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五册单元备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一、教材概述:本教材是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内容包括整数的加减、面积与周长、数的认识与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认识与应用、分数的认识与应用、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处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整数的加减运算;(2)了解面积与周长的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3)学会认识和运用小数,并能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4)掌握分数的认识和应用,能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5)学会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处理,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重点:1. 整数的加减(1)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技巧;(2)应用整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面积与周长(1)了解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和关系;(2)能计算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3)应用面积和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3. 小数的认识与应用(1)认识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技巧;(3)应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4.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1)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技巧;(3)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5. 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处理(1)学会采集和整理数据;(2)学会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3)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EP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Unit5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点,尺寸及其测量方法。
2.学会推算长方形的周长。
3.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
4.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分。
三、教学难点:1.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2.如何准确分辨长方形与正方形。
四、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展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掌握重点难点。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长方形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它的特点、尺寸及测量方法等还不是很清楚。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长方形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长方形。
2.例子引入(10分钟)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影视教学(15分钟)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特点、周长的理解。
4.设计活动(2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实际测量实物长方形的周长及相关尺寸,并给定一些指导性问题进行讨论思考。
5.总结(5分钟)通过梳理今天研究的内容,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作业。
2.在家中寻找一些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实物拍照备课。
八、板书设计:1. 什么是长方形?2.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分。
九、教学反思: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掌握了重点难点内容。
但是在活动设计中,有些学生的配合程度还需要加强,下次教学需要准备更多互动型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中。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一、教材概述:本教材是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内容包括整数的加减、面积与周长、数的认识与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认识与应用、分数的认识与应用、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处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整数的加减运算;(2)了解面积与周长的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3)学会认识和运用小数,并能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4)掌握分数的认识和应用,能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5)学会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处理,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与重点:1. 整数的加减(1)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技巧;(2)应用整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面积与周长(1)了解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和关系;(2)能计算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3)应用面积和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3. 小数的认识与应用(1)认识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技巧;(3)应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4.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1)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技巧;(3)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5. 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处理(1)学会采集和整理数据;(2)学会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3)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进度表XX教学进度表(仅供参考)XX·8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日期安排一测量毫米的熟悉(例1练习1一部份)分米的熟悉(例2练习1一部份)千米的熟悉(例3 例4 例5)千米的熟悉练习课(练习2)吨的熟悉(例6 例7)吨的熟悉练习课(练习3)机动811111129·19·29·39·49·89·99·10—9·11二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持续进位(例1练习4)三位数加三位数持续进位(例2 练习5一部份)练习课(练习5一部份)2 减法笔算三位数持续退位减法(例1)被减数中间有0的持续退位减法和整百数减三位数(例2例3练习6一部份)练习课(练习6一部份)3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加法的验算(例1练习7一部份)减法的验算(例2练习7一部份)练习课(练习7一部份)4 整理和温习113113111311129·15 9·16 9·17 9·18 9·229·239·249·259·299·30—10·8三四边形四边形的熟悉(例1 例2)平行四边形的熟悉练习课(练习9 )周长的熟悉(例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例2 例3)练习课(练习10 )估量(例4例5)综合练习课(练习11 )8111111110·9 10·13 10·14 10·15 10·16 10·20 10·21 10·22有余数的除法表内除法竖式(例1)有余数的除法(例2 例3)练习课(练习12)解决问题(例4 练习13一部份)练习课(练习13一部份)机动511111110·2310·27 10·28 10·29 10·30期中温习考试3 11·3—11·5 五时分秒秒的熟悉时刻的计算练习课311111·611·1011·11数学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111·12六多位数乘一名数1 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名数(例1 练习15一部份)估算(例2 练习15一部份)练习课(练习15一部份)2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例1 练习16)进位乘法(例2 练习17)两位数乘一名数持续进位乘法(例3练习18一部份)三位数乘一名数持续进位乘法(例4练习18一部份)练习课(练习18一部份)有关0的乘法(例5)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例6练习19)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7练习20一部份)练习课(练习20一部份)3整理和温习1431119111111111311·13 11·17 11·18 11·19 11·20 11·2411·2511·2611·2712·112·212·312·4—12·9七分数的初步熟悉1分数的初步熟悉熟悉几分之一(例1例2例3)熟悉几分之几(例4例5例6)练习课(练习22)2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计算(例1例2例3)练习课(练习23)机动3111211112·10 12·11 12·1512·16 12·17 12·18八可能性4 12·22—12·25 九数学广角机动31 12·29—12·31 1·5十总温习61月6日开始教学进度表(仅供参考)XX·8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日期安排一测量毫米的熟悉(例1练习1一部份)分米的熟悉(例2练习1一部份)千米的熟悉(例3 例4 例5)千米的熟悉练习课(练习2)吨的熟悉(例6 例7)吨的熟悉练习课(练习3)机动81111129·19·29·39·49·89·99·10—9·11二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持续进位(例1练习4)三位数加三位数持续进位(例2 练习5一部份)练习课(练习5一部份)2 减法笔算三位数持续退位减法(例1)被减数中间有0的持续退位减法和整百数减三位数(例2例3练习6一部份)练习课(练习6一部份)3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加法的验算(例1练习7一部份)减法的验算(例2练习7一部份)练习课(练习7一部份)4 整理和温习113113111311129·15 9·16 9·17 9·18 9·229·239·249·259·299·30—10·8三四边形四边形的熟悉(例1 例2)平行四边形的熟悉练习课(练习9 )周长的熟悉(例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例2 例3)练习课(练习10 )估量(例4例5)综合练习课(练习11 )8111111110·9 10·13 10·14 10·15 10·16 10·20 10·21 10·22四有余数的除法表内除法竖式(例1)有余数的除法(例2 例3)练习课(练习12)解决问题(例4 练习13一部份)练习课(练习13一部份)机动511111110·2310·27 10·28 10·29 10·30期中温习考试3 11·3—11·5 五时分秒秒的熟悉时刻的计算练习课311111·611·1011·11数学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111·12六多位数乘一名数1 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名数(例1 练习15一部份)估算(例2 练习15一部份)练习课(练习15一部份)2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例1 练习16)进位乘法(例2 练习17)两位数乘一名数持续进位乘法(例3练习18一部份)三位数乘一名数持续进位乘法(例4练习18一部份)练习课(练习18一部份)有关0的乘法(例5)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例6练习19)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7练习20一部份)练习课(练习20一部份)3整理和温习1431119111111111311·13 11·17 11·18 11·19 11·20 11·2411·2511·2611·2712·112·212·312·4—12·9七分数的初步熟悉1分数的初步熟悉熟悉几分之一(例1例2例3)熟悉几分之几(例4例5例6)练习课(练习22)2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计算(例1例2例3)练习课(练习23)机动3111211112·10 12·11 12·1512·16 12·17 12·18八可能性4 12·22—12·25 九数学广角机动31 12·29—12·31 1·5十总温习61月6日开始教学进度表(仅供参考)XX·8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日期安排一测量毫米的熟悉(例1练习1一部份)分米的熟悉(例2练习1一部份)千米的熟悉(例3 例4 例5)千米的熟悉练习课(练习2)吨的熟悉(例6 例7)吨的熟悉练习课(练习3)机动81111129·19·29·39·49·89·99·10—9·11二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持续进位(例1练习4)三位数加三位数持续进位(例2 练习5一部份)练习课(练习5一部份)2 减法笔算三位数持续退位减法(例1)被减数中间有0的持续退位减法和整百数减三位数(例2例3练习6一部份)练习课(练习6一部份)3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加法的验算(例1练习7一部份)减法的验算(例2练习7一部份)练习课(练习7一部份)4 整理和温习113113111311129·15 9·16 9·17 9·18 9·229·239·249·259·299·30—10·8三四边形四边形的熟悉(例1 例2)平行四边形的熟悉练习课(练习9 )周长的熟悉(例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例2 例3)练习课(练习10 )估量(例4例5)综合练习课(练习11 )8111111110·9 10·13 10·14 10·15 10·16 10·20 10·21 10·22有余数的除法表内除法竖式(例1)有余数的除法(例2 例3)练习课(练习12)解决问题(例4 练习13一部份)练习课(练习13一部份)机动511111110·2310·27 10·28 10·29 10·30期中温习考试3 11·3—11·5 五时分秒秒的熟悉时刻的计算练习课311111·611·1011·11数学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111·12六多位数乘一名数1 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名数(例1 练习15一部份)估算(例2 练习15一部份)练习课(练习15一部份)2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例1 练习16)进位乘法(例2 练习17)两位数乘一名数持续进位乘法(例3练习18一部份)三位数乘一名数持续进位乘法(例4练习18一部份)练习课(练习18一部份)有关0的乘法(例5)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例6练习19)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7练习20一部份)练习课(练习20一部份)3整理和温习1431119111111111311·13 11·17 11·18 11·19 11·20 11·2411·2511·2611·2712·112·212·312·4—12·9七分数的初步熟悉1分数的初步熟悉熟悉几分之一(例1例2例3)熟悉几分之几(例4例5例6)练习课(练习22)2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计算(例1例2例3)练习课(练习23)机动3111211112·10 12·11 12·1512·16 12·17 12·18八可能性4 12·22—12·25 九数学广角机动31 12·29—12·31 1·5十总温习61月6日开始。
第五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的基础。
新教材把组合图形的面积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之后学习,学生在进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中,要把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进行计算,可以巩固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公式的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练习的编排减少了直接用公式计算的习题,安排了较多的应用问题、变式题、用间接条件求面积及画一画、分一分的操作性习题,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习题的探索性也加强了。
【学生状态分析】
本班学生从以前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点来看,学生对周长和面积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另外学生对面积单位和面积非常不理解,有一次无意中问及学生,1平方分米有多大,要求学生画出来,全班只有一个学生能画出来。
所以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本单元的教学要先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且要使学生理解面
积单位,然后再教学新课。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篇一:2014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措施: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 3.5 0.201 5.02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二、引入尝试: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来自: 小龙文档网: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用乘法计算:3.5×3=10.5元3.5元=35角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适用于小学五年级学生。
主要内容包括四则运算、小数的认识与运算、数的整除性质以及简单的代数运算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态度;2.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了解小数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小数进行计算;4.认识数的整除性质,理解质数、合数和倍数的概念;5.了解代数运算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符号,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四则运算的运算律1. 教学目标:了解四则运算的运算律,掌握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理解四则运算的运算律的含义,应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四则运算的算式。
4.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a. 引入新课,复习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
b. 分析四则运算的运算律。
c.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和解答。
d. 总结运算律的应用方法。
第二课时: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教学目标: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的位置和读法。
3.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运算方法。
4.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5. 教学步骤:a. 复习数的读法和写法。
b. 引入小数的概念,介绍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c. 进行练习,巩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d. 引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练习和解答。
第三课时:小数的乘法1.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的乘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小数的乘法计算。
2.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乘法运算法则。
3.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乘法运算法则的含义。
4.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a. 复习小数的概念和读法。
b. 解读小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讲解乘法运算规则。
c. 进行练习,巩固小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第四课时:小数的除法1. 教学目标:了解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进行小数的除法计算。
第一单元乘除法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学重点: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3、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难点: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四、单元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法五、课时安排教学课时:6课时机动课时:2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口算除法……4课时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内容:课本第1~2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教学难点:掌握计算的方法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2课时:需要多少钱?教学内容:课本第3~4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难点: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口算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练习法第3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6题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难点: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练习法第4课时:口算乘法练习课教学内容:教师自己准备的针对本班学生的口算练习题,练习一7、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