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大比武推荐表
- 格式:docx
- 大小:13.15 KB
- 文档页数:3
临海市教育局文件临教发〔2008〕37号关于举办临海市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的通知各镇(街道)中小学、市直属学校、民办学校:为了加快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养,构建中青年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临海市第五届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对象从事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教师,年龄四十五周岁以下(1963年9月1日后出生),教龄五年以上。
曾获临海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及以上的教师不再参加。
二、评选条件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师德高尚。
教育思想端正,认真实施素质教育。
2、对所教学科具备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
3、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和教学创新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4、参赛教师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优质课获市二等奖以及上;②论文获市二等奖及以上;③主持市级以上课题并结题。
三、组织机构1、本次活动领导机构为临海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领导小组,陈先东为组长,陈凌晨为副组长,胡余好、董国富、狄灵芝、高贤熙、李昌力、蒋依宝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教研室,高贤熙为主任。
2、领导小组下设学科评审小组,成员由学科教研员和名教师组成,具体由领导小组确定。
四、评比内容1、课堂教学能力;2、学科素养;3、教育科研能力;4、专业引领能力;5、教学业绩。
五、评比时间及办法1、各校认真做好宣传、发动、推荐。
2、各校根据名额分配在2008年4月28日前将各学科的推荐名单和有关材料上报市教育局教研室。
3、课堂教学能力评比采用借班上课方式进行;学科素养采用书面考试(幼儿、体、音、美、劳等学科为技能测试)的方式进行;教育科研能力根据课题和论文材料;专业引领能力与教学业绩由评审小组根据上送材料结合选手所在学校的实际评定。
4、评比分二轮进行,首先根据教育科研能力,专业引领能力、教学业绩和现场说课(幼儿、体、音、美、劳为技能测试)进行综合评定,择优进入第二轮评比。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技能比武活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工作主题,扎实推进全员教师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强化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水平,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我市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
经研究,决定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比武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人员及专业各中等职业学校在岗专业教师。
专业有: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汽车维修,美容、美发,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财会。
二、比赛内容本次比赛具体内容及细则见附2。
三、时间地点校级选拔由各中等职业学校自行安排。
市级比武在11月末至12月中旬前完成,具体时间地点见网上通知。
四、组织实施各中等职业学校应按照比武要求认真做好实施工作并于11月15日前将参加市级比武展示的推荐表(附1)及汇总人员名单上报。
并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市里组织的专业技能比武展示活动。
五、奖励办法本次比武每个专业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按照10%、20%、30%比例)。
附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展示推荐表参赛学校名称:NO:附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展示细则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内容与要求一、比武内容:中餐宴会摆台(10人位)二、比武要求:1、按中餐正式宴会摆台,鼓励选手利用自身条件,创新台面设计。
2、操作时间15分钟(提前完成不加分,每超过30秒,扣总分2分,不足30秒按30秒计算,以此类推;超时2分钟不予继续比赛,未操作完毕,不计分)。
3、选手提前进入比赛场地,裁判员统一口令“开始准备”进行准备,准备时间3分钟。
准备就绪后,举手示意。
4、选手在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后开始操作。
5、比赛开始时,选手站在主人位后侧。
比赛中所有操作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6、所有操作结束后,选手应回到工作台前,举手示意“比赛完毕”。
7、操作过程中物品不离盘(台布、桌裙和装饰布除外)。
8、餐巾准备无任何折痕;餐巾折花花型不限,但须突出主位花型,整体挺括、和谐,符合台面设计主题。
台教研【2007】44号关于举办台州市第二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有关职业学校:为了加快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构建中青年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建设一支能适应我市中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经研究决定举办台州市第二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对象年龄四十五周岁以下(1962年9月1日后出生),教龄五年以上,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满二年的教师。
二、评选条件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对所教学科具备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和实绩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
3、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和教学创新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三、组织机构本次活动领导机构为台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大比武领导小组,萧诗跃为组长,叶良武、陈良玉、李昌官、张宗飞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评委会,评委会成员由领导小组确定。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教研室。
三、评比内容1、师德表现;2、教学能力;3、教学业绩;4、教科研水平;5、骨干示范作用。
四、评比时间及办法1、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做好本县(市、区)的宣传发动工作,认真部署本县(市、区)的教学大比武工作,在做好本县(市、区)教学大比武的基础上,做好参加市级大比武人员的推荐工作。
2、各县(市、区)根据名额分配在2007年10月15日前将推荐名单和有关材料上报市教育局教研室职教部。
3、评委会由有关学科专家组成。
师德表现、骨干作用采用考核办法,教学业绩及教科研水平采用材料档案审定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教学能力采用借班上课的办法进行。
评委会根据以上情况综合评定。
4、本届教学大比武活动以文化课、专业课两组为单位进行。
每组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得者授予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5、各县(市、区)参加市级教学大比武名额见分配表。
附件:1、台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大比武各县(市、区)推荐名额分配表2、台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评分标准3、台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大比武参赛者上送材料厂 4、台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大比武推荐表二00七年三月十五日附件1:台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大比武各县(市、区)推荐名额分配表附件2:台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评分标准一、师德表现(10分)1、热爱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职业中专校聘教师教学比武竞赛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校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决定开展校聘教师教学比武竞赛活动,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竞赛时间2016年6月21日至23日(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二、领导小组及评委组长:XXX副组长:XXX评委:XXX XXX XXX XXX XXX XXX三、评比内容及办法内容包括教案设计、上课两项内容。
1、教案设计:参赛老师就所带班级、所带学科在不打乱教学计划的情况下,选出一节课,进行教案设计。
每位参赛教师准备教案十二份,上课前交给评委。
2、课堂教学:根据教案设计的具体内容,实施课堂教学。
基本要求为: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合理使用电教手段,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
3、评分办法(1)按百分制计分。
(2)评委依据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表现场密封。
(3)选手成绩计算方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平均分做为参赛选手的成绩。
(4)最终成绩构成:教案设计(10%)课堂教学(90%)四、比赛程序1、参赛教师于6月16日(星期四)前上报参赛课目,上课班级及比赛地点。
2、抽签:6月17日(星期五)上午十点在教务处抽签。
3、比赛:根据抽签顺序竞赛,教务处组织评委进行评比。
五、表彰奖励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2016年6月12日附件:1、活动安排表2、课堂教学评分标准及评分表3、教案设计评分标准及评分表附件1:景泰职业中专2016年校聘教师教学比武安排表课堂教学评分标准及评分表教案设计评分标准一、教材分析(10分)对本教案涉及到的教材的内容与教学思路、教法等作简明扼要地分析。
二、教学目标设计(10分)目标设计清楚、明确、具体,便于师生操作;目标设计恰当,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目标设计全面,主要体现在知识传授和能力、情感培养等方面。
附件1参赛教师推荐表附件2教学设计模板附件3研讨课评分标准附件4模拟展示课评分标准注:凡是标注为*的评分指标,得分低于60%总分为0注:凡是标注为*的评分指标,得分低于60%总分为0小学附件7教学资源技术规范一、命名规范文件命名标准统一,均以《课题名称》+教师姓名+空格+资源类型命名。
女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李明教学设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李明说课课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李明说课实录二、文本一一教学设计1•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办法,教学过程等方面。
2.Microsoft Office Word 2013版本。
纸张为A4;页面大小要求A4标准页面,上下边距要求2.54厘米,左右边距要求3.18厘米(即Microsoft Office Word默认格式),纵向纸张方向。
3.页码位置: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居中;格式:1,2,3 ......4.主标题为宋体或黑体(英文:Times NewRoma"三号字加粗居中,中文课题名称要加书名号,段前、段后1倍行间距。
5.内容各级标题序号依次为一,(一),1, (1),①等。
具体要求如下:(1)一级标题顶格,宋体或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四号字加粗,编号后加顿号,如“一、”;(2)二级标题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英文:Times NewRoma"小四号字加粗,编号括号后不加标点,如:“(一)”为正确,“(一)、”为错误;(3)三级标题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或楷体(英文:Times NewRoma"小四号字加粗,编号后的“圆点”要求为全角(英文排版例外),加“顿号”为错误口:“ 1.”为正确,“ 1.”“ 1、”都错误;(4)四级及四级以下标题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英文:Times NewRoma" 小四号字,其中四级标题序号中的括号为中文全角(英文排版例外)口:“(4)” 为正确,“ (4)”为错误;(5)标题一般末尾不加标点,如果序号后面的文字是说明内容的,不做标题看待,末尾要有标点。
东风学校首届“精效杯”教学大比武课堂评价表东风学校首届“精效杯”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意见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学生主体”的原则。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
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
新课程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需要;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
要杜绝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展的做法。
3、“全面发展”的原则。
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正确发展,不能偏废也不能拔苗助长。
全面发展是相对而言,不是“大一统、齐步走”,而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励冒尖,也允许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
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
三、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1、课堂教学模式要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要求,实行“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课型单元教学模式,或“预习、展示、反馈”三层次课时教学模式。
附件12023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参赛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一、参赛文档材料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和参赛教师信息,正文使用小四号字、单倍行距,禁用以装饰为目的的图片或照片,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一)教案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作品名称应为课程标准中具体、明确的模块、单元或任务),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
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前后衔接、规范完整、详略得当(其中课中教学活动安排占主要篇幅),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及安排,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课后对授课实效、存在不足、改进设想进行客观深入反思。
原则上每份教案的教学时长不超过2学时,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以及有场地设备特殊要求的实训教学内容可连续安排3-4学时。
每件参赛作品的全部教案(无需附加其他内容)按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二)教学实施报告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之后,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
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改进措施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体现创新举措和具体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
中文字符在5000字以内(文末注明正文“中文字符统计数”),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图表尺寸合适、文字清晰可见,一般不超过12张。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团队提交学校及时修订和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号)有关要求制定或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