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9版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九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160.29 KB
- 文档页数:7
高考总复习九――溶液中的离子反应-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总复习九――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编稿:高金彬责编:宋杰[考点扫描]1.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电解质在水溶液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4.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5.溶液pH等概念。
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能进行pH值的简单计算。
6.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8.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知识点拨]一.电解质及强弱电解质1.物质的分类:2.电解质及强弱电解质⑴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关键词①溶于水或融化;②化合物;③导电①溶于水或融化;②化合物;③均不导电电离特点完全电离或部分电离不直接电离举例酸、碱、盐、水等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CO、CO2),大部分有机物等⑵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溶于水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溶于水后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及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除HF) 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除水分子)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实例绝大多数盐(包括难溶性盐)、强酸、强碱等弱酸、弱碱、两性氢氧化物、水等电离方程式KNO3=K++NO3-NH3·H2O NH4++OH-【知识拓展】I.几个易错知识点的分析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不能是单质也不能是混合物。
②电解质是溶质本身能电离。
即:其水溶液能导电者,它不一定是电解质。
如:SO2、CO2、NH3等。
③在水中导电极差的化合物,不一定不是电解质。
如:BaSO4、CaCO3等难溶盐,因为其溶解度太小,导电性不易测出,但属强电解质。
专题突破练九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河北选考模拟)醋酸为一元弱酸,25 ℃时,其电离常数K a=1.75×1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在2~3范围内B.CH3COONa溶液中,c(CH3COOH)+c(H+)=c(OH-)C.将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常数和均不变D.等体积的0.1 mol·L-1 NaOH溶液和0.1 mol·L-1 CH3CO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且c(Na+)>c(CH3COO-)>c(OH-)>c(H+)2.(2021广东选考模拟)叠氮酸(HN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N3。
已知NaN3溶液呈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01 mol·L-1 HN3溶液的pH=2B.HN3溶液的pH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NaN3的电离方程式:NaN3Na++3D.0.01 mol·L-1 NaN3溶液中:c(H+)+c(Na+)=c()+c(HN3)3.(2021河北邯郸模拟)工业上向锅炉里注入Na2CO3溶液浸泡,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而后用盐酸去除。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的K W和c(OH-)均会增大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aq)+CaSO4(s)CaCO3(s)+S(aq)C.盐酸中CaCO3的溶解性大于CaSO4D.Na2CO3溶液遇CO2后,阴离子浓度均减小4.(2021湖南浏阳模拟)25 ℃时,改变0.1 mol·L-1弱酸RCOOH溶液的pH,溶液中RCOOH分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RCOOH)随之改变[已知δ(RCOOH)=],甲酸(HCOOH)与丙酸(CH3CH2COOH)溶液中δ(RCOOH)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专题九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教学案【课题】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力平衡(第1~2课时)总第1~2 课时【课标及考纲要求】1. 了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能判断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了解电离平衡概念,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3.会书写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4.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教学重点】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教学难点】Fe3+的氧化性,认识Fe3+ +和Fe2+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方法】归纳;推理【自主梳理】友情提示: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载体。
考点1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概念辨析【讨论与思考】请指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哪些是强电解质,哪些是弱电解质(填序号),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⑴H2SO4 ⑵液氨⑶Ca(OH)2 ⑷石墨⑸NH3·H2O ⑹H2O ⑺CH3COONH4⑻C2H5OH ⑼CaCO3 ⑽氨水⑾H3PO4⑿Na2O电解质:判断依据:非电解质:判断依据: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判断依据:强电解质:判断依据:弱电解质:判断依据: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⑴电解质的概念:常见物质类别:。
⑵非电解质的概念: 常见物质类别:。
【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2、SO3、CO2、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4.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作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⑴强电解质的概念:常见物质类别:。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一.溶液中的三个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盐的水解平衡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说明:⑴所有的平衡常数的值都只与温度有关。
但其表达式的书写形式与方程式的书写形成有关。
如:H 2(g)+I 2(g) 2HI(g) 2HI(g) H 2(g)+I 2(g)21H2(g)+21I 2(g) HI(g) 例1:某温度下,相同pH 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稀释,平衡pH 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Ⅱ为盐酸稀释时pH 值变化曲线B.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 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b 点K w 的数值比c 点K w 的数值大D.b 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 点酸的总浓度⑵条件变化时,平衡移动的方向都符合平衡移动原理①所有的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②加水稀释上述平衡均正向移动,但离子的浓度要变小注意:稀释溶液时不一定所有的离子的浓度都变小,也有可能不变或变大③增加弱酸、弱碱的浓度会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大,但其电离度变小例2.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32-+H 2O HCO 3-+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 .通入CO 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 .升高温度,323()()c HCO c CO --减小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例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 4+离子的浓度最大的是A . NH 4ClB . NH 4HSO 4C . NH 4HCO 3D . NH 4NO 3⑶盐水解的本质是盐的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H +或OH -生成弱电解质例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 .HCOOH+H 2OHCOO - + H 3O + B .CO 2+H 2O HCO 3- + H + C .CO 32- + H 2OHCO 3- + OH - D .HS - + H 2O S 2- + H 3O +⑷难溶电解质一般是由溶解度大的物质向溶解度较小的物质转化,但不是绝对的例5.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A .向碘水中滴加CCl 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 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 4从碘水中萃取碘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 sp比AgI的K sp大二.溶液中的三个守恒1.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注意:在电荷守恒式中,离子的电荷是多少,该项浓度的系数就是多少2.物料守恒:电解质的元素在形成溶液前后不变注意:要分析出相关元素的所有存在粒子3.质子守恒: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例6.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2019年全国卷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突破—《离子反应》【考纲要求】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考点梳理】考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2、实例分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辨析要点诠释:(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
金属属于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估计是电解质,如BaSO4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考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要点诠释:电解质的强弱是以电离的程度来区分的,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定联系。
①BaSO4、CaCO3等尽管在水中溶解度特别小,溶液的导电性特别差,然而由于都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
②浓氨水的导电性比极稀NaOH溶液强,但NH3·H2O属于弱电解质。
2。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要求左边书写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的化学式,不同离子间用加号相连、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如:H2SO4==2H++SO42-;NaHSO4==Na++H++SO42-;Ca(HCO3)2==Ca2++2HCO3—CH3COOHCH3COO- + H+;NH3·H2ONH4++OH—;H2OH++ OH—(2)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
高中化学离子检验总结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离子检验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来识别不同的离子,它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未知物质的成分。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离子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项目。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离子检验进行总结和讨论。
1. 离子检验的基本原理离子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颜色、沉淀、气体等特征来判断离子的存在与否。
离子检验需要我们准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力,同时也需要对化学反应的了解和实验技巧的掌握。
2. 常见的离子检验2.1. 阴离子检验在离子检验中,常见的阴离子包括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等。
阴离子检验通常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特定的沉淀或气体来进行判断。
例如,溴离子可以通过加入溴水或氯水来检验。
溴水与溴离子反应会生成红棕色溴酸根沉淀,而氯水与溴离子反应则会生成淡黄色氯溴离子。
2.2. 阳离子检验常见的阳离子包括铁离子、钠离子、铜离子、银离子、铝离子等。
阳离子检验也需要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进行。
例如,铁离子可以通过添加硫氰化钠溶液来检验。
当硫氰化钠溶液与铁离子反应时,会产生红色的三硫氰合铁离子沉淀。
3. 离子检验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离子检验需要准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力,以下是一些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3.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离子检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同时也需要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合理的计划。
3.2. 试剂的准确配制离子检验中使用的试剂需要准确配制,并且要在实验过程中遵循安全操作规范。
不同的试剂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需要戴上实验手套和安全眼镜进行操作。
3.3. 实验条件的控制离子检验的实验条件(例如温度、pH值等)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等因素,以确保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准确的。
3.4. 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在离子检验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例如颜色、气体的产生、沉淀的形成等。
基础课3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判考点一离子共存1.离子共存的本质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熟记常见离子的性质(1)OH-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填具体离子,下同)。
(2)H+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3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3)CO2-(4)SO2-3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5)Fe3+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6)Al3+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7)I-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8)NO-3(H+)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4、Fe2+、Fe3+、Zn2+、Mg2+、Al3+、HCO-3、HS-、HSO-3、H2PO-4、答案:(1)H+、NH+4HPO2-4)、SiO2-3、4(H2PO-4、HPO2-3(HCO-(2)OH-、CO2-3)、S2-(HS-)、SO2-3(HSO-3)、PO3-AlO-2、ClO-、F-、CH3COO-、NO-2(3)H+、Mg2+、Ba2+、Ca2+、Fe3+、Al3+、Fe2+、Cu2+(4)H+、MnO-4、NO-3(H+)、Mg2+、Ba2+、Fe3+、Al3+、Fe2+、Cu2+、ClO-3(HCO-3)、S2-(HS-)、AlO-2、SCN-3、ClO-、CO2-(5)OH-、I-、SO2-3)、S2-(HS-)、AlO-2、SiO2-33(HCO-3、ClO-、CO2-(6)OH-、SO2-7(7)Fe3+、NO-3(H+)、MnO-4、ClO-、Cr2O2-(8)CO 2-3(HCO -3)、SiO 2-3、CH 3COO -、S 2-(HS -)、Fe 2+、SO 2-3(HSO -3)、I -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
高考离子检验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离子检验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
掌握离子检验的知识点对于高考化学考试的顺利通过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高考离子检验的相关知识点。
一、离子检验的概念离子检验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检验未知物质中所含离子的实验方法。
通过与已知溶液的反应,利用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观察产生的沉淀、气体或颜色的变化,从而推测出未知物质中所含的离子。
二、根据产生的化学反应来判断离子离子检验的关键在于观察反应的变化,根据不同离子所产生的反应特点来判断其存在与否。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些常见的离子检验方法。
1. 铵离子(NH4+):加热未知物质,如果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使用红、蓝试纸测试其酸碱性,结果显示为红试纸变蓝,蓝试纸不变,即可初步判断为铵离子的存在。
2. 硝酸盐离子(NO3-):加热未知物质,产生棕色气体并能使鼠尾草试纸变成一团火焰,可判断为硝酸盐离子。
3. 硫酸盐离子(SO42-):将未知物质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有臭味的二氧化硫气体,可初步判断为硫酸盐离子。
4. 碳酸盐离子(CO32-):将未知物质与盐酸反应,出现有气泡并有酸味,同时使用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现红色,即可初步判断为碳酸盐离子的存在。
三、离子检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离子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物质的准备:保证实验物质的纯度和质量,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2. 样品的处理:样品需要适当处理,以便准确观察实验结果。
比如,对于固体样品,可以进行研磨或溶解;对于液体样品,可以稀释或过滤。
3. 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反应的温度、pH 值等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正确。
4. 观察和判断: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反应的结果,准确判断离子的存在与否。
一些细微的变化也可能是离子存在的指示。
综上所述,离子检验是高考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离子检验的概念、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于正确分析和解答与离子检验相关的题目非常有帮助。
专题九溶液中的离子反应A组2014—2018年浙江真题题组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9—11)9.(2015浙江7月学考,14,2分)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HCl H++Cl-B.CH3COOH CH3COO-+H+C.NaOH Na++OH-D.K2CO3 2K++C答案 B HCl、NaOH、K2CO3均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CH3COOH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
10.(2014浙江1月学考,9,2分)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 Na++OH-B.CH3COOH CH3COO-+H+C.H2SO4 +SD.Na2CO3 2Na++C++S,C答案 A CH错;Na2CO3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应用等号,D错;A正确。
11.(2014浙江6月学考,7,2分)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KCl K++Cl-B.NH3·H2O N+OH-C.CH3COOH CH3COO-+H+D.HCl H++Cl-答案 C CH3COOH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应用可逆号。
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4—6)4.(2015浙江7月学考,22,3分)某溶液中c(H+)>c(OH-),该溶液呈( )A.中性B.酸性C.碱性D.无法判断答案 B c(H+)>c(OH-)的溶液呈酸性。
5.(2015浙江1月学考,23,3分)下列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的是( )A.向NaOH溶液中滴加水B.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C.向NaCl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答案 B 选项A、D中溶液碱性变弱,选项C中溶液酸性增强,pH均减小。
选项B中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H+被OH-中和,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故选B。
6.(2014浙江1月学考,24,3分)常温下,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溶液中含有H+B.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C.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D.与金属铁反应放出氢气答案 D 任何水溶液中都含有H+,但溶液不一定呈酸性;B中溶液呈碱性;C中强碱溶液也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
考点三盐类的水解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9—10)9.(2015浙江7月学考,10,2分)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A.NaClB.Na2CO3C.SO2D.H2SO4答案 B 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SO2和H2SO4的水溶液呈酸性。
10.(2014浙江6月学考,16,2分)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A.K2SO4B.NH4ClC.CH3COONaD.H2SO3答案 C NH4Cl、H2SO3溶液呈酸性,K2SO4溶液呈中性,CH3COONa溶液呈碱性。
B组2014—2018年全国真题题组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6)6.(2014重庆理综,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Ca(OH)2D.25 ℃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答案 D A项,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会生成Fe(OH)3沉淀,不能得到Fe(OH)3胶体,A项错误;B项,加少量浓盐酸后发生反应:CH3COO-+H+ CH3COOH,c(CH3COO-)减小,B项错误;C项,NaOH过量时发生反应:Ca(HCO3)2+2NaOH CaCO3↓+Na2CO3+2H2O,无Ca(OH)2生成,C项错误;D项,Cu(OH)2(s) Cu2+(aq)+2OH-(aq),Cu(NO3)2溶液中c(Cu2+)较大,会使平衡逆向移动,Cu(OH)2的溶解度减小,D项正确。
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5—7)5.(2016江苏单科,10,2分)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答案 A 燃料的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应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故A项叙述与图甲不相符。
6.(2015重庆理综,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B.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C.25 ℃时,0.1 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D.0.1 mol AgCl和0.1 mol AgI混合后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答案 C A项,醋酸电离的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 -+H+,加入少量CH3COONa,增大了CH3COO-的浓度,从而使醋酸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抑制了醋酸的电离;B项,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生成NH4NO3,NH4NO3中N能水解:N+H2O NH3·H2O+H+,溶液应呈酸性,则pH<7;C项,溶液的导电能力是由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大小决定的,H2S为弱电解质,Na2S为强电解质,所以等浓度的H2S溶液和Na2S溶液,Na2S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项,在相同条件下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所得溶液中c(Cl-)>c(I-)。
7.(2014广东理综,12,4分)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答案 D 混合后的溶液为0.1 mol·L-1的NaA溶液,由图知,c(A-)<0.1 mol·L-1,说明A-发生了水解,HA是弱酸,A错误。
A-水解,溶液呈碱性,B错误。
在NaA溶液中,c(Na+)>c(A-)>c(OH-)>c(HA)>c(H+),C错误。
由上述分析知,Y是HA分子,根据物料守恒得c(A-)+c(HA)=c(Na+),D正确。
考点三盐类的水解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6—15)6.(2016四川理综,7,6分)向1 L含0.01 mol NaAlO2和0.02 mol 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 mol<n(CO2)≤0.015 mol时发生的反应是: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 D A项,n(CO2)=0时,溶液为NaAlO2和NaOH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Al)+c(OH-),则c(Na+)<c(Al)+c(OH-),故错误;B项,n(CO2)=0.01 mol时,发生反应:2NaOH + CO2 Na2CO3+H2O ①2 1 10.02 mol 0.01 mol 0.01 mol此时所得溶液为NaAlO2和Na2CO3的混合溶液,Al、C均发生微弱水解,水解生成的粒子浓度应小于水解剩余的粒子浓度,即c(OH-)<c(C),故错误;C项,反应①结束后继续通入CO2 0.005 mol发生反应:2NaAlO2+CO2+3H2O 2Al(OH)3↓+Na2CO3②2 1 10.01 mol 0.005 mol 0.005 mol此时所得溶液为Na2CO3溶液,溶液中c(Na+)>c(C)>c(OH-)>c(HC),故错误;D项,反应②结束后继续通入CO2 0.015 mol发生反应:Na2CO3+ CO2+ H2O 2NaHCO3③1 1 20.015 mol 0.015 mol 0.03 mol此时所得溶液为NaHCO3溶液,溶液中c(Na+)>c(HC)>c(OH-)>c(H+),故正确。
7.(2016课标Ⅲ,13,6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B.将CH3COONa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增大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1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减小,应增大,故错误;B答案 D A项,温度不变时,CH项,CH3COO-+H2O CH3COOH+OH-的平衡常数K=,升温,K增大,=减小,故错误;C项,根据电荷守恒得c(N)+c(H+)=c(Cl-)+c(OH-),溶液呈中性时c(H+)=c(OH-),则c(N)=c(Cl-),=1,故错误;D项,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温度不变,K sp(AgCl)、K sp(AgBr)均不变,则不变,故正确。
8.(2015四川理综,6,6分)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
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1.0×10-7mol/LB.c(Na+)=c(HC)+c(C)+c(H2CO3)C.c(H+)+c(N)=c(OH-)+c(HC)+2c(C)D.c(Cl-)>c(N)>c(HC)>c(C)-),滤液答案 C 根据题意可知,过滤后的滤液中应有较多量的NHpH<7,则c(OH-)<1.0×10-7 mol/L,正确;B项符合物料守恒关系,正确;C项根据电荷守恒有c(H+)+c(N)+c(Na+)=c(OH-)+c(HC)+2c(C)+c(Cl-),而c(Cl-)≠c(Na+),故错误。
9.(2015课标Ⅱ,10,6分)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B.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和C离子数之和为0.1N 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D.235 g核素U发生裂变反应Un SrXe+1n,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10N A答案 C 1个丙醇分子中含有11个共价键,则60 g即1 mol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A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HC)+c(C)+c(H2CO3)=0.1 mol·L-1,故HC和C离子数之和小于0.1N A,B项错误;钠在空气中燃烧时,Na均由0价转化为+1价,故23 g即1 mol钠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1N A,C项正确;由裂变反应知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N A,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