楼应至少设置两部电梯,以
确保乘客的便利和减少拥堵。
4. 停站:电梯的停站数量应根据住宅楼的设计需求和使用人群的
需求确定。
一般来说,电梯应能够停在每个住户楼层,以满足乘
客的需要。
5. 门口宽度:电梯的门口宽度应满足当地规范和无障碍要求,通
常应不小于800毫米。
6. 安全装置:电梯应配备各种安全装置,如电梯门触板、重力传
感器和紧急停车装置等,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7. 空调和照明:电梯内应有良好的空调和照明系统,以确保乘客
的舒适和安全。
此外,还应根据具体的场地条件和用户需求来确定电梯的设置标准。
在一些高层住宅楼中,还可能需要考虑到消防安全和紧急疏
散的要求。
综上所述,电梯的设置标准应充分考虑到乘客的安全、舒适和便利。
电梯配置标准
电梯配置标准通常根据不同国家、地区和建筑物的不同要求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以下是常见的电梯配置标准:
1. 容量:根据人员流量和建筑物类型,电梯的容量可能有所不同。
常见的容量包括8人、10人、13人等。
2. 速度:电梯的速度通常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使用情况来确定。
高层建筑通常需要较高的速度,而低层建筑则可以采用较低的速度。
常见的速度包括1m/s、1.6m/s、2.5m/s等。
3. 门型:电梯的门型通常有两种,分别是手动门和自动门。
自动门在现代建筑中更为常见,而手动门则常见于较旧的建筑或特殊需求。
4. 控制方式:电梯的控制方式通常有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种。
集中控制指的是所有电梯由一个中央控制系统控制,而分散控制则是每个电梯独立控制。
5. 安全设施:电梯必须配备安全设施,如紧急制动装置、电梯故障报警装置、防止门夹人的光电传感器等。
6. 辅助设施:一些现代化的电梯还可能配备辅助设施,如楼层显示屏、报警按钮、音乐播放器、电梯内部照明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电梯配置标准,具体的配置与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选择和安装电梯时,建筑物的设计、使用需求和
地方法规都会对配置有具体要求。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电梯时,应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高层住宅电梯配置标准
随着现代住房的日益普及,高层住宅电梯配置也逐渐成为标配。
在设计和建设高层住宅时,需要按照国家相应规定和标准配置电梯,
以保障住户交通安全和舒适度。
下面是电梯配置标准:
1. 根据高层楼房的整体格局和设计方案,需要统筹规划电梯负荷、楼层高度、电梯座数等因素,合理布置电梯位置和数量。
2. 电梯井必须完全密封,设有防水、防火、防烟、防盗等设施,确保电梯安全可靠。
3. 电梯主机房内应设有安全门,有专人管理和巡查,保障电梯
日常运行和维护。
4. 电梯轿厢内应配置紧急报警装置、灯光、通话系统以及自动
门系统,保障住户行车安全。
5. 根据高层居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电梯应具有一定的电梯容
量和速度。
一般情况下,高层住宅的电梯负荷应为1000kg以上,速度
应不低于1.0m/s。
6. 电梯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扶手,为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提供便利。
7. 电梯门宽度应不小于1.2m,足够容纳轮椅和婴儿车等大件物
品通行。
8. 电梯内设有完整的指示系统和楼层显示器,以便住户直观了
解电梯运行状态和所在楼层位置。
9. 在高层住宅中,需要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对电梯日常运行、保养、维修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可靠,
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电梯配置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
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和实践。
电梯作为居民出行的主要手段,一定要在
设计、建设、使用中充分考虑居民需求和安全需求,提供稳定、安全、舒适的电梯服务。
武汉市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标准
武汉市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梯配置标准:武汉市内的住宅电梯配置标准至少为经济级,宜选用舒适级。
具体来说,根据每层户数的不同,电梯数量、容量和速度都提高了要求。
例如,对于32层楼、每层楼6户的住宅小区,过去基本配置2台电梯,而新标准则要求即使是按经济级配置也需要3台电梯。
对于50多层楼的住宅,过去基本配置的是每秒运行速度米的电梯,新标准则要求是每秒运行速度米的电梯。
2. 电梯载重量:新标准中明确要求电梯的载重量至少为1000公斤,以增加电梯的容量。
3. 住宅楼层高度:新标准中还将原住宅7层及7层以上才安装电梯的要求,提升为新建“4层及4层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4. 电梯底坑:电梯底坑须具备排水能力。
此外,新标准中还提供了《典型住宅建筑的电梯配置和选型表》和计算公式,以便建筑设计机构、建设单位选择合适的电梯数量、速度和载重量等关键指标。
这些参数可以从电梯铭牌上获得,方便业主和相关监管机构进行核实。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通用要求》或咨询专业人士。
超高层住宅电梯配置标准(一)超高层住宅电梯配置标准引言超高层住宅的电梯配置是一个关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
合理的电梯配置标准能够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保障他们的安全和舒适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超高层住宅电梯配置标准,供各位创作者参考。
国家标准1.根据国家标准GB ,超高层住宅电梯配置应满足以下条件:–低层住宅(层数不超过7层):每栋楼至少配置一台电梯。
–中高层住宅(层数超过7层且高度不超过100米):每栋楼至少配置两台电梯,其中一部应为客货两用电梯。
–超高层住宅(层数或高度超过100米):每栋楼至少配置三台电梯,其中一部应为负压电梯。
城市规划要求2.市区超高层住宅电梯配置还需根据城市规划要求考虑以下因素:–采光与通风:电梯配置应尽量使每个单元与阳光和新鲜空气接触,避免出现采光不良和通风不畅的情况。
–交通疏散:每个楼栋的电梯配置应能够快速疏散居民,以应对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
–安全备份:配置足够数量的备用电梯,以应对电梯故障或维修时的需求。
–专用电梯: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应配置专用电梯,如物业服务电梯、消防电梯等。
居民需求和舒适度3.超高层住宅电梯配置还需考虑居民的个人需求和舒适度:–电梯容量:每台电梯的容量应能够容纳峰值用量的居民,以避免拥挤和长时间等候。
–电梯速度:电梯速度应足够快,以减少居民的等待时间和行程时间。
–电梯目标分配系统:可以考虑安装智能目标分配系统,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出行体验。
结论超高层住宅的电梯配置标准应综合考虑国家标准、城市规划要求以及居民需求和舒适度。
只有在满足安全、高效、舒适等多个方面的需求时,才能真正提升超高层住宅的居住体验。
电梯设置规范篇一:电梯设置要求电梯设置1.1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置电梯。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架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老年人建筑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一、四层及四层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疗养院建筑不宜超过四层,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3.1.8:电梯一、二级旅馆 3层及以上台数计算确定三级旅馆 4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四级旅馆 6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五、六级旅馆 7层及以上(乘客梯与服务梯可合用)*《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3.1.3: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以上,大、中型馆内2层或以上的陈列室宜设客货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商品房电梯配置标准
1. 建筑物层数与电梯配置:
1.1 低层建筑(1-3层):至少配置1台电梯;
1.2 中层建筑(4-7层):至少配置2台电梯;
1.3 高层建筑(8层及以上):至少配置3台电梯。
2. 电梯类型及尺寸:
2.1 乘客电梯:根据建筑规模和使用需求,选择载重量、速度、门尺寸等参数合适的乘客电梯;
2.2 货物电梯:对于需要运输货物的建筑,至少配置一台载重量适中的货物电梯。
3. 电梯数量准则:
3.1 为保证住户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每座住宅楼至少配置两台电梯;
3.2 对于建筑物总面积过大,住户数量众多的大型商品房项目,建议增加电梯数量以满足住户需求。
4. 电梯运行速度:
4.1 低层建筑:建议速度在0.63m/s至1m/s之间;
4.2 中层建筑:建议速度在1m/s至1.5m/s之间;
4.3 高层建筑:建议速度在1.5m/s至2.5m/s之间。
5. 电梯门尺寸:
5.1 适当考虑到商品房住户的出行需求,建议乘客电梯门的最小通行尺寸为
900mm×2000mm;
5.2 货物电梯门的尺寸应根据运输需要合理配置。
6. 电梯安全配置:
6.1 保持电梯设备安全性能稳定,配备安全装置并定期检查和维修;
6.2 安装紧急通信装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与外界联系;
6.3 配备防止非法入侵、防火、监控等安全设施,确保住户安全。
以上是关于商品房电梯配置的一般标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项目实际要求和当地相关规定进行调整和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