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亏乔治·克拉姆的《四个月亮之夜》的几点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2.27 KB
- 文档页数:3
《四个春天》电影解说文案加班到深夜的时候你会想起妈妈做好的热饭吗当我独自回到出租屋时你会怀念儿时伙伴的打斗吗这个豆瓣8.9分成本仅1500元的国产大作记录了四个普通的春天那些笼着熟食热气的市集那一桌放学就能动筷子的人间烟火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陆庆屹导演把镜头对准了他自己家用细腻的视角和静谧的镜头记录父母在家乡的日常生活质朴平淡它包含了老一辈智慧的生命哲学让无数人落下泪年关将至贵州的父母都很忙离开家的孩子们将在春节回来他们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陆家的父母也包括在内父亲忙了好几天熏制了一堆香肠毕竟少了腊肠年夜饭就少了年味母亲也没闲准备了一院子的蔬菜似乎是想用一顿饭填满一年没吃到家里菜的儿女的胃想到快到家的孩子们她开心的迈起舞步今年女儿不能回来过年只有大哥和陆导回来但围坐在饭桌前也是团聚了庆祝春节的鞭炮响不停烟花也点缀着年夜喜欢用影像记录的陆家在家门口拍了合影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都早早起床和亲戚们结伴去上山扫墓祭祖也是新的一年中最重要的事老人都很重视传统扫完墓跟亲戚们一起吃了个饭热热闹闹的家长里短间年味又重了不少毕竟团圆才是所有节日永恒的主题好久不见的亲戚来家里串门长辈们忍不住聊起了年轻时的趣事在这个小镇上人人能歌善舞年轻时候他们总是在一起对山歌说到兴起长辈们忍不住唱了起来除了唱歌二老爱好广泛登山、书法、剪辑连乐器都会好几样他们似乎什么都会剪头染发也是自己动手就这么相互扶持着过了五十年父母的金婚纪念日到了就在春天快要结束的五月姐弟三人都赶回来为他们庆祝幽默的姐姐回到家老房子就有了活力父母的笑容也不自觉多了她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东北很少有机会回家但看着充满活力的姐姐父母的笑容下隐藏着担心自从她生病以来身体状况似乎越来越不好很快就到了离别的日子父亲送姐姐去车站二人没有说话只是并肩走着而身后是站在原地目送的母亲儿女还没走远他们已经开始期待下一个春天了期盼的第二个春天到了儿子们都如约赶回了家父亲最近身体不舒服但母亲说看到他们回来他的病就好了大半平时天天嚷着痛现在也不喊了往年家里的春联都是父亲来写的但担心丈夫身体受不了母亲提议买现成的但父亲还是坚持自己写好了有些传统是不能丢弃的而母亲也有自己坚持的传统厨房里摆满了冒尖的大碗菜她一碗碗的分配着哪些是请客的哪些是给孩子们带走吃的在吃团圆饭时二老讲起年轻时的苦日子母亲忍不住抹眼泪正是经历过苦日子所以不论现在生活多好他们总不忘教育子女们要会生活要懂得居安思危尤其孩子们都是一个人在外生活但也是游子的父亲离开自己家乡也已经64年了父亲94岁的二哥突然住院接到电话姐弟三人赶回父亲老家罗甸看望二伯幸好在亲人的细心照料下二伯病情有了好转大家心情也轻松了许多父亲便带着他们欣赏家乡的风景一家人沉醉在大自然里开朗的姐姐更是边走边唱带动了气氛而他们也留下了许多游客照成了日后珍贵的合影几个月后姐姐的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全家都赶来照料病痛折磨下坚强开朗的姐姐痛苦的直呻吟父母心疼的守在身旁视线一秒都舍不得离开母亲不安的转着佛珠父亲也寸步不离的待在病房他们都很害惜但却不停的给女儿定心告诉女儿大家都爱她让她赶紧好起来儿子也赶来照顾妈妈看到儿子姐姐心情好了起来精神也好了许多她让弟弟帮自己拍照还故意对着镜头做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一个月后姐姐还是走了按照传统习俗葬礼上请来人唱丧歌亲戚们都赶来祭奠跪在灵堂前的儿子还有着女儿照片发呆的母亲都被抽去了魂魂无声的伤痛着他们的燕子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姐姐就葬在离家不远处在外远游了半辈子的女儿终于能回家了儿子跪在棺材上喊了三声妈又立刻赶回老宅里在姐姐的房间里接过灵位这些仪式都是在告诉姐姐她回家了弟弟抱住侄子痛哭一直隐忍的父亲也留下了眼泪他再也见不到自己女儿了办完丧事父母苍老了不少而家里也安静了许多少了奏乐的时间父亲总是翻出以前的家庭视频看因为屏幕里还有姐姐又到了一年春天这是第一个没有姐姐的春节吃年夜饭时父亲还是给姐姐留了个位置碗里堆满了饭菜因为姐姐爱吃年后去姐姐的坟前扫墓儿子也从北京赶了回来大家都沉默着说不出什么话祭拜完姐姐孙子凌晨就得赶回去父母都出来送他母亲进了门又出来终究是放不下心父亲也再三跟司机师傅叮嘱还付了车费目送着车开远父亲这才开始往家走他们舍不得但这就生活长大的燕子有离巢的一天孩子们也是母亲说姐姐不在了她和父亲都心照不宣的不提感受了人生无常母亲开始担忧如果自己不在了丈夫一个人要怎么办同样的担忧父亲也想到了他怕万一有一天自己生活不能自理了该怎么办妻子又该怎么办就像姐姐爱唱的歌里写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样风雨兼程人生来去匆匆时光也是如此第四个春天来了父亲也有一个新的爱好他开始研究养蜜蜂痴迷到让母亲骂他打算把蜜蜂作为他的初恋情人了母亲熏制好了腊肠父亲写好了春联像往常一样忙着为孩子们回家做准备听到儿子回来的声音他们急忙去开门笑得合不拢嘴父母心情不错也开始用手机学习微信不熟悉新事物的父亲开了一个大玩笑让母亲笑得喘不过气来孩子们的到来给旧居增添活力春节很快就过去了儿子们又要走了父亲这次没有出去给他送行他独自坐在房间里长时间的沉默燕子又飞来了在家的屋檐下父亲拿出了笛子姐姐死后就没碰过了它已经被灰尘沾满了还好还能吹家里又有音乐了窗外的树枝在摇摆父母爬到屋顶欣赏风景摘一朵蒲公英,把它吹到风中温和的分别散去父母背着北背篓再次上山春天来了。
中西方文学中的月亮意象的异同不一样的月亮:当李白遇上莎翁文/ 浦江客中秋节是少不了咏月的,从古到今,月亮在咱中国文化中是举足轻重的。
历代诗人笔下,出现了大量咏月明篇佳作,赋予月亮的美名、代称和雅号竟多达110多种。
中国的文人对月亮的赞美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文学作品中对月亮描写的词语散落在数不清的诗歌和文章之中,大多遣词优美,简直俯拾皆是,举不胜举。
据统计,在《唐诗三百首》中,月亮意象出现了90余次,超过日、星、云、风等自然意象。
尤其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他现存的900多首诗里,咏月和咏及月的诗竟高达330首!李白是一个浪漫神奇的化身。
他的人生,他的作品,与充满浪漫色彩的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怀念童年之时,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古朗月行》;他表现游子浓浓思乡之情,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静夜思》;他表现征夫思妇眷念之情,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子夜吴歌》;他表现对友人思念之情,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至于李白描写超逸柔媚月色的诗篇,更是举不胜举。
李白笔下的月景洋溢着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构织出的月光世界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然而,与李白相隔将近八百多年的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在他不少描写月亮的作品,却有些“另类”,有些“亵渎神明”。
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罗密欧:“姑娘,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朱丽叶:“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的变化是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
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这样描写月亮,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在亵渎神明了。
其实,如莎士比亚这样的对月描写,在西方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
譬如雪莱诗歌《下弦月》中写道:“仿佛一位苍白、瘦削、垂危的少妇,/轻掩着朦胧的面纱,踉踉跄跄移步,/在她萎靡不振的头脑虚弱、迷惘、游移不定的神志引导下,踱出了闺房,/月亮升起在东方黝黑的天边,/形体不辨的白茫茫一片。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Jiao 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2020年12月 第39卷 第4期 Dec. 2020 V ol.39 No.4- 95 -中国分类号:J61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3-1499-(2020)04-0095-06●凌 芷乔治·克拉姆《大宇宙》(第一卷)的音高逻辑分析(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 要 作为美国现代作曲家乔治·克拉姆的代表作之一,钢琴套曲《大宇宙》曾多次引起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理论家们的兴趣和关注。
以音高为切入点,通过对《大宇宙》(第一卷)的音高结构做概括性的分析,探究12首作品在音高方面的关联性和它们的音高结构特点,从而更加接近乔治·克拉姆创作思维中严谨、精密的一面。
关键词 乔治·克拉姆;钢琴套曲;《大宇宙》;音高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风格和理念在20世纪具有重要地位,并对他同时期及之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乔治·克拉姆严谨、精致、细腻的音乐风格和技术特点得益于他在密歇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学习期间的作曲老师R·L·芬尼(Ross Lee Finny)。
芬尼要求学生在创作中极其精细缜密,每一个音符都要经得起推敲,既要求形式和逻辑的严丝合缝,又要求记谱的精确。
“每部作品,往往需要开大量的头,写出一大堆草稿和乐思,经过漫长的艰苦实验和精心选择,留下的也许仅仅是幸存的一小部分而已”[1]。
在芬尼的影响下,克拉姆也形成了这种严苛细致的风格,他常常要花费很长时间完成一部作品,这也使得他不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
但也正因为此,他的音乐才十分精致和耐人寻味。
乔治·克拉姆既是作曲家,也是钢琴演奏家,他非常注重音乐的“表演性”,对乐器在舞台上的位置、声音的方位、运动、视觉和听觉感受等都有详尽的要求。
论乔治·克拉姆的“新室内乐”■王姿肖向民在室内乐的创作中,现代与当代作曲家们尝试着用各个层面的方法去扩展室内乐的维度,如改变乐器的组合方式、使用更加新颖的乐器法,甚至是通过空间层面上跃起的排列来影响作品的写作与实际音响构成。
乔治·克拉姆(GeorgeCrumb)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其音乐作品以严谨、精致著称。
他本人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非常注重音乐的“表演性”,且始终致力于室内乐创作的革新。
而室内乐创作革新的一个维度可能就是声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变得较为复杂,各个乐器间需要更加紧密的配合,“在克拉姆小型编制的作品中,所有演奏者均用总谱演奏,”[1]如此安排使演奏家之间的配合更易完成,且利于其对作品整体进行把握,从而达到演奏上的最优化。
克拉姆的创作生涯主要集中在20世纪后半叶,其中第二个时期是1963-1969年,“这是克拉姆个人风格初成时期,它能够区别前一时期最明显标志,是克拉姆开始把人声纳入器乐领域,”[2]笔者此文分析的作品《牧歌》便是乔治·克拉姆这一创作时期的作品。
《牧歌》共分四卷,其中第三、四卷完成于1969年,献给歌唱家伊丽莎白·苏德伯格(ElizabethSuderburg),在歌词的选择上,克拉姆突出强调了某些和占星术相关的词汇,如水、火、土、气、生命、死亡、爱情、孩童、女人、天使、星星等。
它们在表面上看起来并不连贯,却被潜在地作用于音乐的节奏结构。
在乐器法方面,低音提琴中的四根弦均使用了变化的定弦,长笛声部演奏十二、十五泛音等。
《牧歌》第四卷第一首为女高音、C调长笛、竖琴、低音提琴和一位打击乐手而作,其中低音提琴改变了原有定弦,其中第一、二弦分别向上调整一个半音,剩下两根弦分别向下调整一个半音,造成了第一、二弦间音程为纯四度,第三、四弦间音程为纯四度,但第二、三弦之间为纯五度的现象。
在女高音进入之前,其余四位演奏者齐奏和弦,其中竖琴的一部分是小字一组#E与小字二组#F,这个小九度包含13个半音,而数字7和13在克拉姆的作品中常有特殊意义(如其作品《黑天使》或《大宇宙》等),关于此数字是否在这部作品中起到作用,还要观察接下来的发展。
浅谈《天方夜谭》《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它吸取了波斯、印度、希腊等国的民间故事,经过几百年的修改、补充,到16世纪才最后编定。
这部绮丽动人的故事集,生动地描绘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反映了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天方夜谭;冒险精神;勇于搏斗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又译《舍赫拉查达交响组曲》,作于1888年,管弦乐曲。
《天方夜谭》是世界各国人民熟知的阿拉伯经典文学作品,又名《一千零一夜》。
古代阿拉伯的苏丹王沙赫里亚尔专横而残酷。
古时候,萨桑王国的国王山努亚因妻子背叛了他而万分仇恨女人,他认为女人皆居心叵测而不贞。
因此,他每晚娶一个女人过夜后便杀掉。
三年后,宰相的女儿大胆入宫,并每晚给国王讲一个故事,在天亮时便停下来,第二天接着讲。
经过1001个夜晚,国王终于打消了杀女人的心思,最后,苏丹王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感化,终于彻底放弃了残酷的念头,决心与山鲁佐德白头偕老。
世界名著天方夜谭也由此诞生。
“天方”是从前中国对阿拉伯的称呼。
故事,多是阿拉伯地区国家的传说。
公元9世纪时,是阿拉伯帝国的全盛时期,它横跨亚洲、欧洲和非洲,有着独特而辉煌的文化。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地区的古代民间传说。
从9世纪开始,经过搜集整理,至16世纪结成集子。
到了18世纪,传播至欧洲、亚洲许多国家。
全书共有两百多个故事,这里所选的是其中最著名的几个。
它们反映了东方文化的瑰丽色彩,神秘、奇异、幻想丰富、语言优美。
它们把神奇的想像和当时阿拉伯的现实结合起来,读故事便可了解那个时期阿拉伯人的生活风貌。
同情贫苦大众的遭遇又称赞他们的智慧;歌颂冒险精神,特别是航海者的勇敢,因为那时候许多国家都是由于海上贸易而发达起来的。
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又名《天方夜谭》从山鲁佐德王后对国王讲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挑出四个故事来作四个乐章的标题,每个乐章中都有柔美的小提琴独奏来代表山鲁佐德王后作主题的“叙述”。
当代音乐2020年第5期MODERNMUSIC乔治 克拉姆«无尽的魔圈»音高材料中的奇偶特征余金桥[摘㊀要]乔治 克拉姆(GeorgeCrumb)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美国作曲家之一ꎬ他擅长使用与众不同的技法拓宽作曲技术的维度ꎮ而他的扩声钢琴作品集«大宇宙»是当代后调性音乐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作品ꎬ其中第一卷第八首«无尽的魔圈»由于使用了圆形记谱法ꎬ所以又在此作品集中显得与众不同ꎮ本文通过对«无尽的魔圈»进行总结与研究ꎬ重点在于对作品中音高材料的奇偶特征进行探讨ꎮ[关键词]后调性ꎻ音高材料ꎻ奇偶特征ꎻ音级集合[中图分类号]J61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5-0107-03[收稿日期]2020-01-08[作者简介]余金桥(1997 ㊀)ꎬ男ꎬ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ꎮ(沈阳㊀110000)一㊁作曲家及作品简介乔治 克拉姆(GeorgeCrumbꎬ1929 ㊀)ꎬ美国先锋派作曲家ꎬ生于美国西维吉尼亚州的一个音乐家庭ꎮ父亲演奏单簧管ꎬ母亲则演奏大提琴ꎮ在良好的音乐氛围熏陶下ꎬ7岁时克拉姆开始学习单簧管ꎬ10岁开始尝试作曲ꎬ之后经常与家人一起同台演出室内乐ꎮ在德国学习音乐的姐姐买回许多乐谱ꎬ使克拉姆得以在年轻的时候就接触大量音乐ꎬ在高中时期克拉姆便完成了2部交响曲ꎮ1959年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音乐博士ꎮ之后在多所大学任教ꎬ长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作曲ꎮ1968年获普利策奖ꎬ1997年退休ꎮ克拉姆在作品中喜爱探索不寻常的音色ꎬ尝试使用各种形式与符号记谱ꎬ并且研发器乐和声乐新的表现技巧ꎮ«大宇宙»共分4卷ꎬ其中第一卷创作于1972年ꎬ正处于克拉姆的创作成熟时期ꎬ是根据天文学黄道十二宫而作的十二首幻想小品ꎬ并由扩声钢琴演奏ꎬ为典型的20世纪后调性音乐作品ꎮ这12首小品以每四首为一部分ꎬ而每部分的第四首又由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特殊记谱方式记谱ꎮ如:第四首由十字形记谱ꎬ第八首由圆形记谱ꎬ第十二首由螺旋形记谱[1]ꎮ同时ꎬ每个乐章结束时作曲家在乐谱上方或者下方都做了一个特别的记号ꎬ隐射出某位作曲家或克拉姆的友人甚至是他自己ꎮ而这个被隐射的人的星座与此乐章所代表的星座是相同的ꎮ本次分析的作品为第二部分㊁第八首的«无尽的魔圈»ꎬ代表狮子座ꎬ黄道十二宫宫位为第五宫ꎮ作品结束时的符号[C D ]ꎬ隐射了法国印象派作曲家阿希尔-克劳德 德彪西(Achille-ClaudeDebussyꎬ1862-1918)[2]ꎮ同时ꎬ作品除了象征星座㊁隐射人物以外ꎬ作曲家运用的特殊的记谱方式来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ꎮ在«无尽的魔圈»中ꎬ克拉姆要求演奏者先弹A部分ꎬ紧接着弹B部分ꎬ并且弹31/3次方可结束ꎬ给人造成一种不断循环的感觉ꎬ让人觉得音乐还在不停地继续着ꎬ没有尽头ꎮ作品共分两部分ꎬ第一部分为常规的横向记谱ꎬ由6对柱式和弦在钢琴的高音区以fff㊁ppp的力度演奏ꎻ第二部分B是圆形谱ꎬ环绕在A部分的外侧ꎬ要求演奏31/3遍ꎬ最后在乐谱的Fine标记位置结束[3]ꎮ二㊁A部分音高材料分析通过观察可知ꎬA部分的乐谱为6对由6个音构成的柱式和弦ꎬ在钢琴的高音区演奏ꎬ其中前3对的演奏力度为fffꎬ后3对的力度为pppꎬ每3对音组演奏结束后都有4秒的间隙ꎬ因此可判断A部分由两个乐句构成ꎬ见谱例1:701㊀㊀谱例1分析此类后调性音乐ꎬ我们通常会使用 八度等同 与 等音等值 的原则ꎮ同时ꎬ我们使用数字0~11来代表12个不同的音级ꎬ就得到了12个数字标记ꎬ通过对A部分的每个音级进行数字标记ꎬ我们就可以得到如下表格:表1左手右手6ꎬ8ꎬ10ꎬ0ꎬ2ꎬ41ꎬ3ꎬ5ꎬ7ꎬ9ꎬ110ꎬ2ꎬ4ꎬ6ꎬ8ꎬ107ꎬ9ꎬ11ꎬ1ꎬ3ꎬ510ꎬ0ꎬ2ꎬ4ꎬ6ꎬ85ꎬ7ꎬ9ꎬ11ꎬ1ꎬ35ꎬ7ꎬ9ꎬ11ꎬ1ꎬ30ꎬ2ꎬ4ꎬ6ꎬ8ꎬ1011ꎬ1ꎬ3ꎬ5ꎬ7ꎬ96ꎬ8ꎬ10ꎬ0ꎬ2ꎬ41ꎬ3ꎬ5ꎬ7ꎬ9ꎬ118ꎬ10ꎬ0ꎬ2ꎬ4ꎬ6由表可知ꎬA部分的音高材料有两个特点ꎬ其一:相邻音之间的音程距离都是2个半音ꎬ因此可以推段出A部分由全音阶排列而成ꎻ其二:在前3对6音组中ꎬ钢琴左手声部的数字标记均为偶数ꎬ右手声部则为奇数ꎻ而后3对6音组中ꎬ两个声部数字标记的机偶关系进行了对调ꎬ即左手为奇数ꎬ右手为偶数ꎮ同时ꎬ通过以表中加粗线为轴可发现ꎬa乐句与b乐句为对称关系ꎬ这就使两个乐句在进行中形成了内部循环ꎮ三、B部分音高材料分析B部分由3行高音谱表组成ꎬ有3个声部ꎬ分别是右手外声部㊁右手内声部和左手声部ꎮ我们可以将B部分划分为3个乐句ꎬ见谱例2:谱例2同时ꎬ作曲家在乐谱中注明了B部分循环演奏31/3遍ꎬ结束在第1乐句末尾Fine标记处ꎮ所以B部分实际演奏10个乐句ꎮ并且ꎬ根据乐句内部的织体形态ꎬ我们也可以将每个乐句划分出4个音组ꎬ将每个音组编号为1㊁2㊁3㊁4ꎬ就可得到如下规律ꎮ以乐句2为例ꎬ见谱例3:谱例3由此可见ꎬ每个乐句中每个音组的出现顺序都是4-1-2-3-1(第1乐句的音组4出现在第3乐句的末尾)ꎬ也就是全曲共演奏49个音组ꎮ这样ꎬ将乐句首尾相连后就形成了音组循环ꎬ这也许就是克拉姆将该曲目绘制成为圆形谱的原因ꎮ在后调性音乐中ꎬ两音级之间的最短距离称为无序音级音程ꎬ也称音程级[4]ꎬ缩写为icꎮ通过观察ꎬ可以发现在音组1中ꎬ无论是左手声部ꎬ还是右手内声部ꎬ都出现了大量的ic1(小二度与大七度)ꎮ这正是十二平均律中一个八度内最小与最大的音程单位ꎮ同时ꎬ音组2的左手声部也都由这一音程级构成ꎬ以乐句1为例ꎬ见谱例4:谱例4同时ꎬ位于音组2右手内声部的三十二分音符三音列ꎬ是全曲出现次数最多的音高材料ꎮ为了分析这一音高材料ꎬ我们可以引入 音程级向量 这一概念:音程级向量(in ̄terval-classvector)是一连串的无间隔的6位数字ꎬ音程级向量的第一个数字给出音程级1出现的次数ꎬ第二个数字给出音程级2出现的次数ꎬ以此类推ꎮ而在后调性音乐中ꎬ我们面对的是庞大的㊁多样化的和声世界ꎮ音程级向量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概括这些基本音响的便捷方式ꎮ通过对三个乐句中的每一个三音列进行分析ꎬ可得到如下表格:801当代音乐 2020年第5期表2数字标记无序音级音程音程级向量乐句17ꎬ3ꎬ14ꎬ2ꎬ60101010ꎬ8ꎬ64ꎬ2ꎬ601010110ꎬ6ꎬ44ꎬ2ꎬ60101017ꎬ3ꎬ14ꎬ2ꎬ6010101乐句25ꎬ1ꎬ114ꎬ2ꎬ601010110ꎬ6ꎬ44ꎬ2ꎬ60101010ꎬ8ꎬ64ꎬ2ꎬ601010110ꎬ6ꎬ44ꎬ2ꎬ60101017ꎬ3ꎬ14ꎬ2ꎬ60101015ꎬ1ꎬ114ꎬ2ꎬ6010101乐句33ꎬ11ꎬ94ꎬ2ꎬ60101015ꎬ1ꎬ114ꎬ2ꎬ60101013ꎬ11ꎬ94ꎬ2ꎬ60101015ꎬ1ꎬ114ꎬ2ꎬ60101013ꎬ11ꎬ94ꎬ2ꎬ6010101由此可见ꎬ无论每个三音列内部的音高如何ꎬ构成它们的都是ic4㊁ic2㊁ic6ꎻ音程及向量均为010101ꎬ且每个三音列的奇偶构成都很纯粹ꎮ这就使该材料尽管每次出现的轮廓有所不同ꎬ但其内核却非常统一ꎮ与此同时ꎬ在乐谱的最顶端ꎬ也就是右手的外声部ꎬ一直在以ffffz的力度循环演奏B㊁A㊁F三个音ꎬ依然是ic4㊁ic2㊁ic6ꎮ这和右手内声部的三十二分三音列的内核是完全一致的ꎬ虽然二者的音区时值都不同ꎬ但本质上它们却是统一的ꎮ接下来的两个音组由于规模都较为短小ꎬ且内部逻辑存在相似之处ꎬ故本篇将其放在一起讨论:音组3始终由F㊁G㊁♯G㊁A㊁♭B㊁B这个六音列组成ꎬ起到了统一各音组的作用ꎻ音组4是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琶音ꎬ它在完整的演奏中共出现9次ꎬ起到了连接各个乐句的作用ꎮ对音组3与音组4中的所有音级进行数字标记ꎬ可得到如下表格:表3音组3左手右手107ꎬ1185ꎬ9音组40ꎬ6ꎬ8ꎬ101ꎬ3ꎬ7ꎬ9ꎬ116ꎬ0ꎬ2ꎬ47ꎬ9ꎬ1ꎬ3ꎬ54ꎬ10ꎬ0ꎬ25ꎬ7ꎬ11ꎬ1ꎬ3显而易见ꎬ音组3与音组4的奇偶构成与乐曲的A部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ꎬ即左手为偶数时ꎬ右手为奇数ꎬ这体现了乐曲的整体结构在数理逻辑上的统一性ꎮ综上所述ꎬ乔治 克拉姆«无尽的魔圈»的音高材料主要由ic1㊁ic2㊁ic4㊁ic64个音程级构成ꎮ且 奇偶循环 的理念贯穿了作品全局ꎮ此外ꎬA部分的6音组排序㊁B部分的4音组顺序㊁各个音组中音列的奇偶交替等都具有循环的特点ꎬ这也与作品的标题 无尽的魔圈 进行了吻合ꎮ整部作品思维统一㊁逻辑严明ꎬ体现了作曲家的奇思妙想㊁不拘一格ꎮ注释:[1]李㊀超.解读乔治 克拉姆的«大宇宙»[D].哈尔滨师范大学ꎬ2013:6 7.[2]雷雨萱.论乔治 克拉姆现代钢琴技法[D].华中师范大学ꎬ2018:10 11.[3]倪㊀军.乔治 克拉姆钢琴独奏作品的音乐特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ꎬ1999(03):62.[4][美]约瑟夫 内森 施特劳斯.后调性理论导论[M].齐㊀研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ꎬ2014:11 15.(责任编辑:崔晓光)901余金桥:乔治 克拉姆«无尽的魔圈»音高材料中的奇偶特征。
杨晓磊乔治·克拉姆《大宇宙Ⅲ》音高组织分析——以《圣灵降临节》为例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 1929—2022),20世纪美国作曲家。
《大宇宙Ⅲ》创作于1974年,题名为《夏夜的音乐》(Music for a Summer Evening )。
该作品是乔治·克拉姆受斯沃斯莫尔大学音乐基金会委约,为两架扩声钢琴和打击乐(两位打击乐手)而作的室内乐作品,共包含五个乐章:《夏夜之声》(NocturnalSounds )、《流浪者幻想曲》(Wanderer-Fantasy )、《圣灵降临节》(The Advent )、《神秘》(Myth )、《星空下的音乐》(Music of the Starry Night )。
本文以《圣灵降临节》(以下简称第三乐章)作为研究对象,对作品的音高材料、结构特征以及创作手法进行详细分析。
一、音高材料第三乐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三部分附有副标题“圣灵诞生的赞美诗”(Hymn for The Nativity of The Star-child ),除第一部分外,第二、三部分没有小节划分。
虽然各部分之间的音高材料在织体、节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音高节奏特点,但它们的音高结构却存在着内在的统一。
下面将根据音高、节奏、织体等方面特点依次对每一部分中的音高材料进行分类并逐一分析,最终根据音高结构对第三乐章整体的音高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发现其内部的统一性。
第一部分共15个小节,主要运用三种音高材料,根据音高材料在使用上的逻辑关系可分为两段。
音高材料①共出现两次,是由相距7个半音的两个音构成。
在第一段(第1—8小节)中,由[#C,#F]两个音构成。
在乐曲开始,钢琴声部采用全音符对音高材料①[#C,#F]进行初次呈现,之后一个从强位开始的八分音符装饰音以ff 的力度演奏,接着#C 音和#F 音以连续八分音符在pp 的力度上横向交替进行展开,形成了7个半音和5个半音的交替进行,它们都属于音程i5,为固定音程循环。
对月亮之夜现代诗的评价(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月亮之夜现代诗的概述二、月亮之夜现代诗的特点与价值1.情感表达的真挚与深刻2.艺术形式的创新与丰富3.主题的多样性与时代性三、月亮之夜现代诗的发展与影响1.对现代诗坛的推动作用2.对读者精神世界的启迪四、结论:月亮之夜现代诗的重要性与未来展望正文一、引言:月亮之夜现代诗的概述“月亮之夜”是指以月亮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创作,这类诗歌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月亮之夜现代诗以月亮为载体,通过诗人们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意境。
二、月亮之夜现代诗的特点与价值1.情感表达的真挚与深刻月亮之夜现代诗以其真挚、深刻的情感表达,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诗人们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这一意象上,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人借月亮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意境深远,感人至深。
2.艺术形式的创新与丰富月亮之夜现代诗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丰富,为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诗人们在创作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如象征、意象、抒情等,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如余光中的《咏梧桐》:“梧桐树下,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诗人运用意象、象征等手法,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图景。
3.主题的多样性与时代性月亮之夜现代诗的主题涵盖了众多领域,如爱情、亲情、友情、人生哲理等,反映了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
诗人们通过月亮这一意象,传达了对时代、生活的独到见解,使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如北岛的《回答》:“月亮代表我的心,它随着我的思念而圆。
”诗人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时代的关切与思考。
三、月亮之夜现代诗的发展与影响1.对现代诗坛的推动作用月亮之夜现代诗的发展,对现代诗坛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与形式,提升了诗歌的艺术价值,为诗歌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月亮的四等份书籍读后感首先呢,这书里的世界设定特别独特。
把月亮分成四等份,这脑洞开得够大的!就好像作者拿着一把巨大的宇宙剪刀,“咔嚓咔嚓”,月亮就像个大饼似的被剪开了。
每一份月亮都有它自己的秘密和故事,感觉就像是住在同一栋公寓里的四个怪邻居,各自关着门,屋里都藏着不一样的精彩。
书里的角色也特别鲜活。
那些在月亮四等份里生活的生物啊,有的像棉花糖一样软绵绵的,走路还一蹦一跳的,看着就想捏一把;还有的长得像会发光的小刺猬,浑身的刺儿还能发射出亮晶晶的光线,这要是放在现实世界里,估计得成为超级网红宠物了。
这些角色们的冒险经历也是一波三折。
有时候他们在寻找一种能让月亮重新合为一体的神秘力量,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在玩超级难的寻宝游戏,一会儿掉进了陷阱里,满是黏糊糊的像鼻涕一样的液体(想想就觉得恶心又好笑),一会儿又被一阵旋风卷到了不知道哪个角落,脑袋晕乎乎的,就像我坐完过山车之后的感觉。
而且啊,这本书里还有好多隐藏的小哲理呢。
就像在说即使是看似被分割开的东西,也总有一种无形的联系。
这让我想到我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大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疏远了,就像月亮被分成了四等份,但是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些东西能把大家重新拉到一起。
不过呢,这些哲理可不是那种板着脸给你讲道理的感觉,而是像在吃糖果的时候,突然发现糖纸里面还藏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句暖心又有点深度的话。
不过呢,这书也有让我觉得有点小纠结的地方。
有时候故事的发展就像坐火箭似的,“嗖”的一下就到了下一个情节,我还在这个情节里没回过神呢,就被拉到下一个场景了。
就好像我正看着主角在月亮的第一等份里和小怪物斗智斗勇,突然画面一转,他就已经在第三等份里开始新的冒险了,我就会“诶?怎么回事儿?中间发生啥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