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日本发那科)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描述fanuc系统发展的历史、型号Fanuc系统发展的历史、型号Fanuc系统是由日本的FANUC LTD公司研发生产的数控系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
当时,FANUC公司作为富士通的子公司,致力于研发新型的数控系统,并于1956年成功推出了第一代数控系统FANUC-0。
此后,FANUC公司不断创新发展,推出了多款不同型号的数控系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商之一。
FANUC-0是FANUC公司的第一款数控系统,采用了时下最先进的晶体管技术,使得系统能够更快、更稳定地运行。
FANUC-0系统具有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成为了当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数控系统之一。
在FANUC-0的基础上,FANUC公司又推出了多款改进型号,如FANUC-3、FANUC-6等。
1990年代初期,FANUC公司推出了全新的数控系统FANUC-16i,该系统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系统运算速度更快、运行更加稳定。
FANUC-16i系统还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系统之一。
21世纪初期,FANUC公司再次推出了全新的数控系统FANUC-30i,该系统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数字化控制技术,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生产环境的需要。
FANUC-30i系统还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更为智能化的操作界面,成为了当时市场上最先进的数控系统之一。
除了以上三款主要型号之外,FANUC公司还推出了多款其他型号的数控系统,如FANUC-10、FANUC-11、FANUC-15等。
这些系统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机床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总的来说,FANUC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一部日本数控技术发展的缩影。
从最初的FANUC-0到现在的FANUC-30i,FANUC公司一直秉承着“精度、速度、稳定性”的设计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商之一。
发那科数控系统的编程与操作发那科(FANUC)是一家来自日本的全球性数控设备生产商,其生产的数控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自动化生产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发那科数控系统的编程与操作方法,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快地上手使用该设备。
1. 发那科系统简介发那科系统是一款高性能的数控系统,不仅支持 CNC 编程和操作,还可以支持机器人、发动机控制和机械辅助设备的编程和操作。
该系统通过强大的数学计算、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来控制各种工业机器人和制造设备的运动。
2. 发那科系统编程2.1 编程语言发那科系统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常用的有 G 代码、M 代码、T 代码和 S 代码。
其中 G 代码用来控制工件的轴线运动,M 代码用来控制机床的辅助功能,T 代码用来控制工具头的切换,S 代码用来控制主轴转速。
下面以 G 代码为例,介绍其编程语法和示例。
2.2 编程语法G 代码需要使用坐标系来指定工件的位置,坐标系有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两种。
绝对坐标是指工件相对于工件坐标系原点的位置,相对坐标是指工件相对于上一刀轨迹的位置。
同时,G 代码还包括数值、速度、切削深度等参数。
下面是 G 代码的一个编程示例:N1 G20 G40 G90 G94 G17N2 T1 M6N3 S1200 M3N4 G0 X-0.5 Y0.N5 Z0.5N6 G1 Z0. F5.N7 X0 Y1. F20.N8 G2 X1.5 Y-0.5 I1.5 J-1.5N9 G1 Z-0.5 F5.N10 X3. Y-1.5N11 G1 Z-1.5 F10.N12 X4. Y-0.5N13 G1 Z-2.N14 G0 Z3.N15 G28 G91 Z0.N16 G28 X0 Y0.N17 M30该代码的功能是控制机床切削一个圆形并穿孔。
2.3 编程工具发那科系统编程需要使用 FOCAS 编程软件,该软件内置了 G 代码编辑器、图形化界面等功能,并支持实时调试编码结果。
FANUC优点5篇第一篇:FANUC优点日本原装进口的发那科(FANUC)精密小型加工中心一,发那科(FANUC)精密小型加工中心主要应用于以下两大领域:1,模具铜电极的加工领域:由于FANUC加工中心是使用其它其集团的最新,最强大,最稳定的数控系统FANUC-31I的版本,在数控处理速度,三维加工,预读功能等方面大大优胜于FANUC其它版本或其它品牌的数控系统,独具优势!特别是手机模具的铜电极加工,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它的性价比是其它日本层次的高速机无法比拟的。
2,精密零件加工领域:FANUC加工中心性能高稳定性,少故障,是客户惠顾FANUC加工中心的一个首要原因。
数据处理速度快导致效率高,表面的品质高(特别是表面光洁度),广泛应用于通讯,IT,汽配,电子,数码产品,机械加工等领域。
二,FANUC(发那科)小型加工中心最大的卖点:1,FANUC史上性能最强的FANUC-31I数控系统,高性能,高稳定性及高效率:1)高性能2)高稳定性:3)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在三维加工过程中,如果单位精度设置为0.001mm,将意味着加工程式的容量要比原来的增加好几倍的程序容量,没有高性能高速的数控系统是不可能做好这部分的数据处理加工的!市场上的大多数的钻铣中心还是采用低版本的FANUC-0iMC数控系统,处理数据时难免力不从心。
4)FANUC数控系统在市场上比较普及,很多人会使用,对企业招聘员工方面比较方便。
2,高刚性主轴,除了正常的钻孔,攻丝加工外,最大的优势是在铣削及镗孔加工: 1)无论是10000转还是24000转的主轴,均是11Kw/3.7Kw(1分额定功率/连续额定功率):也就是说FANUC机床的主轴可在短时间内做刚性的加工动作,比如粗铣,镗孔,这是其它日本品牌加工中心无法企及的!其它品牌的主轴一般为5.5Kw/3.5Kw(30分额定功率/连续额定功率)。
2)电机与主轴直接连接的结构,即直联式主轴。
FANUC系统PMC的介绍
一、FANUC系统PMC简介
FANUC系统PMC(Programmable Machine Control)是一种集成了CNC及机械控制程序的可编程控制系统,由日本FANUC公司开发,并由它们专门的工程师维护。
它是一种优秀的可编程序控制系统,实现机械控制程序和CNC程序的有机结合。
早在20世纪50年代,FANUC就开始本着“提供能够高效、可靠、精确地完成操作的自动装备”的理念,开发和推广各种控制系统。
90年代初,他们推出了FANUC系统PMC,它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使得机床程序维护变得从非常复杂的变成了非常容易的。
二、FANUC系统PMC的特点
1、可编程性。
FANUC系统PMC的可编程性使得它可以为机器人系统提供灵活的控制,使其可以实现自动化程序的变更和定制。
2、实时准确。
FANUC系统PMC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使得其在控制及反应速度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操作要求。
3、易于使用。
FANUC系统PMC采用了简单的操作界面,可以轻松地完成操作;而且它支持多种语言,可以在不同的用户环境下使用,更具备可扩展性,更方便用户的操作。
4、稳定可靠。
FANUC系统PMC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操作环境。
日本FANUC数控系统特点发那科系统的
七个主要特点
日本FANUC公司的数控系统具有高质量、高性能、全功能,适用于各种机床和生产机械的特点,在市场的占有率远远超过其他的数控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在设计中大量采用模块化结构。
这种结构易于拆装,各个控制板高度集成,使可靠性有很大提高,而且便于维修、更换。
(2)具有很强的抵抗恶劣环境影响的能力。
其工作环境温度为0~45℃,相对湿度为75%。
(3)有较完善的保护措施。
FANUC对自身的系统采用比较好的保护电路。
(4)FANUC系统所配置的系统软件具有比较齐全的基本功能和选项功能。
对于一般的机床来说,基本功能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5)提供大量丰富的PMC信号和PMC功能指令。
这些丰富的信号和编程指令便于用户编制机床侧PMC控制程序,而且增加了编程的灵活性。
(6)具有很强的DNC功能。
系统提供串行RS232C传输接口,使通用计算机PC和机床之间的数据传输能方便、可靠地进行,从而实现高速的DNC操作。
(7)提供丰富的维修报警和诊断功能。
FANUC维修手册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报警信息,并且以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
发那科数控系统分类
发那科(FANUC)数控系统分类
一、数控系统类型
1、标准系统
标准系统是基础控制器,具有一般数控功能,可满足基本的加工要求。
包括:系统控制器、伺服系统、运动控制器、操作面板、指令输入/分析器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通信接口。
2、进阶控制系统
进阶控制系统是基于标准控制系统增加了更多功能和性能,特别是协助高精度加工和自动化生产。
主要包括:数据输入/输出模块、数据存储器、定位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画面显示系统、自动换刀系统、装夹系统等。
3、高级控制系统
高级控制系统是由各种通信和控制元件组成的、功能强大的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多机联控或生产自动化系统。
它包括:自动装夹机、自动上下料机、高速切削机、车床等先进设备的功能控制器。
二、发那科(FANUC)数控系统
发那科(FANUC)公司设计和制造的数控系统的性能卓越,由多种类型组成,可应用于不同行业,这些系统主要包括:
1、标准控制系统
标准控制系统是发那科(FANUC)公司为实现加工精度设计的基本控制系统,具备快速响应、低功耗、高精度、稳定性高的特点,可
应用于各种机器、工具和控制电路上。
2、进阶系统
进阶系统采用发那科(FANUC)公司特有的硬件和技术,专门用于满足更多应用系统的设计要求,如:可靠性、冗余、计算机支持等。
3、高级控制系统
高级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控制生产自动化系统的运转,它可以接受较复杂的指令并可靠地实施,如运动部件的位置控制、智能装夹等。
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教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培养数控系统的专业人才,发那科成立了数控系统应用中心,致力于研发和教学,提供高质量的教材和培训服务。
一、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的背景1. 发那科简介发那科是全球著名的数控系统厂商,成立于1958年,总部位于日本大阪。
发那科一直致力于数控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经验,是数控系统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2. 数控系统应用中心的成立为了更好地推动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发那科于2005年成立了数控系统应用中心。
该中心致力于数控系统的研发、教学和服务,旨在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教材资源。
二、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的优势1. 丰富的教学资源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多种规格的数控设备、仿真软件、教材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仿真实验,掌握数控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2. 专业的教学团队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拥有一支由资深工程师和教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3. 紧跟行业发展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始终保持与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的紧密联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资源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三、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的教材1. 教材内容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的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数控系统的基础知识、操作方法、编程技巧等多个方面。
教材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突出实际操作和应用技能的培养,符合行业需求和教学要求。
2. 教材形式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的教材形式多样,包括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形式,方便灵活。
3. 教材质量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的教材质量高,内容严谨、通俗易懂、布局合理。
教材内容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应用场景,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控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FANUC(日本发那科)系统
FANUC是当今世界上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销售实力最强大的企业,总人数4549人年9月数字),科研设计人员1500人。
2005年9月销售额1827.8亿日元(约合15.6亿美元),9月每人平均销售额9万美元。
FANUC目前数控系统月生产能力超过7000套,大量出口,销售额在世界市场上占50%,在日本国内占70%。
2005年数控系统在中国销售约1.6万台套,主要为中档产品。
目前Fanuc 32i加工中心已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
一、FANUC数控系统的发展
FANUC公司创建于1956年,1959年首先推出了电液步进电机,在后来的若干年中逐步发展并完善了以硬件为主的开环数控系统。
进入70年代,微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FANUC公司毅然舍弃了使其发家的电液步进电机数控产品,一方面从GETTES公司引进直流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1976年FANUC公司研制成功数控系统5,随时后又与SIEMENS公司联合研制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数控系统7,从这时起,FANUC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产品日新月异,年年翻新。
1979年研制出数控系统6,它是具备一般功能和部分高级功能的中档CNC系统,6M 适合于铣床和加工中心;6T适合于车床。
与过去机型比较,使用了大容量磁泡存储器,专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元件总数减少了30%。
它还备有用户自己制作的特有变量型子程序的用户宏程序。
1980年在系统6的基础上同时向抵挡和高档两个方向发展,研制了系统3和系统9。
系统3是在系统6的基础上简化而形成的,体积小,成本低,容易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适用于小型、廉价的机床。
系统9是在系统6的基础上强化而形成的具备有高级性能的可变软件型CNC系统。
通过变换软件可适应任何不同用途,尤其适合于加工复杂而昂贵的航空部件、要求高度可靠的多轴联动重型数控机床。
1984年FANUC公司又推出新型系列产品数控10系统、11系统和12系统。
该系列产品在硬件方面做了较大改进,凡是能够集成的都作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其中包含了8000个门电路的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有3种,其引出脚竟多达179个,另外的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有4种,厚膜电路芯片22种;还有32位的高速处理器、4兆比特的磁泡存储器等,元件数比前期同类产品又减少30%。
由于该系列采用了光导纤维技术,使过去在数控装置与机床以及控制面板之间的几百根电缆大幅度减少,提高了抗干扰性和可靠性。
该系统在DNC方面能够实现主计算机与机床、工作台、机械手、搬运车等之间的各类数据的双向传送。
它的PLC装置使用了独特的无触点、无极性输出和大电流、高电压输出电路,能促使强电柜的半导体化。
此外PLC的编程不仅可以使用梯形图语言,还可以使用PASCAL语言,便于用户自己开发软件。
数控系统10、11、12还充实了专用宏功能、自动计划功能、自动刀具补偿功能、刀具寿命管理、彩色图形显示CRT等。
1985年FANUC公司又推出了数控系统0,它的目标是体积小、价格代,适用于机电一体化的小型机床,因此它与适用于中、大型的系统10、11、12一起组成了这一时期的全新系列产品。
在硬件组成以最少的元件数量发挥最高的效能为宗旨,采用了最新型高速高集成度处理器,共有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6种,其中4种为低功耗CMOS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的厚膜电路3种。
三轴控制系统的主控制电路包括输入、输出接口、PMC (Programmable MachineControl)和CRT电路等都在一块大型印制电路板上,与操作面板CRT组成一体。
系统0的主要特点有:彩色图形显示、会话菜单式编程、专用宏功能、多种语言(汉、德、法)显示、目录返回功能等。
FANUC公司推出数控系统0以来,得到了各国用户的高度评价,成为世界范围内用户最多的数控系统之一。
1987年FANUC公司又成功研制出数控系统15,被称之为划时代的人工智能型数控系统,它应用了MMC(Man MachineControl)、CNC、PMC的新概念。
系统15采用了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数字伺服单元,数字主轴单元和纯电子式绝对位置检出器,还增加了MAP(Manufacturing Automatic Protocol)、窗口功能等。
FANUC公司是生产数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的著名厂家,该公司自60年代生产数控系统以来,已经开发出40多种的系列产品。
FANUC公司目前生产的数控装置有F0、F10/F11/F12、F15、F16、F18系列。
F00/F100/F110/F120/F150系列是在F0/F10/F12/F15的基础上加了MMC功能,即CNC、PMC、MMC三位一体的CNC。
二、FANUC公司数控系统的产品特点如下:
(1)结构上长期采用大板结构,但在新的产品中已采用模块化结构。
(2)采用专用LSI,以提高集成度、可靠性,减小体积和降低成本。
(3)产品应用范围广。
每一CNC装置上可配多种上控制软件,适用于多种机床。
(4)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如表面安装技术SMT、多层印制电路板、光导纤维电缆等。
(5)CNC装置体积减小,采用面板装配式、内装式PMC(可编程机床控制器)。
(6)在插补、加减速成、补偿、自动编程、图形显示、通信、控制和诊断方面不断增加新的功能:
插补功能:除直线、圆弧、螺旋线插补外,还有假想轴插补、极其坐标插补、圆锥面插补、指数函数插补、样条插补等。
切削进给的自动加减速功能:除插补后直线加减速,还插补前加减速。
补偿功能:除螺距误差补偿、丝杠反向间隙补偿之外,还有坡度补偿线性度补偿以及各新的刀具补偿功能。
故障诊断功能:采用人工智能,系统具有推理软件,以知识库为根据查找故障原因。
(7)CNC装置面向用户开放的功能。
以用户特订宏程序、MMC等功能来实现。
(8)支持多种语言显示。
如日、英、德、汉、意、法、荷、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麦语等。
(9)备有多种外设。
如FANUC PPR,FANUC FA Card,FANUC FLOPY CASSETE,FANUC PROGRAM FILE Mate等。
(10)已推出MAP(制造自动化协议)接口,使CNC通过该接口实现与上一级计算机通信。
(11)现已形成多种版本。
FANUC 系统早期有3系列系统及6系列系统,现有0系列、10/11/12系列、15、16、18、21系列等,而应用最广的是FANUC 0系列系统。
三、FANUC系统的0系列型号划分:
0D系列:0—TD 用于车床
0—MD 用于铣床及小型加工中心
0—GCD 用于圆柱磨床
0—GSD 用于平面磨床
0—PD 用于冲床
0C系统:0—TC 用于普通车床、自动车床
0—MC 用于铣床、钻床、加工中心
0—GCC 用于内、外磨床
0—GSC 用于平面磨床
0—TTC 用于双刀架、4轴车床
POWER MA TE 0:用于2轴小型车床
0i系列:0i—MA用于加工中心、铣床
0i—TA用于车床,可控制4轴
16i 用于最大8轴,6轴联动
18i 用于最大6轴,4轴联动
160/18MC 用于加工中心、铣床、平面磨床
160/18TC 用于车床、磨床
160/18DMC 用于加工中心、铣床、平面磨床的开放式CNC系统160/180TC 用于车床、圆柱磨床的开放式CNC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