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

[摘要]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被忽略。随着翻译的发展,译者的主体性地位逐渐成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和热点。西方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从阐释学的观点提出翻译分为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本文将从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作为理论基础,以张培基先生英译《致蒋经国信》为例,讨论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被忽略的译者主体性是如何发挥的。

[关键词]翻译四步骤译者主体性《致蒋经国信》英译本

引言

《致蒋经国信》是中央委员廖承志于1982年写给蒋介石之子蒋经国的一封信,此信以世交深情呼吁海峡两岸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此信一发表,在台湾同胞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祖国海峡两岸的统一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本文以张培基先生翻译的英译本为案例,从斯坦纳阐释观点下的翻译四步骤来分析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发挥并体现的。

一、斯坦纳及其阐释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与其他翻译理论家不同,他在翻译研究上仅凭一部独特的著作而闻名翻译理论界,那就是《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这部作品出版之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被学界一致评价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该书讨论了语言的理

解与翻译的关系,语言的性质,语言与物体的关系,总结了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主要的翻译理论及语言理论,最后用阐释学的眼光,阐释翻译的步骤。

斯坦纳以阐释的观点看待翻译,认为翻译有四个步骤。第一就是信赖,就是指译者在翻译之前,相信原文本是有意义的。第二就是侵入,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直觉中的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想形式之间的冲突,译者的主观因素在理解原文的时候难免“侵入”到原文中。第三就是吸收,就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被移植到译文中来。第四就是补偿,由于在吸收过程中,译文语言可能会丧失掉原文的部分或者一些本色,经过这一步骤的润色,译文就会更加完整地表现出原文的内涵,能达到翻译的目的,起到交流的作用。

二、翻译四步骤下的译者主体性

斯坦纳阐释观下的翻译四步骤无不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首先,通过译者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文本,信赖原语文本是有意义的,然后,在信赖之后,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的时候,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下,译者对于原文进行消化和接纳,传达出原文的意义,最后做出补偿,使得译文达到理想的平衡。本文以张培基先生英译《致蒋经国信》为例具体讨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的四个步骤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信赖

首先,《致蒋经国信》是原国民党领袖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写于十一

届三中全会之后推行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成为了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最关心的问题。因而廖先生写下这封信最早由新华社已成英文电讯稿,后来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重新将这封信翻译,并题为“a letter to chiang ching-kuo”。张培基先生本人在挑选原文本上十分重视文本的意义,廖承志的这封信表面上看是写给蒋经国的个人书信,但实则是一封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信,此信在海峡两岸,尤其是台湾国民党内部和台湾同胞中产生了深远而极大的反响,为促成两岸早日统一做出了较大贡献。这封意义重大的信,翻译出来不仅是对海峡两岸历史的一种记录,更是加强了海内外同胞对祖国统一的信心。所以,在翻译的第一步骤,译者张培基先生首先认为这封信是非常有意义的,翻译这封信更是有价值的,因而,“信赖”也就建立起来了。

(二)侵入

斯坦纳认为在侵入这一环节,“永远都是有偏见的,是对原作者意图和视域无法避免的攻击”,因为任何译者都是历史性的,任何译者都无法完全客观地再现原文或穷尽对原文的理解。但是同时,译者的“侵入”却有了积极的意义,译文使原著有了第二生命。下面,我们分析《致蒋经国信》中的开头第一句话,看看在侵入环节中,译者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

eg: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

who would have expected that the short distance between us should be keeping us poles apart!

在此信开头的翻译中,译者在此句中添加的“who would have expected that”使得这个句子完全的不同。译者很巧妙地将一个陈述句翻译成感叹句,加入自己对此句的理解,使这个句子不仅将原文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表现出来,而且将原作者急切期待祖国统一的心情以及与蒋氏家族多年搁浅的感情有些遗憾的语气也都统统

交代给了译作读者。句式上小小的改变,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深入理解有了自己的特色。这就可以看出,译者对原文理解的透彻和深厚的英文功底的运用。

(三)吸收

在这一环节当中,译者把自己对原著的理解输入到原著中去,作为阐释翻译的第三阶段,吸收是表达阶段。译者会将自己对于原文的理解融入到译文中去,然后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尽力使译文展现出它需要表达的内容。

eg: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

in view of the public and personal concerns as well as the long-standing deep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families, i feel duty-bound to offer you a word of advice for careful consideration.

在此句的翻译中,译者将他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融入到译文中。首

先,“于公于私”这个小细节在翻译过程往往中很容易被忽略,我们看到原文第一眼可能只会想到“for public interests”。译者译为“public and personal concerns”“公”和“私”在这里都体现出来了。这就体现出张先生在翻译之前对于原文的理解下了很大功夫,所以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将这种细节的东西一字不落地体现在译作中。第二,“世交深情”中的“世交”,如果大家按照字面意思来看的话,很有可能会翻译成为“friendship for generations”,但是在译者看来,这个“世交”实际上却只是从双方父辈(廖仲恺和蒋介石)开始,所以,译者将其译为“deep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families”,乍一看,觉得译文好像没有遵从原文的意思,但是细细研究,译文却是在译者深入地理解之后表达出来的最贴近原文意思的译作。

(四)补偿

任何一个翻译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斯坦纳提出补偿就是在翻译工作完成之后对于译文的重新审视后,修改和补充。由于不同的作者对于原文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不同的译者也会在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多多少少造成对原文信息的丢失。所以补偿就必不可少。

eg:偏安之局。

“content as you are with your present rule over the tight eastern corner.”

在这个成语翻译中,“偏安之局”本来意为“偏据一方以自安”。