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练)-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战争场面惨烈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D.火药威力巨大2、“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科技的重大贡献,其中和宋代相关的是()①指南针②火药③造纸术④活字印刷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瓦子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4、玄奘大师曾大量印刷普贤菩萨像,散施四方。
这种印刷方式应是( )A.拓石B.活字印刷C.雕版印刷D.激光印刷5、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A.造纸术和火药 B.指南针和造纸术 C.指南针和火药 D.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6、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7、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 )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8、中国的指南针、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A.罗马人B.印度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9、我国最早的指南仪器出现在哪一时期( )A.唐朝B.战国C.两晋D.两宋10、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A. 沈括B. 李春C. 蔡伦D. 毕昇11、繁体“戰”字,在印制书籍时不小心印成“”。
中国发明这一技术是在( )A.东汉B.北宋C.南宋D.元朝12、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书籍是()A 《天工开物》B 《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窦娥冤》13、在下列历史场景的叙述中,你认为与事实相符合的一项是()A.西汉时,大臣们用“蔡侯纸”上书汉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B.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火炮打败了曹军C.唐朝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论语》D.宋代人们用罗盘针航海14、北宋著名作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他的代表作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清明上河图》D.《秋郊饮马图》15、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A. 经济发达但文化并不繁荣B. 军事强大但科技并不先进C. 科技发达但军事并不强大D. 军事强大但经济并不发达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作业一、选择题1.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其中,北宋时的匠人毕昇的重大发明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商峰时期,下列科技成就生北宋时期取得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齐民要术》的问世C.火药开始用于军事D.指南针外传到欧洲3.“每当人们在中国义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以下能支持这观点的是()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①4.“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对此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B.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C.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创造了条件D.火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5.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里指的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6.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
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A.民族关系融洽B.科学技术发达C.对外贸易繁盛D.军事实力强大7.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A.罗盘B.指南针C.司南D.磁石8.诗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反映了()A.陆上丝路贸易B.玄奘西行天竺C.鉴真东渡日本D.郑和七下西洋9.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其中下图所示的中国古代发明以及传播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是()A.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条件B.促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C.导致新的生产方式出现D.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10.《马可·波罗行记》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汉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告价,竟与纯金无则。
课时达标—《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读图活动1.图中A、B两地是宋元时期著名的海港,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2.《马可•波罗行纪》中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开封B.临安C.广州D.大都3.观察地图,宋代海上交通路线近至_________、_________,远达_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东海岸。
4.观察地图,简要说说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展状况。
答案:1.A:泉州B:广州2.D3.朝鲜日本阿拉伯非洲4.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分为陆路和海路两种形式,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都进一步扩大。
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二、单项选择1.下图所示人物的科技发明比欧洲要早()。
A.约四百年B.约五百年C.约六百年D.约七百年答案:A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古代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答案:A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所说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瓦子”、“瓦舍”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答案:D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A.印刷术B.指南针C.火药D.造纸术答案:C5.《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战争场面惨烈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D.火药威力巨大答案:C三、综合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见下图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科技成就?2.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到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选择题1.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
在元朝,政府极为重视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对此元政府为学习伊斯兰天文历法而设置的机构是()A.回回司天监B.市舶司C.回回药物院D.宣政院2. 宋元时期出现了很多对世界影响深远的科技成就。
根据你所学习到的相关知识,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①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②发明者个人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③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④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3.“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
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
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
”这里介绍的是()A.雕版印刷术B.火药的使用C.指南针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4.MH370失联以来,我国海军舰船和飞机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一直奔赴于相关海域搜寻飞机疑似踪迹。
舰船在海上航行用罗盘针指向,始于()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5.《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6.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
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庆典、庙会等场合,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下图所示的燃放物使用得特别多。
在中国古代,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发明④火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④8.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指南针最早发明并应用于航海是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9.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10.下列发明中属于宋代的有()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测试◆基础题一、选择题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5.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A.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C.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6.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革新◆能力题1.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年间B.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C.活字印刷术形成于唐朝D.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2.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
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
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
”这里介绍的是(D )A.雕版印刷术B.火药的使用C.指南针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2.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庆典、庙会等场合,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下图所示的燃放物使用得特别多。
在中国古代,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D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发明④火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④3.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指南针最早发明并应用于航海是在(B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4.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B )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5.下列发明中属于宋代的有(B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D )A.罗马人B.印度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7.中国的四大发明的评价较为准确的是(C )A.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C.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8.活字印刷术是谁最先发明的(A )A.毕昇B.沈括C.王选D.李冰9.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事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下列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 )A.汉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B.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C.宋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10.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年间B.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C.活字印刷术形成于唐朝D.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11.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1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 .“瓦子”的出现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毕昇的最大贡献是 A .改进了造纸术
B .发明了火药
C .编写了《梦溪笔谈》
D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如图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某项科技成就。
他描述的是
A .造纸术的改进
B .“麻沸散”的制成
C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下列我国的发明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的是
A .印刷术
B .地动仪
C .火药
D .麻沸散
5.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发明是
A B。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基础知识】知识点 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发明:我国在________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
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________》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____排字法。
元朝中期,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
2.传播: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________,之后传到________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__________,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________。
知识点 2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1)发明: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_”。
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传播:__________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________。
(3)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__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
2.火药(1)发明:____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________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________用于战争。
(2)传播: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________地区,14世纪初又经________人传到了欧洲。
(3)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____________的变革。
知识点 3 发达的中外交通1.概述:宋朝由于____________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______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2.陆路:古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宋朝________比较发达,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
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________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 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硕果累累,成就辉煌。
下列科技成果按取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火药的发明④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④①②③2.下列内容属于宋元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是:()A.造纸术的发明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发明了雕版印刷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3.我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重要标志是()①印刷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造纸术A.①②③C.②③④B.①②③④D.①③④4.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埋,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C.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D.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5.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古代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发明是()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6.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中,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7.下图书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造船技术D.指南针8.以下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印刷术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B.火药将欧洲的骑士阶层炸得粉碎C.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D.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9.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便利了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的是①造纸术②火药③印刷术④指南针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0.李约瑟认为“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么有意义……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较重于科学技术方面”,标志宋元时期科技发展到新高度的史实有()①活字印刷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造纸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11.有人说,科技的灵魂在于创新。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北味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 北味城市商业的繁荣B.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 “瓦子”的出现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
1460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
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A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B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C .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D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3.“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B .火药武器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C .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D .三大发明出现,阻碍了人类历史的进步4.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大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A .罗马人B .印度人C .日本人D .阿拉伯人5.“当11至13世纪之际,中国海船乘风破浪,昼夜星驰,多次成功往返于欧亚之间的远洋航路上。
”下列史实最有利于中国海船“昼夜星驰”的是( )A .造纸术的改进B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C .火药的发明D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6.《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
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材料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7.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到13世纪末才被欧洲水手掌握,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则是在( )A .唐朝初年B .北宋末年C .元朝末年D .明朝初年8.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C.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D.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2.《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
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使用了()
A.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B. 新的造纸技术
C. 高超的雕版印刷技术
D. 书籍装帧技术
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7.丹丹同学在学习了四大发明后,做了如下的知识整理,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8.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纸的发明②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张衡发明地动仪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9.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它”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二、非选择题
10.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宋代经济空前繁荣,在此基础上,科技也取得巨大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太湖流域)又为东南根抵。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唐代南北方的户口数比例呈现什么状态?到北宋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对南方的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呈巅峰状态”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