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九下《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p]
- 格式:ppt
- 大小:514.50 KB
- 文档页数:19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识记: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盟军在北非取得胜利;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及对德作战方针的确定;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大战在欧洲结束,《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第二次大战结束。
能力培养:通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肯定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及苏德战场的胜利,英美开辟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的作用的比较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讲授新课: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
它最终迎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伟大胜利,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之一。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
会议期间,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多次会议(开罗会议:《开罗宣言》,确认中国在战后收回台湾等被日本侵占的领土。
和德黑兰会议:苏美英在德黑兰会议上通过了三国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而且决定在1944年 5月以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4 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4 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4 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14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时间和标志;(2)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作用。
(3)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转折性意义。
(4)通过法西斯集团瓦解灭亡的过程,提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日本投降仪式》图片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把学生轻松带入新课的学习。
(2)通过角色扮演战地记者的方式报道重要战役的战况,既活跃气氛,又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二战历史,震撼学生的心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二战胜利原因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2)体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艰辛,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感情.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难点:正确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转折点.三、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2、角色扮演法3、问题教学法四、学习过程:情境导入:结合教材“日本投降仪式”的图文资料(多媒体展示)后,语言导入:1945年9月2日,在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让历史的车轮把我们载入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向全世界人民宣告: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第14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精品教案(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内容标准】(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考试标准】识记: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美、苏、英、中等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理解:慕尼黑会议。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绥靖政策,二战的爆发与扩大,主要战役。
2、过程与方法:讲述法,讲述相关史实,加深对二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战争的危害,树立热爱和平的思想。
【教学要点】要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几次国际会议。
重点: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问题。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几次国际会议时间会议名称参与国法律文献会议内容意义或相关事件(或地点)19 42.1.1华盛顿美英苏中等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 43 开罗会议美英中《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占中国领土如台湾、澎湖群岛必须归还中国。
用国际法准则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
19 43德黑兰会议美英苏确定对德作战原则和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4年诺曼底登陆19 45雅尔塔会议美英苏1、决定彻底打败德国及战后分区占领德国;2、决定组建联合国;3、苏联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联合国成立(总部:纽约,常理会:美苏英法中)19 45波茨坦会议美英苏美英中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华师大版历史九下《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等战役。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讲述战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相互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提问: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
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等。
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这是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
而战争的发展终于使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
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
这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让学生看书后回答)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