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NMDA受体脑炎 (1)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56
抗NMDA受体脑炎1例陈欢1,林毅勇2,张薇薇2(1.廊坊市长征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廊坊065000;2.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700)关键词:N-甲基-d-天(门)冬氨酸;脑炎中图分类号:R739.41病人,女,16岁,因“精神行为异常2月余”于2012年2月21日入院。
患者于2011年12月10日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疲乏,无头晕、头痛、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症状,体温未测,患者认为罹患“感冒”而未诊治。
次日夜晚患者突然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吵闹、胡言乱语,但无幻视、幻听,2d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同时伴有口角抽搐、双眼向左凝视、小便失禁及发热,体温最高时达41ħ,不伴四肢强直阵挛、恶心呕吐、舌咬伤等,当地医院按“癫痫”发作予以紧急处理后患者抽搐好转但处于嗜睡状态。
2011年12月14日当地某医院以“病毒性脑炎?”诊断,给予抗病毒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病人体温正常,除记忆力略减退外无其他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住院20d后出院。
出院12d后患者再次无诱因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偏执任性、吵闹、幼稚、注意力不集中、不认识家人,于2012年2月1日再次入院,考虑脑炎可能,给予抗病毒、激素、营养神经、改善认知等治疗后,患者吵闹、不认识家人等症状好转,但仍存在偏执任性、幼稚、记忆力减退表现。
患者食欲、睡眠可,尿便正常。
查体:体温37.4ħ,脉搏112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78mmHg(1mmHg=0.133kPa)。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欣快多语,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减退。
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
双眼各向运动充分灵活,无眼震。
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软腭上抬有力,悬雍垂居中,双侧咽反射存在。
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Ⅴ级。
双侧皮肤痛温觉正常对称。
四肢腱反射(++),共济运动稳准,双侧Babinski征未引出。
脑膜刺激征阴性。
既往体健,左耳因外伤致听力丧失,无遗传及传染病史,近期无疫苗接种史。
什么是NMDAR抗体脑炎我们的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并摆脱感染,但是有时候免疫系统内叫做抗体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我们体内正常的蛋白质发生错误的攻击,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一种,如果那个受攻击的蛋白质是大脑内的NMDA受体(R),那么这个疾病就被称为NMDAR抗体脑炎或抗NMDAR脑炎。
NMDA受体是大脑中的一种蛋白质,它有助于控制思想、情绪和运动。
因此针对NMDA受体的抗体可能在改变这些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比起单纯影响边缘系统,这种脑炎会更广泛地影响大脑。
临床表现发病时,最明显的特征是一些神经精神症状,包括癫痫发作、精神错乱和记忆力减退。
患者有时会表现出怪异的且令人不安的行为,还会出现情绪变化。
在发病最开始时,他们通常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他们可能会看到不存在的事物,出现奇怪的信念,并显得烦躁不安。
通常在10到20天后,患者会出现运动障碍,血压,心率及体温变化,并且可能会出现意识减退。
运动障碍通常包括面部和四肢的连续性扭动和抽搐,但也可表现为运动功能的逐渐下降。
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较多的症状,但也有个别患者仅仅出现其中几个症状。
诊断这些症状和体征在NMDAR抗体脑炎患者中的表现很独特,并提示临床医生需要进行NMDA受体抗体检测明确诊断。
该病主要影响年轻人,约40%的病例在18岁以下。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患病。
一旦诊断出患者患有NMDAR抗体脑炎,就应该寻找是否有潜在的肿瘤。
尽管很少有男性患者被发现有肿瘤(通常<5%),但近期研究表明,大约20-30%的女性患有肿瘤,尤其是20至35岁的女性。
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肿瘤是卵巢畸胎瘤。
这通常是非癌性肿瘤,但被认为可刺激NMDA受体抗体的产生。
此外,一部分患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人会在后不久发展为NMDAR抗体脑炎,因此它被认为是该病的另一种诱发因素。
但在大多数患者中,致病因仍然未知。
治疗和预后如果识别出这些症状和体征,排除了其他原因(尤其是感染),并且在脑脊液中发现了抗体,则应开始治疗。
抗N —甲基一D —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 NMD) 受体脑炎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一种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para neoplastic limbic en cephalopathy , PLE),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该病约58%患者伴有肿瘤,其中56%为畸胎瘤[1] 。
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精神异常、癫痫、意识障碍、运动障碍及中枢性通气不足。
治疗主要依赖于肿瘤切除及免疫调节,与其他副肿瘤性脑炎不同,该病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该病准确发病率不详,以往认为该病发病率较低,但Granerod[2] 报道该病在英国约占脑炎的4%,近年世界范围内报道案例也迅速增多,可见该病长期被误诊。
本文结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一例抗NMD;受体脑炎,分析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患者女,30岁,因“精神紧张1个月,意识障碍7 d,发热3 d ”于2012-05-04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
患者1 个月前因丈夫肇事出现精神紧张,后情绪激动时出现头痛,会提及肇事情况;半月前体检发现左侧卵巢畸胎瘤,精神紧张加重,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失眠、记忆力减退、厌食,未治疗。
8 d 前至河南省某医院行腹腔镜“左侧卵巢切除术”及“肠管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示左侧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7 d 前出现意识障碍、胡言乱语、间断清醒,转至某精神病院,并出现全身僵直、浑身抖动,3 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8 C。
入院时查体:T 37 C, P 120次/min,神志不清,面部顽固性咀嚼样运动、口腔大量分泌物,颈稍强直,四肢肌张力稍高,双侧膝跟腱反射减弱,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阳性。
血常规:WB(9.8 X 109 L-1 , RBC 4.8X 1012L-1 , HGB 113 g/L , NE% 84.5% 腰椎穿刺术:颅内压450 mmH2O丙脊液:氯113 mmol/L,葡萄糖5.0 mmol/L, 乳酸脱氢酶259 U/L ,蛋白100 mg/L , ADA1 ng/mL,细胞数0.043X109 L-1 ,单个核细胞90.5%,多个核细胞9.5%,抗酸染色、墨汁染色阴性,病毒血抗体阴性;肝肾功、凝血功能、血病毒学抗体全套、降钙素原、CRR血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均未见明显异常。
1例抗NMDA脑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抗NMDA脑炎(anti-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 encephalitisl)即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脑炎,临床症状十分复杂,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
因中枢性通气不足为该病重要临床特征,所以气道护理对维持患者生命,保证平稳进入恢复期,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于我国抗NMDA脑炎的病例报道较少,缺乏护理经验,特将对我科收治的1例该病患者的气道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抗NMDA受体脑炎;护理抗NMDA(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1],又称边缘叶脑炎,是指可累计海马,杏仁核,岛叶以及扣带回皮质等边缘结构,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记忆缺失,精神症状,癫痫,中枢性低通气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2]。
该病最早于1960年由Brierley等[3]报道了3例主要累及边缘叶区域的中老年亚急性脑炎,其中2例患者患有肿瘤,因此怀疑此病与肿瘤正相关,但是没有揭示出该病的真正病因。
此后又有人陆续报道此类病例,但是均未给出正确答案。
直至2021年,Dalmau等[4]首次对这种脑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发现抗NMDA受体脑炎是由在颞叶、海马以及丘脑等部位 T2W1及Flair序列显示异常高信号[5],血液、脑脊液中可出现NMDA受体阳性,即可诊断为抗NMDA受体脑炎。
因此该病定性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至此,人们对抗NMDA受体脑炎才有了一个正确认识。
由于该病多伴有躁狂、癫痫、淡漠等一系列精神症状,常被误诊为精神类疾病。
因此,正确诊断该病的同时,给予及时准确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我科于2021年10月26日收治1例边缘叶脑炎患者,护士在正确执行医嘱的前提下,给予患者耐心、细心、精心护理,患者22d后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8岁,入院前1w和家人吵架后逐渐出现表情淡漠,不愿意说话。
2w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右侧上肢不自主颤动而入院。
4例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发表时间:2018-10-16T11:11:49.5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作者:李晓春[导读] 对于精神异常,伴痫性发作、记忆障碍等症的中青年患者,应考虑到抗NMDA受体脑炎,尽早完善检查。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咸宁 437400)【摘要】目的:归纳总结NMDA受体脑炎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避免误诊。
方法:对4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生化、影像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患者均为中青年,全部患者脑脊液?IgM?及IgA升高,血清及脑脊液NMDA型抗体IgG阳性;予以对症治疗并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效果可。
结论:对于精神异常,伴痫性发作、记忆障碍等症的中青年患者,应考虑到抗NMDA受体脑炎,尽早完善检查,尤其是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以便于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
【关键词】N-甲基-D一天门冬氨酸;脑炎;抗NMDA受体抗体【中图分类号】R7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113-02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与NMDA受体抗体相关性边缘性脑炎,可累及海马、杏仁核及岛叶等边缘结构,临床表现以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为特点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脑炎[1]。
该病早诊断、早治疗,疗效较好,但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明显不足,常误诊为脑梗塞、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精神分裂症等,延误治疗。
因此,本文从确诊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对该病作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1.病例资料病例1:黄某,男性,40岁,因突发头痛、精神异常伴肢体抽搐7天入院;查体镇静,对光反射迟钝,颈强,双侧克氏征阳性。
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6.35ng/mL(0.5~5.0)。
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28×106/L(0~8)。
·病例专栏·儿童抗NMDA受体脑炎误诊1例熊强摘要: N 甲基 M 天冬氨酸(N methyl D 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由Dalmau等于2007年首次报道并命名,近年来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患者常因严重的精神症状、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记忆缺失等,最早被送往精神卫生中心诊治。
现回顾1例以精神行为障碍为首发症状就诊于本精神卫生中心的病例,后经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
关键词: NMDA受体脑炎; 儿童; 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 R74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3)05 0406 02AcaseofmisdiagnosisofantiNMDAreceptorencephalitisinchildren XIONGQiang.SongjinagMentalHealthCenter,Shanghai201617,ChinaAbstract: N methyl D aspartate(NMDA)receptorencephalitisisanautoimmuneencephalitis,firstre portedandnamedbyDalmauetalin2007.Inrecentyears,theincidenceofNMDAreceptorencephalitisinchildrenandadolescentshasincreasedyearbyyear.Patientswithseverementalsymptoms,behavioralabnormal ities,seizures,memoryloss,etc,werefirstsenttothementalhealthcenterfordiagnosisandtreatment.Acasewithmentalandbehavioraldisordersasthefirstsymptomwasadmittedtothismentalhealthcenteranddiag nosedbyChildren'sHospitalAffiliatedtoFudanUniversity.Keywords: NMDAreceptorencephalitis; children; casereport基金项目:上海市松江区新一轮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ZK2019A11)作者单位:201617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通信作者:熊强,E Mail:1647047904@qq.comDOI:10.3969/j.issn.1005 3220.2023.05.019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2岁,因自语、行为怪异、兴奋躁动加重半天,总病程4d。
抗NMDA受体脑炎病人的护理抗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在2007年于此类病人体内发现了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抗体,并提出了抗NMDA受体脑炎的诊断,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NMDA受体是一种分布于海马、前额皮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属于突触后膜的阳离子通道,与学习、记忆和精神行为密切相关。
其临床表现包括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异常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发作等。
其中疾病早期出现中枢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其突出的临床特征,脑脊液抗NMDA抗体阳性可确诊[1]。
抗NMDA受体脑炎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年轻女性多见(约91%),约59%的病人伴有肿瘤,多为成熟型卵巢畸胎瘤[2]。
该病病人治疗过程长、病死率及病残率高,护理难度及强度均很大。
1、病例介绍【例1】病人均为年轻男性,年龄15岁~22岁,既往体健。
左侧肢体麻木20余天,发作性抽搐10d,言行紊乱1d入住我院精神科,入院前20d病人出现头痛,左侧肢体每次麻木数秒后缓解,病人及家属未引起重视,10d前病人突然倒地,呼之不应伴肢体抽动,以癫痫在外院治疗5d后出现精神症状遂入我院。
头颅增强MRI、胸部X线片、心电图及脑电图未见异常,腹部CT未见异常,2次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均未见异常,住院期间出现发热,经神经内科、感染科会诊考虑脑炎后转入我科继续治疗,予阿昔洛韦抗病毒、德巴金抗癫痫、补充B族维生素、营养支持等治疗。
入院2周后,血清及脑脊液标本送至北京协和医院检测后提示:血清抗NMDAR抗体和脑脊液抗NMDAR抗体呈阳性,考虑为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予人免疫球蛋白17.5g静脉输注5d后,病人情况好转能简单对话,自行下地行走,但夜间较兴奋,表现为阵发性亢奋,经我院精神科会诊后考虑为器质性精神障碍,加用抗精神症状药物,病情稳定后出院。
【例2】病人为年轻男性,年龄22岁,既往体健。
抗nmda受体脑炎该怎么治疗脑部受了刺激之后,对自己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不仅仅可以损伤到我们脑部的神经中枢,就连,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各种器官,都会受到牵连。
脑炎通常表现为,头疼、头晕。
抗nmda受体脑炎是脑炎中的一种,抗nmda受体脑炎该怎么治疗呢?(一)治疗1.支持疗法:重症及昏迷患者,应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褥疮、肺炎及泌尿系感染,注意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对营养状况不良者给予静脉营养剂或白蛋白。
2.抗病毒治疗:降低其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是治疗单纯疱疹脑炎的首选药,10mg/kg,溶于100ml溶液内1-2h内静滴,每8h一次,10天为一疗程。
对有免疫抑制的患者应连续用21天以防其复发。
丙氧鸟苷:每5mg/kg,每12小时1次。
需连用10—14天,静脉滴注给药。
刚昔洛韦:用量是每天5~10 mg/kg,疗程10~14天,静脉滴注。
主要副作用是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停药后可恢复。
3.对症治疗:退热、降低颅内压、控制癫痫发作。
氢化可的松100-500mg/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20mg/d,静脉滴注、20%甘露醇静滴都可降低颅压及减轻脑水肿。
4.应用干扰素、转移因子及免疫球蛋白,以增强免疫力。
其治疗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二)预后死亡率仍为20%~28%。
凡出现深昏迷、颅内高压严重、抗病毒治疗过晚者,往往预后较差。
幸存者的半数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力减退或失忆、语言障碍、精神异常、劳动力丧失,只有60%的残存者其生活质量能恢复到病前的水平.以上就是抗nmda受体脑炎的治疗方法。
脑炎具有反复发作的可能性,所以为了控制反复发作的可能性,就要从日常中的生活习惯入手,把握好自己的饮食,不要因为一些不注意的事项。
而导致了脑炎的发作。
很可能会引起致命的威胁,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在抗NMDA受体脑炎诊断中的意义刘媛媛;曹秉振;唐吉刚;胡怀强;李传芬【摘要】目的:总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思路。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到2014年11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期间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的5例患者的诊断、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结果5例患者中4例临床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1例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
5例患者发病相似,3例有明确的流感样前驱感染史,3例以精神症状首次发病,4例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癫痫、呼吸衰竭入住NICU。
4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病情后期均出现突出的运动障碍等症状。
患者颅脑MRI、脑电图存在不同程度及范围异常,4例合并病毒学及免疫学指标异常。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经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病情好转;HSE患者经抗病毒等治疗后病情改善。
随访1年后2例抗NMDA 受体脑炎患者出现肿瘤,1例死亡。
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的患者多数为抗NMDA受体脑炎,少数可为HSE等,诊断要综合患者病情及各项检查分析,防止误诊、漏诊,以正确指导治疗。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sis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ases which were positive for anti-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 receptor antibodies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disease proces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uxiliary examination ,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five cases positive for anti NMDA receptor antibodies in their serum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Results Four of the five cases positive for anti-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 receptor antibodies were di-agnosed with anti-NMDA receptorencephalitis and one was diagnosed with 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 The five cases had a similar disease presentation including prodromal flu-like symptoms in three cases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at onset in three cases. Four cases developed epilepsy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during the disease course and received treatment in the NICU. Four cases had movement disorders during the late stage of isease..Electroencephalo-graphs and brain MRI showed abnormalities in most cases. The virus infection and dysimmunity test were positive in four cases. Patients with the 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 could have a good immediate prognosis after treatment with hormone and immune globulin. However, two cases developed cancer and one case died during one year fol-low-up.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HSE may also test positive for anti-NMDA receptor antibodies. Thus, diagnosis of anti-NMDA recept or encephalitis requires a thorough evaluation including patient’s history and disease course to avoid misdiagnosis.【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6页(P530-535)【关键词】抗NMDA受体抗体;抗NMDA受体脑炎;副肿瘤综合征;间接免疫荧光法;单纯疱疹病毒脑炎【作者】刘媛媛;曹秉振;唐吉刚;胡怀强;李传芬【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院医院神经内科济南 250000;济南军区总院医院神经内科济南 250000;济南军区总院医院神经内科济南 250000;济南军区总院医院神经内科济南 250000;济南军区总院医院神经内科济南 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9抗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副肿瘤相关的边缘叶脑炎[1]。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抗NMDA受体脑炎1例及文献学习抗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免疫介导性脑炎,其特点是在大脑和大脑半球中发生炎症。
这种疾病通常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弥漫性神经精神症状为主。
抗NMDA受体脑炎的症状种类繁多,包括癫痫发作、精神状态改变、运动问题、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
目前对抗NMDA受体脑炎的认识还比较有限,而临床上病例的研究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
本文将结合一例临床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促进对抗NMDA受体脑炎的认识和诊治。
1. 临床病例患者,女,32岁,无基础疾病史。
患者主要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发作时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每次发作持续1-2分钟,频繁发作,每天发作2-3次,夜间频次明显增多。
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癫痫,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出现间歇性意识丧失、言语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
在意识清醒时,患者没有自知力,对家人的呵护和安慰也不能很好地回应。
体格检查:神志模糊,言语障碍,专注力差。
肢体运动无明显异常,生理反射正常。
入院后行脑电图检查提示脑电波幅度减低,频谱失调,可见多发性尖慢波和棘慢波,考虑脑部器质性病变。
头颅MRI示双侧颞顶叶和额叶轻度异常信号,医学治疗团队考虑抗NMDA 受体脑炎可能性较大,建议行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轻度升高,葡萄糖正常,细胞分类无特殊异常,抗体检测示NMDA受体抗体阳性。
患者最终被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并予以免疫抑制疗法,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连续多次抗体检测呈阴性,病情稳定,出院后继续定期随访。
2. 文献学习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化,本例患者首发症状为癫痫样发作,这与抗NMDA受体脑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并不吻合。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非固定不变的,其症状会随病情进展不断变化。
对于癫痫发作患者,尤其是对于一些难治性癫痫患者,我们应该提高对抗NMDA受体脑炎的警惕,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9例重症抗NMDA受体脑炎病人的护理刘芳;龚立超;杨倩倩【摘要】抗NMI)A(N甲基I)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是近年新发现的伴有精神异常、癫痫、躁狂等症状”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边缘叶脑炎。
2007年Da1Klla/l等”首次对这种脑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发现抗NMDA受体脑炎主要存在于伴有印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随后在不伴有肿瘤的病人及儿童病人中均有发现。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下旬版》【年(卷),期】2015(029)004【总页数】3页(P1526-1528)【关键词】脑炎抗NMDA受体护理【作者】刘芳;龚立超;杨倩倩【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抗NMDA(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是近年新发现的伴有精神异常、癫痫、躁狂等症状[1]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边缘叶脑炎[2]。
2007年Dalmau等[3]首次对这种脑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发现抗NMDA受体脑炎主要存在于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随后在不伴有肿瘤的病人及儿童病人中均有发现。
文献报道中指出病人主要是在颞叶、海马以及丘脑等部位的T2WI及Flair序列显示异常高信号[4],血液、脑脊液中可出现NMDA受体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抗NMDA受体脑炎。
早期抗NMDA受体脑炎经常被误诊为精神病进行诊治[4,5],同时在精神症状/癫痫发作期会使病情迅速加重,有潜在致死的风险。
近两年国内外专家也为抗NMDA受体脑炎免疫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了Ⅱ-2级别的循证证据[6]。
但无论何种治疗方案,当病人处于狂躁、扭转、癫痫发作、流涎、精神异常且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时,密切的监测与安全的护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救治的9例重症抗NMDA受体脑炎的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抗NMDA受体脑炎病人,其中男2例,女7例,年龄19岁~35岁(26.77岁±4.96岁),平均住院时间57d,好转8例,死亡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